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类方案指南》题目 单选 多选 判断 简答 论述
单选 多选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自考“质量管理学”一、单选1、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精神文化需要。
2、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因素,质量的作用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要重要。
质量不仅是国际市场中竞争的主要手段,还是对关系人类社会安全和生存环境的种种威胁的防御力量。
3、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4、名牌产品的本质特征是其差异性。
差异性包括产品的差异性和市场的差异性。
5、实施品牌战略,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在产品品质竞争力的基础上,推行系统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加强产品宣传,塑造名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培养消费者品牌偏好及品牌忠诚,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6、实行品牌经理制有利于确立品牌经营和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独特地位;有利于集中各种品牌资源优势;有利于跟踪市场变化,引导消费者的品牌消费行为,发展品牌偏好,提高品牌满意度和知名度,培育品牌忠诚度;也有利于品牌的延伸管理,将品牌资源的经营搞大搞活。
7、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又是管理与经营方式的竞争,经营机制与体制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
8、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9、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重要内涵,这一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表现和基本要求,市场经济越发达,这种关系越明显。
10、质量文化和质量战略具有相互的能动作用。
11、在组织上涉及企业中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个人;在内容上则涉及经营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的所有方面,如企业的质量决策文化、质量产品文化、质量服务文化、质量道德文化、质量公关文化及质量文本文化等。
总而言之,知识经济时代是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良好的机遇。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彻底转换。
反映在质量战略上,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企业必须着力培育以“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经营理念为核心的质量文化。
12、服务通常是无形的,软件由信息组成,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
传染病专线试题(单选题与问答题)[答案]
![传染病专线试题(单选题与问答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433506dd36a32d72758121.png)
姓名:学号:工作单位:《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刊授试题一、单选题1、对病例潜伏期的密切接触者的处理原则( B )A.隔离观察B.主动医学观察C.被动医学观察D.不须作处理2、决定传染病人隔离期限的最重要依据为( A )A.传染期B.潜伏期C.病程D.以上者均是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原则是( C )A.首先采取措施B.首先进行调查C.边调查边采取措施D.首先进行核实诊断4、“非典”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 D )A.发热、咳嗽B. 白细胞血象改变C.肺部影象学改变D. 以上者均是5、公共场所的预防非典措施主要为( D )A.消毒B.消毒与清洁C.强化消毒D.清洁6、在PCR技术在SARS检测中的应用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SARS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准确的SARS冠状病毒 RNA检测具有早期诊断意义B.某一病人的鼻咽分泌物中未检测到SARS冠状病毒核酸,证明该病人未曾感染SARS冠状病毒C.PCR是一种高度敏感、特异的方法,因此不会出现假阳性,只会出现假阴性D. 以上者均是7、关于SARS标本的采集,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C )A.血清保存管要用2ml螺口塑料管(外螺旋、带密封垫圈可耐深低温)B.粪便标本应装在无菌的螺口塑料瓶内,在4℃条件下尽快送到相关实验室C.采集病人血标本后应立即保存于-20℃,以免造成抗体效价的下降D.第一次采集住院病人的标本应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8、进行个案调查时,不正确的做法有:( C )A.要重点对患者的发病日期、发病地点、发病后的诊治情况及接触史进行详细调查B.调查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可先让病房保持足够通风,要求病人戴上口罩,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尽量缩短与病人接触的时间C.为缩短时间,调查表中病历已记录或已从主管医生中了解到的项目或内容可以不必再作调查D.调查时应由病人自己回答调查者所提的问题,对于不详或有可疑的地方可通过病人家属或医生等其他知情者补充或核实。
卫生应急大比武---传染病防控类(165道)分解

传染病防控类复习题一、单选题1、截至2013年5月20日,影响我国的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大陆内地共报告()例。
