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大学化学教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合成

大学化学教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合成1. 引言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和人工制品中,因此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合成方法对于理解化学原理、药物设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1 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也称为正式命名法)是一种普遍被接受并使用的命名方法。
它基于碳原子骨架上存在的功能基团和取代基来进行命名,并遵循一定的优先顺序规则。
- 命名主链选择 - 给予各个取代基编号 - 按字母顺序排列相同前缀或后缀2.2 常见基本规则 - 烯烃类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双键位置确定主链,以及给予双键所在位置编号; - 醇类、酮类、醛类和酸类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分子中所含功能基团,确定主链,并给予取代基和功能基团编号; - 脂肪族和环状醇类的命名:根据羟基位置给予主链编号; - 氨基酸的命名:根据氨基和羧基所在位置给予主链编号,并添加其它取代基。
3.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3.1 反应类型 -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化合物之间发生共价键形成的反应; - 消除反应:一个化合物经失去部分官能团而形成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 双取代反应:两个官能团在同一分子中发生取代的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子转移产生新的化学键进行的反应等。
3.2 常见有机合成方法 - 反应同型法:将一个含有相似结构片段的化合物与目标产物进行替换、调整,以达到所需目标; - 变位重组法:通过将某些官能团转移到其它碳原子上,来改变单元之间的排列顺序,从而得到目标产物。
4. 应用案例4.1 药物设计药物设计是有机化学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对药理作用目标和与之相互作用的活性分子进行分析,有机化学家可以设计合成新型药物,以改善治疗效果。
4.2 材料科学有机化学在材料科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成不同结构和性质的有机物,可以得到用于电子器件、光电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材料。
有机化学 第十五章_胺

( R)
CH2
C2H5
15.3 胺的制法
15.3.1 氨或胺的烃基化
CH3 I + NH3
H
CH3 N H I
NH3
H
– NH4 I
H CH3 N H
CH3I CH3 NH2
CH3
CH3 CH3I NH
CH3
CH3
CH3I
N CH3
CH3
CH3 N CH3 I CH3
O
CH3 CH C OH Br
N-甲基庚-2-胺
CH3 CH3CH2CH2CH N CH2CH3
CH3
N-乙基-N-甲基戊-2-胺
N-methylheptan-2-amine
N-ethyl-N-methylpentan-2-amine
二元胺的命名
二元胺:母体氢化物名+“二胺”
2 3
4 5
1
NH2 NH2
6
NH
NH
己-1,6-二胺
N C2H5
CH3 H
C2H5 N
CH3 H
C2H5 N
CH3 H
含手性氮的化合物
氮原子是桥原
Tröger碱
子的化合物, 翻
N
CH3
转被抑制。
CH3
N
H3C
N
N CH3
季铵化合物含 有四个不同烃基 时,有手性且可 拆分。
CH3
N C2H5 (S)
Ph CH2CH CH2
CH3
N
Ph
H2C CH
的位次放在“胺NH2
CH3 N
CH3
4-苯基丁-2-胺
萘-1-胺
N,N -二甲基苯胺
4-phenylbutan-2-amine naphthalen-1-amine N,N-dimethylaniline
第十五章 含氮有机合物

第十五章含氮有机合物(Nitrogenous Organic Compounds)授课对象:应用化学、制药工程、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药学学时安排:6h教材:《有机化学》(第四版)高鸿宾主编 2005年5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芳香硝基化合物的性质(吸电子硝基对苯酚、苯胺等酸碱性的影响),巩固学习掌握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2、掌握重氮化反应。
掌握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胺的化学性质。
3、掌握重氮化反应,重氮盐的性质;重氮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4、初步了解腈命名和性质。
二、教学重点1、芳香硝基化合物中芳环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2、胺的化学性质。
