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配合比设计2015年

合集下载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要求及配合比设计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要求及配合比设计
透 水沥 青路 面结构 层 一 般 由面 层 、基 层 、垫 层 等多 层结 构组 成 .按 其 结 构类 型 通 常可 分 为半 透 型和 全透 型两 种类 型 。
半 透 型透水 沥青路 面按 其路 表 水 排水 形 式又 分 为 I型 和 Ⅱ型 两 种 型 式 。I型是 路 表 水 进 入 表 面层后 直 接排 入 邻近 的排 水 设施 , Ⅱ型则 是 路表 水 先 由面 层进 入 基层 或垫 层 后再 排 入 邻 近排 水设 施 。如 图 l、图 2所示 。
透 水 沥青 混 合 料 是 一 种典 型 的骨 架 一空 隙 结 构 .与 密 实 型 沥 青 混 合 料 相 比 。粗 集 料 用 量 较 大 ,约 占总 质量 的 85%,更易 受 紫外线 、水 和 空 气 影 响 。降雨 时 ,轮胎 与路 面之 间产生 的 动水 压 力 易剥 离沥 青 薄膜 ,混 合料 更易 松散 。因 此 ,骨 料 的性 质 、形状 、粒度 及级 配等 都 会对 混 合料 的 性 能和 功能 产生 很大 影 响 ,在 进 行 沥青 混 合料 设 计 时 ,对 集料 和沥 青 的选 择就 显 的尤为 重要 。 3.1 沥 青 胶 结 料
透 水路 面混 合 料 配合 比设 计 方 法 主要 借鉴 欧 洲 技术 方 法 ,仍 然采 用 马歇 尔试 验 方 法 ,沥 青用 量 以析 漏试 验 和 肯塔堡 飞 散试 验 进行 控 制 。设 计 技术 要 求应 符合 表 5的规 定 。
表 5 透 水 沥 青 混 合 料 技 术 要 求
一 3-8
PAC-13 ——
细粒 式 PAC-10 ——
—— ——
100 90 ̄100 50-80 12-30 10~22 6~18 4—15 3—12 3 8

2015新旧基层施工规范(细则)对比

2015新旧基层施工规范(细则)对比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新旧对比1:水泥强度等级为32.5或42.5,满足本细则的普硅水泥等均可用。

初凝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原】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此时间不应超过3-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h。

2:在水泥稳定材料中加缓凝剂(气温较高,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足时)或早强剂时,应对混合料进行试验验证。

外掺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规定。

【原】没有要求。

3:高速、一级公路石灰应不低于Ⅱ级,二级公路石灰应不低于Ⅲ级,二级以下公路宜不低于Ⅲ级。

高速、一级公路的基层,宜采用磨细消石灰。

二级以下公路使用等外石灰时,有效氧化钙含量应在20%以上,且混合料强度应满足要求。

【原】不低于Ⅲ级。

4:集料压碎值相对原规范有明显提高,特别是针对极重、特重交通等级荷载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高速、一级公路,增加了针片状、0.075mm以下含量和软石含量等指标。

5: 高速、一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 mm以上粗集料应采用单一粒径的规格料。

【原】只对混合料合成级配有具体要求。

6:高速、一级公路底基层和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底基层被稳定材料的天然砾石材料宜满足表3.6. 1的要求,并应级配稳定、塑性指数不大于9。

7:用于破碎的原石粒径应为破碎后碎石公称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

高速公路基层用碎石,应采用反击破碎的加工工艺。

【原】没有要求。

8:用作基层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6.5m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1.5mm;用作底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7.5mm9:对0一3mm和0一5mm的细集料应分别严格控制大于2.36mm和4.75mm的颗粒含量。

对3一5mm的细集料应严格控制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

10: 高速、一级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 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15%;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20%11: 材料分档,基层:高速、一级(极重、特重≥5档,重、中、轻≥4档,二级及以下公路≥ 3或4档【原】基层时碎石或砾石筛分成3-4个不同的粒级12: 底基层:高速、一级(极重、特重≥4,重、中、轻≥3或4档13: 混合料组成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应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