A、128B、129C、130D、1312、我国开展的下列哪些监测活动属于主动监测()A、麻疹B、AFPC、水痘D、流感3、目前我国各级卫生机构使用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是()正式启用的A、2004 年1月1日B、2004 年12月1日C、2005年1月1日D、2005年12月1日4、《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属于( )监测?A、被动监测B、主动监测C、个案监测D、实验室监测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常规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属于()监测。
A、被动监测B、主动监测C、症状监测D、实验室监测6、食物中毒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高发特点,常在第()季度出现高峰,A 一B 二C 三D 四7、预警是在事件发生(),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的事件基本信息,发出警报,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件的扩大蔓延,将事件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A、初期B、中期C、后期D、末期8、由公共卫生人员定期到责任报告单位收集疾病报告、进行病例搜索并督促检查报告质量的监测方式或监测系统称之为()A、被动监测B、主动监测C、症状监测D、实验室监测9、按照一定的规范收集和上报传染病实验室检测数据和资料(如血清学、分子标志物、病原分离或鉴定结果等)称之为()A、被动监测B、主动监测C、症状监测D、实验室监测10、《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
()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预警的正常运行。
A、省级B、市级C、县级D、乡级11、全国正式启动“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是在什么时间?()A、2003年1月B、2003 年12月C、2004年1月D、2004年12月12、全国启动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试运行工作是在什么时间?()A、2007年1月B、2007 年4月C、2008年1月D、2008年4月13、根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及发展态势,预警可分成几个级别?()A 1B 2C 3D 414、预警信息的发布过程中,预警建议由哪个机构提出?()A、医疗卫生机构B、专家咨询委员会C、卫生行政部门D、群众15、预警信息的发布,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九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条规定执行。
《传染病学》题目-43单选7多选15判断4简答1论述

《传染病学》题目-43单选7多选15判断4简答1论述《传染病学》题目一、单选题1.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 BA. 潜伏期B. 前驱期C. 症状明显期D. 恢复期E. 以上都不是2.下列水痘病人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DA. 加强皮肤护理B. 预防继发细菌感染C. 对症治疗D. 皮疹广泛时加用激素E. 疱疹破溃处可涂2%龙胆紫及抗生素软膏3.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药物宜首选:AA. 青霉素B. 链霉素C. 四环素D. 庆大霉素E. 糖皮质激素4.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主要区别是:BA. 是否有病原体B. 是否有传染性C. 是否有感染后免疫D. 是否有发热E. 是否有毒血症症状5.严重毒血症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一治疗属于:DA. 病原治疗B. 特效治疗C. 支持治疗D. 对症治疗E. 康复治疗6.乙脑和流脑的重要鉴别点是:CA. 发病季节B. 意识障碍程度C. 皮肤、粘膜的淤点淤斑D. 脑膜刺激征是否明显E. 血白细胞总数是否增高7.典型急性菌痢病人大便呈:DA. 米泔水样便B. 柏油样便C. 灰陶土样便D. 少量脓血便E. 果酱样腥臭便8.掌握传染病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CA. 协助诊断B. 预测疫情C. 确定检疫期D. 预测预后E. 估计病情轻重9.关于恙虫病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消灭传染源主要是灭鼠B.患恙虫病者不必隔离,接触不必检疫C.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为改善环境卫生除杂草,消灭恙螨孳生地D.在流行区野外工作者应作好个人防护E.及时接种疫苗10.下列霍乱休克抢救中哪项措施是错误的:BA.尽快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扩容治疗B.大量应用缩血管性血管活性药物是升血压的关键C.必要时加用氢化可的松D.及时补充钾离子E.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者用强心剂毛花苷11.地方性斑疹伤寒与流行性斑疹伤寒最重要的鉴别点是:EA.临床症状轻重不一B.流行与散发不同C.皮疹多少不一D.外斐反应E.接种后豚鼠阴囊反应不一样12.引起感染性发热的根本原因是:EA.组织损伤B.外源性致热原C.产热增加D.散热减少E.内源性致热原13.猩红热患儿皮疹特点,以下哪项不符合:AA.皮疹粗糙,砂纸样B.常有散在糠屑样脱皮C.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稀疏D.常在24小时内遍及全身E.疹间皮肤亦呈红色14.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CA.盲肠B.回肠末端C.直肠和乙状结肠D.升结肠E.降结肠15.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B.血管套形成C.软化灶D.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E.胶质细胞增生16.乙型脑炎在我国的发病季节主要在:CA.冬春季节B.夏季C.7、8、9三个月D.9、10、11三个月E.夏秋季节1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年龄主要在:DA.成年人B.年老体弱者C.可通过母体传播给胎儿D.10岁以下的儿童E.缺乏年龄特征18.乙脑病人最主要的治疗目的是:CA.抗病毒B.提高免疫力C.对症、支持治疗,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D.治疗并发症E.抗菌治疗,预防感染19.流行性斑疹伤寒的基本病理表现:DA.灶性心肌炎B.间质性肺炎C.间质性肾炎D.小血管炎E.脾大20.