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与资本市场(2014)

合集下载

2014年互联网银行模式研究报告

2014年互联网银行模式研究报告

2014年互联网银行模式研究报告2014年3月目录一、三种互联网银行模式的比较 (4)1、成立时间 (4)2、成立状况 (4)3、现状 (4)4、吸收存款 (5)5、资产运营 (6)6、客户数目与市场份额状况 (6)7、渠道分析 (6)8、商业模式与财务分析 (7)9、市场估值 (7)二、Bofi:纯正的美国互联网上市银行 (8)1、公司概览 (8)2、行业分析 (9)(1)移动互联网兴起 (9)(2)通讯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革命 (9)3、业务模式与财务分析 (10)(1)存款:网络吸引+线下合作伙伴 (10)(2)贷款端:从风险较低的居民按揭起步,向汽车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延伸 (12)(3)互联网技术杠杆 (13)三、美国ING直销银行:曾经的美国第一互联网银行 (15)1、ING集团以直销银行打开海外零售银行业务 (15)2、ING Direct USA的运营 (16)(1)总资产扩张,存款份额最高时约占1% (17)(2)开业第三年实现年度盈利,但金融危机期间出现大额亏损 (18)(3)存款主要是资金来源,资金投向贷款和证券类投资 (18)(4)ROE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9)四、Simple:传统银行进入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模式 (22)一、三种互联网银行模式的比较我们从以下多个方面对美国三种银行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分别是Bofi、ING Direct US 和Simple。

1、成立时间B ofi 成立于1999 年,2000 年开业;I NG Direct US 是在2000 年开业,两者时点接近;S imple 则显著晚于前两者,公司成立于1999 年,而业务真正开始则是2012年。

2、成立状况B ofi 本身与传统银行无关系,成立之初就确定了走互联网银行的模式,2005年在NASDAQ 上市后,成为一家公众公司。

I NG Direct US 是荷兰的ING 集团为了拓展美国的零售银行业务设立的子公司。

2014年金融信息化IT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金融信息化IT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金融信息化IT 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0月目录一、金融改革与互联网金融双轮驱动,金融行业转型大势所趋 (3)1、金融改革:驱动金融机构转型的根本动力 (3)(1)金融改革带来阵痛期,“内忧外患”倒逼传统银行转型 (4)(2)多元金融:监管大松绑,创新正当时 (4)(3)金融改革使得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业实现了从业务到制度的全面创新 . 52、互联网金融:加速金融机构转型的外部推手 (6)(1)2013 年是互联网金融爆发元年 (6)(2)互联网金融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6)(3)互联网金融加速传统金融机构转型 (7)(4)互联网金融内涵丰富,持续深入加速金融机构转型 (8)二、金融变革带动金融IT行业迈入长牛通道 (9)1、银行IT行业发展机遇:业务、渠道、管理全面开花 (9)(1)业务创新 (9)(2)渠道创新 (10)(3)管理创新 (10)2、券商IT行业发展机遇:创新是主要驱动力,互联网金融开启巨大增量市场 (11)(1)政策推动的券商业务及产品创新成为券商IT厂商的主要业务来源 (11)(2)金融机构积极拥抱互联网,由此为金融IT 行业开启空间巨大的增量市场 (13)三、商业模式创新激发金融IT企业巨大成长潜能 (14)1、新技术推动 (14)2、中小金融机构为获得最及时及最低廉的创新IT支持,主动谋求与金融IT厂商进行新模式的业务合作 (15)一、金融改革与互联网金融双轮驱动,金融行业转型大势所趋1、金融改革:驱动金融机构转型的根本动力目前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均在寻求转型,探寻其转型背后的驱动力,我们认为,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是两大最重要的驱动力,其中,金融改革是驱动金融机构转型的根本动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2014年中国十大金融事件

2014年中国十大金融事件

2014年中国十大金融事件2015年已然来临,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过去一年对于中国金融界有着广泛影响的十大事件。

