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和液体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8.认识固体1.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3.羽毛、面粉、纱巾、食盐它们也是固体吗?纱巾、羽毛比较柔软,面粉、食盐颗粒比较细小,但它们都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都属于固体。

4.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还是固体吗?粉笔、纸、蜡经过外力作用,虽然形状、大小等改变了,但它们依然是固体。

5.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最后会变成什么?它们还是固体吗?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最后会变成小石子或沙子。

虽然它们颗粒较小,但仍属于固体。

6.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7.比较积木组的体积:可把积木组进行拆分。

如果每块积木的形状和大小一致,那么可以采用数积木的方法进行比较。

8.比较粉末堆的体积:可以把两堆粉末分别装入相同的杯子中,借助尺子或画线的方法,测量杯中粉末的高度,从而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

9.比较玩偶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用埋盐法来比较玩偶体积的大小。

取足量的盐,利用量杯测出其体积。

再分别把不同的玩偶完全埋入盐中,测出玩偶和盐的总体积,从而比较出不同玩偶体积的大小。

盐也可用沙子代替。

10.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把教室里的物品分成两类,填在下表中。

判断下列物品是不是固体,并写出理由。

写出比较不同固体体积的方法。

9.认识液体1.量筒的使用方法:①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缓倒入量筒。

②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量筒读数时,平视是正确的读数方法。

仰视和俯视是两种错误的读数方法。

仰视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俯视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

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4.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5.在水面放一根牙签更有助于观察水平面。

固体和液体概述

固体和液体概述
分子作用球(约10-8 m) :
在液体内部P点任取一分子 A ,以A为球 心,以分子有效作用距离为半径作一球, 称为分子作用球 。球外分子对 A 无作 用力,球内分子对A 的作用力对称分布, 合力为零。
浸润与不浸润
1. 定义
浸润: 液体沿固体表面 延展的现象,称液体润 湿固体。(水—玻璃) 不浸润:液体在固体表面 上收缩的现象,称液体不 润湿固体。(水—石蜡) 润湿、不润湿与相互接触的液体、固体的性质有关。
小晶粒无序粘 没有确定 多晶体 合 的形状
固体的微观结构

三种典型立方晶体结构
简单立方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晶体的结合类型
离子晶体——离子键 原子晶体——共价键 金属晶体——金属键 分子晶体——范德华力

Hale Waihona Puke 固体特征的微观解释液体
表面张力现象
为什么水面上的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行走,而不 会沉入水中?
微观解释
浸润、不浸润是由于分子力不对称而引起。 附着层:在固体与液体接触处,厚度等于 液体 或固体分子有效作用半径(以大者 为准)的一层液体。
内聚力:附着层内分子所受 液体 分子引力之和。 附着力:附着层内分子所受 固体 分子引力之和。
f附

A

f内
(1)当 f附 > f内,A 分子所受合力 f 垂直于附着层指向固体,液体内 的分子尽量挤进附着层,此时 r<r0 ,附着层扩展,宏观上表现 为液体浸润固体。 (2)当 f附 < f内,A 分子所受合力 f 垂直于附着层指向液体内部,附 着层中分子尽量挤进液体内部, 此时r>r0 ,附着层收缩,宏观上 表现为液体不浸润固体。
固体与液体
固体:晶体与非晶体

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总结高中

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总结高中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引言固体和液体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物质形态。

固体与液体

固体与液体

2.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是因为 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 例如,碳原子如果按图甲那样排列就成为石墨,按 图乙那样排列就成为金刚石.
石墨是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 弱,沿着这个方向容易把石墨一层层地剥下.石墨的 层状结构决定了它的质地松软,可以用来制作粉状润 滑剂,也可以用来制作铅笔心. 金刚石中碳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有很 大的硬度,可以用来切割玻璃.如果把它装在钻探机 的钻头上,能够钻入坚硬的岩石内. 石墨的密度小,金刚石的密度大;石墨能导电, 金刚石不能导电.
9.2《液体》
液体的微观结构

•液体的分子间距离大约为r0,相互作用较强,液体 分子的热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 振动,这一点跟固体分子的运动情况类似。但液体 分子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它们在某一平衡位置附 近振动一小段时间后,又转到另一个平衡位置去振 动。这就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这一个特点明 显区别于固体。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物理》
选修3-3
第一节《固体》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之间又存在相互作 用力.分子力的作用使分子聚集在一起,分子的无规 则运动又使它们分散开来.这两种作用相反的因素决 定了分子的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 态.物理学又把固态和液态统称为凝聚态.凝聚态物 理学是当前物理学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
一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 也就是一种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 例如,天然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结的水晶 (即石英玻璃)就是非晶体. 许多非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 人们在研究中还发现,在冷却得足够快和冷却到 足够低的温度时,几乎所有的材料都能成为非晶 体.

