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概况导游词3篇
太原的导游词

太原的导游词太原的导游词范文(优选3篇)做为一位敬业的导游员,终究要撰写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体,除此之外还具备教育性、艺术性、礼貌性等特性。
那麼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条理清晰呢?下列是我为大伙儿梳理的太原的导游词范文(优选3篇),期待可以协助到大伙儿。
太原的导游词1诸位游客:各位好!!坐落于山西省太原西北悬瓮山下,是集我国古代祭祀工程建筑、园林景观、雕塑作品、墙壁画、碑刻造型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宝贵的历史时间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景观、艺术雕刻中公年7新世纪至12世纪间极其光辉壮丽、灿烂绚丽的章节。
晋祠是祭拜西汉唐国诸侯国姬虞的宗祠,建立于西汉(公元11世纪)。
1500年前,在西汉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述晋祠现有相当规模。
后经北周、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诸阶段,经历2000很多年的擘划构建和修缮扩大,遂成现如今经营规模。
在其中于公年7新世纪至12世纪间更为强盛,是我国唐、宋古建园林、艺术雕刻之楷模。
储存迄今的有盛唐时期碑刻,宋、元、明、清不一样阶段的古建筑100余座,尤其是行为主体工程建筑聖母殿被称作古代中国建设史上唯一具备广泛性的北宋时期的象征性工程建筑案例。
储存在聖母正殿的宋塑群像提升了宋之前宗教信仰石雕佛像的方式,而变成那时候社会发展上真正角色的真实写照,开辟了雕刻艺术写实性著作的先例,它不但是中国雕塑有史以来唯一体现皇宫角色的石雕佛像,并且是中国雕塑有史以来造型艺术精湛的少见精典。
晋祠建立历史悠久,超越时光悠长,所处所在位置优异,自然景色优美,是很多庙寺工程建筑无法比较的。
晋祠以很多的古代建筑、雕塑作品、碑刻、墙壁画、古树名木,从不一样的侧边体现了古代中国政冶、经济发展、工程建筑、园林景观、雕塑作品、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众多行业的发展趋势转变,晋祠的历史时间、造型艺术、科学研究和赏析使用价值,使其变成古时候祠堂与园林建筑紧密结合的且超越的历史时间最多又最具象征性的唯一案例,也是古代中国文化艺术和人们建筑美学宝藏中一份最宝贵的财产。
太原概况导游词文档6篇

太原概况导游词文档6篇Taiyuan overview tour guide words Document编订:JinTai College太原概况导游词文档6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山西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太原概况导游词范文2、篇章2:太原概况导游词范文3、篇章3:太原概况导游词范文4、篇章4:山西概况导游词文档5、篇章5:山西概况游记文档6、篇章6:山西概况游记文档太原古称晋阳,又称"并州”。
亦有“龙城”之美誉。
是山西省的省会。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太原概况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章1:太原概况导游词范文太原是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交通、信息中心,是一座具有2520xx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
这里的精华旅游点有:晋祠古典园林,其宋代的建筑和塑像尤为珍贵;天龙山佛教石窟,其石雕像为中原地区罕见的佳作;龙山道教石窟,是中国仅有的元代道教石窟;双塔永祚寺,其〖双塔凌霄〗已居为太原的标志;交城玄中寺,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交城西北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黄土高原上保存完整的绿色宝库;方山县的北武当山,是集雄、险、奇、秀景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榆次的城隍庙,是山西省年代最久的城隍庙之一;平遥古城,是中国仅存的三座完整城池之一;平遥双林寺,内有数千尊彩塑是中国罕有的五代原作;阳泉平定的娘子关,是唐平阳公主挂帅驻防的著名关隘;昔阳的大寨,曾在现代农村发展史上名重一时;汾阳的杏花村汾酒厂,是著名的汾酒之乡;祁县乔家堡民俗博物馆,把昔日晋商的豪宅变为展示晋中民俗风情的胜地。
山西太原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山西太原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山西太原的导游词1各位旅客:大家好!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
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
1500年前,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
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
其中于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
保存至今的有盛唐时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100余座,特别是主体建筑圣母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实例。
保存在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为当时社会上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人物的造像,而且是中国雕塑史上艺术高超的罕见精品。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跨越时空漫长,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幽美,是许多祠庙建筑难以比拟的。
晋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最珍贵的遗产。
谢谢大家!山西太原的导游词2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山西省会、历史名城——太原。
这里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北朝霸府、大唐“北京”、九边重镇、晋商故里。
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为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作为文明荟萃之地,这里有大唐的气度,晋地的风流。
灿烂的名胜古迹让这座城市魅力无限。
地理位置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的北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黄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
山西太原导游词

