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

合集下载

母线(铜排)制作和安装工艺守则

母线(铜排)制作和安装工艺守则

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母线制作和安装工艺守则(文件编号:XXXXXXXXX 修订次数:0)编制:审核:批准:XXXX年XX月XX日发布XXXX年XX月XX日实施5.2 选择合适的下线途径后量线落料,用剥线钳剥去适量的绝缘层。

剥线长度参见表1。

清除表面氧化物及粘着物,不得损伤铜芯。

表1 5.3 选择合适的接线鼻,套在塑料线的导线芯上,用液压钳压紧,进行搪锡,然后选用合适的紧固件紧固。

注:10mm 2以下的单芯线可弯制羊眼圈并搪锡后安装。

5.4 除特殊要求以外软母线端头一律套橡胶软色管或在适当部位加上标记色标:A 相为黄色、B 相为绿色、C 相为红色、直流正极为棕色,负极为蓝色,中性线为淡蓝色,接地线为黄绿双色。

6 工艺要求6.1 母线的配置应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搭接处应自然吻合、妥贴,没有安装应力,搭接处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小于母线截面的2倍。

6.2 母线除必要的弯曲及弧度外,本身不得有弯曲现象。

6.3 母线经落料、校直后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明显的凹坑和伤痕,冲裁边缘要锉平、倒角。

6.4 母线的典型弯折形状见图1、图2所示,其弯曲半径按表2、表3中规定执行。

母线平弯时、折弯处不得出现裂纹,母线立弯时,弯曲处不得出现明显的折皱和扭曲现象。

图1 平弯 图2 立弯 6.5 母线的弯制及安装,应尽量考虑电器操作的安全,也应考虑留有用户引入线的足够距离及安装维修方便。

要特别注意的是空气断路器及熔断器上桩头接线应向里侧安装。

6.6 母线需要涂漆时,涂漆采用喷漆或刷漆。

色泽应均匀,边缘应齐整,不得有漏漆、流挂现象,母线搭接处不得沾漆。

同一元件、导线规格(mm 2) 剥线长度(mm) 10 10 16 12 25 14 35 1650母线制作和安装工艺守则编号/修订XXXXXXXXXX同一端的各相母线的涂漆界线应无明显不整齐现象,其搭接母线涂漆界限见图3,二次线接在母线上涂漆界限见图4。

母线加工及装配工艺守则模板

母线加工及装配工艺守则模板

母线加工及装配工艺守则模板1母线加工及装配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高低压开关设备的母线配制。