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治疗,首选药物为:BA.氯霉素C.青霉素D.环丙沙星E.头孢菌素类21.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临床特征:AA.皮疹B.发热C.脑膜刺激征D.肝脾肿大E.中毒型心肌炎2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恙虫病的特征性表现:EA.焦痂与溃疡B.淋巴结肿大C.皮疹D.肝脾肿大E.颜面潮红,结膜充血23.目前已知SARS全球首发病例发生于我国的:BA.北京B.广东省C.上海D.内蒙古E.广西壮族自治区24.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BA.肠出血B.肠穿孔C.中毒性心肌炎D.中毒性肺炎E.肾衰竭25.伤寒的玫瑰疹常出现在病程的:BA.1~6天C.14~20天D.21~28天E.28天以后26.伤寒病人解除隔离的主要标准是:DA.体温下降B.症状消失C.肥达反应阴性D.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大便培养阴性E.血培养由阳性转为阴性27.伤寒暴发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CA.蚊子密度过高B.日常生活密切接触C.水源污染D.苍蝇密度过高E.蟑螂密度过高28.人群中对狂犬病毒的易感状况为:DA.儿童易感B.农村人群易感C.城市人群易感D.普遍易感E.青壮年易感29.鼠疫分型中病死率极高,最严重的临床类型是:AA.肺鼠疫B.腺鼠疫C.败血症型鼠疫D.肠鼠疫E.以上均不是30.Ig 分子的F(ab’)2 能:CA.通过胎盘B.激活补体C.结体AgD.固定组织细胞E.能结合SPA31.急性中毒性菌痢:CA.以成人多见,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B.以成人多见,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C.以小儿多见,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D.以小儿多见,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E.只有痢疾志贺菌能引起32.卡介苗简称为:CA. ABCB. BCAC. BCGD. BGGE. BGC33.有关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EA. 统称医院内感染B. 交叉感染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型C. 内源性感染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型D. 医源性感染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型E. 以上均不是34.Ag与Ab结合的部位是:EA. FCB. CHC. VLD. VHE. VH+VL35.Ag决定基是:AA. 决定Ag特异性最小化学基团B. 多个氨基酸基团C. 多个单糖基团D. 在Ag分子的某些突出部位分子E. 5~10个脂肪酸基团36.HIV造成免疫系统的多种功能发生缺陷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点:BA. 血管内皮细胞耗竭B. T4淋巴细胞耗竭C. 红细胞耗竭D. 间质细胞耗竭E. 肥大细胞耗竭37.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流行性出血热的疫苗是下列哪一种:BA. 减毒活疫苗B. 细胞培养灭活疫苗C. 羊脑组织疫苗D. 鸡胚细胞疫苗E. 二倍体细胞疫苗38.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控制传染源和暴露后应用免疫制剂。
(完整版)传染病防治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一、单项选择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 )oA.1989年2月21日B. 2004年12月1日C. 1989年3月21日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C )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C )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B)o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 A类、B类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B )种。
A 35 B. 39 C. 406.流行性感冒属于(C )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B )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C)A.鼠疫、霍乱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0.( C)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11.( B )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C.疑似传染病病人12.( C )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题目单选多选简答论述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题目一、单选题1.下列检查中除哪项外均可用于霍乱的诊断:EA.大便悬滴法检查B.大便碱性蛋白胨水培养C.大便涂片革兰染色D.霍乱血清凝集试验找特异性抗体E.血培养找霍乱弧菌2.近年来发现对痢疾杆菌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为:DA.卡那霉素B.庆大霉素D.氟喹诺酮类E.氨苄青霉素3.在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试验中,国内以下列哪种试验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AA.显凝试验B.炭凝试验C.红细胞凝集试验D.红细胞溶解试验E.补体结合试验4.乙脑患者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检查:EA.腰穿检测脑压B.脑脊液化验检查C.头颅CT检查D.补体结合试验检测乙脑IgG抗体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IgM抗体5.流行性斑疹伤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常选:CA.血常规B.病原体接种分离C.外斐反应D.立克次体凝集试验E.补体结合试验6.