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骨肿瘤术后护理措施

骨肿瘤术后护理措施

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术后护理是骨肿瘤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良好的术后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对骨肿瘤术后护理措施的具体介绍:一、生命体征观察1.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

如出现血压异常、脉搏加快、呼吸急促或体温升高,应及时通知医生。

2. 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皮肤颜色等,如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

二、伤口护理1. 术后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每日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 如发现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术后3-5天内,患者可能出现伤口疼痛,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三、引流管护理1.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

2.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3. 引流袋应低于伤口,防止逆行感染。

四、疼痛护理1. 术后疼痛是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给予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痛苦。

2.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减轻疼痛。

3. 如患者疼痛难以控制,应及时通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五、饮食护理1. 术后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2.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 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给予补钙、补铁等营养支持。

六、功能锻炼1. 术后早期,鼓励患者进行肌肉舒缩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2. 术后1-2周,可进行关节活动,但避免负重。

3. 术后3-6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负重锻炼。

七、心理护理1. 骨肿瘤患者术后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八、康复指导1. 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其生活质量。

2. 教导患者正确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轮椅等。

3. 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骨肿瘤护理措施

骨肿瘤护理措施

骨肿瘤护理措施引言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骼或骨骼附着的软组织中的肿瘤。

它们可以是良性的或恶性的。

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的骨肿瘤,都需要专业的护理措施来提供适当的管理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骨肿瘤护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

骨肿瘤护理的重要性骨肿瘤护理的目标是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健康和功能。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康复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肿瘤护理还包括心理支持和教育,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有效地应对骨肿瘤的挑战。

骨肿瘤护理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骨肿瘤护理措施:1. 疼痛管理骨肿瘤可以导致严重的疼痛。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这可以包括药物(如镇痛药),物理疗法(如热敷和按摩)以及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和冥想)。

2. 营养支持骨肿瘤患者通常需要增加的营养摄入,以帮助身体恢复和治愈。

护理人员应与营养师合作,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这可能包括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并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液体摄入。

3. 功能训练骨肿瘤可能导致患者的运动能力受限。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适的功能训练计划,以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

这可能包括肌力练习、平衡训练和康复治疗。

4. 伤口护理如果患者进行了手术或有溃疡等伤口,护理人员应注意伤口护理。

这包括清洁伤口,更换透明敷料,并监测伤口的愈合情况。

护理人员还应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正确的伤口护理方法。

5. 心理支持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这可以包括情绪支持和心理治疗,以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问题。

6. 教育和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骨肿瘤的教育和康复指导。

这可以包括解释疾病过程和治疗选项,以及提供康复建议和资源。

通过这种教育和指导,患者和家属可以更好地理解骨肿瘤,并参与到治疗计划中。

结论骨肿瘤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通过提供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功能训练、伤口护理、心理支持和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可以改善骨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骨肿瘤病人护理

骨肿瘤病人护理
护理办法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心理支持, 加强基础护理
2、帮助检验:解释诊疗性 检验目标和必要性
3、手术准备:备皮,术前 两周手术肢体锻炼
骨肿瘤病人护理
第8页
护理
4、控制疼痛:舒适体位、
反应:定时查血像、皮
肌肉松驰活动、转移注
肤淤点、齿龈和鼻出血,
意力、止痛药
必要时输血小板;白细
5、补充营养水分:高蛋白、 胞 ,保护性隔离
骨肿瘤病人护理
骨肿瘤病人护理
第1页
临 床 表现
(二)肿块与肿胀:良性 瘤肿块硬无痛,恶性瘤 长管状骨干骺端一侧肿 胀,穿破骨膜大范围肿 胀压痛,发烧、浅静脉 怒张
(三)压迫症状:巨大瘤 压迫血管、神经、肌肉
产生症状;脊柱瘤并
发截瘫
(四)功效障碍:影响关 节活动
(五)病理性骨折与脱位: 骨干瘤破坏骨质发生骨 折;骨端瘤骨质破坏严 重发生脱位
临床表现和诊疗
(一)症状:疼痛。间歇 隐痛转为连续剧痛,夜 痛重
(二)体征:局部肿胀发
展为肿块,皮温高,
静脉怒张,血管杂音
(三)X线检验:长管状骨 干骺端骨质呈浸润性破 坏,边界不清,排列不 整齐、结构紊乱肿瘤骨。 骨膜下三角状新骨,沿 新血管沉积反应骨和肿 瘤骨呈“日光放射”现 象。
处理标准:C2、T1-2、M0 综合治疗
处理标准:G0、T0、 M0手术为主。刮除,灭 活、冲洗净后再用松质 骨或骨水泥填充。复发 作肿瘤段切除,假体植 入术。G1-2,T1-2,M0 恶性无转移用广泛或根 除术或截肢术,放疗后 易发生肉瘤变
骨肿瘤病人护理
第5页
三、骨 肉 瘤
病理:恶性瘤 细胞直接形 成类骨样组织,故称为 成骨肉瘤。肺转移

