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公共健康政策思考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概述慢性肾脏病(CKD)作为一种复杂且多发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日益严重的流行趋势。
其病程长、预后差、并发症多且治疗费用高昂,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理解其发病规律、制定防控策略以及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从全球范围来看,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间的患病率差异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除了关注患病率的变化外,还需要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以及防控策略等方面。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被认为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也可能对慢性肾脏病的发病产生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还发现一些新的潜在影响因素,如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针对慢性肾脏病的防控,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早期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对于理解其发病规律、制定防控策略以及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们会对慢性肾脏病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
1.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与分类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简称CKD)是指肾脏功能逐渐减退,病程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的一系列肾脏疾病。
其定义主要基于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以及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表现为尿液成分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或肾脏病理学异常。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73m,持续三个月以上,即被认为是慢性肾脏病。
2024年中国专家共识:肾脏病的防治新策略

2024年中国专家共识:肾脏病的防治新策略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提高肾脏病的防治水平,推动我国肾脏病事业的发展,中国专家共识组织了一批在肾脏病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的专家,共同探讨和研究肾脏病的防治新策略。
本共识综合了近年来肾脏病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临床实践,旨在为我国肾脏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
肾脏病的流行状况与危害流行状况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已超过10%,而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此外,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导致的肾脏病发病率也有所增加。
危害肾脏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终末期肾病(ESRD)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新策略与研究方向早诊早治提高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是降低肾脏病并发症和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
新的生物标志物、影像学技术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应用,有望提高肾脏病的早期发现率。
综合管理针对肾脏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实施综合管理策略,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多方面的干预,以达到控制病情、减缓病程进展的目的。
创新治疗发展新型治疗手段,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为肾脏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同时,积极探索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慢病管理加强慢性肾脏病的一体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肾脏病的防治能力。
政策支持与公众教育加大对肾脏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公众对肾脏病的认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肾脏病的发病率。
实施与推广为确保本共识的实施和推广,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肾脏病的诊疗水平。
2. 开展肾脏病防治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3.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肾脏病研究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4. 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开展公众教育和健康宣传。
慢性病防治预防肾脏疾病的有效方法

慢性病防治预防肾脏疾病的有效方法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之一,也是维持体内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肾脏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慢性肾脏疾病是一种长期进行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如何有效地预防肾脏疾病,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为此,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预防肾脏疾病。
1.合理饮食饮食是预防肾脏疾病的基石。
首先,要保证饮食的均衡,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其次,限制食盐、糖和油脂的摄入量,因为这些物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此外,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富含抗氧化剂和纤维素,有助于保护肾脏功能。
最后,要注意水的摄入,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量,有助于维持体内血液稀释度,减轻肾脏的负担。
2.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肾脏疾病。
常见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
此外,适当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但是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给肾脏带来过大的压力。
3.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肾脏有很大的危害。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有害物质会直接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
酒精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有毒物质,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
因此,戒烟限酒是保护肾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4.规律生活规律的生活习惯对肾脏健康非常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和调节。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身心的平衡。
