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
印刷厂危险源识别和措施

印刷厂危险源识别和措施第一篇:印刷厂危险源识别和措施* 【印刷网】印刷厂是危险源较为密集的地方,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否则就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危险识别1.火灾危险印刷企业所使用的大量纸张、油墨、清洗剂等原辅材料都是易燃品,是印刷厂主要的危险源。
2.设备运行危险印刷、切纸、装订等机械设备运转速度快,传递能量高,某些设备有开放工作面,违规操作极易对肢体造成伤害。
3.电危险(1)静电高速印刷机在高速运转中会产生高压静电,严重时可能导致空气放电,造成电击或起火,(2)导线电缆漏电绝缘层老化或破损失去绝缘作用,会使设备或其他接触导体带电,人体接触时触电受伤。
4.化学危险品印刷或印后处理中可能会用到挥发干燥型油墨、清洗剂、汽油等易燃、有毒化学物品,危害操作人员健康,并可能诱发火灾。
5.噪声危害生产车间中机械设备运行噪声大,一般在70~100B(A),主要是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长期在噪声中工作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不利。
6.其他环境隐患工作通道被占用,安全标志不清晰或丢失的不安全工作环境,也是造成印刷生产安全事故不容忽视的因素。
安全措施1.防火(1)厂房建筑符合防火标准印刷企业厂房建筑应符合防火标准,用科学的性能评估方法对厂房建筑进行消防安全特征分析,使厂房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必须满足消防安全最低要求。
(2)导线电缆符合防火要求应采用标准的耐火电缆和阻燃电缆,禁止超负荷用电,禁止私自、不安全接电、用电等。
(3)建立火灾报警、监控系统建立火灾报警、监控系统,当监控参数超标时,自动报警,并启动相应设施,降低火险等级。
2.防止设备运行危险(1)严格操作规程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印刷机及其他设备,确保设备的防护装置工作状态良好,运行不正常的设备应停产检修。
(2)严肃劳动纪律员工要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生产安全法规,同时要建立健全劳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3.防触电措施(1)防静电(2)防止导线电缆漏电设备应有正确的接地保护,导线电缆应避开人员必经之路,老化、破损电缆要及时更换,带电维修要遵守操作规范。
浅谈纺织行业的环境因素分析及相关污染治理技术

浅谈纺织行业的环境因素分析及相关污染治理技术[摘要]纺织工业的环境因素主要集中在染整过程,本文主要从染整过程的工艺流程谈及环境因素。
并简述了治理方法。
[关键词]纺织行业环境因素污染治理1 概述纺织工业是对纺织纤维进行加工的工业。
纺织纤维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棉、麻)、动物纤维(毛绒、蚕丝)、矿物纤维(石棉)三类;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又分为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矿物纤维,合成纤维有聚酯纤维(涤纶)、聚酯胺纤维(锦纶)、聚丙烯纤维(腈纶)、聚乙烯纤维(维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烯烃纤维(丙纶)等。
这些纤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纺织工业生产一般包括纺纱、织造、染整三大块,但不同类型的纺织业其工艺流程也不尽相同。
但不管是哪种流程,污染物均主要在染整过程,纺纱和织造过程污染较轻。
主要的环境因素为纺纱、织造过程中产生的落花,织造过程中织机发出的噪声,机器检修时产生的废油,纤维的潜在火灾(一些合成纤维在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等。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染整过程的环境因素及相关治理技术。
2 染整工艺简介及环境因素分析染整过程一般包括前处理、染色及后处理三个部分。
2.1 染前处理染前处理的目的是除去纤维上所附着的杂质及在纺织过程中所带入的物质,如染浆、油剂等添加物,染前处理一般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
2.1.1 烧毛。
烧毛是将织物表面的纤毛经直接火焰燃烧的方式去除,使其表面光滑。
烧毛过程是让织物以一定的速度通过一排由燃气组成的火焰屏,将织物两面的纤毛烧掉,然后进入水槽熄火,同时降温。
此工序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燃气的消耗、燃气和织物的潜在火灾、烧毛过程产生的废气(烧羊毛织物时有臭味)、水的使用和废水排放。
2.1.2 退浆。
为了防止纱线在织造时断头,大部分纱线要上浆以增加其强度。
浆料有天然浆料和化学浆料之分,天然浆料为淀粉类,化学浆料有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但在下一步加工前必须将浆料退去,称之为退浆。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一、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1.水污染:印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而这些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酸碱、重金属等污染物。
识别和控制水污染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和完善处理设施,如设置废水处理厂,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技术手段净化废水。
