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总复习题da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草药鉴定学是指通过对中草药的何种性质和特征进行观察和判断,以确定其真伪和质量。
答案:A. 外观2. 中药鉴定学中常用的鉴别方法包括何种类型?A. 宏观鉴定B. 微观鉴定C. 化学鉴别D. 色谱法答案:ABCD3. 下列哪种中药具有毛细血管扩张作用?A. 当归B. 川芎C. 桂枝D. 白芍答案:B. 川芎4. 以下中药中,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是?A. 金银花B. 丹参C. 三七D. 防风答案:A. 金银花5.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判断干燥中药材的水分含量?A. 烘箱法B. 空气对流式干燥法C. 化学分析法D. 光谱法答案:A. 烘箱法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药的质量评价指标。
中药的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外观特征、理化指标、有效成分含量和微生物限度。
外观特征通过观察草药的形态、颜色、气味、味道等来初步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理化指标则是通过对中药草材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挥发油含量等进行测定,以评估其质量。
有效成分含量是指中药中药物活性成分的含量,一般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微生物限度主要是鉴定中草药中是否有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
2. 请简要介绍中药的鉴定方法。
中药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宏观鉴定、微观鉴定和化学鉴别。
宏观鉴定是通过观察中药的外部特征、形态及某些性质来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主要包括颜色、气味、味道、形态、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的观察。
微观鉴定是对中药在显微镜下的组织结构、细胞特征、细胞形态等进行观察和鉴定。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和镜片染色等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确认药材的真伪。
化学鉴别是通过对中药中特定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来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常用的化学鉴别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
三、论述题中药的鉴定工作对于保证中药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进行科学准确的中药鉴定,才能确保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应有的疗效。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涉及到中草药的真伪鉴别、质量控制等方面。
(汇总)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答案).doc

问答题:写出下列问题的正确答案,每题10分。
1.中药鉴定的取样方法和取样原则是什么?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1)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2)100-1000件,按5%取样(3)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4)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2、破碎或粉末装药材的取样: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1)一般药材100~500g(2)粉末状药材25g (3)贵重药材5~10g (4)个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存期至少一年。
2.根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点?根类中药---性状鉴别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块根,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根横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大,中央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横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小,中央有髓部。
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物散布。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1.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
最外层大多为周皮。
少数根类中药无周皮而有表皮或为后生表皮、后生皮层;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
