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治

功能缺位从我们对社区居民自治现状调查的结果来看,社区居委会对政府存在着全方位的依赖,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色彩浓重,社区居委会工作还不能自主开展。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色彩浓厚,政府的“腿”的角色始终没有摆脱,领导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自主性和内动力不足,必然带来居委会自治功能的缺位。

首先,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聘任中,街道直接决定或干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聘任工作的情况总计占到84%;居委会固定的工作经费的主要来源100%是由政府(街道)划拨;社区居委会具有的物质资源来源中有84%由政府(街道)提供。另外,在被调查的居委会中,居委会指出其社区居委会内部规章制度64%是由政府(街道)制定的或是居委会根据政府(街道)的行政要求制定的;76%的社区居委会其工作计划主要根据政府(街道)布置的任务或提出的要求制定;80%的社区居委会的评估工作由政府(街道)负责; 96%的社区居委会指出居委会的评估标准是由政府(街道)制定的。

在居委会的换届选举中,在选举方式上主要采取户代表制,与直接选举方式相比较,在社会基层民主实现程度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规范选举程序、扩大居民参与等方面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产生居委会成员候选人过程中,街道推荐比例过大,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居民的意愿。民主决策方面,决策主体的确定缺乏规范的程序;决策内容上,执行性决策所占比例较大;决策方式上,直接召开居民会议的居民代表面还应扩大;一种科学民主的社区决策的制度与程序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民主管理方面,社区居委会受到政府(街道)全方位的领导和控制,不能自主开展工作。居委会处在完成政府(街道)下派的各项工作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履行组织职责的两难选择之中,在选择100%完成政府(街道)下派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居委会工作重心和社区居民意愿发生错位,造成居民对居委会工作满意度低,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低;在对社区内公共事务管理方面还需要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建章立制,用制度来规范管理;在政府委托社区协管事务中,“权责明确”,“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民主监督方面,居务公开的制度还没有全面落实,居务公开在形式、程序、范围等方面还存在着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评估工作也存在流于形式、缺少实际效果,没有对居委会工作合理奖惩、激励效果不强和增加居委会工作负担的问题。

2.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居民参与不足

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主要是指居民个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管理以及公益活动的过程和行为。居民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其参与的规模、程序和制度化水平将直接关系到社区发展的整体变迁和目标管理;居民参与率及参与程度的高低也是衡量社区自治的重要标志。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被调查社区83%的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一般”;而积极性高的居民只占17%。当被问及参与社区活动的初衷时,“组织的,让去就去”和“有责任参与社区活动”的应答百分比相同,均为46%。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淡薄,居民参与中被动性参与比例较大。

在调查中,我们根据居委会的评价,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状况进行了评估。其中,居民参与社区居委会评估工作的得分为1.88分②,参与评估的积极性评分为1.28分③,对居委会评估结果的关心程度评分为1. 08分④;居民参与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状况的评分为: 1. 6分⑤;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实行居务公开或财务公开的关注状况评分为0. 35分⑥。通过评分可以看到,居民对社区评估工作和选举工作的参与状况较好,但对社区居委会居务或财务状况的关注度并不很高。

在对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的范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目前居委会承担的工作项目十分繁多,但居民愿意参与的社区工作项目极为有限,主要是社区文化娱乐工作,其应答百分比为77%,此外,应答百分比超过10%的也只有社会保障工作( 32%)和社区选举( 18%),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的广泛性不强。

我们对关注和参与居委会工作的居民构成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目前关注和参与社区各项工作的居民结构严重失衡,社区居民参与主体范围狭窄。从年龄结构看,主要集中于老年人和部分中年人;从性别结构看,主要集中于女性居民;从职业状况看,主要集中于退休人员和部分下岗待业人员;从经济状况看,主要集中在贫困户和部分温饱家庭。而其他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关注和参与程度很低。

我们对社区义工和志愿者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义工、志愿者自愿报名的占68%,其他是因居委会邀请、制度规定或其他原因报名参与社区工作的,可见社区志愿者和义工对社区工作的参与还没有完全处于主动的状态;社区义工或志愿者参与社区工作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社区治安巡逻、社区环境卫生、社区便民服务、社区文化娱乐等项目,而参加社区弱势群体护理咨询服务、社区医疗、康复等较专业的社区工作的比例较低,社区义工或志愿者参与社区工作的范围还比较窄,工作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缺位的成因分析

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最根本的任务是组织带领社区居民管理好社区事务,实现社区自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包括: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依法协管权、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只有把这五项权力落实到实处,社区居委会才能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事务管理好。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社区建设。单位制的解体、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断实现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体制改革及其带来的客观后果便成为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第一推力。从政府推行社区居民自治的高端构想,如何落实到“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各项工作落实到社区”这中间缺失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制度化环境。尽管我国宪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都对居委会的性质作了明确界定,但总体上过于原则,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其中许多的细节规定与现实有较大差异,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于是居委会惯性地受到政府的多方领导,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了实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或工作的成效,任意给居委会增加工作,“各项工作落实到社区”,到了各职能部门就变成了“各项工作下派到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政府(街道)下派的工作,社区管理应有的自主性被政府推动的强制性所掩盖,社区居民自治的本质没有得到体现。

2.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的成因分析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建立在一定区域内的城市居民对公共利益的共同关心以及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基础上,居民的主动参与是社区发展成败的关键,社区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居民对社区环境、安全、卫生、公共财产、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共同利益的关系以及参与处理公共事务的主动精神。