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若需要长期保存血清应置于:DA.-4℃冰箱B.-8℃冰箱C.-10℃冰箱D.-20℃冰箱E.以上都不对7.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静脉采血量一般为:E以下~2ml~3ml~5ml以上8.能长期或永久保存血清的温度条件是:E℃℃℃℃℃9.志贺菌属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EA.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中等大小、半透明的光滑型菌落抗原为型特异型抗原抗原为群特异性抗原D.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E.分解乳糖,产酸产气10.宋内氏志贺氏菌有两个变异相,急性患者分离的菌株一般是:AA.Ⅰ相B.Ⅱ相C.Ⅰ相或Ⅱ相D.Ⅰ相和Ⅱ相E.以上都不对11.有关细菌培养基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BA.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固体和半固体三类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C.血琼脂平板属于营养培养基D.蛋白胨水为常用的基础培养基E.庖肉培养基属于厌氧培养基12.新从病人分离的肠道杆菌菌落是:B型型或S型和S型E.以上都不对13.接种立克次体的鸡胚应置于下列哪一个温度的孵卵箱中孵育:AA. 32~35℃B. 37~38℃C. 38~39℃D. 39~40℃E. 40~41℃14.用吉姆尼茨染色法染色立克次体时加石炭酸复红染色液一般需要:CA. 1分钟B. 2分钟C. 5分钟D. 10分钟E. 15分钟15.最早采用的检测方法为:BA. 分离培养B. 直接涂片镜检C. 血清学试验D. 动物试验E. 电镜检查16.下列哪种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CA. 肠炎沙门菌B. 空肠弯曲菌C. 假结核耶尔森菌D. O157:H7大肠杆菌E. 宋内志贺菌17.常用琼脂扩散试验的琼脂浓度为:B宋内志贺菌:DA. 快速发酵乳糖B. 为B群C. 包括10型D. 培养中常出现扁平的粗糙型菌落E. 为A群19.下列哪一项是痢疾志贺菌的特性:AA. 可产生志贺毒素B. 只有1型C. 迟缓发酵乳糖D. 有15个型E. 培养中常出现扁平的粗糙型菌落20.测定HIV感染的最简便方法是下列哪一个:AA. 测定HIV抗体B. 分离HIV病毒C. 测定HIV抗原D. 测定HIV核酸E. HIV基因测序21.庆大霉素培养基适用于培养何种细菌:CA. 鼠疫杆菌B. 布鲁氏菌C. 霍乱弧菌D. 白喉杆菌E. 奈瑟氏菌的抗原成分中哪一种与病毒的中和性作用有关:BA. HBvAgB. HBsAgC. HBcAgD. HBeAgE. HBuAg23.甲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下列哪种成分:CA. 抗HAV的IgAB. 抗HAV的IgGC. 抗HAV的IgMD. 抗HAV的IgDE. 抗HAV的IgE24.沙门菌属在普通平板上的菌落特点为:AA. 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B. 针尖状小菌落,不透明C. 中等大小,粘液型D. 针尖状小菌落,粘液型E. 扁平粗糙型25.立克次体病原学检查,脏器组织和节肢动物可做切片检查,切法要求越薄越好,一般不超过:A~4微米~8微米~15微米~25微米~40微米26.做补体结合试验前血清加热灭活以破坏它所含有的补体,通常羊血清用下列哪一个温度灭活:BA. 48℃B. 58℃C. 68℃D. 78℃E. 88℃27.在CFT反应中为了查Ag,常常降低反应温度,称为冷CFT,冷CFT 反应温度通常是:EA. 37℃B. 18℃C. 24℃D. 30℃E. 4℃28.当进行抗球蛋白试验查不完Ab时,其中一个重要试剂是第二Ab,在抗球蛋白试验中第二抗体是:AA. 双价抗体B. 单价抗体C. IgE抗体D. 半抗体E. IgD抗体29.在CFT反应中有5种成份:Ag、被检血清、补体、溶血素和SRBC,CFT反应中补体的作用是:EA. 特异性结合B. 指示剂C. 抑制剂D. 中和作用E. 非特异性结合30.在进行免疫血清学检查时进行Ag-Ab反应,进行此反应有许多影响因素,一般Ag-Ab反应中无电解质时:BA. 敏感性下降B. 不反应C. 敏感性上升D. 反应正常E. 提高特异性31.某菌属的一个血清群只有1个血清型,诊断时需同时含有Ⅰ相和Ⅱ相抗血清,这一菌属为:AA.志贺氏菌B.艾希氏菌C.沙门氏菌D.大肠杆菌E.耶尔森氏菌32.某菌属的一个血清群只有1个血清型,诊断时需同时含有Ⅰ相和Ⅱ相抗血清,这一菌属分为几个血清群:B33.某菌属的一个血清群只有1个血清型,诊断时需同时含有Ⅰ相和Ⅱ相抗血清,所述血清群为第几群:D群群群群E.以上都不对34.有关放射免疫测定,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A.放射性强度常用毫居里mCi或微居里μCi表示B.广泛应用于蛋白质、酶的测定C.广泛应用于半抗原和药物的测定D.其特点是特异性强,但敏感性低E.可能存在的放射性污染为其缺点之一试验是测试细菌:CA.产生志贺样毒素的能力B.产生肠毒素的能力C.侵袭力D.产生内毒素的能力E.粘附能力36.军团菌培养时,BCYE-α琼脂与BCYE琼脂成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含有:BA.苏氨酸B.酮戊二酸C.头孢羟唑D.多粘菌素E.茴香霉素37.鲎试验用于何种物质的测定:CA. 外毒素B. 类毒素C. 内毒素D. 神经毒素E. 肠毒素38.可用于扩增未知序列的PCR方法是:BA. 对称PCRB. 反向PCRC. RT-PCRD. 不对称PCRE. 嵌套PCR39.把外源质粒导入细菌中的方法称为:BA. 转导B. 转化C. 转染D. 转入E. 克隆40.从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所采取的标本应接种在哪种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病原菌:CA.增菌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选择鉴别培养基D.基础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二、多选题1.可从粪便标本中分离的病毒有:ACDEA.甲型肝炎病毒B.麻疹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人类轮状病毒病毒2.血清学诊断法,正确的是:ABCDA.伤寒—肥达反应B.风湿病—抗“O”试验C.斑疹伤寒—外斐反应D.梅毒—瓦色曼试验E.莱姆病—IgA抗体检测三、简答题1.什么是PCR技术,典型的PCR技术分几个步骤答:PCR技术全称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是一种扩增、复制小分子核酸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典型的PCR技术分为预变性,变性,退火,延伸,最后延伸5个步骤;2.