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赏析 -古诗-赏析
《迢迢牵牛星》原文及赏析

《迢迢牵牛星》原文及赏析《<迢迢牵牛星>原文及赏析》“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它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读来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咱们先来说说这原文。
“迢迢牵牛星,皎迢河汉女”,一开头就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遥远的星空。
那迢迢的牵牛星啊,还有那皎皎的织女星,这两颗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多让人觉得孤寂和无奈。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这织女伸出那纤细洁白的双手,札札地摆弄着织布机。
你能想象那个画面吗?就好像咱们小时候看到妈妈在缝纫机前忙碌的样子,专注又带着点焦急。
这织女不停地织啊织,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一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只是不停地哭泣,泪水像雨水一样掉落。
哎呀,这得多伤心啊!再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们之间的距离能有多远呢?这就好像有时候咱们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可就是怎么也够不着,心里那个着急哟!最后“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人就隔着这盈盈的一水,只能含情脉脉地相互凝视,却无法倾诉衷肠。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一对小情侣闹别扭。
女孩子气鼓鼓地站在湖边,男孩子一脸着急地在旁边解释着什么。
女孩子就是不理他,男孩子的眼神里满是无奈和焦急,就像那隔着银河的牛郎织女,近在咫尺却又仿佛远在天涯。
当时我就在想,这世间的相思和无奈,真是无处不在啊。
回过头来再看这首诗,它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把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中的织女,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而是一个有着真情实感的女子,她的忧愁、她的思念,都那么真实可感。
从艺术手法上来说,这首诗大量运用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让我们仿佛能听到织女织布的声音,看到她伤心落泪的模样。
七、八年级诗歌赏析(全)

七、八年级诗歌赏析(全)【七年级上册】1、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富于生活哲理,说明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在我们所学的诗词中,包含此相同哲理的诗句还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了浓浓的乡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也表达了这种感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次北固山下》中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王湾《次北固山下》交代作者行踪的句子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6)《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迢迢牵牛星》原文、翻译及赏析

《迢迢牵牛星》原文、翻译及赏析《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迢迢牵牛星》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迢迢牵牛星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注释迢(tiáo)迢:遥远的样子。
牵牛星:河鼓三星之一,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河汉,即银河。
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
擢(zhuó):引,抽,接近伸出的意思。
素:洁白。
札(zhá)札:象声词,机织声。
弄:摆弄。
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此句是用《诗经·小雅·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
而这里则是说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
涕:眼泪。
零:落下。
清且浅:清又浅。
相去:相离,相隔。
去,离。
复几许:又能有多远。
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
一说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
”一水:指银河。
间(jiàn):间隔。
脉(mò)脉:含情相视的样子。
一作“默默”,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赏析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诗一开篇,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
“迢迢”是织女心里的感觉,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
由《迢迢牵牛星》巧妙叙写思情说开去

由《迢迢牵牛星》巧妙叙写思情说开去作者:夏春红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年第12期《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的代表作,这首诗将现实和愿望强烈对比,通过描绘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互相倾诉衷情的痛苦,抒写了男女离别之情,可谓哀怨动人。
在教学中,笔者着重引导学生赏析了“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几句诗叙写思情的精妙之处——牛郎织女无法相会,只因银河阻隔。
按常理,作者应极力描写银河之深、之宽,这样才会突出他们相会之难,更好地表现其思念之苦。
但是,这首诗却不囿于常理,反而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来描写银河,银河清澈见底,并且两岸之间距离不远,这样描写看似不合常理,但细推敲,却把织女的相思写到极致。
银河的浅与窄,引起织女的希望和盼望,认为相会很容易,但现实却永远无法渡河与牛郎相会,这又将织女打进了绝望的无底深渊,愈发增添了织女的内心之痛、思念之苦。
其痛其苦就像李商隐《锦瑟》“蓝田日暖玉生烟”描写的意境那样,在太阳的照耀下,玉器溢出的烟若隐若现,此玉貌似唾手可得,但却永远难以寻觅。
这便是可遇但不可得的痛苦!由此也引发出诗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喟叹。
无独有偶,在叙写思情方面,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与《迢迢牵牛星》有异曲同工之妙。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那些离家已久、保家卫国的戍边战士,尽管思乡之苦已被飘飞的大雪冲淡了些许,但是,待到春回大地,大雪融化,牧马归来,明月入怀,羌笛四起之时,这些离家已久的征夫们又怎能不重燃归意呢?而由于战事所迫,戍边所需,他们重新燃起的归意又在转瞬之间消遁无形,徒留怅惘之情。
这种让人燃起希望继而彻底绝望的思情怎能不让人痛彻心扉!温庭筠在《望江南》中也极力渲染了这一情思,诗中的女主人高高兴兴地忙着梳洗打扮,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登楼眺望夫君归来,但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州”,从天际飘来的艘艘白帆,又一一从她眼前飘过,无一停留。
表达黍离之悲的诗句