3、重氮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伯、仲、叔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重氮盐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总结往届学生的教学反馈情况,拟具体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通过对比伯、仲、叔胺与亚硝酸的反应的不同点,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多练,多举些例题,帮助学生掌握重氮盐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五、教具电脑、投影仪、Powerpoint课件、教鞭。
六、教学步骤引言:胺属于有机含氮化合物,是一类很重要的化合物。
它们中有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亚硝胺、海洛因等;有的对维护人类健康或在化学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胆胺、胆碱、肾上腺素、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等。
15.1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一、芳香硝基化合物的表达方式与结构分子表达式:结构示意图:(硝基与苯环共轭)注意:硝基的电子效应:强吸电子基团(吸电子诱导、吸电子共轭)硝基的同分异构体:芳香硝基化合物与亚硝酸(芳基)酯是同分异构体。
Ar-NO2,Ar-O-N=O二、芳香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光谱性质和用途1 物理性质:一元芳香硝基化合物是高沸点液体,多数是有机物的良好溶剂。
不溶于水,有毒。
二元和多元芳香硝基化合物为无色或黄色固体2 光谱性质:硝基的IR 在1365-1335 cm-1,1550-1510 cm-1 处有吸收峰。
有机化学 第十五章 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SH为巯基
二甲基亚砜 也叫DMSO 二甲基砜
SO2
环丁砜
二苯砜
磺酸及其衍生物
CH3 CH3 NH2
对甲基苯磺酸 T sOH
SO3H SO2Cl
对甲基苯磺酰氯 T sCl
对氨基苯磺酰胺
SO2NH2
二、硫醇和硫酚 1、物理性质和制法 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硫醇有毒,具有极其难闻的臭味, 乙硫醇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0时即能为人所感觉。黄鼠狼 散发出来的防护剂中就含有丁硫醇,常把它应用于煤气中。 制法 ⑴硫醇可由卤代烃与硫氢化钠在乙醇溶液中共热而得:
(CH3)3SI + n-C4H9Li
0℃
(CH3)2S+ O
-
CH 2-
O + (CH3)2S+
CH 2-
C S+(CH3)2 H2
O CH 2
(CH3)2S+ CH2O CH=CHCH CH2
同样
CH=CHCHO
第四节 磺酸及其衍生物P114
第五节 含磷有机化合物
一、分类和命名 1、三价磷化合物——膦,包括伯膦、仲膦和叔膦,可 被为磷化合物PH3的烃基衍生物。
Et P(OH)2 P(OEt)2 P i-Pr OH
OH R1 P OH R1P (OH) 2 烃基亚膦酸 R1HP OH R1 P
H 或 R1 OH R1R2P OH 二烃基次亚膦酸 P
OH R2
酯
酯
苯基亚膦酸
苯基亚膦酸二乙酯
乙基异丙基次亚膦酸
3、五价的磷酸衍生物——也有三种。
O P OH OH OH R1 P OH O OH R1 P R2 O OH
HCHO + HS(CH2)3SH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件 第15章 羧酸衍生物 酰基的亲核取代和酯缩合反应

15.1 酰基亲核取代反应活性及机理 15.2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反应 15.3 羧酸衍生物的醇解反应 15.4 羧酸衍生物的酸解反应 15.5 羧酸衍生物的氨解反应 15.6 羧酸衍生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15.7 羧酸衍生物的还原反应 15.8 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15.9 克莱森(Claisen)缩合反应 15.10 羧酸衍生物的光谱性质
H Nu R
OH C Nu W
RCW
-W -
H -H+
O RCNu
RCNu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要使反应向右方进行,其条件是: (1)羰基的活性 O O
RCW > RCNu
(2)离去基团的活性:W - > Nu (3)改变影响平衡移动的其它因素。
羧酸衍生物的活性比较
O O O O RCH2CH O RCH2CR' O RCH2COR' O RCH2CNH2
注意:3oROH的水解用新的机理来解释(AAl1)。
5. 3o醇酯的酸性水解历程(AAl1)
反应式
O CH3CO18-C(CH3)3 + H2O
O 反 H+ CH3C O18 C(CH3)3 应 OH 机 SN1 CH3C+ O18 C(CH3)3 理
H+
CH3CO18OH + (CH3)3C-OH
LiAlH4
加成
+ RCH=NR2
LiAlH4
RCH2NR2 (叔胺)
4. 酯的还原
(1) 酯的单分子还原:鲍维特-勃朗克(Bouveault-Blanc)还原。 定义:用金属钠和无水乙醇将酯还原成一级醇
的反应称为鲍维特-勃朗克还原。
有机化学第十五章 含氮有机物

OH O2N NO2 Na2S C2H5OH, NO2 O2N
OH NH2
