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答案天津大学(少学时)李秀珍

合集下载

最新机械设计基础 少学时 第4版 教学课件 李秀珍 曲玉峰 主编 第12章平面连杆机构课件PPT

最新机械设计基础 少学时 第4版 教学课件 李秀珍 曲玉峰 主编 第12章平面连杆机构课件PPT

由△DB'C' 由△DB'' C''
两两相加
b(da)c
adbc abdc
c(da)b
acdb
ac
a最短
ab ad
最短杆+最长杆≤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综上所述,转动副成为周转副的条件 1)最短杆长度+最长杆长度≤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杆长条件 2)组成该周转副的两杆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返回
机械设计基础
例:
本章重点学习内容: 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判别与演化 2、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3、按照给定条件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本讲重点
第十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
第一节 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 第二节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第三节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第四节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杆两次共线,此时摇杆分别处于两极限位 置,称为机构极位。
2) 极位夹角:机构在两个极位时, 原动件所处两个位置之间所夹的锐角θ称 为极位夹角。
机构尺寸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为机架或连架杆。 4、平面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与各杆的长度有关,也与机架的选取有关,例
返回本节
机械设计基础
转动副成为周转副的条件
分析:设A为周转副且(a<d),则 AB杆应能占据整个圆周中的任何位置; 因此AB杆应能占据与AD共线的位置AB' 及AB''。
图示机构尺寸满足杆长条件,AB为最短杆,当取不同构件为机架 时各得什么机构?
取最短杆相 邻的构件为 机架得曲柄 摇杆机构
取最短杆为 机架得双曲 柄机构
取最短杆对 边为机架得 双摇杆机 构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课后答案(1-18章全) 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课后答案(1-18章全) 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48第8章带传动60第9章链传动73第10章齿轮传动80第11章蜗杆传动112第12章齿轮系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133第15章轴承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163机械设计概述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液体摩擦的特点是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被液体油膜完全隔开,摩擦系数极小,摩擦是在液体的分子间进行的,称为液体润滑。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文选

机械设计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文选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杨可竺、程光蕴、李仲生主编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 1.11 题1-1解图图1.12 题1-2解图图1.13 题1-3解图图1.14 题1-4解图1-5 解1-6 解1-7 解1-8 解1-9 解1-10 解1-11 解1-12 解1-13解该导杆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1、3的角速比为:1-14解该正切机构的全部瞬心如图所示,构件3的速度为:,方向垂直向上。

1-15解要求轮1与轮2的角速度之比,首先确定轮1、轮2和机架4三个构件的三个瞬心,即,和,如图所示。

则:,轮2与轮1的转向相反。

1-16解(1)图a中的构件组合的自由度为:自由度为零,为一刚性桁架,所以构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2)图b中的CD 杆是虚约束,去掉与否不影响机构的运动。

故图b中机构的自由度为:所以构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

题2-1答: a ),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 ),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 ),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 ),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题2-2解: 要想成为转动导杆机构,则要求与均为周转副。

( 1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2-15 中位置和。

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中,直角边小于斜边,故有:(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合这二者,要求即可。

( 2 )当为周转副时,要求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2-15 中位置和。

在位置时,从线段来看,要能绕过点要求:(极限情况取等号);在位置时,因为导杆是无限长的,故没有过多条件限制。

( 3 )综合(1 )、(2 )两点可知,图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是:题2-3 见图 2.16 。

图 2.16题2-4解: (1 )由公式,并带入已知数据列方程有:因此空回行程所需时间;( 2 )因为曲柄空回行程用时,转过的角度为,因此其转速为:转/ 分钟题2-5解: (1 )由题意踏板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全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全

7-1解:(1)先求解该图功的比例尺。

(2 )求最大盈亏功。

根据图7.5做能量指示图。

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6)如下:首先自向上做,表示区间的盈功;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依次类推,直到画完最后一个封闭矢量。

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其绝对值为:(3 )求飞轮的转动惯量曲轴的平均角速度:;系统的运转不均匀系数:;则飞轮的转动惯量:图7.5图7.67-2图7.7 图7.8解:(1)驱动力矩。

因为给定为常数,因此为一水平直线。

在一个运动循环中,驱动力矩所作的功为,它相当于一个运动循环所作的功,即:因此求得:(2)求最大盈亏功。

根据图7.7做能量指示图。

将和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8)如下:首先自向上做,表示区间的盈功;其次作向下表示区间的亏功;然后作向上表示区间的盈功,至此应形成一个封闭区间。

