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测试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核表评分细则及结果解释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核表感觉统合失常诊治的涵义为能让更多教师、家长和医师们了解脑神经生理上感觉统合失常诊治的涵义,进而了解青少年在生理上的困难,以便施给有效的协助,我们以白话描述其诊治实务如下:感觉统合失常的诊治实务,是针对学童或青少年的过度敏感、好动分心、脾气暴躁或笨拙固执等气质,所导致情绪行为上的问题和阅读演算上的困难,从改善太敏感和笨拙的感觉生理著手,同时并用心理学上的支持和行为学习上的增强消弱原那么为手段,促使脑神经系统开展有较良好的感觉统整,配合特殊教育的诊断和课程补救教学措施,加上对家长的辅导,期以最有效方式发挥学困情障学童的潜能为目的。
最近有不少的家长和机构在校外创设感觉统合治疗的环境,体认统合失常的治疗,是辅导情绪障碍和特殊学习困难的重要一环。
感觉统合失常核对表筛选常模的建立感觉统合失常核对表,源自艾雨丝所著?Sensory Integration and the Child?一书中,各综合症候群后面的核对表计六十六项,加上著者所观察并搜集的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情形十三项。
曾长期个别试用,依测试结果和主试人员的意见,数度修正容和用词。
发现由家长勾选相当灵敏,可筛选出孩童过度敏感或笨拙等感觉统合失常的情形。
核对表的正式预试是在台北市国民小学所做的,每班抽样4人合计180人,对题目做鉴别度的分析,把临界值少于3的删除,最后剩下六十四题为核对表的本文〔见表15〕,同时把核对表标题改为较中立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核对表〞,以避开过度生涩的“感觉统合失常〞名词,和误导父母亲勾选得过重或过轻的倾向。
评分方法:本量表适用于6~12岁的儿童,包含64个工程,每个工程分从不;很少;有时候;常常;总是5级评分;量表包含九个因子:Ⅰ、前庭平衡和大脑双侧分化情况Ⅱ、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Ⅲ、触觉防御Ⅳ、发育运用障碍Ⅴ、视觉空间和形态感觉情形Ⅵ、重力〔地心引力、姿势〕不平安症Ⅶ、学习和情绪状态Ⅷ、对压力挫折敏感、自我形象不良Ⅸ、感觉统合整体评估特殊心绪行为分析特殊心绪行为包括阅读和演算困难、好动分心、脾气暴躁和个性顽劣、惧广症和学校恐惧症、讨厌理发洗脸却到处碰摸不停、整洁迅速习惯不良、投球排队和碰撞不停、以及“最近〞成绩暴落和心绪脾气变坏等工程。
儿童感统状况测试、统计及评价

本体觉系统失调
体弱无力
粗大精细活动时用力不当,力度时大时小,分 不清轻重,不怕痛
影响肌力、认知的发展,容易发生危险
本体觉失调
姿势控制不稳,易疲劳 身体动作幅度大、力度控制不良 感觉回馈差,磕磕碰碰 方向感差,闭上眼睛容易摔倒 过分怕黑
本体觉、前庭觉系统失调
眼球控制、姿势控制及平衡差 专心做事时注视困难,身体活动时不能注视 坐不稳,不想动,东倒西歪
儿童感统状况测试、统计 及评价
儿童感觉统合状况概述 儿童感觉统合状况的测试 儿童感觉统合状况的统计 儿童感觉统合状况的评价
生活中常见到这些现象:开车手脚不协调,比如说有 的人经常把离合器、油门和刹车弄混,还有的人分不清左 右,打错方向盘;学生踏步时左手左脚;幼儿完成动作的 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 球等精细动作;写字抄都抄错等等……其实,这都与人的 感觉统合能力有关。
大脑学习发展历程
1、感觉通路的建立:接收、 辨别、调节、封闭
2、感觉动作的发展:儿童发 育的基石
3、身体形象的认识:位置、 运用、功能、形象特点等
4、知觉运动的形成:物理性 质、听说、模仿、完成指令等
5、认知学习的产生:专注力、 注意力等
大脑学习发展历程
认知学习
知觉动作 身体形象
专注力 组织力
幼儿如果爬行少或爬行练习不足或没有 经历爬行,将引起对称性颈紧张反射的动作 不成熟,表现为身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不自 觉地对抗,就容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症,如 视觉和听觉不协调、视觉和动作不协调、听 觉和动作不协调等。
(三)感觉系统能力的测试类型
1、触觉 2、本体觉 3、前庭觉 4、视觉 5、听觉 6、嗅觉、味觉等
本体觉系统功能
感统失调评分表

感统失调评分表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身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意味着儿童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现代化都市家庭中,感统失调的孩子高达85%以上,其中约有30%的孩子为重度感统失调。
(来自“百度百科”)
附注:本表适用于2-5岁学龄前儿童,父母或专业人员可根据孩子近半年的行为出现频率进行计分测评。
(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一、触觉(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二、前庭觉(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三、粗动作(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四、精细动作(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五、听觉与语言(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六、视觉(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七、注意力与活动(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八、学习表现(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九、情绪心理(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十、社会交往(总是:2分,有时:1分,从不:0分)