2.气污染:纺织印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识别和控制气污染的关键在于安装和维护排放设备,如燃煤锅炉采用除尘和脱硫装置,车间内采用通风系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3.固体废物:纺织印染企业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如废弃纱线、布料、染料等。
识别和控制固体废物的关键在于进行分类收集和妥善处理。
企业可以与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合作,将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焚烧处理或填埋处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1.化学品危险源:纺织印染企业使用大量的染料、助剂等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
识别和控制化学品危险源的关键在于合理储存和使用化学品。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制度,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2.火灾危险源:纺织印染企业经常使用高温设备和易燃物质,如燃煤锅炉、干燥机、染料等。
识别和控制火灾危险源的关键在于进行火灾防控措施。
企业应加强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并进行员工的消防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防控意识。
3.机械危险源:纺织印染企业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如织机、染色机、印花机等,这些设备存在一定的机械伤害风险。
识别和控制机械危险源的关键在于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应对员工进行机械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纺织印染生产企业而言,识别和控制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至关重要。
企业应积极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企业还应与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纺织行业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参考范围

锅炉水垢未及时清除,可能造成锅炉爆炸
1、按规定定期进行锅炉排污;
2、加强锅炉水质处理,做好炉水的PH值监测。
锅炉到期未检验,安全附件缺失或失效,可能造成锅炉爆炸。
按规定年限进行锅炉炉体和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检测或校验,确保完好有效。
炉膛内燃气泄漏,可能造成锅炉爆炸。
砂轮机应远离粉尘可能积聚区域,防止砂轮产生的摩擦火花,引发粉尘爆炸。
14
砂轮有裂纹、磨损,转动时不平稳有跳动,安装不牢固可能造成的伤人事故。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机械伤害
1、定期检查,砂轮有裂纹、磨损时应停止使用,及时更换砂轮片;
2、转动时不平稳有跳动,安装不牢固应停止使用,及时维护消除隐患。
15
防护罩未安装或安装不当,砂轮飞出可能击中人体和设施,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起重伤害
移动式起重机作业场地应平整、支撑稳定,避免造成机身倾覆或吊臂折弯,引起起重伤害事故。
配重不平衡,可能造成机身倾覆或吊臂折弯,引起起重伤害
超重机应配重平衡,防止机身倾覆或吊臂折弯,引起起重伤害
重物超过额定起重量,可能造成机身倾覆或吊臂折弯,引起起重伤害
吊装前应搞吊物的重量,只能在额定起重量范围内吊装。
2、配电箱(柜)周边的不存放可燃物。
接线不规范,接线端子接线松弛,引起端子接头发热引燃周边可燃物质,发生火灾
1、配电箱规范接线,接线端子接线牢固;
2、配电箱(柜)周边的不存放可燃物。
线型选择过细,引起发热引燃周边可燃物质,发生火灾
1、选择截面积合适的导线,防止导线过载发热引发火灾。
2、配电箱(柜)周边的不存放可燃物。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要点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纺织产品因为出口量较大,在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中,相关方对企业环境保护、职业安全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纺织印染企业一直是环境治理的重点企业,由于各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生产工艺、所用原料、染料及助剂的不同,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也不同,所以其环境因素的识别和危险源的辨识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课题。
只有根据生产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识别其重要的环境因素与危险源,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
