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一、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目的与意义1.3 调查范围二、调查方法2.1 数据收集方式2.1.1 实地考察2.1.2 采样分析2.1.3 文献资料搜集2.2 数据处理方法2.2.1 统计分析2.2.2 数据模型建立三、水质调查结果3.1 水体基本情况3.1.1 流域特征3.1.2 水体总体现状3.2 水质指标分析3.2.1 有机物含量分析3.2.2 无机盐含量分析3.2.3 微生物污染分析3.3 污染源调查3.3.1 工业废水排放调查3.3.2 农业面源污染调查3.3.3 市区生活污水处理情况调查四、污染原因分析4.1 工业污染原因4.1.1 不合规排放4.1.2 处理设施不完善4.1.3 监管不到位4.2 农业面源污染原因4.2.1 植物养分过量施用4.2.2 农药使用不规范4.2.3 水土流失加剧4.3 市区生活污水处理不彻底 4.3.1 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差异 4.3.2 污水管网老化损坏4.3.3 河道清淤不及时五、污染防治对策5.1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5.1.1 政策引导与监管5.1.2 企业环保建设从业培训 5.1.3 污水处理设施改造5.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5.2.1 科学施肥减少养分流失 5.2.2 农药使用合理化5.2.3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5.3 市区生活污水处理改善措施 5.3.1 建设规范污水处理厂 5.3.2 加强管网维护与改造5.3.3 定期清淤与河道管理六、结论与建议附件:调查数据表格、采样图片、文献资料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 水污染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6年发布的法律,旨在保护水环境,预防和控制水污染。

- 生态环境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局于2018年发布的法律,旨在构建生态文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企业环境保护责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独立发文的法律,规定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

本文档涉及附件,请查阅附件。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滇池是中国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然而,近年来滇池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本文将对滇池的水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首先,滇池面临的主要污染源是农业和工业活动。

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和农药进入湖泊,增加了湖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同时,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滇池,造成污水中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超标。

其次,滇池的水质持续下降已经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滇池的水质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很多居民被迫购买瓶装水。

此外,滇池的水生生物数量大幅减少,严重威胁到湖泊的生态平衡。

为了解决滇池的水污染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和完善湖泊水污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滇池的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估。

只有通过科学监测,才能及时了解水体的污染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其次,加强农业和工业污染的管理。

对于农业活动,政府应该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对于工业企业,要求其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此外,加大投入,加强滇池水环境治理力度。

政府应该增加资金投入,用于修复湖泊的生态系统和提高水质。

开展湖泊植物治理和湿地修复工程,改善滇池的自净能力。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鼓励大家从自身做起,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总之,滇池的水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改善滇池的水质,保护滇池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滇池的调查报告

滇池的调查报告

滇池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滇池环境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滇池环境调研报告作者:刘yunhong 单位:lnkjdx时间:2013-4-30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摘要二.滇池简介1.滇池地理位置简介2.滇池历史背景说明第二部分:调查一.调查对象二.调查时间三.调查方法四.调查目的五.调查过程六.调查体会七.调查结果八. 结果分析第三部分:基本结论第四部分:参考资料及文献第五部分:附件第一部分前言一.摘要随着农村人口逐步迈向城市居住,以及昆明旅游业的膨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滇池的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 近年来,滇池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不容乐观。

作为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和倡议更多的人们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近日,通过对滇池环境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调查,深入了解了昆明市民对滇池的看法和感受,并了解到国家以及云南省政府对滇池治理的一些政策和法律保护。

因此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调研小组提出一些治理滇池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借此机会,能引起社会的共鸣和高度关注。

最终,在我们党和人民的带领下,以环境与人文共同和谐发展为指向,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保护和恢复滇池的生态环境,创建和谐文明生态环境。

二.滇池简介1.滇池地理位置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昆明池。

由构造陷落而成。

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

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

滇池西面毗邻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5公里,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居云南旅游省首位。

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

形似弦月,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

湖岸线长约200公里,蓄水量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2.滇池历史背景说明滇池原居住着称为”滇”或”滇棘”的部落,战国时期有楚将庄桥率部进入滇池地区。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简介滇池是中国云南省的最大淡水湖泊,也是世界上高原湖泊中最大的湖泊之一。

近年来,滇池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对湖泊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报告将对滇池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污染来源滇池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污染滇池周边有大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湖泊中导致水质严重恶化。

工业污染是滇池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也是滇池污染的重要原因。

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农田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径流进入湖泊,使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增多,引发水藻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 生活污水滇池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泊中,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细菌病原体,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二、污染影响滇池污染已经对湖泊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1. 水质恶化滇池水质严重下降,水中富营养化严重,水藻繁殖造成水域变绿,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和湖水寿命缩短。