山西太原导游词【篇一】尖草坪区位于太原市北端,东西北三面环山,汾河纵贯南北,东西最大宽度为26千米,南北最长距离为22千米,总面积285平方公里。
尖草坪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处于太原市的上风上水地区,是明清时代著名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先生的故乡。
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悠久的名胜文物古迹。
尖草坪区已成为太原北线旅游所在地,它以崛围山景区为中心辐射崛围山、汾河二库、冽石山、暮云山四个风景区,具有景点相对集中,首尾相连、环境秀雅、交通方便(公交12、821、15路通过)的特点。
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处于太原市的上风上水地区,是明清时代著名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先生的故乡。
不仅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拥有历史悠久的名胜文物古迹,集中程度高,组合良好。
自然景观各有特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有庙宇30座、古墓、古迹10多处,其中崛巍红叶、洌石寒泉、天门积雪、土堂大佛、窦大夫寺、多福寺和髦仁寺等饮誉三晋,久负盛名,是太原市城北最重要的旅游区域。
“太原八景”中的崛围红叶、烈石寒泉、天门积雪、土堂怪柏、西山叠翠、汾河晚渡6景分布境内,还有多福寺、耄仁寺、净因寺、窦大夫祠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正在建设中的汾河二库度假区、省城军民幸福林纪念地。
【篇二】中国煤炭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是全国煤炭行业历史文物、标本、文献、资料的收藏中心,是煤炭工业的科普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和宣传教育机构,是崇尚科学和文明的象征。
中国煤炭博物馆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和地位,被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协、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称号,被山西省授予“山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光荣称号。
中国煤炭博物馆分东、西两院,占地约11公顷,建筑面积约90,000平方米,由陈列大厅、中国煤炭科教文交流中心、学术报告厅、办公研究楼和现代科技学院等组成。
山西太原旅游景点的导游词(完整版)

山西太原旅游景点的导游词游客去太原旅游的时候,作为导游,要结合太原的景点特色,详细介绍给游客知道。
以下是整理的太原导游词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太原导游词篇一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
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
创建年代已不可考。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
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
圣母殿十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
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周柏,又名齐年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由于年代久远,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
隋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
因它晶莹澄澈,畅流不断,人们便以难老名之,泉水常年保持在17℃,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
李白、范仲淹等大诗人都曾写过赞美难老泉的诗。
太原导游词篇二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
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 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
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
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
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
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
太原市景点导游词范文(通用4篇)

太原市景点导游词范文(通用4篇)太原市景点范文篇1山西省博物馆:位于太原市上官巷东,原是文庙。
博物馆占地约1.3万平方米,由照壁、六角井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崇圣祠组成。
棂星门内东西厢房、大成殿及东西庑均为陈列室。
馆内藏品丰富,省内出土的古代珍贵文物甚多,有殷代铜觥、春秋时吴王称王前所用的铜戈、北魏木板漆画、东晋名画家顾恺之笔法、明代名将戚继光手书《致李小山归蓬莱》诗轴等。
纯阳宫:是山西省博物馆专题陈列部,简称省博物馆二部,位于五一广场西北隅。
该部利用道教建筑纯阳宫展出历史文物。
纯阳宫是明万历年间兴建的,清代做过整修,宫宇建筑精巧,布局独特,雕饰富丽,是别具一格的建筑群。
馆内展出陶瓷、铜器、玉石、竹木、牙雕、石刻、书法、绘画、碑帖、刺绣、珐琅、漆器等10多个专题。
这些展品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字学、工艺美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
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高。
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唐高宗和武则天曾来此礼佛,赐宫内袈裟。
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
目前做为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太山寺:又名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3公里处风峪沟北山腰。
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撰写的《宋书》,相传北汉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敢闻名,他居住的山也由此闻名于世。
寺名取自“泰山石敢当”的谐音。
据碑文记载,太山寺创建于唐代景云元年( 710),原为道观,名“昊天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改为佛寺。
入寺庙山门依次为钟鼓楼、东西厢房、大雄宝殿。
大雄殿顶二层叠起,上座六角形观音阁与文殊、普贤二殿。
阁周塑有十八罗汉、四大金刚。
泥塑极富明代塑像俏丽俊秀的风格。
山西太原导游词

山西太原导游词【篇一】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
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
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
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
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
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
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
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
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
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
”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
”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
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
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
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
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
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
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
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
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
山西太原导游词