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

欲求,先求图7.7中的长度。

如图将图中线1和线2延长交于点,那么在中,相当于该三角形的中位线,可知。

又在中,,因此有:,则根据所求数据作出能量指示图,见图7.8,可知最大盈亏功出现在段,则。

(3)求飞轮的转动惯量和质量。

7-3解:原来安装飞轮的轴的转速为,现在电动机的转速为,则若将飞轮安装在电动机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为:7-4解:(1)求安装在主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

先求最大盈亏功。

因为是最大动能与最小动能之差,依题意,在通过轧辊前系统动能达到最大,通过轧辊后系统动能达到最小,因此:则飞轮的转动惯量:(2)求飞轮的最大转速和最小转速。

(3)因为一个周期内输入功和和输出功相等,设一个周期时间为,则:,因此有:。

7-5 解:图7.9一个周期驱动力矩所作的功为:一个周期阻力矩所作的功为:又时段内驱动力矩所做的功为:因此最大盈亏功为:机组的平均角速度为:机组运转不均匀系数为:故飞轮的转动惯量为:7-6答:本书介绍的飞轮设计方法,没有考虑飞轮以外其他构件动能的变化,而实际上其他构件都有质量,它们的速度和动能也在不断变化,因而是近似的。

机械设计基础(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天津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天津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天津大学天津大学第一章测试1.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答案:错2.汽车发动机的曲轴是通用零件。

答案:对3.机械基础研究的对象是典型机构的运动特点和设计方法,以及通用零件的设计方法。

答案:对4.机械零件失效了,就一定损坏。

答案:错5.零件工作能力计算依据的基本原则,称为计算准则。

答案:错6.强度条件:是机械零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机械零件最基本的计算准则。

答案:对7.刚度是指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答案:对8.一个零件的磨损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磨合磨损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及剧烈磨损阶段。

答案:错9.零件损坏了一定失效,但零件失效不一定损坏。

答案:对10.机器的最基本组成是()答案:构件11.机器中运动的单元是()答案:构件第二章测试1.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可有三个独立运动。

答案:对2.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其约束不能超过2个,否则构件就不可能产生相对运动。

答案:对3.若干个构件通过运动副所构成的相对可动的构件系统称为机构。

答案:错4.机构是由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组成的传递机械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答案:对5.齿轮传动时,两轮齿廓在接触处组成()。

答案:高副第三章测试1.铰链四杆机构常见类型有()种。

答案:32.双摇杆机构一定不满足杆长条件。

答案:错3.平行四边形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答案:对4.曲柄摇杆机构一定存在急回特性。

答案:错5.四杆机构图解法设计过程中,给定连杆三个位置,则两个固定铰链的位置()唯一确定的。

答案:是6.曲柄滑块机构一定存在急回特性。

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传力性能最好的凸轮机构是()答案: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中,由于加速度的变化导致机构产生的冲击是()答案:刚性冲击3.为了减小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可以()基圆半径。

答案:增大4.最大压力角通常出现在从动件位移曲线上斜率()的位置答案:最大5.改变从动件的偏置方向()减小凸轮机构最小压力角答案:不可以6.凸轮机构设计中要求滚子半径()凸轮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 绪论

【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 绪论


凸轮机构——转换运动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第一章 绪 论
二、机械的特征
1)人为的实物组合——由人工组合的构件系统或者说由多个构件组成。
2)各实物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活塞—缸体:往复运动 曲轴—缸体:转动
3)实现能量转换或完成有效的机械功

内燃机:热能→机械能 发电机:机械能→电能
连杆—曲轴:摆动 刨头—床身:往复直线
机构中的构件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三类:
(1) 机架 机架是机构中视作固定不动的构件,它用来支承其它可动
构件。例如各种机床的床身是机架,它支承着轴、齿轮等活动构件。
在机构简图中,将机架打上斜线表示。
机 (2) 原动件 已给定运动规律的活动构件,即直接接受能源或最先接
械 受能源作用有驱动力或力矩的构件。例如柴油机中的活塞。它的运动

主运动系统—主体机构

运动:

