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感统失调的症状表现及应对方法-感统症状之欧阳歌谷创编

合集下载

感觉统合失调的识别与干预

感觉统合失调的识别与干预

感觉统合失调的识别与干预一、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这个听起来有些专业的词汇,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

简单来说,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孩子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

感觉统合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多种感觉的统合。

当这些感觉系统不能协调工作时,就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例如,孩子可能对触觉过于敏感或迟钝,对声音过于敏感,平衡感差,动作不协调等。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视觉失调的孩子可能会在阅读、书写或观察事物时出现困难,比如阅读时跳行、漏字,难以辨别相似的图形或颜色。

听觉失调的孩子可能对声音反应过度或不足,难以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话,或者在嘈杂环境中难以适应。

触觉失调又分为触觉敏感和触觉迟钝。

触觉敏感的孩子可能不喜欢被人触摸、拥抱,对某些材质的衣物感到不适;触觉迟钝的孩子则可能对疼痛不敏感,容易受伤而不自知。

前庭觉失调的孩子可能平衡感差,容易晕车、晕船,喜欢旋转或摇晃的活动。

本体觉失调的孩子可能动作不协调,难以完成精细动作,比如系鞋带、扣扣子等。

三、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孕期的不良因素可能会有影响,比如孕妇的营养不良、情绪不稳定、吸烟饮酒等。

早产、难产等非正常分娩的孩子可能更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后天的养育环境也非常重要。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运动和探索机会,或者过度保护,都会影响感觉统合的发展。

长期生活在嘈杂、混乱的环境中,或者家庭氛围不和谐,也可能对孩子的感觉统合产生不利影响。

四、如何识别感觉统合失调家长和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

如果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不稳定、动作不协调等问题,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感觉统合失调。

专业的评估工具也是识别感觉统合失调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测试量表,如感觉统合评估量表,来对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评估。

与孩子的沟通也很重要。

儿童感统失调症状及家庭训练方法九十二种

儿童感统失调症状及家庭训练方法九十二种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九十二种方法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分为:触觉敏感、前庭失调、本体感失调、左右脑平衡失调、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

(1)前庭平衡失调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思考或做事情缺乏灵活性,不会举一反三,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容易串行;写字易颠倒,学了就忘,计算困难,易抄错题抄漏题等。

(3)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紧张、爱挑剔、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5)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

或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6)本体感失调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7)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

观测距离不准,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导致其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不会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差等等。

感统训练预备班 - 感统失调

感统训练预备班 - 感统失调

感统训练预备班 - 感统失调感觉统合失调的几大表现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他们比一般孩子更不安分,挑三拣四,情绪反应与一般小朋友不同,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事物,不能考虑他人的需要。

有些孩子还表现出语言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数学能力差。

3、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别人说的话。

4、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等。

5、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表达能力差,手脚笨拙等。

6、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易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招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

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孩子学习和社会交往的障碍,因为这样的儿童竟有正常或者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无法正常而有效地工作,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和运动的完成。

由于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通常出现于3~13岁,家长由于发现了此类问题才予以干预,所以一般有该问题的孩子的感觉统合训练都要到3岁以后才开始进行。

但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其实越早干预,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来说,就越是有利。

正所谓“防患于未燃”,若等问题发生了再去解决,终究是迟了一步。

所以我们主张尽早给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为孩子日后的发展扫除障碍。

如果你觉得宝宝现在还没有必要进行正式的感觉统合训练,或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训练中心,那么不妨在家里和宝宝做一些这类的游戏,将感觉统合训练融合于游戏当中,既开心又有益。

0-6个月:以吸吮、按摩、伸展、嗅闻、观察、倾听为主*在20-30公分距离内,面对着他作表情,他会注视对方的表情。

*两周起,为宝宝按摩;作肢体伸展。

*于床前或床旁,悬挂旋转且发声玩具,引导追视及诱导转头。

感觉统合失调症状 - 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症状 - 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症状 - 感统失调一、触觉问题1、躲避接触固执于某些物件要时刻抱着才有安全感,不爱玩身体接触的游戏,嫌弃某些质地的衣物。

