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初中三年级语文)
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学号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2)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1分)(3)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本志,写出自己与世无争的志趣的句子是:,。
(2分)(4)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白居易《观刈麦》)(2分)(5)请将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默写完整。
(4分)?。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这是ruì zhì( )的微笑。
(2)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便是敬。
⑶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xiē sī dǐ lǐ ( )地开始了。
(4)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ǒu(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奶奶刚才还有说有关,突然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C.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香港少数人发起的“占中”非法集会让每一个爱国爱港的中国人义愤填膺。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福建省邵武三中:吴升荣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指出加点字注意都正确的一项:( ) (2分)A.混淆.(yáo) 诓.(kuāng)骗痉.(.jīng)挛招徕.(lái)B.脍.(kuài)炙人口消弭.(mí) 前仆.(pū)后继省.(xǐng)悟C.玄.(xuán)虚煽.(shān)动惨绝人寰.(huán) 迄.(qì)今D.揆.(kúi)情度理心扉.(fēi) 刽.(gùi)子手搽.(chá)脂粉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
(4分)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八十年的zhēng( )róng( )岁月和光荣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 )礴、雄浑而又绚.( )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3.用横线画出下列文字中的错别字,并在文后的括号中加以订正。
(3分) 当我看见一个人过分热哀于猎取恩庞荣禄,把自己的光阴牺牲在伺侯权贵、谋求接见之中,为了得到这种机会,他不惜牺牲自己的自由、品德甚至于自己的朋友,我对自己说,这个人为他的哨子会出了过高的代价。
( ) ( ) ( )4.下列句子画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 (2分) 说五四时期的那一代有志者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曾在黑暗中苦苦求索是艰辛的,当代青年则是幸运的,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找到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使我们创造了过去的十所辉煌,将使我们在新世纪里继续创造辉煌。
A.尽管那么因此不但而且B。
如果所以既然不仅而且C。
如果那么因为不仅也D。
尽管但是既然不但也5.参照例句,根据括号中的要求给下列句子标注重音。
(3分)例句:一个晚上就背了...三篇课文。
(背得太少了)①一个晚上就背了三篇课文。
(背得挺多的)②你为什么打他?(应该耐心说服)③你为什么打他?(他不应该是被打的对象)6.阅读下列一则材料,从赵国人、伯乐、和买马者的不同角度,各拟出一个论点。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词语的写法是正确的?A. 陌系B. 灬依C. 愈弘D. 赡携答案:D2. 下列词语中,含有生僻字的是:A. 洞穴B. 浏览C. 冂囚D. 存在答案:C3. “花横花竖点缀中,水重水轻唱晚钟。
”这句诗描写的是:A. 秋天的景色B. 春天的景色C. 夏天的景色D. 冬天的景色答案:B4.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个的意义类似的是:A. 引经据典B. 不问青红皂白C. 疲于奔命D. 没有半点问题答案:C5. 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中,“去”字应该理解为:A. 离开B. 消失C. 去世D. 无法预测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爸爸以敏捷的【动作】打开了门。
2. 他容光焕发,【通透】着幸福的神采。
3. 钢笔似的医术,【使人拜服】。
4. 那绿意盎然的小园子【满】了柳絮。
...三、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这个学期开始以来,我们班会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最有趣的就是“百变魔盒”活动。
活动开始前,每个同学从魔盒里随机抽取一个任务,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任务有很多种,有劳动任务、创作任务、礼仪任务等等,每个任务都很有意思。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让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在活动结束之后,每个同学都能豁然开朗,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也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
这个活动虽然简单,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大家都期待着下一次的“百变魔盒”活动。
1. “百变魔盒”活动的目的是什么?A. 让同学们发现自己的潜能。
B. 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活动。
C. 让同学们培养动手能力。
D. 以上都是。
答案:D2. 活动开始前,每个同学干什么?A. 随机抽取一个任务。
B. 完成规定的任务。
C. 组织活动。
D. 完成劳动任务。
2024-2025学年九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三)

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三)第I 卷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读书的三种姿势①读书的姿势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躺着读,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他自己并不一定实行的办法;而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就是这样读的,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目的,真所谓博览群书。
这种读书姿势联系着一种态度,那就是读着玩的,读得顺就读下去,读不顺干脆就睡着了也无所谓。
这种读法,是一种休息、消遣,也许还是种享受。