铭刻这一年中国金融的发展历程,希望能与广大读者一道,在2015年迈步从头,绘出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新的篇章!一、沪港通——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里程碑2014年4月11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将在6个月内推出“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以下简称为“沪港通”),沪港通从此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与世界接轨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作为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创新机制,沪港通将加速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步伐:一方面,既不改变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也不改变证券市场的组织架构;另一方面,沪港通在短时间内打通了通向境外股票市场的道路。

二、优先股放开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拓宽2014年4月18日,中国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

这是继2013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2014年3月21日证监会发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之后,有关监管部门发布的商业银行开展优先股试点工作的配套性政策文件,旨在规范商业银行优先股发行申请审批程序,提升商业银行资本质量,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三、央行定向降准资金导向“三农”与小微为了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提高配置到“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需要支持领域的贷款比例,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4月25日和6月16日两次实施“定向降准”。

四、同业监管新规出台规范银行同业业务201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五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号文),随后银监会发布《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140号文),两个同业监管新规文件均旨在规范同业业务发展。

五、存款偏离度管理打破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怪现象2014年9月12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9号)有关要求,指导商业银行改进绩效考评制度,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促进相关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4年银行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银行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银行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5月目录一、银行业转型背景中的互联网金融 (3)二、信息技术变革伴随行业转型 (4)1、第一次信息技术变革:银行电子化 (4)2、第二次信息技术变革:银行网络化 (5)三、第三次信息技术变革:互联网金融浪潮 (8)1、互联网金融暂不能取代金融中介 (9)2、互联网金融的目标群体:长尾市场 (11)四、大象的反击:银行业起舞互联网 (13)1、银行积极介入低端客户群体,契合转型背景 (13)2、银行借势多种平台开拓长尾市场:中信银行样本 (14)3、电商平台最为优质,其他平台效果待考 (15)五、蓝海还是蓝潭:估测长尾市场的深度 (16)一、银行业转型背景中的互联网金融在2014 年3 月召开的“两会”上,互联网金融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 互联网金融进入政府高层视野。

而后,央行等监管部门逐步推进监管工作。

这意味着,近年来以“搅局者”姿态出现的互联网金融,也正式获得了身份认可,告别“野蛮生长”,有望进入规范发展轨道。

我们将互联网金融变革放在银行业转型的大视野中考察。

在这次联网金融浪潮中,作为国内金融业“霸主”的商业银行将做出何种应对,及其将来的命运,成为市场感兴趣的话题。

目前,部分银行已积极应对,借鉴吸收互联网金融,推出了一些互联网相关业务,覆盖中低端客户群体,并以此作为应对行业转型的措施。

我们相信,像此前历次信息技术变革中一样,银行不但不会成为被消灭的对象,反而是借助新变革实现了行业转型,堪称浪潮之巅的弄潮儿。

我们将银行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发端于1970 年代的银行业务电子化;而后是1990 年代开始兴起的网络化,代表性的成果就是网上银行,这次变革对银行业零售业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是2010 年后开始的互联网金融浪潮。

当然,这种划分是较粗略的,但其中的演变脉络十分清晰。

2014年互联网金融产业链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2014年互联网金融产业链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2014年互联网金融产业链商业模式分析报告2014年11月目录一、互联网金融把用户流量作为价值核心 (4)1、金融抑制和基础市场缺失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 (4)(1)金融抑制导致利率无法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传导作用 (4)(2)资本市场倒金字塔结构显示基础市场力量薄弱 (4)(3)信贷受到管制,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大量中小微企业的资金融通需求 (5)2、互联网金融以做大用户规模为核心,重用户体验 (5)(1)传统金融以做大业务规模为导向 (5)(2)互联网金融是以做大用户规模为核心,更注重用户体验 (6)3、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在盈利模式上有差异 (7)二、互联网金融已形成信息-平台-账户的全产业链 (8)1、信息和技术的价值在于挖掘用户精准化需求 (9)2、平台和产品的核心价值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10)3、账户和支付的价值在于实现支付,导入用户流量 (12)三、互联网金融从点对点到点对面进行跨界融合 (14)1、传统金融企业通过互联网化往产业链前端发展 (15)2、互联网企业通过金融化向产业链后端延伸 (19)3、产业+互联网+金融的“1+1+1”融合正在提速 (22)四、互联网金融产业链中的多元化商业模式 (26)1、信息互联网金融企业趋于借用户资源实现盈利 (26)2、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的风险和问题 (28)3、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9)(1)信息内容和发布终端将会更加丰富 (29)(2)行业竞争加剧推动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的兼并收购案例会逐步增多 (30)(3)越来越多的信息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将向平台发展 (30)4、技术企业大数据服务颠覆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 (30)5、互联网金融平台呈现多样化,商业模式各有不同 (34)(1)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可以分为三大类 (34)(2)传统的金融互联网化平台采取的是传统金融的商业模式 (34)(3)典型互联网金融新兴模式:小贷、P2P和众筹三种平台模式 (35)6、产品是平台交易对象,互联网金融产品逐步丰富 (43)7、账户促成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未来功能日趋完善 (45)8、互联网金融支付运用广泛,盈利模式趋向多元化 (47)五、互联网金融未来将逐步走向规范发展 (51)1、一行三会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呼之欲出 (51)2、国外互联网金融政策比较规范与完善 (52)3、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政策展望 (57)。

