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摘要】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呢?激发兴趣、动手操作、探究问题是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方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观念角色知识能力心理

二十一世纪我国刮起的教育风暴,其核心是素质教育。实践证明,旧的教育机制已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直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是责任重大。这就要求教师深刻反思教育现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方法。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的实施,最艰难的是教师,最高兴的是学生,最满意的是家长。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高要求,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人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成才观念

智力超常的天才必竟是极少数的。如果缺乏勇气、意志、勤奋、善于向别人学习等非智力因素,智力再超常也百无一用。中国人不缺智慧和勤劳,却缺少快乐。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了,城市漂亮了,住房变大了,走在街头,看到的却是阴郁、困倦、防备、愤懑的脸。他们快乐吗?没有快乐的生活怎么算是幸福的呢?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学生成为普通的劳动者,因为多数人在某个时期还是必须为生存而奋斗,我们要生存,就必须学习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应尊重普通劳动者,为自己是一位普通劳动者而感到光荣。有的人后来成了领导什么的,那也只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素质教育是快乐教育。

二、转变教师角色

长期以来,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如今已有本质的不同。作为教师,传授的是社会主义和谐之道,引导学生自己去解惑。一堂课的好坏,不仅仅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应着重关注学生悟到了什么。师生之间应平等地切磋、交流问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将成为现实。

新时代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角色的多样性。作为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角色位置。总体来说教师有以下几种角色。

1.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