什么是ELISA技术,依据原理不同ELISA技术一般可分为几类答:ELISA技术全称为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依据原理不同ELISA技术可分为双抗体夹心法、双抗原夹心法、间接法、竞争法和捕获包被法;3.常用的药物敏感性测试AST技术有哪些答:纸片扩散法K-B法、E-Test法、琼脂稀释法、肉汤稀释法仅列出要点;4.细菌培养基按照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哪五类答: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仅列出要点;5.霍乱弧菌在碱性蛋白胨水中培养形成菌膜的原因是什么答:霍乱弧菌为好氧、动力活泼菌,繁殖迅速,故在气液面形成菌膜仅列出要点;6.核酸探针杂交技术有哪几种答:共分为两种,分别为DNA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与RNA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 仅列出要点;三、论述题1.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的现场处置过程中,针对细菌性病原,如何进行样本采集与分离鉴定答:采集粪便用于细菌检测,最好是在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新鲜粪便;既可以使用灭菌棉拭子直接从消化道下端采集,也可以蘸取病人排泄物样本;采集的粪便样品一般有两种处理办法:1立即投入到相应致病菌增菌液中进行培养增菌,如用于霍乱增菌的APW和用于检测EHEC的mEC增菌肉汤中;2将采集的粪便拭子插入到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送至相关实验室进行检测;在进行分离鉴定时:1针对霍乱等弧菌,可将粪便拭子样本投入碱胨水APW中增菌6-8小时后用四号琼脂、庆大霉素琼脂或TCBS琼脂划线分离培养用于检测霍乱弧菌;而继续增菌16-18小时,接种麦康凯琼脂划线分离培养,可用以检测嗜水气单胞菌与类志贺邻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2针对肠杆菌,可将粪便拭子投入SBG/SF/SC增菌液中增菌16-18小时后用沙门科玛嘉平板划线分离检测沙门氏菌;可将粪便拭子投入mEC肉汤中增菌16-18小时后用O157免疫磁珠富集/科玛嘉平板划线分离检测EHEC O157;还可直接将粪便拭子转种麦康凯/SS培养基37度培养16-18小时检测志贺菌与大肠杆菌;对于可疑大肠埃希氏菌,可用多重PCR的方法检测EA/ET/EI/EP/EH五种致泻大肠杆菌;3针对弯曲菌,可将粪便拭子转种与CCDA或skirrow绵羊血平板,37度微需氧环境下培养24-48小时检测空肠、结肠弯曲菌等;在整个分离培养过程中获得的可疑菌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API、Vitek等系统生化鉴定方法进行鉴定与报告;4在应急检测中,也可以使用PCR技术进行致病菌的核酸检测;技术近年来在传染性病原的快速诊断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请概述PCR技术的原理,反应的基本成分,基本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答:PCR技术的原理是:双链DNA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变性解旋成单链,在DNA聚合酶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挎贝,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因此,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加入设计引物,DNA聚合酶、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典型PCR反应的基本成分为:特异性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缓冲液包含Mg离子,4种dNTPs,模板、灭菌去离子水;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 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4-98℃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 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40-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PCR操作注意事项:1.严格操作,避免交叉污染与气溶胶污染;2.确保引物、试剂与扩增模板质量与配比;3.产物电泳小心处理EB染料,防止污染和对人体造成危害;3.请解释伤寒诊断中肥达氏反应O抗体与H抗体的诊断意义;答:肥达反应是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其结果的解释必须结合临床变现和病程,病史,以及地区流行病学情况;机体患伤寒、副伤寒,一般于发病后1—2周内血液中出现特异性抗体并且随着病程延长而效价渐升,此时即可为阳性,第4周可达峰值,以后又逐渐降低;一般以“O”凝集效价在1:80或以上和“H”在1:160或以上为阳性;抗体主要是IgM,出现较早;H抗体主要是IgG,出现较晚;根据此特点,肥达试验结果有如下诊断价值:二者均超过正常值,患伤寒的可能性大;二者均在正常值内,患伤寒的可能性小;H抗体效价超过正常值,O 抗体效价正常,可能是接种了伤寒菌苗或者是接种的回忆反应;O抗体效价超过正常值,H抗体效价正常,可能是伤寒早期或者其他沙门氏菌感染;一般间隔1—2周复查,若抗体效价比前次结果增高2—4倍,则具有诊断价值;4.霍乱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请列举霍乱弧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及步骤,包括采样、增菌、分离培养、生化/血清学鉴定等环节;答:霍乱检测的采样主要对象是病人呕吐物,粪便与环境水样;对于粪便与呕吐物,可直接分离培养或用碱性蛋白胨水APW37度增菌6小时必要时可二次增菌后进行检测;对于环境水样,可用10×APW进行增菌;增菌处理结束后可用接种环挑取表面增菌液划线分离于四号琼脂/庆大霉素琼脂/TCBS琼脂37度培养16-18小时后观察是否有可疑菌落生长四号琼脂上为无色半透明黑心菌落,庆大霉素琼脂为无色半透明菌落,TCBS琼脂上为黄色菌落;挑取可疑菌落进行氧化酶/拉丝试验,氧化酶阳性/拉丝试验阳性菌落可初步判定为霍乱弧菌,可将其转种于营养平板培养后进行系统生化鉴定;鉴定为霍乱弧菌的菌株还需进一步进行O1/O139群、小川/稻叶血清分型;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使用PCR/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其是否产CTX肠毒素;。
公共卫生知识题库及全指南

