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采购验收标准

合集下载

原材料验收方案

原材料验收方案

原材料验收方案1. 背景为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原材料验收方案。

2. 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原材料验收流程,以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能够满足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3. 验收标准在验收过程中,我们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和判断:- 外观: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变形、破损、腐蚀等情况将被拒收;- 规格:核对原材料的尺寸、重量、包装等规格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 标识:检查原材料上的标识、商标、批次号等信息是否清晰可见;- 包装: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并且能够保护原材料免受损害;- 样品:根据需要,抽取原材料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将结果作为验收依据之一;- 相关证书:审核原材料提供的质量证书、测试报告等相关文件;- 安全性: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4. 验收流程- 收货:负责验收的人员将原材料从供应商处收货,并核对数量和标识。

- 外观检查:验收人员检查原材料的外观,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 规格核对:验收人员核对原材料的尺寸、重量、包装等规格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

- 标识检查:验收人员检查原材料上的标识、商标、批次号等信息是否符合要求。

- 包装检查:验收人员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并能够保护原材料免受损害。

- 样品抽检:根据需要,验收人员抽取原材料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 相关证书审核:验收人员审核原材料提供的质量证书、测试报告等文件。

- 安全性检查:验收人员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 判断结果:根据以上标准进行评估,验收人员做出有效的判断。

- 记录结果:验收人员将验收结果记录在验收报告中,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5. 反馈机制若原材料验收不合格,将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进行处理或更换。

同时,将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封存和标记,以防止误用。

6. 改进措施为提高原材料验收的准确性和效率,我们将定期评估和优化原材料验收方案,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

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

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前言原材料是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因此,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二、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1. 原材料验收的目的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企业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要求,杜绝次品料、假冒伪劣材料的进厂。

2. 原材料验收的原则(1)合法合规:所采购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且在正规的供应商处购买。

(2)质量保证:所采购原材料必须符合企业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要求。

(3)标识齐全:原材料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和标签,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4)环保可持续:原材料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 原材料验收的程序(1)采购申请: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需求填写原材料采购申请。

(2)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根据采购申请,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并进行报价谈判。

(3)采购合同:确定供应商后,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明确原材料的品种、数量、价格、交货期等相关内容。

(4)原材料验收:原材料到达后,验收员根据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合格的原材料入库,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退回供应商。

4. 验收标准(1)外观检查:原材料应具有正常的外观特征,如无明显破损、污染等情况。

(2)数量匹配:验收员应按照采购合同规定的数量进行核对,确保数量与规定相符。

(3)质量把关:根据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抽检,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生产要求。

(4)标识核实:验证原材料的标识和标签是否完整,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5. 不合格原料的处理对于经过验收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仓库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协商退货或换货事宜。

同时,生产部门应重新调整生产计划,以确保原材料不合格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原材料验收管理流程1. 采购计划生产部门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和需求,提出原材料的采购申请,包括原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等相关信息。

2. 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根据采购申请,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并进行报价谈判及采购合同签订。

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

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

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背景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原材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不合格的原材料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还可能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确保原材料质量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制定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十分必要。

目的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企业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要求,减少采购风险,避免采购的原材料对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对原材料进行采购的企业,包括外购和自制原材料。

对于外购原材料,应制定相应的采购合同,明确采购的品种、数量、价格、交货期限、质量标准等内容。

验收标准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需要和产品质量要求,制定适合自身的原材料质量标准。

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观外观是原材料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检查原材料的颜色、形状、表面有无缺陷等。

外观检查可以通过目测、触摸等方式进行。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指原材料的密度、粘度、水分含量、溶解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某些特殊的原材料十分关键,需要专门的测试设备进行检测。

化学成分对于某些原材料极为关键,需要用精密的检测仪器进行测试。

标准化学成分测试包括含量测定、离子浓度等。

微生物和重金属一些原材料,比如食品和药品原料,可能会受到微生物和重金属等方面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以保证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验收程序采购前在进行原材料采购前,销售部门需要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交采购计划和相关的合同文件。

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对计划采购的原材料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是否需要对该原材料进行验收。

同时要准备相应的验收标准和验收规程。

采购中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销售部门应与供应商沟通,保证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同时,销售部门还需要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供采购核准单和供应商证书等相关资料。

验收过程验收过程要确保原材料所有的检验抽样项目按照规格操作才能视为验收成功。

验收人员应按照采购计划和验收标准进行检查。

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3篇)

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3篇)

