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完整版)病理学练习第一章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选择题单选题•1.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A.肺 B.阑尾 C.膀胱D.四肢 E.子宫2.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A.肺、脾、肾 B.心、脾、肺 C.心、肝、肠 D.肝、肾、脾E.心、肝、肾3.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A.腺体 B.骨骼肌 C.神经细胞 D.软骨E.平滑肌4.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A.过再生性增生 B.再生性增生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5.“肥大”是指: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6.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A.细胞正开始死亡 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7.肉芽组织的基本组成成分是:A. 新生毛细血管的纤维细胞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E.以上都不是8.一种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称:A.机化 B.钙化C.分化D.化生 E.适应9.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迫性萎缩D.营养不良性萎缩 E.生理性萎缩10.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A.肺 B.肾C.脑 D.心 E.肝11.细胞水肿发生的机理是:A.内质网受损B.线粒体受损C.高尔基氏器受损 D.核糖体受损E.中心体受损12.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B.软骨>腱>肾小球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13.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A.肌丝增多B.线粒体增多C.滑面内质网增多 D.粗面内质网增多E.自噬泡增多1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A.再生B.增生C.化生 D.机化E.不完全再生15.细胞缺氧、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出现:A.钠多,钾多,水多B.钠少,钾多,水少C.钠多,钾少,水多D.钠多,钾少水少 E.钠少,钾多,水多16.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A.骨骼肌B.脂肪组织C.肝D.脑 E.心肌17.大块疤痕可引起:A.关节运动障碍B.器官表面凹陷C.器官变形 D.腔室狭窄E.以上均可18.虎斑心见于:A.白喉B.中毒 C.严重贫血D.肥胖E.高脂血症19.下列肾小管变性中.哪种损害最早?A.气球样变B.水变性 C.脂变 D.细胞内钙盐沉着E.细胞内玻璃样变20.下列各项中哪个是错误的?A.机化乃是用肉芽组织来取代坏死组织或异物的过程B.单核细胞的溶酶体如果功能发生异常则不能很好的将异物排除或机化C.包裹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机化过程D.机体对外界侵入体内的异物.总是以机化的方式加以处理E.机化对机体是有利的.但有时也可带来不良后果21.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常属于下列哪一种改变A.分化不良 B.不典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D.癌前期改变 E.适应性改变22.下列各种组织哪一种再生能力最强?A.骨骼肌 B.神经节细胞 C.心肌D.神经胶质细胞E.软骨23.以下哪一项原因不引起萎缩?A.肾盂积水 B.慢性肝淤血 C.垂体功能低下D.四氯化碳中毒E.脊髓前角神经细胞坏死参考答案:单选题:1、D E A A D 6、D B C B C 11、B C E E A 16、B E B B D 21、E D D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习题:填空题•1.骨折愈合的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损伤和修复是生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遭受的一种现象,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原因,生物体的组织和细胞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本文将解释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的相关名词。
1. 组织损伤:组织损伤是指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细胞和组织遭受破坏或改变的过程。
组织损伤可以是机械性的,如撞击、割伤或拉伤;化学性的,如酸碱等化学物质的侵蚀;或是生物性的,如微生物感染。
组织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并触发组织修复的过程。
2. 细胞损伤:细胞损伤是指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或内源性因素破坏的过程。
细胞损伤可以是可逆性的,如细胞受到轻微的热、辐射或化学物质刺激;也可以是不可逆性的,如细胞遭受严重的烧伤、缺血等。
细胞损伤会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甚至细胞死亡。
