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诗经经典名诗赏析

1《芣苜》

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

采采芣苜,薄言掇之。采采芣苜,薄言捋之。

采采芣苜,薄言袺之。采采芣苜,薄言襭之。

赏析:

芣苜:俗名车前草,药名,也可食用。本诗描写妇女采摘车前子的劳动过程,以开始的准备,到采摘动作和结果,描写细致,情景宛然。清人方玉润对此有形象的描绘“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狠忽断忽续,不知其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2《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出自诗经辞楚的好名字大全

诗经取名注意事项 易写易读。 即使从诗词中选,也不要挑那种生僻的字词。生僻字不好记,别人不认识,或者字典、电脑里都没有,以后就很麻烦。 如今,很多家长为了避免重名率,都希望给宝宝取一个独特的名字,但是这“独特”也被特意地演化为“繁复”,因为,大家都不认识你的名字,难免会引起一些笑话。这样的结果是不仅给别人带来麻烦,还给孩子增添了一份苦恼。其实,用最简单的字组合成最有意义的名字,才是最难的,用些生僻字不算本事,象毛泽东、刘少奇这样的名字都是很常见的字组成的。 读音洪亮。 有些名字很好看,但读起来是在拗口,名字就是用来让人唤的,所以尽量别挑变扭的词。还要注意方言中的读法。 新颖别致。 本来不想提这个的,因为用诗词取名已经很新颖别致了,但以前看到有人居然推荐明月这个名字,容许小编小小的汗颜一下吧…… 出自诗经楚辞好名字大全: 子奕-奕奕寝庙,君子作之。《诗经·巧言》 一诺-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上湖南崔中丞》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 子佩-青青子佩,悠悠我思。《诗经) 子慕-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楚辞》 一川-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志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昊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两句诗词首字组合而成。)

子荣-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全唐诗·韦道安》 子文-松萝长稚子,风景逐新文。《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婉清-水木清华,清扬婉兮。《诗经》 云泥-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上湖南崔中丞》 竹猗-占彼淇澳,绿竹猗猗。《诗经》 兰泽-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 玉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清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海若-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全唐诗·赠僧行融》 梦泽-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晴川-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烟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凌波-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青玉案》 月桥-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青玉案》 凤玉-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淇猗-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诗经·卫风》 正则-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 灵均-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 辞》 丹青-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溢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100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①,侧坐莓苔②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①纶,钓丝,“垂纶”即垂钓。②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1)诗歌前两句中“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描绘出一个________的小儿。 (2)诗歌三,四两句可见小儿是什么心态?结合具体字词简要分析。 【答案】(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 (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从“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可以看出“小儿”认真聪明、一本正经的形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三四句诗的意思是: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小儿生怕鱼儿被惊吓的小心谨慎心情。 故答案为:(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 【点评】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2.诗歌阅读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完整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考纲要求: 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复习要点 1.了解古典诗歌中的形象的类型; 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中形象的方法。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 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或者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 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 漂亮活泼、伶俐俏皮;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 公形象; 《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 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 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 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女孩诗经里优雅有涵义的名字

女孩诗经里优雅有涵义的名字 女孩诗经里优雅有涵义的名字清猗——出自《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佩玉——出自《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素衣——出自《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琇莹——出自《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蓁蓁——出自《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芃芃——出自《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美淑——出自《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文茵——出自《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美清——出自《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绿竹——出自《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灵雨——出自《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 舒窈——出自《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菁菁——出自《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 子佩——出自《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柔嘉——出自《荡之什·抑》,“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女孩诗经里唯美的古风名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女孩诗经里气质有内涵的名字芳蕤?盛开而下垂的花。 语出:陆机《文赋》:“播芳蕤之馥馥,从青条之森森。” 落霞?霞光从天而下。 语出: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 语出:周邦彦《渡江云》:“晴岚低楚甸,暖回鴈翼,阵势起平沙。”

五首经典现代诗及赏析

01.《相信未来》 作者介绍: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相信未来》是食指作于1968年的一首朦胧诗。该诗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食指因此也拥有了“知青诗魂”的称号。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诗文赏析: 这首诗构思巧妙。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用语质朴,而思想深刻;性格鲜明,又令人折服。 全诗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诗人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 通读该诗,虽然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 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诗经篇目

诗经篇目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风 《周南·关雎》:诗三百的开头第一篇便是如此富于魅力的作品。最有名的是它的第一章,有多经典用不着我再多说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桃夭》:寥寥几笔,桃花的神意情韵便勾勒出来。更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的联想,第一章最为有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汉广》:这首诗的名气好象不是很大,不过却是单恋的最佳诠释,每章末四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一唱三叹,余韵袅袅。?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邶风·燕燕》:出色的送别之作,情感哀婉,深沉动人。?