日积月累自然也可以增长知识,但除非是天赋特别好的个别人;一般人要想迅速有效地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水平,是不可能这样轻松地达到目的的。
②要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得采取另一种姿势,就是要坐着读。
古人讲的“正襟危坐”,不但是一种姿势,而且是一种态度,一种目的。
我们说“求知”“求学问”,为什么要说“求”呢?那意味着追求。
要追求就得认真、严肃,注意力非常集中,和躺着相比,这里有强制自己心无旁骛的意味。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读书方法。
大中小学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这种方法。
③这种方法的要领是对于书中的每一句乃至每一个字,都一丝不苟反复钻研,甚至背诵。
上下左右联系,前后贯通思考,力求全面、准确掌握。
正襟危坐的姿势表现出一种精神,那就是钻研,不满足停留在表面上。
文字的表面看起来是很完美的,甚至给你一种天衣无缝的感觉。
如果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即使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坐着读的关键是开放心灵,让它像海绵一样吸收书中全盘的精义。
古人说的虚怀若谷,大致可以形容这种心灵状态。
④这种读书的方法虽然很好,但还不是最好。
因为坐着钻研,全盘吸收,就意味着你承认所读的书本是绝对正确的,不包括任何错误的。
但是,这样概括绝对真理的书是没有的,任何作品都免不了有某种历史和个人的局限。
毛泽东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已经死了的人,一种是还没有生出来的人。
对于书,也可以这样说。
初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老师用卷)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星宿(xiù)伫立(zhù)妖娆(nao) 随声附和(he)B.乘客(chéng)坎坷(kē)镂空(lòu)以头抢地(qiang)C.憎恶(zēng)巢穴(xué)着落(zhuó)分外妖娆(fen)D.提防(dī)笨拙(zhuō)脑髓(suǐ)崩殂(chu)2.下列句子加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A、父亲承包了一个小型水库,整天划着小船在水中荡着,望着这一望无垠的水面,心里美滋滋的。
B、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小生命,他奋不顾身地跳入火海。
C、置身在家乡小桥流水、稻浪翻飞、小楼飞檐美景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D、面对强悍的对手,他没妄自菲薄,而是勤奋努力,拼搏直追。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使初三年级变成了一个优秀年级。
B、翰堂中学美丽的校园风景,令初一年级新生时不时地停下来驻足观看。
C、校舍的刷新,对美化校园和提升学校品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D、校运会上,李瑞英老师用相机把运动员拼搏的身影和拉拉队助威的呐喊声一一摄入镜头。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_________;旋风一样,_________;乱蛙一样,_________;火花一样,_________;斗虎一样,_________。
①是强健的风姿②是飞扬的流苏③是蹦跳的脚步④是急促的鼓点⑤是闪射的瞳仁A.④②③⑤①B.③⑤④②①C.④①③②⑤D.③①④⑤②③5.下文是从《生活的艺术》中摘录的文字,请依据文章题目和提供的文字在文章开头横线处添加一句能够统领并概括后面内容的起始句。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旧的知识)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知识)D.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羞耻)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C. 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不能马虎。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今天的活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湖面上。
C.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好,还乐于助人。
D. 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提高自己。
B.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提高自己。
C. 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这是毫无疑问的。
D. 学习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B. 他像一只猛虎,勇往直前。
C. 他像一只狮子,威武不屈。
D. 他像一只蜜蜂,勤劳工作。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
C. 他的力气大得能拔起一棵大树。
D. 他的心像大海一样宽广。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是吗?C.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D.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难道不是吗?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要学习,我要学习,我要不停地学习。
初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级中学上学期月考初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温馨提醒: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司马迁注意到雇农陈涉的“hóng hú之志”;柳宗元倾听“赋敛之毒”的控诉;“闻而愈悲”;范仲淹在写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后说出了另一番话;欧阳修的“乐”寓意深长;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他的社会理想;吴均在给朋友的信中描绘自然美景;流露出“jīnglún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愿望……古人写文章;往往就是这样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材料愈能得心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
B.青春创业片《中国合伙人》以“零负评”口碑引发观影热潮;不少观众看完片自发鼓掌。
C.通过她的眼睛;可以折射出她内心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D.用6.3元过一天;你行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这个活动;以增进人们对贫困的感受。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近日;国务院要求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工作;建立完善校车交通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B.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比提高了92%;更多低收入人口将纳入扶贫范围。