2014年互联网经济分析报告

2014年互联网经济分析报告

2014年互联网经济分析报告2014年3月目录一、互联网经济市场规模 (4)1、2017年网络经济将接近2万亿,互联网渗透各行各业 (4)2、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4)3、智能手机基本普及,移动互联网接入门槛不断降低 (5)二、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6)1、虚拟运营商、4G牌照引产业变数,移动网络环境进一步优化 (6)2、整体网民规模持续增长,智能机得到普及,用户行为充分转移 (6)3、移动终端期待革命性产品,三四线城镇用户亟待开发 (7)4、移动互联网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创业企业寻求传统互联网巨头支持 (7)5、新的技术手段投入使用,促进移动互联网新模式的产生 (8)三、互联网经济细分领域分析 (8)1、网络媒体 (8)(1)2017年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超过2800亿元 (8)(2)网络媒体和营销市场发展趋势 (9)①数字营销受重视,发展增势平稳且快速 (9)②搜索广告中垂直搜索表现突出,展示广告中视频广告发展尤为快速 (9)③营销环境利好,营销需求质量提高,促进广告公司提升更好的技术和服务10④内容营销价值认可度提升,精选内容和版权剧比拼热潮迭起 (10)⑤移动广告迎来发展新机遇,营销形式不断创新 (11)2、移动支付 (11)(1)核心增长动力将主要来源于新场景的拓展,覆盖线上与线下 (11)(2)移动支付加速线上渗透,互联网支付C端场景将被全面侵蚀 (11)(3)中国银行卡转接清算市场必将对外资开放,民间机构有望获牌照 (12)(4)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难撼动,C端市场传统金融机构份额殆尽 (12)(5)互联网巨头介入近场支付,原有产业链体系恐成“炮灰” (12)3、互联网金融 (13)(1)互联网金融全面介入小微与个人消费金融市场 (13)(2)征信体系逐步完善,民间机构全面介入,互联网数据价值凸显 (14)(3)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互联网金融将在货币定价市场化、自动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14)(4)投资理财市场,互联网企业搅局成功,传统商业银行渠道优势不在 (14)(5)传统金融机构被“割肉”,但经济地位难撼动 (15)4、网络游戏 (15)(1)2017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15)(2)未来4年网络游戏整体复合增长率26% (16)(3)中国网络游戏发展趋势判断 (17)①大型客户端游戏厂商进入网页游戏、移动游戏、主机游戏领域 (17)②客户端游戏网游电竞化,电竞网游化的趋势 (17)③客户端游戏市场细分市场将更为明显 (17)④移动游戏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将持续,同时由并购转向IPO (18)⑤移动游戏市场社交游戏平台爆发,并且激活轻度休闲游戏用户的付费能力185、电子商务 (19)(1)广义电商整体增速下降,结构性调整带来电商爆发第二春 (19)(2)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20)①移动、移动、再移动 (20)②服务类O2O(Online 2 Offline)电商市场发展潜力大,餐饮票务前景广阔.20③反向O2O(Offline 2 Online)带动更多传统企业发展线上业务 (20)④在线旅游平稳发展,酒店、度假等的发展正在爆发 (21)⑤电商市场将按照品类标准化程度向巨头或垂直巨头进一步集中 (21)一、互联网经济市场规模1、2017年网络经济将接近2万亿,互联网渗透各行各业2013年中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达到6004.1亿元,预计到2017年,网络经济规模将达到17231.5亿元。

