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学习学习内容1、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2、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3、甲醇分离器爆燃事故4、甲醇计量槽爆炸事故案例一: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一、事故经过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立方米)、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立方米、2个为250立方米)、杂醇油储罐1个(250立方米),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

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泄漏。

事故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但该事故发生在奥运前夕,影响十分恶劣。

二、事故原因贵州兴化公司因进行甲醇罐惰性气体保护设施建设,委托湖北省昌业锅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管道安装工作(据调查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已过期)。

2008年7月30日,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火加热,罐内甲醇剧烈汽化,又使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此次事故是一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而且发生在奥运会前期,教训十分深刻,暴露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学习学习内容1、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2、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3、甲醇分离器爆燃事故4、甲醇计量槽爆炸事故案例一: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一、事故经过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立方米)、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立方米、2个为250立方米)、杂醇油储罐1个(250立方米),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

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泄漏。

事故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但该事故发生在奥运前夕,影响十分恶劣。

二、事故原因贵州兴化公司因进行甲醇罐惰性气体保护设施建设,委托湖北省昌业锅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管道安装工作(据调查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已过期)。

2008年7月30日,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火加热,罐内甲醇剧烈汽化,又使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此次事故是一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而且发生在奥运会前期,教训十分深刻,暴露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生产安全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如果不加强安全意识和管理措施,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事故。

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述一个生产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

某公司是一家化工厂,生产有机溶剂。

该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一种叫做甲醇的溶剂,甲醇具有极易燃、易爆的特性。

因此,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十分重视甲醇的安全生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然而,在某一天的中午,一名操作工在生产线上进行甲醇的装卸工作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没注意到装卸车上的甲醇桶已经翻倒,导致甲醇大量泄漏。

甲醇汇集在地上,并渗透到地下排水管道中。

当时正好有一名维修工正在对厂区内的排水管道进行维修。

而他不幸没有带上防爆工具,进入了被甲醇泄漏污染的排水管道下进行维修。

这个时候,操作工突然发现了甲醇泄漏的事故,并立刻报告给了安全管理部门。

然而,事故的后果非常严重,由于甲醇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加上维修工在管道下使用的电动工具产生了火花,导致整个管道附近燃起了火焰。

火势迅速蔓延,最终引起了一次爆炸。

事故造成了多名工人受伤,其中一人情况非常严重,被临时送往医院抢救。

火势还蔓延到了附近的仓库,导致大量的化工产品损失,直接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该事故的原因,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事故的主要责任在于操作工的不专业和疏忽大意,没有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工作,并没有及时发现和报告甲醇泄漏事故。

此外,维修工的安全意识薄弱,没有按照规定佩戴防爆工具进行维修。

对于这次事故,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首先,加强了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其次,规范了甲醇的装卸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

再次,对工人进行了安全培训,加强了维修工的防爆意识和操作规范。

通过这次事故的教训,公司认识到安全管理是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只有不断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才能确保生产安全。

同时也提醒我们,作为员工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遵守操作规范,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共同维护良好的生产环境。

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分析

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分析

防范措施

(5) 由于不存在类似的事故案例,要预测 这样的爆炸事故非常困难。但是这起事故 也是由于回收甲醇的前期处理方法、中和 工程的pH计故障、精馏塔的焚烧操作等设 备和操作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如果供给精 馏塔的回收甲醇中的过氧化物完全还原, 就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故。
事故经过

爆炸发生在精馏塔的上部(从第5层至第26 层约7m),塔顶至第4层落至地下,塔壁 碎片最大飞至1300m,大部分散落在半径 为900m的范围内,第27层以下的塔壁碎片 残留在原地。据推算,爆炸当量相当于 10~50kg TNT。
事故经过

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1人中度受伤, 11人轻伤。精馏塔完全破坏,塔周围50m 内的窗户玻璃全部损坏,爆炸碎片和冲击 波使工厂内319个场所遭破坏。
事故经过

