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培训课件定稿版.共41页

合集下载

本质安全PPT课件

本质安全PPT课件
相应地,要求系统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承担主要的系统安全责任。 于是,厂家必须对其生产的产品安全性负责的“产品责任”理念就 出现了。相继许多工业化国家出台了“产品责任法”,强制厂家必 须对其所生产的产品安全性负责,保障用户在使用该产品过程中的 安全。
13
产品责任理念继而扩展到了生产设备制造领域,生产过程中使 用的机器设备也是产品,作为这些产品的生产厂家,必须采取措施消 除和控制危险源,保证操作者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17
1974年由英国的克莱兹(Trevor Klez)第一次提出了过程本质安 全的理念。 原因:在英国Flixborough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事故,事故是由从高 温高压工艺中泄露出数吨的环乙胺造成的, 经过事故分析,帝国化 学公司的安全专家克莱兹提出,消除这类事故的最佳方法不是开发更 加可靠的安全装置或设备,而是通过“消除危险或者降低危险程度的 方式”来取代这些安全装置或设备,从而降低事故的严重性。
7
4、危险是客观的
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来自于技术与自然系统的危险因素是客观存 在。危险因素的客观性决定了安全科学技术的必然性、持久性和长远 性。
我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些 技术带来的安全隐患。不要侥幸地奢望科学技术在安全上的至臻完美。
危险的可辨识性和规律性也决定了对它的可预防性,这是我们有 信心预防事故的思想基础。从危险的客观性上认识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和新设备带来即时危险,才能够驾驭这些危险。
只有从全面地认识系统存在的风 险出发,系统、科学地将风险控制好, 才有可能实现防止事故,保障安全的 目标。
5
3、安全是相对的
安全的相对性是安全的社会属性。 安全科学是一门交叉科学,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就 其自然属性对微观和具体技术对象而言,安全存在着绝对的特征。 但从安全的社会属性来看,其相对性又普遍存在,它会透过社会和 人文关系不时地表现出来。

本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本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隐患治理的PDCA,实现了隐患彻底整治。
AP A DC
管理标准的PDCA,实现安全管理要求与时俱进。
PA DC
PA DC
C
P PA DC
PA DC
PA DC
A
C
D P D安全水平2
… DC …
PA
D
… DC …
PA
安全水平1
本安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通过风险预控和未遂管理,能彻底消除事故的发生
本安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1、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
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指设计、
建设、生产、改扩建等全过程,对系统中的危 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析,继而对其进行 消除、减少、控制,通过煤矿人机环管的最佳 匹配,杜绝人员伤亡的责任事故,使各类事故 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人们的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 水平的闭环的风险管理过程。
管理、设备管理、激励与约束
管理及辅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是维修中心安全管理合法有序 地运作及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得 以顺利实施的保障,适用于维 修中心的各级管理人员及广大 员工使用。
本安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4、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
遵循PDCA闭环管理,实现持续改进。
管理体系的PDCA,实现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维修一部 钳 工 一 班 员 工 甲 钳 工 二 班 员 工 已 电 工 班 员 工 丙
维修二部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3、现场安全标识(图样展示):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工器具标识:
本安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二、
本安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前言 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概念 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3、维修中心本质安全管理的内容 4、本质安全管理的作用

本质安全培训课件定稿版.

本质安全培训课件定稿版.