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1.木材坯料:无虫眼、树皮、腐烂等现象,含水率在允许范围内;材种、等级、品质、材积应符合采购要求,含水率在允许范围内:国内南方水份____%,北方水份____%,国外依客户要求确定(均不高于____%)。

2.胶合板、中高密度纤维板:种类、等级、品质、数量应符合采购要求.用做出口的原料应符合国标GB18580-____中规定的E1级标准。

首次采购时应经成品验证甲醛释放量符合进口国要求后方可投入批量使用。

用做内销产品用的原材料可采购符合E2级标准的产品。

但成品应符合E1级标准。

3.胶粘剂本公司采购胶种均为脲醛胶,粘剂为环保型;品种、质量应符合采购要求,首次采购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国标GB18583-____的检测报告。

4.油漆采购的油漆型号、品种、质量应符合采购要求;首次采购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国标GB18581-____的检测报告。

用作出口产品的原料应经成品验证油漆涂层中总铅量600ppm方可投入批量使用。

三、验收程序1.原辅料凭厂家的合格凭证及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检测报告(首次采购时必需)进厂进行签收后转品管部。

2.品管部验收人员根据《买卖合同》及《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要求对来料进行检验。

2.1验收合格的原辅料,在送货单上签字归还仓库管理员,做入库台帐。

2.2验收不合格的原辅料,单独存放固定区域,坯板由统计员整理清点数量后____采购退回供应商,辅料由负责的仓管人员安排退货或退换手续。

3.仓库管理员与统计员对进出库的原辅料做详细的验收,如实填定进出台帐,同时注明来料的批次号,台帐符合溯源要求。

三、引用相关文件《来料检验规范》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2)是指企业在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建立一套规范的制度和流程,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并进行验收,防止采购到不合格的原材料。

原材料采购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采购需求确认: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确定采购原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蔬菜类)一、蔬菜质量类别:1、合格的质量:进货渠道正规、稳定,蔬菜无病虫害,生理病害及污染,可通过视觉判断和实验分析等手段来确认。

2、外观质量:指颜色,大小,形状,外表,整齐度等,可通过视觉,触觉来进行判断。

3、口感质量:指新鲜,成熟度,多汁性,酸甜度,软硬度等,可通过视觉,味觉,触觉等进行判断4、洁净质量:指商品清洁的程度。

二、蔬菜验收标准:序号分类作物验收标准1 根菜类萝卜、胡萝卜、大头菜等,以其膨大的直根为食用部分。

表面光滑、条直匀称,粗壮、硬实,肉质甜脆表皮无争缩、刀伤、开裂、体软、褐斑、发糠、泥土2 白菜类白菜、芥菜、甘蓝等,以柔嫩的叶丛或叶球为食用部分。

叶新鲜光泽,棵株大完整,包心坚实紧密,根部断面洁白完整,无空心、乱心、压伤、冻伤、虫蛀、雨淋、水浸、裂缝、老帮黄叶、外叶萎蔫、包心松、泥土,无苔3 绿叶蔬菜莴苣、芹菜、菠菜、茼蒿、苋菜等,以其幼嫩的绿叶或嫩茎为食用部分。

颜色鲜艳,淡绿,叶子水分充足、脆嫩薄,棵株挺直,叶子无褪色边或褐斑、发黄、干软、卷曲、脱叶4 葱蒜类洋葱、大葱、韭菜、大蒜等,叶鞘基部能膨大而形成鳞茎,所以也叫做“鳞茎类”。

鳞片肥厚完整无损,抱合紧密,球茎干度适中,有一定硬度。

叶肥挺,根株均匀。

无腐烂、干枯、过软、裂开、发芽、发乌、泥土5 茄果类茄子、蕃茄、辣椒等,同属茄科。

色正,有光泽,表面光滑,饱满有一定硬度及弹性,无腐烂、干尖、皱纹、断裂、干软、泥土6 瓜类冬瓜、南瓜、西瓜、甜瓜、苦瓜、丝瓜等,茎为蔓性,雌雄同株异花。

颜色淡绿色,有光泽,有一定硬度无弹性,皮薄肉洁白鲜嫩,瓜形周正,无断裂、划伤、软烂、干皱、畸形7 豆类豇豆、毛豆、豌豆、蚕豆等,大都使用新鲜的种子及豆荚。

颜色青绿、豆荚饱满,剥开后豆粒呈淡绿色,完整有清香,无受潮、虫洞、软烂、发黄、发黑、豆粒瘪而小有异味8 薯芋类包括一些地下根及地下茎的蔬菜,如马铃薯、山药、芋、姜等。