出自诗经的唯美名字 最易令人一见钟情

出自诗经的唯美名字最易令人一见钟情 大部分人的名字,是会跟着人一辈子的,所以说取好一个名字很重要,那将会影响人一生的运势,那么究竟怎么样的名字才是适合你的?什么样的名字能给你带去好运呢? 婉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婉:美丽。 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诗经》中,“采~”形式的词。 菁菁:《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菁菁:草木茂盛。 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 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如云:像云一样众多:《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屈原《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邦媛:《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 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注:南方容易被误读引来外号。

朝雨:《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琇莹:《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莹:光亮透明。用于女宝宝起名字。 佩玖:《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陶陶:《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陶陶:快乐貌。 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 美清:《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东晋陶渊明有诗曰:“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这个词外柔内刚有木有! 如雪:《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17、依依:《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柳枝随风飘摇。在其它语境中也形容不舍。

十首经典唐诗鉴赏

十首经典唐诗鉴赏 答章孝标 唐·李绅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题解】 这首诗是李绅回答晚辈诗人章孝标的一首七绝。因李绅推荐,章孝标得以考中元和十四年的进士。“及第全胜十改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上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流露出章孝标高中进士后的得意自矜的心理,李绅以师长和朋友的身份对章孝标进行了规劝。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有真才实学的话,不需要依靠外在的名位去装饰,就如同假货才镀金一样。高中进士在唐代是一件令读书人感到荣耀的大事,但是从成才的角度看,这仅仅是为其增添了外在的装饰,并不能对个人的品德、学问、才识有何损益。一个人的品德才学如果有所欠缺,即使通体流光溢彩,内在仍然是空空如也。尾联提醒章孝标不要忘记了困顿长安场屋十年的经历,要牢记当年遭受的艰难,因为中进士只是官场仕途的开始,今后的发展茫然无知,难以预料,所以千万不要得意忘形,一定要谦虚谨慎。此诗的哲理性是通过“真金”“假金”的对比凸显出来的,它涉及了外观与内涵、表象与本质的问题。 瀑布联句 唐·黄檗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题解】

黄檗禅师,又称黄檗希运禅师,唐代禅宗僧人。李忱是唐宣宗的本名,唐宣宗早年受到唐武宗的猜忌,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途中遇到了黄檗禅师,二人同观庐山瀑布,有感于瀑布的壮丽而作此联句。 此诗并不直接描写庐山瀑布的壮丽和雄伟,而是通过一种拟人化的手法想象瀑布倾泻而下之前所经历的重重阻碍,突出了成功背后的曲折经历和难言艰辛。李忱体会到了禅师的一番苦心,面对试探他志向的老禅师,他用不屈的志向和乐观的精神来回答。“溪涧岂能留得住”照应了开篇,正是由于流淌不停,不以平静安乐为满足的性格,溪水才能汇聚成巨流,穿透千岩万壑的阻碍,形成壮美的瀑布。“终归大海作波涛”一句极富气势,给人一种一往无前、胸怀宽广、容纳天地的信念。这两句诗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蕴,有生命力、有价值的人或物终归不会被埋没。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题解】 许浑,晚唐著名诗人。擅长创作近体诗,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后人称为“丁卯体”。 诗歌的颔联是传诵千古的名联,夕阳西下沉入楼阁之间,而溪水流动时伴随着袅袅云霭升起,更为暮色增添一份迷离恍惚的感受。“日沉阁”是对大唐日薄西山境遇的比况,虽然回光返照,但已经是苍茫的暮色了。西风凛冽,云起风生,骤然而来,灌满空楼,凭栏远眺的作者怅惘地意识到:一场风雨即将来临了。这场风雨实际上就是唐王朝即将覆灭的象征,而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了大难将至前朝局政治的微妙变化。此诗的哲理性并非以抽象的理语直接表现,而是通过物象的阐发,“山雨欲来”“风云变色”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诗人捕捉到了变化前夕最富暗示性的时刻加以描写,通过画面的丰富形象来启人深思、发人警醒。