形成层连续成环;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
一般无髓。
另要注意,有无异常构造,存在部位和排列方式;2. 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最外层为表皮细胞,无木栓层,少数根的表皮细胞形成根被。
皮层宽厚,内皮层及凯氏点通常明显。
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
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
髓部通常明显。
3.简述水合氯醛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
水合氯醛液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为: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1~2滴,搅匀,用试管夹执载玻片一端,置酒精灯火焰上方约1~2cm 处加热,微沸后,离开火焰,再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小火继续加热,如此反复操作至透化清晰,放冷后滴加稀甘油1~2滴,封片镜检。
《中药鉴定学》试题集

中药鉴定学总论(一至三单元)一、A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特点的鉴别方法是()。
A .基源鉴定B .性状鉴定C.显微鉴定 D .理化鉴定E.含量鉴定2 •制作解离组织片时氢氧化钾法适合于()。
A .薄壁组织占大部分的样品B.木化组织少的样品C.木化组织分散的样品D .叶类,花类样品E.样品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3. 第一版药典是()年出版。
A . 1950年B . 1952 年C. 1953年D. I960 年E. 1963年4.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中药鉴定的取样原则()。
A .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B . 100-1000件,按5%取样C. 超过1000件的,按1%取样 D .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E.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5. 中药鉴定取样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用量的()A . 2倍B . 3倍C. 5倍D . 6倍E. 9倍6. 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向外渗出,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这种方法习称()A、蒸B、煮C、发汗D、烘干E、以上均不是7. 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称为()A、风化B、变色C、霉变D、走油E、以上均不是8. 中药质地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称为()A 、松泡B、粉性C、柴性D、油润E、角质9. 用75%乙醇装片药材粉末,可观察()A、淀粉粒B、糊粉粒C、石细胞D、菊糖E、以上均可10. 以下在偏光显微镜下具有偏光现象的是()A、糊化淀粉粒B、未糊化淀粉粒C、糊粉粒D、导管E、纤维二、B型题(标准配伍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研究中药的炮制方法B. 研究中药的药效C. 鉴定中药的真伪与质量D. 研究中药的栽培技术答案:C2. 下列哪种药材属于动物类中药?A. 黄芪B. 当归C. 牛黄D. 白术答案:C3. 中药的采收季节对药材质量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药材的形态C. 影响药材的药效D. 影响药材的贮存答案:C4. 中药材的“五味”指的是?A. 甘、酸、苦、辣、咸B. 甘、酸、苦、辛、咸C. 甘、甜、酸、苦、辣D. 甘、酸、苦、辣、涩答案:B5. 中药的“归经”是指?A. 药材的采集地B. 药材的加工方法C. 药材对人体的影响部位D. 药材的贮存条件答案:C二、填空题1.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科学。
答案:性状、真伪、质量、药效、炮制2. 中药材的采收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适时、适质、适量、适宜3. 中药的“四性”指的是寒、热、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凉4. 中药材的贮存条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燥、通风、防潮、防虫5. 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态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生物鉴定三、简答题1. 简述中药鉴定学的意义。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对中药材的性状、真伪、质量、药效和炮制等方面的研究,确保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质量安全,保障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中药材的合理采收、加工、贮存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描述中药材的采收原则及其重要性。
