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密度测定操作规程

原油密度测定操作规程
原油密度测定操作规程

原油密度测定操作规程

一、原油密度测定操作流程:

二、原油密度测定操作风险提示:

1、操作人、监护人是否人数符合要求,是否持有上岗证,是否需要监护。查看仪器周围是否宽敞,是否有其它物品摆放。

2、对化验流程进行检查,是否有异常并及时处理;物料、劳保用品是否准备齐全、符合要求。

3、中毒:未及时排风、药品保管不善、劳保穿戴不合格易造成人员中毒。

4、人身伤害:仪器加热后易造成烫伤。操作不当导致玻璃仪器破碎易造成玻璃扎伤。

5、人员触电:仪器漏电,人员接触带电体,私自拆卸带电仪器易造成人员触电。

6、油气爆炸:未及时排风,油气浓度高,易造成火灾爆炸。

7、环境污染:试验后样品不定点回收易造成环境污染。

三、原油密度测定操作规程

四、应急处置程序:

(1)人员发生中毒伤害,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停运致害仪器,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进行紧急冲洗处理。如中毒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求救。

(2)人员发生人员伤害,第一发现人员应立即停运致害仪器,现场视伤势情况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扎伤立即进行紧急包扎处理,烫伤用自来水进行紧急冲洗降温10分钟处理。如伤势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求救。

应急处置程序:

(3)人员发生触电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切断电源,视触电者伤势情况,采取人工呼吸、胸外挤压等方法现场施救,如伤势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求救。

(4)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清理。

(5)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撤离,并马上进入应急预案程序。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恩氏蒸馏装置实图 一、馏程测定法(GB/T 255-88) 此法适用于测定发动机燃料、溶剂油和轻质石油产品的馏分组成。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器如图1所示。

测定时,用清洁、干燥的量筒量取100ml脱水试样注入洗净、吹干的蒸馏烧瓶中,按规定条件安装好仪器。在蒸馏汽油时,用冰水混合物冷却,水槽温度保持在0~5℃,验收试验可用冷水冷却;蒸馏溶剂油、喷气燃料、煤油时,用冷水冷却。调节流出水温不高于30℃;蒸馏凝点高于-5℃的含蜡液体燃料时,控制水温在50~70℃。用插好温度计的软木塞,紧密地塞在盛有试样的蒸馏烧瓶口内,使温度计和蒸馏烧瓶的轴心线互相重合,并且使水银球的上边缘与支管的下边缘在同一平面(见图2-2)。选择合适的石棉垫。蒸馏汽油或溶剂油时用直径为30mm内孔径的石棉垫;蒸馏煤油、喷气燃料或轻柴油时用直径为50mm的内孔的石棉垫。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时用直径为40和50mm合成的内孔石棉垫;蒸馏烧瓶的支管用软塞与冷凝管上端连接。支管插入冷凝管内的长度要达到25~40mm,但不能与冷凝管内壁接触。在各连接处涂上火棉胶之后, 将瓶罩放在石棉垫上,罩住蒸馏烧瓶。量取过试样的量筒不需经过干燥直接放在冷凝管下面,并使冷凝管下端插入量筒中(暂不互相接触)不得少于25mm,也不得低于100ml的标线。量筒的口部要用棉花塞好。蒸馏汽油时,要保证馏出物的温度在20±3℃。 装好仪器之后,先记录大气压力,如果大气压力高于770mmHg(102.66kPa)或低于750mmHg(100.0kPa)时。馏出温度要进行修正。 对蒸馏烧瓶均匀加热,蒸馏汽油或溶剂油时,从开始加热到冷凝管下端滴下第一滴馏出液所经过的时间为5~10min;蒸馏航空汽油时,为7~8min;蒸馏喷气燃料、煤油、轻柴油时,为10~15min;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时,为10~20min。 第一滴馏出液从冷凝管滴入量筒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作为初馏点。初馏点之后移动量筒,使其内壁接触冷凝管末端,让馏出液沿着量筒内壁流下。此后,蒸馏速度要均匀,每分钟馏出4~5ml,相当于每10s馏出20~25滴。试验时要记录初馏点、10%、20%、30%、40%、50%、60%、70%、80%、90%、终馏点(干点)。如果试样有技术标准时就按标准记录好温度和量筒中的相应馏出液体积,但事先应根据温度计检定证上的修正数和受大气压力的影响进行修正。在蒸馏汽油或溶剂油的过程中,当量筒中的馏出液达到90ml 时,允许对加热强度作最后一次调整,要求在3~5min内达到干点,2~4min 内达到终点。在蒸馏喷气燃料、煤油或轻柴油的过程,当量筒中的馏出液达到95ml时,不要改变加热强度,从95ml到终点所经过的时间不超过3min。蒸馏时,所有读数都要精确至0.5ml和1℃。 试验结束时,取出瓶罩,让蒸馏烧瓶冷却5min后,将残留物倒入5ml