社区的功能主要是对社区的居民提供服务,让社区居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拥有良好的社区治安、先进的物业管理、宜人的社区环境、便捷的社区服务,是社区居民的迫切愿望。然而,社区居委会由于忙于政府派发的行政事务,工作任务繁重从而削弱了其根本的自治功能,在所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不能满足大多数居民的需求,降低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对大多数居民来说,社区并不是满足需求的唯一选择。居住地社区所提供的仅仅局限于部分生活功能。人们更多的是借助工作单位、社团等其他更为广泛的社会资源来获得收入、权力、社会保障和声望等。所以居民与社区联系的不是那么紧密。其次,社区综合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事务与自身利益的相关程度。如果社区居民的利益不能在社区得到充分的体现和保障,社区居民就失去了参与社区事务的驱动力。社区缺乏公共利益导致的结果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社区居民缺乏社区意识;二是社区缺乏居民自组织的社会团体,无法把具有相同利益诉求的分散的个人整合起来,难以产生共同行动,从而大大降低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的能力。

四、推进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区居民自治运行机制的制度化建设

要真正实现社区自治,必须改变传统的政治全能主义的政府管理模式,实现从“善政”到“善治”的转变[2]。这就要求政府在推进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转变政

府职能,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将政府管理的基础放在社区,在实施基层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做到政社分开,工作重心下移到社区和政府与社区权责明晰。加大在社区设立工作站的步伐,实行“议行分设”,通过整合社区内组织、功能和资源,解除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之外的行政性工作,强化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使社区居委会能够集中精力履行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全力抓好社区自治管理,形成行政管理、民主自治、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同时,通过建立一支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开展社区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从而保证社区居民的诉求有专人受理和服务,保证政府的工作有专人落实,进一步理顺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和社区自治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所谓“制度化就是稳定的、受珍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3]。为保证社区居民自治这一机制的制度化,必须制定和完善社区自治的基本法律、地方法规和规章制度体系。在社区这一层面上,一是建立社区自治章程,二是逐步健全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如建立健全社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听证会制度、社区事务协调会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

(二)推进社区建设,扩大社区居民参与

培育社区共同利益,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首先,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加大社区建设资源的投入力度,使居民在社区发展中满足更多的物质、精神和文化需要,进而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其次要加强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网络,通过教育宣传,使居民转变观念,逐渐认识到社区共同利益与自身利益的紧密关系,从而产生内在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理解社区、支持社区的现代行为;最后,要完善社区服务,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具有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性质的社区服务体系和惠及全体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的社会化社区服务体系。

建设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在正式渠道建设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章,保证居民参与的各种权利,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在非正式渠道建设上,加大扶植力度,鼓励社区组织的发展,为居民参与社区生活提供一条畅通的渠道。

社区·第八章 社区居民自治

第八章社区居民自治 第一节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政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构成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自治的定义 关于自治有多种不同的定义。《辞海》解释为:“自治是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民族、团体、地区除了受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导外,对自己旳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百科大词典》解释为:“某一地区人民,在主权国家或宗主国家的授权与监督下,自己订立规章制度,自己组织机关,以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行为。”上述定义,尽管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自治是在一定区域的某一社会组织内,其成员或管理机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己内部事务的决定权。任何国家的自治都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治。自治组织的自治权,每个国家的宪法或法律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如果自治不受限制,就会导致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要素 基层群众自治的主要目的,在于社区居民群众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利用自己的资源,依法办理属于自己的事务,以促进基层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社区居民自治必须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自治区域、自治组织和自治事权。 (一)自治区域 就是实行自治的辖区或范围,一般是经过法定的程序,在国家的领土范围内,划出一定的区域,作为自治活动的范围。例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把村民自治的活动范围一般局限在建制村范围内;《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民自治一般在一定的居民居住范围内。 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必须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否则居民自治将无所依附。自治区域不仅关系自治组织行使权力的范围,同时也关系地方居民身份的确定,也就是自治组织服务的主体。必须先划定自治区域,然后才能确定是何地方的居民,以及有多少居民。 (二)自治组织 自治组织是实行自治的物质依托或组织基础。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我国特有的组织形式,在农村是村民委员会,在城市是居民委员会。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必须有一定的自治组织形式来实现,否则居民和村民的自治权将无法通过固定的组织形式去落实、去执行。凡居住在一定区域的自然人,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行业职业,只要在某一区域内有定居的事实,在法律上即被称为居民。我国的居民一般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身份条件,即必须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二是居住条件,即必须居住在该区域内的人。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居民在自治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他们一方面是自治的主体,另一方面又是自治的客体。也就是说,居民既是组成自治组织的成员,又是自治组织服务的对象。 (三)自治事权 自治事权是自治组织处理的自治事务,也是居民自治的基本权利,这项权利的取得通常是宪法或法律授权的。例如我国《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根据这一规定,国家又颁布了《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作了专门的规定。居民自治事权的广泛或大小,与自治功能的发挥、自治事业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联。自治事权是自治的核心。 三、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 居民委员会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载体。界定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对基层群众组织建设至关重要。《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可以分为委办事务和自治事务两个方面。 (一)委办事务就是本来属于国家的而不是属于自治组织的,由中央或上级政府以法律或命令的形式委托自治组织予以办理的事务。委托事务有三个特点:

管理制度-居民自治各项制度

居民委员会职责 一、领导本居委会居民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负责召集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并报告工作,组织居民落实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的决定。 三、接受社区党支部领导和镇政府指导,按时完成镇政策交办的工作任务,负责组织下属各委员会和居民小组开展工作。 四、组织居民发展经济,完善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居民的合法权益,做好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协调服务工作,教育居民履行公民义务。 五、管好本社区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它财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六、兴办本社区农田水利、交通道路、广播电视、文化教育、卫生防疫、社会福利等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七、做好救灾救济、五保供养、养老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救助、新型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和殡葬改革工作。 八、协助镇政府做好计划生育、征兵、拥军优属、治安、民事纠纷调解等工作。 九、搞好居民公开民主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使群众满意。

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组织居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居民遵老爱幼,帮困扶贫、团结互助,开展“十星文明”户、“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双文明”户的评选工作。 十一、及时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负责处理全社区的日常事务。

居务公开制度 一、坚持居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切实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二、成立居务公开协调小组,由居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居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 三、居务公开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责有:(1)协调居务公开工作,确保居务公开达到管理规范、内容规范、程序规范、时间规范、形式规范、群众满意的“五规范一满意”效果;(2)经常分析研究居务公开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居务公开的形式和方法,不断增强居务公开的多样性、针对性、时效性;(3)负责规范居务公开、民主决策、财务收支审批、居务公开监督小组受理监督、社区民主理财小组财务监督等工作程序;(4)指导、督促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按职责范围开展工作;(5)督促居民委员会开展居务公开工作,及时纠正和完善居务公开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居民民主理财小组的主要职责有:(1)参与制定本社区集体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2)检查、审核财务帐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否决不合理开支;(3)收集群众对社区财务收支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开展疏导解释工作;(4)向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务公开监督小组的主要职责有:(1)审查居务公开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公开形式是否科学,

居民自治的主体是什么【浅谈社区居民发挥自治主体作用.doc】

居民自治的主体是什么【浅谈社区居民发挥 自治主体作用.doc】 浅谈社区居民发挥自治主体作用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体,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内在要求,社区居民参与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已成为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社区发展的动力和根本保证。宝塔社区围绕居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积极找寻化解束缚社区转型发展“瓶颈”之策,构筑和谐社区建设新高地。事实证明,突现社区居民自治主体地位,对于推进社区转型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影响社区居民发挥自治主体地位作用的制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居民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除了一些与之利益密切相关的社区事务关注度比较高以外,其他社区事务参与热情不高,关心度不够。二是居民缺乏助人自助的自主性,对于社区事务,大多居民存在完全依靠社区的思想,缺乏主人翁意识。三是社区缺乏支撑活动的实力,受场地、设施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社区开展的活动单一,居民参与面较窄。 面对转型发展中的瓶颈,如何来破解,需要健全自治体系。加强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社区议事会等组织的建设,理顺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关系,营造“人人了解、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共驻共建的浓厚氛围。需要规范自治行为。建立完善居务公开、民主议事等各项工作制度,广开言路,倾听民意,及时处理好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使更多的居民能积极参与社区建设。需要深化自治内涵。培育壮大社区自治组织,组建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鼓励社区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公益性事业决策,实现民主促民生,共谋社区发展。 此外,社区服务还需创新载体。精心培育和发展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团队组织的力量,推行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和服务工作机制,发动各类群体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社区服务,集聚服务力量,推动社区互助氛围的营造,让志愿服务实现常态化。在社区内广泛开展“认人、认门、认事、认亲”活动,将公共服务延伸到小区、到楼幢、到家庭,优化社区服务功能。用好社区微信公众平台,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项事务,提高社区高效化服务水平。 < 2 / 2

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治 功能缺位从我们对社区居民自治现状调查的结果来看,社区居委会对政府存在着全方位的依赖,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色彩浓重,社区居委会工作还不能自主开展。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色彩浓厚,政府的“腿”的角色始终没有摆脱,领导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自主性和内动力不足,必然带来居委会自治功能的缺位。 首先,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聘任中,街道直接决定或干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聘任工作的情况总计占到84%;居委会固定的工作经费的主要来源100%是由政府(街道)划拨;社区居委会具有的物质资源来源中有84%由政府(街道)提供。另外,在被调查的居委会中,居委会指出其社区居委会内部规章制度64%是由政府(街道)制定的或是居委会根据政府(街道)的行政要求制定的;76%的社区居委会其工作计划主要根据政府(街道)布置的任务或提出的要求制定;80%的社区居委会的评估工作由政府(街道)负责; 96%的社区居委会指出居委会的评估标准是由政府(街道)制定的。 在居委会的换届选举中,在选举方式上主要采取户代表制,与直接选举方式相比较,在社会基层民主实现程度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规范选举程序、扩大居民参与等方面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产生居委会成员候选人过程中,街道推荐比例过大,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居民的意愿。民主决策方面,决策主体的确定缺乏规范的程序;决策内容上,执行性决策所占比例较大;决策方式上,直接召开居民会议的居民代表面还应扩大;一种科学民主的社区决策的制度与程序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民主管理方面,社区居委会受到政府(街道)全方位的领导和控制,不能自主开展工作。居委会处在完成政府(街道)下派的各项工作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履行组织职责的两难选择之中,在选择100%完成政府(街道)下派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居委会工作重心和社区居民意愿发生错位,造成居民对居委会工作满意度低,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低;在对社区内公共事务管理方面还需要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建章立制,用制度来规范管理;在政府委托社区协管事务中,“权责明确”,“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民主监督方面,居务公开的制度还没有全面落实,居务公开在形式、程序、范围等方面还存在着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评估工作也存在流于形式、缺少实际效果,没有对居委会工作合理奖惩、激励效果不强和增加居委会工作负担的问题。 2.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居民参与不足 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主要是指居民个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管理以及公益活动的过程和行为。居民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其参与的规模、程序和制度化水平将直接关系到社区发展的整体变迁和目标管理;居民参与率及参与程度的高低也是衡量社区自治的重要标志。