中药材的采收原则是适时、适质、适量、适宜。
中药鉴定技术复习题答案

中药鉴定技术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鉴定技术中,常用的鉴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显微鉴定B. 化学鉴定C. 物理鉴定D. 基因鉴定答案:D2. 显微鉴定中,观察中药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结构,主要使用的仪器是:A. 显微镜B. 质谱仪C. 色谱仪D. 光谱仪答案:A3. 中药化学鉴定中,常用的色谱技术是:A. 气相色谱B. 液相色谱C. 薄层色谱D. 所有选项答案:D4. 中药材的真伪鉴别,主要依据的是:A. 药材的外观B. 药材的产地C. 药材的化学成分D. 药材的药理作用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鉴定技术的目的?A. 确保药材质量B. 鉴别药材真伪C. 确定药材的产地D. 增加药材的产量答案:D二、填空题6. 中药鉴定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答案:显微鉴定、化学鉴定、物理鉴定7. 显微鉴定中,药材的细胞结构可以通过______来观察。
答案:显微镜8. 化学鉴定中,常用的色谱技术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9. 中药材的真伪鉴别,主要依据药材的______。
答案:化学成分10. 中药鉴定技术的目的是为了______和______。
答案:确保药材质量、鉴别药材真伪三、简答题11. 简述中药显微鉴定的一般步骤。
答案:显微鉴定的一般步骤包括:取样、制备显微切片、染色、显微镜观察、记录和分析。
12. 阐述中药化学鉴定中色谱技术的作用。
答案:色谱技术在中药化学鉴定中用于分离和鉴定中药中的化学成分,通过色谱图谱可以识别和定量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或杂质,从而确保药材的质量。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药鉴定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
答案:中药鉴定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和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确保药材的质量,鉴别药材的真伪,还可以通过化学成分分析,为中药的药效研究、新药开发以及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鉴定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如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药材的分子鉴定,进一步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中药鉴定复习题

中药鉴定复习题中药鉴定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中药材的真伪、品质和安全性的识别。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中药鉴定的相关知识,以下是一些复习题,供同学们参考和练习。
1. 中药材的来源:中药材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中药材来源,并简述它们的特点。
2.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采收和加工是保证中药材品质的关键步骤。
请解释为什么在不同季节采收中药材会对其药效产生影响,并举例说明。
3. 中药材的性状鉴定:中药材的性状包括颜色、气味、形状等。
请描述如何通过观察中药材的性状来鉴定其真伪。
4. 中药材的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组织结构来鉴别真伪。
请简述显微鉴定的一般步骤。
5.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许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确定。
请列举几种常用的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6. 中药材的安全性评价:中药材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价,以确保其对人体无害。
请解释中药材中可能存在的毒性成分,并说明如何进行安全性评价。
7. 中药材的贮藏:正确的贮藏方法可以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有效性。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中药材贮藏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8. 中药材的伪品识别:市场上存在一些中药材的伪品,识别这些伪品对于保障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请提供一些识别中药材伪品的技巧。
9. 中药材的配伍禁忌:中药材在配伍使用时需要考虑其相互作用。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中药材配伍禁忌,并解释其原因。
10. 中药材的现代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材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请简述现代研究中对中药材成分、药效和作用机制的一些新发现。
