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胶印油墨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三)

合集下载

油墨引起的印刷故障成因及处理方法

油墨引起的印刷故障成因及处理方法

油墨引起的印刷故障成因及处理方法油墨是印刷用的着色剂,是印刷的主要原料。

油墨对印刷质量的优劣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当油墨性能不适合印刷的时候,会引起工艺上的一系列故障,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产品的质量,印刷者必须改变油墨的某些性能以适应印刷的需要,但有些工艺故障不单是由油墨造成的,还与其他因素相关,所以印刷操作者必须认真分析,正确处理。

本文先就油墨在印刷过程中所引起的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论述,希望能有所帮助。

1.油墨堆墨现象及原因:在印刷的过程中,从墨斗下来的油墨不能平衡经过墨辊、印版和橡皮布转移到纸上,而是堆积起来,失去了良好的传递。

发生这样的情况,除了机器的压力不合适以及橡皮布过硬等因素外,常见的还有如下原因:(1)连结料粘度不合适,没有足够的粘合度把颜料传递,而使得部分颜料的颗粒堆积在墨辊、印版及橡皮布上。

(2)颜料颗粒愈粗或比重愈大,连结料对其的传递能力就愈差,愈没有足够的能力将其传递,从而使油墨沉积在墨辊、印版及橡皮布上。

这种情况常见于印刷黄墨时。

因油墨中黄颜料的比重较大,可占75%,颜料愈重,连结料的连接力就显得愈重要。

黄墨印刷时极易出现堆墨现象(3)油墨中含油量太少,颜料颗粒没有足够的连结料来堆积。

(4)油墨粘度太高或太硬,其流动性就小,印刷墨斗里的油墨不易下到墨辊上,如果油墨间的吸附粘力大于印版、橡皮布及纸张对油墨的吸附力,则油墨仍会堆积在墨辊、印版及橡皮布上。

(5)油墨中燥油加放太多,会使油墨在墨辊上干燥或使油墨变粘,尤其在夏天或停机时间过长时,一旦油墨在墨辊上干燥,它就失去传递性能,墨斗下来的油墨就堆积在墨辊上。

(6)纸张质地疏松或“脱粉”,致使纸毛及粉质混入油墨中,也会产生堆版及堆橡皮布。

处理方法:(1)由于连结料粘性差或颜料颗粒粗、比重大,可加0号调墨油或树脂油来增加粘度提高传递性能。

(2)由于油墨粘度太大、太硬,纸张质地疏松、脱粉、或含油量不足,可加6号调墨油、康邦、凡士林、维利油等来改变油墨粘度,增加润湿性能。

印刷油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印刷油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印刷油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印刷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会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印刷油墨故障及其解决方法:1.墨色过浅或过深-墨色过浅可能是由于油墨粘度过高,可以适当调节油墨粘度或稀释剂的使用量。

-墨色过深可能是由于油墨粘度过低,可以适当添加增稠剂或粉料来增加油墨粘度。

2.墨色不均匀或出现条纹-墨色不均匀可能是由于油墨混合不均匀,可以通过充分搅拌或调节油墨的流动性来解决问题。

-出现条纹可能是由于印版的压力不均匀,可以调整印版的压力或更换不平的印版。

3.墨层过厚或过薄-墨层过厚可能是由于油墨流动性太好,可以调节油墨的粘度或通过增加印刷速度来减少墨量。

-墨层过薄可能是由于油墨粘度太高,可以添加稀释剂或减少印刷速度来增加墨量。

4.墨团飞溅或印刷品出现印痕-墨团飞溅可能是由于油墨的流动性太好,可以通过降低印刷速度或调整油墨的流动性来避免问题。

-印刷品出现印痕可能是由于印版表面不平整,可以更换印版或进行更细致的印版调整。

5.油墨干燥速度过慢或过快-油墨干燥速度过慢可能是由于油墨的成膜性不足,可以添加干燥剂或改用干燥性能更好的油墨。

-油墨干燥速度过快可能是由于油墨的流动性太差,可以添加稀释剂或调整油墨的流动性。

6.油墨颜色变化或褪色-油墨颜色变化可能是由于油墨成分的不稳定,可以更换质量更好的油墨。

-油墨褪色可能是由于不适宜的存放环境,可以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

总结起来,解决印刷油墨常见故障的关键在于了解问题的根源,并通过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来解决。

同时,定期对印刷设备和材料进行维护和检查,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产量。

印刷油墨遇到的常见问题与相关分析

印刷油墨遇到的常见问题与相关分析

印刷油墨遇到的常见问题与相关分析印刷油墨的质量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印刷车间的环境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印刷车间的温度对印刷油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温度高,油墨粘度低,蒸发速度快。