2、讨厌被触摸讨厌理发、洗澡、刷牙,不喜欢绘画、沙土、泥工等手工作业。

这种情形通常会引发注意力不集中、耐心不足等现象。

3、爱打架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激烈。

二、前庭感觉功能问题1、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端坐、阅读、写字时姿势不正确2、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3、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容易头晕4、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象的细微差别5、逃避或害怕运动,运动中主要用眼睛协调动作三、本体感觉功能问题1、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2、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3、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完成简单动作常常遭遇失败,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4、学习系鞋带、扣钮扣等精细动作困难,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5、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四、综合症状1、好动不安好动不安不见得都是感统失调,周围的环境或大人的误导也可能产生此种现象,但如果所有可能的因素一一排除后仍找不出原因时,感统失调就是好动不安最主要的原因。

2、行动笨拙在学习折纸和使用剪刀方面特别困难,甚至于不会翻跟斗,跳高和跳绳也较差,不敢玩秋千、走平衡台。

3、语言发展迟缓发音牵涉到听觉的辨认能力,唇、舌、声带的使用技巧,词汇的认知更必须依靠视、听、嗅、味、触的综合作用。

感统失调往往会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

4、极端或异常胆小常会出现讨厌摇晃,不敢爬高,无法顺利下楼梯,不敢去游乐园玩,怕旋转木马,甚至练秋千都不敢坐……如果还有重心不稳,情绪特别不安定,身体不灵活的现象,就明显地表现出感觉统合不良的症状了。

5、反应迟钝对高度的恐惧迟钝、转圈子跑根本不晕不累,对痛的感觉也较少,甚至有自虐现象(如:就自己的头发或眉毛,用头撞墙等)。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之欧阳总创编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之欧阳总创编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分为:触觉敏感、前庭失调、本体感失调、左右脑平衡失调、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

1. 前庭平衡失调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思考或做事情缺乏灵活性,不会举一反三,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2. 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容易串行;写字易颠倒,学了就忘,计算困难,易抄错题抄漏题等。

3.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紧张、爱挑剔、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5. 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

或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6. 本体感失调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会口吃等。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7.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协调能力差。

观测距离不准,会使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手脚笨拙(常撞倒东西或跌倒)。

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导致其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不会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差等等。

感统失调的表现及改善方法

感统失调的表现及改善方法

感统失调的表现及改善方法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感统失调的表现及改善方法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药力是无效的,必须通过训练才能纠正。

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症。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造成感统失调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两种:1.生理原因(先天性的)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2.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

常见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有:触觉问题1.躲避接触固执于某些物件要时刻抱着才有安全感,不爱玩身体接触的游戏,嫌弃某些质地的衣物2.讨厌被触摸讨厌理发、洗澡、刷牙,不喜欢绘画、沙土、泥工等手工作业3.爱打架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激烈前庭感觉功能问题1.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端坐、阅读、写字时姿势不正确2.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3.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容易头晕4.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象的细微差别5.逃避或害怕运动,运动中主要用眼睛协调动作本体感觉功能问题1.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2.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3.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完成简单动作常常遭遇失败,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4.学习系鞋带、扣钮扣等精细动作困难,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5.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治疗感觉统合失调游戏1.花式拍球游戏?:给孩子一个皮球,让他练习各种拍球方法。

感觉统合障碍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感觉统合障碍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感觉统合障碍的表现及治疗方法表现
感觉统合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了个体对感觉信息的
处理和整合。

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
1. 感觉过敏:对声音、触摸、光线等感觉过于敏感,可能会引
起情绪反应或回避行为。

2. 感觉不足:对感觉刺激的反应迟缓或减少,可能出现迟钝或
困倦的状态。

3. 感觉选择困难:难以过滤或区分多个感觉刺激,导致注意力
困扰或困惑。

4. 运动协调问题:可能出现运动不协调、笨拙或不稳定的行为,例如走路时频繁摔倒。

5. 社交障碍:可能表现出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困难,不适应社
交互动。

治疗方法
感觉统合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 职业疗法:通过针对感觉统合问题的特定活动和训练,帮助患者提高感觉整合能力,促进感觉适应和自主性。