无虫咬、发芽、发霉现象,色正,个大形正,大小整齐,表面无伤,体硬不软、饱满无腐烂、破皮、坑眼多、畸形、泥多发软9 水生蔬菜藕、茭白、荸荠、菱、水芹等,一些生长在沼泽和浅水地区的蔬菜。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是指针对采购来的原材料进行验收时所需满足的要求和标准。

验收标准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 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规定,如是否存在破损、变形、变色等情况。

2. 尺寸和重量检查:根据产品的规格要求,检查原材料的尺寸和重量是否符合规定。

3. 包装标识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并且是否标注有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批号、质量等级等。

4. 成分分析: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5. 功能性能测试:对原材料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是否满足产品的要求。

6. 密度和硬度测试:根据产品的要求,对原材料的密度和硬度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规定。

7. 抗张强度测试:对原材料进行抗张强度测试,以验证其强度是否符合规定。

8. 化学物质检测:对原材料进行化学物质的检测,以确保其不含有有害物质。

9. 包装材料检查:对原材料的包装材料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原材料验收标准是根据产品的要求,对原材料的外观、尺寸、重量、包装、成分、功能性能、密度、硬度、抗张强度、化学物质等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食品原材料和相关产品采购验收标准

食品原材料和相关产品采购验收标准

食品原料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验收标准一、采购前应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和产品认定:(1)审核供应商资质证明(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或生产许可证),实际经营范围未超出营业执照所规定范围,服务流通许可证),留存供应商资质证明和产品检验报告,建立《原料索证台账》。

(2)采购的原辅料和用品需按类单独签订有效采购合同,加盖公章。

(签订单位或个人与营业执照信息相符)。

(3)验收时检查产品卫生状况、产品标识和检验报告(或合格证)的完整有效。

不得验收有腐败变质或者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原辅料或三无产品、全外文产品和超保质期的产品。

规格大小新鲜度验收严格按照采购部《原料验收标准》执行。

(4)供应商应提供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相符的并由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或检验报告复印件,当年有效。

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产品不能采购。

(5)采购定型包装的产品时除有独立完整的包装,标签要素完整:a.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b.成分或者配料表;c.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d.保质期;e.产品标准代号;f.贮存条件;g.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h.生产许可证编号;i.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标签上至少要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品名等信息。

(6)采购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GB2760-2007)使用标准名录里的品种。

标签需包含以下信息:品名、产地、厂名、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保质期限、适用范围与使用量、使用方法等,并储存容器标识上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

(7)采购与食品相关的用品时应仔细查验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污染,标签信息包含:品名、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规格、数量、保质期、生产商(地址)、生产日期等,与检验报告相关信息相符。

(8)用于原料验收的框须专用并有明显“原料验收”标识、定位存放。

二、散装原辅料符合验收标准即可,但不得自行包装销售。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原材料在制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生产质量和产品安全性,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原材料验收的标准和程序。

一、验收标准1. 外观检查原材料应具备所需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任何异常的外观特征,如裂缝、变形、异物等,均不符合验收标准。

2. 化学成分检测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化学成分检测。

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必须符合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要求。

检测结果应在允许范围内。

3. 物理性能检测部分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对产品质量和性能有着重大影响。

如强度、硬度、粘度等,在验收时应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

结果应满足产品要求。

4. 含水率检测对于某些原材料,其含水率应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确保产品的品质。

验收时应检测原材料的含水率,并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5. 检测报告及证书原材料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和证书,证明其原材料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

这些文件应为正规实验室或机构出具,并包含必要的检测项目和结果。

二、验收程序1. 样品采集从原材料供应商处采集符合规定的样品,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2. 实验室测试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各项必要的检测,根据需要可能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检测、物理性能测试等。

3. 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原材料是否符合验收标准。

如果结果在允许范围内且满足产品要求,则验收合格;否则为验收不合格。

4. 不合格处理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向供应商提出退货或要求其进行改进,直到达到合格标准。

同时,应及时调查不合格原因,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5. 记录保存对每批原材料的验收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并保存相关文件和记录以备查阅。

三、验收的重要性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严格的原材料验收,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同时,对于原材料供应商来说,也是一种合作的机会,通过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提升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

总结原材料验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加工区原材料验收及初加工标准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为规范生产加工区原材料采购、验收、粗加工标准,使生产加工区原材料采购、验收、初加工达到安全、卫生、节约的目的,根据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法》及相关的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结合生产加工区实际,制定本标准。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加工区。

