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常时可能出现的症状

合集下载

自闭症感统失调的8大表现 - 感统失调

自闭症感统失调的8大表现 - 感统失调

自闭症感统失调的8大表现 -感统失调自闭症孩子感统失调和其他小朋友的感统失调有很多不同之处。

除了对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之外,还会做出一些危险行为,如自残、不怕危险等,严重影响生命安全。

1、痛觉:不怕痛、自残通俗来说,正常发育的痛觉对于孩子是抵御系统的一道防卫线,就像警报器,提示这个东西危险、不要碰。

而自闭症孩子的“警报器”失灵了。

要么,对伤痛或不适感漠不关心,甚至存在自我刺激、自我伤害的行为。

这种痛觉不足的常见的表现还有:用手大力拍打桌面、拍打脑袋、掐自己手臂、拔头发等。

2、融觉:害怕拥抱多数自闭症孩子有触觉敏感的现象。

如有的孩子不喜欢洗澡、梳头、剪头发等,有的孩子只喜欢穿某种质料的衣服,换了其他质地的衣服就会哭闹。

社交时,会拒绝他人的抚摸,避免他人的靠近,拒绝拥抱、握手等身体接触。

3、听觉:制造噪音/叫名不应对声音有异常反应,听觉超敏感或迟钝。

还有一些自闭症孩子对音色、音调分辨非常敏感,可以将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等一字不差的复述出来。

4、视觉:注视物体/不看人大多数自闭症孩子倾向于注意物体,而不是人。

他们缺乏与人目光对视的能力,喜欢斜视物体或长时间注视某物的某处,例如旋转风扇的扇叶、车轮等。

即便如此,大多数孩子对图片非常感兴趣,有的对光线、色彩很敏锐,在绘画方面也比较有优势。

5、味觉:挑食许多自闭症孩子会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如意就哭闹不止,让家长们非常头疼。

大多偏爱米饭、面食、奶类、冷饮及膨化食品,但不喜欢肉类、水产、蔬菜、水果等。

颜色、形状、味道都是他们饮食选择标准。

这与其味觉和嗅觉异常有关,也是刻板行为的体现。

6、嗅觉:追求特殊气味有的自闭症孩子存在嗅觉迟钝问题,因而会不断寻求味觉刺激,会喜欢闻烟味、汽油味、恶臭味等特殊气味。

7、本体觉:踮脚走路本体觉异常的自闭症孩子感受不清自己的身体处于何处,难以控制肢体运动的力量、速度等。

有的孩子喜欢用脚尖走路,有时做出某些夸张而怪异的动作或者姿势。

有些自闭症孩子无法分辨方向,穿鞋无法分辨左右等。

感觉统合失调的识别与干预

感觉统合失调的识别与干预

感觉统合失调的识别与干预一、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的词汇,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孩子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

感觉统合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多种感觉的统合。

当这些感觉系统不能协调工作时,就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例如,孩子可能对触觉过于敏感或迟钝,对声音过于敏感,平衡感差,动作不协调等。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视觉失调的孩子可能会在阅读、书写或观察事物时出现困难,比如阅读时跳行、漏字,难以辨别相似的图形或颜色。

听觉失调的孩子可能对声音反应过度或不足,难以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话,或者在嘈杂环境中难以适应。

触觉失调又分为触觉敏感和触觉迟钝。

触觉敏感的孩子可能不喜欢被人触摸、拥抱,对某些材质的衣物感到不适;触觉迟钝的孩子则可能对疼痛不敏感,容易受伤而不自知。

前庭觉失调的孩子可能平衡感差,容易晕车、晕船,喜欢旋转或摇晃的活动。

本体觉失调的孩子可能动作不协调,难以完成精细动作,比如系鞋带、扣扣子等。

三、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孕期的不良因素可能会有影响,比如孕妇的营养不良、情绪不稳定、吸烟饮酒等。

