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端午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端午节的主题班会教案 (5篇 )

端午节的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
活动前准备: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活动一:端午说由来(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2.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3.主持人小结。
三、活动二:端午话习俗(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
(多媒体课件:粽子)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由来自xx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四、活动三:端午赛诗会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1)《端午》唐文秀(2)《五月五日》梅尧臣(3)《端午节的怀念》。
2024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2024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主题: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班会时间:2024年6月班会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
2. 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文化意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激发学生传承和发扬端午节文化的责任感。
班会内容安排:一、引入(10分钟)1. 课堂环境准备:在黑板上贴上端午节的图片和习俗图解,创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2. 班会开场:播放端午节介绍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好奇心。
二、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20分钟)1.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家庭过端午节的经历,引导他们了解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和传统习俗。
2. 知识点解读:通过PPT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由来,并解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3. 互动问答: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积极回答并展开讨论,加深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理解。
三、端午节的文化意义(20分钟)1. 知识点解读:介绍端午节的文化含义和节日意义,如是纪念屈原、展示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等。
2.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解谜等方式,理解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3. 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端午节文化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25分钟)1.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端午节传统文化的短视频,展示端午节在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和文化表达。
2. 知识点解读:介绍端午节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传承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学生展示: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方式,可以是小品、演讲、朗诵等形式。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综合总结:回顾班会内容,强调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和传承责任,肯定学生在班会中的表现。
2. 展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端午节的传统庆祝活动,如包粽子、观看龙舟比赛等,并互相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端午节班会课主题教案(精选6篇)

端午节班会课主题教案(精选6篇)端午节班会课主题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班会课主题教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班会课主题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源自我国是不争的事实。
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帮助幼儿了解端午节挂艾叶、菖蒲,佩带香包以及吃粽子等习俗的由来与传说。
活动准备:1、将屈原、黄巢的传说编成故事。
2、发动幼儿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1、结合时事开展讨论:端午节起源于那里?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3、欣赏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起源。
4、欣赏黄巢的故事,了解挂艾叶、菖蒲的来历。
5、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我为我的国家感到自豪。
端午节班会课主题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家乡龙舟的特点。
2、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
通过游戏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龙舟、竞赛中的龙舟竞渡、普通的船的图片;鼓,纸棍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竞赛中的龙舟竞渡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这项活动。
1、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他们划的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图上的人正在开展龙船竞渡比赛,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我们平时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龙舟竞渡的传说》。
现在你们知道龙舟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吗?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回答。
三、通过龙舟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特征。
1、大家见过龙舟吗?它有什么特点?龙舟的中间是什么样子的?两头呢?龙头在哪里,像什么?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
老师小结: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
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有时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
品味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品味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案相关推荐品味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案(精选16篇) 为了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常常需要提前进⾏细致的活动⽅案准备⼯作,活动⽅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活动的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活动的⽬的或者意义。
那么活动⽅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编整理的品味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案(精选16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品味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案1 活动⽬标: 1、知道赛龙⾈是端午节的⼀种风俗习惯,感受竞赛活动的热闹⽓氛。
2、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的快乐。
3、知道节⽇时⼈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了解本地举办“赛龙⾈”的活动情况。
活动建议: 1、与组织“赛龙⾈”活动的有关单位联系,确定参观地点及时间。
2、请家长带幼⼉前往参观,观察龙⾈的外形特征及赛龙⾈时⼈们的动作表现,感受竞赛的热烈⽓氛。
3、引导幼⼉交流赛龙⾈的场⾯以及⾃⼰观看赛龙⾈时的⼼情和感受。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选材教好。
⾸先考虑到了幼⼉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的积极性。
整个活动是从幼⼉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活、游戏之中。
同时,"赛龙⾈"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品味端午主题班会活动⽅案2 活动⽬标: 1、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的⼝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的制作过程。
3、体验⼈们互相关⼼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的⽓氛。
活动准备: 幼⼉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包粽⼦的材料(⽶、粽叶、棉线等)。
活动过程: 1、展⽰、介绍“我收集的粽⼦”,了解粽⼦种类的多样。
★指导语: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味的?2、观看包粽⼦,了解包粽⼦所需要的材料。
(1)讨论、认识包粽⼦的材料。
★指导语:你知道包粽⼦需要哪些材料吗?(根据幼⼉所述,⼀⼀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
2023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2023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3.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1. 翻转课堂学习:在班会前,让学生预习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准备一份PPT或其他形式的学习笔记。
2. 分析与讨论:班会上,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端午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相关的食物等。
3. 传统文化展示:邀请学生带来与端午节相关的物品,如粽子、艾草、五彩丝线等,并向全班介绍其寓意和用途。
4. 手工制作:学生分组进行粽子制作,每个小组中分配角色,如负责粽子的包装、素材的准备等。
全班师生共同参与,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乐趣。
5. 游戏竞赛:开展一系列与端午节有关的竞赛游戏,如龙舟赛、开口笑等,通过参与游戏,学生能更好地体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传承精神。
6. 主题展览:安排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粽子和相关资料,以展览形式展示出来,向全校师生展示端午节的传统魅力。
三、活动实施方案:1. 活动时间:端午节前夕,为期一天。
2. 材料准备:粽子的制作材料,如糯米、糖、粽叶等;端午节相关的物品,如粽子样本、艾草、五彩丝线等;游戏竞赛所需的道具和奖品。
3. 活动流程:(1)翻转课堂学习: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并准备学习笔记。
(2)分析与讨论: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3)传统文化展示:学生带来与端午节相关的物品,并向全班介绍。
(4)手工制作:学生分组进行粽子制作。
(5)游戏竞赛:开展一系列与端午节有关的竞赛游戏。
(6)主题展览: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粽子和相关资料以展览形式展示出来。
四、评估与反思:1. 学生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活动的投入程度。
2. 教师评估:观察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活动开展的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反思。
《品味端午文化》主题班会策划方案

