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的诊断和鉴别【健康小知识】
肌张力及评定(1)

(六)客观评定方法
神经生理学评定----肌电图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失去上位中枢控制,导致 节段内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活性改变,以致出现 电生理变化。
临床上常用肌电图检测F波与H反射 ,F波参数取决α 运动神经元兴奋性,H反射取决突触前抑制水平,因 而了解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首选F波。
二、常见的异常肌张力
(一)肌张力增高 指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肌张力增高的状态
有痉挛和僵硬。 1、痉挛 定义----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病损后,由于脊髓
和脑干反射亢进而出现的肌张力异常增高的症候 群。 病因----很多中枢系统疾病都可造成肌痉挛,如 脑卒中、多发性硬化,脊髓疾病和脑瘫。 表现----患者的肌肉过度活跃而导致不自主的收 缩反应。
检查法:检查者一手固定上臂,另一手握住前 臂,做肘关节屈伸运动。
⑵三角肌检查 体位:上肢伸直置于髂腰肌检查 体位:仰卧位,下肢伸展 检查法:检查者一手握踝关节,另一手放在膝
关节,做屈髋屈膝运动。 ⑷腓肠肌、胫前肌检查 体位:仰卧位,髋膝稍屈曲 检查法:检查者一手置于踝关节,另一手置于
钟摆试验是一种在肢体自抬高位沿重力方向下落运动 中,观察肢体摆动然后停止的过程,通常用于分析痉 挛妨碍自由摆动的状态进行评定的方法。痉挛越重, 摆动受限越显著。
钟摆试验常用于下肢痉挛评定,尤其是股四头肌和腘 绳肌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于检查床缘屈曲,小腿在 床外下垂,然后将患者膝关节抬高至充分伸展位,当 小腿自膝关节充分伸展位自由落下时,通过电子量角 器(或肌电图)记录小腿钟摆样的摆动情况。
检查时注意事项
测定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 感受,使患者了解测试全过程,消除紧张
肌张力检查方法

肌张力检查方法肌张力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肌肉的紧张程度和肌肉的弹性。
肌张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肌肉功能状况,对于一些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肌张力检查方法。
1. 肌张力的触诊检查。
触诊检查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肌张力检查方法。
医生通过手部轻柔地触摸患者的肌肉,来感受肌肉的紧张程度和弹性。
正常情况下,肌肉应该是柔软、有弹性的,而在一些疾病或受损情况下,肌肉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硬度。
触诊检查通常可以用于评估肌张力的大致情况,但并不具有精确度和量化能力。
2. 肌张力的抵抗检查。
抵抗检查是一种通过对患者进行肌肉运动来评估肌张力的方法。
医生会让患者做一系列特定的肌肉运动,然后观察肌肉的抵抗情况。
正常情况下,肌肉应该能够顺畅地完成各种运动,而在一些疾病或受损情况下,肌肉可能会呈现出抵抗不良、无法完成或者过度紧张等情况。
抵抗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肌张力的情况,但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
3. 肌张力的仪器检查。
除了上述的常规检查方法,现代医学还发展出了许多肌张力的仪器检查方法。
例如,肌电图检查可以通过记录肌肉的电活动来评估肌张力的情况;肌力测试仪可以通过测量肌肉的力量来评估肌张力的情况;肌张力测定仪可以通过测量肌肉的弹性和硬度来评估肌张力的情况。
这些仪器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量化能力,可以帮助医生更科学地评估肌张力的情况。
综上所述,肌张力检查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对于评估肌肉功能和诊断一些神经肌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并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希望本文介绍的肌张力检查方法能够对医生和患者有所帮助,促进更准确、科学地评估肌张力的情况。
肌张力异常的分类

肌张力异常的分类
肌张力异常通常指的是肌肉过度紧张或不正常的肌肉张力,可能表现为肌肉过度紧张、僵硬或过度松弛。
肌张力异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高肌张力:
•痉挛( Spasticity):(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和紧张。
这种情况常见于中风、脑性瘫痪等病症,导致肌肉僵硬和运动障碍。
•强直( Rigidity):(肌肉呈持续性的过度紧张状态,不像痉挛那样是短暂性的。
这种情况可能由于神经系统疾病( 如帕金森病)或药物反应引起。
2.低肌张力:
•松弛( Hypotonia):(肌肉过度松弛,缺乏正常的张力和紧张感。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肌肉萎缩或神经肌肉连接异常引起。
3.间歇性肌张力异常:
•肌阵挛( Dystonia):(表现为肌肉痉挛或异常姿势,可能持续性或间歇性出现。
常见的类型包括扭转性肌阵挛、颈部肌阵挛等。
4.其他类型:
•腱反射亢进(Hyperreflexia):(腱反射异常增强,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引起。
•腱反射减退( Hyporeflexia):(腱反射异常减弱,可能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
肌张力异常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脑损伤、遗传因素、药物副作用等。
具体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并根据病因和症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以改善肌张力异常引起的症状和影响。
第七章-肌张力评定技术 (2)全文编辑修改