3.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组织损伤后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当细胞或组织受到损伤时,机体会释放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引起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浸润等症状。
炎症反应有助于清除病原体和损伤组织的残留物,并为后续的修复过程提供必要的环境。
4. 组织修复:组织修复是指损伤组织重新恢复其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组织修复包括两个主要过程:再生和修复。
再生是指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受损组织恢复其原有结构和功能;修复是指通过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蛋白填充损伤区域,形成瘢痕组织,但无法完全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
5. 细胞凋亡:当细胞受到不可逆性损伤时,会发生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被程序性激活的细胞死亡过程,具有清除受损细胞和维持组织稳态的作用。
细胞凋亡的特征包括细胞收缩、细胞核碎裂和形成凋亡小体。
6. 瘢痕组织:当损伤较大或再生能力有限时,修复过程往往会形成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蛋白组成,具有嫩粉色或无色的外观,但不具备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7. 再生能力:再生能力是组织和细胞损伤修复的关键指标。
再生能力指的是细胞或组织在受损后能够恢复其原有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组织则是由细胞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在生物体内,组织和细胞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的损伤,然而,生物体拥有一套精细的损伤修复机制,可以迅速启动并促进组织和细胞的修复过程。
细胞损伤是指细胞受到外界或内部因素的破坏或变化,从而导致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细胞损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机械创伤、热伤、化学物质作用、病原体感染、辐射等。
当细胞受到损伤时,它们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以保护自身或启动修复过程。
组织损伤是指整个组织或其各个组成部分受到外界或内部因素的破坏或变化。
组织损伤可以是细胞损伤的集合体,也可以是在细胞损伤基础上引起的更大范围的损伤。
常见的组织损伤包括创伤性损伤(如刀伤、撞击)、烧伤、化学物质作用、感染、缺血和缺氧等。
组织损伤导致组织结构的解体和功能的丧失,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损伤修复是指生物体对组织和细胞损伤的自我修复过程。
损伤修复包括多个阶段,如炎症反应、再生和修复。
炎症反应是组织和细胞损伤后启动的一种生理防御反应,其特征是发热、红肿、疼痛和功能受损等。
炎症反应通过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凝固和白细胞浸润等一系列反应,为修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再生是指受损组织和细胞通过分裂和增生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在组织损伤后,某些细胞,如干细胞和再生细胞,可以经过增殖和分化,替代受损的细胞,并重新建立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然而,再生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组织和细胞具有不同的再生能力。
修复是指组织和细胞在无法完全再生的情况下,通过产生瘢痕组织或纤维组织来填补受损区域,以恢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当组织损伤严重或失去再生能力时,修复是一种重要的修复方式。
修复过程包括创伤面外伤血凝块形成、细胞增生和分化、细胞迁移和分泌基质、新生血管生成等。
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是生物体内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制,它保证了生物体的完整性和正常运作。
深入理解细胞和组织损伤与修复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以为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再生医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病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病理学试题库及答案病理学试题库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一、填空题1(骨折愈合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2(鳞状上皮化生最常见于、。
3(Mallory小体是指。
4(坏死的结局有、、、。
5(常见的变性有、、、、。
6(常见病理性萎缩有、、、、五种。
7(机体的适应性改变有、、、四种类型。
8(形态学上可将坏死分为、、、四种类型。
9(玻璃样变性有、和三种。
10(按再生能力,可将人体组织或细胞分为、、三类。
11(苏丹?染色可将。
12(水变性和脂变的原因常是、、。
13(肉芽组织镜下主要由和构成。
14(水变性、脂肪变性最常见于、、等脏器。
15(坏死细胞的细胞核改变有、和。