公共卫生知识题库及全指南公共卫生是关乎全民健康的重要领域,它涉及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推动公众参与和积极履行卫生责任,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综合的公共卫生知识题库及全指南。
希望通过这个题库,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公共卫生知识。
一、传染病防控知识题库及全指南1. 描述传染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并阐述其临床症状、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
3. 以重大传染病为例,详细介绍其流行病学特征、疫情监测及防控策略。
4. 解释个人防护用品的分类及正确使用方法。
5. 分析传染病防控在公共场所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指南。
二、饮食卫生知识题库及全指南1. 解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介绍常见食物中的致病菌及其危害,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方法。
3. 指出食物中常见的污染物质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并提供相应的食品选择及烹饪建议。
4. 阐述食品存储、加工和烹调的基本原则。
5. 以餐饮服务行业为例,详细介绍其卫生管理要求和监督机制。
三、个人卫生知识题库及全指南1. 解释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以及与健康的关系。
2. 详细阐述手卫生的正确方法,并解释其对传染病控制的重要性。
3. 介绍口腔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刷牙方法。
4. 探讨洗手和个人卫生对疾病预防的作用,并提供相关的卫生习惯培养建议。
5. 解释个人卫生在公共场所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卫生守则。
四、环境卫生知识题库及全指南1. 介绍环境卫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解释室内环境的卫生与健康的关系,并提供相关的清洁和通风建议。
3. 阐述户外环境的卫生问题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4. 探讨水质卫生与饮用水安全的关系,并提供相关的水处理方法及水源选择建议。
5. 以学校和工作场所为例,介绍其环境卫生管理的要求和实施策略。
综上所述,本文为您提供了一个包含传染病防控、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题库及全指南。
《传染病类方案指南》题目-24单选7多选25判断3简答1论述

《传染病类方案指南》题目一、单选题1。
流行性出血热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部位是:AA。
脑垂体前叶、肾髓质及右心房出血B。
垂体后叶、肾皮质及肾盂破坏C。
肝萎缩及脾肿大D。
右心室及间脑出血E。
大脑水肿及脑疝2.用青霉素G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时,应注意:BA。
首次给予大剂量B.首次给予小剂量C。
与链霉素联合应用D。
与磺胺嘧啶联合应用E。
疗程10天以上3.用青霉素治疗下列疾病的过程中,首剂肌注后可出现赫氏反应的是:CA.流脑B.猩红热C.钩体病D.白喉E.败血症4。
下列描述流行性出血热哪项不正确:DA。
由汉坦病毒引起B.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C.鼠为主要传染源D。
人-人传播为重要的传播途径E.肾脏损害为本病的特征5.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不包括:DA.黑线姬鼠B.褐家鼠C.狗或猫D.鸡E。
家兔6.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传播途径不包括:AA。
夏天蚊虫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其他人B。
吸入鼠类带病毒的排泄物污染的尘土C.进食鼠类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食物D。
孕妇感染的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E。
经过皮肤伤口感染7.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季节性:CA。
主要在7、8、9三个月发病B。
家鼠传播者主要在5~7月发病C.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D。
林区姬鼠传播者主要在冬季E.一般5~10年有一次全国大流行8.在流行地区,发现有下列表现者可诊断为出血热:DA.发热、头痛、腰痛和尿蛋白阴性B。
腰痛、尿蛋白阳性,伴有下肢浮肿,贫血C.病毒感染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D.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和肾脏损害E。
有发热、腰痛,小便发黄9。
流行性出血热的并发症不包括:AA.早期低血压休克B。
消化道出血C.ARDSD.肾脏自发性破裂E.血压升高,颅内出血1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源是:AA.病人B.隐性感染者C.病原携带者D.跳蚤E.鼠11。
下列关于SARS病毒哪项描述是错误的:BA.SARS病毒可通过飞沫、接触传播B。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发病居多C.冬末初春易流行D.主要流行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类方案指南》题目一、单选题1.流行性出血热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部位是:AA.脑垂体前叶、肾髓质及右心房出血B.垂体后叶、肾皮质及肾盂破坏C.肝萎缩及脾肿大D.右心室及间脑出血E.大脑水肿及脑疝2.用青霉素G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时,应注意:BA.首次给予大剂量B.首次给予小剂量C.与链霉素联合应用D.与磺胺嘧啶联合应用E.疗程10天以上3.用青霉素治疗下列疾病的过程中,首剂肌注后可出现赫氏反应的是:CA.流脑B.猩红热C.钩体病D.白喉E.败血症4.下列描述流行性出血热哪项不正确:DA.由汉坦病毒引起B.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C.鼠为主要传染源D.人-人传播为重要的传播途径E.