2. 渔业资源减少滇池是重要的渔业资源基地,但由于水质恶化,渔业资源逐渐减少,给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

3. 生态系统失衡滇池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水质恶化导致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失衡,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4. 健康问题滇池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水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严重风险,例如引发肝癌等疾病。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滇池污染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个解决方案:1. 加强环境监管加强对滇池周边工业企业和农田的环境监管,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染物的排放,确保大量有害物质不再进入湖泊。

2.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鼓励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业活动对滇池的负面影响。

3. 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滇池周边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居民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确保不再直接排放到湖泊中。

滇池调研报告

滇池调研报告

引言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但近20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建设,又兼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旅游、航运、水产养殖等方面功用,脆弱的滇池生态环境承受不起这样极大地影响,使水体严重污染,湖泊严重富养化。

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滇池的污染问题已成为昆明揪心的话题和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乃至成为世界性难题。

这个周末,我们组织进行了对滇池水域的简单调研,深刻的体会了滇池的水体污染,同时感大片滇池保护势在必行,我们呼吁广大市民,共同爱护我们的滇池。

一、滇池的简介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

中国云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

由构造陷落而成。

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

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

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

滇池因周围居住着"滇"部落或有水似倒流、"滇者,颠也"之说,故曰"滇池"。

滇池为地震断层陷落型的湖泊,其外形似一弯新月。

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4千米,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湖面的海拔高度为1886米,总面积311.338平方公里,其中内湖面积10.67平方公里,外湖面积287.1平方公里,南北长39公里,东西最宽为13公里。

湖岸线长163.2公里,面积为306.3平方公里,容水量为15.7亿立方米,上游河流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马料河、大青河、洛龙河、捞渔河、梁王河……素称"五百里滇池"。

滇池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

游览内容丰富,既可环湖探访石器时代的遗址,追寻古滇王墓的踪迹,探索云南文化摇篮的奥秘;又可在岸上游览西山、白鱼口、郑和故里、盘龙古寺、官渡金刚塔等十数处名胜古迹;还可以深入环湖海口、昆阳、晋宁、呈贡、官渡、黑林铺等大小城镇考察风俗民情。

滇池特色资源调查报告

滇池特色资源调查报告

滇池特色资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滇池特色资源一、引言滇池作为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滇池特色资源,为相关部门和旅游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自然资源1. 水域资源:滇池水域面积广阔,湖水清澈。

湖中的养殖资源丰富,有多种淡水鱼类,如鲤鱼、鳖、鲫鱼等。

此外,湖岸边也有大量的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可以进一步提升滇池的生态价值。

2. 生物资源:滇池周边山区和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里生活着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包括滇池鲶鱼、金线莲花螺等。

这些物种是滇池独特的生物资源,对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人文资源1. 文化遗产:滇池周边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滇池船家文化、苗族和傣族的传统文化等。

滇池船家文化是滇池特有的渔民文化,记录了当地人民对滇池的依赖和敬畏之情。

苗族和傣族的传统文化则丰富了滇池周边地区的多元文化景观。

2. 历史遗迹:滇池周边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如古代城市的遗址、古建筑和古代文化遗址等。

这些历史遗迹体现了滇池地区千年来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四、旅游资源1. 水上旅游:滇池的水域面积广阔,是进行水上旅游的绝佳地点。

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游船游览湖面,欣赏湖水的清澈和湖岸的美景。

同时,水上运动项目如划船、钓鱼等也深受游客喜爱。

2. 自然景观:滇池周围的山区和湿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游客可以在山区进行徒步、登山等户外活动,欣赏到山间的美景和自然风光。

湿地区域则提供了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吸引了众多生态爱好者和摄影师。

3. 人文景观:滇池周边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也成为旅游资源。

游客可以参观滇池船家文化展览馆,了解当地的渔民文化;还可以游览古代城市遗址,亲身感受丰富的历史文化氛围。

五、发展建议1. 加强生态保护:要保护滇池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加强生态监测和管理,控制污染源和养殖活动对湖水的影响,提高滇池的水质和生态价值。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1、调查目的和背景1.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滇池污染的状况,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改善滇池的水质和环境。

1.2 调查背景滇池是云南省的重要淡水湖泊,长期以来扮演着供水、灌溉和生态保护等多重角色。

然而,近年来滇池的水质状况日益恶化,出现了大量的富营养化现象以及水体富集了大量的有害物质。

2、调查范围和方法2.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涉及整个滇池的水域范围,包括滇池周边的城市、农田和工业区。

2.2 调查方法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水样采集、底泥采样、环境监测设备安装等,以全面了解滇池的污染来源和水质状况。

3、调查结果和分析3.1 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分析通过对滇池水样和底泥样品的分析,发现滇池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氮、磷等富营养化指标物质,并且超过了相关的水质标准。

