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史第二次作业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1-4

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1-4

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1-4政治学原理第一次作业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能得分。

)1.XXX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A.XXXB.XXXC.XXXA.XXXB.C.D.2.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划分。

A.体系性B.结构性C.系统性D.功能性XXX.功能性3.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B.民族主义C.精英主义D.民众主义A.B.C.精英主义D.4.XXX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A.城市B.民主C.法律D.国家XXX.国家5.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是()。

A.XXXB.XXX.XXXD.XXXA.B.XXXC.D.6.()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B.经验主义C.现实主义D.理想主义A.B.C.现实主义D.7.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A.制度研究途径B.权力研究途径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A.B.权力研究途径C.D.8.XXX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偏向,经由进程改进途径建立()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偏向。

A.君主专制政体B.君主立宪政体C.民主宪政政体D.共和政体A.B.君主立宪政体C.D.9.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皇位继承B.治民之术C.统治术D.治国之道XXX之道10.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法家B.杂家C.兵家D.儒家XXX儒家11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社会时期。

A.封建B.奴隶C.资本主义D.原始A.B.奴隶C.D.12.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XXXB.XXX.XXX拉底D.XXXA.XXXB.C.D.13.()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4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4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二、名词解释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奉献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

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

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奉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符合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

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根底,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

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

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

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双城论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

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依照奥古斯丁的理论,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

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其余的人那么构成世人之城。

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分开。

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

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

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在区分“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的根底上,奥古斯丁阐述了他关于国家与教会的思想。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次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次作业
6、鲍敬言认为,伴随着国家与君主而来的是庶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ABC )。
A.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B.辅以繁重,小民不堪负担
C.滥用刑罚,百姓困苦不堪D.穷兵黩武,百姓不得安生
7、《无能子》对圣人持批判态度,认为圣人有以下(ABC)种种罪过。
A.圣人开启了人的贪欲和争心B.圣人对人们进行仁义道德的说教
A.轻徭薄赋B.爱民厚生C.宽刑狱D.不扰民
得分
评阅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
1、秦始皇崇尚的“法治”很有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强化君主权威加强专制统治。
2、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督责”、“深罚”。
3、汉武帝采纳的(董仲舒)的建议,终于举起了“独尊儒术”的旗帜,初步实行了指导思想的转换。
题号




总分
分数
评语:
评阅时间:年月日
得分
评阅人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 BC)。
A.尊君B.督责C.深罚D.尚武
2、汉武帝政治思想的特点有(ABCD)。
A.求变B.求治之本C.德刑兼用D.任贤
3、唐太宗以善于求谏纳谏著称,而能直言极谏的著名文臣武将有(ABC)等。
A.魏征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BC )。
A.奢侈无度B.杜绝言路C.用人不贤D.严刑峻法
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ABCD )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A.复故爵田宅令B.以有功劳行田宅令C.释放奴婢令D.驱民而归之农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次作业

国开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四川)第二次形考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中外政治思想史(四川)第二次形考参考答案

题目1.英国工业革命把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推上了历史舞台,从而使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A. 工业资产阶级
B. 金融贵族
C. 无产阶级
D. 市民阶级
【答案】:无产阶级
题目2.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表现出他深刻的洞察力和彻底的批判精神,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A. 洪堡
B. 卢梭
C. 伏尔泰
D. 孟德斯鸠
【答案】:卢梭
题目3.()步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尘,继承了它的精神财富,使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达到“顶峰”,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A. 文艺复兴运动
B. 尼德兰革命
C. 英国革命
D. 启蒙运动
【答案】:启蒙运动
题目4.()的政治思想是德国政治思想最系统、最丰富的表现。

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他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

为了实现德国的统一,他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

A. 杰斐逊民主制
B. 霍布斯君主制。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次形考作业多选题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1如何振兴儒学,傅玄提出了()。

A尊其道B重其选C贵其业D恒其志正确答案:A;B;C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2汉武帝政治思想的特点有()。

