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生命道德教育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青少年教育的发展,生命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完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1.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近些年,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比较普遍。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追逐潮流、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生命的珍贵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生命道德观淡化社会风气和家庭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生命道德的塑造不可忽视。

很多大学生对生命的珍视和保护意识淡化,稍有价值,便将其视为可有可无之物,从而忽视了生命的尊严及生命的理性思考。

3.生命科学素养低下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了解生命科学知识对于大学生极为必要。

但是,在当代大学生中,生命科学素养普遍较低,很多大学生对于生命科学知识知之甚少。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分析1. 缺乏科学的生命教育课程和教材目前,在大学里很少开设生命教育相关课程,少有生命教育相关的教材。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靠个人的自主学习。

但是,因为缺少规范的教材和课程,大学生往往无法在生命教育方面得到系统化的学习。

2. 缺少生命教育领域专业人才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问题,需要专业化的生命教育人才来提供解决方案。

但是,在目前的学校体系中,缺乏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甚至缺少生命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

3. 家庭教育状况与社会风气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背后,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现今社会,许多父母和家庭忽视生命教育,观念老化,很难为大学生在生命教育方面提供有力的引导和支持。

三、完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完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

1. 增加生命教育课程设置学校应该增设生命教育的课程,并且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教授相关知识。

通过系统化课程,吸引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知识的学习,提高其生命科学素养和生命教育素养。

2. 建立生命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学校应该建立生命教育培养体系,提高生命教育领域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素质与水平。

关于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见。

当 代大 学 生 思想 行 为 新倾 向
笔者通 过深入了解和分析 , 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
变 化 呈 现六 大 新倾 向 : 1 业 压力 演 绎 为 生存 问 题 。 学生 从 一 进 大 学 校 门就 . 就 开 始 关 心就 业 , 担心 就 业 , 大学 难 、 业难 的 双重 压 力普 上 就
5 . 追求生活快感 。 以快感代替美感 , 成为许多大学生当 下选择的生活方式 。美感是各种艺术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
美感给我们 各种 内心的喜悦 , 使我们感 到充实 , 引起我们
内心的一种感动 , 以提升人 的素质 、 可 改变人的气质 , 使生
遍存在。对于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来说 , 压力更 大。然 而, 关
的。但快感带给我们 的是事后的空虚 , 因为快感是不能持 续的。大学生中不少追求 虚荣 、 享乐的生活方式 , 这不但是 指生理的, 也有文化上的 , 如追捧“ 超级女声” 等现象。
6知行分离 , _ 认识与行为的二律背反一直没有得到很
好 的解决。不少学生说一套 , 做一套 : 一边愤世嫉俗 , 一边 逢迎 世俗 , 落人“ 语言上的巨人 , 行动上的矮子” 的窘境 , 这 在学 生的政治态度 、 文化素养 、 道德立场 、 人生价值倾向上 等都 有不 同程度的表现。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懂得实践 的重 要性 , 然而即使面临实践 的机会 , 积极参与 的还是少 部分
【 摘
要 】目前 , 大学生思想行为呈现 出生命 困顿、 新读书无用论等六大新倾向。面对这些涉及到生命意识、
生命质量, 乃至于人生观、 价值观的问题 , 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已不能胜任 , 推广大学生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变化 ; 生命教 育 【 中图分类号】 G 1 【 4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 0 6 20 )4 0 9 一 2 09 3 3 (0 9 0 -0 l 0

大学生品德和身心健康教育

大学生品德和身心健康教育

大学生品德和身心健康教育
《大学生品德和身心健康教育》
大学生品德和身心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大学生品德和身心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大学生品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学生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做一个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青年。

在大学校园里,品德教育可以通过学生活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进行。

通过这些途径,大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意识形态。

其次,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同样重要。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心健康更是需要得到关注。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活动、体育锻炼等多种形式来开展。

