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各课知识点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一课《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国际单位:摄氏度,符号:℃2、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要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并且要让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4、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5、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有:(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电子体温计)、(温湿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第二课《热胀冷缩》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2、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增大);受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3、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有: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等。
4、温度计的液柱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第三课《水受热以后》1、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2、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是: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融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融化后温度(持续上升)。
3、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此时温度将(不再升高)。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4、蒸发:水从液态变成气态。
如:拖地以后,地上的水变干了。
5、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第四课《水遇冷以后》1、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
生活中常见的凝结现象:露、雾、热水上方出现的“白雾”、盛冰的瓶子外壁出现的水珠、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的水珠等。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局部:〔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法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肘关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完成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兴盛〕、〔体力充分〕、〔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打算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青黑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不显示带电。
物体表面的电荷能发生转移。
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1、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2、要有电路,电流只能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一节普通的干电池的电压时1.5v。
人体安全用电是在36v以下。
5、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会造成电池损坏。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那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交换法等来破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或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亮或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相同材料下,并联比串联的电路要亮。
13、电池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 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青岛版四下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与力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运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3.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举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小球击倒矿泉水瓶,用锤子砸核桃,用石子击穿纸,用橡皮把沙堆砸出个坑4.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我们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一物体或参照物而言的。
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情况的描述就有可能不同。
5.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
6.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二课:小球的运动1.按照运动路线来分,物体的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运动轨迹形式主要有直线和曲线两种。
直线是物体特定的一点在一段时间的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始终保持不变,曲线运动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第三课:运动的形式1.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摆动、滚动等。
2.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往往包含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运动形式。
3.一个复杂的运动形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形式。
4. 自然界中,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平动、转动、振动是机械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机械运动是我们见到的各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形式。
5. 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可能不同。
第四课:车来了1.站台上要设置安全线是为了乘客的安全。
2.越过安全线会有什么危险?会被气流卷入站台下,被人群挤下站台。
3.车辆快速经过时,路边的行人会感觉有一股风吹向车辆,路上的树叶会被卷入车底。
4.做车来了模拟实验时,纸相当于站台上的乘客,吹风相当于快速经过的车辆,吹风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5.为了行人安全,道路上设置了哪些标线?人行横道(斑马线)、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公交车站台、安全岛等。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3简易电路知识点考点【必读】

Z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二单元 电路 2.3 简易电路
知识点考点ZJ
Z
1.能够点亮小灯泡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2.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闭合回路叫 (电路)。 3.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导线、电池和小灯 泡)组成了简单电路。 4.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5.简单的电路是由导线、电池、灯泡和开关组成的。
知识点考点ZJ
Z
10.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 的电路。
11.组装一个电路的步骤:
①使用电池盒和灯座把电池和小灯泡固定下来。 ②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用连接电池盒的两根导线 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③把小灯泡安装灯座上,再用导线把它和电池连接起来,使小灯泡亮起来。 ④将开关连接到电路中,使用开关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12.开关的作用:闭合开关,电流接通;断开开关,电流断开。
知识点考点ZJ
Z
问答与实验
13.电路符号:
电池:
灯泡: 开关:
14.我们已经发现电路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在电路中哪些电 器元件是必备的?如果我们将小灯泡换成小风扇或小电动机, 会有什么现象?
将电路中的小灯泡换成小风扇、小电铃、发光器或者小电动机,这些小电器也 会工作,小风扇会转动,小电铃会发出声音,小电动机也会工作。因此,我们可以 得出结论,正常情况下,只要电路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在电路中的小电器都会正常 工作。
知识点考点ZJ
Z
15.在电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你认为电流动
的路径是怎样的?