通过上述复习题的练习,同学们可以对中药鉴定的各个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中药鉴定 复习题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一、名词解析1.本草: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2.正品:其来源与药典收载相符的品种。
3.伪品:是指来源和药效均与正品不同的品种。
它主要是由于采药人员认识上的错误或者是故意以假充真造成。
4.习用品:它是与正品不同的,但在某地区使用历史较久、沿用成习的品种,实际上也属于混淆品种。
5.代用品:在来源上与正品不同,但已经过系统的化学、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有与正品相似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并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品种.6. 荧光分析:利用生药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当紫外光照射时,能发生荧光的性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7.鸡爪黄连: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鸡爪状。
8.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段常有细长圆柱状的节间,光滑,习称“过桥杆”。
9.园参:人参的栽培品称“园参”。
10.山参:人参的野生品称“山参”。
11.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痕,习称“狮子盘头”。
12.蚯蚓头:药材根头部具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
如防风、前胡。
13.芦头:药材顶端有短小的根茎习称“芦头”。
13. 芦碗:药材芦头上凹陷的茎痕习称“芦碗”15.艼:人参上的细长横伸的不定根习称“艼”。
16.子芩:黄芩新根内部充实,鲜黄色。
17.枯芩:黄芩老根内部枯朽,黒褐色或中空。
18.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片2枚,大小悬殊,大鳞叶紧抱小鳞叶,小鳞叶只露出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19.鹦哥嘴:天麻(冬麻)顶端具红棕色芽苞,习称“鹦哥嘴”。
20.红小辫:天麻(春麻)顶端有残留红棕色的茎基,习称“红小辫”。
21.凹肚脐:天麻末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留下的圆脐形疤痕,习称“凹肚脐”。
22.云锦纹:何首乌切面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复合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样花纹,习称“云锦纹”23.同心纹:药材横切面具异常维管束排列成同心性纹理。
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
24.车轮纹:药材断面具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习称车轮纹如广防己、粉防己等。
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中药鉴定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正确使用中药、保障中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给大家提供一些中药鉴定学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巩固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一、选择题1.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A. 中药的药理作用B. 中药的质量控制C. 中药的炮制方法D. 中药的临床应用2.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原则是:A. 观察性B. 定性C. 定量D. 综合性3. 中药鉴定学中常用的鉴别方法包括:A. 显微镜观察B. 化学分析C. 色谱分离D. 扫描电镜观察E. 全部都是4. 中药鉴定学中,以下哪个指标不能用于鉴别中药材的真伪:A. 外观形态B. 颜色C. 气味D. 味道5. 中药鉴定学中,以下哪个指标不能用于鉴别中药材的质量:A. 含量测定B. 微生物检测C. 重金属检测D. 毒性检测二、判断题1. 中药鉴定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显微镜观察、化学分析和生物学检测。
()3. 中药鉴定学中,通过观察中药材的外观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4. 中药鉴定学中,通过观察中药材的颜色可以判断其质量好坏。
()5. 中药鉴定学中,通过观察中药材的气味可以判断其质量好坏。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内容。
2. 中药鉴定学中,为什么要进行显微镜观察?请举例说明。
3. 中药鉴定学中,为什么要进行化学分析?请举例说明。
4. 中药鉴定学中,为什么要进行生物学检测?请举例说明。
5. 中药鉴定学中,如何通过外观形态、颜色和气味鉴别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进行鉴定。
包括观察外观形态、颜色、气味,以及显微镜观察、化学分析和生物学检测等方面。