2、材料2.1 TMY型铜母线、 LMY型铝母线、 BV、 BVR型铜芯塑料线、 OT型固定端头、塑料标记套、 PVC高强度阻燃黑色热缩管。

2.2 各种规格螺栓、垫圈、螺帽、弹簧垫圈。

2.3 纯碱、汽油、硝酸、清水、水玻璃、盐酸、锌板、焊锡、醇酸磁漆、溶剂二甲苯、。

2.4 PVC高强度阻燃热缩管壁厚(热收缩前)应不小于表1规定。

2.5 PVC高强度阻燃热缩管的绝缘耐压应不小于4500V(有效值)。

表 13、设备和工具3.1 冲床、平弯机、钻床、液压钳、立弯机、三点式液压折弯机。

3.2 母线冲剪模、各种规格冲孔模、台虎钳、电工刀、划针、样冲、钢卷尺、角尺、铁锤、木锤、螺丝刀、钢丝钳、活板手、塞尺。

3.3 排风设备、电炉搪锡缸、耐酸碱塑料桶、清水槽、刷子、镀锡池。

3.4 电炉子、热吹风机、剪刀、刻刀。

4、准备工作4.1看清图样一次回路和按照图样及制造规范的要求, 确定母线规格。

4.2 根据电器元件安装情况和技术要求, 按照横平、竖直、美观而又节约材料的原则确定母排、母线布置走向, 相同的产品母排、母线布置走向应一致、统一。

4.3 准确测量每根母线长度, 分清规格, 作好记录, 并以此落料。

4.4 检查所要连接母排、母线表面是否有裂纹或破损, 如发现有质量问题, 应及时调整和修复好后再用。

5、母线的制作工艺要求及过程5.1按图样要求选择合适的母线规格和二次配线规格, 见表2.1, 2.2。

表 2.1尺寸宽X厚(mm)单片LMY铝母线载流量(A)单片TMY铜母线载流量(A) 交流直流交流直流25℃30℃35℃25℃30℃35℃25℃30℃35℃25℃30℃35℃15X3 165 155 145 165 155 145 210 198 185 210 198 185 20X3 215 202 189 215 202 189 275 258 242 275 258 242 25X3 265 249 233 265 249 233 340 320 299 340 320 299 30X4 365 343 321 370 348 326 475 447 418 475 447 418 40X4 480 451 422 480 451 422 625 587 550 625 587 550 40X5 540 507 475 545 512 479 700 658 616 705 662 626 50X5 665 625 585 670 630 590 860 808 757 870 817 765 50X6 740 695 651 745 700 656 955 897 840 960 902 845 60X6 870 817 765 880 827 774 1125 1060 990 1145 1075 1010 80X6 1150 1080 1010 1170 1100 1030 1480 1390 1350 1510 1420 1330 100X6 1425 1840 1255 1455 1370 1280 1810 1700 1590 1875 1760 1650 60X8 1025 965 902 1040 977 915 1320 1240 1160 1345 1265 1185 80X8 1320 1240 1160 1355 1274 1193 1690 1590 1490 1755 1650 1545 100X8 1625 1530 1430 1690 1590 1488 2080 1955 1830 2180 2050 1920 120X8 1900 1785 1670 2040 1920 1795 2400 2255 2110 2600 2440 2290 60X10 1155 1085 1015 1180 1110 1040 1475 1386 1300 1525 1433 1342 80X10 1480 1390 1305 1540 1450 1355 1900 1785 1670 1990 1870 1750 100X10 1820 1710 1600 1910 1800 1680 2310 2170 2030 2470 2320 2175 120X10 2070 1945 1820 2300 2160 2020 2650 2490 2330 2950 2770 2600 额定分散主回路数目2与3 4与5 6~9 10及以上最高允许温升。

03 母线制作和装配工艺守则

03 母线制作和装配工艺守则

母线制作和装配工艺守则03母线制作和装配工艺守则编号:QC/HH-03-2009版本:B/01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母线制作和装配,并可作为检验的依据。

2 使用材料2.1 铜芯塑料绝缘线(软母线)2.2 矩形截面铜母线(硬母线)TMY,铝母线(硬母线)LMY。

2.3 绝缘子2.4 各种规格的铜材接线头(线鼻子)2.5 塑料扎线带2.6 紧固件(螺钉、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

2.7 酒精、热塑管、绝缘带2.8 棉纱、毛刷2.9 锡、焊锡膏、松香2.10 中性凡士林3 使用工具和设备3.1 划针3.2 钻头3.3 榔头、木榔头3.4 板手3.5 样冲3.6 台虎钳3.7 台钻3.8 母排折弯机3.8 扳手、套筒扳手3.9 平锉、圆锉3.10 钢卷尺、直尺3.11 冲床(校平)3.12 锯弓3.13 毛刷、铜丝刷、钢丝刷3.14 锡锅3.15 清洗槽工艺准备44.1 看清图纸,按照图纸、技术和设计要求,根据回路额定电流确定母线型号规格,横向母线一般应比纵向母线大一个等级。

设备内一次母线一般都应布置成硬质母线,除设计要求和布置硬质母线有困难时才布置软母线。

4.2 根据元器件安装位置和工艺、技术要求,按照横平竖直,美观而又节约,母线除必要的弯曲外,尽量减少弯曲和接头的原则,确定母线布置走向。

同一工程相同产品的母线布置走向应一致。

4.3 准确测量计算每根母线的长度,分清规格,作好记录,并以此下料。

4.4 检查元器件表面是否有裂纹或破损,发现有问题的元器件,应及时提出修复或调换合格元器件。

4.5 准备和安排好母线加工的场地和母线连接时的位置。

5 工艺要求及说明5.1 硬母线5.1.1 选择好合适的型号规格的硬母线,应先对其进行校直。

手工校平校直时,不得用铁榔头直接敲打,而应该用木榔头在平整硬质地面或平台上敲击。

母线应在平台上测量,其弯度每米不大于2毫米。

5.1.2 母线按需要的长度下料,冲钻孔后应倒角,清除毛刺,校正平直后,表面不应有明显的锤痕、划痕、气孔、凹坑、起皮等缺陷。

母线加工与安装工艺守则

母线加工与安装工艺守则

母线加工与安装工艺守则一、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本守则适用于我厂产的所有低压开关设备及动力配电箱的母线加工和安装。