骨肿瘤护理常规(5)

骨肿瘤护理常规(5)

骨肿瘤护理常规(5)第一章骨外科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第三节骨肿瘤凡是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的肿瘤,不论是原发生性肿瘤还是转移性肿瘤统称为骨肿瘤。

骨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良性肿瘤中骨软骨瘤发病率最高,恶性肿瘤中骨肉瘤发病率最高。

一、病因(一)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二)机体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二、临床表现(一)疼痛良性肿瘤多无压痛,恶性肿瘤开始为间歇性、此后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夜间痛,有压痛,几乎均有局部疼痛。

(二)肿块和肿胀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恶性肿瘤局部血运丰富且生长迅速。

(三)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四)病理性骨折多见于以溶骨性病变为主的骨肉瘤。

(五)其他晚期恶性肿瘤可呈现贫血、食欲减退、消瘦、体重下降、低热等全身症状,可经血和淋巴转移。

三、辅助检查(一)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碱性磷酸酶或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在骨肉瘤的诊断、疗效判定,判断转移及估计预后是有一定的作用。

(二)X线肿瘤多位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具有特征性的X线征象-考德曼套袖状三角(Codman三角)。

晚期可能有肿瘤浸润软组织的阴影,在部分病例见到病理性骨折。

(三)MRI和CT 判断骨肿瘤范围、性质和有无周围软组织浸润的有效手段。

(四)核索骨扫描早期发现和晚期鉴别有无转移病灶的常用方法。

(五)病理检查骨肿瘤最后确诊的唯一可靠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

四、处理原则及治疗要点骨肿瘤的治疗以外科分期为指导,手术以外科分期为界限和方法,尽量实现既切除肿瘤,又保全肢体。

(一) 化疗(二) 手术治疗1.良性肿瘤的治疗刮除植骨术和外生性骨肿瘤的切除。

2.恶性骨肿瘤治疗保肢治疗和截肢术。

(三) 放射治疗(四) 其他治疗五、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了解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生活习惯及家庭环境,注意有无发生肿瘤的相关因素,有无外伤史和家族史。

2.身体状况(1)(1)局部:有无压痛、皮温升高、肢体畸形、关节活动受限等。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病情观察
• 2.手术后观察 手术后密切观察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直至生命体征平稳。观 察伤口有无出血,出血量的多少。观察引 流情况,如是否通畅、引流的性质和形状 的改变。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 迹象。远端肢体有无肿胀、感觉有无障碍、 运动反射有无异常等。查明原因,做出针 对性处理。截肢后注意有无髋、膝关节挛 缩,有无幻肢痛。
治疗配合
(四)心理护理 • 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给予安 慰和心理支持,消除恐惧和焦 虑,正视肢体的缺如、放化疗 的副作用,保持乐观的人生, 积极配合医护治疗。
健康教育
• 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计划, 使用各种助行器。锻炼协调性、平衡 性,最大程度的促进病人的生活自理 能力。出院后继续坚持放疗和化疗, 定期门诊检查,防止复发。
心理-社会状况
• 病人骨肿瘤对于预后、手术、康复知识了 解很少,害怕手术,害怕肢体缺如,引起 焦虑心理;担忧巨额医疗费用,家庭经济 承担困难,得不到社会的有效支持,表现 出淡漠、焦虑;担忧残疾、化疗放疗引起 的自我形象改变、社会的遗弃,对生活丧 失信心,产生悲观绝望心理。
辅助检查
• 1.影像学检查 主要是X线检查,其次是 CT、MR、核素扫描。 • (1)X线检查 目的是明确骨肿瘤性质、种 类、范围、对骨破坏的程度及决定治疗方 案。 • X线片显示:良性骨肿瘤的肿块形态规则, 与周围正常骨组织界限清楚,以硬化边为 界,骨皮质因膨胀而变薄,但仍保持完整, 无骨膜反应。
健康教育
• 功能锻炼,对骨质无破坏的良性肿瘤,伤 口愈合后,即可进行功能锻炼;对骨质有 破坏或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均需固定,固 定期间进行肌肉舒缩锻炼,固定解除后进 行功能锻炼;截肢术后,鼓励病人利用辅 助设备(如轮椅、拐杖、吊架)进行功能 锻炼,早期下床活动,保持平衡,为安装 假肢做好准备。