早产、难产等非正常分娩的孩子可能更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后天的养育环境也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运动和探索机会,或者过度保护,都会影响感觉统合的发展。

长期生活在嘈杂、混乱的环境中,或者家庭氛围不和谐,也可能对孩子的感觉统合产生不利影响。

四、如何识别感觉统合失调家长和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

如果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不稳定、动作不协调等问题,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感觉统合失调。

专业的评估工具也是识别感觉统合失调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测试量表,如感觉统合评估量表,来对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评估。

与孩子的沟通也很重要。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如下:1. 视觉统合失调视觉统合失调的学龄儿童对于单纯的文字有阅读困难,在阅读时常会出现跳行、翻书页码不对、做数学题目常会抄错等等视觉上的错误,并且容易产生疲劳,出现写错字、算错数、记错题和看书“串行”的现象。

另外,在生活中还常常丢三拉四,似乎经常在找东西,生活上无规律等。

2. 听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听不懂老师、家长的话,也不清楚老师布置的任务。

平时家长喊他,他没反应或者不在意,以为和自己无关。

同时,这类儿童记忆力差,和他说过多遍的事他也会轻易忘掉等。

时间长了,学习必然会受到影响,孩子也会在心理上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厌学逃学。

3. 平衡失调平衡统合失调的孩子在重力感、方向感和距离感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写字常常过重或过轻、字的大小不一、出圈出格、偏旁颠倒;做事时协调能力较差,会害怕上下楼梯、好动而笨拙,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将鞋穿反。

距离观测不准,会让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做事协调能力差,则会使他们缺乏自信心,让孩子对事物的兴趣逐渐减少。

4. 触觉过敏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往往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他们害怕触摸,有时正常接触,孩子也会躲。

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为好动、不安、易受惊、脾气大、爱咬手指,怕剃头、洗脸洗头时非常不合作、怕打针,不喜欢穿毛料或是质料较粗的衣服,且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时做小动作,心不在焉等。

家长总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

由于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心理上总处在一定的紊乱状态,其学习与生活质量必然会不断下降。

5. 本体统合失调大肌肉动作和精细动作功能发展整体落后,同时由于各方面协调差,孩子可能运动时笨拙,如不会跳绳,跑步时动作不协调,常常撞倒东西或跌倒,很累;过分好动或者过分安静,呼吸和语言的协调也差,唱歌时常常发音不准,在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甚至会口吃等。

这些原因导致孩子孤僻、害羞、固执、挑食、咬手指、笨拙、缺乏自信、爱挑衅打架、发脾气。

上学后则常有学习成绩差、不完成作业或拒绝看书等学习方面的困难。

感觉统合中常见的失调症状有哪些?

感觉统合中常见的失调症状有哪些?

感觉统合中常见的失调症状有哪些?
八岁前是感觉统合发展的关键年龄,也是神经可塑性最高的时期,所以在这段时期,家长们如果能发现孩子有感觉统合异常的现象而及时给予帮助,是最有效且最节省时间的方法。

以下介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时可能出现的症状:
(1)不喜欢被人碰或抚摸;常拒绝理发、洗头或洗脸;
(2)玩耍意外碰伤流血时,自己常未察觉,需要父母特别多的抚摸;(3)过分喜欢碰各种东西;
(4)有强迫性的行为(一再地重复某个动作),害怕搭乘电动扶梯;(5)不喜欢玩秋千、翘翘板、旋转地球或骑木马;
(6)常有头晕或跌倒的感觉;
(7)怕上高处或跨越水沟;
(8)喜欢被高举,特别怕黑,在暗处经常不知所措而哭闹;
(9)特别喜欢玩旋转或摇动的游戏,不会感到头晕;
(10)经常磕磕碰碰、跌倒、撞人,拿东西时,容易失手掉落,动作笨拙,左右常混淆;
(11)抄写或做习题时,常会遗漏字句;
(12)不会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使用筷子;
(13)写字或绘画或者虽然学会了,但比同年龄的儿童慢了很;(14)不会骑木马、爬架子或骑三轮车;
(15)外出游玩时,经常迷路或迷失方向;
(16)分辨不出相似的圆形或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
(17)特别好动,容易分散注意力个性孤僻;
(18)不合群,在团体中很难交到朋友,常觉的自己很笨,容易遭受挫折,或会自我伤害;
(19)个性顽固,容易冲动,与人争吵,或强迫别人做某事。