除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外,其他原则也可用高压柜。

二、母线的选用母线应根据回路电流,按长期允许发执条件和动热稳定要求选用铝母线或铜母线及铜芯塑料线,所选用母线必须符合标准GB5584-85《铝母线》和GB55852-85《铜母线》的规定。

选择时还应考虑竖放散热条件好,平放散热差对载量的影响,如用户另有要求,则按用户要求,选取合适的母线。

1、常用母线规格及载流量见附表A12、铜芯塑料线见附表A2三、材料、设备及工具1、各种规格螺栓、螺母、垫圈、和铜、铝接头2、弯排切割机、冲床、钻床及钻头、手动弯排机、台虎钳、套筒板手、带板手、梅花板手、锉刀、划针、钢卷尺、角尺、钢皮尺、电工刀、螺丝刀、肃线钳、手电钻等。

四、加工过程及工艺要求1、母线材料在加工前,应进行外检查,如发现表面有裂、斑痕,凹坑及有杂技沉积物等或表面有较大气孔(铝母线直径大于5㎜、深度大于0.55㎜、铝母线直径大于5㎜、深度大于0.15㎜),应将该段剪掉。

2、整段母线下料前应基本平直,如有明显不平或不直,应加以校正。

3、按图样或样板尺寸下料(如在切割机上或冲床上切断),并去掉加工中的毛刺。

(1)下料后发现有不平整、不直或扭曲的应用木锤等加以校正,校正后母线不应有明显锤痕。

4、按母线自身要求或开关柜具体要求弯制母线,母线变曲时,注意不可用力过猛或速度过快,以免产生裂纹,同一相的两条并联母线其弯曲度应一致。

(1)母线弯曲的最小允许半径见附表A3。

(2)母线弯曲后不允许有裂纹。

(3)同组母线折弯处在安装后应保持基本一致。

5、母线开孔(1)母线孔与螺栓规格的配合按附表A4选取。

(2)按所用母线规格和搭接形式以及电器桩头形式确定开孔尺寸后,在钻床或冲床上钻孔或冲孔。

(3)母线加工完毕,切断而及孔边应去毛刺、倒角。

6、母线与母线联接处,母线与电器桩头联接处均应搪锡、压花,在搪好锡的连接部分涂中性凡士林。

母线加工及装配工艺守则

母线加工及装配工艺守则

母线加工及装配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高低压开关设备的母线配制。

2、材料2.1 TMY型铜母线、LMY型铝母线、BV、BVR型铜芯塑料线、OT型固定端头、塑料标记套、PVC高强度阻燃黑色热缩管。

2.2 各种规格螺栓、垫圈、螺帽、弹簧垫圈。

2.3 纯碱、汽油、硝酸、清水、水玻璃、盐酸、锌板、焊锡、醇酸磁漆、溶剂二甲苯、。

2.4 PVC高强度阻燃热缩管壁厚(热收缩前)应不小于表1规定。

2.5 PVC高强度阻燃热缩管的绝缘耐压应不小于4500V(有效值)。

表 13、设备和工具3.1 冲床、平弯机、钻床、液压钳、立弯机、三点式液压折弯机。

3.2 母线冲剪模、各种规格冲孔模、台虎钳、电工刀、划针、样冲、钢卷尺、角尺、铁锤、木锤、螺丝刀、钢丝钳、活板手、塞尺。

3.3 排风设备、电炉搪锡缸、耐酸碱塑料桶、清水槽、刷子、镀锡池。

3.4 电炉子、热吹风机、剪刀、刻刀。

4、准备工作4.1看清图样一次回路和按照图样及制造规范的要求,确定母线规格。

4.2 根据电器元件安装情况和技术要求,按照横平、竖直、美观而又节约材料的原则确定母排、母线布置走向,相同的产品母排、母线布置走向应一致、统一。

4.3 准确测量每根母线长度,分清规格,作好记录,并以此落料。

4.4 检查所要连接母排、母线表面是否有裂纹或破损,如发现有质量问题,应及时调整和修复好后再用。

5、母线的制作工艺要求及过程5.1按图样要求选择合适的母线规格和二次配线规格,见表2.1,2.2。