此外,还检测到了多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

3.2 污染源分析经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滇池的污染主要来自农业面源污染、城市雨水径流以及工业废水排放等多方面原因。

3.3 水生态环境状况分析滇池由于水质恶化,导致水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影响,包括湖泊生态系统的崩溃、湿地生态退化等问题。

4、解决方案和建议4.1 加强源头治理通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城市雨水管网建设和管理、严格监管工业废水排放等措施,实现污染物源头减量控制。

4.2 提高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完善滇池周边的水处理设施,引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质的处理效果。

4.3 生态修复措施开展湖泊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滇池的湿地生态系统,增加自然的净化功能。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调查报告原始数据、调查过程中的照片和视频等。

6、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污染物:指对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介质造成直接或间接污染的物质或能量。

3、滇池:指位于云南省的一处重要淡水湖泊,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

滇池污染调查报告滇池是中国云南省的一片美丽湖泊,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

然而,近年来,滇池的水质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本文将对滇池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并探讨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滇池的污染情况。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滇池的水质指标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导致水体浑浊,甚至出现恶臭。

这不仅对滇池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威胁到了周边地区居民的健康。

那么,滇池的污染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工业污染是滇池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滇池周边有多个工业区,这些工业区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滇池中,导致水质恶化。

其次,农业活动也是滇池污染的重要原因。

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农田的径流进入滇池,对水质造成污染。

此外,滇池周边的城市化进程也对水质产生了不利影响,城市排污和建设工程都可能导致水质恶化。

针对滇池的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让公众认识到保护滇池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其次,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环境法规的有效执行。

另外,建立健全的污染治理体系也是必要的。

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加强滇池的治理和修复工作,恢复水质,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滇池的污染治理模式。

比如,可以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滇池周边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减少直接排放。

同时,可以加强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对滇池的污染。

综上所述,滇池的污染问题是一个紧迫的环境挑战。

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加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滇池的保护和治理中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滇池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让后代子孙也能享受到它带来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滇池的调查报告篇一:滇池环保调研报告滇池环保调研报告指导教师:顾波老师活动组长:李章奎XX02180212 摄影班底:尤芳燕XX02180251活动报告:杨春艳XX02180246毛婷婷XX02180238赵玉梅XX02180252李克珍XX02180234材料整理:谢官华XX02180222杨学友XX02180225李进 XX02180211组织助手:尤芳燕XX02180251毛婷婷XX02180238道具安排:赵玉梅XX02180252吴情娟XX02180241目录引言 ................................................ .. (3)一、滇池概况 ................................................ .. (3)(一)、滇池简介................................................. (3)(二)、滇池对昆明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二、滇池的水质逐年下降 ................................................ . (5)三、滇池保护治理进程................................................. . (9)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一)、环湖截污及交通工程................................................. . (10)(二)、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工程.................................................11(三)、入湖河道整治工程................................................. (12)(四)、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工程................................................. .12(五)、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 ..13(六)、生态清淤工程................................................. .. (14)五、保护滇池,从一点一滴做起 (14)六、调研活动................................................. . (15)七、报告总结................................................. . (17)引言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灵仪,北走蜿蜒,南翔镐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寰雾鬓;更萍天苇地。

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这是生活在康熙至乾隆年间的著名寒士孙髯翁所描写的滇池,这位布衣诗人为留下了见证滇池秀美的千古绝唱。

一、滇池概况(一)滇池简介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具有工农业用水、防洪、旅游、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素有”高原明珠”的美称。

千百年来,滇池滋润了昆明这片热土,成就了无处不飞花的美丽春城,哺育了世代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是昆明人的母亲河。

滇池地处长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岭地带,属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

据史料测算,滇池演变到唐宋时,水面有510平方公里,元朝水面缩小到410平方公里,到明朝时为350平方公里,清朝时为320平方公里。

目前,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湖面面积30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米,平均水深米,湖岸线长米,库容15亿立方米。

滇池分为草海和外海两部分;主要入湖河道有35条,出水经螳螂川、普渡河流入金沙江。

滇池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亿立方米,扣除多年平均蒸发量亿立方米,实际水资源量亿立方米。

(二)作用滇池对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滇池流域内分布6个县区,汇水区域总人口383余万人,经济总量约占云南省的25 %,占全市的80%。

是云南省居民最密集,人为活动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二、滇池水质逐渐下降20世纪后三四十年间,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膨胀,加上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等过度开发利用,滇池收到了严重污篇二:滇池调查报告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题目:滇池的春天有多远——滇池水污染调查报告班级:11级汉语言文学2班姓名:浦娅婷学号:XX21010236滇池的春天有多远——滇池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摘要滇池的环境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特别是近年来滇池的水质越趋恶化,引起了政府和市民等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滇池的治理上。