2015年市政公用工程延续继续教育第4套题及答案

2015年市政公用工程延续继续教育第4套题及答案

1.单选题【本题型共60道题】1.导管随着混凝土灌注应逐步提升,其埋入混凝土深度应为5~0m,相邻两导管内混凝土高差不应大于()mA.0。

5B.1C.1.5D.22.25、顶管主要特点为()A.工期长,对环境影响小,综合费用低B.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小,综合费用低C.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大,综合费用低D.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小,综合费用高3.给水管道应采用含量不低于20mg/L氯离子浓度的清洁水浸泡()小时再次冲洗直至水质管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后为止。

A.12B.24C.364.轨道中心线:距基标中心线允许偏差为()mmA.?2B.?3C.?4D.?55.底基层稳定土施工的压实厚度,每层不小于(),不超过(),并应采取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A.150mm、200mmB.150mm、300mmC.100mm、300mmD.200mm、400mm6.井点降水应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m。

A.0.5B.1C.1.5D.27。

非承重的侧模应在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Mpa以上时方可拆除。

A.1B.1.5C.2D.2.58.导墙对称浇筑后,强度达到()后可以拆除模板A.60%B.70%C.80%D.90%9。

花岗岩面层人行道铺砌砂浆的试块强度,任意一组的最低值不得低于设计规定值的()%.A.70B.75C.85D.8010.构造物回填应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宜超过()cm,压实度应按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检测,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与路基顶面压实标准一致.A.15B.20C.25D.3011。

双层土工合成材料上、下层接缝应错开,错开距离应大于()A.200mmB.300mmC.400mmD.500mm12.新植树木应在当时浇透第一遍水,然后应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补水,北方地应种植后浇水不少于()A.二遍B.三遍C.四遍D.五遍13.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天后,进行质量检验,静载试验、抽芯检验频率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贫混凝土基层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4、设计文件二、设计要求1、贫混凝土水泥剂量为10%,水泥剂量不得少于170kg/m3;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

2、28d抗弯拉强度:2.5~3.5MPa,28天抗压强度12~20MP a。

三、原材料情况1、水泥:陕西铜川P·O42.5水泥;2、砂:周至渭中砂场中砂3、碎石:山西河津5~20mm连续级配碎石(5~10mm:10~20mm=3:7)4、水:饮用水四、确定贫混凝土计算步骤(1)、采用28d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15.0MPa,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f cu,o= f cu,k+t l×s l=15.0+1.645×4.0=21.6MPaf cu,o—贫混凝土28d抗压强度(Mpa);f cu,k—28d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Mpa);t l-抗压强度保证系数,高速公路应取1.645;s l-抗压强度标准差,无资料时或试件组数小于6组时,可取1.5(Mpa)。

(2)、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w/c =A×f ce/( f cu,o+A×B×f ce)=0.53×42.5/(21.6+0.53×0.20×42.5)=0.86根据规范要求及施工经验,水灰比取0.58(3)、单位水泥用量的计算:贫混凝土水泥剂量为10%,水泥剂量不得少于170kg/m3,水泥用量选为240 kg/m3。

(4)、单位用水量计算m wo = m c o×w/c=240×0.58=139 kg/m3(5) 砂率的确定:砂率选为31%。

(6)计算砂石用量按质量法计算:m co + m wo +m so +m go=ρcpm so/(m so+m go)×100=βs计算所得:中砂(m so)=627kg/m3碎石(m go)=1394kg/m3五、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试拌15L砼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水泥:240×0.015=3.60kg水:139×0.015 = 2.08kg碎石:1394×0.015=20.91kg砂:627×0.015=9.40kg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砼拌和物,测定混合料坍落度为30mm,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此时砼拌和物各组成材料用量为:水泥:3.60kg 水:2.08kg碎石:20.91kg 砂:9.40kg实测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为2406kg/m3,计算值为2400 Kg/m3,差值不超过2%,所以调整后的配合比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2.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1)检验强度采用水灰比分别为A=0.58 B=0.55 C=0.61拌制三组砼拌和物,砂,碎石用量不变,用水量亦保持不变,则三组水泥分别为:A=3.60kg B=3.79kg C=3.42kg三组配合比经拌制成型,标准养护28天后,按规定方法测得其抗弯拉强度及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列于下表:不同水灰比的砼强度值2) 确定试验室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砂:碎石:水=240:627:1394:139=1:2.61:5.81:0.58。