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 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梳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3.种皮: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4.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1)子叶:储藏或转运营养物质。
有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2)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3)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4)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2.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的方法(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3)用手指在土里按2-3个洞,深度1cm左右。
在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的种子,然后用土盖住洞。
(4)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2.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1)观察工具:种植杯。
(2)在透明玻璃的内壁上放几层卫生纸,里面放点土,让卫生纸粘在玻璃壁上。
(3)将种子放在杯壁和卫生纸之间。
(4)向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3.种子萌发:指种子从吸胀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变化。
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
3.种子长出了根1.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1)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根迅速向下生长,然后长出茎和叶。
(2)无论把种子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终都是向下生长的。
(3)根、茎、叶三者之中,根生长最迅速,也是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来的。
2.根芽:从植物根部长出的幼芽。
根和芽出土后,移植后可成为独立植株。
3.主根系统:具有强壮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
4.须根系统: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许多根,根细长如须。
5.变态根: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根称为变态根。
变态根是植物在长期进化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6.探索植物根的作用(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内容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内容一、电的基础知识。
1. 生活中的电。
- 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电灯照明、电视播放节目、冰箱冷藏食物等。
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它能使电器工作。
2. 电路的概念。
-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只有电路是通路时,电流才能通过,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
二、电路元件。
1. 电源。
-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和发电机。
电池有不同的型号,如1号、5号、7号电池等。
在电路中,电池的正极(通常用 + 表示)流出电流,负极(通常用 - 表示)流入电流。
2. 用电器。
- 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像灯泡、电动机、电铃等都是用电器。
灯泡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3. 导线。
- 导线的作用是连接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让电流能够在电路中流动。
一般导线由金属芯(如铜芯)和绝缘外皮组成,金属芯导电,绝缘外皮防止触电。
4. 开关。
- 开关是用来控制电路通断的元件。
当开关闭合时,电路接通,电流可以通过;当开关断开时,电路断开,电流无法通过。
三、简单电路的连接。
1. 串联电路。
-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例如,用电池、导线、开关和一个小灯泡连接成串联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出,依次经过开关、小灯泡,再回到电池负极。
如果其中一个元件损坏(如小灯泡灯丝断了),整个电路就会断路,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2. 并联电路。
- 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
例如,有两个小灯泡与电池、开关组成并联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出,在分支点分成两条路径,分别经过两个小灯泡,然后在汇合点汇合,再回到电池负极。
如果其中一个小灯泡损坏,另一个小灯泡仍然能正常工作,因为它们各自有独立的电流通路。
四、电路故障检测。
1. 电路故障类型。
- 电路故障一般有断路和短路两种情况。
【精选】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电和我们的生活》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电和我们的生活》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生活中使用的电是由电源提供的。
(2)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能源,它能驱动用电器工作。
2.探究目标
学会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
二、知识梳理
1.1879年,爱迪生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2.发电厂发出,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压达到220伏,小于36伏的电压是人体安全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因此不能用插座中的电做任何实验,我们只用干电池来做实验。
3.墙壁插座内的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网输送到各家各户的,一旦触及能引发事故、致人死亡,千万不能直接触摸。
4.不要靠近变压器以及断开或裸露的电线,当看到断开或裸露的电线时,要马上报告家长、老师或有关人员。
5.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由电源提供的,像电灯、电视机等是由发电厂供电;而像手机、石英钟等则是由电池供电。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实验名称:调查家中使用的电器。
(2)探究问题:电的来源和作用是什么?
(3)实验材料:家中使用的电器等。
1 /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油菜【十字花科】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绿色 4 片】、花瓣【黄色 4 瓣】、雄蕊【 6 根】、雌蕊【 1 根】四部分组成。
完全花:萼片、花瓣、 雄蕊、雌蕊四部分都有 。【如油菜花、白菜花 、桃花】
3、
不完全花:四部分中缺 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 。【如南瓜花、黄瓜花 、桑树花】
卵生 动物 【以产卵的方式 繁殖后代】 蛙、鸟、鸡、蜻蜓
胎生 动物 【直接产出幼体 繁殖后代】 猫、羊、狗、马
11、种子的结构
种皮:保护种子 胚根 发育成根
胚 胚芽 发育成芽和叶 子叶 发育过程中提供营养(
枯萎)
12 、 种子萌发条件
足够的水分 空气 适宜的温度
13、种子萌芽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
4、 雄花 :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 雌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
6、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作用。
5、雄花和雌花都是不完全花也是 单性花 。
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9
、像油菜花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 虫媒花 。
花药:含有很多花粉
7、 雄蕊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花丝
柱头:柱头上有粘液 雌蕊 —— 花柱
鱼 鸟 青蛙卵的孵化 小鸡的孵化
16、动 物 的 卵 形状多样、小 被胶质管(颜色不同)包围,缠绕在水草上 数量多 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10 天左右孵化出蝌蚪,几个星期内长成青蛙 三个星期
14、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15、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和胚等部分组成
鸟类的卵
作用
卵壳
保护卵细胞
卵壳膜
卵白
保护卵细胞、供给胚胎
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
卵黄
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胚
气室
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蝴蝶 青蛙、蟾蜍
子房
8、 给花传粉 :昆虫将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10、把种子传播到远处
(将种子散布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弹射传播(自体传播) .如:油菜花、凤仙花、 芝麻 动物传播。如:苍耳、 鬼针草、蒺藜 风力传播。如:蒲公英 、蓟、槭树 水流传播。如:莲蓬、 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