诗经经典篇目

诗经经典篇目选读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1、《周南·桃夭》:寥寥几笔,桃花的神意情韵便勾勒出来。更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的联想,第一章最为有名。 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2。之子于归3,宜其室家4。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5。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6。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1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 2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3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4宜:和顺、亲善。室家:家庭。此指夫家,下文的“家室”“家人”均指夫家。 5有蕡(fén):即蕡蕡,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蕡,果实硕大的样子。 6蓁(zhēn)蓁:树叶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全诗语言精练优美,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邶风·燕燕》:出色的送别之作,情感哀婉,深沉动人。 燕燕于飞⑴,差池其羽⑵。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⑶,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⑷。之子于归,远于将之⑸。瞻望弗及,伫立以泣⑹。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⑺,其心塞渊⑻。终温且惠⑼,淑慎其身⑽。先君之思⑾,以勖寡人⑿。 ⑴燕燕:即燕子。⑵差(cī)池(chí)其羽:义同“参差”,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⑶瞻:往前看;弗:不能。⑷颉(xié):上飞。颃(háng):下飞。⑸将(jiāng):送。 ⑹伫:久立等待。⑺仲: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任:信任。氏:姓氏。只:语助词。⑻塞(sè):诚实。渊:深厚。⑼终…且…:既…又…;惠:和顺。 ⑽淑:善良。慎:谨慎。⑾先君:已故的国君。⑿勖(xù):勉励。寡人:寡德之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出自诗经辞楚的好名字大全

出自诗经辞楚的好名字大全 诗经取名注意事项: 易写易读。 即使从诗词中选,也不要挑那种生僻的字词。生僻字不好记,别人不认识,或者字典、电脑里都没有,以后就很麻烦。 如今,很多家长为了避免重名率,都希望给宝宝取一个独特的名字,但是这“独特”也被特意地演化为“繁复”,因为,大家都不认识你的名字,难免会引起一些笑话。这样的结果是不仅给别人带来麻烦,还给孩子增添了一份苦恼。其实,用最简单的字组合成最有意义的名字,才是最难的,用些生僻字不算本事,象毛泽东、刘少奇这样的名字都是很常见的字组成的。 读音洪亮。 有些名字很好看,但读起来是在拗口,名字就是用来让人唤的,所以尽量别挑变扭的词。还要注意方言中的读法。 新颖别致。 本来不想提这个的,因为用诗词取名已经很新颖别致了,但以前看到有人居然推荐明月这个名字,容许小编小小的汗颜一下吧…… 出自诗经楚辞好名字大全: 子奕-奕奕寝庙,君子作之。《诗经·巧言》 一诺-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上湖南崔中丞》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 子佩-青青子佩,悠悠我思。《诗经) 子慕-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楚辞》 一川-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志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昊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两句诗词首字组合而成。) 子荣-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全唐诗·韦道安》 子文-松萝长稚子,风景逐新文。《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婉清-水木清华,清扬婉兮。《诗经》 云泥-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上湖南崔中丞》 竹猗-占彼淇澳,绿竹猗猗。《诗经》 兰泽-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 玉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经典的题画古诗赏析大全

经典的题画古诗赏析大全 【篇一】经典的题画古诗赏析 金陵图 朝代:唐朝|作者: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赏析 韦庄这首《金陵图》载于《全唐诗》卷六九七。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刘逸生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画家是什么人,已不可考。他画的是南朝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故事,因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这位画家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写出它的凄凉衰败。他在画面绘出许多老木寒云,绘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间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葱葱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产生伤感的古城。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组画。 比韦庄略早些时的诗人高蟾写过一首《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一片伤心”,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韦庄显然是读过高蟾这首《金陵晚望》的。当他看了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高蟾“一片伤心画不成”的诗句,似乎又从记忆中浮现。韦庄想:真个是画不成么?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伤心”画出来了吗!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好像针对高蟾反驳道:“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专去画些粉饰升平的东西,而不愿意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罢了。 诗人在否定了“伤心画不成”的说法后,举出了一个出色的例证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意思是说: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南朝六个小朝廷,哪一个不是昏庸无道,最后向敌人投降而结束了它们的短命历史的?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 将高蟾的《金陵晚望》和这篇《金陵图》作一比较,颇耐人寻味。一个感叹“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个反驳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其实,二人都是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二】经典的题画古诗赏析

