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卫生学练习题名解+问答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人们常见的传染病?- A. 癌症- B. 高血压- C. 流感- D. 骨折答案:C2. 卫生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 A. 人类疾病- B. 社会经济- C. 环境污染- D. 医疗技术答案:A3. 下列哪个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 A. 饮食均衡- B.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C. 多喝水- D. 避免户外活动答案:B二、判断题1. 个人卫生是指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2. 传染病只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3.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
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源、接触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2. 请列举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潜在的病原体后。
- 避免与患传染病的人密切接触。
- 健康饮食,保持充足的营养和免疫力。
- 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洗澡、洗头、剪指甲等。
- 定期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等。
-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与通风。
四、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卫生学是研究人类疾病的预防、控制和促进健康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危害程度以及预防、控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卫生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环境卫生、社会卫生、职业卫生等相关领域。
通过卫生学的研究,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以保护人类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请简述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个人卫生是指个体自身的卫生惯和行为。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对于预防传染病、维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包括勤洗手、保持清洁、适度锻炼、合理饮食等。
通过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风险,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健康。
同时,个人卫生也是社会卫生的基础,有助于维护整体社会的健康和安全。
(完整版)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带答案

儿少卫生学题库绪言(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法规和重要指导依据是A、《学校卫生工作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E、《义务教育法》(二)多项选择题2、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是A、问卷调查B、身体测量C、生理生化功能的检测D、人体诊察E、体力测试5、少儿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什么样的群体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青春期E、青年期(三)填空题6、少儿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重点对象是 .(四)名词解释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五)简答题8、少儿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与哪些学科有关系?9、如何采取正确的学习技能和方法来学好少儿卫生学?10、少儿卫生学的定义、研究目的是什么?11、在少儿卫生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哪些特点?12、少儿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和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案及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A(二)多项选择题2、答案:ABCDE5、答案:CD本题考点:少儿卫生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少儿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是0-25岁,但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即处于童年期和青春期的少年儿童。
(三)填空题6、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中小学生群体.(四)名词解释7、少年儿童卫生学,简称少儿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简答题8、少儿卫生学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生长发育、疾病防制、心理卫生、教育过程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等.少儿卫生学的两大基础学科是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在少儿卫生学的实践工作中,常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和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少儿卫生学与预防医学的其他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相互联系,这些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方法,提高了本学科对生长发育和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水平,充实和扩充了有关学校卫生领域在保健、服务、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学校儿童少年卫生模拟考试题