C.一项最新的研究估计;地球上的物种可能多达880万;不过人类知道的只是其中的近四分之一左右。
D.26日;北约战机越境空袭了巴基斯坦军事检查站;造成24名巴士兵死亡、13人受伤。
此举引发伊斯兰堡方面强烈不满。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便要.还家(同“邀”)尝与人佣.耕(被雇佣)天下独绝.(妙到极处)波澜不惊.(起、动)B.杂然而前陈.(摆放)已尽吾齿.(牙齿)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C.去国.怀乡(京城)争高直指.(向)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往往..因死者相藉也(常常;经常)D.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吾谁与归.(回家)貌若甚戚.者(悲伤)将兵徇.蕲以东(攻取)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初三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篇一】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名句名篇。
(10分)⑴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何似在人间。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
④《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足蒸暑土气,_________。
⑵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分)2、阅读下面短诗《惟一的光明》,完成(1)~(4)题。
(共13分)如果所有人都害怕而离开了你,/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就chǎng开心扉,孤军前进!/如果无人在狂风暴雨的茫茫/黑夜里高举火把,/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让痛苦点燃你心中的明灯,/让它成为你的光明。
(选自《泰戈尔诗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2分)chǎng()开心扉()(2)加□的茫字,应查部首,它在诗中的含义是。
(3分)(3)这首短诗被誉为强者的座右铭。
请根据本诗内容,说说这是为什么。
(4分)(4)朗读这首诗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采用怎样的语速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4分)3.学校家长会后,一同学的家长好心地对小鸥的母亲说:这次综合检测中,小鸥与同学们的差距这么大,我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应该到医院去查一查。
母亲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然后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发亮了,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1)请找出文字中表达不得体的语句并予以改正。
(3分)(2)联系上下文,请将文中横线处母亲所说的话补写出来。
(3分)(3)听了母亲的话,小鸥心里是怎么想的?请设想一下当时小鸥的心理活动,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3分)(4)假如你是小鸥的同学,当你得知小鸥的检测成绩后,面对沮丧的小鸥,你会怎样劝说他并帮他在学习上出出主意。
写出来作为给小鸥的赠言。
(3分)二、阅读(55分)[一]阅读林莉的《小巷深处(节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初中三年级语文)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语文(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它的积累和运用(40分)(一)语言的运用和表达(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襁褓(qiang)佝偻(gou)断章取义(yi)媚上欺下(mei)B.静谧(mi)阴晦(hui)恼羞成怒(xiu)恪尽职守(ge)C.亵读(xie)睿智(rui)无与伦比(lun)怒不可遏(jie)D.陨落(yun)诓骗(kuang)重蹈复辙(fu)根深底固(di)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04年1月1日上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成。
C.在今年的元旦文艺晚会上,同学们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的表演真是惟妙惟肖,让大家捧腹大笑。
D.陈水扁近期为选举需要,不择手段地煽动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敌对情绪,不顾台湾同胞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这是极不道德的。
3.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在20世纪初,他提出了一种理论,任何物质都可以转变成为有用的能量,并推出了著名的公式:E=mc。
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
请用现代汉语把它准确地表述出来。
答:4.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按要求答题。
(4分)新华网讯至2003年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牲畜尸体等。
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
不少有识之上强烈呼吁:。
(l)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5.选择句子序号填入适当的横线中,正确的顺序依次应为()。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A.可消融彼此间猜疑的积雪B.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C.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D.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6.以“拂晓”或“太阳”为话题,仿照下面的诗句另写四句。
(3分)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了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仿写:,7.某电视导演欲拍一则公益广告,三幅画面他已想好。
一幅是:一条混浊的河流两岸,人们纷纷挥斧砍树。
突然,暴雨倾盆而下,泛滥的河水咆哮着冲毁了家园;一幅是:青山绿水中,一座发电站的大坝屹立在河中,电线连着千家万户的明亮电灯;第三幅地欲用一行15字以内的醒目大字作为画面来结束这则公益广告。
请你代化书写。
8.下面一段话中,有五个画线句,其中有一句存在语病,有一句在语序方面有问题,有一句关联词使用不当。
请先分别指出该句的序号,再说明怎样修改。
巴尔扎克说得多么好:a弱者对于苦难是一个万丈深渊,对于强者,则是前进的阶石。
