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植物学》第四章第五节,详细内容为介绍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生态价值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认识到合欢树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合欢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和栽培管理技术。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生态价值和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合欢树实物或图片、PPT课件、视频资料等。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合欢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合欢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介绍合欢树的科、属、形态特征等。
b.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讲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生长速度等。
c. 合欢树的生态价值:阐述合欢树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如固氮、保持水土等。
d. 合欢树的栽培管理:介绍合欢树的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合欢树,让学生亲身感受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合欢树的选择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合欢树的形态结构图,并标注主要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生物学特征a. 科、属b. 形态特征2. 合欢树生长习性a. 生长环境b. 生长速度3. 合欢树生态价值a. 固氮b. 保持水土4. 合欢树栽培管理a. 繁殖方法b. 栽培技术c. 病虫害防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
b. 合欢树的生长习性有哪些?c. 请谈谈合欢树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2. 答案:a. 合欢树属于豆科合欢属,形态特征包括树冠宽广、叶子呈羽状复叶等。
b. 合欢树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速度较快,喜阳光充足。
精选《合欢树》教案4篇

精选《合欢树》教案4篇《合欢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理清__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合作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理清__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__是一篇意蕴深厚的叙事散文,它以深沉的笔触,记录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所付出的艰辛,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教学过程:导入导语:有这样一位母亲:每天,她总是伫立在门前,看着儿子摇着轮椅远去的背影,一动不动地站着,无论风霜,无论雪雨,这份爱恋绵长而悠远,对于儿子,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进这对母子,故事中的儿子就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
学生自由回答有关作者的知识,教师适当补充了解作者及背景,帮助理解主题感知课文请同学自由读课文1、勾画生字词2、引导提问(1)课文都写了哪些事?(2)通过这些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①我作文比赛得奖,引来母亲对儿时作文的表白。
②我腿残废,母亲帮我寻医问药。
③我想写作,母亲给我借书。
④母亲照料合欢树。
⑤我不敢看又想去看合欢树。
母亲对我的爱及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理清__思路品味语句,品味感情勾画最令你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叙事中传达感情的。
[示例]1、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
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2、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3、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
(完整版合欢树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合欢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章《散文赏鉴》,具体内容为《合欢树》。
本文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自然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引导学生从合欢树的形象中感悟生命的顽强和人生的哲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散文的鉴赏方法及合欢树所蕴含的哲理。
重点:合欢树的形象描绘和作者情感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合欢树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外观特点,引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关注。
2. 课文阅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3. 课文解析:a. 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
b. 逐段解析课文,分析合欢树的形象描绘和作者情感的表达。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散文的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课文中其他句子。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合欢树所蕴含的哲理,分享各自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2. 结构:总分总3. 重点词语:合欢树、家乡、思念、生命、哲理4. 主要内容:合欢树的形象描绘、作者情感表达、散文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句子1:“它的枝条柔软,宛如绿色的丝带,随风飘舞。
”句子2:“合欢树的花朵犹如小喇叭,静静地开放在绿叶之间。
”2. 答案:句子1: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合欢树枝条的柔软和生机。
句子2:通过对比手法,突显合欢树花朵的美丽和宁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尝试运用散文的鉴赏方法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合欢树的形象描绘。
2. 散文的鉴赏方法。
实用的《合欢树》教案3篇

《合欢树》教案实用的《合欢树》教案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合欢树》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合欢树》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合欢树》教案。
2、从细节描写中体味母亲对我的深情。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4、基于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采用由散入整的组合法,在内容主旨理解的同时,对散文写作有初步的认识。
5、品味文中细节的内涵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感受爱、表达爱、珍惜爱。
而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叙中,也完成了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这种感悟除了通过细致的细节来表现之外,都集中在合欢树这一象征物上。
所以,要把握文章深刻的内涵,就必须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内涵,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感悟亲情的美好。
一、知识与技能: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技巧,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深刻寓意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具体深入理解文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探讨合欢树丰厚的象征意义,解读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难点:1、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2、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
教学方法:以朗读带动理解;师生共同研究、探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双腿瘫痪史铁生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
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1)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主题是什么?明确:两部分母爱(2)思考:哪一处细节最让你感动?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明确: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