社区治理与社区自治的区别

社区治理与社区自治的区别 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赢利组织、非赢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另外,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领域的实际运用,它是指对社区范围内公共事务所进行的治理。社区治理是社区范围内的多个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 社区自治是指社区组织根据社区居民意愿形成集体选择依法管理社区事务,包括涉外事务和内部事务,涉外事务主要有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与标准的贯彻落实、社区管理与城市管理的对接、社区代表的履职监督等;内部事务包括社区内部管理、服务和教育。社区自治的基础是社区居民形成集体选择,而集体选择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与标准,社区自治的手段是征集民意、集体抉择、管理和监督,社区自治的出发点是社区居民的意愿,其目的是维持社区民主生活、社区环境卫生与容貌、社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风气、向社区居民提供广泛、公正和优质的服务。 一、主体的不同 尽管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依然会发挥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但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在政府之外,还有其他治理主体,例如企业、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甚至于个人,它们通过同政府机构,以及彼此之间建立起多种多样的协作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来共同决定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使得过去政府的社区管理趋向于社区治理。 社区自治要有一个权威性的社区组织。社区组织对外代表社区形象和利益,反映、落实社区呼声,对内维护社区团结,落实社区“管理、服务、教育”3自我功能。因历史原因,政府扶持的社区居委会担当了社区组织角色,实施人事、财务、服务、管理、教育自治和社区居民自治功能。当前,很多社区没有形成权威,更没有形成以权威为骨干的社区组织;在没有权威和代表社区利益的社区组织条件下,社区自治只能是一种奢望。 二、目标的不同 社区治理除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之外,过程目标更是其所注重的因素。社区治理要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此外,社区治理还要培育社区治理的基本要素,包括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培育改善社区组织体系,建立正式、非正式的社区制度规范,建构社区不同行为主体互动机制等。这些社区治理的过程目标只有在社区治理的长期过程中才能逐渐培育起来。 社区自治的目的是维持社区民主生活、社区环境卫生与容貌、社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风气、向社区居民提供广泛、公正和优质的服务。

居民自治实施方案-社区

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桥梁,社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要和谐,发展社区居民自治是必然的趋向和选择。只有实行居民自治,让居民自己来管理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符合社区居民内心愿望、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基层民主建设,从而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使社区不和谐因素及时得到解决,最终建成和谐美好的社区家园,促成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街道关于居民自治示范社区创建相关精神,强化社区自治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群众公共参与、公共治理和自我服务的自治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大力引导居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区发展实践中,改善发展环境,积极主动服务居民,为完成街道“转型升级、优化发展”工作任务,促进社区创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经***社区居委会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居民自治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努力把***社区打造成幸福宜居、和谐文明的优秀社区。 二、总体思路 以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建“居民自治示范社区”为抓手,以扁平化管理为载体,全力提升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努力为居民创造安定、祥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启动实施。 1、动员部署:组织党员群众召开动员大会,使社区上下充分认识“居民自治示范社区”争创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2、座谈讨论:分别组织党员、群众、中老年、新市民等不同人群召开各类座谈交流会,围绕“何谓居民自治”、“如何居民自治”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明确本次创建的目的和意义。 3、制定目标任务:通过调查问卷、群众讨论的方式,了解居民的需求和目标,严格对照街道相关文件精神,查找不足,明确职责,根据本社区实际明确工作任务。 (二)第二阶段:开展活动,有序推进。 1、健全组织,加强管理:充分利用本次创建活动,对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现有的各类协会、自组织进行梳理。 明确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层中心架构,将35周岁以下青年党员全部编入“党员义务突击队”、“党员应急小分队”、“治安志愿者小分队”三支队伍,并民主推荐小分队队长,鼓励三支队伍自发组织各类活动,服务社区居民,促进和谐稳定。 继续加强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建设,统筹社区建设和居民需求,助推和谐社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区各项事务的健康发展。 明确“***义工站”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总队,统一部署原有的红袖标志愿队、巾帼志愿队、夕阳红志愿队等志愿队伍,协调开展关怀弱势群体、帮困困难家庭等活动,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治安巡逻、邻里互助等社区管理和服务。 统筹社区秧歌队、锣鼓队、莲厢队等文艺团队,建立社区文艺团体联席制度,由社区分工人员、文艺团队骨干共同管理,鼓励文艺爱好者自发开展文艺活动,举办文体晚会。