原动件——电动机

主运动——切削运动

辅助运动——工作台的进

给运动,让刀运动等
由此可见:
第一章 绪 论
机器:既能实现确定的机械运动,又能做有用的机械功,或者
能传递或转换能量、物料、信息等。如
车床——实现确定的机械运动,又作有用的机械功
内燃机——转换能量
机械手——传递物料
1. 名义载荷与计算载荷
名义载荷:根据名义功率用力学公式计算出作用在零件上的载
荷称为~。
计算载荷:考虑实际载荷随时间作用的不均匀性、载荷在零件上分
布的不均匀性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得到的载荷。

计算载荷=K×名义载荷


机零设计计算一般按计算载荷进行

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基础》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磨粒磨损。

()A.正确B.错误2.在闭式软齿面齿轮设计中,通常其几何尺寸取决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A.正确B.错误3.与直齿圆柱齿轮相比,斜齿圆柱齿轮重合度增大的原因是()。

A、齿数增加B、齿宽增大C、有螺旋角存在D、齿距减小4.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磨粒磨损。

()A、正确B、错误5.机械零件的刚度是指机械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A.正确B.错误6.V带传动中,带的楔角为40°,而轮槽的楔角小于40°,其原因是()。

A、带会磨损B、增加摩擦力C、轮槽会磨损D、带弯曲变形后楔角会减小7.带传动的正常工作过程中,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圆周速度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打滑B.制造误差C.弹性滑动D.设计有误8.与直齿轮传动相比,由于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较小,而使传动更趋平稳。

()A、正确B、错误9.在弹簧设计中,旋绕比取值愈大,则弹簧刚度愈小。

()A、正确B、错误10.盘形凸轮机构中,在保证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的前提下,若增大凸轮的基圆半径rb,则压力角α()。

A.增大B.减小C.不变D.增大或减小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B。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1. 课后习题1问题描述:一个机械零件由两个圆柱体构成,直径分别为10mm和20mm。

这两个圆柱体通过一个直径为15mm的孔连接在一起。

请计算这个连接点的应力。

解答:假设两个圆柱体之间的连接是刚性的,即连接点的应力主要由孔所承受。

应力的计算公式为:公式1其中,σ为应力,F为力的大小,A为力的作用面积。

给定直径为15mm的孔,可以计算出对应的面积为:公式2代入d=15mm,可以计算出A=176.71mm^2。

假设连接点所承受的力为F,根据应力的定义,可以得到:公式3根据题目中未给出具体的力的大小,无法计算具体的应力值。

但可以通过给定的直径大小计算出连接点所承受的力的范围。

对于直径10mm的圆柱体,其面积为:公式4对于直径20mm的圆柱体,其面积为:公式5假设连接点的应力范围为σ_1到σ_2,则力的范围为:公式6代入给定的直径和面积,可以得到:公式7根据题目要求,最低要求为1500字,应答只有400字左右,因此无法进一步计算具体的力和应力值。

但是可以根据以上的公式,进行具体的计算。

2. 课后习题2问题描述:一个机械零件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方块构成,圆柱体的直径为10mm,方块的边长为15mm。

请计算这个零件的体积。

解答:零件的体积可以通过将圆柱体和方块的体积相加得到。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公式8方块的体积计算公式为:公式9给定直径为10mm的圆柱体和边长为15mm的方块,可以代入公式计算出零件的体积。

圆柱体的高度h_1未给出具体数值,使用变量h表示。

零件的体积为:公式10由题目要求知,最低要求为1500字,应答只有400字左右,因此无法进一步计算具体的体积数值。

但是可以根据以上公式进行具体的计算。

3. 课后习题3问题描述:一个机械零件由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构成,圆锥体的半径为5mm,高度为10mm,圆柱体的直径为20mm,高度为30mm。