只有在保持健康的身体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学习成绩,有效地解决个人问题。

因此,大学生品德和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学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在校园内营造出一个健康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帮助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能够通过大学生品德和身心健康
教育的不懈努力,培养更多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优秀大学生。

德育视野下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研究

德育视野下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李佩芸()女,讲师。

基金项目四川音乐学院院基金(课题名称德育视野下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研究。

基金编号BS 5)。

德育视野下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研究李佩芸李弘阳何婧文余晓君(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旨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热爱生命,追求人生的真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高校德育应该开发生命教育的功能,加强对生命的关怀,体现以学生为本和对学生的尊重,这本身也是德育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德育;大学生;生命教育M ora l V i sion of the L ife Educa ti on of Coll ege S tudents Li P ei yun,LiH ongyonng,H e J ingwen,Y u X iaoj un(Si chuan Co n s ervatory ofMu sic ,C heng du 610041Ch i n a)Abstr act :The purpose of lif e E ducatio n is to he l p studen ts understanding lif e correctly ,l oveing lif e ;pursu iting true mean i ng of lif e and establish i ng a scientific o utloo k o n life .Moral educatio n sho u l d be de -ve l oped features of lif e ,to strengthen the care of life ,re flecting the student-centered and respect f or students ,wh ich is itself an inherent req u ire ment ofmoral educati on .K ey w ord s :M oral educati on ;Students ;L ife educa ti on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在高校德育中加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1.生命教育的内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探析_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生命可贵的意识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探析_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生命可贵的意识

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探析_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生命可贵的意识当今社会,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下,生命意识教育出现严重缺失。

近年来出现的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件以及近期发生的“李刚门事件”、“药家鑫事件”、“留学生刺母事件”等等。

大学生自杀事件也频惊校园,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1~5月,全国高校至少已有40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平均每个月就有8个年轻的生命离开这个世界。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生命意识教育的思考及重视,因此生命意识教育刻不容缓。

一、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生命意识,是指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命存在、价值及意义的理解和认识等等,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终极价值的审视。

生命意识教育主要包括生存观、价值观及超越观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生存观教育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生命的存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是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和体现生命意义的条件。

任何不负责任的轻生念头,以及对他人生命的漠视,都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

因此,生存观教育首先教育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充分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唯一性和重要性,善待自己、尊重他人、敬畏每一个存在的生命。

2.生命价值观教育每个生命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它体现在自然的生命延续,以及超自然价值生命的实现。

只有两者达到和谐统一,人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的可贵、欣赏生命的美好,提升生命的价值。

因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懂得自然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并承担着一定责任,要懂得珍惜和欣赏。

在生命价值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达到用自身情感来激扬理性的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

3.生命超越观教育生命意识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实现个人生命的升华,从而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把自己的命运同他人、社会、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达到全方面的和谐。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生命。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加强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的身份日益重要,他们不仅是家庭的骄傲,更是社会的希望。

而当代大学生在面临选择人生道路、抵御挫折、面对人生迷茫等问题时,人生观与价值观尤为关键。

因此,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一、生命的深层次意义生命,是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奇妙奥秘、是自然界万物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尊重生命、保护生命是人类的基本伦理价值,是生命的深层次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形成受多重因素影响。

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缺乏深刻认识,仅注重物质方面,盲目追求享乐和刺激。

另一部分则太过理性化,强调对生命的测量和量化,缺少情感关怀和理解。

三、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1.强化人文情怀。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不同文化、不同经历的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

2.加强体验式教育。

通过身体力行,让大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的意义。

如开展志愿活动、走进敬老院、接触贫困儿童等。

3.推广生命教育课程。

让大学生从课堂上接受生命哲学的启示,从而拥有自己的生命观。

4.建立生命关怀机制。

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为大学生提供生命关怀服务。

同时,学生组织、社会团体等也应在社会和校园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生命观教育的实践路径1.积极开展专项活动。

比如举行生命主题的话剧、演讲比赛、手抄报、征文等,进一步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和体验。