表 2.1尺寸宽X厚(mm)单片LMY铝母线载流量(A)单片TMY铜母线载流量(A) 交流直流交流直流25℃30℃35℃25℃30℃35℃25℃30℃35℃25℃30℃35℃15X3 165 155 145 165 155 145 210 198 185 210 198 185 20X3 215 202 189 215 202 189 275 258 242 275 258 242 25X3 265 249 233 265 249 233 340 320 299 340 320 299 30X4 365 343 321 370 348 326 475 447 418 475 447 418 40X4 480 451 422 480 451 422 625 587 550 625 587 550 40X5 540 507 475 545 512 479 700 658 616 705 662 626 50X5 665 625 585 670 630 590 860 808 757 870 817 765 50X6 740 695 651 745 700 656 955 897 840 960 902 845 60X6 870 817 765 880 827 774 1125 1060 990 1145 1075 1010 80X6 1150 1080 1010 1170 1100 1030 1480 1390 1350 1510 1420 1330 100X6 1425 1840 1255 1455 1370 1280 1810 1700 1590 1875 1760 1650 60X8 1025 965 902 1040 977 915 1320 1240 1160 1345 1265 1185 80X8 1320 1240 1160 1355 1274 1193 1690 1590 1490 1755 1650 1545 100X8 1625 1530 1430 1690 1590 1488 2080 1955 1830 2180 2050 1920 120X8 1900 1785 1670 2040 1920 1795 2400 2255 2110 2600 2440 2290 60X10 1155 1085 1015 1180 1110 1040 1475 1386 1300 1525 1433 1342 80X10 1480 1390 1305 1540 1450 1355 1900 1785 1670 1990 1870 1750 100X10 1820 1710 1600 1910 1800 1680 2310 2170 2030 2470 2320 2175 120X10 2070 1945 1820 2300 2160 2020 2650 2490 2330 2950 2770 2600 额定分散主回路数目2与3 4与5 6~9 10及以上最高允许温升表 2.25.2 按图或样线进行落料,然后矫正平直,切断面应平整。

(工艺技术)母线制作和装配工艺守则

(工艺技术)母线制作和装配工艺守则

母线制作和装配工艺守则版本:B/0编号:QC/HH-03-20091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母线制作和装配,并可作为检验的依据2 使用材料2.1 铜芯塑料绝缘线(软母线)2.2矩形截面铜母线(硬母线)TMY铝母线(硬母线)LMY2.3 绝缘子2.4 各种规格的铜材接线头(线鼻子)2.5 塑料扎线带2.6 紧固件(螺钉、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

2.7 酒精、热塑管、绝缘带2.8 棉纱、毛刷2.9 锡、焊锡膏、松香2.10 中性凡士林3 使用工具和设备3.1 划针3.2 钻头3.3 榔头、木榔头3.4 板手3.5 样冲3.6 台虎钳3.7 台钻3.8 母排折弯机3.8 扳手、套筒扳手3.9 平锉、圆锉3.10 钢卷尺、直尺3.11 冲床(校平)3.12 锯弓3.13 毛刷、铜丝刷、钢丝刷3.14 锡锅3.15 清洗槽4 工艺准备4.1看清图纸,按照图纸、技术和设计要求,根据回路额定电流确定母线型号规格,横向母线一般应比纵向母线大一个等级。