定是一定要发生的。 联系:两者都存在危险性。
24
风险预控体系
隐患排查和危险源辨识的区别
隐患排查不同于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明确所有可能产生或诱发事故的不安全因素,辨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对危险源进行预先控制。 隐患排查是检查已经出现的危险征兆,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整改,消除隐患。
危险源辨识方法
目前危险源辨识方法采用最多的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树分析法。
25
风险预控体系
危险源辨识的概述
危险源的辨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识的深度、范围决定风险管理开展的实效性,辨识过程也是全 员培训、学习的过程。必须以班组为单位,应组织具有现场安全管理经验、熟悉业务和工艺流程的专业人员组 成辨识组,收集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 、标准、规程、规范及其他安全管理文件,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辨识危 险源,通过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源分析、现场观察、座谈等方式,首先以清单形式列出本单位所有的工作任 务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然后辨识出洗选作业现有工作条件下所有工作任务中存在或潜在的人、机、环、管 四类危险源。
运转工
车间主任
班组管理 人员及安 全员
1.学习设备技术安 全操作规程。2.按 制定的技术措施执 行,否则按三违处 罚。
27
风险预控体系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目前在本安管理体系中使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是风险矩阵评价法。
危险源的分级
利用风险矩阵法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危险源的风险值(风险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并将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分级方法见附件1中风险矩阵表、风险等级划分,最终形成表2:洗选生产管理类风险 管理表。
企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本质安全研讨成果汇报PPT课件

本质安全研讨成果汇报PPT课件
2、施工时加强现场监管。
第22页/共104页
问题解决——工商用户
【问题描述】流量计偏大,计数不准确,调压器选型较小。 【产生原因】设计时未了解用户用气信息 【整改措施】现场勘查,与用户协商后更换。 【设计施工方面建议】在市场开发过程中增加客户用气参数确认环节,取得准 确的用气量技术参数,设计在设计时要适当考虑增量,但是要严格控制下游客 户后续增量需求。
球罐)
1组
民用户1—40 项
LNG储罐区、卸车 区、充装区33项
高中压调压站 LNG加注站、LNG瓶组站
33项
33项
2组
民用户41—80 项
LNG气化区、调压 区、控制室35项
阀门井42项
CNG压缩机房34项
3组
商业户54项
LNG发电机房、过 磅区、锅炉房、消 防区、安保设施、
其他类35项
阴极保护、 SCADA、GIS
第14页/共104页
问题解决——民用户
【问题描述】客户管理不到位 【产生原因】用户私改、私接燃气管道 【整改措施】1、加强客户安全宣传、教育;
2、加大安检力度; 3、问题严重用户,下整改通知单,停气整改。 【设计施工方面建议】设计时现场实地勘察,综合考虑安全、实用、美观。
第15页/共104页
问题解决——民用户
工程公司、设计公司分班表
一班
二班
三班
何常春 赖继业
朱丹
成都工程
姬斌
钟礼钊 陈君
何恩
南京设计
南京工程
陆海峰
郑州设计
王干
郑州工程
第6页/共104页
四班
顾国平
赵明 张潘
4、研讨步骤及工作要求
组别
任务

本质安全-精PPT文档共30页

本质安全-精PPT文档共30页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Thank you
1
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本质安全-精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设备本质安全培训PPT课件

设备本质安全培训PPT课件
1961年吉布森(Gibson)提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
1966年,哈登(Haddon)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 哈登(Haddon)将能量引起的伤害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的损伤阈值的能量而产生的。 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 能量的形式包括:
17
“广义的本质安全”与“狭义的本质安全”
广义的本质安全
指“人—机—环境—管理” 这一系统(就是前文所说的 事故系统)表现出的安全性 能。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优 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其完整性 ,使整个系统安全可靠。
狭义的本质安全
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安 全性能。当系统发生故障时, 机器、设备能够自动防止操作 失误或引发事故;即使由于人 为操作失误,设备系统也能够 自动排除、切换或安全地停止 运转,从而保障人身、设备和 财产的安全。
作业安全分析 设计 检查 技术 维修
审查
减小数 量
发生事故或经济损失
防护装 置及构

急救、修理 更换、调查
危险分析 安全意识
其基本思想是: 不希望或异常的能 量转移是伤亡事故 的致因。即人受伤 害的原因只能是某 种能量向人体的转 移,而事故则是一 种能量的不正常或 不期望的释放。
5
能量释放理论的提出及能量形式
8
影响能量交换的类型
影响能 量交换 的类型
产生的损伤或障碍 的种类
举例与注释
氧的利 生理损害,组织或

