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考研
南开大学历史学考研大纲(中国史)

《中国史》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中国史一级学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两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中国史学科基础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中国史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备较为扎实的中国史知识,对学术研究动态的掌握能力。
2. 具有古代汉语的基本阅读及较强的理解能力。
3. 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中国史基本知识和汉语写作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名词解释、论述题、古代汉语的翻译与理解。
总分300分。
I. 名词解释1.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中国史基本知识有较强的了解。
2. 题型要求考生解释涉及整个中国史知识结构的6-8个名词。
每个名词10分,总分50-60分。
考试时间为40分钟。
II. 论述题1. 考试要求该部分要求考生对涉及中国史整体知识结构的5-8个题进行回答,要求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学术性。
2. 题型试卷提供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各4题,可以进行选择性回答。
共计18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III. 古代汉语1. 考试要求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用现代汉语翻译一篇不少于800词的古代汉语短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另一段古代汉语的文字材料,在理解历史背景的同时用现代汉语进行解释。
2. 题型题目一与二,均是古代汉语原文。
共计60分。
考试时间为50分钟。
六、答题和计分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
《中国史》考试内容一览表。
专业解析-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1)隶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1、研究方向目前,各大院校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南开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01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古-1840)02中国近现代史学史(1840-2000)03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04外国史学史2、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系统、深入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外各种主要史学理论、中外史学史具有较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外史学遗产,正确评析当代史学思潮和史学流派,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动态有较深的认识,能够运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较高的写作能力,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研究视域开阔,理论基础坚实的,具有创造性研究的能力。
3、专业特色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这两大领域之间,它以史学理论为研究重点,兼及史学史(侧重于研究近现代西方史学和历史哲学流派的历史);在史学理论领域,以广义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为重点,而不局限于狭义的史学理论;而且坚持把理论探讨与实证的史学研究相结合。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注:以南开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5、课程设置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史学理论研究、历史文化解释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现当代史学研究、西方史学史研究、历史学研究方法等。
6、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
二、推荐院校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全国招生的较强单位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四川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等。
南开大学18秋学期(1709、1803、180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尔雅)》在线作业2

18秋学期(1709、1803、180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尔雅)》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分
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中国抗日战争打乱了法西斯的战略协同计划,体现在()。
A.中国战场拖住了日军主力,阻止了日军北上
B.中国的持久抗战打乱了日军的南进计划
C.中国修建空军基地保障了盟军的空中力量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2.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铁路投资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甲午战争之后
D.抗日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C
3.以下哪位是洋务运动时期顽固派的代表?()
A.张之洞
B.盛宣怀
C.倭仁
D.奕訢
正确答案:C
4.新中国成立后镇压反革命势在必行,体现在()。
A.残余的特务、土匪杀害大量群众
B.人民群众及民主党派对中国政府的宽大表示不满
C.国际间谍企图谋杀中国共产党和领导人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5.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和()。
A.民族精神、科学精神
B.民主思想、科学思想
C.民主制度、科学方法
D.民主、科学
正确答案:D
6.在中法战争期间指挥击退法舰的人是谁?()。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9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各专业招生人数公示

考古学
不区分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史
060200
中国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上古中古史
世界史 060300
世界近现代史 地区史、国别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不区分研究方向
说明: 1、以上招生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后期可能会根据各专业复试情况以及学校总体招生情况进行调 整。 2、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计划单列,招生人数不含在上述公布 计划之内。 3、西部支教保研、延边大学对口支援保研、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保研、学生干部 2+2 保研均不占 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
历史学院 2019 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各专业招生人数公示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方向 本 专 业 (方向) 计划招生 人数 4 27 16 6 3 10 2 20 接 收 推 免 生数 2 12 8 3 1 7 2 6 推免生 中 不占招 生 指标人数 0 0 0 0 0 0 0 0 除去推免 后剩余计 划招生人 数 2 15 8 3 2 3 0 14 备注
历史学院 2019 年 3 月 6 日
招收历史学各专业研究生的院校名单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 (10212)黑龙江大学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1117)扬州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70)安徽师范大学 (10373)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福建: (10394)福建师范大学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河南: (10475)河南大学 (10476)河南师范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湖南: (10542)湖南师范大学广东: (10574)华南师范大学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陕西: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10052)中央民族大学 (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 (10055)南开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0284)南京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10320)徐州师范大学浙江: (10335)浙江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08)景德镇陶瓷学院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1066)烟台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75)河南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湖南: (10533)中南大学广东: (10558)中山大学 (10559)暨南大学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 (10637)重庆师范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56)西南民族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91)云南民族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060103 历史地理学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 (10052)中央民族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吉林: (10200)东北师范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浙江: (10335)浙江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23)中国海洋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广东: (10558)中山大学 (10559)暨南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6)西北师范大学060104 历史文献学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0028)首都师范大学 (10052)中央民族大学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河北: (10075)河北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 (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 (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0319)南京师范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70)安徽师范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10451)鲁东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75)河南大学 (10476)河南师范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 (10512)湖北大学 (10524)中南民族大学湖南: (10542)湖南师范大学广东: (10559)暨南大学 (10574)华南师范大学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38)西华师范大学 (10656)西南民族大学贵州: (10663)贵州师范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91)云南民族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陕西: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 (10736)西北师范大学 (10742)西北民族大学青海: (10748)青海民族学院新疆: (10755)新疆大学060105 专门史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11)北京工商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0028)首都师范大学 (10032)北京语言大学 (10052)中央民族大学 (11417)北京联合大学(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河北: (10075)河北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 (10118)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 (10127)内蒙古科技大学 (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 (11258)大连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184)延边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10201)北华大学(10203)吉林师范大学 (10205)长春师范学院黑龙江: (10212)黑龙江大学 (8780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48)上海交通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10272)上海财经大学 (10280)上海大学 (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0284)南京大学 (10285)苏州大学 (10307)南京农业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10320)徐州师范大学 (10332)苏州科技学院浙江: (10335)浙江大学 (10345)浙江师范大学 (10346)杭州师范大学 (10353)浙江工商大学(10351)温州大学 (11646)宁波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70)安徽师范大学 (10378)安徽财经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85)华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03)南昌大学 (10408)景德镇陶瓷学院 (10414)江西师范大学(10418)赣南师范学院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10447)聊城大学(10451)鲁东大学 (11065)青岛大学 (11066)烟台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64)河南科技大学 (10465)中原工学院 (10475)河南大学(10476)河南师范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487)华中科技大学 (10489)长江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10512)湖北大学 (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524)中南民族大学(88701)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 (10530)湘潭大学 (10531)吉首大学 (10533)中南大学 (10534)湖南科技大学(10542)湖南师范大学广东: (10558)中山大学 (10559)暨南大学 (10574)华南师范大学 (11078)广州大学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 (10608)广西民族大学海南: (11658)海南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 (10637)重庆师范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13)西南交通大学 (10636)四川师范大学 (10638)西华师范大学(10656)西南民族大学 (8910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10657)贵州大学 (10663)贵州师范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91)云南民族大学西藏: (10695)西藏民族学院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 (10736)西北师范大学 (10742)西北民族大学青海: (10746)青海师范大学 (10748)青海民族学院宁夏: (10749)宁夏大学 (11407)北方民族大学新疆: (10755)新疆大学060106 中国古代史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10052)中央民族大学 (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河北: (10075)河北大学 (10094)河北师范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 (10167)渤海大学 (11258)大连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10203)吉林师范大学黑龙江: (10212)黑龙江大学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 (10280)上海大学(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0284)南京大学 (10285)苏州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10320)徐州师范大学(11117)扬州大学浙江: (10335)浙江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70)安徽师范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03)南昌大学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10447)聊城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75)河南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 (10512)湖北大学 (10524)中南民族大学湖南: (10530)湘潭大学 (10542)湖南师范大学广东: (10558)中山大学 (10559)暨南大学 (10574)华南师范大学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 (10637)重庆师范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36)四川师范大学贵州: (10657)贵州大学 (10663)贵州师范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81)云南师范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 (10736)西北师范大学青海: (10746)青海师范大学宁夏: (10749)宁夏大学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10052)中央民族大学 (10053)中国政法大学 (80000)中共中央党校(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河北: (10075)河北大学 (10094)河北师范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 (10118)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 (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41)大连理工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10203)吉林师范大学黑龙江: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 (10232)齐齐哈尔大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55)东华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10280)上海大学 (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0284)南京大学 (10285)苏州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10320)徐州师范大学(11117)扬州大学浙江: (10335)浙江大学 (10346)杭州师范大学 (11646)宁波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70)安徽师范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14)江西师范大学 (10421)江西财经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10447)聊城大学(10451)鲁东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75)河南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497)武汉理工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 (10512)湖北大学(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 (10530)湘潭大学 (10533)中南大学 (10534)湖南科技大学 (10542)湖南师范大学(9000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广东: (10558)中山大学 (10559)暨南大学 (10574)华南师范大学 (88901)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 (10637)重庆师范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36)四川师范大学 (10638)西华师范大学贵州: (10663)贵州师范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81)云南师范大学 (10691)云南民族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 (10719)延安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 (10736)西北师范大学新疆: (10755)新疆大学060108 世界史北京: (10001)北京大学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028)首都师范大学(10052)中央民族大学 (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 (10055)南开大学 (10065)天津师范大学河北: (10075)河北大学 (10094)河北师范大学山西: (10108)山西大学 (10118)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 (10126)内蒙古大学 (10136)内蒙古民族大学辽宁: (10140)辽宁大学 (10165)辽宁师范大学 (10167)渤海大学 (11258)大连大学吉林: (10183)吉林大学 (10184)延边大学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10201)北华大学黑龙江: (10212)黑龙江大学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 (8780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上海: (10246)复旦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70)上海师范大学 (10280)上海大学(87903)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 (10284)南京大学 (10285)苏州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10320)徐州师范大学(10332)苏州科技学院浙江: (10335)浙江大学 (10345)浙江师范大学安徽: (10357)安徽大学 (10370)安徽师范大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 (10394)福建师范大学江西: (10414)江西师范大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10446)曲阜师范大学 (10447)聊城大学(10451)鲁东大学河南: (10459)郑州大学 (10475)河南大学 (10476)河南师范大学湖北: (10486)武汉大学 (10511)华中师范大学 (10512)湖北大学湖南: (10530)湘潭大学 (10534)湖南科技大学 (10542)湖南师范大学广东: (10558)中山大学 (10559)暨南大学 (10574)华南师范大学广西: (10602)广西师范大学重庆: (10635)西南大学 (10637)重庆师范大学四川: (10610)四川大学 (10636)四川师范大学 (10638)西华师范大学贵州: (10663)贵州师范大学云南: (10673)云南大学 (10681)云南师范大学陕西: (10697)西北大学 (10718)陕西师范大学甘肃: (10730)兰州大学 (10736)西北师范大学新疆: (10762)新疆师范大学招生机构自设专业:0601 历史学北京: (10002)中国人民大学060120 当代中国史(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060121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060122 夏商周考古060123 中国现代化史060124 中外关系史060125 中国当代史(10028)首都师范大学060120 全球史060121 国际关系史天津: (10055)南开大学060121 环境史吉林: (10200)东北师范大学060120 亚洲文化研究060121 东北民族民俗学上海: (10246)复旦大学060120 文物学(10269)华东师范大学060120 历史社会学(060120 历史社会学)福建: (10384)厦门大学060120 海洋史学山东: (10422)山东大学060120 中外关系史湖北: (10486)武汉大学060120 中国文化史060121 中国经济史060122 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060123 地区国别史(10511)华中师范大学060120 国际关系史060121 经济-社会史060122 区域文化史广东: (10558)中山大学060122 文化遗产云南: (10673)云南大学060120 社会史陕西: (10697)西北大学060120 文物保护学。
南开大学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南开大学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历史学研究生考试从2007年开始全国统考,南开大学历史学研究生考试属于全国统考,所以,南开大学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政治、外国语、历史学基础,由教育部统一命题。
历史学基础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四门基础学科,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外国语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根据考的不同语种,考试内容也有所差别,一般参加英语考试的最多,英语考试包括阅读理解和写作,主要考查词汇及语言运用能力,另外还有俄语和日语,考生可以根据所学外国语语种的不同来选择考试语种。
历史学研究生(学术型)考试虽然是全国统考,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书,北京师范大学林老师向参加历史学考研的同学推荐以下书籍: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三、世界古代史《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四、世界近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博仁教育的林老师推荐的以上历史学考研参考书主要几点原因:1、与考试大纲的基本吻合。
以上所推荐的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基本上与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基本吻合,包含了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对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准确的阐述。
比如“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这个考点,对应在北师大晁福林老师编写的《中国古代史》春秋时期各国的变法和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南开大学22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答卷

22秋学期(高起本1709-1803、全层次1809-210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00002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1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A.政党协商B.人大协商C.基层协商D.人民政协答案:D2.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打倒列强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C.要不要实行共和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答案:B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答案:B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的土地政策是()oA.没收地主土地B.保存富农经济C.减租减息D.没收一切土地答案:C5.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中体西用B.借法自强C.自强求富D.爱国救亡答案:A6.康有为创立的宣传维新思想的新式学堂是()。