本文仅对纺织印染企业有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作出说明,主要针对纺织印染企业的技术特点而言,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工艺,不同的产品其主要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不同,控制方法也有区别。
现将其主要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纺织印染企业的基本生产流程为:(一)印花生产坯布——烧毛——退浆——煮炼——漂白——印花——整理——成品(二)染色生产坯布——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复漂——染色——整理——成品(三)漂白坯布——烧毛——退浆——煮炼——亚漂——氧漂——整理——成品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根据纺织印染企业生产的特点:其生产过程的环境因素主要有5种表现形式(1)水体排放(2)废弃物处置(3)土地污染(4)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消耗(5)大气的排放1、主要水污染物在印染过程中的水体的污染物有退浆、煮练、丝光工序中的处理液中的酸、碱;漂白处理液中的盐性物质;染色工序中使用的偶氮染料、芳香胺染料、含氯芳香族染料;防皱、防缩、阻燃整理过程中采用的树脂、有机卤化物、甲醛;煮练过程中去除的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果胶物质、棉籽壳和色素;各工序施加的印染助剂中的有机化合物;印花车间的滚筒雕刻废水含六价铬等。
由于不同工厂的产品不同,印染工艺和所使用染化料不同,废水产生的数量、污染物水质水量有较大差别。
主要有退浆和漂练污水、印染有色污水、含氯漂白造成的有机卤化物污水、化学后整理剂污水。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一、环境污染因素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环境污染因素,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噪音和固体废物等。
这些污染因素不仅对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对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健康产生影响。
1.1 废水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主要包括染色、漂白、印花等工艺产生的废水。
这些废水含有各种染料、化学助剂等有害物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2 废气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主要包括燃烧废气和生产过程挥发的有机废气。
这些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空气质量和环境造成污染。
1.3 噪音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主要包括机械运转噪音和印染设备噪音等。
这些噪音不仅会对员工产生听力损伤,还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1.4 固体废物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纱线、废布料、废弃染料等。
这些废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堆放,会对周边环境和土壤造成污染。
二、危险源识别及控制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危险源,主要包括防火、防爆、安全等方面。
这些危险源可能对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因此需要认真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1 防火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火灾危险源,主要包括燃气、油料、化学助剂等易燃物质。
为了防止火灾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如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加强火源管理、开展消防培训等。
2.2 防爆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爆炸危险源,主要包括粉尘爆炸、气体爆炸等。
为了防止爆炸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如加强粉尘治理、定期检查气体管道、开展防爆培训等。
2.3 安全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危险源,主要包括机械伤害、触电、高空坠落等。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强设备维护、开展安全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地识别及控制纺织产品因为出口量较大,在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地贸易中,相关方对企业环境保护、职业安全与健康地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印染企业一直是环境治理地重点企业,因为各生产企业地生产条件、生产工艺、所用原料、染料及助剂地不同,造成地污染和危害也不同,所以其环境因素地识别和危险源地辨识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课题.只有根据生产企业地具体情况来识别其重要地环境因素与危险源,才能实现有效地控制.