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用建筑中暖通空调几项重点节能设计措施的探讨.pptx
对建筑暧通空调系统几项节能设计措施的分析

对建筑暧通空调系统几项节能设计措施的分析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运行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为了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节能设计措施。
以下是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几项节能设计措施的分析。
一、采用高效设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设备选用对系统的能耗影响非常大。
选择高效设备是降低能耗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空调系统中,选择高效的压缩机、换热器和风扇等设备可以大幅降低系统的能耗。
在供暖系统中,采用高效的锅炉、换热器和水泵等设备也能有效减少能耗。
还可以考虑使用节能型的无线环节和传感器来减小系统的能耗。
二、优化系统设计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优化系统结构、合理配置设备和系统元件等方面也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能耗。
在空调系统中,通过合理选择空调设备的型号和容量,优化系统的布局和管道设计,减小系统的压降和管道阻力,可以降低系统的能耗。
在供暖系统中,通过选取合适的供暖设备、精确配置管道和阀门等元件,优化供暖系统的控制逻辑和策略,也能够有效减小系统的能耗。
三、采用新型节能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出现了许多新型节能技术,例如地源热泵、太阳能利用、余热利用等。
这些新型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能效,减小系统的能耗。
地源热泵采用地下水体或土壤中的热能进行供暖和制冷,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
太阳能利用通过太阳能板或太阳能壁实现对太阳能的收集和利用,减小系统的热负荷。
余热利用通过热交换器将系统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提高系统的能效。
采用这些新型节能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系统的能耗,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四、强化系统的控制与管理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系统的控制与管理也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能耗。
通过强化系统的控制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能耗。
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调控,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合理地调整系统的运行参数和工作模式,以期降低系统的能耗。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机制,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运行异常,也能降低系统的能耗。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节能专篇PPT文档共78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节能专篇
浅析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与节能措施

浅析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与节能措施暖通空调在建筑中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做好暖通空调的设计与节能措施,对于降低建筑资源消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从单身宿舍、办公楼、多功能大厅等类型建筑的暖通空調系统设计,明确了不同类型建筑的暖通空调的具体设计方案。
并从合理选择暖通空调系统、改善建筑围护结构及其保温性能、采用变频测速技术、减少输送系统的动能消耗、加强冷热回收利用,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建筑暖通空调节能的具体方法,做好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与节能措施工作,达到降低建筑资源消耗的目的。
标签: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节能一、前言民用建筑在当前的建筑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而且各种类型、各种功能、各种面积的建筑层出不穷,暖通空调的运用虽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其所带来的巨大资源消耗,也是当前急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暖通空调设计与节能的重视程度,根据各种类型的建筑和对暖通空调的实际需求,对建筑的暖通空调进行合理设计,进而有效降低暖通空调对于资源的消耗量,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民用建筑空调系统设计(一)单身宿舍、公寓等建筑在单身宿舍、公寓等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确保室内上下温度一致,避免出现吹风干和温度骤变的情况。
2.暖通空调设备的噪音一定要小,一般选择振动较小的空调设备,尽量降低暖通空调所产生的噪音污染。
特别是夜深的时候,为了不打扰到他人的休息,需要将暖通空调出风口的噪音声贝控制在NR35以内。
在暖通空调的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是通过风机盘管来控制噪音的大小,在室内则采取相应的消声措施。
此外,还需要合理规划暖通空调的安装位置,使空调主机的位置与卧室的间隔足够远。
3.每一个房间都需要配备相应的控制和调节装置,通过风机盘管,入住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暖通空调进行调节。
并规定入住人员离开房间时,需要及时关闭暖通空调,这样才能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对民用建筑中暖通空调几项重点节能设计措施的探讨