2015年市政公用工程延续继续教育第4套题及答案

2015年市政公用工程延续继续教育第4套题及答案

1.单选题【本题型共60道题】1.导管随着混凝土灌注应逐步提升,其埋入混凝土深度应为5~0m,相邻两导管内混凝土高差不应大于()mA.0.5B.1C.1.5D.22.25、顶管主要特点为()A.工期长,对环境影响小,综合费用低B.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小,综合费用低C.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大,综合费用低D.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小,综合费用高3.给水管道应采用含量不低于20mg/L氯离子浓度的清洁水浸泡()小时再次冲洗直至水质管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后为止。

A.12B.24C.364.轨道中心线:距基标中心线允许偏差为()mmA.?2B.?3C.?4D.?55.底基层稳定土施工的压实厚度,每层不小于(),不超过(),并应采取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A.150mm、200mmB.150mm、300mmC.100mm、300mmD.200mm、400mm6.井点降水应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m。

A.0.5B.1C.1.5D.27.非承重的侧模应在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Mpa以上时方可拆除。

A.1B.1.5C.2D.2.58.导墙对称浇筑后,强度达到()后可以拆除模板A.60%B.70%C.80%D.90%9.花岗岩面层人行道铺砌砂浆的试块强度,任意一组的最低值不得低于设计规定值的()%。

A.70B.75C.85D.8010.构造物回填应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宜超过()cm,压实度应按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检测,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与路基顶面压实标准一致。

A.15B.20C.25D.3011.双层土工合成材料上、下层接缝应错开,错开距离应大于()A.200mmB.300mmC.400mmD.500mm12.新植树木应在当时浇透第一遍水,然后应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补水,北方地应种植后浇水不少于()A.二遍B.三遍C.四遍D.五遍13.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天后,进行质量检验,静载试验、抽芯检验频率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015年建筑工程检验批划分.

2015年建筑工程检验批划分.

新疆康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代建可克达拉市花城佳苑住宅项目(一号地块)12#住宅楼检验批划分施工单位:新疆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九工程部检验批划分报审表工程名称:新疆康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代建可克达拉市花城佳苑住宅项目(一号地块)12#住宅楼致:伊犁戍强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部)我方已根据工程情况及规范的有关规定完成了新疆康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代建可克达拉市花城佳苑住宅项目(一号地块)12#住宅楼工程的检验批划分,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1、检验批划分表项目经理:日期: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总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新疆康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代建可克达拉市花城佳苑住宅项目(一号地块)10#住宅楼检验批划分一、基础工程分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由基础、地基、土方、地下防水等子分部工程组成,含10个分项工程,共划分为52个检验批。

(一)无支护土方土方子分部工程无支护土方土方子分部工程含2个分项工程,划分为10个检验批。

1、土方开挖分项工程划分为1个检验批。

2、土方回填分项工程划分为10个检验批.即室内3层、室外7层。

(二)混凝土基础子分部工程1、模板分项工程划分为8个检验批,1)、条基,2)、基础构造柱,3)、地下室构造柱过梁,4)、地下室梁、板,楼梯圈梁,即模板安装为4个检验批,模板拆除为4个检验批。

2、混凝土分项工程划分为12个检验批,1)、条基,2)、基础构造柱,3)、地下室构造柱过梁,4)、地下室梁、板,楼梯圈梁,分为砼原材料、砼配合比设计、砼施工共3个×4合计12个检验批3、钢筋分项工程划分为12个检验批。