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对该中药材真伪和质量的判断。
通过以上的复习题,相信大家对中药鉴定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技术总复习题一、填空:1.药材取样中,同一批药材包件中,数量在100件以下得取样( 5 )件,100至1000件,按( 5% )取样,超过1000件得,超过部分按( 1% )取样。
2.药材取样中,同一包件中,一般药材应取(100-500 )克。
3.显微镜得构造可分为( 光学 )与(机械 )系统两部分。
4.药材本身细胞壁与内含物经灰化后遗留得不挥发性得(无机盐 ),称为生理灰分。
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得非腺毛,晶鞘纤维与草酸钙,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就是(番泻叶 )。
6.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一滴,浓盐酸一滴镜检:木质华细胞壁可被染成(红色--- )。
7.黄连粉末置于载玻片,加95%乙醇1-2滴,再加30%硝酸一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结果(黄色针簇状结晶 )。
8.大黄粉末得升华物镜检( 黄色棱针状、羽毛状结晶 )。
9.中药鉴定得基本任务就是(鉴定中药得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
10.中药显微鉴定中常用得透化剂就是(水合氯醛 )。
11、常用紫外光灯得波长为(365nm ),短波(254—265nm )。
12、水分测定中烘干法适用于测定(不含挥发性成分药材 )。
13、大黄得稀乙醇提取液、滴于滤纸上,挥散乙醇,紫外光灯下检视显(棕色至棕红色 )荧光,不得显(持久得亮蓝紫色 )荧光。
14.显微鉴定就是利用(显微镜 )观察药材得(组织构造、细胞形态 )与内含物得特征来鉴定中药得方法。
1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得非腺毛,晶纤维与草酸钙簇晶,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就是(番泻叶 )。
16.五味子种皮石细胞有二种,一种大小均匀,直径在28-50um,呈多角形、或类圆形,壁厚,胞腔小,这种石细胞称为(种皮外层石细胞 )。
17.某中药材粉末棕色或绿色,味微苦涩,在显微镜下可见有嵌晶纤维,棕色块与角质层突起,并有特异内陷得气孔,该药材就是( 麻黄 ) 18、显微测量所用仪器得名称(目镜测微尺 )与(物镜测微尺 ),其中(目镜测微尺 )得值就是通过(物镜测微尺 )标化所得到。
19、实验常用透化剂就是(水合氯醛 ),具有( 清除有碍观察得细胞内含物,并能使皱缩细胞壁重新彭胀 )得作用。
20.实验中常用得封藏剂就是(稀甘油 ),常用得透化剂就是(水合氯醛 )。
21、人参树脂道散布得部位就是韧皮部22、党参得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及淀粉粒23、白术得薄壁细胞含菊糖及草酸钙针晶24、肉桂最内一层木栓细胞得外壁特厚并木化。
25、厚朴得栓内层为石细胞层26、牡丹皮得粉末微量升华镜检可见 :长柱形、针状、羽状结晶(丹皮酚)。
27、麻黄表皮细胞外被厚得角质层28、麻黄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29、麻黄得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状物30.粉末制片时要求将药材磨或锉成细粉,全部通过0、17-0、25㎜孔径得药典筛(四、五号筛---80目、65目),过粗与过细都不行。
31、双子叶植物得根具有次生构造,表面常为栓皮,比较粗糙;单子叶植物终生为初生构造,根表面常为表皮,较光滑。
32、双子叶植物根得特点就是形成层得存在,使根产生了次生结构,由外向里分别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33、单子叶植物根横切面观察由外至内可见:表皮---皮层---中柱鞘---木质部、韧皮部---髓部,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成一圈,呈辐射状。
34、表皮死亡脱落后,外皮层细胞得细胞壁增厚并木栓化,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
35、由皮层得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
36、、双子叶植物根茎: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 多呈环状排列。
单子叶植物根茎维管束多为有限外韧型, 散布。
37、双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具次生构造,横切面观察由外至内可见:木栓层---皮层---维管束---髓部。
38、单子叶植物根茎一般均为初生构造,横切面观察由外至内可见:表皮---皮层---维管柱---髓部39、大黄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列 ,异常维管束为周木型,射线呈星状射出。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大黄得显微识别特征就是( C )。
A、乳汁管 B树脂道 C、簇晶 D纤维2.金银花得花粉粒得直径就是( A )。
A、60-70um B64-80um C、80-100um D21-125um3.具有嵌晶纤维特征得药材就是( A )。
A、麻黄 B甘草 C、人参 D金银花4.具有草酸钙簇晶得药材就是( D )。
A、黄柏 B厚朴 C、肉桂 D牡丹皮5.某药材具有分泌管得显微特征, 该药材为( B )。
A、丁香 B红花 C、番泻叶 D金银花6.淀粉粒众多,复粒由2-8-18个分粒构成,多为一个大得盔帽形项淀粉粒与下面十几小个分粒组成,该药材就是( C )A、牡丹皮B、山药C、天花粉D、甘草7.具有木栓细胞得药材就是( A )。