α-磺基脂肪酸酯生产设备于1991年1月完成,2月进入正 常运行。6月19日21时35分,磺化反应装置启动,20日2 时46分,回收甲醇开始供给甲醇精馏塔。26日8时9分, 磺化反应装置停车;9时06分,停止向精馏塔供给回收甲 醇,同时减小再沸器的蒸气量,将精制甲醇的馏出量从正 常的350kg/h降至150kg/h,之后保持“待机状态”(回 流比为12);9时55分,为了使甲醇和水更好地分离,停 止精制甲醇的馏出,浓缩甲醇全部返回塔内进行“全回流 操作”;10时05分左右,停止向塔内回流,并增大再沸 器的蒸气量,精馏塔内的甲醇残液全部从塔顶推出进入 “焚烧操作”;10时15分左右,爆炸发生(事故发生前 0.2s,工艺温度和压力没有异常)。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
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分析

1.事故经过 1991年6月26日10时15分左右,日本狮子 株式会社千叶工场,在新型表面活性剂“α磺基脂肪酸酯”生产中,由于甲醇和过氧 化氢反应生成微量的甲基过氧化物,并在 精馏塔停止运转过程中,在局部从0.1%浓 缩到百分之几十而发热,导致精馏塔发生 爆炸,造成2人死亡,13人受伤,塔及周围 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学习学习内容1、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2、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3、甲醇分离器爆燃事故4、甲醇计量槽爆炸事故案例一: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一、事故经过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立方米)、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立方米、2个为250立方米)、杂醇油储罐1个(250立方米),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

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泄漏。

事故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但该事故发生在奥运前夕,影响十分恶劣。

二、事故原因贵州兴化公司因进行甲醇罐惰性气体保护设施建设,委托湖北省昌业锅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管道安装工作(据调查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已过期)。

2008年7月30日,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火加热,罐内甲醇剧烈汽化,又使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此次事故是一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而且发生在奥运会前期,教训十分深刻,暴露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甲醇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甲醇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甲醇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甲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具有易燃、易爆、助燃性强等特性。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甲醇火灾事故频发,给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甲醇火灾事故案例为基础,探讨事故原因、应急处置和事故后处理等问题,以期提高大家对甲醇火灾的认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一、事故概述某化工厂A车间存有一定量的甲醇和其他溶剂,该车间是负责生产甲醇制备的地方。

一天下午,突然传来爆炸声和火灾报警,A车间全面燃烧,火势非常猛烈。

公安、消防和应急救援等部门立即前往现场处置,但当时火势已经失控,造成数人死亡、多人受伤,还有重大财产损失。

二、事故原因分析1.生产工艺问题据调查,事故发生的当时,A车间正在进行甲醇的储存和生产工艺。

由于操作不慎、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甲醇与氧气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爆炸。

这表明了工艺上的不完善,没有按照规范操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安全管理问题在A车间进行生产工艺时,没有严格的安全检测和监控措施,更没有执行操作规程,缺少安全管理体系。

这是导致事故的另一个原因。

安全管理是防范事故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完善安全文化。

3.应急处置不当在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不当也加剧了事故的恶化。

当爆炸发生时,当地的消防部门和应急救援部门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致使火势失控。

因此,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也应该加强。

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组织部署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部门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事故场地封锁。

在现场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事故在控制之中。

2.火势扑救利用高压水枪、干粉灭火器等器材,针对火势较大的地方进行扑救,尽可能将火势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人员疏散对工厂内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并封锁现场以防止事故蔓延,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4.信息报送及时向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和应急救援部门进行信息报送,请求专业人员协助处理,确保事故应对得到专业支持。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甲醇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学习学习内容1、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2、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3、甲醇分离器爆燃事故4、甲醇计量槽爆炸事故案例一: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一、事故经过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立方米)、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立方米、2个为250立方米)、杂醇油储罐1个(250立方米),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

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泄漏。

事故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但该事故发生在奥运前夕,影响十分恶劣。

二、事故原因贵州兴化公司因进行甲醇罐惰性气体保护设施建设,委托湖北省昌业锅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管道安装工作(据调查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已过期)。