幼儿感统失调的识别与干预

幼儿感统失调的识别与干预

幼儿感统失调的识别与干预一、什么是感统失调感统失调,全称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孩子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感统失调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被忽视。

二、感统失调的表现孩子总是坐不住,小动作多,很难安静地专注于一件事情。

容易分心,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

走路不稳,容易摔跤,对高度等空间概念掌握不好。

例如不会跳绳、拍球等,动作显得笨拙。

可能会出现跳行、漏字等情况。

容易烦躁、哭闹、脾气大。

三、感统失调的原因如早产、剖腹产等可能影响孩子的感觉统合发展。

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和运动。

过度保护,限制了孩子的活动范围和体验。

生活环境过于单一,缺乏丰富的感觉刺激。

四、如何识别感统失调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看是否存在上述提到的一些典型症状。

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感统测评工具,但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

与孩子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否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问题。

五、感统失调的干预方法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让孩子接触不同的质地、温度、声音等。

提供各种玩具和游戏,如积木、拼图、球类等。

平衡练习,如走平衡木、单脚站立等。

协调训练,如跳绳、骑自行车等。

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物品等,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如果感统失调较为严重,可以寻求专业的康复治疗机构,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六、家长在干预中的作用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爱,不要过分指责和批评。

积极配合专业人员的建议和指导,在家中持续进行训练。

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减少孩子的压力和焦虑。

要以身作则,自己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幼儿感统失调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早发现、早干预,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孩子改善感统失调的状况,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和进步。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都有什么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都有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都有什么
导语:感觉统合失调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疾病,这类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而且这样疾病出现后,需要及时的改善,否则会造成自身自理能力丧失,改
感觉统合失调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疾病,这类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而且这样疾病出现后,需要及时的改善,否则会造成自身自理能力丧失,改善这样疾病的方法比较多,药物和运动都是不错之选,那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都有什么呢,也是有很多方面的,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1.本体感觉失调
表现多为喜欢他人用力推、挤、压。

手脚喜欢用力挥动或用力做某些动作。

动作模仿不到位,常望着手脚不知所措。

俯卧地板时全身较软,把头、颈、脑提起特别困难。

坐姿不够稳定,坐时会东倒西歪。

力度控制较差,常会因太用力而损坏玩具或因力度太小抓不住东西。

速度控制较差,跑起来难以按指示停止。

对蹦跳的要求高,喜欢摔跌自己的身体,喜踮脚走。

2.前庭感觉失调
表现多为喜欢自转,而且转很久不觉头晕。

喜欢看、玩转动的东西。

经常喜欢爬高,边走边跳。

平衡差,走路东倒西歪,经常碰撞东西。

颈部挺直时间较同龄儿童短,常垂头。

3.视觉系统失调
即使常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害怕;喜欢看手发呆;对特定的颜色、形状、文字特别感兴趣甚至固执;喜欢将物品排队;喜欢斜眼看东西;喜欢躲在较阴暗的角落;喜欢看色彩鲜艳、画面变换较快的广告;喜欢看风扇或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感统不好的孩子的表现

感统不好的孩子的表现

感统不好的孩子的表现感统不好的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情况和行为,这些表现可能给家长和老师带来困扰和挑战。

