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摄影ppt·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视频拍摄与编辑PPT课件

课堂教学视频拍摄与编辑PPT课件
❖2、摄录方式用固定方式, 即机位不移动, 采用镜头的推、 拉、 移来完成拍摄全程。
.
43
❖3、摄录教师的机只拍教师的授课过程,尽 量把授课的重点难点表达出来。
❖4、摄录学生的机只摄录学生听课过程, 尽 量把学生听课的认真态度, 学生练习和回 答教师提问的神态表现出来。
.
44
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的课堂实录
.
13
运动镜头
摇镜头: ❖摇镜头是摄像机位置不变而摄像机镜头改
变拍摄方向。左右、上下、斜方向。 ❖作用: ❖1、展示空间环境和位置关系 ❖2、展示人与物的空间关系使人物的活动与
空间环境结合起来表现 ❖3、介绍大面积的主体事物
.
14
运动镜头
移镜头: 包括横移和跟移。横移为向左或者向右横向
移动。跟移则是向前或向后纵向移动。 注意与推拉镜头的区别。 作用: 表现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
.
38
❖5、当教师相对静止地讲课时,可多一点拍 教师的特写镜头,以表现教师的授课神态 和丰富表情。特写镜头头上部要预留空间。 特写镜头向中景过度时要缓慢进行, 过快 有跳动感觉。
6、当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 应先至于 全景, 然后用中景、 局部特写的方式表现 教师演示的细微之处。
.
39
❖7、当教师出示投影片教学时, 先将投影内 容至于画面全景, 让人看清楚后, 缓慢拉 动镜头,使教师的授课神态也在画面中。
❖ 镜头时间:长镜头、短镜头
❖ 空镜头
.
10
景别的区分与作用
❖远景:视距最远的景别,宽广,辽阔 ❖全景:事物的全体,全貌,不包括周围的
环境 ❖中景:任务膝部以上的活动 ❖近景:人物头部至腰或者肩之间。 ❖特写:由肩至头部 ❖大特写:局部细节(一双眼睛…)

医学影像学胸部(课堂PPT)

医学影像学胸部(课堂PPT)
第一节 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胸部透视:对胸部摄片起辅助诊断作用。 胸部摄影:体检及呼吸系统疾病诊断首选。 特殊检查:体层摄影、支气管造影,较少用, 多为CT取代。
1
透视
透视是呼吸系统疾病最简单的检查 方法。透视可以随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肺部病变,但由于透视影像的空间分辨 率及密度分 辨率均较低,在显示胸部 病变的形态、密度及范围等方面有限度, 且不能保留影像资料,因而此种方法逐 步被胸部摄片所代替。
8
CT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是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再 对胸部进行CT扫描。
用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与血管的 鉴别、淋巴结的定性诊断及肺内结节 病灶的鉴别诊断等。
9
三、MRI检查
主要用于纵隔和大血管病变的检查。 不需使用对比剂即能将纵隔内实性病变与 大血管和脂肪影鉴别。
能直接三维和任意角度成像,定位准确。 对肺内病变显示不如CT清晰
X线可无异常发现,当胸膜增厚时CT 纵隔窗能显示增厚的胸膜呈弧线较高密 度影。
65
结核性胸膜炎
渗出性胸膜炎: 机体对结核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时发生,
胸腔内有液体积聚。临床上可有发热、胸 痛,积液量多时可出现气急,呼吸音减弱 及消失。
胸腔积液量少时X线不易发现或见肋隔 角变钝,CT见沿后胸壁弧形均匀致密影。 积液量大时下部或一侧胸腔呈致密影,CT 呈半月形。
62
63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菌进入胸腔后,由于机体胸膜对于 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变态反应而引起胸 膜炎症。胸膜发生炎症时产生胸膜充血, 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素性及浆液性渗出等。 临床分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 两种。
64
结核性胸膜炎
干性胸膜炎: 机体对结核菌的敏感性较低时发生,
即胸膜仅有少量纤维素渗出而无明显渗 液。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及胸部剧烈 疼痛,深呼吸及咳嗽时胸痛加重,听诊 可闻胸膜摩擦音。