2008年7月30日,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火加热,罐内甲醇剧烈汽化,又使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此次事故是一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而且发生在奥运会前期,教训十分深刻,暴露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事故案例分析甲醇中毒事故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甲醇中毒事故分析

甲醇中毒事故分析
2003年10月27日下午13时30分,某车间2名操作工(A和B)从甲醇泵房出来后,操作工A出现头晕、呕吐、双眼疼痛并视物不清等症状,操作工B马上与罐区班长联系,将呕吐者送往医院治疗。

操作工B在回到甲醇泵房休息室lh后也出现了呕吐、眼痛、双眼睁不开等症状,2人同时被诊断为甲醇中毒,住进了公司职业病防洽研究所。

1.事故经过
2003年10月27曰中午,某车间甲醇泵岗位两名操作工午饭后来到甲醇泵室,因当天降温、室外寒冷并雨雪交加。

2人就在温度较高的甲醇泵房内休息。

13时30分,即2人在甲醇泵房内逗留大约
90min后,操作工A自觉头晕、呕吐、双眼疼痛并视物不清,于是2人互相搀扶走出泵房,打算到室外换换新鲜空气。

这时,操作工A上述症状加重,头晕的不能走,操作工B立即通知班长,将他送往医院诊洽。

操作工B在回到甲醇泵房休息室休息1h后也出现了呕吐、眼痛、双眼睁不开等症状,也被车间送往医院进行诊治。

内科门诊的大夫询问了2人的发病过程、所逗留的生产作业场所,以及患者表现出的头晕、呕吐、双眼疼痛并视物不清的症状,建议2人到职业病门诊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职业病专科医生对2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检查后,确诊2人为急性甲醇中毒,收住医院并紧急治疗。