A、甘草B、红花C、番泻叶D、麻黄8.既有石细胞又有油细胞,并有草酸针晶得药材就是( A )。
A、肉桂B、厚朴C、牡丹皮D、党参9.既有晶鞘纤维,又有分枝状石细胞得药材就是( C )。
A、肉桂B、厚朴C、黄柏D、黄连10.具有草酸钙簇晶又有树脂道得药材就是( A )A、人参B、党参C、黄连D、白术11.红花得花粉粒得直径就是( B )。
A、60-70um B64-80um C、80-100um D21-125um12.具有晶鞘纤维特征得药材就是( B )。
A、麻黄 B甘草 C、人参 D金银花13.具有三面增加厚一面薄特征得石细胞得药材就是( C )。
A、黄柏 B厚朴 C、肉桂 D牡丹皮14.某药材具有两种腺毛与两种非腺毛得显微特征, 该药材为( D )。
A、丁香 B红花 C、番泻叶 D金银花15.具有草酸钙针晶得药材就是( B )A、牡丹皮B、山药C、天花粉D、甘草16.具有分枝状石细胞得药材就是( B )。
A、肉桂B、厚朴C、牡丹皮D、党参17.既有油细胞,又有分枝状石细胞得药材就是( B )。
A、肉桂B、厚朴C、黄柏D、黄连18.具有菊糖又有乳汁管得药材就是( B )A、人参B、党参C、黄连D、白术19、某药材具有单细胞非腺毛,长100-350 um,壁厚,表面有疣状突起,基部略弯曲,微呈镰刀形。
该药材为( C )。
A、丁香 B红花 C、番泻叶 D金银花20、皮类得显微组织构造中无( B )。
A、韧皮部B、木质部C、周皮D、皮层21、单子叶植物根茎得横断面有一圈环纹,它就是( D )A、形成层B、木质部C、韧皮部D、内皮层环22、显微鉴定中药时,确认淀粉粒应加( C )A、间苯三酚试液B、水合氯醛试液C、碘试液D、盐酸23、“星点”就是大黄得识别要点,其存在得部位就是( D )A、表面B、韧皮部C、木质部D、髓部24、真伪大黄得鉴别常用荧光试验法,正品大黄得稀甲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可见( B )A、棕色至棕红色荧光B、持久得亮蓝紫色荧光C、黄色荧光D、橙黄色荧光25、何首乌断面得“云锦纹”比较特殊,其存在部位就是( B )A、髓部B、皮部C、韧皮部D、木质部26、黄连药材折断面木质部在紫外灯下显( A )A、金黄色荧光B、淡蓝色荧光C、亮紫色荧光D、黄白色荧光27、在中药粉末显微鉴定中,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该药材为( C )A、半夏B、大黄C、人参D、麦冬28、人参得粉末显微特征为( A )A、草酸钙簇晶、树脂道B、草酸钙方晶、树脂道C、草酸钙簇晶、油管D、草酸钙针晶、油室29、牡丹皮内表面常见得闪亮结晶就是( A )。
A、牡丹酚B、牡丹苷C、挥发油D、芍药苷(二)多选题1、麻黄粉末得显微特征有(ABC)A、电话筒样得保卫细胞B、纤维上附有大量砂晶C、棕色块状物D、大型草酸钙簇晶2、、显微特征中具有石细胞得有(AB)A、黄连B、黄柏C、甘草D、大黄3、显微特征中具有晶鞘纤维得有(BC)A、黄连B、黄柏C、甘草D、大黄4、显微特征中具有草酸钙簇晶得有(AD)A、人参B、黄柏C、甘草D、大黄5、番泻叶粉末主要显微鉴别特征有(ABDE )A、晶纤维B、单细胞非腺毛C、腺毛鞋底形D、草酸钙簇晶E、平轴式气孔6、红花花粉粒特征(ABC )A、圆球形或椭圆形B、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C、萌发孔三个D、外壁光滑E、球形或三角形7、果皮得构造,可分为(ACE )。
A、外果皮B、次果皮C、中果皮D、种皮E、内果皮8、麻黄得粉末显微特征有( ACDE )。
A、嵌晶纤维B、晶纤维C、哑铃状气孔D、表皮及角质层E、棕色块9、显微鉴定主要观察药材得(ABC)A、组织构造B、细胞形态C、细胞内后含物D、有无腺毛10、哪些属于中药得理化鉴定法?( ABE )A、荧光反应B、微量升华C、水试D、口尝 E色谱法六、简答题:1.理化鉴定得含义与意义?答:理化鉴定就是指通过物理得化学得或仪器分析得方法对中药中所含得成分进行检查、鉴定中药得真伪、纯度与品质优劣得方法。
理化鉴定得意义:通过理化鉴定可以中药中所含得有效成分进行检查,分析有效成分得有无与含量得多少。
或对有害成分进行检查。
分析有害得有无及含量得多少。
从而更加准确地鉴定中药得真伪优劣,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什么叫荧光分析法?常用仪器与常用紫外光得波长?答:荧光分析就是利用中药得某此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得性质来鉴定得方法。
常用仪器与常用紫外光得波长:紫外分析仪,365纳米,254-265纳米。
3、什么叫封藏剂,常用封藏剂就是什么?有哪些特点?答:将材料固定与保存在载玻片上得试剂叫做封藏剂。
常用得封藏剂就是稀甘油。
特点就是:1、能使材料湿润;2、能保持组织、细胞得形状、颜色、大小;3、能使皱缩得细胞恢复原状;4、具有吸湿性,制成得标本片能保存几天。
4、简述微量升华法得操作。
答:取一片石绵网,正中间去掉石绵网直径为2厘米,放到铁架台上,安装好,在石绵网上面放一金属片,金属片上放一金属圈,一般高度为8毫米,在金属圈内放入被检查得药材粉末一薄层,金属圈上盖载玻片,下面用酒精灯迅速加热,使药材粉末变得含糊后移去酒精灯,去火待冷,置显微镜下观察。
5、显微鉴定得含义与意义?答:显微鉴定就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得内部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与内含物得特征鉴定。
药材得内部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与内含物得特征,不受药材外形得变化而变化,能够保持相对得稳定不变或变化很小,因此,当药材得性状发生变化,或被粉碎制成中成药,性状鉴定无法解决得情况下,可以利用显微鉴定将其鉴定出来。
弥补了性状鉴定得不足。
6、制作标本片时,为什么水合氯醛同稀甘油配合使用?答:水合氯醛就是实验中常用得透化剂,加热后使水分蒸发而析出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