A.时务学堂B.万木草堂C.京师大学堂D.同文馆答案:B7.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马关条约》8.《南京条约》C.《虎门条约》D.《望厦条约》答案:B8.在民主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之后,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在此阶段,中国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外的主要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国内的主要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V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答案:A9.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 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答案:D10.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A.合并公营资本B.征用外国资本C.赎买民族资本D.没收官僚资本答案:1)11.中国共产党确定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会议是()A.中共三大B.中共四大C.中共五大D.中共六大答案:A12.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A.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B.结束了 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B13.毛泽东认为,()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南开大学历史学历年考研真题

南开大学1994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1、春秋争霸的具体情况如何?它说明了什么问题?10分2、论述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文化交流。
10分3、试述元、明两朝对西藏的管辖10分4、清代考据学述评10分5、简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建立经过及其影响10分6、谭嗣同《仁学》的历史评判10分7、林纾其人10分8、简述东北“易帜”的经过及其影响10分9、评述抗战时期的中苏关系20分南开大学1995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1、简述儒家与墨家的主要观点,并比较二者之异同10分2、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哪些资料?并介绍其史料价值10分3、南朝时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其原因是什么?10分4、叙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及其缓慢发展的原因10分5、简述洋务运动时期在教育领域的更新10分6、评述邹容所著《革命军》的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10分7、简答北洋时期“府院之争”的历史经过10分8、曹锟是怎样当上总统的?10分9、评述塘沽协定对华北政局的影响10分10、评述建国初期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0分南开大学1996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1、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状况,并分析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10分2、简述汉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分析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0分3、简述宋元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并做出评价10分4、简述东林党的政治活动,并对比做出评价10分5、请介绍明清时期的园林建筑,并概括其文化特征10分6、简述郑观应及其《盛世危言》10分7、试友谊赛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颁布的《南京临时约法》10分8、简答民国初年的护国运动10分9、简答郭松龄反奉事件的原因及其影响10分10、简述百团大战的意义10分1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哪些主要方针10分注:第4、5题任选做一题。
南开大学1997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1、介绍商代铜器的种类,并举例说明其制造技术与艺术价值10分2、简述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评价10分3、简述唐代三省与宰相制度的内容并做出评价10分4、简述魏晋与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及原因10分5、明末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状况,并对其活动做出评价10分6、简述近代有关香港问题的三个条约10分7、太平天国永安建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0分8、评述陈天华其人其事10分9、简述《塘沽协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0分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及其意义是什么?10分11、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五.二0”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考研
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时即创办历史学科,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室、周恩来研究中心、中国留学教育研究中心和近代中国研究中心。
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4年历史系被评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996年,本学科进入211工程,1998年取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成为中国社会历史研究重点基地的组成部分。
2002年8月设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
学科师资队伍强大,有教授18人,副教授10人,其中35-45岁的教授、副教授14人,46-55岁的教授8人。
学术带头人陈振江、李喜所为全国相关学术团体主要负责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一批青年学者,年富力强,其中两人为国家跨世纪人才。
该学科特色鲜明,重点研究近代社会转型问题,极为重视社会调查、重视调查资料与文献相印证。
已进行国内调查5次、国际合作调查3次。
先后与日本、加拿大学者联合进行近代华北农村社会调查。
保存华北农村调查等多种第一手资料九千多万字。
学科对外学术交流活跃。
本学科成员多次赴美、俄、法、英、德、荷、澳、日、韩和港澳台地区访问、讲学或合作研究,并邀请过井上清、齐赫文斯基、巴斯蒂、柯文、杜维明、张玉法、周锡瑞等30余名国际著名学者到校讲学和访问,主办过5次国际学术讨论会、7次全国性研讨会。
学科自1981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至今已有153名硕士、61名博士先后毕业。
近20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委及国际合作项目31项,横向项目39项。
出版了专著、教材92部,发表论文1128篇。
合办有《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华北区域研究》刊物。
本学科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五个一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青年社科优秀成果奖及天津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1964年经国家高教部批准,南开大学同时建立了美国史、日本史、拉丁美洲史3个研究室。
在著名史学家雷海宗、吴廷璆、杨生茂等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南开的世界史学科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美国史、日本史、拉美史和古代中世纪史等研究方向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1978年,美国史和日本史同时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两个方向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从1990年起,以张友伦教授为理事长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设在南开大学。
1988年在日本史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了日本研究中心,得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重点资助。
国家教委于1993年在南开大学建立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以协调全国高校的拉美研究,以洪国起教授为理事长的中国拉美史研究会秘书处设在该中心。
以王敦书教授为会长的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的会址也长期设在南开大学。
1988年南开大学的世界地区史、国别史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6年以来,在国家211工程的重点支持下,本学科点在学科建设、研究条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学科具有以下优势:一,特色鲜明,美国史、日本史、亚太国际关系史等研究方向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承认;二,成果丰硕,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础,1996年至2000年共出版了专著30部,编著10部,译著5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2篇,《历史研究》12篇,许多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奖;三,顺利地完成了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在
杨生茂、俞辛焞、张友伦等老一代学者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李剑鸣、杨栋梁、王晓德、陈志强等年轻一代学术带头人迅速成长,他们均为50岁以下的中青年学者,都在国内世界史学界具有影响;四,拥有一支阵容比较强大、结构相对合理的研究队伍,在现有的34名在职人员中,有教授14人(含博士生导师11人)、副教授14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9人;五,确立了稳定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渠道,拥有国内一流的研究设施和条件。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