论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居民自治是近几年的新名词,它是建立在社区、自治含义基础上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到社区居民自治的主体、客体、目标几个构成要素。在建国后,社区居民自治就先于村民自治出现了,但经历了初步形成、非正常发展、制度化、功能实施的曲折发展过程。社区居民自治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有其实践的客观必然性。它既是发展基层民主、进行国家社会治理的客观必要,又有学理上、历史上、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和实践上的条件作为基础和保证。组织架构是任何一种实体运行的首要条件。社区居民自治以居民会议作为决策层,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执行层,以社区内的有名望的积极分子作为共建层,建立了议行分设的组织体制。实践上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保证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实现。但社区居民自治在实践中,出现了制约发展的关键和瓶颈问题。一方面社区居民参与不充分,影响了社区居民自治的进程;另一方面,居委会没有独立的财政权,实践上沦为政府的“腿”。如何扩大居民参与、建立独立财务,这是发展社区居民自治应该充分关注的事情。此外,社区居民自治还存在着困境,即社区居民自治的主要组织载体——居委会与政府、党及其他社区组织的关系问题。现行体制下应该通过政府的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来让渡社区居民自治的空间,通过转变党的领导方式、扩大党的社区参与来保证社区居民自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过扩大社区群众组织参与来推动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民主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实情况下,我国民主的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都还不雄厚,这决定了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要走渐进式发展道路。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社会管理体制的转轨,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已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不可逆转的潮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区建设在全国一些大城市蓬勃兴起。以实现社区居民自治为载体的城市基层民主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区居民自治作为一种新生的基层民主模式,其实观途径还有待于社区工作者的进一步探索、实践。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初步探讨。一、建立良性的社区自治运行机制,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的关键长期以来,居委会组织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其工作内容大多是被动地执行上级指派的行政任务。这种行政化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使居委会组织成了政府的“腿”,居民成了居委会完成行政任务的简单工作对象,居委会组织与居民之间存在较大的隔阂,居民自治实际上难以实现。从行政化向居民依法自治转变,就是要使居委会组织由政府的“腿”,变成社区居民的“头”,变革其管理和运行机制,使之具有更多的民主性和自治性,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小区居民自治小组实施方案

小区居民自治小组实施方案 为强化居民自治管理,调动居民群众对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参与的积极性,做好新时期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及有关条例要求,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方案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充分体现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意愿,让社区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更加的深入,通过居民自治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贯彻到每一户居民中,让真正热爱社区工作,群众基础好,有能力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同志选到各小区居民自治小组当中,更好地服务广大居民,将社区建设成更加民主、和谐的社区。 二、工作领导机构 居民自治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赵萍、XXX、XXX、XXX、XXX、XXX、XXX。 居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社区小区居民自治小组的组织 推选、协调等工作。 三、产生办法 小区居民自治小组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领导下,代表社区居委会行使管理小区的职责。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各小区居民自治小组

成员由业主推选出,设组长1名,组员4--6名,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各小区按每个楼栋推选出一名小区居民代表,年龄、性别不限,能配合选出的居民小组搞好本小区居民服务,并及时收集上报小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居民自治小组职责 1、服从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领导和工作安排,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 2、调解本小区居民间的一般纠纷,并及时上报社区居委会,杜绝因纠纷引发各类刑事犯罪案件; 3、向社区及时反映本小区内各种安全隐患,配合社区及上级部门及时排除险情或险情发生时立即阻止扩散并报警,并通知社区相关负责人立即到场; 4、认真负责管理本小区环境卫生,对本小区的楼道清扫工作进行监督,及时清理卫生死角,做到无积存垃圾; 5、加强组长与组员之间的沟通,遇事协商,充分听取居民代表合理化建议,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及时收集居民意见,并及时上报社区居委会。 6、接受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安排的其他任务。

社区居民自治工作总结

社区居民自治工作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社区居民自治工作总结在新华街道工委正确领导和指导下,社区在开展居民自治工作中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顺利开展了居民自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有如下的一些体会和做了一些实际工作。一、转变观念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往往居民的需求、利益和矛盾都集中在社区,为此近年来,社区在逐步改变观念,同时致力于引导、培养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让居民在社区建设、管理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发挥积极参与,积极支持、认真做好来推动社区整体稳妥和健康的发展。二、转变机制,搭建平台根据社区的特点,为此社区首先将小区内居民代表和许多热衷于小区建设的志愿者,根据各自爱好和能力,组成;平安巡逻队、文艺团队、帮老助老、市民学校、为民服务队等居民组织,由居民代表具体负责各小组活动,例如常年坚持的平安巡逻队伍;使小区的治安情况良好,安全稳定;九九重阳敬老活动,更是许多志愿者做了很大努力,让社区老人们过上了快乐的节日;市民学校的道德讲堂、家庭影院等,吸取了许多居民的参加,受到了教育,增长了知识。。以上种种活动,推动了小区的建设,居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大大提高,社区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许多居民代表、志愿者在

为他们义务工作和奉献后,从中得到了锻炼,在社区搭建的平台上一展伸手。三、转变角色,让居民们说话算数社区的发展关键是让党的政策,温暖落实到实处,解决的居民们生活中发生大问题。让居民和代表们针对小区中存在的问题发表意见和决定问题整改。因此今年来,小区发生涉及居民家庭和邻里纠纷等一系列的问题,社区从不充当主角而是在这些问题上,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居民代表们协助调解居民纠纷,积极参加在环境、楼道卫生的清洁工作,及时对受损的绿化进行补救等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通过今年的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社区大家的事,大家做,相信我们在总结今年工作的基础上,在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以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导,在发展社区的建设中,将居民自治工作深入进行下去,为构建和谐的和平居民区作出积极的努力!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范文】社区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社区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抓好居民自治,让社区充满活力 建设和完善社区管理制度与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是我们xx街道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区转型也将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标志。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指示后,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作为一个已有10年历史的xx社区,以民主自治加规范管理,全面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工作,探索社区服务模式,搭建居民同驻共建平台。下面,我就xx社区在居民自治管理工作中所做的一些工作以及今后的一些设想向各位领导和社区同事们汇报一下。 一、完善居民自治体系,夯实为民服务工作 社区居民自治体系即三级组织网络为社区居委会、片区居民自治会、居民自治小组,在社区党总支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 一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到“五必访”。困难家庭每月必访、独居老人每月必访、残疾家庭每月必访、失业人员每月必访、天灾人祸家庭每月必访。 二是片区自治会做到“六必到”。社区片长组织协调并具体联络各片区的居民自治小组长,做到:片区居民有思想