2. 物理疗法:包括按摩、刺激和体能训练等,以提升患者对感觉刺激的处理和感知能力。

3. 行为疗法:通过认知和行为技巧,帮助患者学会更有效地处理和应对感觉刺激,缓解相关的困扰和焦虑。

4. 教育支持:提供患者及其家人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理解和支持,促进患者适应和发展。

5. 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治疗方法进行个性化综合治疗,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为参考,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体情况进行确定。

如何缓解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

如何缓解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

寻求家人和朋友 的支持和鼓励, 让他们了解你的 症状和治疗过程
加入感觉统合失 调患者互助小组, 与其他患者分享
经验和鼓励
寻求专业心理咨 询师的帮助,获 得心理支持和鼓

保持积极的心态, 相信自己能够克 服困难,恢复正
常生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THANK YOU
汇报人:
诊断和评估的方 法包括:观察孩 子的行为、进行 感觉统合测试、 评估孩子的学习
能力等。
诊断和评估的目 的是:了解孩子 的感觉统合失调 程度,制定个性 化的干预和治疗
方案。
诊断和评估的注 意事项:需要专 业医生进行,家 长和老师的配合
也非常重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2
制定缓解计划
寻求专业帮助
保持乐观心态
添加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 标题 能够克服困难
添加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 标题 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
添加 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师、 标题 心理医生等,获得支持和指导
添加 标题
学会调整情绪,避免焦虑和抑郁
添加 学会放松,如深呼吸、冥想等, 标题 减轻心理压力
寻求支持和鼓励
04
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
坚持训练和调整
坚持训练:每天进行感觉统合训练,逐步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调整训练计划: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
保持耐心:感觉统合失调的改善需要时间和耐心,家长要保持耐心,给 予孩子支持和鼓励 调整心态:家长和孩子都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共同克服困难。
缓解感觉统合失调的 症状
汇报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感统失调的症状表现: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 触觉系统失调
1. 不喜欢被人抱,有时甚至拒绝他人的触摸. 拖手;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却喜欢拥抱别人。

2. 拒绝理发. 洗发. 洗脸。

3. 不喜欢穿鞋,喜欢打赤脚。

4. 不喜欢或特喜欢特定质料的衣服。

5. 喜欢吸手指,触摸生殖器。

6. 偏食. 逃避咀嚼。

7. 对某种感觉特喜欢。

如:玩沙,刮东西。

甚至显得固执而又会拒绝。

拒绝使用某质地的用材。

如:胶泥. 浆糊等。

8. 痛觉迟钝,以致意外碰伤流血而不易察觉。

9. 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发音或小肌肉运动都显得笨拙不佳。

(二) 前庭觉系统失调
1. 喜欢自转,而且转很久不觉头晕。

2. 喜欢看. 玩转动的东西。

3. 喜欢边走边跳。

4. 经常喜欢爬高。

5. 平衡差,走路东倒西歪,经常碰撞东西。

6. 不喜欢把头倒立。

7. 注视. 追视能力弱,数数时常要用手指指着数才能完成。

8. 颈部挺直时间较同龄儿童短,常垂头。

(三) 本体觉系统失调
1. 喜欢他人用力推. 挤. 压。

2. 手脚喜欢用力挥动或用力做某些动作。

3. 动作模仿不到位,常望着手脚不知所措。

4. 俯卧地板时全身较软,把头. 颈. 脑提起特别困难。

5. 坐姿不够稳定,坐时会东倒西歪。

6. 力度控制较差,常会因太用力而损坏玩具或因力度太小抓不住东西。

7. 速度控制较差,跑起来难以按指示停止。

8. 对蹦跳的要求高,喜欢摔跌自己的身体,喜踮脚走。

9. 自伤,咬玩具。

(四) 听觉系统失调
1. 常会掩耳朵或按压耳朵。

2. 对尖锐或拉高的声音一点也不讨厌,甚至喜欢。

3. 有时对很小的声音感兴趣。

4. 在教室里对外界的声音很敏感。

5. 常会听到某种声音而发呆。

6. 对某些特定的音乐固执的喜爱。

7. 特别害怕听某些声音。

8. 对巨响反应较差,甚至无反应。

9. 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五) 视觉系统失调
1. 即使常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害怕。