1. 诗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作者:佚名出处:《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赏析:这首诗来自中国古代诗集《诗经》中的《关雎》篇。
诗人以河汉女子擢素手、弄机杼的形象,表达了离愁别绪中思念之情。
诗句中的迢迢牵牛星代表着离人的遥远,纤纤擢素手则意味着诗人对离别的思念。
2.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杜甫出处:《望岳》赏析:这是杜甫的名篇《望岳》中的诗句。
诗人以登临高山的景象来比喻离愁别绪中的孤独和痛苦。
诗句中的凌绝顶表示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则表达了诗人在高处俯瞰时对世界的宏观视角和对生活的思考。
3. 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作者:王之涣出处:《登鹳雀楼》赏析: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诗人以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形象,寄托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
红豆的细小而坚韧的枝条,在春天发芽,象征着离愁别绪中希望的萌芽。
4. 诗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作者:白居易出处:《长恨歌》赏析:这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诗句。
诗人以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眷恋和离别时的悲伤之情。
5. 诗句:“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作者:李白出处:《三五七言/ 送友人》赏析:这是李白的《送友人》中的诗句。
诗人以相思之情表达了对友人分别时的惋惜和思念之情。
诗句中的相思相见,强调了离别带来的思念之苦,此时此夜则突出了诗人此刻的伤感之情。
6. 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作者:苏轼出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赏析:这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诗句。
诗人借着饮酒问明月的方式,表达了对离愁别绪中苦苦思念的心情。
明月几时有的疑问,突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深。
7. 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作者:王勃出处:《滕王阁序》赏析:这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诗句。
诗人以落霞与孤鹜齐飞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表达了离愁别绪中的凄凉和孤独之情。
高中语文迢迢牵牛星教案

①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写出了遥远;“牵牛星”,在银河南岸;这是从织女星的角度看 的。“河汉”,银河;“河汉女”,织女星,在银河的北岸,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由两颗星隔银河相对的天相,先用“迢迢”二字将牵牛星推远,以下就织女星写 出许多情致。这是从远景写起的。开头两句是环境描写。秋夜星空寥阔明净, 对幽闺思妇来说,最容易触动她们的别绪离愁,把她们引入碧海青天的梦幻世 界;而银河两旁的牛女双星的方位和有关双星的故事传说,更使得眼前景物和 离人的现实心情很自然的结合起来,丰富了这一梦幻世界的内容,也给诗作渲 染上了一层凄丽的悲剧色彩。
理清诗歌结构,通过意象评析深入理解诗的内涵。
诗歌思想感情的展开过程的理解。 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 方法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迢迢牵牛星》赏析 ⑴诵读诗歌,理清结构 诗歌起首两句描写环境,中间四句描写织女,最后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
哀怨:诗中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全篇十句 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
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
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
四、 巩固练习: 五、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一二三。
板书设计:⑴两星现状→ ⑵织女的相思→
教学回顾: 缺课生名单:
教师
为什么她在终日“札札机杼”声中却织“不成章”,“泣涕如雨”呢?下 点拨
《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解析

同是取材于“牛郎织女”这一美丽
的传说,虽立意不同,表现手法也 各具特色,却都形象地表现了这一
爱情故事,使其得以世代流传。
一、思想内容方面
《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饱含离 愁的少妇形象,表达的是愁苦哀怨之 情。 秦观的《鹊桥仙》则一反前人俗套, 自出机杼。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 离愁别恨上,还对牛郎织女有着深情的 慰勉,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
二、诗歌意境方面
《迢迢牵牛星》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 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 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同时,深深流露 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 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 可即的悲凉。 秦观的《鹊桥仙》则一反前人俗套,自 出机杼。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 上,而是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立意新颖, 境界高绝。
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
是机的声音, “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
人的神情。同是叠音,表现对象却各不相同,
然而又都显得确切不移、自然生动。同时,叠
音词的运用,增添了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
随韵成趣,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
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
《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
《迢迢牵牛星》 与《鹊桥仙》
比较赏析
乐清中学语文组 吴复满
鹊桥仙
秦 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 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
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
比较赏析
一、从思想内容方面来比较赏析 二、从诗歌意境方面来比较赏析 三、从艺术特色方面来比较赏析
《迢迢牵牛星》导学案知识讲解

