《合欢树》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2024版合欢树史铁生第二课时上课思路

2024版合欢树史铁生第二课时上课思路

14
04 情感教育与人文 关怀
2024/1/29
15
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讲解合欢树中母亲的形象和事迹,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2024/1/29
分享现实生活中母亲们为了孩子默默付出的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 解母爱的真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表达对母亲的爱 和感激之情。
16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鼓励学生主动关注身边人的情感需求,学会倾听和理解 他人;
通过合欢树中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引导学生思考自己 与身边亲人和朋友的关系;
2024/1/29
培养学生珍惜身边人的意识,懂得感恩和回报他人的关 爱。
17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
结合合欢树中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引导 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
强调感恩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珍惜自 己拥有的一切,感恩父母、老师、同学
等的帮助和支持;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承 担责任,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
的贡献。
2024/1/29
18
05 课堂活动与互动 环节
2024/1/29
19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
学生分组并互相分享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2024/1/29
探讨作者在文章中如何通过合欢 树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赞美之
情。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对母爱 的感恩和珍视,以及对生命的深
刻思考。
10
03 写作手法与技巧 探讨
2024/1/29
11
借鉴史铁生的写作风格
01
02
03
平实而深刻的叙述
学习史铁生用平实的语言 描述复杂情感的能力,通 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人物内 心世界。

人教版《合欢树》教案

人教版《合欢树》教案

人教版《合欢树》优秀教案一、教材分析《合欢树》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对合欢树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和家乡的热爱与怀念。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学会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保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深厚家乡情怀。

(2)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抒发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

(2)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2)分析课文中所展现的作者情感。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家乡情怀。

(2)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对家乡的情感。

(2)引导学生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

(完整版)《合欢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合欢树》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以及创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创作特点,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合欢树这一载体,表达自己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基本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创作特点。

4. 成果展示: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补充、评价。

5.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讨论成果,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

6.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合欢树、对故乡的感情。

7. 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故乡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

3. 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 情感教学: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感受作品美好情感的培养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情感氛围。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写作法: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意写作。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合欢树》教案《合欢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感受母子情深,学会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能力目标】:品味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情感目标】:在体会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后,从自身出发,领悟母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教学重点】: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母子深情,学会爱人,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及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师生对话,活动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搜集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等相关文章,(让学生走进作者,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2.阅读课文《合欢树》,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作业,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初步书写对文章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叩击学生心扉,激情学生的情感波澜)1.播放歌曲《母亲》2、导语词:一曲《母亲》叩击了我们的心扉,也唤醒了我们的万千思绪。

有人说,“上帝不能亲自去每一个人家,于是创造了母亲”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们都有自己的母亲,对于母爱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的理解,那么史铁生又是如何诠释母爱,理解母亲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3、走进作者,知人论世(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作家作品,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1、作家简介:(学生先说,教师补充)2、多媒体展示史铁生的照片,作家简介以及主要作品。

3、提问:在这些画面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史铁生,是不是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呢?(多媒体展示作家作品)教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虽然坐在轮椅上却露出开朗的笑容的史铁生。

双腿瘫痪的史铁生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

他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我们可以想象他的艰辛和付出。

但是我们又如何想象那位伟大的母亲面对一个残疾的儿子她需要怎样的付出。

《合欢树》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合欢树》教案教学设计2. 学科领域:语文3. 年级段:八年级4. 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合欢树》;(2)理解课文《合欢树》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合欢树》;(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深厚感情,理解亲情的可贵;(2)学会关爱身边的植物,增强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合欢树》;(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通过描写合欢树表达出的亲情之情;(2)如何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3)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合欢树》的作者及背景;(2)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合欢树的特点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合欢树为题材,表达自己的情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合欢树》;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关于合欢树的短文;3. 观察身边的植物,思考它们对自己的意义,下周分享给同学。

七年级语文《合欢树》教案

七年级语文《合欢树》教案

七年级语文《合欢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合欢树》。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课文《合欢树》,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合欢树的生长特点、文化内涵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掌握必要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培养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了解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生活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合欢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学习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和文化内涵。

难点: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体会作者对合欢树的喜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合欢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合欢树的特点。

(2)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结构,讲解生词和短语。

(2)详细讲解合欢树的生长特点、文化内涵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进行仿写练习。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合欢树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6. 课堂小结(2)强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合欢树》2. 结构:总分总3. 重点词语:挺拔、繁茂、婆娑、药用、观赏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合欢树”为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篇作文。

2. 答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批改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人教版《合欢树》优秀教案(精选

人教版《合欢树》优秀教案(精选

人教版《合欢树》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合欢树》,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合欢树的生长特点、文化内涵以及作者对合欢树的独特情感。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合欢树的生长特点、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通过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真挚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合欢树的独特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和文化内涵,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合欢树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合欢树的生长特点、文化内涵以及作者对合欢树的独特情感。