2. 喜欢看手发呆。

3. 对特定的颜色. 形状. 文字特别感兴趣甚至固执(如:广告纸. 报纸)
4. 喜欢将物件排队。

5. 喜欢斜眼看东西。

6. 喜欢躲在较阴暗的角落。

7. 喜欢看色彩鲜艳. 画面变换较快的广告。

8. 喜欢看风扇或转动的东西。

9. 喜欢坐车,对窗外景色变化非常着迷。

训练方法
各类感统失调的应对方法:
(一)触觉活动
触觉的活动是以手. 脚及全身不同位置接触不同质地的物件,过强不可勉强,应以孩子的感觉需要为依据。

1. 寻宝游戏;
2. 麻布刷身游戏;
3. 吹风机游戏;
4. 人肉三文治或大笼秋压滚游戏;
5. 玩胶泥游戏;
6. 球池游戏;
7. 钻被子游戏;
8. 抓痒游戏;
9. 口腔按摩等。

在训练过程中特别提醒:不要给予儿童突如其来的触觉刺激,如拥抱. 拖手及上述游戏,必须先告诉孩子,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二)前庭觉活动
1. 摇晃和旋转的活动(如:圆桶. 吊桶. 秋千. 转大笼球. 吊兜等)
2. 跳跳床
3. 滑板活动(如:冲滑板. 爬滑板. 滑板推球. 滑板转圈等)
4. 走平衡木. 平衡台等
5. 踩脚踏车
在训练过程中特别提醒:要缓慢安全,没有威胁感,避免强制他们接受。

在进行摇晃和旋转活动时应密切注意孩子的反应:是否有精神不振,脸色发白,呕吐,贪睡等情况,平衡觉训练活动切勿过量。

(三)本体觉活动
1. 关节按压
2. 推“小车”(人力车)
3. 推重物
4. 攀岩
5. 抛接球活动
6. 跳床. 跳球
7. 拉单杠
8. 翻跟斗
9. 倒立摇晃
10. 压大笼球
11. 双人转大笼球
(四)听觉方面
1. 寻找声源
2. 配对声音
3. 听觉统合训练
(五)视觉活动
1. 钻小洞
2. 吹肥皂
3. 玩陀螺
4. 暗室内看手电筒的照射
5. 躲猫猫
6. 暗室内追光
注意事项:
1. 首先要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喜好和习惯,投其所好,并取得他们的信任。

2. 自闭症儿童无安全意识,痛觉迟钝,所以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儿童的安全问题;
3. 不断观察孩子的一些生理需求,如:饿了. 困了. 累了等,因为孩子不能正确表达需求,一般只会以常人不能接受的行为问题来表
示,所以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时处理。

活动要做到动静结合,以免儿童体力不支。

4. 要选择适合于自闭症儿童的环境中进行,将指令简单化,把握好奖励与辅助,制造愉快气氛,耐心培养儿童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

5. 不断观察孩子的感觉需要,以适合其年龄和社会环境的方式,提供其所喜欢或能接受的感觉刺激,并训练孩子主动获得这些刺激的技巧,提高其参与的主动性(如:孩子喜欢身体摇晃,天天有事没事摇晃,我们可以教其使用秋千)。

6. 多给予儿童语言刺激,着重协助语言发展基础行为训练,多与儿童交谈,多给予语言上的奖励。

7. 在活动中,可与多个儿童一起参与,增强互动,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改善其人际关系。

8. 在活动中要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懂得轮换等待,有始有终,礼貌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