下面将探讨一些感统不好的孩子常见的表现。

动作笨拙感统不好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动作笨拙的特点。

他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擅长运动,比如跑步、跳跃、抓握物品等。

他们可能在体育课上表现不佳,无法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

容易分心感统不好的孩子往往容易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件事情上。

他们可能在课堂上无法静坐,时常打瞌睡或者在课本上涂鸦。

他们可能在做作业时容易分心,做事情经常半途而废。

颠来倒去感统不好的孩子可能表现出颠来倒去的特点,比如坐立不安、无法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经常频繁改变姿势或位置。

他们可能在椅子上来回摆动,或者站起来走动。

不喜欢触碰感统不好的孩子可能对触碰敏感,不喜欢被碰触或碰到他人。

他们可能讨厌某些纹理,比如细砂纸、仿革等。

他们可能无法忍受触碰,比如不喜欢被人摸头、握手等。

情绪波动大感统不好的孩子往往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或者情绪低落。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雷霆,或者突然变得消沉。

他们的情绪不稳定,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和理解。

缺乏社交能力感统不好的孩子可能缺乏社交能力,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他们可能不善言辞,不善交际,遇到陌生人时感到紧张和焦虑。

他们可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综上所述,感统不好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一系列特殊的情况和行为,对于他们的家长和老师来说,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通过早期的干预和合适的训练,可以帮助这些孩子克服困难,提升他们的感统能力和生活质量。

感统失调造成的阅读障碍

感统失调造成的阅读障碍

感统失调造成的阅读障碍
感统失调是一种感觉处理能力的问题,可能会影响阅读能力。

以下是感统失调可能引起的阅读障碍:
1. 视觉问题:感统失调可能导致眼睛无法准确地对焦或跟踪文字,从而导致模糊、跳跃或混淆的阅读体验。

2. 听觉问题:感统失调可能影响听觉处理能力,使得对音节和音标的识别变得困难,导致阅读时无法准确发音单词或理解语音。

3. 触觉问题:感统失调可能使阅读时对触觉刺激的感知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对书本的触感,导致阅读时感受到不适或无法专注。

4. 运动问题:感统失调可能导致身体协调困难,包括眼睛和手的协调,使得翻页或指出字母/单词变得困难。

5. 注意力问题:感统失调可能导致注意力不稳定或难以集中,使得阅读时容易分散或无法持续关注。

这些阅读障碍可能导致阅读速度缓慢,理解困难,出现倒读或跳行等问题。

感统失调对于阅读能力的影响因人而异,具体症状和程度可能不同。

如果感到阅读困难,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教育心理学家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统合失常时可能出現的症状1.不喜欢被接触到臉的部位會避開任何與臉接触的事物洗臉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是触觉问题,帮助他逐步适应。

◆洒水游戏;◆吹风机游戏:a.把纸撕成条,让孩子拉着放在面前,让风扇吹,纸条会轻拂脸。

(风量开始先尽量小点)b.将纸片放在孩子的头发上,让他用风筒把纸片吹下来。

注意一定要用冷风。

(小技巧:可告诉孩子头上有五个纸片,其实只有四片,此方法可以延长时间)◆画脸游戏:和孩子用稀释的水粉颜料或奶油,互相画脸6岁前,是感统发展的黄金阶段,孩子的感统在急剧发展,6—8岁骤减,8岁后就停止了!2.刷牙及有關口腔的事情容易引起很大的情緒反應如大鬧情緒或逃離現場。

可能咀嚼能力弱,可采用减敏法。

先刷小部分,在慢慢增加。

现在很多的孩子缺乏饥饿感,都可能造成咀嚼问题。

3.對剪頭髮及梳洗頭髮一事很難接受。

穿衣服會引起負面情緒反應,有时會堅持特定的衣料甚至穿襪子也如此。

触觉过当。

(可以用1的方法)游戏:a.手指压。

用手指压头,让孩子感觉是哪个手指压的;b.用两至三样不同软硬度的物体,轻压头部让孩子感觉,然后用个别的单独按压,让孩子感觉是哪个。

4.不喜欢與別人碰触身体甚至對父母親及親友亦如此,尤其肩部以上。

——此类孩子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因为他总觉得别人在攻击他。

触觉不好的孩子少碰头。

➢让孩子趴着,用带颗粒大笼球在他身上压滚;——照片➢游泳:注意水的高度不可过腰;——最好的方法➢滚毛巾;➢滚垫子;➢夹球游戏:两个人夹着球;➢指五官游戏(也可以叫“送温暖游戏”):先搓搓手,再指。

