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
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

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在各个行业和工作场所中,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是确保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并提供相应的方法和指导。
一、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指那些可能对工作环境和从事工作的人员造成伤害或危害的物质、设备、工艺或环境条件。
识别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第一步是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实地观察、记录和收集相关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识别方法:1.1 直接观察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来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如不符合安全标准、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或区域。
1.2 数据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事故记录和疾病报告,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1.3 专家评估法:请经验丰富、专业知识丰富的专家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识别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1.4 员工参与法: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他们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增加他们对工作安全的认识。
二、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评价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对其潜在风险和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以便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员工、设备、环境和公众健康安全可能产生的风险水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方法:2.1 定性评价:通过描述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特征和潜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
2.2 定量评价:通过使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潜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例如风险矩阵分析和可靠性工程方法。
2.3 风险识别方法:包括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和事件树分析(ETA)等,用于分析系统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事故。
2.4 统计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历史事故和疾病数据,确定频率和程度,并评估其对安全和健康的影响。
三、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控制策划是为了降低或消除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和控制措施的方案制定。
有效的控制策划有助于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并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识别

1
每月一次至每年一次 2
每周一次至每月一次 3
每日一次至每周一次 4
每日一次至每日多次 5
排放量 微量 很少 少 较多 很多
b 相关方关注程度 c
1 不甚关注
1
2 一般关注
2
3 关注
3
4 较关注
4
5 极度关注
5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示意图
环境因素清单
是非判断法
不
相
潜
资
产
重
符 合 法
关 方 合
在 环 境
识别环境因素/危险源的工序划分
3.将作业活动细分为“工序”。如 ·铸造:混砂、造型制芯、炉料配备、熔化、炉 前处理、浇注、落砂、清理 ·锻造:锻坯下料、锻坯加热、锻打、锻后处理 ·锅炉房运行:煤的储送、煤燃烧、水化处理、 除尘、污水处理 · 涂装:前处理(除锈、除油、磷化)、电泳危险源
(2)D=LEC法
D值是否>临界值 (相关方作业环境恶劣类危险源)
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序 车间
工序/产
号 (部门) 品/服务
环境因素清单
环境 因素
环境 影响
是非判断法
三因子法
DE FGH I a b c x
是 否备 重注 要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序号 类别
工序/产 品/服务
重要环 重大环 境因素 境影响
评价依据 是非 X值
控制途径 目标方案 运行控制 应急响应
责任 部门
危险源/风险等级清单
危险源清单
序号 车间(部门)
工序/设 施/人员
危险源
风险
是非判断法 ABCD
D=LEC法 是否 备 重大 注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

4
(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分类: • • • • • • • • • •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它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它伤害。
9
事故分类: 坍塌:指建筑物、堆置物等倒塌和土石塌方引起的伤 害事故。如因设计、施工不合理造成的倒塌 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但不包括由 于矿山冒顶、片帮或因爆破引起的坝塌的伤害 事故。 冒顶片帮:指在矿山工作面、通道上部、侧壁由于支 护不当,侧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伤害事故。顶 板塌落为冒顶,侧壁坍塌为片帮。一般因二者 同时发生,称为冒顶片帮。如矿山、地下开采 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
14
三、不利环境因素的分类(二)
• 3、粉尘。包括场地平整、土堆、砂堆、现场道路与 场地、石灰和水泥搬运、混凝土搅拌、木工房锯 末、现场清扫、车辆进出等引起的粉尘。 • 4、废气。包括油漆、化学材料泄露或挥发等引起的 有度有害气体排放。 • 5、固体废气物。包括建筑渣土、建筑垃圾、生活垃 圾、废包装物含油抹布等的处置与排放。 • 6、振动。包括打桩、爆破、等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和 构筑物、道路桥梁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影响。