1)、基础构造柱,2)、地下室构造柱过梁,3)、地下室梁、板,楼梯圈梁,即钢筋原材料划分为3个检验批,钢筋加工划分为3个检验批,钢筋连接划分为3个检验批,钢筋安装划分为3个检验批,钢筋划分为12个检验批。

4、现浇结构分项工程划分为4个检验批,1)、条基,2)、基础构造柱,3)、地下室构造柱过梁,4)地下室梁、板、楼梯、楼梯圈梁,即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划分为各4个检验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教学设计(一)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教学设计(一)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教学设计(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学习混凝土强度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常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指标教学内容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定义和背景知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意义和作用–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设计的关系2.混凝土强度设计方法和步骤–强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强度设计的基本步骤:确定设计强度等级、选择配合比类型、确定材料用量比例、计算配合比3.常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指标–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水灰比和石灰石用量的方法–混凝土配合比中的骨料用量和质量比例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概念和方法•示范法:通过演示具体的配合比设计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步骤•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配合比设计计算和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步骤1.引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进行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讲解,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通过实际案例进行示范演示,让学生了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理解和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

5.分发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计算练习。

6.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检验配合比设计的效果和可行性。

7.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布置相关作业和阅读任务。

教学评价方法•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解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概念和原理,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实践操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计算结果,评估学生的配合比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评价:通过批改学生提交的配合比设计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提供教学内容的图示和案例分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作为参考书提供给学生,供他们深入学习和实践操作•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提供学生进行配合比设计实验的必要设备和材料参考文献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混凝土工程学》- 林志斌3.李宇辉,王巍,潘云鹤等. 水泥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教学延伸1.探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工程需求下的配合比设计问题,探讨如何根据不同情况调整配合比,以达到最佳性能。

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

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

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也得到了持续更新和完善。

2015年版的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前一版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修订,为建筑工程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指导。

本文将简要介绍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和更新之处。

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主要包括第一章的总则,第二章的材料和第三章的设计基本要求。

总则部分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目的、范围、术语和单位等进行了规定,确保设计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材料部分主要涉及到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筋等材料的选用和性能要求,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等内容。

设计基本要求部分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核心,包括荷载计算、构件尺寸和配筋计算、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等,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相比以往版本在一些方面有了重要的改进和修订。

首先,在材料选择方面,规范对混凝土和钢筋的性能等级进行了明确的要求,确保了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次,在设计基本要求方面,规范增加了对抗震设计的要求和考虑,在荷载计算和构件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地震荷载的作用,确保结构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保持稳定。

此外,规范还对受力构件的尺寸和配筋进行了细化的规定,以确保结构的荷载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最新规范还对混凝土性能等级、强度折减系数等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质量。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和容易出现的错误。

首先,要合理选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

其次,要对结构的荷载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合理的分配,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构件的尺寸和配筋设计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满足结构的使用要求和抗震要求。