可指两个不同的部位。

➢蹭墙游戏(爬墙游戏):老师喊口令,孩子在墙上擦。

让孩子身体多接触。

➢玩沙:可以让他玩细沙。

当手上沾满细沙时,让孩子用牙刷、毛刷等,慢慢处理;➢按摩法:用毛刷、刺球、毛巾等,在孩子背部(三条)、手臂内侧、大腿内侧,慢慢的刷。

注意只能由上往下,一个地方刷四到五次,每次五秒左右不要快,可以边说故事边做;➢滚:(5岁前)在地垫上侧滚,老师用空气棒敲打,玩游戏,5岁之前最好只穿小内裤。

(每周2-3次,一个月就有效果)。

➢排汗游戏:注意:这类孩子很容易流汗。

游戏时,让孩子穿薄些的衣服。

要让孩子做游戏时,把汗出透(衣服全汗湿掉)。

之后,给孩子补充淡盐水。

➢“口香糖”游戏:a.口香糖游戏:口香糖粘哪里?XX粘XX。

b.在原基础上,增加部位的摩擦。

5. 经常受伤不知道触觉反应失当。

这类孩子触觉是正常人的负一至五百倍,触觉反应比较迟钝。

这种孩子经常受伤不知道。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词汇量少,动作不灵活,大脑分辨能力差,发育和小肌肉运动笨拙,缺乏自我意识,人云亦云,无法保护自己,对疼痛比较迟钝。

但是打针,拔针才哭的不属于此类情况。

触觉失当的成因:这类孩子比较少,95%是先天的。

婴儿在母体内四个月就开始发展听觉,但出生前发展的主要是器官。

羊水破时,就启动了触觉。

如果孩子是剖腹产,出生后的包裹,就可能破坏孩子触觉的发展。

(新生儿游泳是帮助孩子的触觉发展,但注意游泳的姿势)治疗:◆帮助孩子感知冷热:一瓶较冷的水,一瓶较热的水,同时从他背上往下慢慢滚动;◆在背上写字、画画;增加皮肤的敏感度◆痛觉治疗:●用木片在身上慢慢加压●蚊子叮:用牙签,不要太大力。

越轻越好,问孩子:“蚊子叮你哪里了?”6.不喜欢剪指甲或手部敏感。

厌恶游戏:故意在他的手上画东西,让他去洗去搓。

可以画至前臂。

40—45天就会缓解。

插米桶。

半桶白米,让孩子插米。

每周三到四个小时,连续二十个小时。

7.总是把左右脚的鞋穿错首先检查孩子的鞋是不是大了,孩子脚背带鞋的能力弱,挂不住。

让孩子跳蹦床,每天跳三、四百个。

8.在大熱天喜欢穿毛衣及厚重衣物一點都不觉得熱。

9.有时對一些毛織品很反感。

10.有时對一些感觉刺激有不正常的需求但有时很排斥。

11.不喜欢把手放在沙中或水彩畫料中。

不喜欢光腳走在沙地或草地。

不是触觉问题,是本体问题。

在沙或草地上,他的协调不好。

12.有過动現象且易分心。

若孩子在观看一段他喜欢的影片5—15分钟,能安静不动的话,不算过动症。

过动(HD)、注意力缺乏症(AD)的孩子是先天性的,这类孩子在刚才那种情况下,依然会在动,并且要求他不要动时,他并不觉得自己动了。

假性过动的孩子是前庭觉或本体觉失调,造成的假象。

还有一种抽动症(妥瑞氏症),是轻微的癫痫症,会做一些抽动或奇怪的表情、声音(是因为脑不自主放电造成),这也是先天性的。

他们不是做感统治疗,要做人格重建和药物治疗。

这两类的孩子需要终身服药控制(如果不用药抑制,此类孩子会自卑,过度没有自信,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但注意少给孩子吃糖、巧克力。

