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优秀教案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 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明确:(1)条理清楚(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母亲对儿子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合欢树二、教学重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思路,分析详细大事,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简洁了解的生平。
(2)理清文章思路,分析详细大事,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本课学习主要结合多媒体采纳师生争论法,让学生在相互沟通中有所体会;通过启发式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五、课时安排:本课共2课时六、法制与德育渗透:1、法制:法定下的父母子女之间有什么权利义务关系?依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父母的权利义务有:(1)在人身方面,有抚养的权利与义务、治理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法定代理;(2)在财产方面,主要表现为对子女财产的治理;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父母必需担当赔偿责任。
子女的权利义务有: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当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在父母无劳动力量或生活困难时,子女有义务给付赡养费,并且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子女有义务敬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预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
父母子女之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卑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2、德育:引导学生在将来的生活中,无论走到哪里,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以播放视频或者歌曲《妈妈我想你》导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讲授过程中逐页播放多媒体)1、文题解读:合欢树,有“马缨花”、“绒花”之称,落叶乔木,伞形树冠。
叶互生,为偶数。
花美,形似绒球,芳香袭人;叶奇,日出而开,日落而合。
常象征阖家幸福、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合欢树》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合欢树》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合欢树》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合欢树》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合欢树》是著名作家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人性与命运的深刻和反思。
教材版本为人教版高二选修,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小说全面解读,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及其深层反思。
Part 1:小说简介《合欢树》讲述了带着恶果种在院子里的合欢树,以及少年庆生的过程,众人的相继去世,最终主人公孟昶高相敬如宾相爱成为夫妻。
整个小说描绘了孟昶高一家人的命运,以及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所承受的命运改变和意义。
Part 2:课时安排本教案总共约分5个课时,具体内容如下:课时1:小说背景和作者介绍+小说生动画面展现课时2:小说人物和命运的探究课时3:小说叙事结构的分析与主题揭示课时4:小说文学风格的分析与贯穿主题课时5:小说人性反思的探究与总结Part 3:教案细节解析1.底层人物与上层人物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差距。
孟昶高一家是小说中的底层人物,他们是一家没有背景和权力的普通家庭,在小说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困境。
然而,上层人物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背景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例如:孟昶高的上司能够通过权利和财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此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文中的社会结构,探究人物之间的背景和社会地位对于命运的影响。
2.小说中的人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探究小说中的人性,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为什么人们选择保守、被动、安稳的生活,为什么要担心小事、抱怨生活的不公、胡思乱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孟昶高的态度和行为,并帮助学生明确人性的重要性以及在命运面前应有的精神品质和行为准则。
Part 4:教学思路1.关注学生需求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讨论、对话、分析等方式对学生的认知状况进行摸底,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人教版《合欢树》优秀精品教案(精选

人教版《合欢树》优秀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合欢树》。
教学内容包括:阅读课文,理解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分析课文的语言表达,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重点:分析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导入新课。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讲解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生长特点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3. 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篇以“我心中的大自然”为主题的作文。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作文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表达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对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和课文修辞手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课堂互动中,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描绘大自然的文章,如《草房子》、《小石潭记》等,进一步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重点:分析合欢树的生长特点,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植物学》第四章第五节,详细内容为介绍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生态价值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认识到合欢树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合欢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栽培管理技术。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生态价值和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合欢树实物或图片、PPT课件、视频资料等。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合欢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合欢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介绍合欢树的科、属、形态特征等。
b.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讲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生长速度等。