山西太原导游词【篇一】太原是一座具有2520xx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今天又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水为墨、以绿为彩,绘就了一幅新的汾河画卷,建造了具有北方园林风格和汾河地域文化特色的滨水园。
从1998年至今,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汾河沿岸从昔日的乱石河滩变为今日的湿地美景。
市政建设者们挥洒汗水,巧手涂抹,让汾水再现碧波,让两岸再生苍翠,让太原这个北方城市,尽显湿地风光。
十里烟波,绿意无边.如今,整个汾河景区已是太原这座千年古城的经典会客厅。
而汾河景区的人文价值更是带动了周边地产、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潺潺的汾河水自北向南贯穿了整个太原市区。
现今,汾河景区治理继续向南、向北延伸扩建。
南延补充段完工后,全长 20.5公里的滨河景观带共分为四个区段,从北向南依次为:北延段、中段、南延段和南延补充段。
这四个区段内的景色主题各异、亮点频现,却都让龙城儿女感受到了汾河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汾河景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积极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保持了城市滨河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20xx年12月28日,国家建设部授予该项目“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并推荐联合国申报人居环境有关奖项。
20xx年5月30日联合国人居署决定授予太原汾河景区为“20xx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民环境最佳范例称号奖”。
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
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概况导游词3篇
太原古称晋阳,又称"并州”。
亦有“龙城”之美誉。
是山西省的省会。
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太原概况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太原概况导游词范文1: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交通、信息中心,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
这里的精华旅游点有:晋祠古典园林,其宋代的建筑和塑像尤为珍贵;天龙山佛教石窟,其石雕像为中原地区罕见的佳作;龙山道教石窟,是中国仅有的元代道教石窟;双塔永祚寺,其〖双塔凌霄〗已居为太原的标志;交城玄中寺,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交城西北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黄土高原上保存完整的绿色宝库;方山县的北武当山,是集雄、险、奇、秀景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榆次的城隍庙,是山西省年代最久的城隍庙之一;
平遥古城,是中国仅存的三座完整城池之一;平遥双林寺,内有数千尊彩塑是中国罕有的五代原作;阳泉平定的娘子关,是唐平阳公主挂帅驻防的著名关隘;昔阳的大寨,曾在现代农村发展史上名重一时;汾阳的杏花村汾酒厂,是著名的汾酒之乡;祁县乔家堡民俗博物馆,把昔日晋商的豪宅变为展示晋中民俗风情的胜地。
太原概况导游词范文2:
太原古称晋阳,又称"并州”。
亦有“龙城”之美誉。
是山西省的省
会。
在辖区古交市发现的“旧石器文化遗址”证明在十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5000年前唐尧最初建都于此。
太原三面环山,是一座历史古城曾为北部边防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中原北门之称。
太原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商业、工业城市,在清代,这里的粮行、绸缎、钱庄等十大行业曾盛极一时。
太原市地肥水美物产丰富。
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享誉四海的名产。
太原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古典园林晋祠风景优美,文物荟萃,祠内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堪称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天龙山石窟,包容了东魏、北齐、隋、唐、五代近五个世纪的作品,是领略东方石窟艺术魅力的好去处;龙山石窟是全国最大的、保存完好的元代道教石窟群;有太原城市标志之誉的双塔寺、塑有千手千眼11面观音的祟善寺、展览有名贵殷代铜觥的山西省博物馆,都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
太原最早见诸于史料是公元前497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当时建晋阳城的是晋国大夫赵鞅的家臣董安于,城址就在今太原市晋源古城营一带。
董安于利用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水,南傍晋水的险要地形,修筑成了坚固的城堡。
因其在晋水之阳(古人以水北为阳),取名晋阳。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初设太原郡,郡址就设在晋阳,晋阳因此又称为太原。
汉代设并州刺史部于太原,自此各朝各代又称太原为并州,故太原简称为“并”。
南北朝时期,太原城开始走向辉煌,到了隋朝已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大城市了。
五代十国中的后唐、后晋、
后汉、北汉都因起兵于太原而立国,所以太原又有“龙城”之誉。
宋、金、元时期,太原城饱经战乱,几经被毁,后又重建。
明清时期,太原经济长足发展,“晋商崛起”,以今太原、太谷、祁县、平遥等地商人为代表的晋商首创商业票号,曾富甲华夏,汇通天下,其货币经营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触角伸向欧洲市场,为太原的经济发展再创辉煌。
太原概况导游词范文3:
山西省会太原市,是一座“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
太原人的先辈从很早的古代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社会形态的变更、历朝历代的兴亡,太原建置名称多有变化,治所几经迁徙,辖区屡有伸缩,沿革颇为繁杂。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是以治金、机械、化工、煤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
太原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太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时代,据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古称晋阳、并州,简称并,曾为唐王朝的“北都”,后唐、后晋、北汉的国都或陪都,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重要的商业、手工业城市。
太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
考古证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即有先民生活在境内汾河流域。
春秋末期,晋国北扩,太原地区归入晋国版图。
晋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晋卿赵简子的家臣董
安于修筑了太原第一座古城——晋阳,成为赵国初期的都城,从此奠定了太原作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
此后,从战国至北宋之前,先后有十二个朝代或历史时期十六次以晋阳城为诸侯国都、国都、陪都。
尤其在唐朝,晋阳城达到鼎盛,与长安、洛阳并称“三京”,为黄河以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宋统治者将晋阳城付之一炬,存世近十五个世纪的古城毁于一旦。
公元979年至982年,潘美在汾河东岸唐明镇基础上修建了新太原城。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晋王朱帝扩建太原城。
明朝把太原定为“九边”重镇之一。
清代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业、手工业城市。
太原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尤为丰富,享有“煤铁之乡”美称。
在诸多矿产中以煤、铁、石膏储藏量为最,并以质地优良享有盛誉。
太原旅游资源丰富。
悠久文明的历史给太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较为著名的有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
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文物的集中,在国内也是非常少有。
其中晋祠圣母殿内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在海内外享有盛名。
天龙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经、纯阳宫关羽立马铜像,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辉煌的一页。
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文,是现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
唐太宗行书碑。
太原概况导游词相关文章:
1.太原导游词
2.太原乔家大院导游词3篇
3.山西太原导游词
4.山西概况导游词
5.太原迎泽公园导游词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