2.坚持生命教育理念。

学校教育应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使生命观教育与学科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学科讲授为载体,让学生在各类学科中学习到人才培养中必不可缺的普适知识与文化素养。

3.落实生命观教育工程。

围绕生命观教育目标,从师资、课程、项目等方面入手,落实生命观教育工程。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心理辅导等科技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卫生和情感教育。

五、总结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贡献。

大学生应具备的10个道德品质

大学生应具备的10个道德品质

大学生应具备的10个道德品质教育制度也越来越完善,随之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了。

他们也成了社会的一个统一的群体,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因此,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成了人们讨论的一个重要的话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应具备的10个道德品质,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10个道德品质(1)爱国奉献。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是新时期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我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如何引导广大官兵深刻认识爱国奉献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我军建设的重大意义,熔铸爱国之魂、报国之志,这是不断深化爱国奉献教育的重要课题。

我们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更应该好好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奉献。

在进一步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2)诚实守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千百年流传下来,亘古不变。

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济济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社会中的诚信确成为了稀有资源,商业中的欺诈,各种考试的作弊,假币充斥,骗人的行为随处可见,扰乱了社会的市场经济秩序,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品质,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勤劳敬业。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我们所说的勤劳一般指:巧干,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富有智慧和创造力。

学生做人的最重要基础是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一种基于责任心对工作、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