5.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肾脏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常规的检查项目包括肾功能指标检测、尿常规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肾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起来,预防肾脏疾病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规律生活和定期体检。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可以保护肾脏的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公共卫生慢病管理论文

公共卫生慢病管理论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加强公共卫生慢病管理,提高慢性病的防控水平,对于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慢性病的现状及危害慢性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以我国为例,据统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 27 亿,糖尿病患者超过 11 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超过 29 亿。
这些慢性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致残率和致死率也较高。
慢性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个人健康的影响:慢性病会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衰竭、失明、截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2、对家庭的影响: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的照顾和医疗费用支出,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同时,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3、对社会的影响:慢性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和医疗费用支出,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此外,慢性病的防控需要投入大量的公共卫生资源,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
二、公共卫生慢病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卫生慢病管理是指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采取综合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措施,对慢性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公共卫生慢病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慢性病的防控水平: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早期筛查和干预等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慢性病的防控水平。
2、降低医疗费用:有效的慢病管理可以减少慢性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3、促进社会公平: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可以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公共卫生政策对慢性病防控的影响

公共卫生政策对慢性病防控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逾40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总死亡人数的70%。
慢性病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也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各国纷纷制定了公共卫生政策来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本文将探讨公共卫生政策对慢性病防控的影响。
一、建立健全慢性病监测机制公共卫生政策的第一个影响是建立健全慢性病监测机制。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慢性病相关数据,政府可以及时了解到慢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
这有助于政府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疫措施,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传播。
二、加强慢性病预防宣传公共卫生政策的第二个影响是加强慢性病预防宣传。
政府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向公众普及慢性病的防控知识,提高公众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例如,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上定期播放有关慢性病预防的宣传片,还可以举办一些宣讲会和健康讲座,向公众传授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饮食知识。
三、加强慢性病筛查和早期诊断公共卫生政策的第三个影响是加强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工作。
政府可以在社区卫生中心和医院设立定期的慢性病筛查点,向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或低价的筛查服务。
对于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政府可以实施定期体检和随访制度,及时发现患者的潜在风险并进行早期治疗。
四、建立健全慢性病管理体系公共卫生政策的第四个影响是建立健全慢性病管理体系。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慢性病管理工作。
例如,建立健全慢性病病历管理制度,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患者病历的电子化管理。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慢性病专科医生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慢性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五、推广慢性病预防药物和疫苗公共卫生政策的第五个影响是推广慢性病预防药物和疫苗。
针对某些慢性病,如流感、肺炎等,政府可以通过免费或补贴的方式向公众推广相关的预防药物和疫苗。
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可以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慢性肾脏疾病专题研究——慢性肾脏疾病防治思考

义上 的慢性肾脏 疾病 , 还包 括糖 尿病 、 高血 压 、 狼疮性 肾炎 、 乙 点 , 提出了一些 C D防治措施和方法。 K 型肝炎相关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和肾动脉 狭窄等 引起 的 肾损 害 1 加 强 C D流 行 病 学 调 查 K 及伴随年龄增长引起 的缺血性 肾病 …。按此标准 , K C D远 比人 们想象 的要多 , 国际 肾脏 病学会 预测 , 全球 每十人 中就 有一人 患有慢性肾脏病 , 预计到 2 1 0 5年全球约 36 0万人死于慢性 肾 0 脏病引起的心血 管疾病 , K C D已成为影 响人们健康 的世 界范 围
的公共卫生问题 。 在工业化国家 , 糖尿病 、 高血 压是 C D的主要 病 因 , K K CD 与心脑血管疾病 和肿瘤 一样成 为慢 性疾 病致 死的 主要原 因之
一
了解 C D的患病率 、 K 发病 率及 疾病 谱是制 定公 共卫生政
策、 合理安排配置 卫生 资源 的前提 。广西 肾脏 病 的登记 、 统计 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 目前 尚无全 区性 C D的流行病 学调查结 K 果 。来 自广西疾病监测 系统资 料显示 ]20 :0 3年广西 1 以 8岁 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 为 2 5 % , 市 3 以上居 民高血压 .2 城 5岁 患病率为 2 .4 , 7 0 % 与全 国平均水平相近 , 但是控制率在较低水 平 , 1 .7 约 I0 %。农村 慢性病病 种高血 压、 泌尿系结石 、 肾脏疾