加油站安全操作规程34073

加油站安全操作规程 一、加油站安全管理规程 1、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 ⑴加油站区域严禁烟火。 ⑵加油站区域严禁堆放易燃物。 ⑶严禁工作人员穿带钉子的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上岗。 ⑷不得在加油站区域动火施工,必要动火时,必须参照《石油库动火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办理动火手续和按有关明火管理规定执行。 ⑸站内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参照《石油库电器安全规定》和《石油库设备维修维护规程》的有关规定要定期检查,必须保证完好。 ⑹闲杂人员不得在加油站逗留、玩耍并随意穿行本站。 ⑺安全标牌设置必须醒目,并有专人负责巡回检查。 ⑻消防器材不得随意挪动,必须定期检查更换。 ⑼各种机动车辆须按先后次序加油,不得抢道加油。 ⑽各种加油车辆一律熄火后方可加油,加油时不得启动发动机。 ⑿各种加油车辆必须慢速驶进加油站,慢速驶出加油站。 ⒀加油时,严禁用加油枪碰机动车辆排烟口。 ⒁汽车油槽车卸油前,必须接好可靠的接地线。 ⒂卸汽油时,卸油工必须坚守现场监护。 ⒃用汽车自备油泵卸柴油时,必须保证不得超过规定的转速。 ⒄卸汽油时,必须自流,严禁开泵卸油。 ⒅值班人员24小时不得离岗,且不少于2人。

2、安全教育制度 ⑴加油站应开展正常、全面的安全教育。 a、定期对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考核; b、对新职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考核; ⑵定期邀请安全部门讲授有关火灾、跑油、混油等特殊紧急事态的处理办法。 ⑶安全教育主要内容。 a、石油商品的危险特殊性和预防知识; b、安全和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规程、制度及相关知识; c、加油站改、发、储存作业的程序,操作方法,设备的原理,结构等生产作业知识; d、消防、防灾及特殊情况的应急措施及相关知识; e、安全防护技术及工业卫生知识等。 3、安全检查制度 ⑴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自检自查为主,站内检查与主管公司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分级落实安全工作。 ⑵本加油站安全检查,包括设备、计量、质量管理的相关内容、场地及道路为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检查的内容是: a、是否清洁整齐,无垃圾污物; b、工具、设备、器材堆放是否正常、整齐,无阻碍或拌人危险; c、灭火器是否正常摆放,数量是否短少; d、照明灯具有无损坏。 ⑶加油机。检查由加油员负责,其检查的内容有: a、吸油管有无不正常的空气吸入现象;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汇总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汇总 钢城实验学校 闫晓丽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密度的测量贯穿整个力学内容,测量的方法涉及到质量、密度、浮力、压强、机械等知识,然而在教学教材中只简单的介绍了利用测质量、体积从而计算密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本论文,正是要较全面的搜索、概括、归纳固体密度的各种测量方法。 (一)v m 法: 1.基本法 原理:ρ=m/V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 2。 表达式:) (12v v m -=ρ 测固体体积方法如下: ①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例题:(2010年重庆物理中考试题)17.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 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组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 (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16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着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16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g/cm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5)适量的水”的含义 是。 ②密度比水小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 例题:(2002年重庆物理中考试题)13.请测定一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v(已知石蜡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水,且ρ<ρ水).所用器材不限.要求: (1)写出使用的主要器材、简要步骤和需要测定的物理量, (2)写出相应的体积表达式. 王强同学已设计出了一种方法(见方法一),请你再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法,并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方法一:(1)用天平称出石蜡块的质量m.(2)V=m/ρ