NO2
在碱性介质中还原时,硝基苯被还原成两 分子缩合的产物。
O 葡萄糖,NaOH
NO2 2
N
N
100 ℃
氧化偶氮苯
Zn(2mol),NaOH CH3OH
N N 偶氮苯
Zn(3mol),NaOH CH3OH
LiAlH4,醚
工业上常采用高级脂肪酸经腈催化加氢的 方法高级脂肪伯胺。
C15H31COOH
H2,Ni
NH3, —H2O
O C15H31C NH2
—H2O
C15H31C
N
C15H31CH2NH2
H2O
3. 醛和酮的还原氨化
R (R') H C =O + NH3 R"NH2 C =NH (R') H NR" R
N H
N H
氢化偶氮苯
在化工生产中,常用Cu、Ni或Pt等催化剂, 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还原硝基化合物。实验室 中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
NO2
H2,Cu,约300 ℃ 约95%
NH2
NHCOCH3 NO2
H2,Pt 醇
NHCOCH3 NH2
(二)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NO2 Br2 Fe,140 ℃ NO2 发烟HNO3,浓H2SO4 95 ℃ NO2 发烟H2SO4 110 ℃ SO3H NO2 Br NO2
[R4N]+XR3N + RX
季铵盐与强碱作用,可以得到季铵碱。
[R4N] X + KOH
2[(CH3)4N]+I- + Ag2O H2O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及其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在化学合成的过程中,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至关重要。
了解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帮助化学家们有效地合成所需的有机化合物。
一、通过碳碳键的形成来合成有机化合物1. 双键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双键加成反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的双键上加入其他原子或原团,形成新的单键。
例如,乙烯与氢气发生双键加成反应会得到乙烷。
C2H4 + H2 -> C2H62. 亲电加成反应(Electrophilic Addition Reaction)亲电加成反应是指在有机化合物的双键上加入亲电试剂,形成新的化学键。
例如,苯与溴反应发生亲电加成反应会得到溴代苯。
C6H6 + Br2 -> C6H5Br + HBr3.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 of α,β-Unsaturated Carbonyl Compounds)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是指一个羰基官能团与一个烯烃官能团相连的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加成反应来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
例如,巴耳相合成法(Baylis-Hillman Reaction)可以将α,β-不饱和醛与烯烃反应,生成β-羟基醛。
R2C=CR'COH + R''CH=CH2 -> R2C=CR'COR''CH2OH二、通过碳氢键的取代反应来合成有机化合物1. 氢的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氢的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团取代,形成新的化学键。
例如,甲烷与氯反应发生氢的取代反应会得到氯代甲烷。
CH4 + Cl2 -> CH3Cl + HCl2. 氧的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氧的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氧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团取代,形成新的化学键。
第十五章 反应产物的分离纯化和波谱分析

16.05.2020
.
10
15.2 反应产物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精细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有蒸馏、分馏、 结晶、升华和色谱法。这些方法均属于传质分离。根据体 系特点和对产品的不同要求,可选用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有机分离提纯方法的 现代化,使其更加快捷、高效和经济,有些已在精细有机 合成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本节重点讨论常用的几种分离提 纯方法。
晶核形成的最适宜温度是在熔点以下约100℃,结晶形 成的最适宜温度是在熔点以下约50℃。在大多数情况下, 强烈的冷却液并不能很快地形成结晶。
16.05.2020
.
3
15.1 反应的后处理
合成反应结束,应及时进行后处理。后处理的方法必须 适合反应产物的化学性质,如挥发性、极性、稳定性(包 括对水、酸、碱、热、光和氧的稳定性)。根据经验,不 适合的后处理经常是收率低的原因之一。
反应混合物后处理的一般方法是先加入水、酸或碱的水 溶液,然后用一种合适的有机溶剂,如乙醚、二氯甲烷、 氯仿抽提有机产物。在产物没有分离出以前,不能把各液 层弃去。
16.05.2020
.