而言 , 人们对 慢性 肾脏疾 病 ( hoi kd e i ae C D) 识 率低 、 crnc inyds s , K 认 e 防治 率低 、 合并心血管疾病认 知率低 “ 三低 ” 的特点 , 相当 刚刚开始。根据美国肾脏基金 会在 2 0 02年制订的 K D Q { / O I慢 多 的患者丧失 了最佳治疗 时机 。近几 年来 , 全国肾脏 病工作者 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 南》 规定的 C D诊断标准 , K K C D不仅包括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 的 C D流行病 学调查及 防治 工作 。我们 针 K 原发性 肾小球肾炎、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及 遗传性 肾炎等传统 意 对广西作为少数 民族 的聚集 地 、 济 发展 相对 落后 的地 区特 经
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及措施

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及措施慢性病防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健康议题。
慢性病是指发展缓慢、病情持久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
它们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经济负担。
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慢性病的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慢性病的认识和理解。
政府、学校和社区等机构可以组织举办健康讲座、宣传展览和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向民众普及慢性病的预防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此外,媒体和互联网也可以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传播正确的健康信息,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早期发现慢性病是预防和控制的关键。
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机制,包括开展定期体检和健康评估,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慢性病筛查项目等。
同时,还应该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在早期发现慢性病方面的专业水平。
另外,改善慢性病管理的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建立完善的慢性病管理体系,可以提供患者全程、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政府可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其对慢性病的管理能力。
同时,通过建立慢性病管理师的队伍,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健康管理指导。
此外,还可以发展健康管理APP和智能设备,帮助患者实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并进行管理。
最后,推行健康生活方式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
人们应该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减少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
此外,适量运动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每天坚持锻炼至少30分钟。
戒烟限酒也是必要的,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期暴露在不良的环境中。
综上所述,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早期诊断和筛查、完善管理体系以及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知晓率低专家:重视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

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知晓率低专家:重视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3月12日是第15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每个人的肾脏健康—人人可享,处处可及,从预防到诊治”。
为呼吁公众重视肾脏健康,重视慢性肾脏病的全病程管理,近日,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邀请了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主任陈江华教授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秘书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刘章锁教授做客直播间,就我国当前慢性肾脏病现状、防治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解答。
陈江华介绍了当前中国的慢性肾脏病现状,他表示,根据2012年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知晓率却仅为12.5%,合理治疗率为7.5%,呈现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三大特点。
同时,他希望大家树立关于慢性肾脏病全程防控的理念,促进慢性肾脏病早发现、早干预;加强高危人群肾脏监测和行为干预,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规范肾脏替代治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通过健康管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刘章锁介绍了如何做好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的管理:对于正常人群和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要做好一级预防,打好“科普战”,认识慢性肾脏病高危因素并加强关注,要意识到科学普及是慢性肾脏病一级预防主要手段,加强科普宣传;对于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要做到防微杜渐,打好“逆袭战”,认识慢性肾脏病进展因素,找准病因,注重慢性肾脏病的筛查工作;对于慢性肾脏病中期患者,要注重延缓进展,打好“坚守战”,要重视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并控制常见并发症,同时重视患者日常宣教和透析前身体和心理准备宣教;对于慢性肾脏病晚期患者,要做好适时替代,打好“攻坚战”:要正确认识慢性肾脏病替代治疗标志,注重症状导向透析治疗,强调个体化。
打好“四大战役”,实现慢性肾脏病患者精准诊治和一体化管理。
结合我国当前的慢性肾脏病防治现状,两位专家均呼吁:创建适合我国的慢性肾脏病防控全新体系,在提高大众对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的认识和加强医务人员对肾脏疾病诊疗方案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早筛早诊早治的工作,形成慢性肾脏病防控的中国模式,真正进入中国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加强糖尿病、高血压的诊治,是减少我国未
来CKD发病率的前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
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此导致的尿毒症患 者也逐年增多。从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的数
据来看,我国尿毒症病因疾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疗、肾脏功能保护、并发症防治等一体化诊治和患者
管理的新模式,全面提高CKD防治水平。这将是我 国肾脏学的长期研究方向和任务。
815—822. L,et a1.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府的扶持和支持"j。可喜的是,我们已经完成了国产 腹膜透析液与进口腹膜透析液的多中心、前瞻性、随
机对照研究L J。中华医学会陈竺会长为此撰写评论, 给予高度评价一J。并且国产腹膜透析液的推广促 使了进口腹膜透析液降价近20%,显著降低了医疗
主堡匿堂苤查!!!兰生!旦垫旦筮丝鲞箜兰塑盟!!!丛鲤』些i塑:』!!!!翌垫:!!!!:Y!!:丝:堕!.!