3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GB/T 13861-92《生产过程危 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 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类。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 5、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6、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EHS培训(环境因素、危险因素识别)

• 4.1.4作业危害分析:一种系统的方法,识别具体作用 任务存在的危害,并提出安全地完成作业任务的措施。
LECD法
LECD法
LECD法
于显著危险及其以上级别的危险。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 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 这三种因素是: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 度;
C——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其简化公式是:D=LEC
当D>70时,属于显著危险及其以上级别,则该判 定为不可接受的风险。
• 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具有重大 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应以污染预防思想为指导,采
用工艺流程分析、物料衡算、现场检查、 水平(纵向)对比、问答调查、专家咨询 等方法相结合。
环境因素的评价
环境因素的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判断方法): 采用“是非判断法和定量打分法”相结合,先对所有 的环境因素进行是非判断法判定,判断为是的不用再 打分,直接在“是否重大”栏打为“是”,否则再用 定量打分法进行评价。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
• 4.2.3.1符合以下任何一项的即评价为不可接受 的风险
• a、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 b、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
制措施的; • c、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且无适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1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
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考虑,确定的过程和场所包括:交通运输的整个过程和停车场。
2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依据:
以生命周期思想为指导,覆盖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及间接影响。
同时考虑:尾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其他地方性环境问题。
3 危险源和环境的识别评价方法:
3.1危险源定性的方法:凡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强制规定的危险源都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3.2环境因素定性的方法: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法,凡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强制规定的环境因素都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3.3危险源定量方法: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D=LEC
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根据车队实际情况,风险值D≥100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3.4环境因素定量方法
定量方法是对评价因子进行打分,根据分值等于或超过规定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见下表)
A*B*C≥250
车队办公室负责汇总、编制车队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培训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是工作场所中的潜在风险,本培训将帮助您了解其定义、 分类和识别方法,以及其在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性。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定义
危险源指的是那些可能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的因素,包 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心理等因素。而环境因素则是指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条 件和要素,如温度、光照、噪音、空气质量等。
危险源的分类和特点
物理危险源
包括高温、噪音、振动等,对人体产生直接的 物理影响。
生物危险源
包括病菌、细菌、病毒等,对人体产生传染性 疾病风险。
化学危险源
包括有害物质、腐蚀性物质等,对人体产生化 学反应或毒性作用。
心理危险源
包括工作压力、紧张氛围等内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条 件直接影响员工的舒适度、健康 和工作效率。
室外环境
气候、环境污染等因素可以对员 工的生产活动和工作条件产生重 要影响。
工作现场
工作设备、机械危险、电气设备 等都是工作中潜在的危险源和环 境因素。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的重要 性
• 保护员工健康和安全 • 预防工作场所意外事故的发生 •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合规管理和法律要求
行业 建筑 医疗 制造
危险源 高处坠落、电击、噪 音 感染传播、药物误用
机械伤害、化学品泄 漏
环境因素 扬尘、高温 室内空气质量、光照 温度、湿度、噪音
控制措施
安全网、防护设备、 通风系统
洗手、防护措施、光 线调节
安全防护、通风、噪 音控制
结论和总结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对于保护员工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了解定义、 分类、影响范围以及识别方法和工具,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工作环境中的风 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什么是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在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危险源是指可能引起事故、损害人身安全或健康的物质、能量、设备或工艺,如高处作业、电气设备、有毒有害物质等等。
而环境因素则是指在工作、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如噪声、照明、通风、空气污染、温湿度等等。