最后,要注重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结构实际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为建筑工程提供了一套系统、科学、合理的设计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20 C25~C45
C50~C55
4.0 MPa 5.0 MPa
6.0 MPa
计算水胶比W/B
近年来水泥中多加入不同的掺合料, 有效胶凝材料含量不确定性较大,故配 合比设计的水灰比难以反映有效成分的 影响。因此改用胶凝材料总量作水胶比 及各种含量的控制。
计算水胶比W/B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 W/B=( αa ·fb)/(fcu.0+ αa ·αb ·fb) 砼强度与胶水比成正比(fcu=A×B/W+C ), 大等于C60时由于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不同, 强度与胶水比的关系不能再延伸,即线性关系较 差,分散性较大,故该公式仅适用于强度等级 小于C60的混凝土。
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1.645——强度保证率为95%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σ的取值
1、有近1~3个月同品种、同等级混凝土资
料时 (≥ 30组数据)按式4.0.2统计计算
≤C30
σ≥3.0MPa
>C30 且<C60 σ≥4.0MPa
2、无统计资料时,按表4.0.2取值
1、fb为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实测值或 按式5.1.3计算
fb=γf ·γs·fce γf 、γs分别为粉煤灰和矿渣粉影响系数,按
表5.1.3选用
2、 fce为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或富余系
数乘以水泥抗压强度标准值,富余系数按 表5.1.4选用。
fce=γc ·fceg
3、回归系数αa 、αb可通过试验建立水胶比 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当无统计资料 时可按表5.1.2选取
(一) (二)
(三) (四)
基本参数 理论配合比(计算配合比)的设 计与计算 试配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基本参数
1、水胶比W/B ; 2、每立方米砼用水量mw ; 3、每立方米砼胶凝材料用量mb ; 4、每立方米砼水泥用量mC ; 5、每立方米砼矿物掺合料用量mf ; 6、 砂率βS :砂与骨料总量的重量比; 7、每立方米砼砂用量mS ; 8、每立方米砼石用量mg 。
五强两比培训班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概述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骨料、 水及其它外加材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拌和, 经一定时间硬化而形成的人造石材。在 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 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 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 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和物一定的和易 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 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混凝土的分类
(一)按照混凝土表观密度分类 (二)按照不同工程的用途分类 (三)按照胶凝材料的种类不同分类 (四)按照施工工艺的不同分类
不同表观密度
1、特重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大于2800kg/m3 的混凝土。
2、普通混凝土:干密度为2000~2800 kg/m3 的混凝土。
3、轻骨料混凝土:干密度小于1900 kg/m3的 混凝土。
理论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
1、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2、 计算水胶比; 3、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 4、 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胶凝材料、矿物
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5、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外加剂用量; 6、 确定混凝土砂率; 7、 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
三 盐渍土环境;海岸环境
0.40 C40
b 素混凝土的水胶比可适当放松。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一、规程的主要特点 二、总则 三、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四、设计方法和步骤 五、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六、配合比计算实例
规程的主要特点
1、增加了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的规定(氯离子、 含气量、碱含量等);
2、修订了普通混凝土试配强度的计算公式和 强度标准差;
最大 水胶 比
0.60
最低 强度 等级
C20
二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露天环 0.55 C25 a 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
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二 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 b
0.50 C30 (0.55)(C25)
三 海风环境 a
0.45 C35 (0.50)(C30)
砼拌合物性能(工作性能)
1、稠度 干硬性砼: 维勃稠度 塑性砼: 坍落度 流动性砼: 坍落度 2、凝结时间 3、保水性(泌水率) 4、含气量
坍落度 流动度
砼力学性能
1、抗压强度 2、抗折强度 3、劈拉强度
砼耐久性能
1、抗渗等级 2、抗冻融等级 3、体积变化(收缩率、膨胀率等) 4、抗碳化性能 5、抗腐蚀性能 a、电通量、氯离子渗透系数 b、硫酸盐侵蚀
系数 αa αb
碎石砼 0.53 0.20
卵石砼 0.49 0.13
水胶比限值
根据混凝土使用时所处的环境条 件,考虑其满足耐久性要求所必要的 水胶比,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福建地区相关的环境等级 一 室内干燥环境;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1、混凝土设计要求: 满足砼结构设计的 强度要求、 砼拌和物具有适应施工的流 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耐久性的要求、 经济、节约的要求;
2、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 钢筋最小净距等);
3、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4、砂、石的种类规格、表观密度及石子最 大粒径;
5、施工方法。
设计方法和步骤
3、修订混凝土水胶比计算公式中胶砂强度取 值和回归系数αa和αb;
4、在混凝土试配中增加了耐久性试验验证的 内容;
5、增加了高强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公式、水 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推荐表。
总则
为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 工程质量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 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 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
不同工程用途
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 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不同胶凝材料
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 合物混凝土等。
不同施工工艺
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 自流平混凝土等。
砼基本性能
1、砼拌合物性能(工作性能) 2、砼力学性能 3、砼耐久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