2 冷热负荷的计算
n 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中的6.2. 1条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中的第5.1.1条,已经明确规定必须进行 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并列为强制性条文。
n 目前,有些设计人员,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往往不加区别地 将设计手册或技术措施中提供给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时 估算冷热负荷用的单位建筑面积冷、热负荷指标,直接用 来作为确定施工图设计阶段空调与采暖冷、热负荷的依 据。由于负荷估算偏大,导致了冷热源设备装机容量偏 大、水泵配置偏大、末端设备偏大、管道直径偏大的 “四大”现象。其结果是工程的初投资增高,运行费用 和能耗增大,给国家和投资方造成巨大损失。
n 对于实施分户热计量对流采暖的住宅建筑,室内计算温度应按相应 的设计标准提高2℃;
n 对于计算全面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室内计算温度的取值可按相应的 设计标准降低2℃,或将计算耗热量乘以0.9~0.95的修正系数(寒 冷地区乘以0.9,严寒地区乘以0.95)。
对民用建筑中暖通空调几项重点节能 设计措施的探讨
对民用建筑中暖通空调几项重点节能 设计措施的探讨
3 采暖系统的设计
n 采暖系统设计得合理,采暖系统才能具备节能运行的功能。无论是
住宅还是公建,合理设计节能采暖系统的主要原则有:一是采暖系
统应能保证对各个房间(楼梯间除外)的室内温度能进行独立调控;
二是便于实现分户或分室(区)热量(费)分摊的功能;三是管路
n 6) 水平单管系统。一般用于低层大空间采暖建筑,当需要单独调节 散热器散热量时,应采用全带跨越管(或装置H分配阀)的水平单管 系统,否则可采用水平串联式系统。
对民用建筑中暖通空调几项重点节能 设计措施的探讨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课件

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 1、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 水源热泵系统 污水源热泵系统 2、太阳能系统 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 太阳能空调系统 太阳能光伏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2 暖通空调专业节能管理措施 暖通与空气调节系统应进行监测与控制,
监控内容应根据建筑功能、相关标准、系统类 型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 能耗监测系统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项目摘要表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武汉城市圈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DB42/T 559-2009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编制内容
一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第四章) 1 暖通空调系统方案 2 暖通空调系统与设备节能评估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类比分析法: 是指在缺乏相关标准规范的情况下,通过
与处于同行业领先节能水平的既有工程进行对 比,分析判断所评估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 合理。
类比分析法应判断所参考的类比工程能效 水平是否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评估要点可参照标准对照法。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专家判断法: 是指在没有相关标准和类比工程的情况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3 暖通空调专业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计算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成本及经济效
益,评估节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的经济可 行性。 ● 投资估算
计算该节能措施所需的投资。 ● 投资回收期分析
分析计算所采用的节能措施,每年的节 能量,并计算出每年节约的资金,计算出回 收期。当回收期小于等于8年时可认为该措施 可行。
对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措施的探讨

对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措施的探讨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能技术之一,其在提供人们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同时,还可以优化能源使用和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水平,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建筑节能设计原则在进行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时,应该以节能为基本原则。
在建筑的设计阶段,要尽可能地减少建筑的能量损耗,通过对建筑的外墙、窗户、屋面、地面等热桥进行隔热处理,减少室内外温差对室温的影响。
此外,在室内设计中,应该选择较高的天花板,采用合适的窗帘和墙纸,以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
同时还要通过合理的建筑结构和通风系统的设计,减少建筑的主观热负荷和冷负荷,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二、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1.空调系统的选择在选择空调系统时,应当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使用环境进行考虑。
一些不需要太高温度、湿度要求较低的地方可以采用风扇、通风和自然对流来代替空调设备;有些需要降温的地方可以采用新风冷却、热泵为主的空调设备;有些需要保证恒温、恒湿条件的场所可以采用节能型中央空调设备。
不同的建筑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空调设备来满足建筑的需求,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2.空调系统的运作模式选择为了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空调系统的运作模式应当根据使用情况进行精确的规划。
特别是大型商业建筑和公共场所,应当采用集中控制的技术来进行管理。
这样可以根据人员的密度进行调节,并且可以调节不同区域的温度。
在设计空调系统的运作模式时,也应该考虑运作负荷的大小,精准掌握运作情况,减少能源的浪费。
3.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是一种尤为环保和节能的能源系统,可以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通过太阳能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在建筑物的顶部、窗户、墙壁等它有直接的太阳辐射的区域,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可以避免电梯一类大功率设备用电问题,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4.热泵系统的使用热泵空调系统是一种环保、节能、高效的空调系统。
关于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探讨