16( 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有、等(不能再生的细胞有。
再生力弱或不能再生的组织或细胞损伤后通过修复。
17(常见的细胞、、、。
18(伤口愈合的过程是、、和。
二、选择题单选题1(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A(肺 B(阑尾 C(膀胱 D(四肢 E(子宫2(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A(肺、脾、肾 B(心、脾、肺 C(心、肝、肠 D(肝、肾、脾 E(心、肝、肾3(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A(腺体 B(骨骼肌 C(神经细胞D(软骨 E(平滑肌4(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A(过再生性增生 B(再生性增生C(甲状腺肥大 D( 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7(肉芽组织是由……组成: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E(以上都不是8(一种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称:A(机化 B(钙化 C(分化D(化生 E(适应19(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A(神经性萎缩 B(废用性萎缩 C(压迫性萎缩D(营养不良性萎缩 E(生理性萎缩10(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B(肾 C(脑 D(心 E(肝 A(肺11(细胞水肿发生的机理是:A( B(线粒体受损C(高尔基氏器受损 D(核糖体受损E(中心体受损12(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 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B(软骨,腱,肾小球 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13(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A(肌丝增多 B(线粒体增多C(滑面 D(粗面 B(增生 C(化生D(机化 E(不完全再生15(细胞缺氧(细胞膜受损(细胞 B(钠少,钾多,水少C(钠多,钾少,水多 D(钠多,钾少,水少E(钠少,钾多,水多16(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A(骨骼肌 B(脂肪组织 C(肝D(脑 E(心肌17(大块疤痕可引起:A(关节运动障碍 B(器官表面凹陷 C(器官变形D(腔室狭窄 E(以上均可18(虎斑心见于:A(白喉 B(中毒 C(严重贫血 D(肥胖 E(高脂血症19(下列肾小管变性中(哪种损害最早?A(气球样变 B(水变性 C(脂变D(细胞 E(细胞 B(不典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D(癌前期改变 E(适应性改变22(下列各种组织哪一种再生能力最强?A(骨骼肌 B(神经节细胞 C(心肌D(神经胶质细胞 E(软骨23(以下哪一项原因不引起萎缩?A(肾盂积水 B(慢性肝淤血 C(垂体功能低下D(四氯化碳中毒 E(脊髓前角神经细胞坏死多选题:1(在萎缩的器官中,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的细胞主要是: A(血管 B(脂肪细胞C(纤维结缔组织 D(实质细胞2(健康的肉芽是:A(鲜红色 B(对细菌的侵入有抵抗力C(触之易出血 D(分泌物多23(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出现机化过程?A(手术中所使用的缝线残留于组织中 B(较大的血肿C(组织 D(心肌梗死4(下列情况有增生性改变的有:A(再生 B(机化 C(化生 D(肿瘤5(下列记述中哪些是错误的?A(移行上皮可现鳞状上皮化生B(胃粘膜上皮可出现肠上皮化生C(宫颈腺上皮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D(呼吸道粘膜可出现小肠上皮化生第二部分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填空题1(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3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体积增大
增生 肥大
功能增强
细胞体积缩小
萎缩
功能减弱
变为另一种细胞
化生
丧失原有功能
萎缩
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细胞体积缩小称萎缩。萎 缩是由于实质细胞体积缩小和数目减少所致,常伴 功能降低。
分 生理性萎缩
废用性萎缩 神经性萎缩
类 病理性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
压迫性萎缩
贫血性萎缩
一 侧 肾 萎 缩 导 致 对 侧 肾 脏 肥 大
肥大、增生
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由于实质细胞数目增多而引起的组织和器官体积 增大称为增生。
肥大和增生常同时发生,伴有功能增强。
化生
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相似的已分化 组织的过程程化生。
化生在已分化成熟的组织间发生,未分化成 熟的组织不会发生化生。 两种已分化组织性质必须相似。 化生后,原组织的功能丧失。
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
二 愈合类型
一期愈合:组织破坏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创口 对合严密,无异物的创口。遗留瘢痕少。
二期愈合:创口大,坏死组织较多,创缘不整, 无法整齐对合,伴有感染的创口。遗留瘢痕多。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全身因素 年龄:青少年快,老年慢.