学校儿童少年卫生模拟考试题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面哪项属于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内容A、学生文具B、校址选择C、学校食品卫生D、学校面积和平面布局设计E、学生课桌椅正确答案:C2、造成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的膳食原因是A、蛋白质和热能供给不足B、脂肪供给不足C、蛋白质供给不足D、矿物质供给不足E、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正确答案:A3、窝沟封闭是WHO推荐的一种重要的防龋措施,下面关于窝沟封闭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生只需进行1次窝沟封闭就够了B、重点应选择牙面深,窝沟窄的牙齿以及已患早期龋或可疑孚的点隙裂沟进行封闭C、窝沟封闭使用的合成高分子树脂材料具有强大的防酸蚀能力D、通过隔绝口腔致菌因素的侵害而发挥作用E、乳牙封闭应在3~4岁进行正确答案:A4、平衡能力的最快发展阶段为A、6~8岁B、14~16岁C、9~12岁D、16~18岁E、10~12岁正确答案:A5、《全日制中小学校工作条例》规定,中学生的劳动时间每年最多A、1个月B、2个半月C、2个月D、1个半月E、半个月正确答案:A6、《学校卫生条例》规定,对因为体育场地和器材不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导致人为伤害的学校,卫生行政部门对宜接责任单位和个人给予下列哪种形式的处罚A、警告并限期改进,情节严重的,可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子行政处分,并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B、警告并限期改进C、警告并限期改进,情节严重的,同时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D、警告E、警告并限期改进,情节严重的,可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正确答案:E7、儿少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A、0~3岁婴幼儿群体B、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C、大学生群体D、学龄前儿童E、中小学生群体正确答案:E8、晶状体曲折力正常而眼轴长度过长是A、斜视B、散光C、假性近视D、真性近视E、远视正确答案:D9、积极锻炼属于A、保健行为B、日常健康行为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D、避免有害环境行为E、预警行为正确答案:B10、校园绿化用地小学生每人不应少于A、2.3㎡B、1.2㎡C、1㎡D、3.3㎡E、0.5㎡正确答案:E11、使用体质量指数(BMI)指数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18岁时超重该指数的评价标准是A、BMI大于20B、BMI大于24C、BMI大于25D、BMI大于28E、BMI大于30正确答案:B12、下列关于利用儿童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错误的建议是A、合理安排儿童的作息时间B、让儿童青少年远离装修等污染源C、提供儿童充足的高糖、高脂、高蛋白食品D、避免儿童膳食热能供给大幅度波动E、避免儿童从事剧烈的体育锻炼正确答案:C13、9~11岁学生业余体育训练的适宜量为A、每周训练3~4次,每次2时B、每周训练2~3次,每次1~1.5小时C、每周训练1~2次,每次1小时D、每周训练3~4次,每次1~1.5小时E、每周训练1~2次,每次0.5小时正确答案:E14、长时间看电视A、易导致故意伤害的行为B、易导致非故意伤害的行为C、不良饮食和体重控制行为D、缺乏体力活动行为E、物质滥用行为正确答案:D15、某女暑假经常是白天上网,晚上躺在床上看小说。
儿少卫生名词解释和大题

生长突增指儿童少年的生长速度突然加速的现象。
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
青春期的生长突增现象的出现,通常提示儿童进入青春期的开始。
一般女性比男性早2年左性早熟是指性发育年龄明显早于正常阈值(如男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女孩6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8岁前来初潮)而导致的性器官、第二性征等一序列发育提前现象。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
它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融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身高的突增高峰,是身高年增长的最大值或称身高生长高峰,它是青春期身高生长突增过程中的重要标志,PHV所处的时间年龄男性约为13~15岁,女生约为11~13岁,并常常作为一种标志来研究青春期各种征象的发育顺序。
意外伤害:无目的性、无意识性的伤害如车祸、溺水跌落、烧伤、烫伤、中毒、切割伤。
暴力:值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
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力被剥夺的一类行为自杀:指个体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自愿(而非被迫)以杀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双生子研究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注意缺陷障碍多动症是指注意障碍、冲动行为、容易分心以及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一组儿童行为特征的综合症。
习惯性抽动(Tic disorder):儿童习惯性抽动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等行为。
疲劳:是因脑力工作强度或/和时间超负荷,导致皮层细胞的功能消耗超过限度,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现象。
过劳:是因长期学习负荷过重引起的慢性疲劳,属病理状况,经短时间休息不能恢复,故不能作为制定学习负荷卫生标准的依据。
光照度:被照平面上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数值。
它表示被照平面上的光通量密度。
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lx,原称米烛光)。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问题一
卫生学是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
答:卫生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控制的学科。
问题二
什么是公共卫生?
答:公共卫生是通过社会集体行动,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科
学与艺术。
问题三
列举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答: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炎、结核病、艾滋病、疟疾、
登革热等。
问题四
什么是环境卫生?
答:环境卫生是指通过改善环境条件,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问题五
什么是食品卫生?
答:食品卫生是指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过程中,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
问题六
什么是职业病?
答:职业病是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与特定工作环境或工作过程相关的疾病。
问题七
卫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答:卫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问题八
卫生监督的作用是什么?
答:卫生监督的作用是确保卫生法规的执行,维护公众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问题九
什么是流行病学?
答: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和传播规律的科学。
问题十
卫生统计是做什么的?