固体与液体的区分标准

固体与液体的区分标准

固体与液体的区分标准
固体和液体的主要区分标准是它们的流动性。

1. 固体:固体是具有固定体积且不能被流动的物质。

它们的形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例如重力。

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和相对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液体:液体可以流动,并且会受到重力的影响流动。

液体的形状可以改变,依赖于容器的外形。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受到压力的影响而改变。

此外,固体和液体还有一些其他的区别:
- 密度:固体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而液体的密度较低。

- 透明度:固体和液体的透明度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但通常液体更可能透明或半透明。

- 表面张力:液体有表面张力,而固体没有。

- 溶解性:液体可以溶解其他物质,而固体通常不能。

- 热胀冷缩:固体和液体都会受热胀冷缩的影响,但液体的膨胀系数通常比固体大。

物态的变化:固体、液体、气体

物态的变化:固体、液体、气体

物态的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物态的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主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这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变是由于物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所导致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过程。

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排列有序。

固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使得分子只能做微小的振动运动,难以改变位置。

固体的熔点是指固体转变为液体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固体的熔点比液体的沸点低。

固体的熔化过程是固体分子受热能作用,分子振动增强,逐渐脱离原来的位置,形成液体的过程。

液体是物质的另一种状态,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

液体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固体小,分子之间的距离比固体大,分子排列无序。

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转变为气体的温度,通常情况下,液体的沸点比固体的熔点高。

液体的汽化过程是液体分子受热能作用,分子动能增加,逐渐脱离液体表面形成气体的过程。

气体是物质的第三种状态,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够充满容器并均匀分布。

气体的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排列无序。

气体的凝固点是指气体转变为液体的温度,通常情况下,气体的凝固点比液体的沸点低。

气体的凝固过程是气体分子失去热能,分子动能减小,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的过程。

在物态的变化过程中,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变。

固体转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熔化,液体转变为气体的过程称为汽化,气体转变为液体的过程称为凝固,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称为凝固。

这些相变过程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不同物质的相变曲线也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物态的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变是由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所导致的。

通过研究物态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总结归纳

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总结归纳

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总结归纳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固体的定义和性质固体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它的分子间相互间距较小,并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

固体具有如下的性质:1.1 弹性:固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可以产生弹性变形,解除外力后会恢复原状。

这一性质使得固体可以广泛应用于弹性材料和机械结构设计中。

1.2 硬度:固体的硬度一般较高,可以通过压缩、切割和磨擦等方法来改变其形状。

硬度决定了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3 熔点和沸点:固体具有明确的熔点和沸点,当温度超过熔点时,固体会熔化成液体;当温度超过沸点时,固体会变成气体。

这一性质使得固体在温度控制和相变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4 导电性:固体中的一部分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一性质使得固体可以应用于电子器件和电路设计中。

二、固体的结晶和非晶2.1 结晶:结晶是固体物质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按一定的规则和方式有序地排列而形成的有规则的固体。

结晶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等。

结晶的规则排列使得固体呈现出一定的晶体形态,例如石英、钻石等。

2.2 非晶:非晶是指具有无规则排列的固体,其原子、离子或分子没有明确的结晶方式。

非晶的性质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具有高的可塑性和韧性。

例如玻璃就是一种常见的非晶体。

三、液体的定义和性质液体是一种具有固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

液体的分子间相互间距较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

液体具有如下的性质:3.1 流动性:液体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可以通过重力、摩擦等力使其流动。

这一性质使得液体适用于输送和运输等领域。

3.2 压缩性:相比固体而言,液体的压缩性较强,但仍然很小。

当外力作用于液体时,它会稍微压缩,但压缩效应相对较小。

3.3 表面张力:液体表面上的分子间存在一种内聚力,使得液体表面呈现出趋向最小化的形态,即表面张力。

这一性质使得液体可以形成水滴和液体薄膜等。

固体与液体知识点总结

固体与液体知识点总结

固体与液体知识点总结一、固体的性质和结构1. 固体的性质固体具有以下一些基本性质:(1) 形状稳定:固体的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 不易压缩:由于固体分子间的排列比较密实,所以固体的体积很难被改变,即固体不易被压缩。

(3) 定形定容:固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所以固体的分子基本处于固定的位置,这样使得固体具有定形定容的特点。

(4) 有一定的硬度:固体由于分子排列牢固,所以具有一定的硬度,不易变形。

2. 固体的结构固体的结构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晶体是由周期排列的离子、原子或分子组成,这种结构是有规则的、有序的。

而非晶体是由无序排列的离子、原子或分子组成,这种结构是无规则的、无序的。

晶体的结构又可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晶体都有其特有的结构和性质。

非晶体则是因为其原子或分子排列是无序的,所以无固定的结构和性质。

二、液体的性质和结构1. 液体的性质液体具有以下一些基本性质:(1) 体积不定形:液体的分子间受到一定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液体具有一定的粘滞性,所以液体的体积不定形。

(2) 定容不定形:液体具有一定的粘滞性和流动性,所以液体的形状不固定但体积固定,具有定容不定形的特性。

(3) 可压缩:液体相对于固体来说,由于其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液体具有一定的压缩性。

(4) 无一定的形状和容积:液体的分子排列比较紧密,所以无一定的形状和容积。

2. 液体的结构液体的结构是由无序排列的离子、原子或分子组成,这种结构是无规则的、无序的。

液体的分子排列常常具有一定的规则,但整体上并没有固定的结构。

三、固液相转化1. 固液相转化的条件固液相转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化为液态或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

固液相转化的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和压力两个方面。

当物质的温度高于其熔点时,固体会转化为液体;当物质的温度低于其凝固点时,液体会转化为固体。

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物质的固液相转化温度也是固定的,这就是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如食盐呈立方体形,明矾呈八面体形,且沿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如导热、导电或光学性质可能不同,即各向异性。非晶体则无规则形状,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相同,即各向同性。值得注意的是,一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形态出现,且许多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晶体。另一方面,液体与气体相似,没有固定形状,由其微观结构决定,其分子间距和相互作用力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此外,液体还表现出表面张力等特殊现象,以及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现象等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