古代诗词鉴赏

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讲析]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张伟明语)自1994年起,考查诗歌鉴赏。起初只考一首古代诗歌鉴赏,3分,后来又增加现代诗歌鉴赏,题量也从一题增至三题,9分。2002年,2003年,只考古诗鉴赏,题型也由选择题改为简答题,6分。主观性命题是“考虑到鉴赏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同一首作品,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差异等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张伟明语)。命题形式不断变化,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逐步提高,试题难度逐步加大。 古代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依据试题鉴赏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其思想内容,从近两年来看,重点考查了作品的语言,尤其是作者炼字炼句的着力点。要读懂并且会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抓标题,了解写作重点,“春夜洛城闻笛”交代了时间、地点、事情;其次要抓形象,以理解作品的内容自然形象还是人物形象,自然形象常常是为了表现人物形象,谁在吹笛,谁在闻笛,“何人”看似设问,其实是融入了诗人自己;再次,还要寻求中心词句,以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闻玉笛之声,闻折柳之音,起故园之情。另外,还要积累一

些古代诗歌的知识,适当注意答题的方法。 关于古代诗歌方面的知识 1、1、思想内容 诗歌中的形象和意象,是作者精选出来的素材,具有典型性和暗示性,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它们是诗人情意的载体,是其情感的物化。 意境是沟通作者思想情感与鉴赏者思想情感的桥梁,作品形象鲜明,情景交融,就易使鉴赏者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领会诗歌的意境,要以语言为媒介,发挥想象和联想,进入作者创设的境界中去。把握意象,深入意境,有助于深刻体会诗歌的主旨。 对诗歌主旨把握的正误浅深,不仅在于是否读懂,还在于能否在广义语境中充分挖掘。应充分利用诗题中的关键字眼或小序的提示,联系诗人的际遇、补充的注释及有关的时代背景等等,综合驾驭,忌讳割裂时代,架空分析,人为拔高。 2、艺术风格 古代诗歌风格纷呈:雄浑、细腻、淡雅、宁静、朴素、平实、华妙、庄严等。李白诗清新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苏辛豪放,柳李婉约,诗作个性鲜明。鉴赏时要反复诵读,仔细玩味。 3、3、创作手法 情景交融是古人写景咏物诗的最大特点,或寓情于景,或寓

古典诗词鉴赏经典范例

古典诗词鉴赏经典范例 古典诗文 2009-05-14 1202 古典诗词鉴赏经典范例 范例1: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赏析】这是一首和诗,诗人因物感兴,即景生情,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的感受: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开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也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撩逗得黄莺儿婉啭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蘋草映照得变成了绿色。这四句细腻地写出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蘋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新春的美丽景色,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同时也自然地转到尾联,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怀念中原故土,点明思归的主题。全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之景,历历如画。更多精彩尽在《试题调研》第9辑《考前抢分必备》。 范例2: 度大庾岭 (唐)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被贬边远之地的不满情绪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起句扣题直叙,诗人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将要辞别故国了,对句“停轺一望家”,诗人停下驿车,驻足远望家乡。颔联“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而来,诗人遥望乡关,只见鸟儿飞翔,花儿开放。但在诗人眼中鸟儿是“南翥”的,花儿是“北枝”的,因此触动了北人南迁的情思,使他黯然神伤。这联诗写得情景交融。颈联上句写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下句描绘江中云影即将变作彩霞的刹那间,将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时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在这样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诗