c. 合欢树的生态价值:阐述合欢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如固氮、保持水土等。
d. 合欢树的栽培管理:介绍合欢树的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让学生亲身感受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合欢树的选择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合欢树的形态结构图,并标注主要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生物学特征a. 科、属b. 形态特征2. 合欢树生长习性a. 生长环境b. 生长速度3. 合欢树生态价值a. 固氮b. 保持水土4. 合欢树栽培管理a. 繁殖方法b. 栽培技术c. 病虫害防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
b.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有哪些?c. 请谈谈合欢树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2. 答案:a. 合欢树属于豆科合欢属,形态特征包括树冠宽广、叶子呈羽状复叶等。
b. 合欢树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速度较快,喜阳光充足。
《合欢树》优秀教案(通用

《合欢树》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植物学》第四章第三节“常见的观花植物”,详细内容围绕合欢树(Albizia julibrissin)的形态结构、生长习性、繁殖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繁殖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特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和繁殖方法。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合欢树图片、实物、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描述其形态特征,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合欢树的学名、科属、分布范围等基本信息。
3. 内容讲解:a. 合欢树的形态特征:树形、叶子、花朵、果实等。
b.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适应性、生长速度、寿命等。
c. 合欢树的繁殖方法:播种、嫁接、扦插等。
4.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识别合欢树及其生长习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描述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基本信息:学名、科属、分布范围。
2. 合欢树的形态特征:树形、叶子、花朵、果实。
3.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适应性、生长速度、寿命。
4. 合欢树的繁殖方法:播种、嫁接、扦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描述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繁殖方法。
2. 答案:合欢树(Albizia julibrissin)是一种豆科合欢属的落叶乔木,树形优美,叶子为羽状复叶,花朵呈伞房状花序,果实为扁平的豆荚。
合欢树适应性较强,生长速度较快,寿命较长。
繁殖方法有播种、嫁接和扦插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和PPT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合欢树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繁殖方法。
合欢树优秀教案

合欢树优秀教案合欢树优秀教案(精选6篇)《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的语言谱写的一支感人至深的真情之曲,震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它又是儿子对母爱的一首热烈深挚的颂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合欢树优秀教案(精选6篇)吧!合欢树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涵义,并领会作者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重点和难点]1、品读文段,学会欣赏作者内敛又充满张力的文字,真切感受到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2、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说明:教学目标与重点最终这样确定,是源于我对网上一些教学设计不够满意以及对有些设计者的解读重心始终心存怀疑。
有些设计秉持的“怀念”、“歌颂”说固然不错但我以为失之宽泛,有隔靴搔痒之感;有的力主“愧疚”、“懊悔”说,也无可厚非,但我又觉得似乎失之单薄,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
在慎重考虑了多种意见、结合了作者本人相关作品中的若干提示后,我这样概括《合欢树》:文章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还原再现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忍以及她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作者在独自咀嚼命运多年之后,借“合欢树”这一由实入虚的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歉疚,更在岁月流转中获得了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
[教学方法]品读、交流、探讨、迁移[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读《合欢树》这篇散文。
它的作者史铁生,是现仍在世的中国作家中我最崇敬的一位。
我觉得要真正读懂他的作品,一定得先读懂他这个人,所以我们至少得先了解一下他的基本经历。
请大家看一份简单的年表——注意一下他生平的几个关键时期:毕业于清华附中,想来是个优秀的学生;18岁插队落户,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得了重病贻误治疗导致双腿瘫痪,回北京后好不容易在街道工厂找到份专门安排给残疾人的工作,预读过课文的同学应该还记得他干的是什么活。
28岁那年凭写作撞开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
合欢树优秀教案(精选

合欢树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第二节《树木的生长与发育》,详细内容围绕合欢树的生长习性、生态特点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合欢树的基本生长习性和生态特点,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合欢树的生长过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生态特点、生长习性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合欢树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合欢树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特征,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2. 知识讲解:a.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b. 合欢树的生态特点c. 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分析其生长环境,讨论其生长发育过程。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合欢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2. 合欢树的生态特点3. 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 生长过程与关键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描述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及生态特点。
b. 分析合欢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c. 举例说明合欢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特点掌握情况较好,但对生长发育过程的关键因素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下节课加强讲解。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合欢树的生态环境。