网店商品图片与视频拍摄及处理拍摄前的准备ppt课件

网店商品图片与视频拍摄及处理拍摄前的准备ppt课件

2.2.3 对焦设置
15
2.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又称为单次AF或AF对焦模 式。AF点又分十字型与一字型。
单次自动对焦拍摄近物时,可半按快 门进行自动对焦,对焦成功后,维持 半按快门的状态进行取景构图,在取景 构图完成后,全按快门进行拍摄,被摄 物品依然清晰。
2.2.4 曝光模式与曝光补偿
16
1.曝光模式 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模式
2.2.5 光圈、景深与快门
1.光圈
光圈是相机上用来控制镜头孔径大小 的部件,通常位于镜头的中央,可以 控制圆孔的开口大小。
18
光圈的作用在于控制镜头的进光量, 光圈大小常用f值表示。常见的光圈值有 fl.0、f1.4、f2、f2.8、f4、f5.6、f8、fl1、 f16、f22、f32、f44、f64等。
2.2.6 感光度
21
3.快门
感光度是指感光元件对光线反映的明暗程度,常用ISO表示,ISO数值越小,感光度就越 低;ISO数值越大,感光度则越高。感光度可以根据拍摄环境的光线进行设置,在光源充足的 情况下,如阳光明媚的户外,感光度数值为100左右,在户外阴天的环境下, 最好保持感光 度数值在200~400之间,在室内有辅助灯的环境下, 建议使用100~200的感光度。
2.5.1 九宫格构图
36
九宫格构图也称井字构图,属于黄金 分割式构图的一种形式。九宫格构图中 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 交叉点的位置上。在选择构图方位时, 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 方的交叉点。该构图方式较为符合人们 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 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 点。要注意的是视觉平衡问题。
2.5.4 横线构图
39
横线构图能使画面产生宁静、宽广、 稳定、可靠的感觉。但是单一的横线容易 割裂画面。在实际的商品拍摄过程中,切 记从中间穿过,一般情况下,可上移或下 移避开中间位置,在构图中除了单一的横 线外,还可组合使用多条横线,当多条横 线充满画面时,可以在部分线条的某一段 上安排商品主体位置,使某些横线产生断 线的变异。这种方法能突显主体,使其富 有装饰效果,是构图中最常用的方法。

焦距和焦点(课堂PPT)

焦距和焦点(课堂PPT)
• 景深主要有镜头的口径来控制。一般而言,光圈开口越窄 ,景深越短。它也受焦距的影响:广角镜头具有较深的景 深;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短。
•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光孔越小,景深越大;物距 越远,景深越大,调焦至超焦距点上,景深最大。
• 短景深的好处是可以将几件物体对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长景深的好处是可使许多平面和物体都在焦点上,重要 的信息可以包含在前景、中景、背景中。
二、焦点和景深
• 1、焦点和景深
• 焦点:是光线聚合的一点活光线由此散发的一点。 • 景深:镜头在一定的设定下,物体维持对焦的范围。 • 景深长是指画面中对焦范围大,画面中全部或大部分的景物是
清晰的;景深短是指画面中对焦的范围小,画面中只有局部的 景物是清晰的。
.
20
• 在观察一幅画面的时候,人的眼睛会自然而然的朝向焦点 内的东西,所以焦点控制成为应视作品中重要的的美学方 法。而焦点的控制是通过精神来完成的。
.
3
.
4
♦ 2.焦距的分类
(1)短焦距镜头(广角)(14mm~35mm)
它的水平视角一般大于30度,由于镜头的视角较宽,可以包容的景物场面 较大,因此在表现空间环境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具 有以下几个特点:
A、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B、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强,尤其是摄像机位置距离被摄物体越近,线条的 透视效果就越强烈,变形夸张效果也就越明显。
.
27
.
6
.
7
.
8
(2)标准镜头
视角为50度左右的镜头之总称。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 的摄影镜头,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 它是所有镜 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之所以叫标准镜头,是因为它的透视效果自然,而且其景角与人眼视觉中心 相似。

摄影思政课堂ppt

摄影思政课堂ppt
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方面传递“美丽中国”的 思想。其意义就在于一方面让学生汲取摄影美学理论知识, 同时培养中国气质;另一方面也通过摄影 作品传递美丽 中国的精神面貌。
摄影第一课 摄影每门课 摄影课外课
课堂
数码单反镜头
讲授
活动
教育
实训 训练
加强学习
1
2
融入学生
总结评价
3
4
创新学习
教学目标
二、高校针对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喜欢 短视频、微表达的特点,内容涉及当代大学生广泛关注的共 享经济、精准扶贫、诚信、亲情等热点话题,展现了大学生 思考问题的独特角度和思想深度。
本门课程的思政模式
镜头的基础知识
宣扬中国的“自然 之美”
A B
实践与课堂的结合
C
反馈与评价
D
本门课程的核心价值观
2.2 纪实特性的标准镜头
光圈:F5 快门速度:1/250 s 感光度:220 焦距:55 mm优点:画面效果与人眼视觉效
果十分相似,会给人以纪实感 和亲近感,使用率较高,常用 于人像、纪实等题材的拍摄。
缺点:画面效果显得十分普通,
很难获得极具艺术性的画面效果。
优点:把远处的拍摄对象拉近,所以视野范围相对
让课程思政融入摄影课程
信息技术系 林霞
目录 CONTENTS
1 教学分析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过程
4 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课程定位 1
教学条件
3
2 课程目标 4 学情分析
课程定位
《摄影与摄像技术》课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学生必修的职业技能课,也是一门教学做一体化 的综合技术专业课。
教材选用:创新型艺术设计专业精品教材、“互联网 +教育”新形态教材