《合欢树》公开课教案《合欢树》公开课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合欢树二、教学重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单了解作者的生平。
(2)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本课学习主要结合多媒体采用师生讨论法,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有所体会;通过启发式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五、课时安排:本课共2课时六、法制与德育渗透:1、法制:法定下的父母子女之间有什么权利义务关系?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父母的权利义务有:(1)在人身方面,有抚养的权利与义务、管理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法定代理;(2)在财产方面,主要表现为对子女财产的管理;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父母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子女的权利义务有: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当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在父母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时,子女有义务给付赡养费,并且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子女有义务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
父母子女之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2、德育: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走到哪里,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以播放视频或者歌曲《妈妈我想你》导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讲授过程中逐页播放多媒体)1、文题解读:合欢树,有“马缨花”、“绒花”之称,落叶乔木,伞形树冠。
叶互生,为偶数。
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出而开,日落而合。
常象征阖家幸福、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合欢树优秀教案

合欢树优秀教案合欢树优秀教案(精选6篇)《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的语言谱写的一支感人至深的真情之曲,震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它又是儿子对母爱的一首热烈深挚的颂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合欢树优秀教案(精选6篇)吧!合欢树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涵义,并领会作者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重点和难点]1、品读文段,学会欣赏作者内敛又充满张力的文字,真切感受到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2、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说明:教学目标与重点最终这样确定,是源于我对网上一些教学设计不够满意以及对有些设计者的解读重心始终心存怀疑。
有些设计秉持的“怀念”、“歌颂”说固然不错但我以为失之宽泛,有隔靴搔痒之感;有的力主“愧疚”、“懊悔”说,也无可厚非,但我又觉得似乎失之单薄,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
在慎重考虑了多种意见、结合了作者本人相关作品中的若干提示后,我这样概括《合欢树》:文章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还原再现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忍以及她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作者在独自咀嚼命运多年之后,借“合欢树”这一由实入虚的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歉疚,更在岁月流转中获得了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
[教学方法]品读、交流、探讨、迁移[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读《合欢树》这篇散文。
它的作者史铁生,是现仍在世的中国作家中我最崇敬的一位。
我觉得要真正读懂他的作品,一定得先读懂他这个人,所以我们至少得先了解一下他的基本经历。
请大家看一份简单的年表——注意一下他生平的几个关键时期:毕业于清华附中,想来是个优秀的学生;18岁插队落户,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得了重病贻误治疗导致双腿瘫痪,回北京后好不容易在街道工厂找到份专门安排给残疾人的工作,预读过课文的同学应该还记得他干的是什么活。
28岁那年凭写作撞开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
2024年精品word合欢树公开课教案58314

2024年精品word合欢树公开课教案5831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植物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木本植物的特征与分类”,详细内容围绕合欢树进行讲解,包括合欢树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经济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合欢树的基本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理解其生长环境要求。
2. 掌握合欢树的经济价值和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合欢树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及经济价值。
难点:合欢树的生长环境要求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合欢树实物或图片、投影仪、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叶子,激发学生对合欢树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合欢树的生态习性:讲解合欢树的生长速度、寿命、繁殖方式等。
(2)合欢树的形态特征:详细描述合欢树的叶子、花朵、果实等。
(3)合欢树的生长环境:讲解合欢树对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的要求。
(4)合欢树的经济价值:介绍合欢树的木材、药用、观赏等方面的价值。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具体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合欢树的相关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生态习性生长速度、寿命、繁殖方式2. 合欢树的形态特征叶子、花朵、果实3. 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光照4. 合欢树的经济价值木材、药用、观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合欢树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
(2)分析合欢树的生长环境要求,并说明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2. 答案:(1)合欢树生长速度快,寿命长,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其叶子为二回羽状复叶,花朵呈伞房状排列,果实为扁平的豆荚。
(2)合欢树对土壤要求不高,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
在生态环境中,合欢树具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作用。
精品word合欢树公开课精品教案58314