2、原材料分类2.1蔬菜类:主要包括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果菜类、花菜类和食用菌类等。

2.2水产品类:主要包括新鲜或冷冻的鱼、虾、虾仁及各种贝壳类海鲜。

2.3肉产品类:主要包括新鲜或冷冻的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及其相关附属品。

2.4水果类:主要包括瓜、果、梨、桃、香蕉等。

2.5米、面类:主要包括大米、面粉、玉米面等。

2.6食用油类:主要包括花生油、花生调和油等。

2.7定型包装类:主要包括白糖、味精、豆腐乳、盐、酱油、味极鲜等。

2.8豆制品类:主要包括豆腐、豆腐皮等。

2.9干货类:主要包括木耳、粉条、粉丝、香菇、大料、花椒等。

3、原材料验收的方法3.1嗅觉检验:即用嗅觉器官来鉴定原料的气味,如出现异味,说明已变质。

3.2视觉检验:用肉眼根据经验判断品质的好坏。

3.3味觉检验:可根据原料的味觉特征变化情况来鉴定品质好坏。

3.4听觉检验:根据听觉检验的方法鉴定品质的好坏、如鸡蛋,可以用手摇动,然后听声音来鉴定。

3.5触觉检验:用手检验原料组织的粗细、弹性、硬度等,以确定其品质好坏,本方法是常用的基本方法。

4、原材料验收、粗加工标准(细则见附件)4.1蔬菜类:蔬菜必须有检疫合格检验单,鉴别其新鲜度,品种的优越性,一般可从其含水量、形态、色泽等方面来检验。

4.2肉类:鲜肉必须有检疫章和检验单,印章清楚;肉质紧密、有弹性、表面湿润、不黏手、无注水。

4.3禽类:家畜肉的品质好坏主要是以肉的新鲜度和品牌来评价的,常用感官检验方法来鉴定;感官检验主要是以外观、硬度、气味、脂肪的状况确定肉的新鲜程度。

4.4米、面粉类米、面粉的品质好坏有较明显的区别,主要从含水量、颜色、面筋质和新鲜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检验。

5、附则本标准如同公司、部门相关制度冲突或公司、部门另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不做重复处置。