2
工业上,反应的合成部分遇到的问题往往多于分离、 纯化部分,但在实验室中,精细有机合成的分离与纯化等 后处理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多于合成操作所花费 的时间和精力。即使你的合成操作很好,在分离提纯上没 有成功,也往往达不到目的,所以反应后产物的后处理及 分离纯化是精细合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纯化固体物质的最重要方法是重结晶。从有机反应中分离 出来的固体有机物质往往是不纯的,常常夹杂一些副产物、 未作用的原料及催化剂等。纯化这类物质的有效方法通常 是用合适的溶剂进行结晶与重结晶。将粗品与适当的溶剂 配成热的饱和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的组分之后,让其 冷却,此时物质(通常是以纯净状态)重新结晶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竞赛要求】有机合成的一般原则。
引进各种官能团(包括复合官能团)的方法。
有机合成中的基团保护。
导向基。
碳链增长与缩短的基本反应。
有机合成中的选择性。
【知识梳理】一、有机合成的一般原则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有机化学工业的基础,有机合成一般都应遵循下列原则:1、反应步骤较少,总产率高。
一个每步产率为80%的十步合成的全过程产率仅为10.7%,而每步产率为40%的二步合成的全过程产率可达16%。
因此要尽可能压缩反应步骤,以免合成周期过长和产率过低。
2、每步的主要产物易于分离提纯。
要力求采用只生成一种或主要生成一种的可靠反应,避免生成各种产物的混合物。
3、原料易得价格便宜。
通常选择含四个或少于四个碳原子的单官能团化合物以及单取代苯等作为原料。
在实际合成中,若欲合成芳香族化合物时,一般不需要合成芳香环,尽量采用芳香族化合物作为起始物,再引入官能团;若欲合成脂肪族化合物时,关键的步骤是合成碳骨架并同时考虑官能团的引入,引入的官能团可能并非为所需产物中的官能团,但可以通过官能团的转变,形成所需产物中的官能团。
二、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包括碳架的建立、各种官能团引进等) (一)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1、合成苯环上仅连有一个基团的化合物一般以苯为原料,通过芳香烃的亲电取代反应引入基团,如表 17-1;通过芳香重氮盐的亲核取代反应引入基团,如表17-2;也可以通过活化的芳香卤烃的亲核取代引入基团,如表17-3。
2、合成苯环上仅连有两个基团的化合物如果所需合成的化合物两个基团相互处于邻位或对位,则其中至少有一个基团属于邻、对位定位基;如果所需合成的化合物两个基团相互处于间位,则其中至少有一个基团属于间位定位基。
例如:合成苯环上含有两个基团的化合物时,如果两个两个基团相互处于邻位或对位,而两个基NO 2ArArH团都不是邻、对位定位基或两个基团相互处于间位,但都不是间位定位基,在这两种情况下,一般不能依靠其中一个基团的定位作用将另一个基团引入所需的位置上,而需要通过中间转化过程来实现。
具体办法有:(1)对于亲电取代反应,在合成顺序中,若会形成邻、对位定位基中间体,则进行亲电取代反应,例如由苯合成对硝基苯甲酮。
(2)引入一种基团,这种基团具有一定的定位作用,待第二基团引入后,再除去这种基团,例如由苯合成间二溴苯。
3、当用取代苯作为起始物时,可通过改变起始物取代基转化的先后顺序来决定最终产物分子中基团的相对位置,例如由甲苯合成硝基苯甲酸。
在将两个基团引入到苯环上时,应考虑以下两个问题:(1)在由选择余地时,首先引入最强的致活基团或最弱的致钝基团进入苯环。
(2)要特别注意某些反应条件的要求。
例如合成时,有下述两种合成途径:显然第一条途径较好,在引入致活基团—C2H5后有利于第二步反应;而第二条途径引入的Br是致钝基团,下一步付–克反应不能进行。
(二)脂肪族化合物的合成在合成脂肪族化合物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建立碳架;其次若还有官能团存在,则在建立碳架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官能团的建立。