古代诗歌赏析之读懂诗歌

古代诗歌赏析之读懂诗歌

“两步四法”解读诗词曲 -----“看一看”“抓一抓”“辨一辨”“思一思”读懂诗词高考《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鉴赏评价”能力中提出了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此可见,古代诗词鉴赏主要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应该包含在思想内容中。这四个方面也是诗词鉴赏的主要命题方向。虽然知道了这些,但还不够。要想做好诗词鉴赏题,首要的是读懂诗词。只有读懂了一首诗或一首词曲,才能有针对性地得出答案。因此,诗词鉴赏的关键是读懂诗词。那么,怎样去读懂诗词呢?可以采用“两步四法”。 第一步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解读文辞,揣摩情意就是从标题、注释、意象、关键词句等方面把握诗词大意,从而揣摩诗词情感。需用“三法”:“看一看,找启示”“抓一抓,寻突破”“辨一辨,明关系”。 方法一:看一看,找启示 看诗词的题目、注释、诗序甚至标点等,从而找到理解诗词的启示点。

【启示一】看题目,思考信息 [讲一讲]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具体说来,标题常有以下作用: 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 ④揭示诗歌的线索; ⑤表明诗歌的题材; ⑥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题目抓住题材是较为实用的方法,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诗经取名唯美的女孩名字

诗经取名唯美的女孩名字 诗经取名唯美的女孩名字白露???《鱼藻之什·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美清???《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淑惠???《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如英???《魏风·汾沮洳》:“美如英,美如玉”。 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涟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子奕???《诗经.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木琼???《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一诺???《上湖南崔中丞》: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 芃麦???《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子衿???《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柔嘉???《荡之什·抑》:“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思佩???《诗经》: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叶蓁???《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子兮???《楚辞》: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素衣???《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静好???《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杜菁???《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 馨宁???《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诗经取名独特的女孩名字01、(静妹)、(絮惠)、(仪菲)、(欣嘉) 02、(园菡)、(桐皙)、(云淑)、(菡菲) 03、(嫣茵)、(绮双)、(蕴绮)、(嫣絮) 04、(茹雪)、(雯茗)、(倪贞)、(嫣雯) 05、(婧绣)、(纪湘)、(依思)、(曦瞳) 06、(嘉诺)、(嫣夏)、(媛珺)、(宸昕) 07、(静箐)、(舒蓓)、(琳昭)、(语丹) 08、(愫鹃)、(舒霏)、(婷雯)、(姬昭) 09、(欣梓)、(楚愫)、(菊寒)、(贝菡) 10、(璐爱)、(嫣侨)、(曼夏)、(雅欣) 11、(莎菁)、(媛晴)、(嘉丽)、(煊蕴) 12、(曼嫣)、(蓝怡)、(雯梓)、(珺涵) 13、(娴妃)、(雅惠)、(雪俪)、(悦悦) 14、(妘嘉)、(悦绣)、(绣蕴)、(茜洋) 15、(僮慕)、(娴昕)、(瞳昕)、(娴瓯) 16、(函菲)、(绣悦)、(悦莉)、(乐昕) 17、(语桐)、(瑾薇)、(漪娜)、(菡侨) 18、(妤沛)、(恬湘)、(蔷娴)、(菲彦) 19、(梵婼)、(嘉梓)、(艺贞)、(莹双)

经典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

古诗《静夜思》作品信息【名称】《静夜思》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诗歌 作品原文【明代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代版本】 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译文【注释】 ( )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 )床:有五种说法。 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 静夜思 诗意图》。 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 韩 字。《说文》释 韩 为 井垣也 ,即井墙之意。 床 即 窗 的通假字。 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 小雅 斯干》有 载寐之牀 ,《易 剥牀 王犊注》亦有 在下而安者也。 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 交床 、 交椅 、 绳床 。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 胡床 或 床 所误。至迟在唐时, 床 仍然是 胡床 (即马扎, 一种坐具)。 ( )疑:怀疑,以为。 ( )举头:抬头。 【译文】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那床前明月,低头不禁又思乡联翩。 版本说明明代版本: 这一版本是我国广为流传的版本。该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在我国流传广泛,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宋代版本: 这个一版本与人们常说的 床前明月光 明显不一致,其实并非是错误,而是流传版本不同。一般认为,这一版本比明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 床前看月光 ,第三句也均作 举头望山月 。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近,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本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 册),因日本人对唐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 举头望明月 ,但是第一句 床前看月光 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 床前明月光 ,但第三句却是 举头望山月 。直到 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 年的 年(康熙四十四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 这一表述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经过 改动 了的《静夜思》比 原版 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床前明月光 版比 床前看月光 版在中国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 静夜思 》(《文史知识》 年第 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本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 床前看月光 ,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 月