精品word合欢树公开课精品教案5831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章《人与自然》,详细内容为《合欢树》一课。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合欢树的生长环境、特性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合欢树的基本知识,如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提高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培养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合欢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植物,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合欢树的基本知识,如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关于合欢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5. 随堂练习:设计关于合欢树的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合欢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合欢树的基本特征生长环境:湿润、阳光充足形态特征:树干高大、树皮光滑、叶子羽状复叶、花朵伞状花序2.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爱情、友谊、吉祥、长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合欢树的基本特征。
(2)谈谈合欢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保护自然环境的看法。
2. 答案:(1)合欢树生长在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树干高大、树皮光滑、叶子羽状复叶、花朵伞状花序。
(2)合欢树象征爱情、友谊、吉祥、长寿。
(3)示例: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的责任,我们要从自己做起,珍惜资源,关爱大自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欢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并领会作者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方法:诵读法,归纳法,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导入。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昨天布置大家收集一些关于母亲的诗词,大家来说说吧,(检查预习情况)其实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作者介绍
看到史铁生,就会想起一句话,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一个苹果,所以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只不过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史铁生就是那么一个上帝的宠儿,在他二十岁那年,一场重病让他走进了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他的下半生是在轮椅上走完的,他用他残缺的身体为我们抒写了《我与地坛》《老屋小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不朽作品,在他一生当中,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感动着我们,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是这样评价他的(幻灯片)这是真实的,生活用残酷打击他,他却用微笑来面对它,他微笑的背后是什么神秘的力量来支撑他呢?母爱
三、走进文本,感悟母爱(诵读法)
1、诵读课文,整体把握
师生诵读第一自然段,这个母亲真有意思,学生分析有意思在什么地方?
2、请学生诵读第二自然段,这位母亲真_______!如果让你在横线上填一个词,
你会用什么词汇呢?
3、第三段场景再现,一男生读史铁生,一女生读母亲,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
3、母亲离开人世之后,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找到文中的句子
四、跳出文本,欣赏写法
课文讲到这里,作者有没有提到我们的题目《合欢树》,没有,那么下面哪些段落提到了合欢树,引导学生分析,找出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导学案题目放在这一环节串讲。
)
1、导学案文本探究第1题:课文写母亲对合欢树由没有心思照顾到“不舍得扔掉”再到“常去侍弄它”,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变化?由问题引出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合欢树=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象征作者自己)2、导学案文本探究第2题:“我”合欢树由不敢看到想去看,表现了怎样的心情?由此问题引出合欢树的另一象征意义
→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象征母亲)。
3、导学案文本探究第3题: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想要表现什么?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
五、拓展升华,爱与生命
爱是构筑生命的精髓。
生命可以使无私的爱变得更加辉煌灿烂。
爱可以使枯萎的生命重新开出新的枝芽。
滋养生命的是粮食,水和阳光。
哺育爱的是生命友谊和真诚。
仿写、续写
生命如果是一朵云,爱便是欢乐的鸟翅。
生命如果是一条船,爱便是激扬的帆
生命如果是一棵树······
学生诗歌作品朗诵
作业:是导学案第21课时的第17题的语言表达。
“合欢树”之于史铁生来讲是浓浓的母爱的载体。
在我们的生活中,肯定也会有一些承载了浓浓情感的事物存在。
请你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其中的一件进行表达,要求感情真挚,200字左右。
结语:最后我希望大家能收藏这篇文章,想请大家同时记住的还有这样一句话:岁月流逝,无可挽回,感恩母亲,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