本文系东方启音言语治疗中心独家撰写,
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儿童姓名: 性别:年龄:年级:生日: 年月日测查日期:家庭住址:邮政编码:爸爸职业:妈妈职业:联系电话:住宅电话: 手机:各位家长:儿童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是身体运动神经系统的良好协调,为了了解儿童学习能力存在哪些障碍,首先要了解他们脑生理和行为发展的状况。
请家长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认真填写下列问卷,题中所述情况只要有一项符合就算。
1.特别爱玩旋转的凳椅或游乐设施而不会晕。
5 4 3 2 12.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而不晕不累。
5 4 3 2 13.虽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门墙。
5 4 3 2 14.行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良,常忘了另一边。
5 4 3 2 15.手脚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时仍显得笨重. 5 4 3 2 16.俯卧地板和床上,头、颈、胸无法抬高. 5 4 3 2 17.爬上爬下,跑进跑出,不听劝阻。
5 4 3 2 18.不安地乱动,东摸西扯,不听劝阻,处罚无效。
5 4 3 2 19.喜欢惹人,捣蛋,恶作剧. 5 4 3 2 110.经常自言自语,重复别人的话,并且喜欢背诵广告语言。
5 4 3 2 111.表面左撇子,其实左右手都用,无固定使用哪只手. 5 4 3 2 112.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穿反. 5 4 3 2 113.对陌生地方的电梯或楼梯,不敢坐或动作缓慢。
5 4 3 2 114.组织力不佳,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
5 4 3 2 115.对亲人特别暴躁,强词夺理,到陌生环境则害怕. 5 4 3 2 116.害怕到新场合,常常不久就要求离开. 5 4 3 2 117.偏食、挑食、不吃青菜或软皮. 5 4 3 2 118.害羞不安,喜欢孤独,不爱和别人玩。
5 4 3 2 119.容易粘妈妈或固定某个人,不喜欢陌生环境,喜欢恐怖镜头。
5 4 3 2 120.看电视或听故事,容易大受感动,大叫或大笑. 5 4 3 2 121.严重怕黑,不喜欢在空房,到处要人陪. 5 4 3 2 122.早上赖床,晚上不睡,上学前常拒绝到校,放学后又不想回家。
感觉统合初级试题及答案

感觉统合初级试题及答案1. 感觉统合是指什么?A. 感觉和运动的协调B. 感觉和情绪的协调C. 感觉和认知的协调D. 感觉和语言的协调答案:A2. 感觉统合失调通常会出现哪些症状?A. 情绪不稳定B. 运动协调能力差C. 社交能力差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感觉统合失调的干预方法?A. 感觉统合训练B. 药物治疗C. 行为疗法D. 环境调整答案:B4.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运动技能B. 改善注意力C. 增强社交能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A. 难以适应新环境B. 难以处理复杂信息C. 难以与他人建立关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教室中可能需要哪些特殊支持?A. 特殊教育课程B. 个别辅导C. 感觉统合训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感觉统合失调的诊断通常由哪些专业人士进行?A. 心理学家B. 医生C. 物理治疗师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感觉统合失调的干预计划应该由谁制定?A. 家长B. 教师C. 专业人士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9.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时,应该注意什么?A. 训练强度B. 训练频率C. 训练环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支持孩子?A. 提供稳定的日常生活B. 鼓励参与社交活动C. 创造安全的游戏空间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ts)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ensory Integration and Praxis Test, SIPT)是一种用于测定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评定量表。
该量表通过对儿童进行一系列的感觉、运动和感知测试,以评估其感觉统合能力的不同方面。
本文将就该量表的背景、测试内容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背景1.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指的是儿童对外界感官信息的整合和处理能力。