因此印刷车间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及时地通风,保持车间内无尘的工作环境。

在印刷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油墨附着牢度差、油墨干燥性差、墨层粘连、气泡、糊版、干版、油墨转移不良、色偏等问题,对这些故障分析如下:(1)油墨附着牢度差。

原因:承印材料表面张力太低、油墨与承印材料类型不匹配、油墨性能差等。

解决办法:对承印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加入润湿剂降低油墨张力、更换油墨。

(2)油墨干燥性差。

原因:油墨溶剂配比不当、印刷速度过快、环境湿度过高等。

解决办法:调整溶剂配比、适当降低印刷速度,提高干燥温度、降低环境湿度等。

(3)墨层粘连。

原因:油墨干燥不良、油墨太软、印刷压力过大、环境湿度过高等。

解决办法:调整油墨溶剂配比、加入适量防粘剂、提高干燥温度、减小印刷压力、降低环境湿度等。

(4)气泡。

原因:油墨中含有空气、油墨的表面张力过大、油墨黏度太低、印刷速度过快等。

解决办法:加入适量消泡剂、调整油墨黏度、适当降低印刷速度。

(5)糊版。

原因:油墨颜料颗粒太粗、油墨黏度太高、上墨量过大、印刷压力过高等。

解决办法:更换油墨、适当降低油墨黏度、减少上墨量、降低印刷压力。

(6)干版。

原因:油墨干燥速度太快、干燥温度太高、印刷速度太慢等。

解决办法:调整油墨溶剂配比、适当降低干燥温度、提高印刷速度。

(7)油墨转移不良。

原因:油墨与承印材料的类型不匹配、油墨黏度太高、有静电等。

解决办法:更换油墨、调整油墨黏度、添加抗静电剂。

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油墨还出色偏、静电等等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油墨的干燥速度过于快,油墨太稀,印刷车间过于干燥造成的。

胶印轮转机油墨常见故障与解决对策

胶印轮转机油墨常见故障与解决对策
<2 印刷辊简对纸张压力过大。 <3 纸张强度不好。 对策:<1 降低油墨粘性。 A、适量加入高沸点溶剂。 B、降低印刷药水和墨辊循环水的温度使印 刷机降温。
C、提高室温或将油墨放在标准室温下预热。 <2 调整印刷辊简压力。 <3 更换强度较好的纸张。 ·环状白斑: 现象:印品中有圆核状的园环围绕着一个油 墨的小点。
<2 纸粉或纸毛与油墨混合后堆积在版面 上。
对策:<1 更换抗水性好的油墨,或加入 抗水助剂。
<2 更换纸粉少的纸张。 ·印版非图文区粘脏: 现象:在印品上可看到非图文区有墨迹。
原因:<1 油墨抗水不好乳化后粘在版面 亲水。
<2 润版液表面张力大,版的非图文区不 好沾墨。
<3 墨辊与版压力过大。 对策:<1 更换抗水性好的油墨。 <2 增加IPA 含量。 <3 调整墨辊与版面压力。
料变稀,而对纸张渗透过多。 <2 印品没完全干燥。 <3 油墨量不足或纸张本身光泽低。 对策: <1 降低烘箱温度,调整合适的纸面
温度。 <2 调整温度和印刷速度使印品完全干
燥。
<3 选择高光泽纸张,增大印品的油墨量。
·重影: 现象:在印品上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样 印迹。
原因:<1 机械重影:由于印版或橡皮布 松动。
·飞墨: 现象:油墨在墨辊之间以雾状散飞出去污染 周围。
原因:<1 油墨太稀和粘性不合适。 <2 供给墨辊上的油墨太厚或墨辊油膜不 均匀。
<3 静电发生。 对策:<1 加入蜡类助剂使油墨变短、撤 粘。
<2 降低给墨量和调整墨辊压力使其里膜 均匀。
<3 加湿。 ·机上干燥: 现象:油墨在墨斗或墨辊上干燥。 原因:<1 室温湿度过高和印刷机温度过 高。

如何解决印花生产中常见故障(3)

如何解决印花生产中常见故障(3)

如何解决印花生产中常见故障(3)在柔印生产中经常会出现印刷品的实地部位白点特别多,擦版后白点依旧存在。

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应该立即检查静电消除器、除尘部分是否有故障需要处理;其次要检查油墨(uv)黏度是否过高,再测量一下油墨的温度,若黏度较大、温度在30℃以下,我们就应该加点撤黏剂进去,同时多搅拌使油墨的流动性增强。

生产中温度在33℃时油墨的印刷适性较好。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实地部分的白点都集中在固定部位的圆周上,特别是在两边,此时就需要重新调节压力,调节三辊平衡可以解决此问题。