b.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合欢树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c.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合欢树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合欢树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欢树》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以及本文以小见大的手法。
3.感悟亲情,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合欢树的象征意义以及本文以小见大的手法。
教学方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歌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咱们今天先来看一幅照片,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人在笑,年轻人脸上有灿烂的笑容。
)你现在又看到了什么?(他坐在轮椅上,他活到20岁左右因病双腿瘫痪了,但我们在他的脸上却看到了这样灿烂的笑容,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史铁生)有很多评论家说史铁生是最爱笑的作家,一个残疾人却成为最爱笑的作家,那么是什么样的神秘的力量在支撑着他在面对残疾之后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呢?这种神秘的力量来自何方呢?我们今天要学习史铁生的散文名作《合欢树》,看大家能否从中找到答案。
二、文本解读
大家看屏幕,这就是合欢树,请问课文里有对合欢树的具体描写吗?(没有)那么课文里写了合欢树没有呢?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请问课文哪里写了合欢树呢?请找出写合欢树的文段。
(7段以后都写到合欢树)
(一)赏析课文第7-12段
1、作者在后半部分写到合欢树,那么围绕合欢树,作者写了些什么内容呢?(让学生概括,师:第7段写邻居老太太告诉我母亲种的合欢树开花了,接着写怎么来的,然后多次写到树影儿和孩子的故事。
三个方面)
2、请大家仔细读这部分,拿上笔,看你有哪些发现,哪些感悟,把你的发现感悟写在旁边;同样,有问题也写在旁边,就这些问题,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商量一下。
(略)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把经过讨论还没解决的问题说出来,没准其他同学有他的看法。
(设想会出现的问题:学生1:第7、9段写孩子不哭不闹,瞪眼看树影,这个小孩是不是虚构的?看树影有没有别的意思?学生答:树是母亲,赞同小孩是虚构的,确有小孩,作家杜撰,散文讲的是真实,小孩确有其人。
学生2:作者对看合欢树的情感变化,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理?答:作者不愿去,是怕触景生情,对母亲的思念加剧痛苦,第8段。
师:写我不愿去小院有几处?找。
)学生3:第8段最后一句写悲痛,忘记,为什么?--学生解答背景。
请继续提问,学生4:第一段最后一句是否可以删去?第7、9段孩子是否从侧面表现了什么?师:关于孩子与树影,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生答:题目是合欢树,最后才写,并且没有正面去写,空城计,孩子是作者的象征。
师:为什么要写孩子和树影儿?看最后一段,齐读,能否找到点什么?板书:童年---树影儿---妈妈师:在孩子的眼里,快乐的童年和树影儿有关系,树影儿又和妈妈有关系,小孩子自己的妈妈,在树影儿身上感受到来自母亲的爱---他的母亲。
这树是我的母亲种下的,小孩不知道,孩子能感
受到这树散发出来的温馨,但他无法认识和感受这爱有多么浓烈,多么伟大。
为什么要写孩子与树影儿?那就是要写母亲的爱啊,它就像发酵很长时间的酒一样一打开坛子就能闻到扑鼻的酒香,这酒香还能传染给很多很多的人,所以史铁生在《庙的回忆》里说:“母亲,她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冥冥之中注视着我并保佑了我很多年。
”树成了母亲母爱的象征,树影儿成为爱的荫蔽,庇护着我,庇护着在这生活的孩子。
(二)、赏析课文1--6段
刚才有同学提到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问题,说了个词“空城计”,如何理解?看到文章前半部分,前面提到合欢树没有?写了什么?先读一读(4位同学接力朗读,1、2、3、456,定人)。
其他同学听的时候拿上笔,把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勾划出来。
(学生读,略)师: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开始。
学生1:第2段中“再试一回”--对儿子永不放弃的爱,医院已经明确表示的前提下,母爱更伟大。
学生2、第2段最后母亲自责的味道,爱(某个同学预习时读哭了)学生3:第3、4段,借书--获奖母亲不在人世,让作者悲痛,让读者震撼。
学生4:第1段,对母亲的细节描写,裙子--白发,年轻高贵美丽的女子为了不可能好的儿子的双腿,头发斑白,还虔诚地抱着希望,表现母亲博大的爱。
师:同学们,感动说不完,感动还有很多,现在我们不妨冷静理性地看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题目是合欢树,而前半部分没提,只在后面说到,前后是否脱节,前面的文字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空城计”呢?(学生:把文章理解为电影,前面为后面作铺垫。
)师:看到第8段关于树的来由,母亲第三年看到合欢树叶子茂盛了,母亲高兴,以为好兆头,----儿子的腿能康复,在母亲的眼里,合欢树就好像自己的儿子,写合欢树时就隐隐约约有“我”的影子,呵护合欢树也是对我的呵护,2、3段写母亲对我的呵护。
前后是照应的关系,合欢树在前面虽没出现,但却统领本文,在母亲眼中,合欢树等于儿子,在儿子眼中合欢树等于母亲,用一句话总结:亦子亦母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读到这,我们明白了文章写的是母亲,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却用《合欢树》为题。
读到这,我们能从中体会到史铁生与母亲的深情,能感受到史铁生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忏悔,对于母亲,自己没能带给她幸福。
我们现在如果可以珍惜的话,我们该不该珍惜身边让我们感动的情感呢?
三、文章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很大的主题---母爱。
描写母爱的文章很多,对母爱作者写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吗?写了一颗合欢树,写了些前三十年中的一些细小的生活片段,从片段和从合欢树中,我们能读出深深的情感,感受到伟大的母爱。
这就是散文常见的手法----以小见大。
以后在阅读和写作中我们要注意这个特点。
四、感悟亲情
在生活中,点滴亲情让我们感动,用一段短文,抒写自己对母亲(亲人)的爱与感激。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意大利.但丁
人生往往有“子欲待而亲不养”的遗憾!
直到中学毕业,我才意识到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对他充满感激和惋惜之情。
因此,我下定决心,只要拿到我挣来的第一笔钱,我就给他买些苹果。
因为他需要这样的营养品,在我家居住的巴尔干山村是买不到苹果的。
我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终于在一个春日,得知了父亲于夜间逝世的噩耗……直到现在,在我父亲逝世二十多年以后,那些未买的苹果依然如鲠在喉。
——保加利亚·海托夫《趁双亲还在》。
让我们在《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曲中结束这节课,愿母爱的光辉永照每个人心田,更愿我们都能理解自己的母亲。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全文。
2.背诵两首歌颂母亲的诗歌。
母亲的颂歌:孟母三迁、欧母教读、岳母刺字母爱无所不在
纸船——寄母亲(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仿佛(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母亲凝住我脸上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在学术界成绩斐然,专门研究力学的专家,在做实验时得知女儿在一座五层楼的楼顶练习飞翔时,鞋也顾不得穿,以光速飞奔到女儿所站的大楼面前。
当女儿往下跳时,她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接住了女儿。
之后,当学生们告诫躺在抢救室里的她那么做十分危险时,她笑了笑说:“搞了大半辈子力学,又怎么不知道危险呢?只是,在爱的世界里,是没有力学的!”
母亲颂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游子吟》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法国】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冈察洛夫【俄罗斯】
妈妈,你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
——泰戈尔【印度】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意大利】
母爱在女人心中是一件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
——巴尔扎克【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