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本科课件-职业与健康5共26页文档
预防医学课件

预防医学课件一、引言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疾病控制的科学,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预防医学的核心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二、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1.预防医学的定义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运用医学、公共卫生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群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预防医学的分类预防医学主要包括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病因,防止疾病的发生。
(2)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采取措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
(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采取措施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防止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和传播规律。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2.健康教育研究方法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预防疾病的发生。
健康教育研究方法包括需求评估、计划设计、实施和评价。
3.环境卫生研究方法环境卫生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环境,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环境卫生研究方法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
四、预防医学在我国的发展1.我国预防医学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预防医学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20世纪50年代的传染病防治,到70年代的慢性病防治,再到21世纪初的全民健康促进,我国预防医学事业不断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2.我国预防医学的现状当前,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慢性病、传染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另一方面,国家高度重视预防医学事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预防医学的发展。
(2024年)《预防医学》PPT课件

05
04
生物因素
病原体、媒介生物等。
2024/3/26
20
职业卫生概述及职业病防治策略
职业卫生定义
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 影响,提出改善劳动条件、预
防职业病发生的科学。
2024/3/26
一级预防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毒 或低毒物质替代有毒物质等措 施,从根本上消除职业病危害 因素。
二级预防
通过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等方式,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 或疑似病人,及时采取治疗措 施。
反映个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 程度。
反映健康教育后人群健康状况的 改善程度。
2024/3/26
10
03
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控制
Chapter
2024/3/26
11
公共卫生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2024/3/26
监测内容
人口学资料、疾病发病和死亡、 危险因素、卫生服务利用、卫生 资源和卫生政策等。
监测方法
公共卫生应急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 自然灾害等)中,预防医学发挥 着重要的应急响应和处置作用。
2024/3/26
01 02 03 04
健康促进
通过营养指导、体育锻炼、心理 调适等手段,提高人群的健康水 平和生活质量。
医疗卫生资源优化
通过预防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合 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卫生 系统的整体效能。
被动监测(如报告制度)、主动 监测(如调查、筛查)和哨点监 测等。
12
疾病控制的原则与策略
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防治、依 法防治。
策略
健康教育、免疫接种、早期发现和治 疗、疫情报告和处置、环境卫生改善 等。
2024/3/26
《预防医学》 ppt课件

(3)少吃含反式FA的食物:
(4)日常饮食中应注意:
医学
17
AS的膳食调控原则
3.提高植物性蛋白摄入,少吃甜食:
蛋白质占总热15%,↑大豆蛋白
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当,占总热60%左右, 控制单、双糖
4. 保证充足的DF摄入:燕麦、玉米、蔬菜
DF→25~30g/d
医学
18
AS的膳食调控原则
5.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
板凝集 ➢ n-3系列:降血胆固醇、降TG,抗血小板凝集,降血压
医学
9
营养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4)反式FA:使血LDL-C增加,同时降HDL-C (5)胆固醇:使血LDL-C增加(作用<SFA) (6)磷脂:降血胆固醇 (7)植物固醇:降血胆固醇
医学
10
营养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2. 热能和碳水化合物与AS
➢ DM day :
ppt课件
22
医学
23
医学
24
医学
25
DM分型(ADA/WHO)
•1型(T1DM ): 多见于儿童、青少年
•2型(T2DM ):占我国患者 95%,
医学
6
动脉粥样硬化-AS
Atherosclerosis
The hyperlipidemias may occur from increased levels of cholesterol and/or triglycerides in a variety of lipoproteins. These disorders may be inherited or of dietary origin.
<10和> 18个C原子的SFA:对血胆固醇影响小
《预防医学》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卫生法规与标准
概述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体系,包括《食品 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标准。
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实践应用
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
01
讲解营养配餐的原则和方法,以及食谱编制的步骤和技巧,提
供实际操作指导。
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
02
探讨营养教育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和意义,介绍针对不同人群
的营养教育策略和方法。
《预防医学》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预防医学概述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控制 • 营养与食品卫生 • 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 •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01
CATALOGUE
预防医学概述
预防医学的定义与特点
01
定义: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 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 的科学。
02
特点
03
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04
以预防为主要思想。
05
运用宏观与微观的研究方法。
06
着眼于环境与人群健康的联系。
预防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预防医学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提出“饮食有节,起
居有序”等养生原则。
02
近代预防医学
随着微生物学、免疫学、营养学等学科的发展,预防医学逐渐从经验走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描述健康问题的分布和趋势,评价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预测未来健康问题的发展趋 势,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据。
疾病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疾病控制的方法
疾病控制的挑战
主要包括预防接种、疫情监测与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治疗、消毒杀 虫等措施。
《预防医学》PPT课件