第二章石油产品馏程测定

第二章石油产品馏程测定 第一节概述 一、馏程的概念与原理 液体加热到其饱和蒸气压和外部压强相等时的温度,液体便产生沸腾。这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随外部压强的增高而增高。石油是由各种不同烃类及很少量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不仅含有不同种类的烃,而且在同一类烃中含碳原子数多少也是不同的。因此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而只能测出其沸点范围,即从最低沸点到最高沸点范围。 馏程是指在专门蒸馏仪器中,所测得液体试样的蒸馏温度与馏出量之间以数字关系表示的油品沸腾温度范围。常以馏出物达到一定体积百分数时读出的蒸馏温度来表示。馏程的蒸馏过程不发生分馏作用。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油中的烃类不是按照各自沸点的高低被逐一蒸出,而是以连续增高沸点的混合物的形式蒸出,也就是说当蒸馏液体石油产品时,沸点较低的组分,蒸气分压高,首先从液体中蒸出,同时携带少量沸点较高的组分一起蒸出,但也有些沸点较低的组分留在液体中,与较高沸点的组分一起蒸出。因此,馏程测定中的初馏点、干点以及中间馏分的蒸气温度,仅是粗略确定其应用性质的指标,而不代表其真实沸点。 对于蜡油、重柴油、润滑油等重质石油产品,它们的馏程都在350℃以上的温度,当使用常压蒸馏方法进行蒸馏,其蒸馏温度达到360~380℃时,高分子烃类就会受热分解,使产品性质改变而难于测定其馏分组成。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逸出所需的能量随界面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因此可以降低界面压力以降低烃类的沸点,避免高分子烃类受热分解,保证原物质的性质。在低于常压的压力下进行的蒸馏操作就是减压蒸馏。用减压蒸馏方法测得的石油产品馏出百分数与相对应的蒸馏温度所组成的一组数据,称为石油产品减压馏程。减压蒸馏在某一残压下所读取的蒸馏温度,用常、减压温度换算图换算为常压的蒸馏温度,而馏出量用体积百分数表示。 二、测定馏程在生产和应用中的意义 馏程是评定液体燃料蒸发性的重要质量指标。它既能说明液体燃料的沸点范围,又能判断油品组成中轻重组分的大体含量,对生产、使用、贮存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测定馏程可大致看出原油中含有汽油、煤油、轻柴油等馏分数量的多少,从而决定一种原油的用途和加工方案;在炼油装置中,通过控制或改变操作条件,使产品达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一、天平量筒法 1、常规法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 (1)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排水法)测出总体 积V 2; 实验结论: 2、天平测石块密度 方案1(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水、空瓶、石块 实验过程: 1、用天平测石块质量m 1 2、瓶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2 1 2v v m -= V m = ρ

3、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排水=m1+m2-m3 V石=V排水 =(m1+m2-m3)/ρ水 ρ石=m 1/V石=m 1ρ水/(m1+m2-m3) 方案2(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烧杯、天平、水、细线、石块 实验过程: 1、在烧杯中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2、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使石块不与杯底杯壁接触,用天平测总质量 m2 3、使石块沉入水底,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石=m3-m1 V石=V排=(m2-m1)/ρ水 ∴ρ石=m石/V石=(m3-m1)ρ水/(m2-m1) 3、等体积法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 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 (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 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 2。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体积相等, V 牛=V 水 ∴ 4、 等质量法 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滴管。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 (2)将适量的水和牛奶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直至天平再次平衡为止;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烧杯中水面达到的高度h 水和牛奶液面达到的高度h 牛。 水 水 牛 牛 = ρρm m

加油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总则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五落实、五到位规定》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加强加油站安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加油站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三、按照“有岗就有人,有人就有责”的原则,站内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四、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每个干部职工都必须在自己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安全职责,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化。 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机构 一、加油站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本站安全生产领导管理工作。 二、设立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本加油站的设备安全、安全培训、环境保护及其他安全管理工作直接管理。 三、安全生产委员会、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责领导和管理工作。 四、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安全生产委员会职责 1、全面负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检查下属各部门、车间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情况。 2、督促和协助企业各部门、车间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并认真整改,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病,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3、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及时组织进行各项安全检查,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立即进行处理,现场无法处理的,及时开会研究,并做出处理方案。 4、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常地、有计划地、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督促各部门按规定及时购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等。 5、参加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协助有关部门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按期实施。

9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测量密度的方法(中考必备) 一、用天平和量筒直接测密度 例1、现有天平、量筒、烧杯、水和大头针,试测出一小块木块的密度。 测量步骤: ⑴用天平测出小木块的质量m1 ⑵用量筒取适量水,体积V1 ⑶用大头针使小木块浸没在水中,测出小木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⑷表达式:ρ木=m1 /( V2-V1) 二、弹簧秤读数差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2: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如何测石块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推导:F浮=G1-G2 V石= V排=F浮/ρ液g=(G1-G2)/ρ水g ρ石=G石/V石g=G1÷( G1-G2)/ρ水g= G1ρ水/(G1-G2) 三、比较法: 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 例3: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 (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 (3)将石块浸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G3 (4)推导: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G1-G2即ρ水gV石= G1-G2 在奶中受到的浮力:F2=G1-G3即ρ奶gV石= G1-G3 两式比较得:ρ奶= (G1-G3)ρ水/(G1-G2) 四、漂浮法: 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4:现有蜡块、量筒、足够的水、如何测出蜡块的密度。 方法:(1)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2)将蜡块放入水中,静止后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2 (3)使蜡块浸入(可用手压)水中,记下体积V3 (4)推导:F浮=G 即ρ水gV排=m蜡g V排=V2-V1 V蜡=V3-V1 ∴ρ蜡=(V2-V1)ρ水/(V3-V1) 、 例5、已知水的密度为ρ1,为了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ρ2,给你一只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平底试管,一些小铅粒,两个烧杯,一个烧杯内盛待测液体,如图 ⑴要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仪器是。 ⑵写出简要的测量步骤 ⑶求出液体的密度ρ2