设备内一次母线一般都应布置成硬质母线,除设计要求和布置硬质母线有困难时才布置软母线。

4.2根据元器件安装位置和工艺、技术要求,按照横平竖直,美观而又节约,母线除必要的弯曲外,尽量减少弯曲和接头的原则,确定母线布置走向。

同一工程相同产品的母线布置走向应一致。

4.3准确测量计算每根母线的长度,分清规格,作好记录,并以此下料。

4.4检查元器件表面是否有裂纹或破损,发现有问题的元器件,应及时提出修复或调换合格元器件。

4.5准备和安排好母线加工的场地和母线连接时的位置。

5工艺要求及说明5.1硬母线5.1.1选择好合适的型号规格的硬母线,应先对其进行校直。

手工校平校直时,不得用铁榔头直接敲打,而应该用木榔头在平整硬质地面或平台上敲击。

母线应在平台上测量,其弯度每米不大于2毫米。

5.1.2母线按需要的长度下料,冲钻孔后应倒角,清除毛刺,校正平直后,表面不应有明显的锤痕、划痕、气孔、凹坑、起皮等缺陷。

母线加工工艺守则

母线加工工艺守则

母线加工工艺守则1、本守则适用于低压成套电器设备中硬母线的加工,安装及验收。

2、设备工具剪板机(或母线切断机) 冲床、母线折弯机、冲孔模、钻模、手锯、橡皮锤、洋冲、2m 卷尺、1m钢尺、0.3m钢尺、直角尺、钢丝刷。

3、铜、铝母线材料应具有出厂试验合格证,否则应进行抗拉强度延伸率的试验,其标准如下:3.1 抗拉极限强度硬铜母线,厚度1.35-3.28毫米不小于27公斤/毫米2,厚度3.53毫米以上者不小于26公斤/毫米2。

3.2电阻率(20℃时)铜母线e=0.0172欧姆.毫米2/米,铝母线e=0.0295欧姆.毫米2/米。

3.3延伸率铜母线不小于6%,铝母线不小于4-8%。

3.4 母线材料应平整洁净,不应有裂纹或裂口,折迭及夹杂物。

母线表面的划痕,气孔,坑凹,起皮等缺陷所引起的断面误差,对铜母线不应超过计算截面的10%,对铝母线不应超过3%。

4、矩形母线的允许裁流量一般应根据发热来选择,接触面不搪锡,镀锡,或未涂导电膏的母线应按附表1选择,接触面搪锡,镀锡及涂导电膏的母线应按表2选择。

5、母线材料的校正、校直,加工方法及要求如下。

5.1 用手工校正,校直5.2 铜铝母线不得用铁锤直接敲打,允许用橡皮锤敲打,但不允许有明显的锤击印痕。

6、母线下料6.1母线下料长度应按图纸规定的尺寸或按现声实际尺寸剪切。

6.2材料切断时直角的允许偏差见表1。

表1 (单位:毫米)6.3 以材料厚度为基准的切面允许偏差见表2表2 (单位:毫米)7、母线的弯形7.1 矩形母线的弯曲一般应进行冷弯,如需加热时,其温度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7.2母线的弯曲应符合下列要求见表4。

7.2.1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表4所列数据。

7.2.2 反复弯曲只允许有一次。

7.2.3弯曲处应无裂口,裂纹及脱层等现象。

8.4 母线搭接连接时,其接触部分的长度应等于或大于母线的宽度,若图纸无规定时,应参照附表5的要求。

8.5 经下料,冲(钻)弯制等加工后的母线如有毛刺及变形应当进行适当的处理,要求如下8.5.1 凡是用冲床或钻床加工的孔如有毛刺均应清除,一般的加工方法是用大于孔径3mm以上的钻头锪去毛刺,也可用锉刀进行清除。

母线制作和安装工艺

母线制作和安装工艺

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母线制作和安装工艺守则29〃921.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高低压开关设备(柜、屏、台)的主母线制作。

2.使用的材料2.1TMY矩形截面铜母线。

2.2LMY矩形截面铝母线。

2.3紧固用标准件:螺栓、螺母、弹簧垫圈、平垫圈及非标准件加厚大平垫圈。

2.4工业凡士林油。

2.5导电膏。

3.设备及工具3.1台钻3.2立钻3.3冲床3.4液压压力机3.5手动母线平弯、曲弯机3.6三点式液压母线折弯机3.7铸铁平台3.8台钳3.9划规3.10划针3.11木榔头3.12样冲3.13平锤3.148磅大锤3.15卷尺、直尺、塞规3.16活动搬手3.17套筒搬手3.18板锉3.19钢丝刷3.20直柄(锥柄)麻花钻头3.21超声波搪锡设备4.搪锡母线搭接面处应镀锡或搪锡处理。

