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工程》课程在大学、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及内容 探讨
爆破工程课程设计

爆破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爆破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爆破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掌握爆破原理、炸药选择和使用方法;–熟悉爆破工程的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爆破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撰写简单的爆破工程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爆破工程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和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爆破工程基本概念:介绍爆破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爆破工程的基本情况。
2.爆破原理及炸药选择:讲解爆破原理、炸药的性质和选择方法,使学生掌握爆破工程的核心技术。
3.爆破工程安全技术:介绍爆破工程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和个体防护装备,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爆破工程设计及实施:讲解爆破工程的设计步骤、方法和要求,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爆破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爆破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爆破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进行爆破实验,使学生了解爆破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爆破工程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爆破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爆破工程》实验教学安全管理

实验 步骤如 下 : ( ) 式实验 前 ,为保 证 学 生安 全 ,给 学生 一 1正
个 心理 准 备 ,先 用 引 火 头 代 替 雷 管 进 行 检 测 和 引
爆 。 目的是让学 生熟 悉检 测方法 和检 测步 骤 ,感 受
起爆 过程 。
线。
( ) 电阻值正 常 的 电雷 管 脚线 连 接 到 电雷 管 6将 起 爆器 ,起爆 电雷管 。 实 验过 程 中的安全 注 意事项 如下 :
( ) 检测 或 引爆 的 电 雷 管 在 检测 或 引 爆 前 , 1被
必须 放人 防爆箱 或 防爆墙 后侧 。 () 2 由于空爆 雷 管声 音 大 ,也 为 防止 空 气 冲击 波 和雷管 壳片 飞散 伤人 ,引爆 前 ,所 有参 与 实验 的 学生 必须 撤退 到安 全距离 ,然后 在 实验指 导 老师发 令后 引爆 雷管 。
爆破 实验 过程 中 ,需要 使用 雷管 、导 爆索 、导
爆管 和 炸 药 ( 状 炸 药 或 乳 化 炸 药 ) 爆 炸 物 品 。 粉 等 在实 验过 程 中 ,如 果 发生爆 炸物 品意 外爆 炸 ,将 威 胁 到参 与实验 师生 的生命安 全并 导致 实 验室 财产 损
3 实验 结 束 后 ,未 使 用 完 的 爆 炸 物 品及 时 退 ) 回库房 保管 。
gne n o l .B tnadz gt t gs p o stt gb sn s n ae eu t n adrif cn l t gt t gs ey i r g cus e i P e ys dri n sn t ,cntui l t g t t gs t r l i s n en rigba i sn a t a i ei e i n a i ei f y g ao o sn e i f
《爆破工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爆破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爆破工程/Blasting Engineering学时/学分:48/3(其中含综合实验 8 学时)先修课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工程机械适用专业:采矿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土建、岩土工程等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爆破工程是采矿工程(资源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又具有专业技术课的特点,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支撑课之一;并在教学、科研和工程应用中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
通过爆破工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爆破器材的性能和岩石爆破方法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地选用爆破方法和确定爆破参数,能用理论计算方法和图表设计常规爆破方案,并具有分析和解决爆破技术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还安排了8个学时的爆破综合实验课。
通过系统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可以达到国家公安部“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安全作业证”的中级理论考核水平。
2 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2.1 教学内容《爆破工程》课程内容由4个模块构成:1)第一知识模块—爆破器材部分(18学时)包括炸药的起爆机理与爆轰理论;炸药、起爆器材、起爆方法;该模块把近年爆破工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进展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成果、新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更扎实的基础和更丰富的知识面,能够准确、安全的选择和使用爆破器材。
该模块由3个单元组成,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2)第二知识模块—岩石破碎理论部分(10学时)包括岩石性质与分级;岩石的爆破破坏机理;装药量计算原理。
该模块的改革是将各种装药量计算理论和法则统入到能量平衡原理中,并把单位炸药消耗量、最小抵抗线原理、毫秒爆破作用理论归整到岩石破碎理论章节,使学习起来更系统完整。
能够使学习者掌握炸药在不同岩石条件下如何破碎岩石,从而能针对不同岩石条件和目的来选择爆破方案。
该模块由2个单元组成,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和课堂研讨。
3)第三知识模块—爆破工程技术部分(12学时)该模块包括预裂与光面爆破、井巷掘进、浅孔、中深孔爆破等。
《爆破工程》课程学习指导讲解