原油蒸馏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

原油蒸馏标准试验方法ASTM D2892-98a(15层理论塔盘塔) 该标准固定编号为D2892;紧跟在编号后的数字是首次采用或最后一 次修订的年份。括号内的数字是上次重新批准的年份。小写希腊字母 ε表示自上次修订或重新批准以来的编辑变化。 1.适用范围 1.1本试验方法说明了稳定原油蒸馏到最终切割温度400℃AET(相当于大气压下的温度)的程序。本试验方法采用14-18层理论塔盘的分馏 塔,回流比为5:1。指定了必须设备的性能要求。以简单表格形式 列出了一些典型的可用仪器。本试验方法是一个效率和时间平衡的折 衷方法,便于实验室之间蒸馏数据的比较。 1.2本试验方法详细讲述了生产液化气、馏份油和标准质量的 渣油的程序以及测定上述馏份的质量和体积收率。用上述 数据画出质量百分数相对于温度的曲线。蒸馏曲线列出实 验条件:15/5(15层理论塔盘塔,回流比5:1)或实沸点。 1.3除了液化石油气、非常轻的石脑油和初馏点高于400℃的 馏份外,本试验方法也适用于其它石油混合馏份。 1.4本试验方法包括下列附录: 1.4.1 附录A1-蒸馏塔效率测定方法。 1.4.2 附录A2-蒸馏塔动态藏量测定法 1.4.3 附录A3-蒸馏塔热损失测定法(静态) 1.4.4 附录A4-确定测温计位置的方法

1.4.5 附录A5-温度响应时间测定法 1.4.6 附录A6-检测器标定规程 1.4.7 附录A7-回流分配阀确定法 1.4.8 附录A8-含水原油试样脱水方法 1.4.9 附录A9-观测到的气温转变成大气压下的气温方法1.4.10附录A10-性能考核规程 1.5以国际单位制表示的值是标准值,括号内值只用于提供信息。 1.6本标准并没有讲到所有安全注意事项,如果有,也只是与使用有关。在使用前建立适当的安全和健康规程并确定规 程的适用性是标准使用者的责任。具体使用注意事项见第 9节。 2.可引用的标准 2.1 ASTM标准 D941 用Lipkin Bicapillary比重瓶测定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方法D1217 用Bingham比重瓶测定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方法 D1298 用密度计测定原油和油品的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方法 D2427 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汽油中的C2-C5烃 D4052 用数字密度计测定液体的密度和相对密度 D4057 石油和油品采样法 D4177 石油和油品自动采样规程

油品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油品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1日常管理 1.1日常管理主要包括:罐区作业,罐区设备维护和罐区安全防护等操作管理,操作上应与其它岗位密切配合,搞好油品的储存和输送,按规定进行加温、切水、调合和计量等作业,搞好油品的收付,保证品油的质量,搞好设备操作及日常维护,掌握油品动态,防止跑冒、串、漏、冻、火灾等一切事故。 1.2 罐区作业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每次作业前后,都要与主控制室联系,并认真改好流程,检查有关油罐、管线、阀门等设备状况,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设备运转使用情况和油品动态,每次操作都要做到“五要”:作业要联系,流程要改对,设备要检查,计量要准确,动态要掌握。 1.3 每班对罐区要按规定的巡检路线定时、定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4 每周班长对罐区进行安全设备检查,主管经理每月应组织一次包括班长在内的安全设备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附件、下水系统、蒸汽系统、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等,搞好系统设备维护,保证系统安全生产。 1.5 每月对油罐及附属设备包括呼吸阀、人孔、计量孔、透光孔、静电接地线、转动扶梯、轨道、集水坑、消防设施等、油罐周围情况、工艺管线及排污系统等至少作一次全面检查。雨天要勤查中央排水系