脂褐素
细胞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碎片残体 黄褐色微细颗粒(脂质和蛋白质的混合体) 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心肌细胞、肝细胞
黑色素
黑色素细胞 胞浆中的酪氨酸氧化聚合产生 黑褐色细颗粒 肾上腺皮质功能↓,ACTH↑;黑痣、黑色素瘤
含铁血黄素沉积
脂褐素沉积
黑 色 素 沉 积 ( 黑 色 素 瘤 )
病理性钙化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名词解释

1、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的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
2、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
3、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4、肥大:由于功能活跃、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5、增生: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称为增生。
6、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是由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幼稚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转型分化的结果,通常只发生在相同性质细胞之间。
7、细胞水肿(水变性):由于线粒体受损,细胞内Na+、水过多积聚。
轻度水肿,电镜下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光镜下胞浆内出现红染细颗粒。
高度水肿,胞浆疏松,染色变淡,极期为气球样变。
8、脂肪变性:中性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浆中。
多见于肝、心、肾、骨骼肌等实质细胞,其中以肝脂肪变最为常见。
9、脂肪肝:显著弥漫性肝脂肪变。
10、虎斑心: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室内膜下和乳头肌,与正常心肌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
11、心肌脂肪浸润: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伸入心肌细胞间。
12、玻璃样变:或称透明变,指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嗜伊红半透明状蛋白蓄集。
13、Mallory小体:肝细胞内出现的红染玻璃样物质,是由中间丝的前角蛋白堆积成的。
14、淀粉样变:细胞间质中出现淀粉样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沉淀。
15、粘液样变:细胞间质内粘多糖和蛋白质的蓄集。
16、营养不良性钙化:体内钙磷代谢正常的钙化,见于结核病、动脉粥样硬化。
17、转移性钙化:由于全身钙磷代谢失调而致钙盐沉积于正常组织内,如一些骨肿瘤。
18.坏死(necrosis):在损伤因子的作用下,活体局部组织、细胞死亡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
19.坏疽:坏死组织由于腐败菌的感染而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形态的改变。
病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病理学试题库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一、是非题`1.湿性坏疽属液化性坏死,而干性坏疽属凝固性坏死。
( )2.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 )3.不完全再生早期常以肉芽组织代替坏死组织。
( )4.纤维素样变性实质上就是纤维素样坏死。
( )5.肉芽组织及肉芽肿内均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
( )6.脂肪变性有时也可以见于细胞外。
()7.气球样变性是脂肪变性的一种类型,制片过程中脂肪溶解,细胞呈气球样。
( ) 8.脑组织坏死多属凝固性坏死。
( )9.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 )10.干酪样坏死的镜下特征是组织轮廓保持一段时间。
()11.骨再生能力弱,因此骨折后须固定。
( )12.坏疽是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形态。
()13.萎缩的器官其体积均缩小。
( )14.变性是指细胞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
( )15.凡是组织器官的体积变小都称为萎缩。
( )16.气球样变,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均属可复性的病变。
()17.结缔组织玻变在镜下可见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 ) 18.生理性再生属完全再生,而病理性再生属于不完全再生。
()19.外周神经纤维损伤时,如其相连神经细胞未受损,可完全再生。
( )20.骨和软骨的再生能力很强.故损伤后一般均能完全再生。
( )21.机体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损伤。
( )22.干酪样坏死及脂肪坏死均属凝固性坏死。
( )23.骨折后骨组织可通过完全再生而修复。
( )24.肺出血性梗死并腐败菌感染即为湿性坏疽。
( )25.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伴感染的伤口。
( )26.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属于适应性改变。
( )二、填空题1.骨折愈合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2.鳞状上皮化生最常见于、。