.述评.
我国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公共健康政策思考
陈香美孙雪峰蔡广研
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为10.8%,预计 剖、生理知识,宣传CKD的危害,使公众了解CKD
CKD患者1.195亿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血 压、糖尿病患病率增加,CKD患病率将进一步上升。
万方数据
主堡医堂苤查!!!垒生!旦垫旦笙!!鲞箜!翅盟型!丛型』些i塑:』塑!!盟!!:;!!兰:∑!!:!!:塑!:!
膜透析产品绝大多数依赖国外公司产品的现状,从而 降低血液净化医疗费用,减轻国家、社会和患者负担。
这些不仅需要全体肾脏病专业人员的努力,也需要政
参考文献
[1]Zhang L,Wang F,Wang
CKD病情进展将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即尿 毒症。参照欧美及日本、泰国等国家ESRD患病率, 估算我国ESRD患者在100万~200万。目前我国
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CKD
的认识和警惕,从而提高CKD知晓率和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CKD防治的 关键是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提高公众 对CKD的了解和认识是重中之重。
2011ZH,Mei CL,et a1.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angfu
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病临床诊治和转化医学研究,提高CKD临床诊治水 平,减少尿毒症发生;需要政府扶持和支持,多学科
s
disease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urvey[J].Lancet,2012,379:
[2]陈香美,王海燕.提高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减轻对国民健康的危害[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
441.442.
[3]YangW,Lu J,Weng J,et
如何利用我国丰富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资
源,开展lgA肾病等有效防治方案的循证医学研究,
障,也是我国肾脏病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六、重视中西医结合,重视转化医学研究
提高治疗水平,减少尿毒症的发生,不仅是我国防治
CKD的重大需求,也是对世界防治CKD的贡献。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已经组织开 展了肾脏疾病防治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计划(973计划);北京市、上海市等省自治区和直辖
总之,防治CKD已经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
[5]Reynolds
disease in
K,Gu
D,Muntner
P,el
a1.A
population-based, for end—stage renal
prospective study
of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题,需要整合政府、社会、新闻媒体以及肾脏病医务 工作者、肾脏病患者和其家属等社会全部资源,动员
and women in
a1.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me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090—1101. [4]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 l,39:579-615.
费用,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
诊断率的基础
在我国,幼儿园、学校、工作单位的体检,甚至婚
检都没有规定尿液检查项目,许多人终生都没有做 过尿液检查,这是我国CKD知晓率低的重要原因。 因此,呼吁政府在制定国民卫生保障体系时,重视尿 液的检查,建立国民定期尿液检查制度,是CKD的 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治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我国 医护人员对CKD防治的知识欠缺。许多高血压、糖 尿病的患者患病10余年没有做过尿常规和肾功能
学调查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CKD患者最常见的
病因,占52.4%。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尿毒症
首位病因是糖尿病肾病。因此,由于疾病构成的差 异,国外制定的CKD防治指南并非完全适合于我
万方数据
虫堡医堂苤查!!!!生!旦!!旦筮丝鲞筮堡塑塑!!!丛鲤』垦!i坠:』!!!!翌垫:!!!!:!!!:丝:盟!:!