问题的必到、社区志愿服务必到、居民困难病重必到、社区突发事件必到、邻里矛盾纠纷必到、邻里守望互助必到。 三是居民小组长做到“八必报”。有社区居民选出来的居民代表即居民小组长,担负着2至3个楼道,50多户居民的上级精神宣传员、民情信息报告员、邻里关系协调员、安全卫生维护员、社区服务监督员等工作。要与各楼长协助社区做到:公共设施损坏必报、乱堆乱放乱搭建必报、发现怀孕者必报、外来人员流入必报、居民病重住院必报、居民房屋出租必报、社区不安全隐患必报、社区不稳定因素必报。 四是做好九项为民服务工作。社区居委会专职委员和专职社工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党员先锋服务线、公共危机服务线、平安秩序服务线、环境美化服务线、医疗计生服务线、文体教育服务线、帮扶救老服务线、就业指导服务线、助残扶残服务线等九方面工作。 二、健全自治组织网络,夯实服务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自治组织体系。横向上,在原有xx社区自治体系基础上,完善社区议事会,增设社区监督委员会,形成社区议事会议事——社会居民代表大会决策——社区居委会执行——社区社会组织协助——社区监督委员会监督的社区自治体系。纵向上,构筑社区居委会——社区事务工作站——业主委员会三级管理平台。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事务,社区事务工作出站负责政府行政工作事务,社区业委会监督

八、社区居民自治

八、社区居民自治 (一)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概念及其要素 1.自治的基本含义 基本内涵:在一定区域的某一社会组织内,其成员或管理机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己内部事务的决定权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自治是有条件、有限度的 2.基层群众自治的基本要素 ①自治区域 ②自治组织 ③自治事权 3.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 ⑴委办事务: 含义:本来属于国家的而不属于自治组织的,由中央或上级政府以法律或命令形式委托自治组织予以办理的事务。 特点:委办事务多与该地区居民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在政策上必须由中央或上级政府规定; 决定权在中央或上级政府,执行权属于地方政府或自治组织; 所需经费自治组织可请求上级政府予以拨付 ⑵自治事务: ①财产自治 ②财务自治 ③人事自治 ④管理自治 ⑤教育自治 ⑥服务自治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意义及基本原则 1.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原则 ①群众自治原则 ②直接民主原则 ③居民做主原则 2.社区居民自制的特点和特性 (1)居民自治的特点 ①自治组织本身不是政权机关,也不是政权机关的派出机构或辅助机构,不向国家承担财务责任,主要行使自治职能; ②自治组织的负责人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而是由自治组织全体成员选举产生的,对全体居民负责; ③自治的对象是全体居民,不是局限于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成员; ④自治的范围限于基层的社会生活,以人民群众生活的社区为自治单位; ⑤自治的目的是使该居住区内的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办理好本居住区中的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 (2)居民自治的特性 直接性、有限性、有序性 3.社区居民自治的意义

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 ②有利于居民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③有利于改善社区管理 ④有利于社区共同体的真正形成 ⑤利于政府与社区履行各自的职能与任务 (三)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形式 1.居民会议制度 ⑴居民会议的特征 权威性、广泛性、直接性 ⑵居民会议的地位 居民会议是居民自治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在整个自治组织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居民自治组织机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委员会和居民小组必须接受居民会议的监督,同时居民会议有权撤销或补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会议的执行者,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内容 ⑶居民会议的作用 ①有利于实现居民自治 ②有利于防止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独断专行 ③有利于培养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生活习惯 ④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⑶居民会议的主要职责 ①听取和审议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报告; ②讨论决策本社区工艺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③选举撤换和罢免社区居委会成员 ④讨论制定和修订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 ⑤讨论决定实际全体社区成员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⑥改变或撤销社区居委会的不适当的规定 ⑷居民会议的形式及其人员规定 ①三种形式:全体会议;由每户派代表参加的会议;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参加的会议 ②人员规定:居民会议由18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 ⑸居民会议的举行 ①居民会议的召集 三种情况:a决定的问题是属于居民会议的职权,包括制定居民公约、讨论决定涉及居民利益的问题,讨论决定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及其费用的筹集等; b 居民委员会需要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一般每年至少应有一次; c 有五分之一以上的18周岁以上的居民、五分之一以上的户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组提 议,应召集居民会议 居民会议必须由全体18周岁以上的居民、户的代表或者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②居民会议的主持 由居民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集体主持 ③居民会议的表决 居民会议的决定,有出席人数过半数通过,方能生效。 表决形式: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无记名投票表决