一般是将两个或三个预先形成的碎片按一定的方式连接,使形成的官能团恰好在所需的位置,这一步是整个合成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
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形成碳–碳键和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形成碳–碳键的典型反应如下。
1、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形成碳–碳键的反应2、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形成碳–碳键的反应3、形成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反应(1)1,1 –双官能团化合物(2)1,2 –双官能团化合物(3)1,3 –双官能团化合物(4)1,4 –双官能团化合物三、有机合成中的基团保护、导向基(一)基团保护在有机合成中,些不希望起反应的官能团,在反应试剂或反应条件的影响下而产生副反应,这样就不能达到预计的合成目标,因此,必须采取对这些基团进行保护,完成合成后再除去保护基,使其复原。
对保护措施一定要符合下列要求:①只对要保护的基团发生反应,而对其他基团不反应;②反应较容易进行,精制容易;③保护基易脱除,在除去保护基时,不影响其他基团。
下面只简略介绍要保护的基团的方法。
1、羟基的保护在进行氧化反应或某些在碱性条件进行的反应,往往要对羟基进行保护。
如防止羟基受碱的影响,可用成醚反应。
防止羟基氧化可用酯化反应。
2、对氨基的保护氨基是个很活泼的基团,在进行氧化、烷基化、磺化、硝化、卤化等反应时往往要对氨基进行保护。
(1)乙酰化(2)对NR 2可以加H + 质子化形成季铵盐,– NH 2也可加H + 成 – NH3而保护。
3、对羰基的保护羰基,特别是醛基,在进行氧化反应或遇碱时,往往要进行保护。
对羰基的保护一般采用缩醛或缩酮反应。
4、对羧基的保护羧基在高温或遇碱性试剂时,有时也需要保护,对羧基的保护最常用的是酯化反应。
5、对不饱和碳碳键的保护碳碳重键易被氧化,对它们的保护主要要加成使之达到饱和。
– OH –OR– NH 2CH 3COCl–NH 2--CH 3O–COOH + R –OH – COORH +–CHO + 2ROH – CH(OR)2H +-O --RO– OH(二)导向基在有机合成中,往往要“借”某个基团的作用使其达到预定的目的,预定目的达到后,再把借来的基团去掉,恢复本来面貌,这个“借”用基团 我们叫“导向基”。
当然这样的基团,要符合易“借”和易去掉的原则,如由苯合成1,3,5 – 三溴苯,在苯的亲电取代反应中,溴是邻、对位取代基,而1,3,5 – 三溴苯互居间位,显然不是由溴的定位效应能引起的。
但如苯上有一个强的邻、对位定位基存在,它的定位效应比溴的定位效应强,使溴进入它的邻、对位,这样溴就会呈间位,而苯环上原来并无此类基团,显然要在合成时首先引入,完成任务后,再把它去掉,恰好氨基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因为它是一个强的邻、对位定位基,它可如下引入:– H → – NO 2 → – NH 2 ,同时氨基也容易去掉:– NH 2 → – N +2 → – H 因此,它的合成路线是:根据导向基团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1、致活导向假如要合成 可以用 但这种方法产率低,因为丙酮两个甲基活性一样,会有副反应发生: 但在丙酮的一个甲基上导入一个致活基团,使两个甲基上的氢的活性有显著差别,这可用一个乙酯基(–COOC 2H 5)导入丙酮的一个甲基上,则这个甲基的氢有较大的活性,使这个碳成为苄基溴进攻的部位,因此,利用乙酰乙酸乙酯而不用丙酮,完成任务后,把乙酯基水解成羧基,利用β– 酮酸易于脱羧的特性将导向基去掉,于是得出合成路线为:2、致钝导向活化可以导向,有时致钝也能导向,如合成 氨基是很强的邻、对位定位基,进行取代反应时容易生成多元取代物:H 2N BrNH 2+ Br 2NH 2BrBr OC 6H 5 O + C 6H 5 Br OC 6H 5 C 6H 5 Br O COOC 2H 5 C 2H 5ONa O 2H 5 C 6H 5OCOOC 2H 5 1)H 3O2)△C 6H 5OOC 6H 5C 6H 5 Br 碱C 6H 5Br碱O C 6H 5C 6H 5O如只在苯胺环上的氨基的对位引入一个溴,必须将氨基的活性降低,这可通过乙酰化反应来达到,同时乙酰氨基是一个邻、对位定位基,而此情况下对位产物是主要产物:3、利用封闭特定位置来导向例如合成,用苯胺为起始原料,用混酸硝化,一方面苯胺易被硝酸氧化,另一方面,苯胺与硫酸还会生成硫酸盐,而是一个间位定位基,硝化时得到,所以苯胺硝化时,要把苯胺乙酰化后,再硝化。