再有就是增加车间的湿度,可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也可以降低白点的出现几率。

在印品上出现圆周方向的墨丝时,首先要看刮墨后的网纹辊表面是否有墨丝,如果网纹辊表面有墨丝,可能是刮墨刀有问题(比如有缺口等),换刮刀后如果还有,再检查刮刀,如果刮刀完好再检查油墨的黏度,若黏度偏高加入撤黏剂即可。

在印刷品的实地出现奶白状丝带。

我们在生产中用到的有国产uv 油墨和进口uv油墨,用国产油墨时,在普通的四色油墨中加入透明白或加遮盖白等几种墨调配成专色油墨,会在印品上出现奶白状的丝带,初步认为是由于各种连接料及溶剂、自由体互溶稳定性差造成的,最好的方法是让厂家直接供给配好的专色油墨,效果较好。

或者在生产时配好了以后多加搅拌、或高速开车,也可以提前两三天配好油墨,均可以有效的缓解。

配墨时在未经实验的情况下不是同一厂家的油墨切不可互相调配专色,特别是国产墨和进口油墨进行调配,更是印刷中的大忌,这样做还会产生深浅不一等现象,并且油墨很快会变质胶连。

五、模切刀上的故障生产中的模切刀主要有半切透和全切透两种。

在半切透模切中,若放置在印刷张力范围以内,会对最近的印刷色组套准有影响,因此应放置在印刷张力范围以外较好。

在模切过程中压力的调节很重要,特别是快到寿命期的刀,在提高速度时应该适当的加大压力,在接纸后套准时应稍减压力,以防断纸或收废断纸。

停机后要离压吊刀,切勿撞到或接触较硬的物品,同时注意清洁齿轮、肩铁和底辊。

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

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

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胶版印刷是一种常用的印刷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印刷故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胶版印刷故障及其解决方法:1.印版表面出现光点或颗粒状物质: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油墨中含有固体颗粒,或者是印版表面有污染物。

解决方法是检查油墨并进行筛网处理,清洗印版表面。

2.网点锐化不良: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调和油低,网点过细或者油墨流动性差。

解决方法是调整调和油的含量,适当增加油墨的流动性,调整网点大小。

3.印刷品出现横纹或挤出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过量的油墨,印刷压力过大或速度过快。

解决方法是控制油墨的用量,适当降低印刷压力或减慢印刷速度。

4.印刷品颜色不均匀: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油墨颜料分散不均匀,或者是印刷压力不均匀。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的均匀性,调整印刷压力,确保颜色均匀。

5.印刷品出现脱色或褪色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油墨中颜料含量不足,或者是油墨质量低。

解决方法是增加油墨中颜料的含量,选择质量较好的油墨。

6.印刷品出现模糊不清的字迹: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印刷压力过小,油墨流动性差或印刷速度过快。

解决方法是增加印刷压力,调整油墨的流动性,适当减慢印刷速度。

7.印刷品出现纸张翘曲或皱纹: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纸张湿度不均匀,或者是印版表面湿度不足。

解决方法是调整纸张湿度,确保印版表面有足够的湿度。

8.印刷品出现网点粘连或铺展: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油墨粘度过高,过量的油墨或印版表面过湿。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粘度,控制油墨的用量,适当调整印版表面的湿度。

9.印刷品出现印痕或抖动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印刷机构调整不良,或者是松紧带传动松动。

解决方法是调整印刷机构,确保印刷机正常工作,检查并紧固松紧带。

10.印刷品出现水墨分离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水和油墨没有完全混合,或者是油墨品质较差。

解决方法是调整水和油墨的混合比例,选择质量较好的油墨。

单张纸胶印油墨印刷故障及对策供参习

单张纸胶印油墨印刷故障及对策供参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单张纸胶印油墨印刷故障及对策一、墨斗脱墨现象墨斗脱墨(不落槽),供墨减少或中断,印品颜色变浅。