《诗经》全文鉴赏大辞典

【古典文献汇编】《诗经》全文鉴赏大辞典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称为《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方称《诗经》。因其书为毛公所传,又称《毛诗》。其创作年代,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右,大体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它是奴隶制时代的诗歌,为我国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共三百零五首,简称“诗三百”。按其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风”乃风土之曲,即民间歌谣,共一百六十篇,总称为十五国风。“雅”乃朝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共一百零五篇,分为《大雅》和《小雅》。“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歌,共四十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对于《诗经》的解释,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有的很难达成共识,甚至古今名家也“不知所谓”。为了文学爱好者阅读方便,这里只是博采众长,作一般性的简释和介绍。对于生僻和古今异读的字,由于种种限制,不能详细诠释,但尽可能地注音。 愚之见,《诗经》不宜翻译,任何译文都不如原文;同样,也不宜对其进行评说,任何评说都难免主观色彩。对于《诗经》的理解,因人因时因环境之不同而迥然有异,这正是《诗经》的妙处。如果仅从字面理解,一览无余,那就没有什么味道了。读《诗经》,重在读、贵在读、趣在读。在注音注释的帮助下,流畅地熟读,在诵读的同时去理解、去感悟,这是学习《诗经》最好、最聪明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与人交流,或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科学态度进行学术上的探讨,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但是绝不能以己之见为终结性的。对于《诗经》,是不会有终结性的理解的。 做这个注释,旨在为喜欢读《诗经》的朋友们提供帮助,也是自己的一次再学习。由于编辑、打字等工作量很大,故只能隔一天续一次(有时候或许会耽搁几日),每次四篇(偶尔三篇)。但是不论怎样,一定会全部完成,不至于半途而废。 其间,难免会有错误疏漏之处,恳请各位不吝赐教,予以指正,以便及时更正,以免缪传误人。 但愿这件事能对朋友们有所益处,至少,可以为大家省去查阅辞典和打字的时间吧。这样,我所耗费的时间就显得很有价值了。 【F-001】-【F-160】、【Y-161】-【Y-265】、【S-266】-【S-305】分别表示风、雅、颂的篇目。余冠英注释的《诗经选》106首穿插其中,为了区分,在篇目后面标有(必读)字样,例如:【F-001】关雎(必读)。 国风周南 国风:也单称风,是采自各地的民间歌谣。朱熹《诗集传》:“国者,诸侯所封之域;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共计一百六十篇。大部分是东周的诗,小部分是西周后期的诗。 周南: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誓shì)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周公旦居东都洛邑,统治东方诸侯。《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意为南国之诗,或以为用南国乐调写的诗。共计十一篇。《周南》、《召南》合称二南。 【F-001】关雎(必读)

十二篇经典英文诗歌赏析

十二篇经典英文诗歌赏析 大家都来看一下,学习一下吧。 【1】Rain雨 Rain is falling all around, 雨儿在到处降落, It falls on field and tree, 它落在田野和树梢, It rains on the umbrella here, 它落在这边的雨伞上,And on the ships at sea. 又落在航行海上的船只。 by R. L. Stevenson, 1850-1894 【2】What Does The Bee Do? What does the bee do? 蜜蜂做些什么? Bring home honey. 把蜂蜜带回家。 And what does Father do? 父亲做些什么? Bring home money. 把钱带回家。 And what does Mother do? 母亲做些什么? Lay out the money. 把钱用光。 And what does baby do?婴儿做些什么? Eat up the honey. 把蜜吃光。 by C. G. Rossetti, 1830-1894 【3】O Sailor, Come Ashore啊!水手,上岸吧 (Part I) O sailor, come ashore 啊!水手,上岸吧 What have you brought for me? 你给我带来什么? Red coral , white coral, 海里的珊瑚, Coral from the sea. 红的,白的。 (Part II) I did not dig it from the ground 它不是我从地下挖的,Nor pluck it from a tree; 也不是从树上摘的; Feeble insects made it 它是暴风雨的海裹 In the stormy sea. 弱小昆虫做成的。

《诗经》经典篇目

《诗经》选读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想追求她。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国风·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国风·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国风·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