有些孩子上课的时候,脚一直在动,他没有觉得自己在动,他一直在自己找一些协调问题,他在自己治疗自己。

虽然脚放得很好,但他总觉得重心不稳。

他就一直动呀,很可怜!要不就是站起来,不好好走路,跳呀蹦呀!这是后天的,是本体觉失调。

还有些孩子抹墙走路,也是本体觉的问题。

这类孩子是牵的过多。

本体觉失调的孩子,第二好处理。

尽量让他多做的上下肢运动和本体运动,多做跳跃(蹦床)。

本体觉有问题的孩子跳蹦床时,腿是分开的,几乎无法并拢腿。

因为他没办法把握自己的中心,手没有办法放下,总是前俯后仰。

他无法做规则运动(一直一样的动作),非规则运动还可以。

还可以让他练习障碍跳(呼啦圈跳。

我们会发现有障碍跳,如果不设框,孩子很可能分腿跳;但如果有框,孩子就会并腿跳。

)弱脚跳:4岁前,正常。

先着地的脚,一定是他的优势脚。

如果超过4岁了,还是这样那这孩子的协调是有问题的。

13.不喜欢或特別喜欢旋转或盪鞦韆。

可能是前期刺激过度造成。

14.荡秋千可以帮助孩子前庭觉的发展,抛接孩子也可以吗?秋千可以发展孩子前庭觉和本体觉。

是因为荡秋千,可以有规律的改变海马体与地心引力的角度。

(最好的秋千是(坐的部分)软皮的。

硬的起码是要80公分到1米,是要站上去的。

)很容易晕的叫传导剧烈,不晕的叫海马体传导特差,旋转器下来晕5秒左右的是正常。

海马体传导特差的孩子比较毛躁。

但不可以抛接孩子!反而会影响孩子前庭觉的发展。

还有抖孩子,都会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和本体觉的发展。

抛接孩子,不将孩子脱手,相对影响不大。

15.大家都在画画,有孩子常常自己没画完,还去破坏别人的由于感统的问题,是他的绘画或工作能力差别与人,他发现别人的比他好,就会去破坏别人的。

但如果老师只是发现他的破坏大家做一样的活动,比较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区角活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工作。

16.經常动作笨拙緩慢拿東西时容易失手掉落。

本体觉问题。

手眼协调不好,手指和手腕的力量很差。

应做精细动作的锻炼。

负重练习,增加他手部的知觉重量。

可用手沙袋,小的时候,重物拿的比较少。

垫脚走路的孩子,对自己重量支撑不好的,可考虑用脚沙袋。

只要是加重、负重的练习,一次不能超过50分钟,否则孩子会失重。

18.害怕在黑暗的環境中。

进到黑暗的地方,叫的一般是心理问题,和感统无关。

缩着不动,完全不动,是本体问题,就是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的动作,是自我本体的认知不良。

可用“镜面治疗法”,让孩子照着镜子,练习自己身体的动作,发现自己的动作,例如我的左脚勾一勾,我的手摆的高高的,(让孩子察觉自己的身体感知)。

19.身体兩側协调不良不喜欢在身体中線操作例如扣鈕釦或左右腳經常互踩。

身体不协调,自己绊自己。

一岁之前,跨越中心线不好。

治疗方法:●走高距平衡台(螃蟹步)●斜跨步●跳床●大滚轮●20. 动作反應遲鈍對不熟悉的动作常常不知所措也不願學習。

前庭觉问题。

(跟不上节奏、反应慢,就是前庭觉问题)手指游戏《剪刀石头布》:1)和老师学念和动作;2)老师变换速度(动作),孩子按老师的动作念;3)在变换速度的基础上,变换手的位置;4)要求老师不能发出声音,只做动作。