①腕关节掌屈、背伸; ② 前臂旋前、旋后; ③ 肘 关节屈伸; ④ 肩关节外展; ⑤ 髋、膝关节屈伸; ⑥ 髋关节内收外展; ⑦ 踝关节背屈、跖屈; ⑧ 颈 屈伸、侧屈、旋转
2. 精神因素的影响——紧张和焦虑情绪以及不良的 心理状态都可以使肌张力增高
3. 并发症的影响——有感染、便秘、疼痛、关节挛 缩等并发症时,肌张力可增高
4. 神经状态的影响——中枢抑制系统和中枢易化系 统失衡,可使肌张力发生变化
5. 其他——如局部肢体受压、骨折等外伤或疾病、 烟碱等药物、气温剧烈变化、受试者对运动的主 观控制作用均可导致肌张力发生变化
3. 等速装置评定方法——用于测定肌肉在被动牵 张时所表现的阻力增高。
小结:
1.正常肌张力分类: • 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 2.异常肌张力分类: •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迟缓、肌张力增高(痉挛、 僵硬) 3.痉挛的特征: • 轻度(后1/4)、中度(1/2)、重度(前1/4) 4.僵硬的特征: • 铅管样、齿轮样
6. 可以维持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平衡;
7. 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 变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
8. 在需要的情况下,具有可以完成某肌群的协同 动作,也可以完成某块肌肉的独立的运动动能 的能力 ;
9. 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
(二)异常肌张力评定标准 1. 弛缓性肌张力评定标准
重点!
第二节 肌张力评定
一、肌张力检查方法
(一)肌张力弛缓
1. 检查者拉伸病人肌群时几乎感受不到阻力。 2. 病人不能自己抬起肢体,或当肢体运动时可感
肌张力检查的临床意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肌张力检查的临床意义
导语:肌张力的检查对是一种项比较常见的常规检查,目的是检查肌肉紧张度,这对于肢体出现问题的患者来说是很必要的检查,但是肌张力检查还有很多
肌张力的检查对是一种项比较常见的常规检查,目的是检查肌肉紧张度,这对于肢体出现问题的患者来说是很必要的检查,但是肌张力检查还有很多的意义,对很多疑难的疾病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患者一定要配合检查,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肌张力检查的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肌张力增高肌肉坚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大,关节运动范围缩小。
可表现为痉挛性或强直性。
① 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在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较大,终末时突感减弱,称为折刀(clasp knife)现象,见于锥体束损害。
② 强直性肌张力增高指一组拮抗肌群的张力均增加,作被动运动时,伸肌与屈肌的肌张力同等增强,如同弯曲铅管,故称铅管样强直,见于锥体外系损害。
如在强直性肌张力增强的基础上又伴有震颤,当做被动运动时可出现齿轮顿挫样感觉,称齿轮强直(cogwheel rigidity)。
(2)肌张力减弱肌肉弛缓松软,被动运动时阻力减退或消失,关节运动范围扩大,有时呈过度屈伸现象。
见于周围神经、脊髓前角灰质及小脑病变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怀疑患有肌张力异常的患者。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肌张力检查的临床意义的介绍了,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四肢出现僵硬或是活动困难的症状,千万不要忽视,肌张力的检查可以让人尽快的检查确诊,这对疾病的治疗有很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肌张力异常讲课PPT课件