附件:原材料验收、粗加工标准原料分类品名验收标准粗加工标准蔬菜类大白菜新鲜洁白,表面无黑色斑点,里面无烂心、无开花、坏叶不超过4片。

除去老叶、根、食品清洗机清洗3分钟;净菜率80%。

白萝卜表皮光洁,无黑心、无空心,小的不低于0.5斤,大的不超过3斤。

除去老皮、根、食品清洗机清洗5分钟;净菜率92%。

尖椒无异味,尾部新鲜、硬朗、硬而不青,长度不短于10公分。

除去蒂、籽、食品清洗机清洗3分钟;净菜率75%。

大头菜 1.5斤以上,无黄叶、虫叶、结实无烂心。

除去老叶、根、食品清洗机清洗3分钟;净菜率80%。

蒜苔长而匀称、绿色鲜艳、无暗斑、尾部老硬不能超过1寸,没有冻伤(中间抽看,防冻烂)。

除去蒂、头、食品清洗机清洗3分钟;净菜率80%。

红萝卜直径2公分、长度1公寸,大而均匀、色泽鲜艳。

除去老皮、根、食品清洗机清洗3分钟;净菜率92%。

豆角新鲜、长度40公分左右,长而结实,折断为实心、无虫。

初加工去蒂、食品清洗机清洗3分钟;净菜率90%。

花菜直径1公寸,洁白而无黑点斑点,箱装则防冻烂。

除去叶、梗、食品清洗机清洗3分钟;净菜率80%。

西兰花表面蓓蕾平展,无开花、发黄现象,无异味臭味,外表如有潮表色则证明已变质。

初加工除去叶、梗、食品清洗机清洗3分钟;净菜率80%。

冬瓜个小、结实、检查表皮无松软感。

刨皮、去籽、食品清洗机清洗3分钟;净菜率75%。

生姜个大、金黄色、无芽、黑色则烂,白色则嫩。

刨皮、食品清洗机清洗5分钟;净菜率92%;丝瓜头尾粗细较均匀,皮嫩、有弹力。

刨皮、去头尾、食品清洗机清洗3分钟;净菜率90%。

西芹嫩绿色折断无筋,无烂心;进口西芹则棵大、杆长、节稀。

除去叶、根、食品清洗机清洗3分钟;净菜率70%。

土豆大而圆滑、无泥土伤疤、无发芽、发绿。

去老皮、食品清洗机清洗5分钟;净菜率85%。

西红柿红而不软,硬而不青。

除去蒂、食品清洗机清洗3分钟;净菜率90%。

水果类苹果果型匀称,上色红亮均匀,无干疤、斑点、75mm、每斤3个。

加盐浸泡5分钟后食品清洗机洗涤3分钟。

桃子果型匀称,无干疤、裂口、果肉硬挺、每斤3个。

加盐浸泡5分钟后食品清洗机洗涤3分钟。

香蕉果型匀称,无干疤、裂口、腐烂、每斤3个。

除去根。

肉类带皮肉猪皮干净无猪毛,猪肉肥瘦均匀,颜色要鲜艳。

按配餐标准每斤加工10块、食品清洗机清洗6分钟。

精肉肉质紧密无淋巴瘤,色泽新鲜有弹性、无杂质、无异味。

食品清洗机清洗6分钟后,根据需要加工片或丝。

肉馅肉色要好,不能有淤血、淋巴瘤。

食品清洗机清洗6分钟后,按4肥6瘦肉绞馅净猪蹄新鲜无毛、前蹄带筋、大小均匀。

食品清洗机清洗6分钟后,按配餐标准加工。

猪肝粉红色、有弹性、肉质紧密、无注水。

食品清洗机清洗6分钟后,根据需要加工4/3/0.3切片牛肉肉色泽新鲜有弹性、肉质紧密、无注水。

每斤加工12块,食品清洗机清洗6分钟后,按标准加工。

琵琶腿单冰无毛、无於血、每个150克左右。

浸泡化冻、清水清洗后腌制。

鸡上腿单冰无毛、无於血、每个100克左右。

翅中单冰无毛、无於血、每斤8个大小均匀。

翅根单冰无毛、无於血、每斤8个大小均匀。

海鲜类鱼类鲜鱼眼睛凸起,澄清有光泽,不新鲜的鱼眼睛凹陷,色泽浑浊不清,呈微蓝色。

刀鱼:头部下方1厘米成三角形去除、尾部五厘米处去除、去内脏,每斤加工6-8块,洗涤后并腌制;黄花鱼:清除鱼鳃及内脏洗涤后并腌制;偏口鱼:清除鱼鳃及内脏洗涤后打花刀摆盘并腌制;鲅鱼:头部下方1厘米成三角形去除、尾部五厘米处去除、去内脏,每条加工6-8块,洗涤后并腌制;鲅鱼肉:切块并腌制。

鲜鱼锶紧闭,锶片呈鲜红色,无黏液和污物,不新鲜的鱼锶发暗,呈灰红,灰紫或灰色,有污垢。

新鲜的鳞片整齐,排列紧密,有黏液和光泽,轮层明显;不新鲜的鱼鳞片松弛,没有光泽,轮层不明显,腐败的鱼鳞片不仅松弛,并有大片脱落现象。

活虾外表:新鲜的虾头尾完整,有一定的弯曲度、虾身较挺、不新鲜的虾尾容易脱落或易离开,不能保持其原有的弯曲度;浸泡清洗后烹饪色泽:新鲜的虾皮壳发亮,呈青白色,不新鲜的虾皮壳发暗,原色变为红色或灰紫色;肉质:新鲜虾肉质坚实、细嫩、不新鲜的虾肉松弛。

冰冻虾应选择体型完整,外壳透明光亮,体表呈青白色或青绿色,头节与躯体紧连,肉体硬实而有韧性,须足无损蹯足卷体,体表无污秽黏附,无异常气味的生虾为好。

浸泡清洗后烹饪虾仁选购和验收时应注意冻虾仁的外包装是否完整、清洁,好的虾仁应是肉质清洁、完整,浸泡化冻后清洗腌制呈淡青色或乳白色,坏的虾仁则肉体不整洁、组织松软、色泽变红,具有酸臭味。

禽蛋类鸡蛋外观鉴别:新鲜的蛋外壳有层霜状粉末,壳表面比较粗糙,但有光泽;每斤7-9个;清洗蛋表杂物后蒸制透视鉴别:新鲜蛋用光照,能透光,呈桔红色,气室小而透亮,蛋黄轮廓完整清晰,无斑点;嗅觉鉴别:新鲜的蛋用鼻闻,清新、无异味;摇荡鉴别:将蛋轻轻摇动,听不到声音或感觉不到振动的为新鲜蛋;干货类黑木耳黑木耳的质量一般以条形大而完整,耳瓣舒展少卷曲,内厚黑,富于光泽,体干不霉,无杂质和碎者为优,反之则差;凉水浸泡回软后去除根清洗干净干香茹属山珍类干料干爽、不霉烂、朵小柄短、大小均匀、无虫蛀、无杂质、保持相应的色泽,是检验干香菇质量的标准。