2014年P2P网贷行业十大热点总结

2014年P2P网贷行业十大热点总结

2014年P2P网贷行业十大热点总结2014年接近尾声,看到P2P行业亮出的成绩单,金融市场的“大腕”机构估计也是要醉了。

在这一年里,P2P众多公司在怀疑中前进,这是用时间和市场检测出真理,P2P终归属于金融市场的重要一员,而且是用真实数据说明跑路、倒闭、提现难等风险,根本原因是风险保障,比高收益更重要的是安全。

对于各P2P平台奔波忙碌的一年,有些哪些动态,易P2P为大家来盘点一下。

1、各路资本“大军”入场,“干爹”背景堪比“李刚”2014年各种资本进入P2P行业,有商业银行、上市公司、互联网企业,当然私募风投也不会错过这个“香饽饽”。

在P2P行业的营销推广中,也是各种宣传,势头不比当年的“我爸是李刚”逊色。

1月份,人人贷获得1.3亿美元融资。

2014年初人人贷首先打响了战役第一声,也由此而始终占据市场前几位,站稳了位置。

2月份,积木盒子获得银泰资本千万美元投资。

相隔不到7个月,第二轮融资,连小米都跨界来掺合一脚,获银泰资本、经纬中国等多个资本方追投。

4月份,拍拍贷B轮融资,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领投,红杉资本、诺亚财富跟投,此次融资金额在5000万美元左右。

5月份,易贷网获得软银中国数千万美元投资。

6月份,有拾财贷、微贷网等获得融资。

7月份,热点是海通证券直投91旺财,出手金额之大笔可谓是今年的重点戏。

下半年,有短融网、翼龙贷等平台抓住2014年的尾巴,先后获得融资。

图表1:2014年获得融资的P2P网贷平台盘点从各家P2P网贷平台拼干爹拼背景的情形来看,易P2P将各家背景分为几类:第一类:银行背景,如陆金所、开鑫贷等;第二类:券商背景,如91旺财、投哪网等;第三类:国内风投,如微贷网、翼龙贷;第四类:国外风投,如拍拍贷、易贷网等;第五类:企业集团,鑫合汇,88财富网等;第六类:上市公司,如银湖网、前海理想金融等。