5.母线截面尺寸选择5.1主母线截面尺寸按工程图选用,但铜母线最小截面尺寸不能小于50x5mm。

5.2分支回路母线截面尺寸按分支回路中各电器元件中的额定电流选取,但回路中熔丝的热元件的额定电流值不作为选用母线的依据,所选用母线的允许电流应大于或等于分支回路额定电流。

5.3母样无特殊要求时,中性线和地线应不小于TMY40x4和LMY40x4。

5.4母线截面尺寸选择(以35℃时为标准)见表1和表2。

6.工艺过程6.1备料调直6.1.1盘米母线根据需要可切成长料,然后在母线调直机上反复调直。

6.1.2直料可直接在母线调直机上调直。

6.1.3根据一次元件装配位置,测算出需配制母线的长度,用切刀切料。

6.1.4将已备好尺寸的料,需要在铸铁平台上用平锤或木榔头反复敲打、调整平用母线调直机不能消除和母线上的平弯和立弯。

调直后的母线在平台上测量、母线窄面每米的弯曲量不大于3mm,同样宽面上每米的弯曲量不大于2mm。

单条铝母线LMY 多条铝母线LMY母线截面(mm2)35℃时最大容许持续电流(A)母线截面(mm2)35℃时最大容许持续电流(A)平放竖放平放竖放15x3 138 145 2(60x6) 1126 1185 20x3 180 190 2(60x8) 1460 1480 25x3 219 230 2(60x10) 1682 1770 30x4 309 325 2(80x6) 1320 1433 40x4 404 425 2(80x8) 1651 1795 40x5 452 475 2(80x10) 1950 2120 50x5 556 585 2(100x6) 1564 1700 50x6 617 650 2(100x8) 1930 2100 60x6 731 770 2(100x10) 2300 2500 60x8 855 900 2(120x8) 2140 2330 60x10 960 1010 2(120x10) 2615 2840 80x6 930 1010 3(60x6) 1390 1510 80x8 1060 1155 3(60x8) 1766 1920 80x10 1190 1295 3(60x10) 2215 2330 100x6 1160 1260 3(80x6) 1696 1845 100x8 1310 1425 3(80x8) 2118 2300 100x10 1470 1595 3(80x10) 2530 2725 120x8 1530 1675 3(100x6) 2030 2200 120x10 1685 1830 3(100x8) 2480 2680单条铜母线TMY 多条铜母线TMY母线截面(mm2)35℃时最大容许持续电流(A)母线截面(mm2)35℃时最大容许持续电流(A)平放竖放平放竖放15x3 176 185 2(60x6) 1452 1530 20x3 233 245 2(60x8) 1503 1900 25x3 285 300 2(60x10) 2140 2250 30x4 394 415 2(80x6) 1705 1855 40x4 522 550 2(80x8) 2117 2515 40x5 551 588 2(80x10) 2575 2735 50x5 721 760 2(100x6) 2000 2170 50x6 797 840 2(100x8) 2470 2690 60x6 940 990 2(100x10) 2935 3185 60x8 1101 1160 2(120x8) 2750 2995 60x10 1230 1295 2(120x10) 4000 4000 80x6 1195 1300 3(60x6) 1810 1970 80x8 1361 1480 3(60x8) 2255 2450 80x10 1531 1665 3(60x10) 2750 2900 100x6 1557 1592 3(80x6) 200 2390 100x8 1674 1820 3(80x8) 2730 2970 100x10 1865 2025 3(80x10) 3230 3510 120x8 1940 2110 3(100x6) 2565 2790 120x10 2150 2340 3(100x8) 3180 34603(100x10) 3735 40603(120x8) 3515 38203(120x10) 5000 50004(60x10) 4000 40004(80x10) 5000 5000图6Ⅰ1≈Ⅰ2≈Ⅰ38.2.以开关柜的正视方向为准,母线各相的颜色及母线的排列规定见表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屏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
ZTC.917.011
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2007月01日
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高低配电柜的一次铜、铝母线的加工及安装要求。