全身死亡
热能
生理损害、组织或 全身死亡
第2类伤害的实例:这些伤害是由于影响了局部的或全身性能 量交换引起的
9
案例分析:4.18 钢水烫伤导致32人死亡事故

设备本质安全培训PPT课件

设备本质安全培训PPT课件
影响的性能
20
具有“本质安全”的机械设备特征
对环境无害 -所有情况下,不产生有毒害的 排放物,不会造成污染和二次 污染。
充分的防护装置
符合安全人机学原则 -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操 作人员的体力消耗,
缓解精神紧张状态
3
2 本质安全 4
的特征
1
5
-发生非预期的失效或故障时,装置 能自动切除或隔离故障部位,并同时 发出声或光报警信号。
具有“本质安全”的机械 设备特征:即使发生误操 作或判断错误时,人身仍 然不会受到伤害。
明显的警示 -充分地表明有可能产生的 危险和遗留风险。
有效的应急措施 -一旦产生危害时,人和物受到的 损失程度应当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下 (标准安全指标以下)
21
设备本质安全管理的范围
机械是由若干个零 部件组合而成的, 其中至少有一个零 件是可运动的,并 且有适当的机器制 动机构、控制系统 和动力系统等。它 们的组合具有一定 的应用目的。
滤清器,消声器以及原子辐射防护屏等等。 8. 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屏障:如防护罩、防火门、密闭门等。 9. 在人与物之间设屏蔽:如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体防护用具等。 10. 提高防护标准:如采用双重绝缘工具、低电压回路、连续监测和
远距遥控等等,增强对伤害的抵抗能力。
14
目 录
1
安全事故理论与案例分析
1. 势能(Potential energy) 2. 动能(Kinetic energy) 3. 热能(Heat energy) 4. 化学能(Chemical energy) 5. 电能(Electric energy) 6. 原子能(Atomic energy) 7. 辐射能(Radioactive energy) 8. 声能(Sound energy)

本质安全型产品培训讲座 PPT

本质安全型产品培训讲座 PPT
本质安全技术起源于英国的一场煤矿爆炸事故。 调查结果证明,断路火花能量是由电铃中的电感线圈产生的。 英国内政部根据调查结果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一些类似设备也采 用了同样的措施,实践证明这些规定确实是安全的。因此这些规 定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承认,并把这一技术叫做“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技术标准
1977年《安全火花型防爆电气设备 制造检验暂行规定》
合格证号加“X”,指出特殊使用条件。 警告牌内容如:“警告:潜在性静电电荷危险 - 见使用说明书。” 说明书中的警告内容如:“警告:产品的塑料外壳(或部件)有潜在静电电荷 危险!使用中应避免摩擦!清洁时请用湿布!禁止在有流动性的非导电介质环 境中安装!”
外壳材料 – 金属材料
I 类电气设备外壳用材料(见GB3836.1-2010第8.1.1) II 类电气设备外壳用材料
环境温度
使用的环境温度和附加标志
电磁能和超声波能辐射的设备
GB3836.1-2010 对电磁波、光辐射和超声波能量控制做出了定量规定。 例如:
射频功率限值
超声波源 EPL Ma、Mb、Ga、Gb、Gc、Da、Db、Dc级电气设备超声波源的输出 参数应不超过下列值: —连续源0.1W/cm2和10MHz, —脉冲源0.1W/cm2和2mJ/cm2
爆炸基本原理
产生爆炸的基本条件
爆炸性物质爆炸性物质(可燃性气体或粉尘)
助燃剂(空气中氧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爆炸性物质 助燃剂
点燃源(如电火花、热表面)
点燃源
这三个条件(称为爆炸三要素)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而且爆炸 性物质与空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例如氢气,4%-75% 浓 度范围内均可爆炸。
防止爆炸发生的基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