关于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探讨摘要: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也在节能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暖通空调系统在现代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而空调系统能耗与日俱增,现代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师应该将空调的节能设计作为重要任务。
本文分析了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问题,对高层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降低能耗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要点1、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结构和特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已达到40%,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建筑物在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和热水供应等需求方面的能耗,用于暖通空调的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30%~50%,且在逐年上升。
为了维持建筑物内部空气环境适宜的温湿度,现代建筑中通常采用设置暖通空调系统来保证这一需求,而所消耗的能量即为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
这部分能耗中包括建筑物冷热负荷引起的能耗、新风负荷引起的能耗及输送设备的能耗。
影响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主要因素有室外气候条件、室内设计标准、围护结构特征、室内人员及设备照明的状况以及新风系统的设置等。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还有几个特点表现在:第一,系统的设计、选型、运行管理的不合理将会降低能量使用效率。
第二,维持室内空气环境所需的冷热能量品位较低且有季节性。
这就使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有可能利用天然能源来满足要求,如太阳能、地热能、废热、浅层土壤蓄热等。
第三,暖通空调系统涉及到的冷热量的处理通常以交换形式处理。
这就可以采用冷热量回收的措施来减少系统的能耗,有效利用能量。
2、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原则及存在的问题2.1建筑暖通设计原则在建筑暖通系统的设计中,必须遵守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节能性原则。
实现节能的效果是暖通空调设计的第一原则,且在节能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室内人们的感受,营造舒适的温度、湿度和气流,因此在进行节能设计时必须设置合适的比例,尽量做到节能同时带给人舒适的感受。
对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措施的探讨