课堂摄影ppt·

课堂摄影ppt·
摄影基础-知识分享课程
讲师:刘嘉委
讲师作品简介
• 历史题材微电影《客家阿哥》

• •
公益片微电影:《色彩虚幻之旅》、《音为爱》
纪实片:《南粤枫味》、《客味香传》、《风雨长廊》、 M V:《客家梦》、《阿姆话》、《二十四节气歌》、《一如少年》

• • • • • • •
商业微电影:《爱·回家》、《一碗汤的距离》、《落叶归根》
艺术
艺术派的说法 • 摄影是真实映象瞬间的定格,它的这个特性就注定和其 它的艺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 摄影是一瞬决定了永久。摄影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在 于它瞬间。照片背后的故事,瞬间以后的思考。 这是它 的艺术通性。
摄影的分类及特点
摄影的分类及特点 • 常见摄影:风光、人文、人像、人体、建筑、微距、野生 动物、新闻纪实、舞台、运动、lomo、生活记录
• 如果不要将摄影主体置于照片的中央,可先把镜头对准主体,轻按 快门钮至一半深度并将手指冻结在那个位置,再将镜头移至预订的 中央位置,然后再把快门钮按到底。
第四部分:摄影基本操作-焦点
什么是焦点
焦点:光线经折射或反射后的交点。一般指主焦点。焦点上的物体最清晰; 对准焦点的过程叫做对焦。
分类:手动对焦、自动对焦、多重对焦
• 不同的快门速度面对动态物体时会有不同的表现, 在 光线比较充足的情况下,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动 态的物体时往往会留下虚影;而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拍 摄时影像都会很清晰,动态的物体都凝固在了照片上。
前提是要把握好对焦点,将相机的焦点对准你的目标
第四部分:摄影基本操作-ISO
什么是ISO?
• 关于ISO感光度的定义 很早就有了,原本指的是胶 片的银盐密度单位。数码相 机出现后,人们就将这种计量 单位直接移植了过来,成为 数码相机的感光芯片感光能 力的标定单位,即感光度。

摄影讲座课件ppt

摄影讲座课件ppt

摄影的早期发展
摄影术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世 纪初,当时人们开始使用达盖 尔银版法和卡罗式摄影法等早 期摄影技术。
数字摄影的兴起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摄 影逐渐取代了传统胶片摄影,
成为当今摄影的主流形式。
摄影的基本要素
曝光
光圈
曝光是指通过相机镜头进入照相机的光线 量,它决定了照片的明亮程度。曝光要素 包括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
02
摄影器材介绍
相机类型
数码单反相机
具有可更换镜头、高感光度和快速对 焦的特点,适合专业摄影和新闻摄影 。
数码微单相机
胶片相机
使用胶片记录影像,具有独特的色彩 和质感,适合专业摄影和艺术创作。
轻便、易于携带,适合旅行和日常生 活记录,适合初学者和家庭使用。
镜头类型与用途
定焦镜头
焦距固定,成像质量稳 定,适合拍摄风景和静
风景摄影
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 要拍摄对象,通过捕捉美丽 的景色和细节,表现大自然 的魅力和人文景观的特色。
静物摄影
以静态物体为主要拍摄对象 ,通过布景、构图和光线控 制,表现物体的细节、纹理 和质感。
纪实摄影
以记录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 为主要目的,通过捕捉真实 的事件、场景和人物,反映 社会现象和问题。
纹等。
锐化与降噪
通过锐化增强细节,通过降噪消 除噪点,提高图片质量。
图片分享与展示
社交媒体
将处理后的照片上传至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 Instagram等。
打印照片
将照片打印出来,制作成相册或相框,展示在家庭或办公场所。
展览与比赛
参加摄影展览或比赛,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和奖励。
05
摄影实践与案例分析