2.设备和工具
2.1母线弯排机、冲床、钻床、酸洗池、搪锡炉、电炉。

2.2母线冲剪设备、钻孔模、整平模、铜接头、压接钳、木批、电工刀、划针、角尺、样冲、钢皮尺、钢卷尺、铁锤。

3、使用材料
3.1 TYM型母排线、LMY型铝母线、BV、BVR型铜芯塑料线、OT 型固接端头、塑料标记套、
3.2各种规格螺栓、垫圈、螺母、弹簧垫圈、
3.3纯碱、汽油、硝酸、烧碱、清水、水玻璃盐酸、TD1、TD2导电膏。

4、铜铝母线的工艺过程
4.1根据回路温升、动热稳定要求及设备条件选择母线规格。

4.2卷筒母线先把母线整平,以达到平直的目的。

4.3按图或样线进行落料,然后用木锤整平。

4.4按图或样线进行弯制,然后根据电器元件端头及母线搭接工艺要求进行划线、冲孔或钻孔,再用锪孔钻,锪去孔口边缘毛刺。

4.5平整搭接面,并压印。

4.6对于铜母线、镀锡,对于铝母线、搭接面进行搪锡处理,在不具备铝母线搪锡条件时,可由外协单位解决。

在装配前必须把表面清除干净,立即涂上导电膏才能进行装配搭接工作。

4.7母线涂漆
4.7.1 三相交流电路的母线均涂黑漆,在显眼处粘贴色标,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零线或中性线涂淡蓝色漆,安全用的接地线涂交替黄绿双色漆,无法区分极性、相序者涂白漆。

4.7.2 直流电路的正极涂棕漆,负极涂蓝色漆,接地中线涂淡蓝色漆。

4.8安装前搭接面处必须清洁,涂上清洁的TD1或TD2导电膏,选用合适的螺栓、螺母、垫圈及弹簧进行安装。

5BV、BVR型铜芯塑料线的工艺过程
5.1按回路温升,动热稳定要求及设备条件选用铜芯塑料线规格。

5.2选择合适的敷线途径,然后量线落料,用剥线钳或电工刀剥去适量的绝缘层(剥线长度见表一),清除表面氧化膜及粘着物。

5.3套上标记套,选择合适的OT型固接端头,套在塑料线的导电芯上。

表一
5.4将OT型固接端头置于压接模具内用压接钳进行压装。

5.5按照敷线途径进行弯制及捆扎,然后选用合适紧固件进行安装。

6检查
6.1检查母线的弯曲处是否有痕。

6.2检查母线的涂漆是否均匀,是否有流挂现象,涂漆界限是否平齐。

6.3检查母线塑料铜芯线的弯曲处,搭接及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工艺。

7工艺要求
7.1 母线的典型连接形式见图1(见下页)
7.2母线的典型连接形式见图2、3、4。

7.3母线的典型摸接形式及使用螺栓规格见表2
7.4母线经落料、校直后表面不应有明显的锤痕凹坑和伤痕、冲裁边缘要锉平、倒角。

7.5母线的配置,应尽可能减少搭接面,母线的弯曲应保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最小弯曲处分别见图2、3、4)弯曲处不得出现裂纹,母线侧弯的绉纹高度不得超过1毫米。

7.6 母线涂漆可采用喷漆或刷漆,色泽应均匀,边缘应整齐,不得有漏漆、挂漆现象,母线连接处不得沾漆。

7.7同一元件,同一端的各相母线的涂漆界线应无明显不整齐现象。

7.8母线的涂漆界限
7.8.1搭接母线涂漆界限见图5。

7.8.2二次线接在母线上的母线上的涂界见图6.
7.9 母线除必要的弯曲及斜度外,本身不得有弯曲现象。

7.10 母线的弯制及安装,应尽量考虑电器操作的安全,空气开关及
熔断器上的桩头拼线应向里侧安装。

7.11母线的弯制,应考虑留有用户引入线的足够距离及安装维修方便。

7.12 母线的连接采用经过表面处理后的螺母,专用垫圈、弹簧垫圈紧固,紧固后尾部应露出螺纹2-5牙,不宜过长或过短。

螺栓的贯穿方向应是由下至上,由后至前,由左到右,尽量达到统一。

7.13 母线的搭接,不准三根母线在一处搭接。

7.14 若铜铝搭接时,铜排和铝排均无法搪锡时,应用搪锡紫铜皮夹在中间,以免引起电化腐蚀。

7.15 在流盘汇流母线应全部装在盘顶上,若确系单台使用,允许安装于盘的中部,但两端必须以绝缘支持件固定。

7.16母线的配置应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搭接处应自然吻合,没有安装应力,搭接处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得小于断面积的2倍,母线的固定夹持距不得超过900MM。