《迢迢牵牛星》导学
案
高效课堂“12345”导学案
课题《迢迢牵牛星》课
时
1 主备人邱木清
教学目
标
1、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中叠词手法的巧妙运用,了解叠词的音韵美。
同时对互文手法有一定的掌握。
2、分析作者以旁观者身份用不同视点观察牛郎织女夫妇写作手法的妙处。
分析织女的形象,深入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陶冶情操。
3、运用联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
点
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难
点把握诗歌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分析诗歌当中的织女的形象。
对比不同诗人笔下牛郎织女的不同。
一、情境创设
有牛郎织女的故事导入
二、自主探究
大家朗读完了这篇诗歌,有谁来说说读完后的感受。
…诗歌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感情基调又是如何的呢
三、知识导学
(一)内容赏析
1、教师逐句范读《迢迢牵牛星》,并用有诗意的语言逐句分析大意。
从整体感知引导同学们发挥联想。
补充材料:关于牵牛星与织女星的相关知识
开关两句
中间四句
最后四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迢迢牵牛星》赏析-古诗-赏析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是借助古老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来反映爱情生活的诗篇。
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的记载是《诗经》。
《诗经·小雅·大东》一诗写道:“维天有汉(汉,天河也),监亦有光。
跂(q
隅,边)彼织女,终日七襄(襄,次或行)。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睕(W
n明亮意)彼牵牛,不以服(服,驾)箱(车箱)。
”⑴意思是说,在天上有一条银河,看得见它发出清彻的光。
河这边有一位勤劳的织女,每天织出锦纹七行。
虽说每天织出七行,却不能反复地织成锦章。
因为银河那边有牵牛郎,却不能用来驾车箱。
这几句诗是写织女对心中人恋念。
《迢迢牵牛星》化用了《诗经》这一内容,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更具体了故事的情节,更加突出了织女相思之悲苦,思念之哀怨,而且感情描写更细腻,艺术手法更完美,更加充分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织女渴望夫妇团圆的强烈愿望。
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及写作特色。
这首诗,整体来看是从织女的角度写。
诗一开篇,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
“迢迢”是织女心里的感觉,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
牵牛郎,既是“河汉女”眼中的牛郎,也是“河汉女”心中的牛郎。
这第一句是立足织女的感觉来写,第二句才正面写织女。
这一二句诗就为后文的种种场面描写、情思描写而张了本。
“皎皎河汉女”是写景也是写人。
“皎皎”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是为后文的“清且浅”做铺垫,同时也写出了织女整体形象的娇美姿态。
接下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句,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
“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
“素”字写出织女手的颜色,白嫩娇美。
“擢”一个动词,写出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娴熟优美。
“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
“纤纤擢素手”写得如见其形,“札札弄机杼”写得更如闻其声。
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
诗的五六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
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
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什么原因造
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
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
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是写景句。
“古诗十九首”擅长借景抒情,情寓景中,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绪,从而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诗中写的景,“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本可以涉足而过,但为何织女反而感到“迢迢”呢?原因是“思情”的缘故,因可望不可即,而咫尺胜天涯。
这样就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织女的情绪,更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
借景衬情,借景写情,景语即是情语,从而使诗具有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念和爱慕情意。
“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
诗句委婉含而不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无限空间,让读者去思索、去想象、去体味,“河汉女”在爱情上的爱慕、思念、渴望的甘苦。
正如古人读“古诗十九首”时的评语那样:“诗思深远而有余意”⑵。
《迢迢牵牛星》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爱情悲剧,而
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此诗产生的年代,正是社会动乱时期,男子从征服役,人为地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
夫妇久别是她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她们的伴侣,夫妇团聚就成了她们的向往。
此诗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这样一种社会现实。
这首诗在艺术特色上为表达天上悲情人间写照的主题,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首先,运用浪漫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
诗用浪漫手法借天上的故事来喻现实生活,抒发了织女的别恨哀怨及向往夫妻团聚的感情。
诗的联想也十分丰富,写人、写景、写情、写感,几乎是句句明写织女,而又句句不离牛郎。
好似随意而实则匠心独运,“文温以丽,意悲而远”⑶。
其次,抒情和写景的结合。
诗不拘于神话传说的故事,而立足于写织女的感情。
不仅通过织女怅望牛郎、无心弄机杼、泣泪落如雨、脉脉不得语等场景描写来揭示织女的心情感受,抒发织女的离情别绪,也注意了和景物描写结合起来,通过“皎皎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等景语的衬托和渲染,来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
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
诗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却又谐调一致,浑然一体。
再次,诗的语言优美自然、精炼工切而又富于蕴味。
尤其诗中“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叠词,不论是对写景还是对抒情,都十分精练准确,蕴味无穷,妙不可言。
景新意深,全诗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不愧为古五言诗成熟之作。
因而,古人在读“古
诗十九首”诗说:“学者当以此等诗常自涵养,自然笔下高妙。
⑷”
⑴朱熹:《诗集传》
⑵宋·何汶:《竹庄诗话》
⑶《中国文化小百科》
⑷宋·何汶:《竹庄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