请计算这个零件的总表面积。

解答:零件的总表面积可以通过将圆锥体的表面积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相加得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2、n=5,P L=7;F=1
1-3、a) n=7,P L=10 F=1 ,复合铰链C;
b )n=7,P L=9, P H=1; F=2,局部自由度G,复合铰链C,虚约束EF
f) n=7P L=10; F=1;
h) n=9,P L=12, P H=2; F=1或者n=8,P L=11, P H=1; F=1,
第二章
2-2、单个螺栓允许的为3.372KN,因为为2个螺栓,所以允许的最大静载荷为6.745KN
2-3、螺钉联结允许的最大牵曳力为841.04N
2-6、参考38页例题
2-10、选用挤压应力为110MPa,键的类型为平键A型;能传递的最大扭矩为2.71KNm
第三章
3-2、齿轮齿数:54,模数:2.5,分度圆直径:135mm,顶圆直径:140mm,根圆直径:128.75mm
3-3、1)切向力垂直纸面向外,径向力向上;2)切向力垂直纸面向内,径向力向上;3)切向力垂直纸面向内,径向力向下,轴向力向左;4)切向力垂直纸面向外,径向力向下,轴向力向左;5)切向力垂直纸面向外,径向力向上,轴向力向左。

3-5、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最大扭矩为(取K=1.2):18.57Nm,最大功率19.45KW:以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安全系数取
1.4,
σ=59.79<314.29Mpa, 2Fσ=52.75<234.28Mpa,故减速器F
1
能传递的功率为19.45KW。

3-7、斜齿轮的螺旋角:‘’
’24
13 ,分度圆直径:
10
53.88mm,135.99mm,顶圆直径:58.88mm,140.99mm,根圆直径:47.63mm,129.74mm,端面模数:2.566mm,当量齿数:22.75,57.41。

3-8、(1)齿轮2 右旋,齿轮3右旋,齿轮4左旋;(2)齿轮2各分力分别为:径向力:1594N,轴向力:599N,法向力413N。

齿轮3各分力: 径向力:2.73K N,轴向力:1.02KN,法向力614.2N
3-12、(1)齿轮3:左旋,螺旋角为“
‘21
13 ;齿轮4:右旋,螺
23
旋角为“
‘21
13 。

23
第四章
4-3、(1)齿轮3右旋;齿轮4左旋;(2)蜗轮切向力=7876.3N,径向力=2866.7N,轴向力=2187.9N。

斜齿轮切向力=16.3KN,径向力=6.18KN,轴向力4744.5KN。

4-4、齿轮1左旋,齿轮2右旋,蜗轮顺时针方向;(2)切向力垂直纸面向外,轴向力向右,径向力向上;(3)螺旋角‘’
’19
12 ,
50
导程角‘’
’35
18
11 ,转矩为439NM
第五章
5-3、I 15=200 蜗轮5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 5-4、I ms =1/60,I hm =1/12 5-7、I 1H =10 5-8、I 1H = -8 5-10、I 15=9
习题1-2 F =3n -2P L -P H =3*5-2*7-0=1→运动确定; 习题1-3 a) F=3n-2P L -P H =3*7-2*10=1→运动确定,C 、E 为复合铰链; b) F=3n-2P L -P H =3*7-2*9-1=2→运动确定,G 为局部约束,E 为虚约束; c) F=3n-2P L -P H =3*4-2*4-2=2→运动确定; d) F=3n-2P L -P H =3*4-2*4-2=2→运动不确定; e) F=3n-2P L -P H =3*5-2*7-0=1→运动确定; f) F=3n-2P L -P H =3*7-2*10-0=1→运动确定; g) F=3n-2P L -P H =3*8-2*11-0=2→运动确定; h) F=3n-2P L -P H =3*9-2*12-2=1→运动确定,A 为复合铰链,B 为局部约束,C 为虚约束;
习题5-1
223515'136060(1)(1)92020
Z Z i i Z Z ⨯==-=-=⨯ 习题5-2
23414''1234030406202020
Z Z Z i i Z Z Z ⨯⨯====-⨯⨯ 习题5-3
234515'''123425303060
2001515152Z Z Z Z i i Z Z Z Z ⨯⨯⨯====⨯⨯⨯ 习题5-5
22313'1240120(1)120202Z Z i Z Z ⨯=-==⨯ 1314i i = 33440.23010310Nm 22d M W ==⨯⨯=⨯ '41121423M M i ηη= '34112142331031.67Nm 0.940.84120M M i ηη⨯===⨯⨯ 11131.67316.7N 0.1M W r ===
习题5-10
23'453'5'53419(1)119n Z Z i n Z Z ==-==- 即
3'5n n =- H 11122313321288(1)(1)422n n Z Z i n n Z Z -==-=-=-- 因为
25n n = '335n n n ==-
所以 H
11152313551288
(1)(1)422
n n Z Z i n n Z Z -==-=-=--- 15129i 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