7.17 母线的相序排列,在装置的正面方向看,应符合表3、4的规定。

7.17.1 三相交流电路
表三
7.17.2 直流电路
表四
在特殊情况下,若按此相序排列,会造成母线配置困难,可不按本要求规定。

7.18 绝缘距离
7.18.1 对于额定电压低于500伏,电流大于63安培的电路,电气间隙大于10毫米,爬电距离大于12毫米。

7.18.2 额定电压为3千伏-10千伏时,主回路带电体与其他部位的最小电气间隙应符合表5所示。

表5
7.19 BV、BVR塑料铜芯导线用标记套的要求:
7.19.1 材料:软聚氯乙烯管。

7.19.2 长度:14-16毫米。

7.19.3颜色:三相交流电路相为黄色,相绿色,相为红色,零线或中
性线为淡蓝色。

直流电路:正极为棕色,负极为蓝色,接地中性线为淡蓝色。

7.19.4 检查
7.19.4.1 用钢皮尺检查母线之间的电器间隙和漏电距离,应符合7.18条的规定。

7.19.4.2 按产品电气原理图检查母线的相序和接点的连接是否符合设计的规定、相序排列和涂色标志的规定。

7.19.4.3 目的检查母线的紧固螺栓是否全部拧紧,母线的排列是否达到整齐美观。

7.19.4.4 用0.5MM塞尺检查各母线连接处的接触面应达到如下要求:母线宽50MM以上者,塞尺塞进深度小于或等于5MM,母线宽50 MM 以下者,塞尺塞进深度小于或等于4MM。

7.20 外引线接线点的设置。

7.20.1 一次回路额定电流在25安及以下的外引线接线点,均应集中接至接线端子。

7.20.2 接线端子采用JX2-25,若元器件装于整体安装板的上方,则端子原则上设置在安装板下方,若元器件采用多块角钢或安装板进行装配的,则应单独用安装板(或端子排安装扁钢)水平方向进行安装,一般设置在二次回路端子排的上方且应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利于外引线施工的方便。

7.20.3 端子的排列顺序:按装置的正视方向,元器件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顺序与端子排自左至右一一对应的原则来进行接线。

表6
注:1、本表适用于开启式开关柜母线的选择。

2、本表适用于端头采用搪锡工艺的铜母线或铝母线。

3、母线最高允许温度85℃,周围介质温度40℃。

4、母线表面涂漆。

5、无{}者为符合JB653-654-77、JC2081∽2083-77标准,铝铜扁线、
铝铜母线及铜带,有“*”者仅适用于竖放位置。

7.21 母线和导线截面的选择。

7.21.1 母线和导线的截面,应根据截流量,可能受到应力,电压降等
综合因素来选择,中性母线的截流量按相线截流量一半选择截面。

7.21.2 图样上有标注的,按图样要求选用。

7.21.3图样上未作规定的,应根据母线和导线容许截流量,按一次回路各元件的容量来选择。

7.21.4 不同容量两元件间的接线按元件容量较小的来选择。

7.21.5 元件容量的确定:空气开关按额定电流,热继电器按最大整定电流值,熔断器按底座额定电流。

7.21.6 不同电流等级母排的选用,见表6。

7.21.7 BV、BVR塑料铜芯线容许截流量见表7。

表7
7.22 OT型固接端头与塑料铜芯导线的压接要求见图7。

7.23 母线应配置在喷弧元件的有效弧距离外,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必
须设置以绝缘耐弧材料制作的隔弧板。

7.24 电器元件的喷弧距离按其说明书要求。

7.24.1 10、15型空气断路器的喷弧距离见表8
表8
7.24.2 CJ12交流接触器的喷弧距离见表9。

7.24.3 CJ10型交流接触的喷弧距离见表10。

7.24.4 CZO型直流接触器的喷弧距离见表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