《品味端午文化》主题班会策划方案一、活动主题:品味端午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二、活动目标:1.让同学们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历史故事。
2.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进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时间:2023年6月5日(端午节前夕)四、活动地点:班级教室五、活动流程:1.开场环节主持人简要介绍端午节的文化内涵,阐述本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端午知识竞答设置端午知识竞答环节,包括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历史故事等内容。
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回答问题,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统计每组得分,评选出最佳团队。
3.端午习俗体验a.包粽子:邀请家长志愿者现场教授同学们包粽子,体验传统习俗。
b.制作香囊:同学们亲手制作香囊,寓意驱邪避瘟,吉祥安康。
4.端午故事分享每位同学准备一个与端午节相关的故事,轮流分享。
故事内容可以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家族传统等。
5.端午诗词朗诵组织同学们进行端午诗词朗诵,感受古人对端午节的赞美和感慨。
6.端午美食分享每位同学带一份与端午节相关的美食,如粽子、绿豆糕、咸鸭蛋等,与同学们分享。
7.端午主题绘画组织同学们进行端午主题绘画,展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美丽景色。
8.结束环节六、活动宣传与筹备1.提前一周,通过班级群、公告栏等方式进行活动宣传,让同学们提前了解活动内容和要求。
2.筹备阶段,组织同学们分工合作,准备活动所需物品,如粽子材料、香囊材料、绘画用品等。
3.活动前一天,布置活动场地,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七、活动预算1.粽子材料费用:200元2.香囊材料费用:100元3.活动物资费用:100元4.活动奖品费用:100元总计:500元八、活动效果评估1.活动结束后,收集同学们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活动效果。
2.观察同学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活动对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次“品味端午文化”主题班会,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怀,增进班级凝聚力。
品味端午文化主题班会活动策划方案