对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措施的探讨摘要:暖通空调系统已成为构成现代民用建筑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其使用带来的能耗问题同样引人注目,如何加强对其的节能设计,降低其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的巨大能耗是降低整个建筑能耗的核心,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必须在遵从节能设计的大原则下,充分考虑各个建筑的实际状况,在暖通空调设备及节能控制装置的设备选型上尽量选择合适的节能型设备;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优化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在能源的选择上积极选用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
只有全方位地做好充分考虑,才能尽可能地降低我们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最终实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导言:现代建筑离不开空调的使用,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是对于暖通空调系统的需求改进,暖通空调系统在给人们带来舒适室内生活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如何通过节能设计,让我们的室内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将是未来暖通空调发展的主要方向。
1强化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意义暖通空调系统在现代化的民用建筑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制热或制冷技术对建筑物室内的温度、空气湿度及空气质量进行调节,营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有调查统计显示,我们国家总能耗的21.2%来源于建筑行业,占比之大备受瞩目,而这其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在建筑行业中又是最多的。
所以,在空调节能设计上下功夫显得刻不容缓,如何让我们的暖通空调以最小的能耗换取最大的效能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攻克的难题。
2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耗较高的原因2.1缺乏统一的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标准科技在发展,暖通空调系统的性能也在提升,但是由于目前该行业缺乏一个统一的设计标准,导致市场上的相关产品的功能性能百花齐放的同时更显得杂乱无序没有章法。
缺乏统一标准的指导,使得无法集中优势兵力攻克难题,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更重要的是会导致最终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在性能质量还是节能效果上都无法达到既定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采暖系统的设计
7)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公共建筑中的高大空间如大堂、候 车(机)厅、展厅等处,宜采用辐射供暖方式,或采用辐射供暖作 为补充。当与散热器系统合用时,应注意其对水温和水压的不同要 求,必要时应分开设置。
8) 高层建筑竖向分区供暖系统。适用于系统静水高度超过50m、或 外网供水压力低于系统静水压力、或超过散热器的承压能力的采暖 系统。低区系统的高度取决于室外热网的压力和散热器的承压能力 ,可能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外网压力,降低高区负荷。当热媒为低 温热水时,宜采用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
9)高层建筑直连供暖系统。当热网供水压力不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或者热网静水压力低于系统静水高度,并且热网供水温度较低时 ,宜采用直连供暖技术使建筑采暖系统与外网直接连接。高层直连 供暖技术由加压泵组和压力隔断的专利技术构成,第一代的压力隔 断产品为断流器和阻旋器,系统为开式运行;第二代的压力隔断产 品为阻断器,系统闭式运行,安装高度不受限制。
3 采暖系统的设计
采暖系统设计得合理,采暖系统才能具备节能运行的功能。无论是 住宅还是公建,合理设计节能采暖系统的主要原则有:一是采暖系 统应能保证对各个房间(楼梯间除外)的室内温度能进行独立调控; 二是便于实现分户或分室(区)热量(费)分摊的功能;三是管路 系统简单、管材消耗量少、节省初投资。因此,对所有民用建筑室 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的设计都要满足上述三个原则的要求。
对于实施分户热计量对流采暖的住宅建筑,室内计算温度应按相应 的设计标准提高2℃;
对于计算全面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室内计算温度的取值可按相应的 设计标准降低2℃,或将计算耗热量乘以0.9~0.95的修正系数(寒 冷地区乘以0.9,严寒地区乘以0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中的6.2. 1条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中的第5.1.1条,已经明确规定必须进行 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并列为强制性条文。
3 采暖系统的设计
(2)公共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管路宜按南、北向分环布置,常用 的采暖系统形式如下:
1) 上供下回垂直双管系统。一般用于四层及四层以下的建筑。 2) 下供下回垂直双管系统。一般用于四层及四层以下的建筑。 3) 上供下回全带跨越管(或装置H分配阀)的垂直单管系统。一般用
于五层及五层以上建筑。立管所带层数不宜大于十二层。
对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 几项重点节能设计措施的探讨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于晓明 2008年1月
主要内容
1 室内设计计算温度的取值问题 2 冷热负荷的计算 3 采暖系统的设计 4 空调冷冻水系统的设计 5 采暖与空调水系统的补水及定压设计 6 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7 空调风系统的设计 8 通风系统的设计 9 冷热源设备的选型 10 室温调控 11 冷热量计量 12 水力平衡装置的设置
4) 上供下回垂直单双管系统。一般用于十二层以上的建筑,也可应 用于四层以上的建筑。组成单双管系统的每一级双管系统不应超过 四层。
5) 水平双管系统。该系统一般用于低层大空间采暖建筑(如汽车库 、大餐厅等)。各环路负荷应尽可能均衡,各环路管径应不大于 DN25。
6) 水平单管系统。一般用于低层大空间采暖建筑,当需要单独调节 散热器散热量时,应采用全带跨越管(或装置H分配阀)的水平单管 系统,否则可采用水平串联式系统。
1 室内设计计算温度的取值问题
在冬季供暖工况下,室内计算温度每降低1℃,能耗可减少 5%~10%左右;
在夏季供冷工况下,室内计算温度每升高1℃,能耗可减少 8%~10%左右。
为了节省能源,应避免冬季采用过高的室内计算温度,夏季采用过 低的室内计算温度。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3.0.1条及我省的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14-036-2006第4.1.3条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第5.1.3条,都对典型民用建筑室内采暖与空调室内设计计 算温度的取值标准进行了规定,办公室、居住等建筑的冬季采暖不 宜高于20℃,公共建筑一般房间的夏季空调不宜低于25℃。
3 采暖系统的设计
(3)在选配供热系统的热水循环泵时,应计算循环水泵 的耗电输热比(EHR),并应标注在施工图的设计说明 中。EHR值应符合下式要求: EHR = N/Qη EHR ≤ A(20.4+αΣL)/Δt 式中:N - 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轴功率,kW; Q - 建筑供热负荷,kW ; η- 电机和传动部分的效率,按表1选取; Δt - 设计供回水温度差,℃,按照设计要求选取; A - 与热负荷有关的计算系数,按表1选取; ΣL - 室外主干线(包括供回水管)总长度,m;
(1)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采用共用立管、分户独立循环 的系统,常用的采暖系统形式如下:
1) 下供下回(下分式)水平双管系统。 2) 上供上回(上分式)水平双管系统。 3) 下供下回(下分式)全带跨越管或装设分配阀(H阀)的水平单
管系统。 4) 放射双管式(章鱼式)系统。 5)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3 采暖系统的设计
a - 与ΣL有关的计算系数,按如下选取或计算: 当ΣL≤400m时,a = 0.0115; 当400<ΣL<1000m时, a = 0.003833 + 3.067/ΣL; 当ΣL≥1000m时,a = 0.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