其中1人在24h内,甲醇中毒症状和体征消失,第二天痊愈出院,而另1人因中毒较重,住院3个月后出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一、2010年8月3日空分分馏塔事故档案
1.事故经过 2010年8月3日11时23分,分馏塔内热虹吸蒸发器发生爆炸,爆炸前工
段工况一切正常,未做任何调整。 当时现场人员连续听到两声爆炸声,操作人员立即按紧急停车处理。中
控发现液氧液位下降600 mm,热虹吸温度显示异常,现场人员查看现 场发现分馏塔外飘散大量珠光砂。分馏塔外壁有5处泄漏点分别位于分 馏塔东侧15~18 m处。 2.原因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2.事故原因 ①主要原因是空分车间自洁式过滤器空气吸入口与焦炉、化产距离较近, 导致空气吸入口附近焦炉气富集,导致空气中碳氢化合物超标并富集在
热虹吸换热器产生爆炸。 ②空气出空冷塔温度较高,通过调整污氮、氮气量,无法保证冷冻水温
度,导致分子筛吸附负荷较大。 ③操作人员操作经验欠缺,工艺调整幅度较大,液氧流速波动频繁以及
正常。 2.事故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①主要原因是操作过程中V20液氧入口阀开度过大,没有关闭污氮加温 阀使液氧倒流进入污氮加温管,顺管进入冷箱中,液氧瞬间气化,压力 急速上升,珠光砂从塔中喷出,污氮加温管弯头遇液氧后冻裂。
②在液氧吸附器投入使用后,没有完善的操作规程,管理存在漏洞。 ③主任及工段长的失职,首次进行切换液氧吸附器没有在场监督指导。 ④当班班长及操作工在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对阀门位号进行确认,导致误
2.事故后果 这次事故造成空分系统停产6h,甲醇系统停产11 h。液氧损失0. 33吨,
甲醇损失45. 8吨。直接经济损失10. 1万元。 3.事故分析原因 山东华显维修工在现场维修时,没有通过现场操作工同意,擅自进行维
修下作。空分操作工巡查不到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3.事故总结及预防措施 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及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根据
操作规定联锁油泵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允许倒换主油泵。在擦拭动设备 时,将棉纱抱团裹紧,提高警惕。遇到此类情况或其他重大问题时,不 要着急,冷静思考,并及时通知工段长及相关领导。 4.事故处理 压缩工段张某及王某在这次事故中,操作不当,表现出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未造成损失,不予经济处罚,给予警告处分。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通知班长张某查看后决定倒泵,将1#油泵运行打到停止位置然后在打到 2#运行位置启动2#油泵,但停泵瞬间润滑油压力过低联锁停车。后通知 工段长组织重新开车,11 :50压缩机恢复正常。因甲醇系统停车状态
中,未造成产量损失。 2.事故分析 目前我公司联锁油泵在倒换主油泵时必须先将运行油泵打到停车位置,
八、2011年1月20日空分工段事故报告
1.事故经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2011年1月20日,空分工段1#润滑油冷却器打压试漏日丝堵发生微露, 且润滑油压力有下降趋势,后空分工段长联系维修工前来维修。现场油 冷却器处于运行状态,工段长当下指挥维修工用扳手紧几扣,但是发现 效果不好。后工段长决定把丝堵松几扣缠绕生料带后进行压紧处理,当 维修工松到不到2扣时,丝堵由于油压发生崩出,随即润滑油发生喷涌, 工段长在就地控制柜上按下油泵停止按钮,发现油泵停不下来,随即前 往配电柜进行拉闸处理。喷油进行约25~30 min 。
四、2010年12月11日仪表根部着火事故分析
1.事故经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2010年12月11日11:30操作工正与仪表人员维修测压点PI60609时,发 现测压点PI60610处电热带发出打火的响声,随后仪表根部着火,操作 工立即通知班长并组织灭火同时通知工段长。在值班主任指挥下班长岳 某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后又接通蒸汽、氮气同时灭火,20 min后火被 扑灭。灭火后对焊口通氮气降温。转化炉焦炉气入口管保温层小部分烧 毁,未造成停车,无产量损失。共使用灭火器9罐。
全范围之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⑥组织空分全体人员开事故分析会,并制定了碳氢化合物的报警值、停 车值,碳氢化合物如有上升趋势必须上报相关领导及调度中心。
三、2010年12月11日空分停车事故处理
1.事故经过 2010年12月10日,空分发现冷凝液泵出口管道旁通阀和密封铜管漏水。
空分工段长陈某便通知山东华显队长康某叫人过来维修。由于没有空闲 维修工,康某便和陈某商议忙完立刻过去维修。陈某查看后漏点不大, 情况不算严重,便同意了。12月11日15 ;00,空分巡检工巡检时发现有 两个维修工正在维修密封铜管。向当班班长询问是否可以停泵,更换旁 通阀。班长强调说不能停泵,只能停车检修了。