A求变B求治之本C任贤D德刑兼用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3鲍敬言认为,伴随着国家与君主而来的是庶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

A滥用刑罚,百姓困苦不堪B穷兵黩武,百姓不得安生C赋役繁重,小民不堪负担D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正确答案:A;C;D学生答案:A;C;D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4李世民对民众的政治力量和作用有着亲身感受,实行了民本思想,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A承袭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B“君舟民水”C“君依于国,国依于民”D“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老师点评:答案解析:李世民民本思想应从重视老百姓角度认识。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A释放奴婢令B复故爵田宅令C以有功劳行田宅令D驱民而归之农正确答案:A;B;C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6唐太宗以善于求谏纳谏著称,而能直言极谏的著名文臣武将有()等。

A长孙无忌B魏征C杜如晦D房玄龄正确答案:B;C;D学生答案:B;C;D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7王通向往的“仁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爱民厚生B轻徭薄赋C宽刑狱D不扰民正确答案:A;B;C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8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

2013年政治学原理补考作业答案(第二次作业)

2013年政治学原理补考作业答案(第二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人们把古希腊()的“哲学王”思想看作是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西塞罗D. 苏哥拉底满分:3 分2. 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

它的产生是对以()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

A. 德国革命B. 美国革命C. 英国革命D. 法国革命满分:3 分3. ()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A. 布坎南B. 哈耶克C. 罗尔斯D. 亨廷顿满分:3 分4. ()是天生的民主派。

A. 工人阶级B. 中产阶级C. 资产阶级D. 小资产阶级满分:3 分5. 1970年代以后,()的产生,使英美保守主义思想受到冲击。

A. 生态主义B. 社群主义C. 新右派D. 女权主义满分:3 分6.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 科学主义B. 经验主义C. 现实主义D. 理想主义满分:3 分7. 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 无政府主义C. 精英主义D. 民众主义满分:3 分8. 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B. 文学C. 历史D. 社会伦理满分:3 分9.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 哈贝马斯B. 伯恩斯坦C. 马佐尼D. 葛兰西满分:3 分10. 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过程。

A. 现代化B. 开明化C. 清明D. 法制化满分:3 分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代西方整治思想史期末大作业选择填空答案

当代西方整治思想史期末大作业选择填空答案

11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次作业(0—3章)一、填空题1、国际环境和时代主题在20世纪前半期主要是后半期的的主题是。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坛和思想界的政治思潮呈现、和趋势。

3、20世纪的自由主义仍然崇尚以理性为基础的强调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是的主旨。

4、社群主义的“社群”也可译为“社区”“共同体,是指、、,也指国家。

5、所谓积极的自由,柏林的说法最具经典:“我的生活与选择,而不取决于任何外界的力量”。

6、政治自由主义的目的就是观点的政治正义观念。

7、保守主义的思想师祖是。

8、萨托利认为至善论一般强调和反对精英统治或能人统治,忽视专家的作用。

9、对国际政治问题的理论思考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0、70年代后随着引发震撼西方社会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达到紧张状态。

二、选择题1、当今世界主题是()A.危机与动荡B.和平与发展C.革命与战争D.繁荣与发展2、70年代理性选择的模式以()A.个人利益为核心,以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B.集团利益为核心,以集团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C.政党利益为核心,以政党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D.民族利益为核心,以民族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3、自由道德的基础应当包括()A.自由的平等B.对那些使我享受自由、繁荣、使我受到启蒙的个人给与回报C.最单纯与最普遍意义下的正义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4、在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自由主义认为()A.社会在理论逻辑上先于政府,也大于政府B.社会在理论逻辑上小于政府C.社会在理论逻辑与政府平行D.以上说法都正确5.现代自由主义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出了()A.福利原则B.利益原则C.公正分配原则D.国家干预原则6、优先原则的含义()A.个人选择优先B.“先来后到”C.各行其是D.以上都对7、萨托利认为现代民主追求的两个目标()A.富裕B.健康C.自由D.平等8、贝尔论资本主义文化()A.政治轴心与经济轴心是矛盾的B.文化轴心与政治轴心是矛盾的C.政治轴心与经济轴心是不矛盾的D.文化轴心与政治轴心是不矛盾的9、80年代上台执政的保守派大都打着()A.保守主义B.旧保守主义C.新保守主义D.自由主义10.在德国社民党的社会主义三项基本价值中()A.道德B.互助C.公正D.自由三、判断1、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研究是研究二战前的理论。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4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4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4二、名词解释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