由于乙酰基此时主要是对位产物,所以仍不能达到目的。
如果导向一个磺酸基,先把氨基的对位封闭,再硝化,可以得到满意结果:四、碳链增长与缩短的基本反应1、碳链增长的反应起始原料反应及产物烯类NH2NHCOCH3Br2H2ONHCOCH3 NH2NH2NO2– NH3SO4HNH2NHCOCH3NO2(90%)NHCOCH3+NO2NHCOCH3微量NH22(主要)+NH2NO2微量NH2NHCOCH33HNHCOCH3 NH2NO2NO2NHCOCH33H57%H2SO4 煮沸NH2NO2炔类卤代烃环氧乙烷羰基化合物丙二酸二乙酯乙酰乙酸乙酯有机金属化合物2、碳链缩短的反应(1)不饱和化合物的氧化(2)卤仿反应(3)霍夫曼降级反应(4)羧酸反应(5)芳香族化合物氧化五、有机合成中的选择性在有机合成中,还需要考虑选择性,这些选择大致有下列几类。
1、化学选择分子中的几个基团,有时不需要加以保护和特殊的活化,某一基团本身就有选择性的反应,相同基团当处于分子中的不同部位时,就可能产生反应的差异性,这在有机合成中可以利用,例如可以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控制来控制反应进行的程序:第三个酯基要在更强烈的条件下,如在NaOH 和高沸点溶剂乙二醇中回流才能水解。
不同的官能团对同一试剂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能够与之作用,有的却不能,即使能够作用的,也有反应性强弱的差异,表现在反应有快慢和难易的区别,这些差别,在有机合成中也是有用的。
例如,烯烃和炔烃虽然都能与卤素加成,但炔烃的反应却远弱于烯烃,以致可以同时含有烯键和炔键的化合物中实现选择加成,如:选择性试剂在合成中也经常用到。
例如OH COOCH 3 HO CH 2COOCH 3 3 KOH ,CH 3OH ,回流三分钟 脂肪族酯易水解 OH COOCH 3 HOCH 2COOCH3(84%)1) 40% NaOH ,95℃ 2) H 3O两个酯基先水解 空阻小的OH COOCH 3 HO CH 2COOH 3CH 2==CH -CH 2-C CH Br 2/CCl 4,20℃CH 2—CH -CH 2C CHBr Br (90%)C 6H 5 CH CH C C 6HO1,4加成 1)C 6H 5Li 2H O1)C 6H 5MgBr2)H 2O (C 6H 5)2CH CH 2 C C 6H 5 O(96%)C 6H 5CH== CH C(C 6H 5)21,2加成有机锂倾向于1,2—加成。
2、方位选择性苯乙烯和溴化氢加成时,全部生成 –溴乙苯,这是一个方位选择性很强的反应。
在双烯合成中,方位选择性也很强。
芳香族化合物的二元取代反应,实际上也是一种方位选择性反应。
3、立体化学选择性当反应产物可能是一种以上的立体异构体时,就有必要设计一种只产生所要的产物的合成法,即必须采用立体有择反应或立体专一反应,所有的立体专一的反应,一定是立体有择反应。
而立体有择反应不一定是立体专一性反应。
受立体化学控制的反应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卤化烃的S N 2反应,产生构型翻转产物。
(2)炔烃的加成:(3)烯烃的氧化C 6H 5CH = CH 2 + HBr → C 6H 5CH —CH 3BrR —C C —R ’ Na+NH 3R —C C —R ’+Br 2R —C C —R ’+H 2Pd –CaCO 3/Pd 或Ni – B1)OsO 42)H 2O 2KMnO 4(稀冷)H H OHOH HH(4)卤素与烯烃加成(5)硼氢化——氧化反应(6)卤代烷的E 2反应(7)羰基加成当羰基两边的空间条件不同时,其中一种加成产物可能占优势,如【典型例题】例1、设计 的合成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