浅析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浅析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帮助 他们 正 确 自我 评估 , 避 免不 切 实 际的 过高 或 过低 评价 : 帮 助他 们 完善 自我 调 节能力 的提 高 , 使 他们 在外 部环 境和 自我 身心不 断变
化过程 中 , 保持 愉快 的心 理心境 , 表 现乐观 积极 的生 活态 力 ; 帮助他
们 消 除 各方 面压 力 , 如: 学业 压 力 、 择业压力、 生活 压力 、 情 感烦 恼 、 人 际关 系 困惑诸 多 方面带 来不 良情 绪 , 帮 助他 们学 会面对 社会 上各
作用, 论述 了开展 生命教 育的有效途径 , 主要是 : 辅导 员应具敏 锐观察力 , 引导 大学生正确认 识 自我 , 珍惜生命 , 正确 面对成 长过程 中的挫折 , 正确处理人际关 系等。
【 关键词 】 辅 导员; 大学生 ; 生命教 育 ; 作用 ; 途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近年来, 在 大 学 校 园 出现 恶 性 伤 人 、 自伤 事 件 , 一 个个 生命 逝 辅 导员 要重点 关 注并 及时 跟踪 特殊学 生 的情况 , 当代 大学 生人 去, 我们感叹: 当 今 教 育 出 了 什 么 问 题 ?现 在 的 大 学 生 究 竟 怎 么 格塑 造 中存 在道 德 认识 不 足 、 道德 实 践匮 乏 。通过 对 其生 命教 育 ,
3 、 过 分追 求物质 生活 , 缺 乏精神 家园
生命 教 育必 须 使大 学 生懂 得 生命 的权 力 性和 神 圣性 对大 自然 的 一切 生命 持 敬 畏 的态 度 。生命 只有 在 相互 关 爱中 才有 可 能存 在 和 延续 。人类 必须 敬畏 生命 懂得其 他 生命 的意 志并与 之休 戚与 共 。 个个 鲜 活 的 、 具体的、 完 整 的、 丰富 的 生 命是 教 育 最基 本 的 出发 点 。每个 生命 都相 互依 存 , 但 又相 互关 联 , 应 该相 互爱 惜 , 教 育学 生 应该 把个人 生命 融入到 为人类 的光明 未来奋 斗的事 业中去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大学生;生命观;生命道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更应该懂得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大学阶段又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青年风华正茂,一方面处于不断探索、追问、求知之中,另一方面,又处于压力、忧患、竞争之下。这个时候,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将对他们之后的人生之路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或漠视自己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引起了社会、高校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关注,从而使得对大学生开展生命道德教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和创新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可能培养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可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社会创造幸福。
一、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从生命的角度透视,教育应该首先关怀人的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遗憾的是,高校至今仍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缺乏明晰的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取向,过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学生的人格、人性、道德、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没能被放置于一个合理的地位。当他们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时,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也就产生了。结果,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冷漠、孤僻的情感特征,生命情感发育不足,在精神上无所寄托,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处于深刻的和自然疏离、和社会疏离、和人自身疏离的困境焦虑中。因此,大学生自杀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ﻫ其次,受我国传统文化“未知生,焉知死”的影响和束缚,人们往往只注重对“生”的研究,而很少愿意甚至是忽视对“死”的谈论。一谈及死亡的话题便认为是不吉利的,退避三舍。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教科书里没有死亡的概念,这方面的科普知识是少之又少,死亡教育的内容几乎是空白的,而对死亡教育的理论探讨更为薄弱。对于死亡,学生普遍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对死亡话题的回避态度也使大学生对死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恐惧死亡是因为不了解死亡。
二、大学生生命观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
(一)家庭因素
家庭成员关系可以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生命观的养成。家庭成员关系和谐的大学生,即使生活中出现挫折,也多能正确对待,积极调适,一般不会采取过激行为。反之,家庭成员关系淡薄的学生,容易产生极端行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其渴望水平和教育方式也对他们产生影响。过于严格的要求或过高的期望水平都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他们懦弱、依赖、自我中心等性格,从而增加了他们遭遇挫折的机会,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生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教育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不可逆转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具体来说,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的培养,是生命道德教育的起点。生命意识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完整的对生命的认识,形成对生命的热爱、珍惜、尊重、敬畏、欣赏,并能主动的追求生命的意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相对于天地之悠悠,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失去了就无法挽回;生命又是脆弱的,非常容易让鲜活的生命顷刻间划上句号。现实中的人总会碰到各种磨难、痛苦、失意和挫折,或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这种时候,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对待,把种种不如意看作生命必须经历的一部分,那么,负面的东西就可能转变成积极的因素;但许多大学生缺少的就是耐挫力,所以,他们经常抱怨“累”、“没意思”,存在消极、懈怠心理。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找到无数的生存理由,而把非理性选择的依据一个个排除,要让大学生体认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大学阶段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从其心理发展水平来说,是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很大影响作用。在许多大学生看来,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困境、失败总是消极、不受欢迎、令人恐惧、没有价值的,是挫折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痛苦和阻碍。因此,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差异会影响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对前途的信心,从而影响他们健康生命观的建立。ﻫ三、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的内容
(三)社会环境因素
在我国,近年来国内外某些报刊、影视媒体中对悲观厌世情绪的大肆渲染、对自杀行为的细致描述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还缺乏足够识别能力和抵抗能力的青年学生。一些大学生在重视自身生存权利和利益的同时,也将放弃生命视作自身的一种权利,他们认为自己有选择生或死的自由,有处理自己生命的权利,表现出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的珍惜和呵护。社会环境作为外部环境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社会氛围,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命观,成为形成某种生命意识的基础。ﻫ(四)大学生个人因素
(二)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学生系统地进行全面教育的场所,对学生生命观的形成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然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模式占主导,过分重视知识传授、文化学习,忽视学生的其他素质的发展,尤其缺乏引导对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甚至对于有关生命的基本常识也缺乏教授。同时,教育过多关注升学、考试、分数等,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致使他们生活在紧张和恐惧中,导致学生无暇去思考与生命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懂得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更享受不到生命带给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当代大学生的生命道德教育
———————————————————————————————— 作者:
———————————————————————————————— 日期:

挑战杯论源自文院系:教育科学学院
班级:09小学教育
学号:090703043
姓名:张炳林
当代大学生的生命道德教育
摘要:近几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不断出现并呈上升趋势,还有些大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真正内涵。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实施生命道德观教育的内容和对策。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