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知识点

合集下载

7.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7.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的友党。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3)实行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 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不是一党制,根本区别于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
以上为笔记内容,请同学们记好笔记
看左面这个图表(教材70页)。
在我国除中国共产党外, 还存在着八个民主党派。
这些民主党是各自所联系 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 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 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我方面的人士。
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他们 发挥着非常独特的作用。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西方选举需要大量金钱,政策往往偏向金钱提供者,不会照顾底层人民 西方各政党相互争斗,无所不用其极
西方表面有序民主,实则充满谎言、欺骗、混乱,为选举 往往只考虑眼前,缺乏长远规划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 (1)性质:政治联盟 (2)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三学社、台盟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人民民主专政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

所谓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规定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正如毛泽东所说:“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国家政权,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担负着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因此此时的人民民主专政,还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同时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民主专政已经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其主要任务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对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和反动分子实行专政。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性质相同。

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第二,作用、职能相同。

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第三,历史使命相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者的统一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中国民主制度的构成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国家根本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基本政治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策、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管理、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特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一致,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保障和改善民生(考过大题)(菜篮子,米袋子,药单子等民生问题)如何理解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抄的。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构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重点知识点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重点知识点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重点知识点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点知识点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制度安排。

本文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解析,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述,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和深入掌握这一制度。

一、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

在这个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执政党,也是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调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通过完善党的领导体系和党的建设制度,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民民主的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保人民以各种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建立了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体制机制,促进全民族的团结统一。

二、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一经济制度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鼓励、引导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了有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强调按劳分配原则。

在这一原则下,通过建立健全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合理分配。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文化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这个制度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兴盛的体制机制。

通过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护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人民提供精神食粮。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注重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编制人:杜荣畅审核人:审批人: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2、通过学习,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3、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难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在新课的前一天用20分钟左右时间,阅读探索课本P40-45的内容,熟悉课本重要内容;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色笔标识出来并写在我的疑问处预习案I相关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也叫做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按照法律程序,采取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由选民或代表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地方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不仅是国家权力机关的制度,而且包括了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整个国家机关组织体系的建立、职权划分、相互关系、运行机制和活动原则。

实践证明,它对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和促进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创建人民政权的过程中,参照巴黎公社的委员制和俄国工农兵苏维埃制,批判吸收国外议会制度的精华,总结不同时期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首创出来的,并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II教材助读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国体也称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高一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

高一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

高一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一、政治制度基本概念- 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它是指国家的组织结构、政权形式、行政管理制度、决策机制等方面的总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指中国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1. 中国的领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中国的领导地位。

中国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承担着领导国家和人民事业的重任。

2.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

它体现了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益。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主要形式,通过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履行国家政权职能。

4.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

它通过多党派参与政治生活,共同参与国家治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制度安排。

它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1. 稳定高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稳定性和高效性的优势,能够保障国家长期稳定发展。

2. 有力保障人民权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力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益,提升了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 国家治理能力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能够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进程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领导人民取得了国家政权,建立了初步的社会主义政权制度。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善,多党合作与民主集中制成为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产生 国家行政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 检察机关 ) 权力机关
审判机关、
接受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6、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立法权:
包括修改、制定法律的权力。
(2)决定权:
即决定地方和国家的重大事务
(3)任免权:
人名和罢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监督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国 体
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 性质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 即保障大多数人当家 做主
对人民的敌人实 行专政,即对敌 对势力进行打击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 和 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的工作。
合作探究
图1
以下各图中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在行使哪项职权?
立法权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图2
决定权
监督权
2009年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听取并通 过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图3
任免权
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选举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 图为胡锦涛向温家宝总理向表示祝贺。
决定权、监督权。


错 错 错
幻灯片 2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主党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1. 总体目标与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基本价值观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地位体现在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3. 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参与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

4. 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原则贯穿于国家治理各个领域,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公正。

5. 全面从严治党的党内制度•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治党的基本方针。

•党内制度包括党的组织原则、纪律规定和监督机制,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6. 维护国家安全的安全体系•国家安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建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维护国家政权安全、领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7.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保障•公民权利和民主法治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司法体系、法治文化和公民权益保护机制,促进社会公正和法治化进程。

以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这一制度体系在中国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8.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全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发展多党合作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基层民主等方面。

9.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10. 实行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知识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过哪些内容?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国体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诞生的时间---1949.10.1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
①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
② 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
③ 保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享有各项自由和民主权利。

1.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即由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

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2)间接选举: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作用)
答案见P42页专家视点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国家制度→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力的?
(1)首先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2)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利。

6.人民是怎么当家做主的?
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三个方面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
①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各级人大及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集中人民的共同意志,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1.我国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各个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①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②建言献策、了解民情、反映民意
③协调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④弘扬先进文化,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原因)?
①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人民的积极性,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7.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够做些什么呢?
①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③与各民族同学和平相处,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