如何能经常性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介绍肾脏解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4.04.001 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l肾脏病科肾脏疾病国家 重点实验室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通信作者:陈香美,Email:xmchen301@126.corn
管理规范化,提高血液净化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血液净化诊疗培训示
但目前我国肾脏病专业医生数量还很不足,中华肾
脏病学会于2008年开展的全国肾脏病专科基本情 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肾脏病专业医生仅8 400余 名;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中,2012年登 记的血液净化医生也只有10 365名;难以满足我国 近1.2亿CKD患者的防治需求,同时也限制了肾脏 病的临床科学研究。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肾脏病专 业医护人员的水平也有待提高,特别是偏远地区和
日”宣传活动,在每年的“世界肾脏日”中国大陆的
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所属的100余个城市,万 余名肾脏病医务人员通过义诊、咨询、讲座等多种形 式,并借助全国各大报纸、网站、电台及电视台等新 闻媒体以不同的方式普及CKD防治知识,促进了我 国政府、社会及全体民众对慢性肾脏病的了解和认 识。但是我国公众对CKD防治的知识仍远远不足。
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CKD和尿毒症的患者群。尿 毒症的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不仅危害巨大,而且由 于治疗费用高昂,消耗卫生资源巨大。我国尚属发 展中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众多尿毒症患者 因经济原因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众多尿毒症患者的
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此,如何防治CKD发
二、建立CKD早期筛查制度,是提高CKD早期
范中心,提高医护人员的水平;推广血液透析标准操
作规程,保障血液净化医疗质量和安全;合理应用现
有的血液净化医疗资源,建立血液净化诊疗的分级管
理新模式;开展血液净化新型治疗技术和循证医学研 究,提高治疗水平,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社会回归率;与
相关学科、企业协同联动,打造科研-临床一产品三位一
体的技术平台,促进血液净化设备和产品的国产化水 平和研发能力,改变血液透析设备和消耗产品以及腹
400万,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3圳。糖尿病患者中
20%~30%可发生糖尿病肾病,经过5—10年进展成 尿毒症;因高血压导致尿毒症患者为30.7人/10万患 者年。因此,预计未来10年因糖尿病和高血压引发 的尿毒症患者就可超过100万。加强糖尿病、高血 压的规范化诊治,提高早期治疗率和治疗达标率,减 少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对于减少我 国未来尿毒症患者的数量意义重大∞J。 五、促进肾脏病专业医护队伍建设,是提高 CKD诊治水平的保障 肾脏病专业医护人员是防治CKD的主力军。
逐年下降,而糖尿病和高血压逐年升高。2012年新 导入血液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占18.6%,高血压
肾损害占9.9%。我国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大 国,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
9
七、提高尿毒症患者救治率,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虽然按照国外尿毒症患者的患病率预测我国尿
毒症患者超过100万,但是目前全国血液净化病例 信息登记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合计仅约 32万。说明我国相当多的尿毒症患者未能接受血液
国。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不仅缺乏基于国人循证 医学证据的CKD防治指南,也缺乏IgA肾病等常见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诊治方案。
基层医疗单位。因此,加强肾脏病专业医护人员的
培养和继续教育,建立肾脏病专业医护人员规范化 培训和资质认证体制,全面提高我国肾脏病专业人 员的素质和水平,不仅是提高CKD诊治水平的保
题,开展以常见肾脏疾病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建立
市先后设立科技计划等项目,资助开展CKD流行病
学研究和诊治的关键技术研究。这些临床基础科研 项目的实施,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CKD防治,为保 障人民肾脏健康做出重要贡献。
常见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疾病复发及预后判断的综
合评价体系,提出进展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方法;建立 常见肾脏疾病不同等级医院间相互转诊、防治和新 型随访的网络平台,提出肾脏疾病诊断、进展期治
生,如何延缓CKD进展,减少尿毒症发生,提高救治
率及社会回归率,已经成为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一、加强肾脏疾病的科普宣传,提高社会、公众 对CKD的认识,是防治CKD的基础
CKD防治的重点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但是,由于CKD起病隐匿、导致知晓率低、早期诊断 率低和治疗率低忙。。从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来看, 我国CKD知晓率仅有12.5%。我国社会公众获得 CKD相关知识的渠道较少,面向社会公众的CKD 科普宣传不足;社会公众缺乏肾脏相关知识,这是我 国CKD知晓率和早期诊断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尽 管中华肾脏病学会从2006年起连续开展“世界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