这一能力对于儿童的运动协调、学习能力、情绪控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于某些特殊儿童来说,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可能存在较大障碍,这就需要通过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评估。
2. SIPT量表的出现SIPT量表最早由美国克雷格夫人(A. Jean Ayres)博士于1970年设计而成,是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
该量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标准之一。
二、测试内容SIPT量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测试内容:1. 触觉和压力感受:通过对儿童在不同触觉和压力条件下的反应,来评估其触觉和压力感受能力。
2. 运动感觉:通过运动感觉测试,评估儿童对于身体运动的感觉知觉和反应能力。
3. 视觉感受和感知:通过对儿童视觉感受和感知能力的测试,评估其视觉信息处理能力。
4. 平衡与空间定位:评估儿童平衡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
5. 感觉运动整合:通过对儿童感觉和运动的整合能力进行测试,来评估其感觉和运动信息的整合水平。
6. 感觉对话:评估儿童对于感觉信息的适当反应和调节能力。
以上这些测试内容涵盖了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多个方面,能够全面地评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情况。
三、应用SIPT量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发现感觉统合能力障碍SIPT量表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早发现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障碍,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2. 指导康复训练通过对儿童进行SIPT量表测试,可以为康复训练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儿童能够更好地进行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简称SIT)是一种针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简称SID)的干预方法。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个体在接收、处理和利用感觉信息时存在困难,从而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
本实验旨在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观察和评估训练前后儿童在感觉统合能力上的变化。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
2. 评估感觉统合训练在改善儿童行为和学习表现方面的效果。
三、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了30名年龄在6-12岁之间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15名,女童15名。
所有儿童均经专业医生诊断为感觉统合失调。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30名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
(2)实验程序:a. 实验组:接受为期8周的感觉统合训练,每周3次,每次60分钟。
b. 对照组:不接受任何特殊训练,仅进行常规的日常活动。
(3)实验内容:a. 视觉训练:通过观察、辨别、追踪等方式,提高儿童的视觉感知能力。
b. 听觉训练:通过听辨、记忆、模仿等方式,提高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
c. 触觉训练:通过触摸、挤压、摩擦等方式,提高儿童的触觉感知能力。
d. 前庭觉训练:通过旋转、摇晃、平衡等方式,提高儿童的前庭觉感知能力。
e. 本体觉训练:通过拉伸、扭转、弯曲等方式,提高儿童的本体觉感知能力。
(4)实验评估:a. 采用感觉统合评估量表(Sensory Integration Assessment Scale,简称SIAS)对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评估。
b. 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评估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1. 感觉统合能力评估实验前后,两组儿童在SIAS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在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五个方面的得分均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则没有明显变化。
医院感统失调评估报告

医院感统失调评估报告医院感统失调(HSD)是一种由于医院环境的特殊性质而导致的感觉统合功能异常。