答:卫生统计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卫生有关的数据,为卫生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以上是关于卫生学基本知识的练习题及解答。
儿少卫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儿少卫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预防青少年近视眼的根本措施是A、适当安排青少年的体育锻炼B、限制过多的长时间近距离视近活动C、对青少年视力状况定期进行监测D、合理安排青少年的睡眠时间E、合理安排青少年的膳食营养正确答案:B2、替咨询者保守个人和家庭隐私,遵循了心理咨询的哪条原则A、限时的原则B、自愿的原则C、情感自限的原则D、保密的有原则E、延期决定的原则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生长发育速度不均衡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在青春发育早期B、第一次生长突增高峰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1年C、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高峰D、和男孩相比,女孩在生长突增期的增幅大,但持续时间短E、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正确答案:D4、某医生对阳光小学的180名学生进行了口腔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36名学生患有龋齿。
其中,有6个牙龋的只有1人,有4个牙龋的为5人,有3个牙龋的为5人,有2个牙龋为10人,其余同学都只有1个牙龋。
请计算龋均A、0.40B、0.20C、2.00D、4.00E、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A5、下列哪个不是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评价的主要内容A、营养素摄入量B、膳食构成C、体内营养水平D、常见病患病情况E、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正确答案:D6、下列哪个不是常用于评价儿童健康状况的指标A、检出率B、发病率C、患病率D、因病缺课率E、平均因病缺课日数正确答案:C7、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病,下列关于弱视的说法,错误的是A、无明显的眼部器质性改变,主要由功能性因素引起远视力低于0.8B、弱视通过屈光矫正可以达到正常或较好视力C、弱视仅发生在发育未成熟的小儿,8岁以上的儿童视觉发育成熟,不会发生弱视D、弱视儿童不能形成完整的立体视觉,严重者可引起立体盲等视功能残疾E、目前,对弱视的治疗没有有效的方法正确答案:E8、身高体重指数在什么年龄时趋于稳定A、男20,女18B、男21,女17C、男21,女19D、男25,女23E、男18,女16正确答案:C9、下面哪项属于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的内容A、学生文具B、学生课桌椅C、学校饮用水卫生D、学校食品卫生E、学校教室、办公用房的设计正确答案:E10、年龄为7岁的双胞胎兄妹,连续10年监测其骨盆宽和肩宽,计算肩盆宽指数。
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带答案

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带答案在学习儿童少年卫生学的过程中,进行题库练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以下将提供一些儿童少年卫生学的题目,并附带详细的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婴儿期的突破性发展事件?它对婴儿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答:婴儿期的突破性发展事件是指在婴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如抬头、翻身、爬行、坐立、行走等。
这些事件对婴儿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够促进其身体和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什么是儿童的营养需求?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答:儿童的营养需求包括六大类营养素,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其中,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在体内主要起储藏能量和保护器官的作用,蛋白质是构成身体各器官和细胞的基本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3. 什么是免疫接种?免疫接种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常见的免疫接种?答:免疫接种是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使人体产生对某种疾病的免疫力,从而预防或减轻疾病的发生。
免疫接种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保护人群的健康。
常见的免疫接种包括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
4. 什么是儿童少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答:儿童少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沮丧等。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家长和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孩子沟通,给予关怀和支持。
同时,可以通过运动、音乐、绘画等方式来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通过以上题目的练习,相信大家对儿童少年卫生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木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大家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

卫生学基本知识练习题及解答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A. 预防疾病- B. 促进健康- C. 保障营养- D. 增进寿命解答: D. 增进寿命。
卫生学的基本任务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保障营养,并非增进寿命。
2.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传染病?- A. 肺结核- B. 流感- C. 高血压- D. 乙肝解答: C.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不属于传染病。
3.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数理统计法- D. 心理测试法解答: D. 心理测试法。
卫生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不包括心理测试法。
二、填空题1. 卫生学是研究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行为与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解答: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保障营养、提高生命质量。