口腔摄影方法与技巧 ppt课件

口腔摄影方法与技巧 ppt课件

尼康R1C1
切换到手动可以调整单独调整各组的输出
2020/12/22
17
4).口角拉钩
• 牵拉器
①小口角拉钩(咬合面)
②W双头口角拉钩
③圆形口角拉钩
2020/12/22
18
口角拉钩的使用方法
2020/12/22
19
2020/12/22
20
2020/12/22
21
5).口腔摄影用反光板
2020/12/22
f22-27, 快门速度1/125, 闪光强度M/4
2020/12/22
50
上、下牙列牙合面像
2020/12/22
目的:
• 观察上下牙列形态、对称性, 牙齿排列、拥挤程度,牙齿 间接触关系,牙合面形态, 舌腭侧牙龈等
• 观察已存在的填充体、磨耗 情况
注意事项:
• 唇、颊组织充分牵拉,尽量 暴露整个牙弓,包括第二磨 牙远中
45
正面微笑面像
2020/12/22
目的: • 观察面部微笑时左右对称
性,唇齿关系及颅、颌、 面之间的关系 注意事项: • 患者面部肌肉充分放松 • 以中切牙为中心 • 取景要足够,保证清晰度 • 不要倾斜相机补偿牙齿的 倾斜
46
正位牙列咬合像
2020/12/22
目的:
• 全部牙列和唇侧软组织,包 括上、下牙弓中线的关系
2020/12/22
48
左右侧位牙列咬合像
目的: • 观察后牙咬合关系,后
牙颊面和颊侧牙龈状况 • 观察切牙、尖牙、双尖
牙和磨牙的形态、排列 注意事项: • 可使用直接法拍摄 • 将颊粘膜尽量牵拉开, 暴露更多磨牙
2020/12/22
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新闻纪实、舞台、运动、lomo、生活记录
细则
风光
自然风光,以表现大自然的神奇 伟大和美丽为主 广角、小光圈、脚架、中大画幅 代表人物:亚当斯
人文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凝重厚实深沉,让人产生思考 标准镜头、大光圈或小光圈、135 相机、旁轴、徕卡 代表人物:布列松
人像
表现人的形体美感、表情、 意境 35-135mm焦距、大光圈或 小光圈、摆拍、特写
按快门时要轻柔、稳定。不要用指尖按快门钮,而是用食指第一节的中间肉多的 部 位按快门钮。
第四部分:摄影基本操作-对焦
• 2对焦:首先将拍摄对象置于取景器的中间。然后将快门释放按键
按下一半,在拍摄对象上锁定焦点。按下该按键时,会听到喀哒声 或看到LCD上的焦点指示灯(通常是一个红点)点亮。
• 小心对焦 选定主体后,将对焦窗口对准主体,调焦距。
图——分享。
艺术
艺术派的说法
• 摄影是真实映象瞬间的定格,它的这个特性就注定和其 它的艺术有着本质的不同。
• 摄影是一瞬决定了永久。摄影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在 于它瞬间。照片背后的故事,瞬间以后的思考。 这是它 的艺术通性。
摄影的分类及特点
摄影的分类及特点 • 常见摄影:风光、人文、人像、人体、建筑、微距、野生
平常生活照、聚会、纪念照
生活记录 重在记录平常、精彩、历史沉
淀、傻瓜式
类型
野生动物
负重、危险、“大炮”、大光圈准镜、特写、快速反应
舞台
灯光变化是难题 长焦、自动测光、快速反应、大光圈、 高感光度
细则
特殊摄影:针孔、婚纱、军事、水下、极限运动、
时装、航空、商业广告、娱乐/名人 …

2013年 第 三 届 中 国 国 际 微 电 影 节 个人作品《客家阿哥》或入围提名奖。

2014年“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之“最美中国”主题微电影创作大赛作品《客家阿哥》荣获全国一
等奖。

2014年新快报微电影节之中国国际·环银微电影创作大赛作品《音为爱》入围二十强影片、荣获最佳团队奖。
分类:手动对焦、自动对焦、多重对焦
对焦准确——最基本要求之一
第四部分:摄影基本操作-对焦锁定
如何确保对焦的稳定 相机的对焦锁定一般用AF来表示。 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一样,通常也是在半按快门的时 候完成。 但是自动对焦需要有良好的参照物进行焦点重合对比, 否则会造成自动对焦缓慢或者自动对焦失败。 我们经常遇到相机对着单色或者平面物体无法完成对 焦,或者对焦缓慢导致错过很多精彩画面的情况, 这时候如果采取对焦锁定功能,就能避免这种现象。