在医院中,患者常常经历睡眠不足、光线、声音和人群密集等刺激,这可能会引发不适感、焦虑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对于患者的感觉统合功能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首先,评估医院感统失调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和回答一些特定的问题来进行。
我们可以观察患者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情绪波动等症状。
同时,还可以询问患者对光线、噪音和人员密集等刺激的反应,并评估他们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
其次,可以使用一些量表来评估医院感统失调。
例如,可以使用医院感统失调问卷(HSQ)来评估患者的感觉统合功能状态。
此问卷主要包括注意力、光线和噪音敏感、行为冲动和社交互动等方面。
通过患者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医院感统失调。
此外,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测试来评估患者感觉统合功能的状态。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来评估他们的本体感觉。
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手眼协调能力来评估他们的触觉感知。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专业医疗人员进行,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评估。
最后,一旦确定存在医院感统失调,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干预方法可以包括康复训练、环境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等方式来帮助患者改善感觉统合功能。
环境管理可以通过调整医院环境的光线、噪音和人员密度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情绪调节可以通过心理支持和行为疗法等方式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问题。
总结起来,评估医院感统失调需要综合运用观察、问卷和测试等方法,以获取患者感觉统合功能的全面信息。
只有了解患者的感觉统合功能状态,才能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同时,也需要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关注和支持,以提供一个有利于患者感觉统合功能发展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统失调测试
做个测试,看看你的孩子有没有“感觉统合失调”
以下测试题,回答为“经常这样”的计2分,“有时这样”的计1分,“从不这样”的计0分。
1、孩子打羽毛球时经常接漏球,自述明明看到球的来路,但拍子挥过去却落了空。
2、不敢玩秋千,不是失足从秋千上坠落,就是使尽全力也荡不起来。
3、花很多时间学不会跳大绳,跳大绳的队列一到你孩子这里就中断了。
4、从小不敢在马路牙子上练平衡,把孩子抱到马路牙子上他就哇哇大哭。
5、爱哭,怕见生人,在街上遇到陌生人问路经常会害怕。
6、幼儿园老师反映孩子的参与性不强,譬如大家都在学新的韵律操,惟独你家孩子呆立不动,受了批评也不反驳。
回家来偶尔高兴了,却能将韵律操回忆起来,当然,跳得生涩无比。
7、写作业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笔或少一笔;形近字(如视与祝)经常弄混。
8、学习拼音困难,经常把d看成b,把q看成p。
9、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10、阅读吃力,必须用手指逐行逐字地协助阅读。
11、经常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或者在四则运算中漏掉一个“计算项”。
12、做作业极其磨蹭,同一项作业费时约为同龄伙伴的两倍以上。
13、多动,常常不能自主地去与周围同学打交道。
认识到错误后,下回还会故态复萌。
14、性格暴躁、偏执,达不到目的时,会以在地上打滚、吞食玩具部件等危险方式逼迫父母就范。
15、特别胆小,躲避跟老师同学打招呼,实在躲避不过去了,礼貌用语也说得很含糊不清。
以上15个选项全部完成后,计算一下您的孩子得了多少分:
0-5分:基本上没有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但请回忆一下父母是否在工作方面倾注太多,致使孩子放学后的户外活动减少?缺乏丰富的有情感交流的运动,是感统失调比率逐年上升的起因之一,不可不防。
5-15分:已经有明显的感统失调状况,可依据感觉统合训练专家的意见,在家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如果孩子寄放在老人家中,父母应尽快把孩子接到身边来,一方面,老人没有做训练的体能,另一方面,父母的爱和抚触,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和失调之苦重新找回“我不比别人差”的信心的保障之一。
16分以上:感统失调的状况已非家庭力量所能解决,必须有更多的感统训练器械、模式和专业培训人员加入到孩子的治疗计划中来,父母需要一周两到三次,带孩子到训练基地去,根据医生和专业人员的建议,选择三到四项训练项目,让孩子寓教于乐。
每次训练一小时,坚持三个月后可初见成效。
如果希望孩子的治疗效果得到巩固和加强,家中的感统游戏仍需每天坚持,费时二三十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