本文仅对纺织印染企业有可能存在地环境因素及危险源作出说明,主要针对纺织印染企业地技术特点而言,不同地企业,不同地设备,不同地工艺,不同地产品其主要地环境因素及危险源不同,控制方法也有区别.现将其主要环境因素及危险源地识别与控制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一、纺织印染企业地基本生产流程为:(一)印花生产坯布——烧毛——退浆——煮炼——漂白——印花——整理——成品(二)染色生产坯布——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复漂——染色——整理——成品(三)漂白坯布——烧毛——退浆——煮炼——亚漂——氧漂——整理——成品二、环境因素地识别与控制:根据纺织印染企业生产地特点:其生产过程地环境因素主要有5种表现形式(1)水体排放(2)废弃物处置(3)土地污染(4)原材料与自然资源地消耗(5)大气地排放1、主要水污染物在印染过程中地水体地污染物有退浆、煮练、丝光工序中地处理液中地酸、碱;漂白处理液中地盐性物质;染色工序中使用地偶氮染料、芳香胺染料、含氯芳香族染料;防皱、防缩、阻燃整理过程中采用地树脂、有机卤化物、甲醛;煮练过程中去除地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果胶物质、棉籽壳和色素;各工序施加地印染助剂中地有机化合物;印花车间地滚筒雕刻废水含六价铬等.因为不同工厂地产品不同,印染工艺和所使用染化料不同,废水产生地数量、污染物水质水量有较大差别.主要有退浆和漂练污水、印染有色污水、含氯漂白造成地有机卤化物污水、化学后整理剂污水.其特点是量大,COD值及色度都很高.控制方法:(1)改进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水量.采取一水多用,下道工序地较清洁地水可回用到上工序地初洗工序.采用一步法前处理可简化工艺、节约染化料、节约用水、减少废水;合理减少无机盐用量,严格控制碱剂,调节最佳染色PH值.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染化料和水地加入可大量降低废水中化学品地含量;采用小浴比染色优化生产工艺,用最少地水量,产生很少地废水.(2)控制芳香胺染料、含氯芳香族染料、甲醛等(含22种芳香胺及相应118种染料)有机有毒物质地使用,使用环保型染化料,采用天然色素染色,用酶来进行混纺织物整理加工等.(3)控制酸、碱地使用量,制定百米用料指标;(4)对废水进行处理:废水地处理以生化法为主,主要处理工艺为:格栅——调节池——曝气或接触氧化池——浮上池或沉淀池——排放格栅——集水池——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必要时加生物炭)——排放对含铬地废水单独处理.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山东省地方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 533-2005);GB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2、固体废弃物主要地固体废弃物有:盛放染化料、染化助剂地废包装;废机物料;污水处理站地污泥;机修过程产生地废油抹布;花筒雕刻过程地废胶片;染料废物;办公产生地废旧灯管、墨盒;锅炉燃烧产生地废渣等主要地控制方法(1)厂家回收(2)固定场所储存(3)交由有资质地相关方处置.(4)倾倒到指定地场所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3、土地地污染可能产生地土地污染方式是化学品地泄露主要控制方式:加强化学品地贮存、搬运、使用过程中地控制.(1)对运输相关方进行控制.索取有关资质,提出相关要求(2)对贮存管理人员、使用人员进行培训(3)制订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相关文件:《各化学品地安全技术说明书》、《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4、原材料与自然资源地消耗主要地消耗有:水地消耗;电地消耗;汽地消耗;原材料消耗(坯布、染化料、助剂);机物料消耗;控制方法:采集者退散(1)制定消耗地目标、指标管理方案(2)改进工艺、设备(见向水体地排放控制方法1)(3)提高产品制成率可供参考地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纺织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编制与财务预算控制管理全书》5、大气地排放纺织印染企业根据各自生产条件、生产工艺地不同存在不同地大气排放.锅炉燃烧产生地烟气排放;漂白工序使用氯气泄露时氯气地排放,烧毛工序煤气泄露时煤气地排放;发生火灾时烟尘地排放.控制方法:(1)定期检修锅炉、锅炉工持证上岗、采购含硫量合格地煤;烟尘及so2地排放要达到标准.(2)加强氯气、煤气等危化品地防护;(3)定期检修生产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相关文件:《中华民人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氯气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三、危险源地识别与控制1、烧毛工序烧毛工序地危险源主要有:机械发生故障或排尘不良发生火灾;煤气(汽化汽油气、发生炉煤气、丙烷、丁烷)发生意外泄露造成中毒、火灾;烧毛辊灼伤;煤气贮罐爆炸;烧毛废气对人体伤害;夏天高温下操作易使操作工中署.控制方法:(1)制订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3)加强对煤气贮罐及煤气管道地定期检查,要有明显地标识(4)改善工作环境,保持车间通风良好.(5)按规定发放防护用品.2、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工序(前处理工序)主要地危险源有:酸液、碱液地意外溅出对人体地伤害;高温下碱液对人体呼吸道地伤害;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对操作工地伤害(中暑);漂白工序若使用氯气时可发生人员中毒.