2013年第四届全国教育影视优秀作品大赛个人作品《客家阿哥》荣获全国二等奖。

2013年首届全球客家微电影节 金花奖个人作品《客家阿哥》荣获优秀入围影片。

2013年首届全球客家微电影节 金花奖 个人作品《二十四气节歌》荣获最佳音乐影片提名。

2013年梅州市广播电视台第四届“发现梅州美” 视频大赛 作品《客家阿哥》荣获个人等级奖。
了解像素
像素的定义: “像素” = 图像 和 元素 是用来计算数码影像的一种单位
真实像素越高,画质越好; 高像素的用途——但不需要盲目追求拍摄工具自身的像素, 我们需要将我们手上的拍摄工具的像素值发挥到最大,这 是我们要做的。
第四部分:摄影基本操作-姿势
1姿势:拍照之前,我们要拿稳我们的拍摄工具。拿出手上的拍摄工具 (互动)
是数码单反相机的话,建议的拿法:右手拿稳握把,左手轻扶相机底部或镜头下方。 近代的相机越做越精巧,而且材质越轻,再加上都有人体工学的设计,握相机不会 吃力,
所以怎么握相机并不重要,只要拿隐就好。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不要让配件遮住镜头 而 不自知, 例如背带、手指。若需用较长的曝光时间,非紧急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辅助工具三脚 架进行拍摄 ,或将相机或手靠在稳固的物体上。以不让相机晃动的姿势操作相机
重点把握
新闻纪实
面对一些突发状况时候,我们如何的快速把握 那个重要的瞬间,将它完整的记录起来。这就是 我们今天主要掌握的技巧。
第二:常用的摄影工具
• 手机 • 数码相机
• 卡片机
第三部分:互动拍摄
• 每个人拿起自己身上的拍摄工具,对一组 静物进行拍摄一张照片,照片请保存,我 们课程结束后还会用到这张照片。
用光影留住美好的事物,用心发现身边的美丽
目录
• 第一部分:摄影是什么?摄影的作用? • 第二部分:摄影的工具有? • 第三部分:互动拍摄 • 第四部分:摄影的基本操作及使用技巧(光圈、快门、
ISO、白平衡、构图等) • 第五部分:摄影实战分析 • (优秀摄影作品欣赏) • 第六部分:录像基础 • (活动、会议、新闻视频浏览) • 第七部分:视频录像应注意事项 • 第八部分:完结互动摄影(对比课前照片) • 第九部分:交流怎样看待摄影?
细则
人体
表现人类裸体美的摄影形式,难度 比较大。 35-70mm、讲究布光;
建筑
建筑物形式美 广角、超广角、鱼眼
微距
把微小物体按放大率放大,巨 像摄影; 最佳放大率1:1; 专业微距镜头、景深、防抖
细则
运动
运动瞬间形式美 大光圈、广角、中长焦、 高感光度、高速快门
LOMO
一种生活方式、重拍摄感觉 Lomo相机、胶片、色彩、 非主流构图、迷离
一:摄影是什么?摄影的作用?
• 摄影是:用光影留住美好的事物,用心发现身边的美丽 • 摄影作用:一是艺术性,一是纪实性。
纪实
记实派的说法
• 简单说法,摄影就是使用有拍照功能的工具拍下一张影像; • 高级说法,摄影是通过相机表达作者对所看到画面的印象
和情绪; • 摄影:按下快门——获得图片——图片传达作者的意
摄影基础-知识分享课程
讲师:刘嘉委
讲师作品简介
• 历史题材微电影《客家阿哥》
• 公益片微电影:《色彩虚幻之旅》、《音为爱》
• 纪实片:《南粤枫味》、《客味香传》、《风雨长廊》、
• M V:《客家梦》、《阿姆话》、《二十四节气歌》、《一如少年》
• 商业微电影:《爱·回家》、《一碗汤的距离》、《落叶归根》
• 注意双眼相机预窗口(也是对焦窗)和镜头不在同一个地方,对象较近 时应该先做适当的位移。
• 如果不要将摄影主体置于照片的中央,可先把镜头对准主体,轻按 快门钮至一半深度并将手指冻结在那个位置,再将镜头移至预订的 中央位置,然后再把快门钮按到底。
第四部分:摄影基本操作-焦点
什么是焦点
焦点:光线经折射或反射后的交点。一般指主焦点。焦点上的物体最清晰; 对准焦点的过程叫做对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