因此,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是我们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方法1.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如电气设备、化学品、高处作业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工作人员的行为,发现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如没有戴安全帽、没有系安全带等。
2.咨询法咨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可以向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如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环保人员等。
3.问卷法通过向员工发放问卷,了解员工在工作中发现的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也可以向员工征求改善的建议,以便改进工作场所和环境。
4.检查法定期检查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危险,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5.经验法安全管理人员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判断和辨识。
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在辨识出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危险等级、危害范围和可能导致的风险,然后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1.危险等级评估根据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性质和特点,评估其危险等级,以便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通常将危险分为一般危险、较高危险和重大危险三级。
2.危害范围评估要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人身体健康和安全所造成的危害范围进行评估。
不同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危害从区域到个体都有所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风险评估对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1 评价环境因素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有:
•
1环境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
2)环保法律法规的不符合情况;
•
3)发生频次高低;
•
4)社区关注程度;
•
5)资源 能源的利用情况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 2 评价环境因素方法:定性和定量评分
• 直接判断法:定性法
• 下述情况的环境行为;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步骤
第一步 选择 活动 过程、
产品、服务
第二步
识别与所选择的活动 过程、 产品、服务的有关环境因素
第三步
识别每个环境 因素的有关环
境影响
第四步
评价每个环境 影响的重要程
度
第五步
确定重要环境 因素;排定优
先次序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 2 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 7)最近三年内曾引起污染事故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 3 多因素评分法:定量评分法
•
1)多因素评分法的基本步骤是:
•
a.将评价对象(环境因素)对应于每一个评价因子评价表相应等
级区间和分值区间;记取分值;
•
b.将评价对象(环境因素)在每一个评价因子上的得分分值,进
行数学运算(连乘或连加或加乘结合),求得总分;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3 环境因素的描述
• 环境因素通常可以描述为:环境因子 污染物和行动、动作的组合;即:名 词+动词==环境因素
•
下面的表格是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影响及环境因素的描述示例。
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关系及环境因素的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 号
部门
业务活动
1 办公室
2 办公室 3 办公室 4 办公室 5 办公室 6 办公室 7 门卫 8 食堂 9 食堂
10 食堂
办公
上下班 打复印文件
办公 办公 用餐 上班 切菜 炒菜 炒菜
编制:
活动状态
常 规
非 常 规
紧 急
√
√ √ √
√ √ √ √ √ √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O/XGF1004J01
√
√ √ √ √
√
√
√
√
√
√
√
√
√
批准: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
类别
事件
作业条件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措施
危险源名称
物 人 环伤 健
的 的 境害 康
状行因
损
态为素
害
L
E
C
D
风险等 级
目标 /
管理 方案
程序/ 作业指 导书
教育 培训
应急准 备与响
应
其他
设备、电线老化潮湿漏电
交通事故导致伤害 辐射、噪声及振动伤害 每天对着电脑导致职业病
电线老化导致火灾 食物中毒 高温中暑
环境因素评价表
QEO/XGF1003J01
环境影响(所属项打√)
评分标准
是否
社
为重
可
影 影 发区
大环
资
改
废
响 响 生关
境因
大 水噪
源
土其
进
弃
辐
范 程 频注
总分 素
气 质声
能
壤他
程
物
射
围 度 率程源度a b c度ed
第
页
控制方法
√
1 1 4 1 6 13 否 回收
√
1 1 4 1 6 13 否
供应商回收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
部门: 总部职能部门
序号
产品活动 或服务
环境因素
1 办公作业 2 照明作业 3 复印传真 4 办公作业 5 如厕 6 办公 7 办公 8 食堂 9 食堂 10 编制/日期:
干电池报废 报废日光灯管 硒鼓、墨盒、碳粉废弃 纸制品、包装盒废弃 垃圾废弃生活废水排放 水、电、纸消耗 火灾发生 油烟排放 剩菜剩饭产生
√
1 1 4 1 6 13 否
供应商回收
√
1 1 4 1 6 13 否
回收
√
√
1 1 4 1 6 13 否
环卫所回收,排入市管网
√
√
1 1 4 1 6 13 否
节约使用
√
√√
1 4 1 1 4 13 否
定期检查
√
1 1 6 1 1 10 否
油烟净化
√
1 1 6 1 1 10 否
处理
确认/日期: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识别
使用刀具导致切伤 高温烫伤或油烟烫伤
砸伤
√
√
0.5 6 1 3 5 级
√
√
1 6 3 18 5 级
√
√ 3 6 1 18 5 级
√
√ 1 6 1 6 5级
√
√
0.5 6 1 3 5 级
√
√ 0.5 6 1 3 5 级
√
√ 1 6 1 6 5级
√
√ 1 6 1 6 5级
√
√
1 6 1 6 5级
√√
√ 1 6 1 6 5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