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

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

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

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

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

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双城论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

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依照奥古斯丁的理论,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

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成的,其余的人则构成世人之城。

到末日审判的时候,两座城才彻底分开。

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

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

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在区分“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的基础上,奥古斯丁阐述了他关于国家与教会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程率
课程代码110065
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平时作业二( 第六至第八章)
评语:
评阅时间:年月日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bc )。

A.尊君
B.督责
C.深罚
D.尚武
2、汉武帝政治思想的特点有(abcd )。

A.求变
B.求治之本
C.德刑兼用
D.任贤
3、唐太宗以善于求谏纳谏著称,而能直言极谏的著名文臣武将有(abcd )等。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长孙无忌
4、李世民君臣从多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bc )。

A.奢侈无度
B.杜绝言路
C.用人不贤
D.严刑峻法
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abcd )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A.复故爵田宅令
B.以有功劳行田宅令
C.释放奴婢令
D.驱民而归之农
6、鲍敬言认为,伴随着国家与君主而来的是庶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abc)。

A.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
B.辅以繁重,小民不堪负担
C.滥用刑罚,百姓困苦不堪
D.穷兵黩武,百姓不得安生
7、《无能子》对圣人持批判态度,认为圣人有以下(abc )种种罪过。

A.圣人开启了人的贪欲和争心
B.圣人对人们进行仁义道德的说教
C.圣人采取刑法军队等国家机器对人们进行迫害
D.圣人信奉纲常伦理
8、贾谊主张法治的主导思想是“慎刑”,包括以下(ab )要点。

A.约法省刑
B.“疑罪从去,疑赏从予”
C.赏罚分明
D.罪必重罚
9、如何振兴儒学,傅玄提出了(abc )。

A.尊其道
B.贵其业
C.重其选
D.恒其志
10、王通向往的“仁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bc )。

A.轻徭薄赋
B.爱民厚生
C.宽刑狱
D.不扰民
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
1、秦始皇崇尚的“法治”很有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强化君主权威加强专制统治。

2、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督责”、“深罚”。

3、汉武帝采纳的(董仲舒)的建议,终于举起了“独尊儒术”的旗帜,初步实行了指导思想的转换。

4、李世民选用儒家治道主要体现在仁政和重民两个方面。

5、西汉初年,黄老道家思想是统治阶者的政治指导思想。

6、基于清静无为的原则,《淮南子》作者认为君主治理天下,需要“法宽刑缓”,不可累施刑法。

7、罗隐认为明君具备的首要素质的仁德。

8、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贾谊主张礼法兼施,以礼为主。

9、王弼被公认为魏晋玄学的主要奠基人,就其理论深度和思想体系的完整性而言,其成就远胜于何晏。

10、韩愈的道统论是基于排佛倡儒的需要提出来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答:秦始皇及其李斯承袭了商鞅、韩非的思想文化专制主张,并将其付诸政治实践。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颁布“焚书令”,全面禁绝先秦以来的百家
之学,将全国的思想统一到法家思想上来。

同时,还要求人们“以吏为师”,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文化的“一体化”。

秦始皇焚书烧毁了人们的思想自由,这正是君主专制统治所需要的。

秦始皇的暴行不仅毁坏了我国的文化典籍,扼杀了文化的发展,也把专制统治推向了极点。

这种极端的做法并没有带来长治久安,反而使社会矛盾激化,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2、西汉初年,统治者把黄老道家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的原因是什么?
答:其一,汉初统治集团的主要成员来自于社会下层,对于秦王朝二世尚刑而亡的严酷教训不仅记忆犹新且有切肤之感,自然要予以汲取。