社区居委会如何处理好内外关系开展工作

社区居委会职责和新形势下所担负的主要工作,从五个方面来讲:一、加强班子团结形成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二、发挥自治组织作用,积极配合区机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做好社区工作三、服务赢得单位信任,共同开展社区工作四、以维护居民利益为出发点,协调物业管理部门共同做好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五、始终代表居民的利益,为居民排忧解难一、加强班子团结,形成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班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工作讲究的是配合默契,工作中要做到互相补台不坼台,工作有没有凝聚力,主要看工作是否有成效,下面从三个小点来讲:1、一把手怎样发挥作用。 在领导能力上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要始终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既能容人之长,也要学会容人之过,集中大家的智慧,放手各显其能,顾大局,讲团结,求大同,存小异。 牢记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大事不糊涂,原则不让步,小事讲风格,工作要放手,无论工作如何繁忙,要始终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工作有计划,如每周的例会。 要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善于沟通交流思想,以身作责,胸襟开阔,光明磊落,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要知道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作为一把手,为了保证工作的出色完成,第一件事应该是抓好班子的建设。 依靠信任每一个班子成员,带领他们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工作要有分有合,分工不等于分家,要把工作看成是大家的事,要把荣誉看成是集体的。 如遇上麻烦事,甚至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一把手应敢于承担责任,做到有事在会上讲,有意见在会上提,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正确对待自己,对班子成员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要敢于正视,不能回避,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民主氛围。 不要搞一言堂,一人说了算,要多听取大家意见。 这些年也有不少的一把手很霸道要强就是一个人说了算,也有的一把手较弱,工作没有主张。 在资金管理上也不能做到一人管钱,一人管票,一人管帐,用钱也不公开,包括上门走访慰问、看病人等最好是班子的人都能去……公章的使用……一把手主任还应注意怎样带领班子成员共同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要对他们的工作给予支持,二要主动关心他们的家庭和生活,三要平等看待副主任和社区工作者,不能有老婆婆的思想。 2、副主任怎样当好配角。 副主任在班子中能否摆正位置,当好助手,发挥自己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做到在工作中积极主动,踏实肯干,勤勤肯肯,任劳任怨。 能在主要领导的带领下,按照责任分工,做到分工不分家,工作

浅析社区居民自治

浅析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是居民展现自我的大舞台,“我的社区我做主”。在现代发展的整体推动下,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发展将成为基层群众自治发展的主导。根据近几年来的社区管理经验,我认为社区自治程度和居民素质有很大关系,社区事务居民应该积极参与、有序参与,如果没有一个和谐的自治氛围,居民“无序参与”,社区凝聚力从何谈起!因此采取社区共治与居民自治相结合,小区才能成为大家共同的家园。 一、拓宽社区服务面 社区居民自治主要是围绕利益关系展开,自治的前提是保障公共利益,服务居民利益。社区的服务对象往往是老人、小孩、残疾人、困难户等,居委会完成政府各项惠民措施,似乎代表的就是边缘和弱势群体,这是种认识上的缺位。居委会不是服务主体,它是代办者,发挥的是桥梁作用,要提升居民社区治理的参与率,就得把社区的服务面扩展到所有人群,包括社区的工薪阶层、单位人,以及其他精英人群。社区居委会不仅是各种政府工作的代办者,它更应该提供必需的生活服务,从居民衣食住行、切身利益入手,简言之,就是要让社区服务真正体现居民需求。对某些社区无法解决的问题矛盾,则是通过社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拓展

居民诉求渠道,上下联系,反映社情民意。只要把群众身边事、切身利益关系处理好了,居民参与自治热情自然高涨。 二、加强社区建设 居民自治的前提基础,是要加强社区基础建设,如环境、绿化、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好的基础条件,才能吸引广大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直接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引导居民自治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平时的服务过程中注意宣传引导,同时,尽可能地为居民们创造好的居住环境。永先社区是“村改居”的社区,我们进行人行道砖改造,小区游园建设、安装健身器材,线网改造,以及正在建设的楼院院门,都是为下一步居民自治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社区小楼院,加强楼院物业管理 小区物业管理是居民生活的重心,物业管理应条块协同联合,充分调动行业、社区、社会资源。在我们社区楼院院门建成后,我们准备由社区召集房管、环保、绿化、治安、水电等政府行政部门,对小区物业矛盾面对面沟通,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将面上问题解决后,交由楼院自管小组自主管理物业内部事宜。强化自管小组作用,发动党员参与,组织议事园地,无论是社区事务还是楼院事宜,“楼门院长”齐参与。 四、社区志愿者带动居民自治管理

推动社区自治项目发展的几点建议

推动社区自治项目发展的几点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下的城市社区呈现出新的特点,社区人口趋向老龄化发展、社区居民需求日益多样、社区内纠纷多发不断等,社区治理必须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的需求。推动社区居民自治,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实现思想引领、整合协调资源、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平台,也是满足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有效激发社会活力的基本途径。 全面推动社区自治项目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创新管理机制,勇于突破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社区自治运行机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不断总结项目经验,反思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最优解决方案不断推陈出新,针对自治项目资源挖掘、优势发挥、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讨论,形成符合实际且可实施、可推广的管理机制。二是要加强社区自治意识,社区自治的主体是社区居民,推动社区自治项目发展,关键是要促进社区居民有意识地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提升自治意识,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大社区自治的队伍,从而推动社区和谐发展。三是要加强社区专业能力,对团队成员进行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与专业管理,扩大社区自治项目的服务覆盖面,根据具体项目的需要,组织邀请相关专家与技术人员来到社区对工作人员进行项目的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增强其服务观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四是要强化项目后期管理,主要从项目的可持续性、

项目改进、项目保障等方面着手。在自治项目开展之后,要加强总结归纳,进一步深化项目的具体内容、强化项目效果,为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加强项目经验总结及问题反思,通过自我考评与第三方评估考核,发现问题,查缺补漏,形成系统化的项目管理运营体系,打造自治项目品牌,发挥品牌示范作用推动社区自治项目的发展。 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