3.Mallory小体是指。
4.坏死的结局有、、、。
5.常见的变性有、、、、。
病理学学习笔记

病理学:第一单元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适应性改变:萎缩:体积变小和数量减少。
肥大:体积的增大,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及溶酶体增多。
(三体一网)。
增生: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鳞状耐磨。
结缔组织间叶骨化。
损伤:细胞水肿:细胞膜及细胞内线粒体等结构受损。
轻度水肿实为肿胀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
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重度水肿,整个细胞变圆如气球,故称气球样变。
脂肪沉积:常见于肝,也可见于心、肾等器官。
脂滴可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
严重贫血时,心内膜下和乳头肌部分心肌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呈黄色、未发生脂肪变性的心肌呈红色,二者相同排列形成虎皮斑纹状故称虎斑心。
玻璃样变性的概念: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常见于纤维瘢痕组织、纤维化的肾小球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性斑块等。
2.血管壁玻璃样变:常见于高血压病时的肾、脑、脾和视网膜的细动脉。
3.细胞内玻璃样变:慢性肾小球肾炎时,合成玻璃样小滴;病毒性肝炎时,嗜酸性小滴。
坏死:活体。
1.坏死的病理变化:1)细胞核的改变: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
2)细胞质的改变:如肝细胞坏死出现的嗜酸性小体。
3)间质的改变。
2.坏死的类型:(1)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凝固,如肾、脾的贫血性梗死。
(2)液化性坏死:酶性水解而液化,脑、胰腺。
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①干酪样坏死:主要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
如:肺干酪性结核。
②坏疽:干性坏疽:由于动脉受阻而静脉仍通畅,水分少,多见于四肢末端,原因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湿性坏疽: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脏器(肠、子宫、肺)。
因动脉闭塞而静脉回流受阻。
气性坏疽:因深部肌肉,按之有捻发音。
结局 1.溶解吸收2.分离排出:残留的空腔称空洞。
3.机化: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等组成的肉芽组织长入坏死区,最后成为瘢痕组织。
4.纤维包裹、钙化。
凋亡的概念:是生理过程。
修复:再生能力:永久性细胞:包括神经细胞、骨骼肌及心肌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一、是非题`1.湿性坏疽属液化性坏死,而干性坏疽属凝固性坏死。
( )2.坏死细胞核的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 )3.不完全再生早期常以肉芽组织代替坏死组织。
( )4.纤维素样变性实质上就是纤维素样坏死。
( )5.肉芽组织及肉芽肿内均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
( )6.脂肪变性有时也可以见于细胞外。
()7.气球样变性是脂肪变性的一种类型,制片过程中脂肪溶解,细胞呈气球样。
( ) 8.脑组织坏死多属凝固性坏死。
( )9.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肥大。
( )10.干酪样坏死的镜下特征是组织轮廓保持一段时间。
()11.骨再生能力弱,因此骨折后须固定。
( )12.坏疽是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形态。
()13.萎缩的器官其体积均缩小。
( )14.变性是指细胞内出现了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增多。
( )15.凡是组织器官的体积变小都称为萎缩。
( )16.气球样变,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均属可复性的病变。
()17.结缔组织玻变在镜下可见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 )18.生理性再生属完全再生,而病理性再生属于不完全再生。
()19.外周神经纤维损伤时,如其相连神经细胞未受损,可完全再生。
( )20.骨和软骨的再生能力很强.故损伤后一般均能完全再生。
( )21.机体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损伤。
( )22.干酪样坏死及脂肪坏死均属凝固性坏死。
( )23.骨折后骨组织可通过完全再生而修复。
( )24.肺出血性梗死并腐败菌感染即为湿性坏疽。
( )25.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伴感染的伤口。
( )26.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属于适应性改变。
( )二、填空题1.骨折愈合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2.鳞状上皮化生最常见于、。
3.Mallory小体是指。
4.坏死的结局有、、、。
5.常见的变性有、、、、。
6.常见病理性萎缩有、、、、五种。
7.机体的适应性改变有、、、四种类型。
8.形态学上可将坏死分为、、、四种类型。
9.玻璃样变性有、和三种。
10.按再生能力,可将人体组织或细胞分为、、三类。
11.苏丹Ⅲ染色可将。
12.水变性和脂变的原因常是、、。
13.肉芽组织镜下主要由和构成。
14.水变性、脂肪变性最常见于、、等脏器。
15.坏死细胞的细胞核改变有、和。