《爆破工程》课程学习指导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爆破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它既是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其目的旨在向学生传授炸药爆炸和岩石爆破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工程爆破设计和分析解决工程爆破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有关工程爆破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方面)的内容:1、基础理论模块:包括炸药的起爆机理与爆轰理论,岩石的爆破破坏机理、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等。
该模块既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
2、爆破器材模块:包括各类炸药的主要性能,各类起爆器材的结构、使用方法和主要性能以及起爆方法;3、爆破设计及施工技术模块:包括光面预裂爆破、掘进爆破、露天浅深爆破、露天硐室爆破、拆除爆破等爆破技术的设计计算及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
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结合工程实例讲解,突出行业特点;2、讲课时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同时也应介绍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最新知识和最新理论,使同学们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前沿信息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如下要求1、能准确地使用专业术语,理解炸药爆炸的基本概念以及起爆和传爆的基本原理;2、熟悉爆破器材的结构和性能,掌握火雷管起爆法、电雷管起爆法、导爆索起爆法、导爆管起爆法及其爆破网路的施工技术;3、掌握地下光面预裂爆破、掘进爆破、露天浅深爆破、露天硐室爆破以及拆除爆破等爆破技术;4、掌握爆破安全技术;5、了解和爆破有关的岩石性质,理解岩石爆破的物理过程和基本原理;6、了解当前爆破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方向。
五、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板书)方法,并安排课堂讨论。
六、课程教学资料教材:爆破工程戴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2参考书:1、爆破工程东兆星邵鹏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2、爆破工程管伯伦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2.23、爆轰物理学张宝坪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84、爆炸基本理论张守中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七、成绩评定1、本课程采用结构评分,即平时作业和考勤占本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70%;2、根据《西南科技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西南科大发[2001]207号)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考核资格,必须重修。
《工程爆破》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探讨

1课程 教学 目的及 要求
配为: 1 第 章爆破工程概论 ( 2学时) 第 2章爆破器 、 材与爆破技术 ( 2学时 )第 3章爆炸及炸药 的基本 、 理论 ( 4学时) 第 4章岩土 中爆 炸的基本理论 ( 、 重 点 )6 ( 学时)、 5章地下工程爆破 ( 第 重点 ) 6学 ( 时 )第 6 、 章露天工程爆破 ( 6学时 )第 7 、 章楼房及 基础拆 除爆破 ( 4学时 ) 第 8章钻孔方法和钻孔机 、 具 。理 论教 学在 1 —8周 内进 行 , 每周 4个学 时 。 实验教学共 2个学时 , 学生可参 与岩土工程爆 破试验或通过多媒体 、 教具、 挂图、 幻灯等方法学习 , 并完成工程爆破实验报告 。 22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 在教学过程 中, 多媒体起到主版面的作用 , 而板
课 程 大纲对 该专业学生的要求。
关键词 :工程爆破 ; 三结合” 学方法 ; 学效果 “ 教 教
d i1. 99 ji n 10 5 5 .0 10 .2 o:0 3 6 /.s .0 0— 7 7 2 1. 5 12 s
中图分 类号 : 40 G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05 5 ( 0 )502 -3 10 -77 2 1 0 -120 1
用的何种起爆方式炸毁碉堡 , 爆破工程与军用爆破 的区别等一系列专业问题 。
在 学 习引爆 炸 药 的能量 有 哪 些形 式 时 , 观 看 可
O l ~ 5 l~Z 5 O Z ~z 0 5 z ~3 5 0 3 ̄3 0 5
学生平时成 绩区间段 ( ) 分
图 1 学 生平 时成 绩 区间图
解该 课 程 的发展 动 态及前 景 。 根 据 该课 程 的教 学 大 纲 , 安 排 8周 的教 学 任 共
《爆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爆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为了提高《爆破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爆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131-02一、前言《爆破工程》课程是本科采矿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井巷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爆破安全技术》等课程的基础课,爆破技术是采矿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工艺和技术,又是能够独成体系的工程技术。
目前我校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城市与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以及土木工程专业的各个方向都开设有《爆破工程》课程,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建立了一个承前启后、能文能武的师资梯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从事爆破事业或相关行业的优秀人才,完成了多项教学、科研和工程项目成果。
《爆破工程》课程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尽管有文献对《爆破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1-3],但在新形势下,为突出我校各专业教学特色和保证该课程持续、健康发展,对本课程制定其发展规划,拓展其改革思路势在必行。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能掌握炸药爆炸的基本理论和岩石破碎基本原理,了解爆破工程的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掌握爆破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独立从事爆破方案设计的基本技能,熟悉炸药与爆破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掌握爆破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知识,具有爆破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根据我校本科生《爆破工程》课程大纲要求,共安排课堂教学36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三、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技术课程,《爆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对本门课程及相关专业的兴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专门技术人才,但就目前的教学而言,仍然面临不少问题与矛盾。