统,浮顶罐检查船舱、集水槽有无渗漏,静电导出装置有无松动脱落,密封装置有无损坏。每半年联系电工对静电接地测一次电阻。 1.6 伴热开汽前应先检查管线和开关及疏水器,再缓慢开汽,正常后,把汽开大,通过出口开关来控制汽量,沿线检查管线有无漏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7 冬季要加强防冻、防凝、保温工作,要认真检查油罐的加温、管线的伴热、蒸汽的畅通,另外重质油管线使用后还要做好管线的处理工作。 1.8 因昼夜温差较大、管线内油品温度等影响而膨胀、收缩,要及时做好管线泄压工作。 每班要认真做好记录,交接班各岗位要交待清楚,逐项交清。 2 油品的接收操作 (1) 接到收油指令后,明确接收油品种类及所进罐号。 (2) 检前尺、温度,核对DCS显示与实际差值,差值应做记录,确认罐容是否足够。 (3) 操作人员改流程时,先打开管线上的有关阀门,再打开罐根阀,开关阀门过程应平缓,不可过快,应防止阀门开过。 (4) 操作人员流程确认无误后与进油方联系开泵,热油进罐时要缓慢打开进罐阀听罐内无水遇热油汽化声时再全开进罐阀;作好记录,并报告主控制室。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一、原油的组成 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它是混合物,由多达几百种不同结构的烃类形式存在。主要是C、H还含有少量的S、N、O的烃类衍生物及Na、Mg、Ca、Ni、V等金属化合物。 原油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二、原油的物理性质 1、颜色与气味 多数是从棕色到黑色,但也有透明或黄色的,它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其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越多,其颜色就越深。 它有很浓的气味,这是由于容易挥发的有机物的缘故。若含S与N化合物时,就会散发很难闻的臭味;若含芳香烃多时,则有一种芳香气味;若含胶质和沥青多时,气味较浓;若含汽油等轻质馏分多时,有浓的汽油味。 2、密度(依据GB/T 1884-2000测定) 密度与其组成有关,含胶质、沥青及烷烃越多,密度越大。其密度一般波动在650~980㎏/m3,大于1000㎏/m3的原油很少见。密度现有15℃、20℃、桶/吨及API(密度指数)等几种表示方式。具体几种密度的换算见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原油密度换算表的几点说明(执行GB/T 1885-1998)

(1)将测量的密度体积换算成20℃的密度体积。 (2)由计量单位换算表将视密度→标准密度(20℃)→ →15℃的密度→吨桶比 →计算出API (注API=141.5/15℃密度-131.5) (3)注意:再查看温度与密度时,温度用靠近法,密度用内查法。 如:38.8℃表中没有就靠38.75℃来查。 密度807没有就将808与806的一同查出相加÷2得出20℃的密度体积。 3、粘度(依据GB/T 1995-1998测定) 粘度的大小随液体成分、温度、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含烷烃多的粘度较小;含胶质、沥青多,粘度较大;馏分沸点越高,粘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4、凝点(依据SY/T 0541-1994测定) 原油中含有一些大分子的烷烃或环烷烃,俗称石蜡与地蜡。它们在较低温度下易结晶成固体,是原油产生凝点的重要因素。 凝点与含蜡量及蜡的熔点有关,含蜡越多,蜡熔点越高则其凝点越高。凝点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原油在低温下贮存和使用。 5、闪点(依据GB/T 261-2008测定) 原油的沸点越低,其闪点越低。闪点是贮运原油的重要指标,因为贮运温度不允许超过闪点。

油品装卸安全操作规程(一)

油品装卸安全操作规程(一) 1日常管理 1.1日常管理主要包括:罐区作业,罐区设备维护和罐区安全防护等操作管理,操作上应与其它岗位密切配合,搞好油品的储存和输送,按规定进行加温、切水、调合和计量等作业,搞好油品的收付,保证品油的质量,搞好设备操作及日常维护,掌握油品动态,防止跑冒、串、漏、冻、火灾等一切事故。 1.2罐区作业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每次作业前后,都要与主控制室联系,并认真改好流程,检查有关油罐、管线、阀门等设备状况,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设备运转使用情况和油品动态,每次操作都要做到“五要”:作业要联系,流程要改对,设备要检查,计量要准确,动态要掌握。 1.3每班对罐区要按规定的巡检路线定时、定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4每周班长对罐区进行安全设备检查,主管经理每月应组织一次包括班长在内的安全设备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附件、下水系统、蒸汽系统、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等,搞好系统设备维护,保证系统安全生产。 1.5每月对油罐及附属设备包括呼吸阀、人孔、计量孔、透光孔、静电接地线、转动扶梯、轨道、集水坑、消防设施等、油罐周围情况、工艺管线及排污系统等至少作一次全面检查。雨天要勤查中央排水系统,

浮顶罐检查船舱、集水槽有无渗漏,静电导出装置有无松动脱落,密封装置有无损坏。每半年联系电工对静电接地测一次电阻。 1.6伴热开汽前应先检查管线和开关及疏水器,再缓慢开汽,正常后,把汽开大,通过出口开关来控制汽量,沿线检查管线有无漏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7冬季要加强防冻、防凝、保温工作,要认真检查油罐的加温、管线的伴热、蒸汽的畅通,另外重质油管线使用后还要做好管线的处理工作。 1.8因昼夜温差较大、管线内油品温度等影响而膨胀、收缩,要及时做好管线泄压工作。 每班要认真做好记录,交接班各岗位要交待清楚,逐项交清。 2油品的接收操作 (1)接到收油指令后,明确接收油品种类及所进罐号。 (2)检前尺、温度,核对DCS显示与实际差值,差值应做记录,确认罐容是否足够。 (3)操作人员改流程时,先打开管线上的有关阀门,再打开罐根阀,开关阀门过程应平缓,不可过快,应防止阀门开过。 (4)操作人员流程确认无误后与进油方联系开泵,热油进罐时要缓慢打开进罐阀听罐内无水遇热油汽化声时再全开进罐阀;作好记录,并报告主控制室。