其二,汉帝国建立在秦亡的废墟之上,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经济凋敝、民生艰苦的
3
破败局面。

其三,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的冲击,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甚为薄弱,新建的帝国实际处于某种内外交困的境地。

其四,强秦的暴政为法家学说带来恶名,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界呼唤一种能够纠秦之弊的学说。

3、傅玄提出赋役平均思想的原则及其意义。

答:傅玄提出征派赋役要遵守“至平”和“有常”的原则。

所谓“至平”就是公平,所谓“有常”,就是从封建国家的公利出发,征派赋役要有一个明确而稳定的制度。

傅玄提出的这些征派赋役的原则,前人也曾提出过,非其独创,但比前人前进了一大步。

这主要表现为:前人只限于某个方面,没有像他这样将这些原则结合起来考虑;前人都是把公平概念和轻徭薄赋结合起来考虑,而他则把公平原则运用到赋役繁重的情况。

这种主张虽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豪强大族利用特权以逃避赋役的弊端,但它多少有助于减轻人民的苛重负担。

四、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
1、试述李世民政治思想的具体应用及其意义。

答:李世民政治思想的具体应用(主要内容):第一,重民思想:包括仁政和民本;李世民讲论治田之道,处处离不开“仁义”和“仁政”。

李世民以“仁义”作为治国的根本原则,代表了贞观集团的共同认识。

贞观集团在政治实践中所推行的政策大体上属于儒家的“仁政”范围,主要有与民休息、刑罚宽平、轻徭薄赋、减少土木兴建和战争等政策,儒家仁义思想对于李世民君臣集团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第二,以法为治:立法、守法、执法;唐王朝是在隋末农民战争之后建立起来的,李世民对民众的政治力量和作用有着亲身感受,承袭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

李世民作为封建专制君主,能从历史的教训中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运用到治国实践中去,这正是贞观统治集团的高明之处。

第三,谏仪思想与政策主张:求谏纳谏、重农、轻徭薄赋、重贤、依法治国。

唐太宗重视保持社会安定,关注民生疾苦,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政治思想。

贞观君臣在论政的过程中反复提到人君要“简静”或“清静”,这正是道家“无为”所在达到的基本境界。

李世民贞观统治集团在政治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合理部分。

如若从历史实际看,贞观统治集团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政策,并且创建了一代治世。

其历史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理应肯定。

2、贾谊“民本思想”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有关重民思想的顶峰?
答:鉴于秦的速亡,特别是认识到了秦末战乱中民众反抗暴政的巨大力量,贾谊继承了传统的重民思想,强调民是政治之本。

他认为,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统治者必须学会调节和处理好君与民的关系。

他告诫汉代统治者说:“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

故自古至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贾谊的这一论断,无疑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有关重民认识的顶峰。

贾谊“民本思想”的内容是儒家一脉的传统政治认识,战国时代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可以视为先秦时期重民思想的认识制高点。

贾谊通过总结秦朝灭亡教训,将民本思想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贾谊看来,黎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统治者的基本国策是“固本”,在具体政策上就要仁爱民众,实施德政。

正如古代圣王能平治天下,就在于他们有仁爱之德,能仁爱民众。

具体言之实施仁政的要点有二:(1)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利民、富民。

在具体措施方面,贾谊基本延续了儒家先秦一脉的传统认识。

主要有重本轻末、重农抑商等。

与先秦儒家思想相较,这些认识并无创建,不过,鉴于汉初百业凋敝、急于恢复生产的现状,贾谊的仁政主张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与汉初“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治国思路相符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减轻刑法,政不扰民。

贾谊指出,统治者在政治运作过程中要慎用刑罚,
不可扰民、伤民。

他认为,统治者施用刑法的态度和方式是区别暴政与仁政的主要标准之一。

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刑罚的宽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贾谊奉劝汉代统治者务必谨慎,宁失之有罪,也不可滥杀无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