品味端午文化主题班会活动策划方案标题:品味端午文化,传承中华传统——主题班会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为了弘扬和传承这一文化艺术瑰宝,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将以品味端午文化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增进他们对端午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端午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 跨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3. 通过活动的开展,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内容1. 班级文化主题展示在活动前,让每个班级选择端午文化的一个方面,例如:端午习俗、粽子制作、龙舟赛等,通过设计展板,图片、文字资料等形式将其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诗词朗诵组织学生选取与端午节相关的诗词进行朗诵,以此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喜爱,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化修养。
3. 传统技艺展示邀请艺术班、手工艺术社团或民间艺术家来学校进行传统技艺的展示,例如:编织五彩线、剪纸艺术等。
学生可以亲自参与体验,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4. 端午文化知识竞赛举办端午文化知识竞赛,以小组形式参与,考察学生对端午文化的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研究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5. 粽子制作与分享组织学生参与粽子制作活动,学生可以分工合作,了解制作粽子的传统工艺和礼仪,并与同学共同品尝粽子,分享快乐,增进友谊。
6. 端午文化展览展示端午文化相关的绘画作品、手工制品等,学生可以自愿参与、自由发挥,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创造力。
7. 端午文化体验活动安排学生参观端午文化相关的地方,如:端午文化展览馆、博物馆等。
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端午文化的丰富内涵,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受。
8. 思考与交流环节以座谈会、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端午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激发他们的思辨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端午节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7篇

端午节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通用7篇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应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端午节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我国端午节的习俗,由来与时间,尝试查找日历中的农历。
2、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
活动准备:1、孩子前期经验:用各种方式收集信息与调查记录传统的节日,来历与习俗。
在前期活动中,认识日历。
2、环境材料创设:多媒体设备以及课件"端午节"活动过程:一、经验回忆:引出端午节1、在一年中,有许多节日,你知道哪些节日是只有人才有的节日只有人才有,别的国家没有的,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传统节日(出示字卡:传统节日)。
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最近,要有一个传统节日,猜猜看是什么节日(端午节)二、交流分享:端午节的习俗与由来1、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有什么快乐的事情端午节可以包粽子,吃粽子,这是吃的方面;可以划龙舟比赛,这是游戏;戴香包,香香的;戴红丝带,这是用的端午节有许多开心的事情。
对于端午节你还知道些什么插艾叶,戴香包,画药酒通常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是良好的祝愿,祝愿小朋友身体健康,夏天不生病。
端午节有吃的,有玩的,有戴的,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夏天快到了,保健康,求吉祥。
2、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是怎么来的请幼儿说说看,个别零散经验的交流。
播放多媒体"端午节的来历",给幼儿完整的认识,梳理,丰富经验。
听了故事就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扔粽子,为什么划龙舟了。
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与来历。
端午节是为了记念屈原先生,希望后人能够记住他,学习他那么爱国的三、操作,探索:端午节的时间了解端午节的时间,感受农历为所特有的刚才小朋友对端午节说了那么多,老师这里有一个疑问,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吗这里有一张今年的日历,我们来找找看,为什么端午节有两个时间呢(一个公历,一个农历)找一找日历上的5月初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味端午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导读:【活动地点】
三(1)班教室
【活动时间】
农历五月初三
【活动内容】
以游戏的形式体现端午的风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前期准备工作】
准备好活动用的布、针线、材料以及粽子和五彩线。
【活动流程】
一、开场白
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
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老师和大家在这里共度佳节。
二、了解民族文化
班主任:(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
生: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
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
生:吃粽子、撮五彩线戴。
(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来过今年的端午节。
……
三、游戏开始
(一)吃粽子比赛
班主任: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
(谜底:粽子)
班主任:下面我们就来个吃粽子比赛,怎么样?(班主任讲规则) 参赛者以四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小组长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
人宣布比赛结束。
为完成游戏时间最短的获胜选手鼓掌。
班主任:从大家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到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过节的快乐。
(二)缝香包
先由班主任讲解缝香包的要领和针法,然后同桌两人一组,班主任宣布“开始”后,再动手,同桌可以互相帮助。
时间为15分钟。
比赛结束后,由班干部推选出5个制作的精美的香包,制作人各自配戴自己的作品一块合影留念。
(三)撮五彩线
还是同桌两人合作,各自把自己准备好的五彩线拿出来,待班主任喊“开始”,自己动手开始撮,限时3分钟。
完了之后,把自己的成果戴到手上,举手示意成功。
四、反思与拓展
这次活动,通过师生讨论交流、游戏活动、展示作品,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习俗。
可是,就在去年,韩国已经提前申请了端午节为东南亚文化遗产保护,这可给了我们极大的警示: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习俗,让它们代代相传!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