十种密度测量方法

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测物质密度的原理和基本思路 第一种方法:常规法(天平和量筒齐全) i ?形状规则的物体 ① ?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 ?步骤:天平测质量、刻度尺量边长 V=abh 2?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① ?仪器:天平、量筒、水 ② ?步骤: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V=V 2-V 1 ③ .表达式: 「物 = ------- V 2 -V 1 3.测量液体的密度: ① .仪器:天平、量筒、小烧杯。待测液体。 ② .步骤:第一步:天平测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 为V ,第三步: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 m 2。 ③ .表达式: 【想一想】 为什么不测空烧杯的质量?如果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再装入适量液体,然后将全部 液体 倒入量筒测出体积,也能测出密度,这样做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 1.实验原 理:亠巴 V ①物体的质量 m ②物体的体积 V 3基本思路 (1)解决质量用:①天平 ②弹簧秤 (2)解决体积用: ① 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 G m ③量筒和水 g 漂浮: ② 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 天平(弹簧 秤) V 物 =V 排水 利用浮力 F 浮 G - F 拉 '水 g '水 g 、必须会的十种测量密度的方法(无特殊说明,设 P 物>P 液,就是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abh 式: m i 质量、第二步: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 2.解决两个问题:

【想一想】假如被测固体溶于水,比如:食盐、白糖、如何用量筒测出体积?

第二种方法:重锤法(卩液>P物) 1仪器: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重物(石块) 2:步骤: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溢水杯和水?待测木块 2?步骤:①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 ③将石块和木块用细线栓在一起石块在下木块在上之间有适当距离。将石块浸没在量筒中,记下体积 ④将木块浸没量筒中。记下体积V2 3.表达式:m H物= -------------- V2 -V i 【想一想】为什么要把石块放入量筒中在记录数据V i ?为什么没有记录装入量筒中水的体积? 第三种方法:溢水等体积法(有天平、没有量筒) 丄一一m2 +m i — m3 V i 3:表达式: m1 m3 一m 2 第四种方法:密度瓶法 1.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2涉骤:m3一m2 3.表达式: m1 m2 m j - m3 1.器材:天平砝码、小烧杯、水、溢水杯、待测物体 2涉骤: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 或API比重的液体比重计试验方法 此标准方法的固定编号为D 1298,跟在固定编号后面的数字代表标准最初采用,或者修订、最新修订的年限。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新核准的年限。上标ε代表由于最新修订或者核准而带来的编辑上的变化。 此标准经国防部相关机构核准。 1 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玻璃液体比重计,在雷德蒸汽压≤101.325kPa(14.696 psi)下,测定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和非石油产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 比重。 1.2 在参考温度或其他方便的温度下,用比重计测出试验结果,并采用石油计量表,将读数修正到参考温度下的数值。在其他参考温度下的读数仅是比重计的读数,而不是在该温度下的密度。 1.3 用石油计量表,可将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值,转化为其他参比温度下用其他单位表示的与此相当的值。 1.4 Annex A1中,包含本试验方法所用仪器的检验。 1.5本标准没有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适用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 D 97 石油产品倾点试验方法 D 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试验方法(雷德法) D 1250 石油计量表使用指南 D 2500 石油浊点试验方法 D 3117馏分燃料蜡出现点的试验方法 D 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1) D 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2) D 5854 石油及石油产品液体试样混合和处理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3) E1 ASTM玻璃液体温度计规格 E 100 ASTM液体比重计规格

上海市地方标准《车用汽油标准》

` ICS 75.160.20 E 31 备案号: DB 车用汽油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第3、4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欧盟标准EN 228-2004《车用汽油》制定。 本标准与EN 228-2004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是: 一一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均采用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根据上海地区实际情况,按照研究法辛烷值划分为3个牌号; ——未设马达法辛烷值、VLI指数等项目; ——增加了抗爆指数、铁含量、锰含量、硫醇、水溶性酸或碱、机械杂质及水分项目和相应的试验方法; ——密度按20℃进行规定; ——烯烃指标规定为“不大于 25%(体积分数)”,芳烃修改为“芳烃+烯烃”,指标为“不大于 60%(体积分数)”; ——氧化物只规定甲醇,指标为“不大于 0.3%(质量分数)”; ——馏程指标与GB 17930-2006《车用汽油》国家标准一致。 本标准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川、林荣兴、陈洪德、缪文泉、叶志良、沈伟云、唐德寿、黄成。 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