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居民自治 王云斌 民政部培训中心副教授 前言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社区居民自治这个话题。大家刚刚学习完十七大的文件,在十七大文件第六部分,开篇的一句话就是“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可以看出来,在这一次十七大的文件里面特别重视基层群众自治。大家都知道以前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三个部分:一个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一个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有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那么这一次呢,又加进了基层的群众自治制度。因此,可以看出来,今后我们国家基层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实行群众自治。 其实群众自治,在我们国家已经搞了很多年。最早应该说是从农村搞起的。也就是说,我们说的这个村民自治,大概是从80年代,现在搞村委会的选举,多个省份已经搞到了第九期,少的省份也搞到了第五期,取得了良好效果。相对来讲,我们国家的居民自治主要起步从80年代中期、主要是从居民服务开始搞起。 那么未来发展这一个方向如何呢?在这里,我们从它的这个历史、还有现在以及存在一些问题和大家一起讲起。 首先,我们看一张照片。大家看的这一张照片,是我从我居住的小区里面照的。从这个照片里面可以看到两个问题。那我们先看左边的这个通知,就通知伊里的同志们,凡是年满60岁的同志请携带身份证及其复印件一张、一寸免冠照片一张,来居委会办理老年证,还有军人的军官证。大家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就是居委会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居委会平时做什么工作。那我们再看右边的这个通知,右边通知就是居委会听取社区居民代表意见,近期将进行入户走访,从实际行动关心育龄妇女、宣传计划生育政策。那么届时,请各楼居民代表配合。那么这张照片里面可以看得出来什么呢?大家看这里面,在要求听取居民代表的意见,是我们居民自治里面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自治的一个重要内容。 最近,北京市关于经济适用房的购买问题,里面有一个程序,叫三级审核、二级公示。昨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个规定。其中,它的要求,是不是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它有一个程序,审核主要是经过街道、市区以及住保办三级的这个审核,然后公示。首先要求听取社区居民代表的意见,也就要求社区居民代表听完你的基本的条件以后,要给你,在上面签字,签完字以后,代表同意。然后在社区的居民公告栏里面进行公告,公告时间大概是15天。15天过后以后,住保办要把这些人的信息发布到网

【工作总结】关于推进基层参与式治理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工作总结

关于推进基层参与式治理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工作总结 近年来,XX省XX市大力推进基层参与式治理,不断探索社区居民自治路径,着力解决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不强、基层群众自治活动的内容和载体相对单一、社区治理参与机制不健全等瓶颈问题,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建立并完善了规范、科学、高效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化解了基层社会矛盾、推动了基层民主建设,为建成幸福和谐美好的社区家园创造了必要条件。 一、背景与起因 社区参与式治理是社区相关利益方按照程序规则,在自愿互利、合作互动的基础上,对共同关心的社区事务,通过平等协商形成共识、达成一致行动的治理模式,也是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民主协商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在社区参与式治理模式下,能够极大地培育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让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运行、管理与监督,调动社区居民的维权意识与自治意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一)推进社区参与式治理是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建设的趋向。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一直在探索、逐步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建设。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和1982年颁

布的《宪法》都确认城市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治建设提供了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进一步要求要推进社区民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促进群众在城乡社会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我国社区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表明社区居民自治建设是社区治理的核心要义之一,而社区参与式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治理模式自然成为当今社区居民自治建设的时代趋向。 (二)推进社区参与式治理是解决当前社区自治功能和居民自治建设弱化问题的选择。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居民对社区自治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社区实际工作中,因为缺乏相应的表达机制和参与渠道,普遍存在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强,参与

浅谈社区民主自治树立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社区民主自治树立的方法与途径 自2000年社区组织体制革新以来,社区民主自治树立有了长足的提高。社区主任素质普遍提高,为居民效劳看法增强,积极参与社区树立的居民队伍扩展。但我们必需清醒地看到,社区民主自治的路途还很长、任务还很艰难,社区民主自治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社区树立的开展。表如今:居民对民主自治的看法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主任的任务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良;社区评价制度有待树立健全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就社区民主自治树立的途径和方法作如下想象。一、社区要增强对居民民主自治的宣传教育民主自治是社区树立的方向,说究竟是社区成员

可以依照自己的志愿,依托自己的力气树立社区的一个问题。因此,社区民主自治需求群众的参与,需求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否则增强社区树立只是一句空话。只要让广阔居民看法到社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社区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树立好社区就是树立好自己的家,把社区看成是与自己不可联系的一个全体,与社区同呼吸共命运,才干自觉投入社区树立,才干自动为社区的开展尽心尽力,社区的事也才干办好。因此社会传媒、政府部门以及社区居委会都要把增强对居民民主自治的宣传教育看成是一项重要的、临时的任务,构成全社会都来关注社区民主树立的气氛。如报纸、广播、电视增强这方面的信息报道力度,各级政府在倡议民主自治的同时要做好指点社区展开民主自治任务。社区居委会则更要把增强社区民主自治的宣传教育看成是自己的一项主要任务任务来落实。如运用社区宣传栏、宣传橱窗等途径宣传民主自治的目的意义;经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方式传达民主自治的新人新事新习尚;应用上门走访、群众座谈、居民积极分子主干等会议对居民停止民主自治的宣传指点;举行以民主自治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等,让群众加深对社区展开民主自治的做法了解和接受,明白民主自治与居民生活幸福,社区平安保证、环境管理、社区品德习尚的树立密不可分的道理,使民主自治的思想在社区居民中扎根。宣传要从讲务实效,易于为群众所接受动身,不拘方式,生动生动,切忌搞方式主义、单纯空泛说教,或说一套做一套,敷衍塞责走过场。二、增强对社区主任的专业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