“爆破工程”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爆破工程”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二、传统“爆破工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以及为绝对保证参与实验学生的安全,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上,偏重于以炸药和起爆器材性能方面的实验项目,几乎没有开展爆破方面的实验项目;实验教学方式以演示性实验为主,即教师操作实验,同时讲解实验过程,学生看和听。
实验实行大班制,即参加实验学生人数通常都在30人以上。
这种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虽然保证了学生安全,但由于学生未能亲自操作实验,无法切实感受爆炸的威力,也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后,虽然理论教学课时多,但由于没有实验去验证理论,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对理论的认识也是一知半解的。
同时,扼杀了部分有求知欲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三、“爆破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1.构建了多层次多角度“爆破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为提高“爆破工程”课程实验的实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的有机衔接,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上,以传统实验项目为基础,采取多重措施,构建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爆破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1)基础性实验项目。
基础型实验项目主要是以炸药和起爆器材为基础设置的内容比较单一的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也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项目,如电雷管电阻检测与起爆实验,炸药猛度实验,炸药殉爆距离实验,导爆管起爆实验等。
学生完成这个板块的实验项目后,能够掌握炸药和爆破器材的性能及安全使用注意事项,为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和提高性实验项目奠定基础。
(2)综合性实验项目。
综合型实验项目主要是对部分基础型实验项目增加难度和内容,或将两个或多个基础性实验项目组合设计一个新的实验项目,实现实验项目综合化、系统化,以更加接近具体的工程爆破要求。
这个板块的实验项目增加了学生按要求进行自主设计环节,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爆破器材和爆破理论知识的能力。
《爆破工程》课程学习指导讲解

爆破工程课程学习指导讲解简介爆破工程是一门涉及到工程技术和化学知识的课程,主要讲解在工程建筑中如何使用炸药和相关爆炸物来进行矿物开采、建筑拆迁、隧道建设等具体工作。
该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炸药的基本性能以及安全使用技术,还需要在爆破方案设计和实施、现场操作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有较深的学习和掌握。
本文将主要为学生介绍该课程的学习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学习内容爆破工程基础知识学习爆破工程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知识包括:1.爆炸物的种类和分类2.爆炸物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3.爆炸物的运输、存储及使用技术4.爆炸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爆破工程的技术。
爆破方案设计和实施学会独立设计和实施爆破方案,是爆破工程学习的重中之重。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根据工程要求和场地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爆破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
此外,还需要学习如何在实施过程中,对测量数据及时做出调整和纠正,以保证爆破成功和现场安全。
现场操作和安全管理爆破工程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学生在现场进行具体操作,因此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操作技巧的掌握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好现场巡查和安全预判,如何安装炸药和起爆装置,如何控制爆破的范围和方向,如何应对失败情况等。
在实际操作中,对安全管理的严格要求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
学习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爆破工程的学习需要同时学习理论和实践,但理论知识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是有着关键作用的。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把重点难点消化吸收,建立知识体系框架。
同时,学生应该密切关注最新的爆破工程技术及安全规范,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学习爆破工程需要实践技能的积累和掌握,学生可以参与到实际的爆破工程中去,培养自己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
在实践操作中,要注意安全、科学、合理、娴熟和专业,以保证爆破工程的安全性和成功性。
多角度学习和研究在学习爆破工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多种角度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破工程》课程在大学、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及内容探讨
摘要:《爆破工程》是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针对其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强的课程特征,以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教学对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爆破工程课程教改