在这里不妨评选一下各类干爹背景,选出前六位,陆金所、91旺财、翼龙贷、宜人贷、鑫合汇、银湖网。

2-1(2014年)表

2-1(2014年)表

法人 单位
企业法人
Judicial Entities
Enterprises
56 416
56 4
249 1222
56 416
56 4
249 1222
Smelting and Pressing of Ferrous Metals Smelting and Pressing of Non-ferrous Metals Manufacture of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e of General Purpose Machinery Manufacture of Special purpose Machinery Manufacture of Automotive Manufacture of Railways, Shipbuilding, Aerospace and Other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of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e of Computers,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Other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e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and Machinery for Cultural Activity and Office Work Other Manufacturing Recycling and Disposal of Waste Repairing of Metal products,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roduction and Supply of Electricity,Gas and Water Production and Supply of Electric Power and Heat Power Production and Supply of Gas Production and Supply of Water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Constur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Building Installation Building Decoration and Other Construction Wholesale and Retail Trades Wholesale Trade Retail Trad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金融服务:
大户,大项目
互联网金融服务: 小户,小项目
投资者特征 特征1 特征N 项目特征
发展背景
互联网的长尾理论
享受高额回报的超级大户 创新 互联网集约化技术 高收益的巨型项目
创意
长尾的小额投资者群体
长尾的小规模项目群体
互联网集约化技术
发展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意义在于:
互联网创新金融模式的增多,不仅是多种融资方式的简单 替代,而是促进金融市场向成熟高效演变的重要助力。
VS
发展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
1995年,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简称SFNB)在美国诞生,SFNB没有营业部,营业厅就是 电脑画面,所有交易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
发展背景
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
2000年以来,券商网络交易与服务高速发展, 让中国的股市迅速成为全民的投资选择。 网上开户
网上交易
发展背景
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
最初的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是将部分或者全部金融业务通过互 联网来完成,如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易保在线的网络投保、证券交易的电子化 等等;金融的互联网化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身,是互联网金融出现的必经之路。
发展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渗透
2004年8月19日,谷歌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IPO定价采用网络的竞价拍卖方式
网上银行
手机银行
电商+信贷 阿里小贷
B2B+在线信贷 B2C+在线信贷
银行业 (1995)
第三方支付 (2000)
12.6万亿
第三方网络信贷 (2006)
保险业 (2009)
基金 (2010)
2013年~
余额宝
完善产业链环节 智能理财
综合支付+金融服务(信 用支付/供应链金融)
比特币
第三方支付异军突起
模式研究
主要业务模式—支付结算
支付结算模式
支付结算业务模式是通过技术手段接入了各大银行的支付端口,并为用户提供了一些个性 化的结算服务,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目前已有250多家支付公司,该行业门槛 不高,由于支付是基础,因此,支付公司后续商业模式的定位将决定了此类公司的机会与 风险。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渗透率超过正规金融机构的网点或自助设备,以及移动通讯、 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全球移动支付交易总金额2011年为1059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将以 年均42%的速度增长,2016年将达到6169亿美元。
P2P
个人借钱给个人
中国式P2P
P2C
个人借钱给企业
C2C
企业借钱给企业
P2P平台的聚合、高效、透明,使得各种融资规模的业务都 可以放到平台上去运作。
发展现状
主要业务模式—网络融资
P2P网络借贷是一种依托于网络而形成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性质上属于小额民间 借贷,其方式灵活手续简便,为个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是现有银行 体系的有益补充。 自2007年,我国第一家小额借贷网站拍拍贷成立后,多家P2P(Peer-to-Peer或 Person-to-Person,即个人对个人)网络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并呈现 出交易规模日益放大 影响范围渐趋广泛的发展态势,形成了以拍拍贷、宜信、红岭 创投、人人贷为代表的运营模式相异的P2P网络借贷平台。P2P模式设计的环节以 及流程如下图所示:
发展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最初变革
对金融行业产生变革作用的互联网金融,最初出现在网络借贷领域,起源于2005 年英国的Zopa,随后发展于美国的Prospe模式以及Lending Club模式。2007年8 月,中国第一个P2P借贷网站拍拍贷成立,其使用的人人贷(PEER TO PEER) 模式具备了普惠金融的条件,经过几年的尝试和发展,其经营的模式也在摸索中 逐渐成熟。