16.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有、等.不能再生的细胞有。
再生力弱或不能再生的组织或细胞损伤后通过修复。
17.常见的细胞内变性有、、、。
18.伤口愈合的过程是、、和。
三、名词解释化生(Metaplasia);变性;虎斑心;萎缩;酶解性组织坏死;机化;肉芽组织;坏死;瘢痕组织(iscar tissue);坏疽;水变性;肥大与增生;再生;Mallory小体;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核碎裂(karyopyknosis);气球样变性(ballooning degeneration);四、选择题单选题1.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A.肺B.阑尾C.膀胱D.四肢E.子宫2.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A.肺、脾、肾B.心、脾、肺C.心、肝、肠D.肝、肾、脾E.心、肝、肾3.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D.软骨E.平滑肌4.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A.过再生性增生B.再生性增生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5.“肥大”是指: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6.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A.细胞正开始死亡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7.肉芽组织是由……组成: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E.以上都不是8.一种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称:A.机化B.钙化C.分化D.化生E.适应9.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迫性萎缩D.营养不良性萎缩E.生理性萎缩10.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A.肺B.肾C.脑D.心E.肝11.细胞水肿发生的机理是:A.内质网受损B.线粒体受损C.高尔基氏器受损D.核糖体受损E.中心体受损12.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B.软骨>腱>肾小球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13.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A.肌丝增多B.线粒体增多C.滑面内质网增多D.粗面内质网增多E.自噬泡增多1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A.再生B.增生C.化生D.机化E.不完全再生15.细胞缺氧.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出现:A.钠多,钾多,水多B.钠少,钾多,水少C.钠多,钾少,水多D.钠多,钾少,水少E.钠少,钾多,水多16.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A.骨骼肌B.脂肪组织C.肝D.脑E.心肌17.大块疤痕可引起:A.关节运动障碍B.器官表面凹陷C.器官变形D.腔室狭窄E.以上均可18.虎斑心见于:A.白喉B.中毒C.严重贫血D.肥胖E.高脂血症19.下列肾小管变性中.哪种损害最早A.气球样变B.水变性C.脂变D.细胞内钙盐沉着E.细胞内玻变20.下列各项中哪个是错误的A.机化乃是用肉芽组织来取代坏死组织或异物的过程B.单核细胞的溶酶体如果功能发生异常则不能很好的将异物排除或机化C.包裹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机化过程D.机体对外界侵入体内的异物.总是以机化的方式加以处理E.机化对机体是有利的.但有时也可带来不良后果21.支气管粘膜上皮出现鳞状上皮化生.常属于下列哪一种改变A.分化不良B.不典型增生C.不完全再生D.癌前期改变E.适应性改变22.下列各种组织哪一种再生能力最强A.骨骼肌B.神经节细胞C.心肌D.神经胶质细胞E.软骨23.以下哪一项原因不引起萎缩A.肾盂积水B.慢性肝淤血C.垂体功能低下D.四氯化碳中毒E.脊髓前角神经细胞坏死多选题:1.在萎缩的器官中,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的细胞主要是:A.血管内皮细胞B.脂肪细胞C.纤维结缔组织D.实质细胞2.健康的肉芽是:A.鲜红色B.对细菌的侵入有抵抗力C.触之易出血D.分泌物多3.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出现机化过程A.手术中所使用的缝线残留于组织中B.较大的血肿C.组织内死亡的寄生虫虫卵D.心肌梗死4.下列情况有增生性改变的有:A.再生B.机化C.化生D.肿瘤5.下列记述中哪些是错误的A.移行上皮可现鳞状上皮化生B.胃粘膜上皮可出现肠上皮化生C.宫颈腺上皮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D.呼吸道粘膜可出现小肠上皮化生五、问答题1.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上如何鉴别2.试述肉芽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3.试以断肢再植为例说明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类型,并根据所学习的病理学知识分析影响断肢再植成功的病理学因素。
(肖德胜)答案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和修复是非题:1、×√√√√ 6、×××√× 11、×√××× 16、×××√× 21、××√√√ 26、√ 单选题:1、DE A A D 6、D B C B C 11、B C E E A 16、B E B B D 21、E D D 多选题:1、D 2、ABC 3、ABCD 4、ABCD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