03
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一个过渡阶段,即亚健康状态。
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
1 2
危险因素 指增加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的因素,包括遗 传、环境、行为等。
保护因素 指能够降低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的因素,如 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等。
3
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 多个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可能同时存在,它们之 间的交互作用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近代预防医学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预防医学逐渐 从临床医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 学科体系。
02
预防医学的核心概念
健康与疾病
健康定义
01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
完好状态。
疾病谱与病因
02
疾病包括传染病、慢性病、伤害等,病因疾病的连续谱
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管
政府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的贯彻执行,保障公众的健康 权益。
04
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与技 术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 据,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 的分布特征,提供病因线 索。
分析性研究
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流行 病学资料,探讨疾病的影 响因素和危险因素。
针对个体健康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 力。
健康体检
通过全面的身体检查,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和疾病迹象。
健康干预
针对体检结果和个体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计划,如饮食、 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
公共卫生信息技术
健康监测技术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人群健康进行实时监测和 预警。
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的加强
预防医学概论课件

土壤与农产品监测
对土壤和农产品中的有害 物质进行监测,确保农产 品安全,避免对人体健康 造成危害。
营养与食品卫生
营养学
食品卫生
研究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以及如何 通过合理膳食满足这些需求,预防营养不 良和营养过剩等疾病。
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 售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 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1 2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趋势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 管疾病、糖尿病等日益增多,成为全球范围内的 主要疾病负担。
防控策略的创新
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需要创新策略, 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推广健康饮食和运动、加强 早期筛查和干预等。
全民参与和跨部门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
为促进全球健康治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享资源和技 术,推动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普及。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
环境卫生改善案例
总结词
环境卫生改善案例是预防医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环境卫生,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 率。
详细描述
环境卫生改善案例包括城市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空气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实践。这些实践有助于减少 环境污染,保护公众健康。例如,某城市通过垃圾分类和回收,有效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 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
01
02
03
04
05
卫生宣传教育是指通过 各种传播媒介和教育手 段,向人们传授健康知 识和技能,培养其健康 行为和意识的活动。
学校健康教育:在学校 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和活 动,向学生传授健康知 识和技能,培养其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预防医学》课件

研究如何通过教育、宣传、干预等方式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预防医学的主要策略
03
针对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健康生活方式、疫苗接种等。
一级预防
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和扩散。
二级预防
对已患病人群进行康复和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的公共卫生运动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例如疫苗接种和卫生设施的改善。
预防医学的发展历程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与联系
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
02
研究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作用原理,以及防止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环境与健康
环境健康
研究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气候、水质、土壤、空气等。
避免过敏原
室内空气流通
戒烟
接种疫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戒烟有助于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
接种流感疫苗有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
预防医学的未来发展
05
加强应急响应能力
提高预防医学领域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快速、准确地识别和评估事件,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等。
健康管理
针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需求,提供全面的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服务,如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
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
常见疾病的预防
04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保持适度的运动、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等。
健康生活方式
控制危险因素
合理用药
定期检查
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预防医学职业与健康ppt课件