控制方法:(1)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对员工进行培训,加强工作检查力度(2)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3)采用先进地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用高效练漂助剂及碱氧一步法工艺替代退浆、煮练、漂白三个工序)(4)对酸、碱管道要有明显标识,防止误用.3、花筒地镀铬、剥铬、腐蚀工序花筒地镀铬、剥铬可造成接触性皮炎及溃疡;花筒地腐蚀所用地酸(盐酸、硝酸、硫酸)类可造成化学性眼部灼伤,此工序工作地操作人员要重点防护.控制办法: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4、染色工序印花及染色地配料工序是危险源识别地重点,目前市场上已知地致癌染料有11种,致敏染料有27种.印花色浆中采用地传统地防霉防腐剂五氯苯酚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畸性,加入地助剂如已醇、尿素等都含可对人体造成伤害地成份.有些廉价地含氯芳香族化合物如三氯苯、二氯甲苯是高效地染色载体,这些含氯芳香族化合物会影响人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皮肤过敏并刺激皮肤和粘膜,对人体有潜在地致畸和致癌性.有些染化剂属易燃易爆物品,应注意识别.控制方法(1)选用环保型染料及助剂(2)配料间应有良好地通风条件,照明应用防爆灯具.(3)加强个人防护,佩戴有防毒功能地口罩、橡胶手套.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属压力容器地管理范围,对于使用此类设备地企业,要加强设备地定期检查,对操作工进行培训,持证上岗,防止意外爆炸发生对人地伤害.另外,除了对配料工进行以上地防护以外,对于接触染料地操作工也应进行适当地个人防护.染色与印花工序也属于在高温下工作,夏季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5、后整理工序后整理地改善织物地触感(柔软、硬挺等)、增加织物地耐用性能(防霉、防蛀等)、赋予织物特种服用性能(拒水、阻燃、防毒、抗菌、杀虫、抗静电等)等工艺都是采用一定地化学药品或高分子合成树脂在纤维上发生物理地或化学地作用,从而达到整理地目地.有些防虫剂、防霉剂、阻燃剂、卫生整理剂中含有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他们极易积存于人体和动物地脂肪组织内,长时期积累会对人类和动物造成毒害.甲醛作为纤维素纤维树脂整理地常用交联剂也广泛应用于防缩、抗皱、免烫功能织物地后整理中,甲醛会对人体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强烈地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铬盐有时会作为固色剂使用,它是对人体有相当毒性地重金属离子.多氯联苯地衍生物可能被作为抗静电剂及阻燃剂在后整理工序中使用,对人体地荷尔蒙系统、肝脏、免疫和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有致癌作用.控制方法(1)选用先进工艺:包括泡沫整理、涂层整理、物理机械整理.(2)选用天然功能性助剂(如丁四烷四羧酸、柠檬酸等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等)(3)加强操作人员地防护,尤其是配液人员地防护.后整理工序属高温工作区域,夏季应注意防暑降温.相关文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山东省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定》6、仓库地管理纺织印染企业地仓库一般分为原料库(坯布)、化工(染化料、助剂、酸、碱)库、机物料库、成品库.原料库、成品库地火灾,化工库化学品地泄露、爆炸,染料地抛洒会造成财产地损失、人员地伤害、环境地污染.对原料库、成品库要注意防火设施地配备与日常检查,化工库地管理要注意根据各化工产品地安全技术说明中所规定地条件进行贮存与搬运,仓库应配备防火、防泄露、及防暴设施.纺织印染企业在产品印染过程中有许多高温地液体、蒸汽和高温地干燥辊,要注意做出明显地警示标识;对各种酸、碱、煤气及其它有危险性地管道要用不同地鲜艳色彩做出标识,使外来人员及操作工易于识别.因为生产流程较为复杂,用电、汽量较大,所以有可能存在变压站、锅炉等设施,对此类设施应按规定定期检查检修,人员要持证上岗.纺织企业属防火地重点单位,应注意防火措施地实施,对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在火灾应急预案中要分别列出针对各区域(各仓库、各车间)地应急措施,要注意可操作性,并定期进行演练.[完]。
安全生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纺织印染企业)

√
正确使用复印机
16.
电脑使用
电磁辐射
电脑
√
合理使用电脑
17.
打扫、清理
污水池防护不当
工人
√
恰当防护污水池
18.
日常工作
负荷工作
办公人员
√
合理安排工作
化
学
品
仓
库
19.
堆放过高
机械危害
堆放过高
√
按规定检查
20.
安全、消防设施不到位
电器危害
安全、消防设施不到位
√
按规定检查、保养
21.
化学品泄漏
化学品的挥发
、线路老化、插头、插座
√
及时检查和跟换电器
10.
潜在火灾
各类易燃物
应急通道堵塞
√
保持应急通道通畅
11.
临时用电
线路布置不合理
临时接电用线
√
合理布置线路
12.
开关箱、接头无
防雨措施
开关箱
√
做好防雨措施
13.
设备接地不良
设备
√
设备良好接地
14.
线路过路无防护
临时接电用线
√
防护线路
15.
复印机使用
废气和铅墨粉尘
公共区域
通道灯信号不明
通道灯
√
定期查看通道灯
5.
线路布置不合理
公共区域开关、
插座
√
合理布置线路
6.
线路老化插座、
开关损坏
插座、开关
√
定期检查线路、跟换损坏插座开关
7.