《爆破工程》是一门教学内容较多且涉及到岩石力学、断裂力学、工程地质和爆炸力学等交叉的学科,在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均选修该门课程。
根据大学生和研究生培养目的不同,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区别对待,以满足他们在施工单位、科研教学单位的要求。
1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科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熟练地掌握炸药爆炸和岩石爆破破碎的基本理论、起爆器材、起爆方法、露天爆破技术、隧道及地下工程爆破技术以及安全技术措施,具备独立从事爆破方案设计的能力。
根据本科生《爆破工程》的教学大纲,共安排32个学时。
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掌握爆破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从事爆破设计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
根据研究生《爆破工程》的教学大纲,共安排48个学时。
2教学方法
2.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爆破工程》均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
本科生《爆破工程》理论教学30个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为:第一章爆破工程概论(2学时)、第二章爆破器材与爆破技术(4学时)、第三章爆炸及炸药的基本理论(4学时)、第四章岩土中爆炸的基本理论(6学时)、第五章隧道及地下工程爆破(6学时)、第六章露天工程爆破(6学时)、第七章拆除爆破(2学时)。
实验教学共2个学时,学生可参与爆破工程施工或通过多媒体、照片等方法学习,并完成爆破试验报告。
研究生《爆破工程》理论教学46个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为:第一章爆破工程概论(2学时)、第二章爆破器材与爆破技术(4学时)、第三章爆炸及炸药的基本理论(4学时)、第四章岩土中爆炸的基本理论(6学时)、第五章隧道及地下工程爆破(6学时)、第六章露天工程爆破(6学时)、第七章拆除爆破(2学时)、第八章爆炸应力波传播规律(4学时)、第九章爆炸应力波与不同介质相互作用(6学时)、第十章爆破测试技术(4学时)、第十一章专题讲座(4学时)。
实验教学共2个学时,学生可参与爆破工程施工或通过多媒体、照片等方法学习,并完成爆破试验报告。
2.2 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起到主板面的作用,而板书起到副版面的作用。
对于一些复杂的图表,采用多媒体演示,对于一些爆破施工的
操作过程采用视频形式向学生演示,增强学生对爆破工程的感性认识;对于一些关键公式,如爆破药量的计算公式和爆破振动速度计算公式,则采用板书形式,起到强调作用。
3 独立能力培养
要培养的本科学生具有独立的爆破设计能力,研究生要具有独立的从事爆破科研工作的能力,必须对目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变目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法如下:(1)加强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满堂灌教学方法改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主动学习。
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主要是应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隧道爆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与爆破强度有关的因素以及降低爆破振动的技术,针对典型条件,让学生思考控制隧道爆破施工对环境影响的措施。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深度和广度,培养全面和深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爆破工程》是一门综合理论与实践、具有很强技术性的专业课程。
对于本科生,既要使学生了解爆破基本理论,又要使学生掌握爆破技术,因此讲授时必须注重深度和广度。
深度主要把问题讲彻讲透,既要给出基本概念,还要阐述其丰富的内涵;既要讲清现象,还要讲透本质。
例如,在讲授岩石爆破破碎机理时,就是要通过岩石的粉碎、破裂、移动、抛掷等现象,向学生讲授其本质是炸药爆炸产生的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共同对岩石的作用,并且不同类
型岩石,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所起作用不同,从而具有独立进行爆破设计的能力。
对于研究生,还要掌握爆破应力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爆破应力波与周围介质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控制爆破周围环境的安全技术措施,从而具有独立从科研的能力。
4 教师要求
由于《爆破工程》课程,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较高的专业技术课程,而且该课程又涉及岩石力学、断裂力学、工程地质和爆炸力学多学科,这对授课老师提出较高要求。
要求授课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爆破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掌握岩石力学、断裂力学、工程地质和爆炸力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传授给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让本科生具有独立进行爆破设计的能力,让研究生能够独立从事与爆破工程相关的科研任务。
5 专题讲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爆破环境的变化,新型爆破器材和测试仪器不断被研制出,新的爆破技术不断在工程实践中出现,推动了爆破理论不断发展,由于《爆破工程》教材更新较慢,为了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爆破技术和理论,要进行一些专题讲座,弥补教材的不足。
例如,为了精确地控制雷管延时时间,更好的降低爆破振动和提高爆破效果,目前,研制出用集成电路控时爆破时间的电子雷管,并在一些复
杂环境下的爆破施工中应用。
为了使学生掌握最新技术,授课教师应该讲授这样的专题讲座。
6 结语
为了确保本科生和研究生《爆破工程》课程的授课效果和质量,授课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爆破理论基础,还要具有较丰富的爆破实践经验,针对本课程和研究生的不同要求,所讲授的内容和广度应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和满足社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朱大鹏,李玉花.工程爆破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5):122-124.
[2] 徐颖.爆破工程课程改革[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6-88.
[3] 蒲传金,肖定军.爆破工程实验教学安全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3):181-183.
[4] 柯其才.爆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1(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