——锻炼孩子的视觉21.常分不清上下左右容易迷路辨識方向有问题。

前庭发展不足。

治疗:✧●让孩子按老师的指令跳色块;●让孩子按老师的指令跳方位(前、后、左、右)块。

✧布置一条路,路的两边放置不同的物品,让小朋友走过。

走完后,说出路的两旁有什么,先有什么,后有什么,左有什么,右有什么;✧藏东西:同一物品,放在不同的地方,XX的上面,XX的下面,……让孩子根据记忆找出来;✧●可以摆实物,让孩子学习方位;●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让孩子说出:“上面有一张纸,下面有四张纸,右边有一支笔,左边有一把剪刀”;●进行逻辑练习,把几种东西组合起来,让孩子说出:“用右边一支笔,在上面的纸上画画,再用左边的剪刀剪成下面的四张纸。

”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前庭、思考、逻辑、对应等等✧把右边的苹果,在下面的水龙头下洗一洗,再用左边的刀切开,给上面的嘴吃。

22. 辨識圖形有困難不喜欢玩拼圖。

首先帮助孩子通过图形,联想物品。

锻炼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

在练习拼图的几个阶段:①配对(放在原图上);②形状拼图;③痕迹拼图;④无痕迹拼图。

拼图可以锻炼幼儿的前庭觉。

可以从四片(四个方向)开始,再到六片。

从分组、组合的经历开始。

23.常把數字或文字看錯且寫反或顛倒例如把68寫成86閱讀时或抄寫文字时常會遺漏文字。

前庭觉失调。

治疗:可两个孩子玩拍手游戏:✧伸出你的右手拍一下,伸出你的左手拍一下,伸出你的双手拍一下。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开飞机;……✧一,拍拍手,动二,摸摸头,静三,搓搓绳子,动四,拉弓静五,打打小鼓,动六,咚咚七,小手摇一摇,八,小手放后面九,捂住嘴巴十,安静(先带动孩子的兴奋,在慢慢把情绪稳定下来。

然后动静地快速交替)前庭觉有问题的孩子比较容易亢奋,例如,你给孩子讲故事:我们来到一个森林里,看到一只老虎,啊呜……全班孩子会吓完后接着听故事,但这种孩子还沉浸在“吓”里,半天静不下来。

老师说:“今天的饺子,好不好吃?”他激动地给你说了一大堆。

就是要在他很兴奋的时候,马上做静的工作。

碰到这样的孩子,你可以说:“请你帮我去看看水龙头关好了没有?”✧荡秋千,荡到孩子兴奋时,马上停下来做拼插的工作。

✧做串珠子联系,帮助孩子练习测距,视觉的稳定性✧左手右手拍拍手,左手右手握握手;左手右手拍拍手,左手右手五个手指头;左手右手拍拍手,左手右手握个小拳头。

(锻炼孩子的视觉、听觉、协调和自我控制)✧追视的工作:在墙上连数字涂鸦墙;按数连;孩子听老师的指令:上、下、左、右24. 左撇子是本体觉有问题吗?左撇子是先天的,在4岁以前,已经能发现孩子的优势手。

不要强制纠正,可能造成孩子的左右混淆、口吃等。

右脑发达的孩子点子比较多。

会干扰孩子脑皮质的发展。

25.維持特定姿势有困難尤其像俯臥姿势作超人飛行狀。

单脚立——4岁本体觉单脚跳——4岁半(如做不到就是协调出问题了,因为这是在地面上)26.上課容易分心無法保持坐姿且姿势常東倒西歪。

本体觉问题。

上课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个别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