2.事故原因分析 ①电伴热带质量出现问题,中部打火,是造成着火的直接原因。 ②仪表根部焊缝漏气,未及时发现,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 ③投产过程中频繁开停车,频繁加温冷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项目四 甲Fra bibliotek运行部事故案例
3.事故处理 对仪表根部泄漏处进行氮气吹扫。停车时对泄漏处进行焊接。 4.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 甲醇生产过程中,有大量高温易燃气体,极易燃烧,对生产区内所有易
进行调整。 ④1%液氧排放管道堵塞,主冷底部液氧排放不及时导致碳氢化合物大
量富集。 3.事故处理以及措施 ①事故发生当时按紧急停车处理,当天现场工作人员处理散落珠光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事后厂方工作人员进行对分馏塔的紧急维修,更换新的热虹吸蒸发器, 主冷塔校正,塔内工字钢修整,外壁钢板修补。制定总碳高标,今后运 行的过程中如有总碳超标的情况及时通知上报。
②咨询厂家人员对空气吸入口进行改造,用大面积帆布对吸入口进行遮 盖。
③调整污氮、氮气去水冷塔气量,尽可能地降低冷冻水温度,保证空气 出空冷塔温度。
④延长分子筛加热、冷吹时间,以保证分子筛可以充分再生。 ⑤组织空分全体人员开事故分析会,对本次事故进行总结,要求每位员
下学习应急预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⑥组织空分全体人员到蒙丰特钢空分车间学习实际操作,要求每位员工 对当天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二、2010年9月25日空分分馏塔事故档案
1.事故经过 2010年9月25日1时27分,分馏塔内发生爆炸,爆炸前空分工段工况一
切正常,未做任何调整。当时现场人员在操作间内看到屋外出现火光, 操作人员立即按紧急停车处理,中控发现液氧液位下降至200 mm,热 虹吸温度显示断点。现场人员查看现场发现分馏塔外飘散大量珠光砂, 分馏塔外壁东侧15~18 m处钢板向外掀起,走梯严重变形,支撑钢板的 槽钢弯曲。
主要操作流程为待用吸附器需预冷,同在用吸附器需切出,泄压,排液, 吹除,升温,冷吹。当天工作的是2#吸附器,准备切换1#吸附器。担任 切换操作的是班长亢某。第一步是给1#吸附器进行预冷,在操作过程中 把V21液氧出口阀误当为V20液氧出口阀打开,1#吸附器温度没有变化, 才意识到阀门开错,随机马上对流程进行更改,打开V20液氧入口阀, 关闭V21液氧出u阀,随后从污氮加温管弯头处有大量液氧漏出,冷箱 基础温度急速下降到﹣121℃,冷箱中部有珠光砂泄漏,及时发现后, 用麻袋堵住漏点,关闭污氮加温阀。冷箱基础温度开始上升,工况恢复
碳氢化合物的累积产生静电后爆炸。 ④液氧排放不及时导致大量碳氢化合物进入热虹吸换热器。 3.事故处理以及措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①事故发生当时按紧急停车处理,第二天现场工作人员处理散落珠光沙, 事后厂方工作人员进行对分馏塔的紧急维修,更换新的热虹吸蒸发器, 对分馏塔内粗氢塔修补更换,主冷塔校正,塔内工字钢更换,外壁钢板 更换修补。
产生静电或打火的设备彻底检查。加强巡查力度,消除跑、冒、滴、漏 等现象。
五、2010年12月16日空分液氧倒流事故分析
1.事故经过 2010年12月16日丁自班,上午9点。开始切换液氧吸附器,空分使用的
液氧吸附器OS1和OS2为一用一备,单台使用周期为5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维修管理不到位,维修人员安全意识差。操作工责任心不强,在管辖区 内维修没有专人监护。
4.预防措施 维修工在维修前一定要办理作业票。不得随意进入厂区维修。提高操作
工安全意识,加强巡检力度。加强对维修人员的管理,进入生产区必须 通知该生产区内操作工。各工段对所管辖区域内,所有外来人员进行盘 查。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内。
六、2010年12月12日预热炉出口着火事故分析
1.事故经过 2010年12月12日,18:55转化现场操作工在巡检过程中突然听到预热
炉附近有响声,马上跑去查看发现预热炉出口冒出大量工艺气体,随后 又一声响,出口着火,火势很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四 甲醇运行部事故案例
其中一个操作员立即通知中控室切氧,同时通知工段长及相关领导。19: 00经理、主任及工段长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决定先切断焦炉气,然后 通入蒸汽保护。1915预热炉出口火已被扑灭。大火共持续20 min,造成 预热炉出口垫片损坏,预热炉炉体西北侧变形,炉体内浇注料部分脱落, 部分仪表损坏,监控录像主线路被烧坏。造成甲醇系统停产4天9小时, 甲醇产量损失437. 5吨,直接经济损失96. 2万元。
②订购总碳氢在线分析仪,对碳氢化合物做到实时监控。 ③通过对周边空气取样分析决定将空气吸入口改造至空分西300 m处,
通过地下风道将空气引入自洁式过滤器。 ④联系约克冷冻机厂家,并订购一台冷冻机,以保证出空冷塔温度可以
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并减小分子筛负荷。 ⑤热虹吸换热器前增加两台液氧吸附器,进一步将碳氢化合物控制在安
2.事故分析 ①频繁开停车,冷热状态频繁交替,使法、介松动。 ②热紧时,没有紧固到位。 ③法兰紧固时,受力不均。 3.事故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