肾脏损害为本病的特征5.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不包括:DA.黑线姬鼠B.褐家鼠C.狗或猫D.鸡E.家兔6.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传播途径不包括:AA.夏天蚊虫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其他人B.吸入鼠类带病毒的排泄物污染的尘土C.进食鼠类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食物D.孕妇感染的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E.经过皮肤伤口感染7.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季节性:CA.主要在7、8、9三个月发病B.家鼠传播者主要在5~7月发病C.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D.林区姬鼠传播者主要在冬季E.一般5~10年有一次全国大流行8.在流行地区,发现有下列表现者可诊断为出血热:DA.发热、头痛、腰痛和尿蛋白阴性B.腰痛、尿蛋白阳性,伴有下肢浮肿,贫血C.病毒感染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D.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和肾脏损害E.有发热、腰痛,小便发黄9.流行性出血热的并发症不包括:AA.早期低血压休克B.消化道出血C.ARDSD.肾脏自发性破裂E.血压升高,颅内出血1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源是:AA.病人B.隐性感染者C.病原携带者D.跳蚤E.鼠11.下列关于SARS病毒哪项描述是错误的:BA.SARS病毒可通过飞沫、接触传播B.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发病居多C.冬末初春易流行D.主要流行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E.病人是主要传染源12.SARS的潜伏期是:AA.2周B.1个月C.2个月D.3个月E.半年13.下列有关SARS的临床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EA.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B.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C.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D.可有干咳少痰,胸闷、气促E.早期肺部体征明显,听诊双肺布满干湿啰音14.下列哪项检测可作为SARS的确诊依据:D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B.淋巴细胞计数减少C.CD3↑+、CD4↑+、CD8↑+T淋巴细胞显着减少D.IFA和ELISA法检测SARS病人血清特异性抗体,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E.胸部X线检查肺部有片状、斑片状阴影或网状改变15.对SARS医学观察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其隔离观察期为:DA.3天B.5天C.7天D.14天E.30天16.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BA.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B.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C.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10天D.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7天E.发病后1天至发病后14天17.本次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感染人数最多的人群是:AA.青壮年B.老年人C.儿童D.妇女E.全人群18.可用于确定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检查是:DA.胸片检查显示肺炎B.血清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阳性C.H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D.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E.以上均不正确19.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检测,原则是先由省级及以下疾控机构进行初步检测,阳性标本送下列哪个单位复核:DA.WHOB.相关研究机构C.医学院校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卫生部20.穿戴防护用品的第一步是:DA.戴口罩???B.戴手套???C.戴眼罩???D.戴帽子E.穿防护服21.脱防护用品步骤中的第一步是:BA.摘口罩B.摘防护眼罩C.脱防护服D.脱手套E.脱帽子22.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时,首要做的工作是:AA.核实诊断??B.开展实地调查C.结论报告????D.现场预防E.病例采样23.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哪些:DA.柯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C.肠道病毒71型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24.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的肺水肿属于:CA. 心源性肺水肿B. 肾源性肺水肿C. 神经源性肺水肿D. 高原性肺水肿???E. 以上均不正确二、多选题1.流行性出血热主要可通过下列传播途径传播:ABCA.经破损皮肤B.媒介昆虫C.垂直传播D.经食物传播E.经空气传播2.被狂犬咬伤的伤口,下列哪些处理正确:ABDE A.立即用20%肥皂水清洗伤口B.用70%酒精及碘酒涂擦伤口C.使用大量抗生素D.局部注射高效价抗狂犬病病毒血清E.注射狂犬病疫苗3.世界卫生组织应急风险沟通原则是:ABCDEA.信任B.透明C.尽早宣布D.听取公众的声音并使其参与进来E.计划4.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ABCDA.早发现B.早报告C.早隔离D.早治疗E.早预防5.以下属于预防手足口病要诀的是:ABCDA.洗净手B.吃熟食C.喝开水D.勤通风E.少出门7.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的重点部位包括下列哪些:ABCDEA.散养户B.活禽屠宰场及禽肉蛋羽加工厂C.活禽交易市场D.候鸟栖息地等E.禽类养殖场三、判断题1.病毒分离的方法敏感性高,可用于早期诊断甲型H1N1流感。