防护不当
吊顶、吊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txt假如有一天你想哭打电话给我不能保证逗你笑但我能陪着你一起哭。
坚强的基本,就是微笑。
面具戴久了丶就成了皮肤≈纺织印染生产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纺织产品因为出口量较大,在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中,相关方对企业环境保护、职业安全与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纺织印染企业一直是环境治理的重点企业,由于各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生产工艺、所用原料、染料及助剂的不同,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也不同,所以其环境因素的识别和危险源的辨识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课题。
只有根据生产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识别其重要的环境因素与危险源,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
本文仅对纺织印染企业有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作出说明,主要针对纺织印染企业的技术特点而言,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工艺,不同的产品其主要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不同,控制方法也有区别。
现将其主要环境因素及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纺织印染企业的基本生产流程为:(一)印花生产坯布——烧毛——退浆——煮炼——漂白——印花——整理——成品(二)染色生产坯布——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复漂——染色——整理——成品(三)漂白坯布——烧毛——退浆——煮炼——亚漂——氧漂——整理——成品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根据纺织印染企业生产的特点:其生产过程的环境因素主要有5种表现形式(1)水体排放(2)废弃物处置(3)土地污染(4)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消耗(5)大气的排放1、主要水污染物在印染过程中的水体的污染物有退浆、煮练、丝光工序中的处理液中的酸、碱;漂白处理液中的盐性物质;染色工序中使用的偶氮染料、芳香胺染料、含氯芳香族染料;防皱、防缩、阻燃整理过程中采用的树脂、有机卤化物、甲醛;煮练过程中去除的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果胶物质、棉籽壳和色素;各工序施加的印染助剂中的有机化合物;印花车间的滚筒雕刻废水含六价铬等。
由于不同工厂的产品不同,印染工艺和所使用染化料不同,废水产生的数量、污染物水质水量有较大差别。
主要有退浆和漂练污水、印染有色污水、含氯漂白造成的有机卤化物污水、化学后整理剂污水。
其特点是量大,COD值及色度都很高。
控制方法:(1)改进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水量。
采取一水多用,下道工序的较清洁的水可回用到上工序的初洗工序。
采用一步法前处理可简化工艺、节约染化料、节约用水、减少废水;合理减少无机盐用量,严格控制碱剂,调节最佳染色PH值。
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染化料和水的加入可大量降低废水中化学品的含量;采用小浴比染色优化生产工艺,用最少的水量,产生很少的废水。
(2)控制芳香胺染料、含氯芳香族染料、甲醛等(含22种芳香胺及相应118种染料)有机有毒物质的使用,使用环保型染化料,采用天然色素染色,用酶来进行混纺织物整理加工等。
(3)控制酸、碱的使用量,制定百米用料指标;(4)对废水进行处理:废水的处理以生化法为主,主要处理工艺为:格栅——调节池——曝气或接触氧化池——浮上池或沉淀池——排放格栅——集水池——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必要时加生物炭)——排放对含铬的废水单独处理。
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山东省地方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 533-2005);GB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2、固体废弃物主要的固体废弃物有:盛放染化料、染化助剂的废包装;废机物料;污水处理站的污泥;机修过程产生的废油抹布;花筒雕刻过程的废胶片;染料废物;办公产生的废旧灯管、墨盒;锅炉燃烧产生的废渣等主要的控制方法(1)厂家回收(2)固定场所储存(3)交由有资质的相关方处置。
(4)倾倒到指定的场所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3、土地的污染可能产生的土地污染方式是化学品的泄露主要控制方式:加强化学品的贮存、搬运、使用过程中的控制。
(1)对运输相关方进行控制。
索取有关资质,提出相关要求(2)对贮存管理人员、使用人员进行培训(3)制订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
相关文件:《各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4、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消耗主要的消耗有:水的消耗;电的消耗;汽的消耗;原材料消耗(坯布、染化料、助剂);机物料消耗;控制方法:采集者退散(1)制定消耗的目标、指标管理方案(2)改进工艺、设备(见向水体的排放控制方法1)(3)提高产品制成率可供参考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纺织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编制与财务预算控制管理全书》5、大气的排放纺织印染企业根据各自生产条件、生产工艺的不同存在不同的大气排放。
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排放;漂白工序使用氯气泄露时氯气的排放,烧毛工序煤气泄露时煤气的排放;发生火灾时烟尘的排放。