10月中旬,我们小组到海埂公园,对滇池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本篇调查报告特从滇池的现状,污染原因,存在的污染问题,治理情况和措施等方面来分析展望滇池的明天。

关键词滇池;环境污染;治理措施;面源污染一、滇池的位置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山脚下,呈南北向分布,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园,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形似弦月,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4千米,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海拔1887.5米,总面积311.338平方公里,面面积30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米,平均深度5米,蓄水量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素有“高原明珠”之美称的滇池,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

游览内容丰富,既可环湖探访石器时代的遗址,追寻古滇王墓的踪迹,探索云南文化摇篮的奥秘;又可在岸上游览西山、白鱼口、郑和故里、盘龙古寺、官渡金刚塔等十数处名胜古迹;还可以深入环湖海口、昆阳、晋宁、呈贡、官渡、黑林铺等大小城镇考察风俗民情。

五百里滇池的岸边,游览胜景甚多:海埂湖滨公园、西园别墅、龙门村、观音山、白鱼口??滇池位于市区,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也正是因为位于市区,旅游人口众多,才加剧了滇池的环境污染,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滇池的污染治理。

二、滇池给我的印象我对滇池最初的印象应该归于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其联云: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起初读这幅对联,立即被它的大气磅礴所震慑,当时并没有亲眼见过滇池,却她有一种莫名的景仰。

仿若身临其境,等楼远望,满眼空阔无边的滇海,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神骏,西边的碧鸡山如翱翔的凤凰,北边的蛇山如蠕动的长蛇,南边的鹤山如展翼的白鹤。

凭楼四望之后,又回到眼前那浩瀚的滇池里,那一处处螃蟹和海螺状的岛屿边缘,点缀着如少女鬟髻鬓发般摇曳多姿的杨柳;那一簇簇水草和瑟瑟的芦苇,似禽鸟那五彩缤纷的羽毛点缀着水中的云天和红霞。

这样的美,的确是应该被人所向往的。

10月20日,我们小组去了海埂公园做实地调查。

海埂公园在滇池的东北部,离昆明市区约7公里。

海埂是伸入滇池的湖中长堤,这里河港纵横,堤岸垂柳青青。

海埂南面的海滩是一片细软白沙,柔柳轻拂,满眼尽是无边无际的水,果然震撼人心。

可是细看,却发现水是绿色的,水面还有许多白色的泡沫,伴着些许臭味,让人不想靠近。

这样的滇池,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滇池,相去甚远。

三、滇池的污染现状滇池属于富营型湖泊,部分呈异常营养征兆,水色暗黄绿,内湖有机污染严重、有机有害污染严重,污染发展较快,外湖部分水体已受有机物污染,有毒有害污染,主要是指重金属污染,尚不突出,氮、磷、重金属及砷大量沉积于湖底,致使底质污染严重,滇池近百年来已处于“老年型”湖泊状况;年均水温16℃;80年代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产卵、孵化场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并加之过度捕捞和鱼类种群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使滇池鱼类种群发生巨大变化,土著鱼种仅存4种、土著鱼种濒于灭绝,如肉嫩味美的金线鱼现己灭绝。

就现在,滇池的水已污染严重,水体呈现绿色,而且是像绿漆一样的水。

在海埂公园,站在滇池边上,会有鱼腥味飘来。

污染十分严重。

1988~1999年滇池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滇池水质在继续恶化,全湖水质超V类,富营养化程度呈上升趋势.近10年来,滇池主体外海TP浓度增加了一倍多,叶绿素a增长了十几倍,营养水平由富营养发展到严重富营养,增加了两个级别,发展趋势近年来尤为明显.P是近10年来滇池水体中增长最快的营养盐,水体中P浓度的持续增加是滇池富营养化加剧的基本原因.目前滇池的营养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及流域的农业面源,面源是造成滇池外海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前段时期滇池的治理主要侧重于点源和草海内污染源的控制,而面源控制及湖内生态治理尚未实施。

尤其是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

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篇三:滇池生态环境实践调研报告XX-XX上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调研报告——滇池生态环境实践调研报告姓名:任燕学号: XX01210231专业:旅游管理班级: XX级旅管2班指导教师:顾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调研报告——滇池生态环境实践调研报告摘要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协调问题已经上升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战略问题,也是21世纪全人类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滇池流域是云南省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最集中、最有活力的地区。

滇池是云南最大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滇池对于昆明及整个滇池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的膨胀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滇池的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十分严重,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整治的“三河三湖”之一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水质从70年代开始,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我们对滇池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呼吁人们对滇池环境进行保护。

关键词:滇池水体污染治理策略一、滇池简介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侧,是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被称为云南的母亲湖,是中国云南省大湖,在昆明市西南,连同湖西侧的西山是著名游览、疗养胜地。

由构造陷落而成。

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

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