(×)2.根据《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指南》的要求,手足口病患儿的隔离时限为:自明确患儿诊断回家治疗之日开始,至痊愈(主要症状消失,退热,斑疹消退或疱疹结痂)后7天。
(√)3. 根据《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指南》的要求,患儿的隔离方式为;在农村独居院落,家庭只有1个患儿的,患儿不能走出院落;院落居住多家或有其他健康儿童的,患儿须独居一室。
在城市独居一套房子,家庭只有1个患儿的,患儿不能走出房门;家庭有其他健康儿童的,患儿须独居一室。
(√)4.为预防手足口病,正确的洗手方式为:1. 湿:在水龙头下将手腕、手掌和手指均充分淋湿。
2. 搓:双手擦肥皂或洗手液,搓洗双手的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洗20秒。
3. 冲: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4. 捧:捧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或用擦手纸包着水龙头关闭。
5. 擦:用擦手纸或干净毛巾将双手擦干。
整个洗手的过程至少持续30秒才能达到有效的清洁。
洗手禁忌:多人共用一个洗脸盆和一条毛巾。
(√)5.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6. 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7. 2011 年 4 月,德国发生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04:H4 (EHECO104:H4)感染暴发疫情,波及部分欧洲其他国家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该病原可导致少数病例继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导致多器官受损,甚至死亡。
(√)8. 人间炭疽病例以肺炭疽最为常见,多为散发病例,肠炭疽病死率高。
(×)9.流行性乙型脑炎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为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14天内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
(×)10.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主要经过破损皮肤传播:如屠宰、加工、饲养、贩运等过程中的接触;以及消化道辅助传播:如食入没有煮烂熟透的病死猪肉感染。
(√)11.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从皮肤破损接触或食入病肉起到发病短则数小时,最长可达7天,平均2-3天。
(√)12.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屠宰工、肉加工者、生猪贩运者、饲养人员等等。
(√)13. 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的4-5月、冬季的11-12月多见。
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
由于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
(√)14.布鲁氏杆菌病的暴发疫情定义为:在一个潜伏期内,局部地区或一个集体单位内发生5例以上病人。
(×)15.患者是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
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12天。
(×)16.甲型H1N1流感的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为:(一)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二)与病例共同生活、工作或有过近距离(一般指2米范围内)接触的人员;(三)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的人员;(四)其他由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密切接触者。
(√)17.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人群分布特征为: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18.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传播途径尚不确定。
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
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
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
(√)19.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 20.莱姆病通过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硬蜱叮咬传播。
但动物之间可通过尿液相互传播,甚至有动物通过尿液传播给和其有密切接触的人类的报道,但尚无接触危重病人或病人体液导致传播的报道。
(√)21.莱姆病临床一期的特点包括:慢性游走性红斑;继发性红斑;以及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
局部和全身淋巴结可肿大。
(√)22. 根据卫生部应急办下发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的规定,我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疫情共分为Ⅰ、Ⅱ、Ⅲ三级。
(√) 23.根据《河南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排查与医学观察方案(试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限暂定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0天。
(×)24.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2013年初我国在全世界首次发现存在人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