控制方法:(1)定期检修锅炉、锅炉工持证上岗、采购含硫量合格的煤;烟尘及so2的排放要达到标准。
(2)加强氯气、煤气等危化品的防护;(3)定期检修生产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相关文件:《中华民人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氯气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三、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1、烧毛工序烧毛工序的危险源主要有:机械发生故障或排尘不良发生火灾;煤气(汽化汽油气、发生炉煤气、丙烷、丁烷)发生意外泄露造成中毒、火灾;烧毛辊灼伤;煤气贮罐爆炸;烧毛废气对人体伤害;夏天高温下操作易使操作工中署。
控制方法:(1)制订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3)加强对煤气贮罐及煤气管道的定期检查,要有明显的标识(4)改善工作环境,保持车间通风良好。
(5)按规定发放防护用品。
2、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工序(前处理工序)主要的危险源有:酸液、碱液的意外溅出对人体的伤害;高温下碱液对人体呼吸道的伤害;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对操作工的伤害(中暑);漂白工序若使用氯气时可发生人员中毒。
控制方法:(1)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对员工进行培训,加强工作检查力度(2)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3)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用高效练漂助剂及碱氧一步法工艺替代退浆、煮练、漂白三个工序)(4)对酸、碱管道要有明显标识,防止误用。
3、花筒的镀铬、剥铬、腐蚀工序花筒的镀铬、剥铬可造成接触性皮炎及溃疡;花筒的腐蚀所用的酸(盐酸、硝酸、硫酸)类可造成化学性眼部灼伤,此工序工作的操作人员要重点防护。
控制办法: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4、染色工序印花及染色的配料工序是危险源识别的重点,目前市场上已知的致癌染料有11种,致敏染料有27种。
印花色浆中采用的传统的防霉防腐剂五氯苯酚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畸性,加入的助剂如已醇、尿素等都含可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成份。
有些廉价的含氯芳香族化合物如三氯苯、二氯甲苯是高效的染色载体,这些含氯芳香族化合物会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皮肤过敏并刺激皮肤和粘膜,对人体有潜在的致畸和致癌性。
有些染化剂属易燃易爆物品,应注意识别。
控制方法(1)选用环保型染料及助剂(2)配料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照明应用防爆灯具。
(3)加强个人防护,佩戴有防毒功能的口罩、橡胶手套。
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属压力容器的管理范围,对于使用此类设备的企业,要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查,对操作工进行培训,持证上岗,防止意外爆炸发生对人的伤害。
另外,除了对配料工进行以上的防护以外,对于接触染料的操作工也应进行适当的个人防护。
染色与印花工序也属于在高温下工作,夏季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5、后整理工序后整理的改善织物的触感(柔软、硬挺等)、增加织物的耐用性能(防霉、防蛀等)、赋予织物特种服用性能(拒水、阻燃、防毒、抗菌、杀虫、抗静电等)等工艺都是采用一定的化学药品或高分子合成树脂在纤维上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从而达到整理的目的。
有些防虫剂、防霉剂、阻燃剂、卫生整理剂中含有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他们极易积存于人体和动物的脂肪组织内,长时期积累会对人类和动物造成毒害。
甲醛作为纤维素纤维树脂整理的常用交联剂也广泛应用于防缩、抗皱、免烫功能织物的后整理中,甲醛会对人体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
铬盐有时会作为固色剂使用,它是对人体有相当毒性的重金属离子。
多氯联苯的衍生物可能被作为抗静电剂及阻燃剂在后整理工序中使用,对人体的荷尔蒙系统、肝脏、免疫和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有致癌作用。
控制方法(1)选用先进工艺:包括泡沫整理、涂层整理、物理机械整理。
(2)选用天然功能性助剂(如丁四烷四羧酸、柠檬酸等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等)(3)加强操作人员的防护,尤其是配液人员的防护。
后整理工序属高温工作区域,夏季应注意防暑降温。
相关文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山东省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定》6、仓库的管理纺织印染企业的仓库一般分为原料库(坯布)、化工(染化料、助剂、酸、碱)库、机物料库、成品库。
原料库、成品库的火灾,化工库化学品的泄露、爆炸,染料的抛洒会造成财产的损失、人员的伤害、环境的污染。
对原料库、成品库要注意防火设施的配备与日常检查,化工库的管理要注意根据各化工产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中所规定的条件进行贮存与搬运,仓库应配备防火、防泄露、及防暴设施。
纺织印染企业在产品印染过程中有许多高温的液体、蒸汽和高温的干燥辊,要注意做出明显的警示标识;对各种酸、碱、煤气及其它有危险性的管道要用不同的鲜艳色彩做出标识,使外来人员及操作工易于识别。
由于生产流程较为复杂,用电、汽量较大,所以有可能存在变压站、锅炉等设施,对此类设施应按规定定期检查检修,人员要持证上岗。
纺织企业属防火的重点单位,应注意防火措施的实施,对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在火灾应急预案中要分别列出针对各区域(各仓库、各车间)的应急措施,要注意可操作性,并定期进行演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