第三十五章 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三十五章  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术后护理:
•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T、P、R、BP。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及程度变 化;切口引流情况,切口有无渗液、渗血及其性质、渗出量等;远端肢体是 否肿胀,有无感觉运动异常和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 2、疼痛护理:术后切口疼痛可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饮食、睡眠和休 息,从而影响切口愈合,故应重视术后疼痛控制,积极采取镇痛措施。
• • • • • 1、焦虑/恐惧:与担心肢体功能丧失或预后有关。 2、疼痛:与肿瘤浸润或压迫神经、病理性骨折及手术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与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有关。 4、潜在并发症:病理性骨折。 5、知识缺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缺乏应有的了解。
护理目标:
焦虑或恐惧减轻或消除;自述疼痛缓解或消失;关 节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无病理性骨折发生; 对骨肿瘤的治疗措施、预后等有所了解;能复述患 肢功能锻炼和化疗的相关知识。
临床表现:长期无症状,无意中发现而就诊。 当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或表面的滑囊发生炎症则 可产生疼痛。体格检查所见肿块较X线片显示 的大。
辅助检查:
• X线检查:干骺端可见骨性突起,其皮质和松质骨与正常骨相连。其突起可 带蒂也可无蒂,软骨帽可呈不规则钙化。
治疗要点
• 一般无需治疗。若生长过快,影响活动功能,或压迫神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以及肿瘤自 身发生骨折时应做切除术。切除应从肿瘤基底四周正常骨组织部分开始,包 括纤维膜或滑囊、软骨帽以及肿瘤本身,切除应彻底,以免复发。
要点:
1、原发性良性骨肿瘤比恶性多见。 2、恶性肿瘤中骨肉瘤占首位。 3、良性肿瘤以骨软骨瘤为常见。 4、骨肿瘤的发病年龄和部位对肿瘤的发生是很有意义的: 如尤文肉瘤多见于儿童,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20-40岁人 群,骨髓瘤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 5、骨肿瘤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也是生长最活跃的部位,如股骨下端、胫骨 上端,而骨骺则很少受影响;转移癌好发于脊柱、骨盆等处。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2)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2)
• 1.肿块 是肿瘤最常见、最早、最重要的一个症 状。为肢体或躯干的异常隆起,多见于膝关节上 下,有肿块应注意肿块部位、大小、局部皮肤温 度、质地、边界、有无压痛、表面性质、活动度 及其生长速度。
医学PPT
6
身 体状况
• 2.疼痛 是恶性骨肿瘤的一个最常见、最主要症 状。早期疼痛较轻,可以忍受,呈间歇性疼痛。 随着病程的进展,疼痛逐渐加剧且呈持续性疼痛, 以夜间疼痛为重。
• 3. 皮肤护理 卧床病人及时翻身、拍背、局 部按摩,保护皮肤,防止压疮发生。加强 放疗病人,皮肤护理,防止发生糜烂和溃 疡。
医学PPT
15
病情观察
• 1.非手术及手术前观察 注意局部的疼痛、 肿胀和畸形,如果疼痛、畸形明显,可能 是病理性骨折,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 施。病人如有体温升高,胸痛、咳嗽、呼 吸困难,或有神经系统表现时,应警惕肺、 脑转移。
关节保持功能位,必要时进行固定制动。 手术后根据不同麻醉采取不同体位,麻 醉过后采取制动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 环,减轻水肿。如为下肢,应屈膝15º, 屈踝[huái]90º,髋关节外展中立位。
医学PPT
14
护理措施
• 2. 饮食 肿瘤的消耗较大,化疗、放疗的副 作用,使病人的营养低下,合理给于高蛋 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高纤维饮食,必 要时进行静脉补充营养。
医学PPT
17
治疗配合
• 1.协助检查 骨肿瘤病人需要做许多诊断性 检查,耐心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检查的目 的、意义、检查过程、注意事项,减轻病 人及家属的焦虑心理,使其主动配合。
• 2.手术前准备
• 3.化疗、放疗护理
• 4 .缓解疼痛 采取舒适的体位;分散病人 的注意力;压迫引起者,解除压迫;必要 时遵医嘱使用镇痛剂,采用三级镇痛(详 见本书第九章肿瘤病人的护理)。