2.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解答: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 卫生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解答: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数理统计法。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解答:卫生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行为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保障营养和提高生命质量。
2. 请简述传染病的三个基本要素。
解答:传染病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3. 请简述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解答:卫生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现象来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实验法是通过在控制条件下对实验对象进行操作和观察,以验证假设和探索规律;调查研究法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以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数理统计法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少年卫生学》预防医学091班一、名词解释1、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长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
3、成熟指生长发育基本结束时,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各器官、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钙化完成,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的能力。
4、生长轨迹现象人在生长的过程中,一旦因疾病、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延迟时,只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校正。
就会出现向原有生长曲线靠近的倾向。
这种倾向称做生长轨迹现象。
5、头尾发展律指在胎儿期和婴儿期,人体的生长发育首先从头部开始,然后逐渐延伸到尾部(下肢)部。
胎儿期和婴儿期生长发育遵循此规律。
6、向心律儿童、青春期的形态发育遵循下肢发育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发育的规律变化,称为生长发育的向心律。
儿童、青春期生长发育遵循此规律。
7、遗传度是指在群体表型特征两变异中,遗传变异所占的比例。
遗传度介于1和0之间,越接近于1,提示遗传的作用越大;越接近0,说明环境的作用越大。
8、矮身材指该儿童的身高低于其年龄相应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
9、性早熟指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以前来月经初潮者。
10、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称多动症,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
11、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指“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
12、始动调节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在工作刚开始时水平较低,经启动过程逐渐提高,这一现象称为始动调节。
13、临界照度室内天然光照度等于标准规定的最低值时的室外照度称为临界照度,也就是需要开启或关闭人工照明时的室外照度极限值。
标准规定的的临界照度为5000lx。
14、学生健康监测指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确定的监测学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等长期的动态观察。
15、玻地面积比采光口有效的采光面积与室内地面积之比。
二、简答题1、近年来,儿少卫生学的发展特征有哪些?(1)高度重视主要服务对象;(2)制定工作目标和提出干预措施时,不仅关注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学生常见病和伤害防治,而且充分考虑其心理—情绪—行为发展特征和实际需求,通过学校健康教育和开展健康促进学校,为儿童少年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3)核心任务:针对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发展过渡性特点和特殊问题,提供良好的教育、保健和医疗服务。
2、请说出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心理卫生、教育过程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3、以身高为例阐述青春期生长突增现象。
身高生长突增现象的出现,通常提示了男女儿童进入青春期的开始。
突增开始的年龄,女性比男性早2年左右。
女孩约在9~11岁开始,男孩约为11~13岁。
突增的幅度也不一样。
男孩每年可增长7~9cm,最多可达10~12cm,在整个青春期身高平均增加28cm;女孩每年约增长5~7cm,最多可达9~10cm,整个青春期约增长25cm。
4、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出现后会导致儿童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迟滞,在克服了不良的影响因素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请列出,并说明产生该种结果的原因。
人类生长的显著而基本的特征是自我稳定或向着一定的目标前进,通过遗传的控制和从环境中摄取能量,健康儿童的生长总是沿着自身的特定的轨道前进。
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
表现在正在生长的机体因受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不良影响,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迟滞;而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儿童会立即表现出向原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强烈倾向。
儿童总是沿着一定的轨道生长,患病儿童在克服了阻碍其生长的因素后表现出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
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关键生长期,若在此期发生永久性损伤或异常的生长,会使器官正常发育受到干扰之后出现的赶上生长,往往是不完全的。
5、如何实施儿童少年的健康监测?(1)监测对象:被抽选出的监测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覆盖所在地区城乡各级学校的学生。
为减少样本量,可以普通大、中、小学校不同年级的部分学生为代表。
如:小学:三、五年级;中学:初一、初三、高二;大学:大一、大三;每一性别—年龄组的监测人数不应少于300人。
(2)监测时间:一般规定在每年同一时间(如每年5月至9月底)内进行。
监测人员需事先接受严格培训,以掌握统一的方法和标准。
(3)监测内容:生长发育状况:形态学指标,功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生理、心理;、疾病或异常;因病缺课状况。
(4)监测的质量控制:周密设计、精心组织、现场检验、数据逻辑检验。
6、保护学生视力,预防近视眼的综合性措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2)重视读写卫生;(3)开展体育锻炼,增加室外活动;(4)合理饮食,注意营养;(5)改善学习环境;(6)定期检查视力;(7)健康教育。