车用汽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液体烃类和由液体烃类及改善使用性能的添加剂组成的车用汽油的要求和试 验方法、取样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规定的产品适用于作点燃式发动机的燃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59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GB/T 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 503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马达法) GB/T 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 1792 馏份燃料中硫醇硫测定法(电位滴定法) GB/T 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GB/T 1884-2000, eqv ISO 3675:1998) GB/T 1885 石油计量表(GB/T 1885-1998,eqv ISO 912:1991) 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 4756-1998,neq ISO 3170:1988) 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 5487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 GB/T 6536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GB/T 8017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 GB/T 8018 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 GB/T 8019 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 GB/T 8020 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1132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荧光指示剂吸附法 GB/T 11140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 17930-2006 车用汽油 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SH/T 0174 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法(博士试验法) SH/T 0253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 0604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型振动管法) SH/T 0663 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SH/T 0689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SH/T 0693 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SH/T 0711 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 0712 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3油品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油品装卸安全操作规程 1 日常管理 1.1 日常管理主要包括:罐区作业,罐区设备维护和罐区安全防护等操作管理,操作上应与其它岗位密切配合,搞好油品的储存和输送,按规定进行加温、切水、调合和计量等作业,搞好油品的收付,保证品油的质量,搞好设备操作及日常维护,掌握油品动态,防止跑冒、串、漏、冻、火灾等一切事故。 1.2 罐区作业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每次作业前后,都要与主控制室联系,并认真改好流程,检查有关油罐、管线、阀门等设备状况,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设备运转使用情况和油品动态,每次操作都要做到“五要”:作业要联系,流程要改对,设备要检查,计量要准确,动态要掌握。 1.3 每班对罐区要按规定的巡检路线定时、定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4 每周班长对罐区进行安全设备检查,主管经理每月应组织一次包括班长在内的安全设备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附件、下水系统、蒸汽系统、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等,搞好系统设备维护,保证系统安全生产。 1.5 每月对油罐及附属设备包括呼吸阀、人孔、计量孔、透光孔、静电接地线、转动扶梯、轨道、集水坑、消防设施等、油罐周围情况、工艺管线及排污系统等至少作一次全面检查。雨天要勤查中央排水系统,浮顶罐检查船舱、集水槽有无渗漏,静电导出装置有无松动脱落,密封装置有无损坏。每半年联系电工对静电接地测一次电阻。 1.6 伴热开汽前应先检查管线和开关及疏水器,再缓慢开汽,正常后,把汽开大,通过出口开关来控制汽量,沿线检查管线有无漏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7 冬季要加强防冻、防凝、保温工作,要认真检查油罐的加温、管线的伴热、蒸汽的畅通,另外重质油管线使用后还要做好管线的处理工作。 1.8 因昼夜温差较大、管线内油品温度等影响而膨胀、收缩,要及时做好管线泄压工作。 每班要认真做好记录,交接班各岗位要交待清楚,逐项交清。 2 油品的接收操作 (1) 接到收油指令后,明确接收油品种类及所进罐号。 (2) 检前尺、温度,核对DCS显示与实际差值,差值应做记录,确认罐容是否足够。 (3) 操作人员改流程时,先打开管线上的有关阀门,再打开罐根阀,开关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 一、天平量筒法 1、常规法测固体密度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 (1)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排水法)测出总体积V 2; 实验结论: 2、天平测石块密度 方案1(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天平、水、空瓶、石块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石块质量m 1 2、瓶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 2 3、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 排水=m 1+m 2-m 3 V 石=V 排水 =(m 1+m 2-m 3)/ρ水 ρ石=m 1/V 石 =m 1ρ水/(m 1+m 2-m 3) 方案2(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 实验器材:烧杯、天平、水、细线 、石块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 1。 2、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使石块不与杯底杯壁接触,用天平测总质量 m 2. 3、使石块沉入水底,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 石=m 3-m 1 V 石=V 排=m 排/ρ水=(m 2-m 1)/ρ水 ∴ρ石=m 石/V 石 =(m 3-m 1)ρ水/(m 2-m 1) 3、等体积法测液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 12v v m V m

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 (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 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 2。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体积相等, V 牛=V 水 ∴ 4、 等质量法测液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滴管。 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 (2)将适量的水和牛奶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直至天平再次平衡为止;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烧杯中水面达到的高度h 水和牛奶液面达到的高度h 牛。 实验结果: ∵ 因为水和牛奶的质量相等, m 牛=m 水 ∴ ρ牛V 牛=ρ水V 水 ρ牛h 牛S =ρ水h 水S ρ牛h 牛=ρ水h 水 即 ρ牛= 二、利用浮力测固体密度: 1、浮力法——天平 器材:天平、金属块、水、细绳 实验步骤: 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 1; 2)将金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 2; 3) 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 3。 表达式:ρ=(m 2-m 3)/ 【(m 1-m 3)/ ρ水】=ρ水(m 2-m 3)/(m 1-m 3) 2.浮力法----量筒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实验步骤: 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 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 3。 表达式:ρ=ρ水(V 2-V 1)/(V 3-V 1) 水 水水牛牛--==ρρρ0 10 2m m m m m m m m 水 牛水ρ h h