骨癌护理常规

骨癌护理常规

骨癌护理常规
骨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骼肿瘤,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性
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 疼痛护理:骨癌病人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可采用物理治疗
如热敷、按摩、理疗等方法缓解疼痛,同时还可通过药物治疗如止
痛药、类固醇、放射性同位素等降低疼痛症状。

2. 健康饮食:骨癌患者需要坚持健康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摄入,同时控制油脂、糖分等高热量食物的
摄入。

3. 心理护理:骨癌患者常常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护
士需耐心安慰患者,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

4. 体位护理:骨癌病人需要保持合适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弯腰、蹲下等动作,以避免疼痛加重。

5. 定期随访:治疗结束后,护士需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质量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以上就是骨癌护理的常规方法,护士们在护理骨癌患者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以提高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12
精品课件
13
【护理评估】
3.辅助检查:X线检查 (1)骨软骨瘤:长骨干
骺端从皮质向软组织的 骨性突起,或呈杵状、 蒂状或鹿角状,皮质相 连续,髓腔相通。
精品课件
14
【护理评估】
(2)骨巨细胞 瘤:长骨骨骺 处呈偏心性溶 骨性破坏,骨 端呈肥皂泡样 膨胀,骨密质 变薄。
精品课件
15
【护理评估】
是一种常见的软骨源性的良性肿瘤,早期无症状,多见于
生长活跃的干骺端,如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
骨骺线闭合后,骨软骨瘤的生长也停止。骨性包块生长缓
慢,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时,可因压迫周围组织,如肌腱、
神经、血管等感到隐痛而影响功能。大多数病人是在无意
中发现骨性肿块而就诊的。
精品课件
9
骨软骨瘤
精品课件
4.病理性骨折:肿瘤生长可破坏骨质,轻微外力引发病理 性骨折常为某些骨肿瘤的首发症状,也是恶性骨肿瘤和 骨转移瘤的常见并发症。
精品课件
5
【临床表现】
5.其他:晚期恶性肿瘤可出现贫血、消瘦、食欲缺乏、体 重下降、低热等全身症状。恶性肿瘤可经血流和淋巴向 远处转移,如肺转移。
精品课件
6
护理评估
精品课件
• 按肿瘤组织的形态、细胞的分化程度及细胞间质的类型, 可分为良性、中间性和恶性三大类。恶性骨肿瘤以骨肉 瘤占首位。
精品课件
3
【临床表现】
• 骨肿瘤主要有以下症状和体征:
1.疼痛:疼痛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症状,开始时为轻度、间 歇性,后来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夜间明显,并有局部压 痛。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多无疼痛或仅有轻度疼痛,少 数良性肿瘤,如骨样骨瘤可因反应骨的生长而产生剧痛。
识对骨肿瘤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精品课件
2
【病理及分类】
• 骨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来自于骨组织及其附属 组织本身者称为原发性;来自于其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 肿瘤者,通过血液循环、淋巴转移或直接浸润到骨组织 及其附属组织所发生的肿瘤称为继发性。
• 按骨肿瘤的细胞来源可有骨性、软骨性、纤维性、骨髓 性、脉管性、神经性等。
精品课件
11
【护理评估】
(3)骨肉瘤: • 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发病年龄以10-20
岁青少年多见,40岁以上发病多为继发性,男性发病率 高于女性,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 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开始时呈间歇性发作的 隐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痛,尤以夜间为甚。患肢关节 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病变局部肿胀,很快形成肿块, 局部皮温增高,浅静脉怒张。可伴有全身恶病质表现。