凉水浸泡回软后去除根清洗干净粉丝质量好的粉丝,粉条细长,白净,晶莹透明、丝条均匀、整齐、干燥、不易手折断、无斑点、黑迹、无霉变、有粉丝特有的光泽。

温水浸泡回软清洗干净紫菜紫菜属海产红藻类植物,因鲜紫菜叶较宽大,经干制成长方块形,散片状卷筒形柔嫩微脆、叶薄、色紫清香鲜美的为品质优。

凉水浸泡回软后去除杂质清洗干净花椒壳色红艳油润,果实开口而不含或少含籽粒,无枝干及杂质、不破碎污染的为好。

大料色泽棕红,多大均匀,呈八角形,骨朵饱满干裂、香气浓郁,破碎和脱壳不超过10%。

米、面类大米米的粒形:米粒形均匀、整齐、重量大没有碎米和爆腰米的品质较好,相反则差;(碎米是指米的体积在整粒的2/3以下的米;爆腰米为米粒上有裂纹的米,易碎、品味较差);清水清洗三遍后蒸制米的腹白: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腹白,没有腹白的米,体积小、硬度低、易碎、蛋白质含量低,品质差;米的硬度:米能承担机械力的程度叫米的硬度,凡是硬度大的米品质就高;硬度小的米,品质就差,易手成碎米;米的新鲜度:米的品质检验除上述三种外,对其新鲜度和卫生状况的检查是最主要的方面。

新鲜的米有清香味和光泽,无米糠和其它杂质、无虫草害、无异味、无霉味,用手摸时滑爽、干燥;而陈米则颜色暗淡无光、染有虫害痕迹,甚至发霉、粘连占块,煮熟食用质感粗糙、口味差。

面粉水分:国家规定面粉含水量在12-13%之间,含水量正常的面粉用手捏有滑爽的感觉;如捏而有形无散,则含水量过多,不易存放;颜色:面粉的颜色随着面粉的加工精度不同而不同,颜色越白精度越高,但其维生素含量低,如果保管时间越长或保管条件潮湿,面粉的颜色就会加深,品质降低;面筋质:面筋质决定面粉品质,面筋质含量高,品质就好,但也有一点的含量标准,如果过高其它成分就相应减少,品质就不一定好;新鲜度:新鲜的面粉有正常气味,颜色较淡,如果带有腐败味,霉味,颜色发深的面粉则是陈面粉;如因水分过多、产生发霉、结块现象表明已变质;新鲜程度是鉴定面粉品质的基本标准和方法。

玉米面新鲜度:新鲜的玉米面有正常玉米气味,颜色较黄,如果带有腐败味,霉味,颜色发灰发白并结块则是陈玉米面;新鲜程度是鉴定玉米面质量的基本标准和方法。

识别添加染料方法:抓一小把玉米面,放在手中反复捻搓几下,然后,轻轻地将玉米面滑落,待玉米面都落光后,双手心若沾满细粉面状或浅黄或深黄的东西,即是掺兑的颜料。

淀粉淀粉的品质因不同的加工原料而有差别,因些对淀粉的品质检验,除考虑其固有品质外,应从其加工纯度是否含有其它杂质及含水量等方面来检验.纯度愈高,杂质愈少,含水量愈低,其品质愈好。

食用油花生油、花生调和油气味:每种动植物油都具有特有气味,油脂的气味可以说明原料状况,加工方法及油脂质量的好坏,食用油脂不应有酸败、焦糊及其它异味。

滋味:除芝麻油外,品质正常的食用油脂多无任何滋味.品质较差的油脂可能带有轻重不同的酸败味。

色泽:各种油脂本色正的为在质量好,如猪油为白色、豆油为深黄色、花生油为淡黄色;如色泽加深或有异常现象即为劣质油。

透明度:品质正常的油脂在溶液时应当完全透明,如油脂中存在过多的水分蛋白质.磷脂蜡及其它油质和变质油所产生的高熔物质均能引起油脂浑浊,透明度下降。

定型包装类包装类食品必须包装整洁、完美;包装食品其包装盒或标签上须注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生产地址;包装食品的内容和重量必须和包装上标明的完全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