互联网金融的思考
李安渝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年05月 深圳
目 录
1 发展背景 2 发展现状 3 发展趋势 4 安全隐患 5 政府监管
发展背景
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
银行业互联网化程度不断加深
银行电商
个人信贷业务P2P
宜信 人人贷 翼龙贷 拍拍贷
基金直销和第三方 销售网站纷纷出现
发展现状
主要业务模式—网络融资
B4H(Banking For Home) 意为普惠银行投资服务,是由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 将优质融资项目通过中介平台推荐给普通家庭或个人投资者,帮助企业项目 灵活融资,同时让更广大的投资者能够享受到原来接触不到的投资收益。
发展现状
主要业务模式—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非实体货币,已多次引爆舆论的焦点。2013年,比特币一路从32美元狂飙 至1242美元的历史高点,甚至超过了同期黄金的价格。比特币的诞生和发展使得人们逐渐将 目光投向了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本意为非实体货币,是支持虚拟世界交易的介质,同样也具有其现实价值。从其发 展进程和属性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在特定平台,特别是网络游戏平台、虚 拟社区、电子商务网站封闭运行的货币。按其发行方或监管方规定,只能用于在所属平台买 卖虚拟物品;(2)已经具有更多传统货币属性,更接近传统货币的虚拟货币:除了Bitcoin (比特币)、Ripples(瑞波币)、BizX(易币)、还有Litecoin(莱特币)、Freicoin等。此 类虚拟货币借助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的推动,已经延伸到传统货币体系以及实体经济领域。
发展背景
LendingClub
LendingClub的发展 分为三个阶段:
本票模式
(1)向借款会员发放相应 金额的贷款; (2)将借款会员签发的贷 款本票转让给相应的投资会 员
银行模式
与WebBank合作 (避开各州的利率上限): ( 1 )由WebBank 向借款会 员发放相应金额的贷款; ( 2 )将贷款本票平价转让 给 LendingClub ,即时收回 发放出去的贷款资金。 LendingClub 在获得转让后 的贷款本票后,再将该本票 转让给认购的投资会员,同 时从投资会员在富国银行的 集合受托账户中获得等额资 金
当通过金融市场融资的项 目成功率超过银行融资时, 金融市场的活跃不仅有助于 自身效率的改善,而且将通 过与银行部门的互补性竞争, 促进金融市场和银行部门双 方效率的共同提升,从而大 大提高金融体系的整体效 率。
目 录
1 发展背景 2 发展现状 3 发展趋势 4 安全隐患 5 政府监管
发展现状
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
出借人
降低利率
借款人
最高利率
发展背景
各平台的交易量
平台交易量总额 已获得融资总额
注:以上数据为截止2014年4月份的数据
发展背景
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变化
注:人民币贷款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发放的一般贷款及票据贴现,它反映了银行业对实经济的资金支持。
发展背景
互联网的长尾理论
投资 项目 额度 收益
传统保险渠道变革和 保险产品的重新创新
发展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
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可以追溯到1971年成立的NASDAQ • • • • • 美国证券商协会在1971年2月8日正式建立了电子股市系统,也就是纳斯达 克市场。 纳斯达克又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电子交易并面向全球的股市,它在55个国 家和地区设有26万多个计算机终端。 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成果,提出股票交易的电子化,网络化。 挑战当时的垄断巨头纽约交易市场,并于1996超越。 高新技术降低交易成本,吸引大量小规模企业、小规模投资者。
• 每股106到135美元
这种创新性的IPO询价模式尽管没有 达到降低IPO开盘价与承销价的差距, 但也大大推动了营商、承销商的 运营透明度,以及小微投资者参与 IPO的积极性。
• 每股85美元
发展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渗透
中国证券 交易所
中国银联 21.8万亿
中国工商 银行 330万亿
31万亿
2012年中国银联的交易额是21.8万亿元,中国证券交易所(包括上海与深圳)的交易额 是31万亿元。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额为330万亿元。通过阿里巴巴进行交易的 是普通商品,而通过银联、工商银行、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是特殊商品——金融商品, 互联网金融早就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当时的互联网金融只是 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是将部分或者全部金融业务通过互联网来完成,如招商银行的 网上银行、易保在线的网络投保、证券交易的电子化等等;金融的互联网化是互联网 金融发展的前身,是互联网金融出现的必经之路
2013年,以余额宝为 代表的搅局者大举入侵传统 理财市场,互联网与金融的 融合在悄然加速。2013年被 称为互联网金融爆发元年。
发展现状
我国互联网金融总览
发展现状
我国互联网金融总览
模式研究
主要业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三种主要业务模式:
支付结算、 网络融资、虚拟货币、投资理财和保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机构、人人贷 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越发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以其独 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对传统金融业务的每一个链条形成直接冲击 甚至具有替代作用,并逐步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对传统 金融业务的核心进行改造。 互联网对于金融的改造涉及到了整个行业链条,包括支付的手段及流程、信 用评级的方式及流程、担保公司、第三方资金管理平台、金融平台软件的开 发、银行各个业务系统等,在此背景下,发展出了支付结算、网络融资、虚 拟货币、渠道业务以及金融辅助等五类模式。
证券模式
证券模式与原有模式在大部 分环节上并无差别,区别在 于:在证券模式下,投资人 购买的是 LendingClub 发行 的“会员偿付支持债券”, 投资人是 LendingClub 的无 担保债权人,与借款人之间 并不存在直接的债权债务关 系,但收益完全取决于所投 资贷款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