7、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有哪些表现?学业相关问题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拒绝上学;情绪问题包括:焦虑,强迫行为,恐惧,心境障碍,儿童癔症;品行问题;顽固性不良习惯;广泛性发育障碍。
8、儿童行为指导的原则有哪些?(1)取得儿童信任;(2)了解儿童的全面信息;(3)确定靶行为;⑷取得养育者的充分配合;⑸消除副作用;⑹遵循治疗道德原则。
9、请说出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分类。
1易导致非故意伤害的行为、2易导致故意伤害的行为、3物质滥用行为、4精神成瘾行为5危险性行为(易导致性传播疾病和意外妊娠的行为)、6不良饮食和体重控制行为、7缺乏体力活动行为。
10、青少年暴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因素、同伴影响、家庭因素、传媒因素、亚文化因素。
11、镶嵌式活动的卫生学意义?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中,应科学地利用大脑皮层镶嵌式活动的特点,如在教学组织中,应安排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教学方法的课程交替轮换;合理安排一节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注意脑力与体力活动的交替,理论与操作的交替,以保持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疲劳发生,提高学习效率。
12、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是什么?体育锻炼的原则是什么?卫生学要求:适合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全面锻炼;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运动与休息适当交替。
13、教室自然采光的卫生学要求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达到?教室自然采光的卫生要求是:满足采光标准,课桌面和黑板上有足够的照度;照度分布比较均匀;单侧采光的光线应自学生座位左侧射人,双侧采光也应将主要采光窗设在左侧;避免产生较强的眩光作用,创造愉快、舒适的学习环境。
14、请说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的目的。
用科学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观察和测量,围绕以下四类目标:①研究不同儿童少年群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②探索各种内、外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从中发现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③制定本地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正常值或评价标准;④检验、评价学校保健措施对促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实际效果。
15、教室人工照明的卫生标准是什么?人工照明的卫生标准:课桌面上的平均照度≥150Lx;黑板面上的平均照度≥200Lx;室内的照度均匀度(即均匀系数,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0.7。
16、桌椅高差有何卫生学意义?适宜的桌椅高差是如何确定的?桌椅高差系桌近缘高与椅高之差。
在课桌与课椅的配合程度上,桌椅高差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对就座姿势的影响最大。
桌椅高差太小,写字时上体必然前倾,或以单侧臂支持上体的重量于桌面,而使脊柱呈侧弯状态,或者弯腰低头,使脊柱后凸;桌椅高差太大,眼与书的距离必然缩短,两肩上提,或以单侧臂横架在桌面上,致使脊柱呈侧弯状态。
确定合适的桌椅高差,国际上通常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桌椅高差等于人体坐姿肘高;第二种是桌椅高差应等于1/3坐高。
17、试述不同年龄段儿童少年患病率的特点?儿童少年时期疾病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并和集体生活、学习条件密切相关。
婴幼儿期: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蛲虫病和佝偻病。
学龄前期:呼吸道疾病、肠道寄生虫病、龋齿、沙眼。
童年期(学龄期):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龋齿、沙眼、蛔虫、脊柱弯曲异常、结核病、意外伤害。
青春期(中学阶段):近视、月经异常、风湿病、肾炎、肝炎、结核病、胃病、鼻炎、副鼻窦炎、心理问题为多见。
18、请阐述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社区干预。
(1)初级预防:对社区成员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目的是提高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防病于未然。
实施方法:社区宣教、优生优育、家长学校、专业培训。
(2)二级预防:重点在儿童心理-行为发生初期,进行早期的诊断和干预。
由社区基层卫生保健机构及相关人员负责,在专家指导、帮助下进行。
包括建立筛查体系、学校心理卫生教育、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3)三级预防:由专门医疗机构以门诊方式为主进行,负责对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帮助他们改善环境。
19、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有哪些?提高学生卫生科学知识水平;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常见病的患病率及各种危险因素;预防各种心理卫生问题,促进心理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简述学校卫生监督的内容。
.内容有(1)预防性卫生监督: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新建、改建、扩建,严格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监督程序进行的卫生审查。
(2)经常性卫生监督,是指学校卫生监督机构或监督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卫生标准的要求,在平时开展一系列卫生监督工作。
包括:学生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的文具、娱乐器具及保健品中的安全性与功效性进行检查与监督健康监测,对学生生长发育、常见病、传染病及因病缺课等情况进行定期、动态、连续地调查。
主要内容为:①监督检查中小学校对《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规的执行情况;②了解原有的和新建的学校建筑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况;③中、小学校在教学、体育、劳动、生活制度等卫生措施方面存在什么间题;④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⑤校园和教学用房的环境卫生状况(如采光、照明、通风、取暖、课桌椅、微小气候及噪声等);⑥学生常见病防治及集体机构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⑦学生营养、膳食与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⑧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业务水平及定期培训情况;⑨学生健康管理、卫生服务及心理咨询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