石油的组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定(doc5)

V c 20 4 100 石油的组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定 一、实习目的 石油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了解石油的性质对石油地质研究和评价石油的工业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观察和简易的实验演示了解:(1)石油的主要族组分组成分析;(2)石油的基本物理性质。 二、实习内容和方法 (一)石油馏份试验 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有机化合物所组成的,每一种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沸点和凝点。按一定的温度间隔蒸馏切割出不同沸点范围的原油组分,为原油的一个馏分。 实验时称50g油样,倒入恩氏蒸馏烧瓶中(图实1-1 ),将烧瓶均匀加温,记下馏出第一滴时的温度(初馏点)及温度为150C、170C、210C、230C、250 C、270C、300C时馏出 的体积,根据下式可计算各馏分的数量: 式中:U:为每一馏分含量(体积百分数); Vc :为每一馏分馏出量(ml); Wo :为油样量(g); D 420:为20C时油样的比重。 (二)石油组分分析 石油的组分,包括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根据石油中不同组分的化合物同吸附剂间的吸附性能不同,以及各种有机冲洗剂的极性不同,其脱附快慢也不同的原理,选择适当的吸附剂配比及冲洗剂的用量,可以把原油中各族组分分离。目前常采用柱色层法,以硅胶和氧化铝为吸附剂,用正己烷和无水乙醇、苯与上述组分相似性质的溶剂作为冲洗剂,冲洗色层柱,从而将原油各组分分离。试验时,首先将脱硫、脱水并经馏程切割(210C以上馏份)的原油溶于正己烷中,静置后用滤纸脱去沥青质,再将滤液通过漏斗倒入色层柱中,见图实 1-2 ;然后用正己烷淋洗脱附饱和烃,收集冲洗液,自然挥发干即可得出含量。再用苯淋洗脱附芳烃,收集冲洗液得其含量;残留在色层柱上的为胶质,是吸附能力极强的含氧、氮、硫的非烃化合物,可由减差法计算其含量。若要专门研究可用苯一甲醇将其全部冲洗下来。若定量分析时,一切仪器用品均应事先洗净, 严格称重。 (三)石油的物理性质 1. 石油颜色的观察 石油颜色的深浅取决于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一般胶质和沥青质含量愈高, 颜色愈深。 观察原油的颜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透射光下观察,即将样品朝光源方向,观察试管中对着眼睛一侧的颜色。若原油色深,透明度差,可摇动原油样品,观察留在试管壁上原油薄膜的颜色。另一种是在反射光下的观察,即向着光源一侧试管壁的颜色,常有荧光颜色干扰,不常采用。

(产品管理)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

(产品管理)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

ASTMD1298-99?2 名称:原油检测标准手册(MPMS),第9.1章 名称:160/99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计法)1 (吕晓华贺国庆张金龙新疆阿拉山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本标准发布采用固定标示D1298:标示后的数字表示首次采用本标准的年份或最后壹次对标准的修订年份。破折号后的数字表示最近壹次标准通过的年份。上标?表示最近壹次修订或通过时,编辑上的修改。 本标准使用已通过防护部代办处批准。 ?1注-为了遵守ASTM-API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合同2007年10月脚本1和标准文本均做了编辑和修订。警告的注释也于2002年10月移到了本标准的文本中。 ?2注-2003年10月对表4内容作了编辑上的修改。 1.范围 1.1本标准检测方法包括使用玻璃密度计于实验室测定液体原油及雷德蒸汽压为101.325kpa或小于该值的原油,石油产品,石油产品混合物和非石油产品。 1.2通过密度计测得的数值既是于标准温度下的也是于其他温度下的测定值。 密度值既能够于标准温度下测定也能够于其他任意温度条件下测得。于其他温度下的刻度读数(视密度)通过石油计量表修正为标准密度;于其他温度下的密度计读数仅是视密度而不是于标准温度下的密度值。 1.3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通过使用石油计量表可转化为标准温度下的其他单位的密度值。 1.4于AnnexA1中为测定方法提供了壹个数据修正和鉴定的程序。 1.5该标准不是为了单纯阐述各种安全因素,如果可能的话,建立和使用该方法有关的适当的既安全又健康的操作程序是使用该标准人员的责任。因为确定规范的操作要比单纯使用更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