7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 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工作环境,特别注意有
无发生肿瘤的相关因素,如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质、放 射线等。 ✓ 有无外伤和骨折史。 ✓ 既往史:有无肿瘤病史或手术治疗史。 ✓ 家族史:家族中有无肿瘤病人。
精品课件
8
【护理评估】
2.身体状况
(1)骨软骨瘤:多见于10-20岁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第三十七章 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 定义: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的肿瘤,以 及由其他脏器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骼的肿瘤统称为骨肿瘤。
• 可发生在骨组织(骨膜、骨和软骨)及骨附属组织(骨 的血管、神经、脂肪、纤维组织等)。
• 发病特点:男性稍高于女性,骨肉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 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成人,骨髓瘤多见于老年人。
2.肿块和肿胀:恶性肿瘤局部肿胀和肿块常发展迅速,表 面可有皮温增高和浅静脉怒张。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 程较长,通常被偶然发现。
精品课件
4
【临床表现】
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位于长骨干骺端的骨肿瘤多邻近 关节,由于疼痛、肿胀和畸形,可使关节肿胀和活动受 限。肿块巨大时,可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应症状,如位 于盆腔的肿瘤可引起机械性梗阻,表现为便秘和排尿困 难;脊柱肿瘤可压迫脊髓,出现截瘫。
(3)骨肉瘤:病变部位 骨质浸润性破坏,边界 不清,病变区可有排列 不齐、结构紊乱的肿瘤 骨。可使骨膜突起,形 成骨膜下三角形新骨, 形成的反应骨和肿瘤骨 呈日光放射状,即影像 学中的“日光射线”现 象,周围有软组织阴影。
精品课件
16
【护理评估】
4.心理-社会状况:
• 肿瘤治疗过程持续时间长、损害较大,常造成身体外观 的改变和遗留残疾,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尤其 是恶性骨肿瘤,病人多为青少年,往往难以接受现实, 对预后缺乏信心,出现焦虑,甚至轻生念头。在治疗过 程中,对手术前后化疗的认识和准备不足;对截肢手术 和术后肢体外观改变缺乏承受能力。因此,需对上述问 题进行全面评估,以判断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承受程度和 所需护理。
精品课件
18
【处理原则】
瘤困难者,可试行放疗。放疗也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方法, 但照射后易发生肉瘤变,应慎用。本病对化疗不敏感。
3.骨肉瘤:术前进行3-8周化疗,然后做瘤段切除、假体植 入等保肢术或截肢术,截肢平面应超过患骨的近侧关节, 术后再继续进行化疗的综合治疗。
10
【护理评估】
(2)骨巨细胞瘤: •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是起源于松质骨的溶骨性肿 瘤,属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 女性多于男性,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其次为 肱骨近端和桡骨远端。 •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和肿胀,随肿瘤的生长而疼痛加重, 局部包块压之有乒乓球样感觉和压痛。若侵及关节软骨, 将影响关节功能,骨质破坏过多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精品课件
17
【处理原则】
1.骨软骨瘤:无症状者,一般无需治疗,但应严密观察随 访。若肿瘤过大、生长较快、出现压迫症状影响功能或 可疑恶变者应手术切除。
2.骨巨细胞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常用手术方式有:①刮 除植骨术:肿瘤较小者,可采用病灶彻底刮除加灭活处 理,再用松质骨和骨水泥填充,但术后易复发。②瘤段 切除术:对于术后复发、肿瘤较大或伴病理性骨折者, 行肿瘤节段截除、假体植入。③截肢术:对于恶性无转 移者,可行广泛、根治性切除或截肢术。对手术清除肿
• 发病率: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 骨近端。
精品课件
1
学习目标
1.掌握骨软骨瘤、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的护理措施。 2.熟悉骨肿瘤的分类、好发部位、症状、体征、辅助检查
和治疗原则。 3.了解骨肿瘤的病因、病理。 4.熟练掌握骨肿瘤的护理知识,并能运用骨肿瘤的护理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