3. 讲解课文:(1)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述合欢树生长特点的句子,分析其意义。

(2)合欢树的文化内涵:讲解合欢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吉祥、幸福等。

(3)作者情感:分析作者对合欢树的真挚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的喜悦与怀念。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小练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合欢树。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生长特点2. 合欢树的文化内涵3. 作者对合欢树的独特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合欢树”为题,写一篇描绘合欢树的作文。

2. 答案要求:内容充实,情感真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合欢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有关合欢树的资料,了解合欢树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合欢树》;(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合欢树”、“扎根”、“绿叶”、“繁花”等;(3)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知识,如合欢树的生长习性、生长环境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3)通过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2. 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知识;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知识;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合欢树》;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合欢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齐读课文《合欢树》。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知识;(3)教师通过观察和描绘,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等;(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合欢树》;(2)完成课后练习题;(3)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于自然环境的感悟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学生参与度、课堂纪律、教学方法等,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欢树》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一体会深沉的母爱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内疚交织的感情。

二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三引导学生感悟现实生活中的母爱激发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问中母爱的特殊性
二理解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设想:
采用作家王安忆曾说过的阅读史铁生散文的三步法,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从题目入手细细品读文本语言,然后交流欣赏本文的精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合欢树》的大致内容,这节课我们要一起通过品析文章语言来感悟文章的精华,体会一下是怎样的母爱使作者重新树立了信心走向成功的。

二幻灯片展示王安忆的关于史铁生的散文的阅读方法:首先要抓住文章中的原初面目的情感,然后体会文中理性的提炼然后思考文中的哲学意味。

三题目切入,牵一发动全身。

提问:文章题目史合欢树,那么你从合欢二字会想到哪些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合家欢乐、团员、昌盛等”呢么文中有这种情感的流露吗?没有,相反更多的是生命的苦难,愁闷,甚至还有些绝望。

提问:同学们下面就透过字里行间去品味母亲的深深的母爱吧!
四语言品析:提示:可以通过分析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或某个词语的妙处,来理解那种竭尽全力给儿子治病,激励鼓舞儿子生活勇气的深沉的母爱。

示例:“。

白发”肖像描写写出了母亲因操劳而衰老。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

一换药就说。

”心理动作语言描写,表现母亲对儿子的心痛,内疚。

“。

虔诚。

的希望”心理描写,恭敬而有诚意,表现母亲为我治病的急切心理“。

到处顶风冒雪”动作描写,“。

搞写作”语言描写表现母亲对我写作的支持。

小结:文中母爱的特点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

那么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变化呢?同学们抓住有关年龄标志的词语,继续品味相关语句。

语言描写:“。

没用”心理描写“。

死痛快”明确一开始是不理解,后来作者成功了,母亲去世了。

“苦”苦字写出了母亲的艰难与伟大,以及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失去母亲的痛苦,所以极为悲伤。

五过渡:母亲去世了了,作者孤独时无处倾诉,成功是无人分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睹物思人情何何以堪。

作者最魂牵梦绕的就是母亲亲手种植种植的那棵合欢树。

教师小结:一、不理解母亲的苦心二、深深的思念与愧疚
六听读感悟深入探究
(一)同学们关注表明光阴流转的词语,思考:合欢树的成长和我的成长历程有什么相似之处?母亲对合欢树的侍弄又与照管我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同学们自由结组讨论。

师归纳小结,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

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
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

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合欢树=作者自己,正是母亲使合欢树从渺小微弱成长为树影婆娑,满目繁华的生命之树,二作者也从对生活自白紫气,成长为自信坚强的作家,这一切正式母爱的恩泽
(二)这棵合欢树上有母亲的影子,凝聚着母亲对我的爱,而我是如何对待这棵树的?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情变化?
忘记--找借口不看--老惦记着---主动想去看
(三)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这句话?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作者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作者在逆境中更坚强。

过渡:母爱如此深沉博大,那么母爱的恩泽难道仅仅汇集作者自己和合欢树吗?明确:还有文中的小孩母亲不仅使自己受益而且母亲种下的合欢树也伴随下一代的成长,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七拓展升华仿写练习
合欢树除了是母亲和自己的象征,是一棵亲情树,布满母亲的恩泽。

你觉得它还是什么的象征?
示例:读了本文,我觉得它还是希望树,因为逆境中不放弃希望的曙光,苦难中才越发坚强。

我觉得它还是——————,因为——————————。

我觉得它还是———————————,因为——————————————
八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依据学完本文的感受,写一篇简短读后感。

要求围绕“生命”、“苦难”、“爱”、“精神”“某种动物或植物”等话题组织语言,表达真实想法。

附板书设计:
合欢树
史铁生
不理解悲伤享受
母爱子思
象征
树人合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