.
29
职业病防治法内容
.
30
职业病防治法内容
.
31
职业病防治法内容
.
32
职业病防治法内容
.
33
职业病防治法内容
.
34
职业病防治法内容
.
35
职业病防治法内容
.
36
职业病防治法内容
.
37
职业病防治法内容
.
38
职业病防治法内容
.
39
职业病防治法内容
.
40
(二)工作有关疾病
概念:由于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 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 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 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类疾病统称为 工作有关疾病。
病诊断权的机构诊断。为了防止误诊、漏诊,
在诊断上需采取以当地为主和以防治机构或职
业病诊断组的集体诊断为准的原则。
.
24
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 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取 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参与诊断 的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担职业病诊断
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
.
25
第四十二条 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 下列因素:
(一)病人的职业史; (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 查与评价; (三)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
26
职业史
职业史内容包括:
①详细描述该职工自参加工作起全部职
业的工种和工龄;
②工作时接触有害因素情况;
③症状出现的时间;
④同工种其他工人患病情况;
.
14
二、职业性损害
.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讨论] 5、简述慢性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对该厂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服务情况调查 结果如下:
该厂于1982年4月投产,投产前未向疾病控 制中心申报,所以未获得必要的卫生监督。接触 苯作业工人均未获就业前体格检查。
该厂无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全厂干部和工人 几乎都不知道粘合用的胶水有毒,全部中毒者均 有苯中毒的神经系统或血液系统症状,但仅7人在 中毒死亡事故发生之前就诊,其余11人(占 61.1%)直至事故发生后由该厂组织体检时才就 医,致使发生症状至就诊的间隔时间平均长达半 年左右[0.68±0.70年]
[问题讨论]
10.该工作场所中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进?
11.试述职业病的三级预防范畴,职业病院组织工人体 验属于哪一级预防?
案例二:上海市某县一个皮鞋厂女工俞某,21岁,因 月经过多,于1985年4月17日至卫生院门诊,诊治无 效。4月19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遵医嘱于4月21日 又去该院血液门诊就医,因出血不止,收入院治疗。 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5月8日因大出血死 亡。住院期间,曾有一位医师怀疑该病员的疾病与职
职业性有害因素
物理性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素 化学性有害因素 生物性有害因素 不良生理、心理因素
化学性有害因素
生产性毒物:金属毒物和类金属毒物、有机溶 剂、刺激性气体与窒息性气体、农药和高分子 化合物
生产性粉尘:有机粉尘、无机粉尘和混合性粉 尘
注意区分可吸入性粉尘和呼吸性粉尘
职 职业业有1反”病特.应病三关(效2.2强关因早疗o作1疾.3c.促系度特”法用1.诸c病.人使和3异预u,于有多人.应p体疾时后2有人害a因体.着的病间良一病t体因i素不o眼健暴超好定因n的素之能于康露a过5的可量性一代.l保状或一发有检病d政:质偿护iD况定病些测:s府=需e人C限率职,a(1查法*有赔群前.Ts度4业和业病定e.急剂偿健提病做)评病人的量性的康条无到价危的职职-疾件3害职业业病.)接2临业病.触床史现24史表和场小现职调时
教学目标
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特别是化学性因素 了解职业人群健康监护的目的 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案例一】患者肖××,男性,35岁,于1988年 以来常感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 关节酸痛、食欲不振,近二年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 现经常性的脐周、下腹部无固定的绞痛,用手压腹部 可使其缓解,于1993年入院。体查:神志清楚,一 般情况尚可,体温37.2℃,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 / min,血压120/70mmHg,心肺(-),肝脾不大, 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痛触觉未见 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能、 心电图正常。胸部X线照片未见异常改变。
对该厂接触苯作业工人无定期体检制度。 上述7名在事故发生前即因苯中毒症状就诊 者,平均就诊2.14(±0.69)次,分别被诊 断为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或无 诊断而只给对症处理药物。
事故发生后由职业病防治机构对全厂职 工普遍进行体格检查,治疗中毒患者,并进 行随访。
[问题讨论] 6、指出造成此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 7、如何防止再发生这类严重事故?
此后,县疾病控制中心向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由市疾病控制中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 民医院和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等开展调查 研究。结果发现: 该厂制帮车间生产过程为:鞋帮坯料 用胶水粘合 缝制 制成鞋帮。 制帮车间面积56m2,高3m,冬季门窗紧闭。制帮 用红胶含纯苯91.2%,每日消耗苯9kg以上,均蒸发 在此车间内。用甲苯模拟生产过程,测车间中甲苯 空气浓度为卫生标准(100mg/m3)的36倍。而苯 比甲苯更易挥发,其卫生标准比甲苯低2.5倍,为 40mg/m3,故可推测生产时,苯的浓度可能更高。
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未考虑职业危害因素。
[问题讨论] 3、如果你在一个月连收三名来自同一小厂的再 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你有何想法?如何证实你 的想法?
上述两位病员住院后,医师告诉家属该病难治好, 至此车间工人惶惶不安。工厂领导重视此事,组织 全体工人去乡卫生院检查身体,发现周围血白细胞 数减少者较多。乡卫生院即向县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问题讨论] 4、乡卫生院向县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的意义是什么?
[问题讨论]
7.常用的慢性铅中毒的解毒剂是什么?用药时 应注意哪些事项?
8.除解毒治疗外,还应给以哪些辅助治疗?
9.经驱铅治疗,出院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职业病院组织了一个调查组到该印刷厂浇板车间 进行调查,发现工人浇板时有一股蓝灰色的烟,熔铅 锅上方有一个排毒罩,但经常不开。防护服、口罩、 手套等防护用品很少用,调查同车间其他工人,大多 数反映有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四肢无力、肌肉 酸痛等症状,少数人有腹痛。组织该车间工人体检, 发现9人中有6人的尿铅、尿ALA高于正常值,其中4 人有肢端麻木,1人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问题讨论] 1.上述资料中,你认为病史还应补充什么内容? 2.当你遇到腹绞痛患者时,应考虑哪些病症? 3.引起腹绞痛常见的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
人可接触该毒物?
进一步追问患者的职业史,发现该人于 1985年起从事印刷厂的浇板工作,即将一大 熔铅锅融熔的铅水浇进字模当中,当浇板时有 大量的铅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工人每天工作 8h,疑为慢性铅中毒。
[问题讨论]
4.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5.要证实患者是铅中毒,还应做何临床检验?
6.对患者的工作场所应进行哪些职业病危害调 查?
对患者工作场所进行调查,发现空气中 铅烟浓度为0.3mg/m3-0.8mg/m3,根据患 者的职业接触史和临床表现,随即转至职业病 院进行诊治。入院时检查:尿铅12.5μmol/L, 尿ALA 80.5μmol/L,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为 3.5μmol/L,诊断为慢性中度铅中毒。
业有关。但未进一步确诊。
[问题讨论]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毒物是什么? 哪些工种的工人接触该毒物? 2、为什么怀疑该病员疾病与职业有关?应采 取哪些步骤证实这种关系?该医师为什么不采 取这些步骤进行病因学诊断?
5月9日同车间职工联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现象, 其中两名女工于5月10日到县中心医院就诊分别 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和白血病(以后也均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