原因1、墨性(拉丝)太短,流动性不足。

2、油墨是有触变性的,长时间不搅动,油墨的流动性会收缩、变小。

对策1、添加性能良好的平版用稀释剂以增加油墨的流动性。

2、定期搅动墨斗中的油墨,保持油墨的流动性。

二、墨辊脱墨现象由于墨辊表面排斥油墨,油墨在墨辊上不能均匀展开,导致油墨转移量不足,印刷品浓度降低。

原因1、墨辊光滑或被异物覆盖。

2、印刷供水量过大,水墨平衡失调。

3、润版液的PH值偏低、IPA异丙醇含量太少。

4、油墨浓度过高。

对策1、以适当的溶剂、清洗剂和热水清洗墨辊。

2、降低供水量,调整水墨平衡。

3、调高润版液的PH值、增加异丙醇的含量。

4、冲淡油墨的浓度,并增加供墨量。

三、拔纸毛现象纸张的表面粗糙或被撕裂,有明显的环状白斑;非涂料纸的纤维被拉起、涂料纸的涂层被拉起落在橡皮布上、印版、胶辊上。

原因1、油墨粘性太大。

2、纸张表面强度差。

3、印刷机上温度过低。

4、印刷机压力不适当。

对策1、加入油墨稀释剂,降低油墨粘性。

2、采用表面强度高的纸张,请与纸张供应商联系。

3、使墨温升高(室温、印刷机温度)。

4、调整印刷压力、降低印刷机速度。

四、油墨粉化现象油墨干燥后,一经摩擦就容易化成粉状脱落。

原因1、油墨中连接料成膜物质少。

2、纸张的吸墨性太强或纸张酸性太大。

3、润版液酸性太大。

4、印刷时给水量过大(油墨乳化过度)。

对策1、提高成膜物质的成分,如加入高粘度树脂油。

2、改用吸收性较小的纸张或减小纸张的酸性。

3、降低润版液的酸性。

4、在不脏版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水量印刷(可适当增加酒精含量)。

五、干燥速度慢现象超过48小时不干,印品墨层易粘手,印迹很容易被抹掉。

原因1、墨中干燥剂不足。

2、油墨存放过期,干燥剂效果变差。

油墨因素造成印刷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改善

油墨因素造成印刷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改善

一、塞版主要的影响因素:1、溶剂的选择是否适当溶剂干燥速度过快,油墨未转移到基材上就已在网版上干燥堵塞。

特别是高目数的网版,由于墨层薄,溶剂挥发速度快,应选用慢干稀释剂。

2、溶剂的比例稀释剂加入量多,油墨较稀,易通过网孔;稀释剂加入量少,油墨粘度高,不易通过网孔。

网板目数高,稀释剂的比例应加大。

3、复墨方式的选择使用快干的溶剂且溶剂添加过少(黏度过高)时,使用预先复墨方式(印刷后立即复墨)可避免印刷后网孔暴露于空气中而溶剂挥发引起网孔堵塞。

相反的情况则可以用即时复墨方式。

4、网版未及时清洗一次印刷完成后,如果不及时清洗网版,则油墨在网版上干燥,从而堵住网孔。

特别是二液反应型油墨,如不及时清洗,则油墨干燥后就很难清洗掉。

5、网版目数高而油墨粒子粗如各系列的金墨、银墨,粒子较粗,只适合300目以下的网版进行印刷。

用300目以上的网版进行印刷就容易堵网。

6、大颗粒物质或灰尘附着在网版上,堵住网孔,导致油墨不能通过。

塞版常规改善方法1、如果是刚开始出现堵网现象,可以先在吸收性大的材料(保护膜)如纸上反复印刷数次,用纸张吸收掉网孔中大颗粒物质,之后即可转入正常印刷;2、如版上油墨已干,可用洗版剂对网版进行清洗(清洗底部即可,且要避免洗版剂混合到油墨中),必要时要更换网版;3、属于溶剂方面的问题,可调整溶剂的比例(控制方法则是将油墨调到规定的黏度范围内)或更换溶剂(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而适当更换不同干燥速度的溶剂)。

4、生产过程中,定期对使用的油墨做新陈代谢,避免网版上的油墨因长时间使用而溶剂的挥发、黏度增加。

塞版的其他原因:1、图案边缘的感光胶解析能力不好,产生网版异常,在使用前检查网版及早发现即可。

2、油墨的转移性能不好3、网版张力太低而导致4、图象太靠边缘,网版和承印物过早分离使油墨无法充分转移印刷到材料上引起塞版。

二、气泡1、油墨粘度高,干燥快油墨粘度高,印刷时易起泡;特别是高速印刷,网板与基材分离速度快,如油墨粘度高,就更容易起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常见胶印油墨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三)
六、飞墨
现象:印刷机运转时油墨在印刷机墨辊之间分裂,长的油墨形成长的细丝,这些细丝断裂成细滴呈雾状飞散,分布在印刷车间的空气中。

原因:
(1)印刷速度过快。

(2)给墨量太多,墨辊上墨层太厚。

(3)油墨太长太粘。

(4)墨辊安装不适当或损伤。

处理方法:
(1)降低印刷速度。

(2)换用颜色浓度高油墨,减少给墨量。

(3)加入蜡类助剂,使油墨变短并降低粘性。

(4)检查墨辊,并将墨斗开小些,调节棘轮使转动快些。

七、油墨不落槽
现象:印刷中油墨缺乏流动性,不能从墨斗转移到墨辊上。

原因:
(1)油墨的屈服值过大,油墨墨丝短流动性差。

(2)油墨触变性大。

处理方法:
(1)加入可使墨丝变长的#3调墨油或改善油墨流动性的高粘度树脂油。

(2)经常搅动油墨或在墨斗中安装搅拌器。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