生活中,b“没有哪一个聪明的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你不是很喜欢英国著名作家约翰·克里西的作品吗?当初,c他在接到743张退稿单时说过曾经这样一段话:“不错,我正承受着人们不敢去承受的大量失败的考验,d如果我就此罢休,所有的退稿条都变得毫无意义,但我一旦获得成功,每一张退稿条的价值,全部要重新计算。
”是的,e如果你就此沉沦了,因此无非等于被人言中:‘你是个蠢才!”但倘若你在挫折面前奋发有为了,这些话的意义就会重新计算!(1)有语病的是句,应改为(2)语序有问题的是句,应改为(3)关联词使用不当的是句,应改为(二)语言的积累(14分)9.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上片描写雪景,展现祖国壮丽河山;下片纵论历代英雄,抒发了诗人远大的抱负。
B.《水讲传》中的林冲,见义勇为,除暴安良,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不愧为梁山英雄好汉。
C.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大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D.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
10.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每题2分)(1)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名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名句‘,’立意相同,都表现了作者不甘寂寞,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抒发征人们身处边塞、思念家乡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3)《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表现李清照内心沉重哀愁的词句是,。
(4)“无意苦争春,。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子咏梅》)(5)“,。
肠断白蘋洲。
”(温度范《望江南梳洗罢》)11.阅读比较下面两首写庐山瀑布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日照香炉生紫烟,遍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一李白虚云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1)李白诗中的‘紫烟”即徐凝诗中的“”;徐凝诗中的“落泉’即李白诗中的“”。
(2)两首诗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运用这种手法的句子分别是:李白诗“”,徐凝诗“”。
二、文言文阅读(15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门分)A.高可二黍许B.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遂许先帝以驱驰当奖率三军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奉命于危难之间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3.根据文中内容填空。
(8分,每题2分)(1)‘后值倾覆”中的‘倾覆”具体指的是这件事;‘攘除奸凶”中的‘奸凶”指的是《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这个人一类的人。
(2)本文选自〈出师表》,作者在原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可以借用本文中的和这两个短语来表达。
(3)本文两段的大意可以分别概括为和。
(各限5字以内)(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可以翻译为14.正误判断。
(4分)(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对这句话朗读停顿的划分是正确的。
()(2)古人说话时语序与今天略有不同。
例如:‘朝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我们今天可理解为‘于南阳躬耕,苟全于乱世性命’。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一句中,“秋”应理解为:“时候”或‘时刻”,作者在此用了比喻的说法。
(4)文中提到的“忠陛下”,损的是忠于皇帝(刘禅)。
这儿的“忠”,发展演变到今天,应理解为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19分,15题4分,其余每题3分)①我躺着。
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②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③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选自《故乡》)15.鲁迅在〈故乡》中写了儿时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
在作者笔下,儿时的‘故乡”是的‘故乡”,而现实的‘故乡”则是的‘故乡”。
作者为了写这两个故乡采用了的写法,其用意是16.“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一句中,‘手制的偶像”指()。
A.香炉和烛台B.比喻主观臆断C.新的生活区D茫远的愿望17.贯穿这三段文字的一条思想红线是()。
A.对闰土隔绝的感叹B.对过去生活的失望与不满C.希望创造新的生活D.对偶像的批评18.联系全文看,第一段中的‘辛苦展转”,所指的人是,“辛苦麻木”所指的人是,‘辛苦恣睢’所指的是这类人。
19.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的深刻含义。
答:20.本文选自鲁迅的《故乡》,试结合原文,简折第③段在全文的作用。
答:(二)阅读答题门1分,每小题3分)父亲,是我人生的背景①在人生旅途中,毕业求职、仕途升迁、经商谋利,最好是有背景。
有强硬的社会关系做后盾,会使你一帆风顺。
②我的人生之旅,在别人看来可谓是一帆风顺了——苦学十年谋取了一张中专文凭,改写了自己农民身份,在十几年时间里,从农村到林场,走进市委大楼成为领导的秘书,又从县城走进省城,成为国家政法机关的工作人员。
常听人问,你一定有背景吧?我听后一笑了之。
因为我无法告诉他们,就是告诉他们也不会相信,我的背景就是我那当农民的父亲!③父亲是典型的农民,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果实养活一家老小。
祖父把锄镰交给了父亲,父亲却不想把锄镰再传递给我。
记得小时候,我在那个贫穷落后的村小学里上学,因为十里八村没见到谁考上过学,所以也没有考学的意识。
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逃学到荒甸子上玩了一天。
晚上我回到家时,看见父亲的脸阴沉得吓人。
我知道坏事了,一定是老师问了父亲我为什么没有去上学。
父亲抬起了手,我闭上眼睛准备挨打,可老半天,父亲的手还停在空中,眼里却已含满了泪水。
这一场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到现在。
④那年,我收到了中专录取通知书,从没见喝过酒的父亲端起了酒杯,自斟自饮,平时深沉如水的父亲话多了起来,话语中露出一个农民家能走出一个中专生的骄傲。
⑤送我上学的路上,父亲背着那沉重的行李有力地在前面走,我几次跟上去抢过行李,都被他无声地拒绝了。
等火车的时候,父亲一支接一支地抽着自家种的旱烟,目光沿着铁轨延伸向远方。
我知道,当时父亲心里一定很兴奋。
自己从没有出过远门,送孩子到远方去读书自己也得到了满足。
6毕业后,许多同学都依靠各种关系留在了城里或改行了,我却被分配到大山深处的一个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