病例三:患者王某,男性,28岁,因“左上肢不自主抖动半年”就诊,诊断为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异常表现为左上肢屈肌群痉挛。
病例四:患者赵某,女性,52岁,因“颈部不自主扭动3个月”就诊,诊断为痉挛性斜颈,肌张 力异常表现为颈部肌肉持续收缩。
章节副标题
定义与分类
肌张力异常是一 种神经系统疾病, 表现为肌肉紧张 度异常,影响运 动功能。
肌张力异常分为 肌张力增高和肌 张力减低两种类 型,每种类型有 不同的表现和病 因。
肌张力异常可能 是遗传、脑损伤、 药物副作用等多 种因素引起的。
肌张力异常对患 者的生活质量和 健康状况产生负 面影响,需要及 时诊断和治疗。
肌张力异常的康复与护理
章节副标题
康复训练计划
制定康复训练计 划的目的和意义
康复训练计划的 制定原则和依据
康复训练计划的 实施步骤和方法
康复训练计划的 评估和调整
家庭护理与日常注意事项
家庭护理:对患者进行日常 生活照顾,协助完成日常活 动
日常注意事项:注意患者的 饮食、运动和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肌张力异常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章节副标题
诊断标准与流程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症状、家族史、用药情况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肌肉、关节、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尿液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以进一步确诊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要点
肌张力异常的诊断依据 肌张力异常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肌张力异常的鉴别诊断方法 肌张力异常的鉴别诊断标准
物理疗法
肌张力检查方法

肌张力检查方法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止状态下的张力大小,它是维持身体姿势和平衡的重要因素。
肌张力异常可能会导致肌肉僵硬、肌肉疼痛等问题,因此对肌张力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肌张力检查方法。
1. 视觉检查。
首先,通过视觉检查患者的姿势和肌肉状态,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肌肉萎缩、肌肉肥大或者异常姿势等情况。
这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肌张力是否异常。
2. 肌张力测量仪器。
肌张力测量仪器是一种用于测量肌张力的专用设备,通过测量肌肉的电活动或者机械性质来获取肌张力的数值。
常见的肌张力测量仪器包括肌电图仪、肌张力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提供客观的肌张力数据,有助于医生进行科学的评估。
3. 肌张力评估。
通过对患者进行肌张力评估,医生可以通过触摸患者的肌肉来感受肌肉的张力大小。
这种方法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手感来判断肌张力是否正常。
4. 肌张力检查问卷。
肌张力检查问卷是一种常用的肌张力检查方法,通过让患者填写相关的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对自身肌张力感觉的主观描述。
这可以为医生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信息,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肌张力情况。
5. 影像学检查。
对于一些需要进一步评估的肌张力异常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来观察肌肉的结构和形态,以及了解可能存在的病变情况。
这对于明确诊断肌张力异常病因非常有帮助。
总结。
肌张力检查是评估肌肉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肌张力情况。
对于肌张力异常的患者,医生应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恢复肌肉的正常功能。
希望本文介绍的肌张力检查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肌张力检查方法

肌张力检查方法肌张力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肌肉的紧张程度和肌肉功能。
通过肌张力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肌肉状况,帮助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肌张力检查方法。
1. 肌张力检查的常规方法。
常规的肌张力检查方法包括触诊法、被动活动法和主动活动法。
触诊法是通过手部触摸患者的肌肉,感受肌肉的紧张程度和肌肉的弹性。
被动活动法是让患者放松肌肉,医生 passively 移动患者的肢体,观察肌肉的活动度和肌张力。
主动活动法是让患者自行活动肢体,观察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
2. 肌张力检查的专项方法。
除了常规方法外,还有一些专项的肌张力检查方法,如神经肌肉电图(EMG)、肌电图(MEP)和肌力测试。
神经肌肉电图是通过检测肌肉的电活动来评估肌肉的功能和神经传导情况。
肌电图是通过记录肌肉的电活动来评估肌肉的紧张程度和疲劳情况。
肌力测试是通过测量患者的肌肉力量来评估肌肉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3. 肌张力检查的临床意义。
肌张力检查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肌张力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肌肉状况,帮助诊断肌肉疾病、神经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
同时,肌张力检查也可以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指导康复训练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4. 肌张力检查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肌张力检查时,医生和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来确定检查的内容和方式。
其次,要保持患者的合作和放松,避免因焦虑和紧张导致检查结果的误差。
最后,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准确评估肌张力的情况。
5. 结语。
肌张力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对于评估肌肉状况、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在进行肌张力检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注意患者的合作和放松,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
通过肌张力检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的诊断和鉴别
文章导读
肌无力如果是锥体系病变引起的,则一般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
患者在行动间,表现出动作幅度不能正常打开,肌肉坚硬、抖动等。
临床上,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的诊断有可能和先天性肌强直症、手足搐搦症等疾病混淆,应谨慎鉴别。
各种原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都可引起痉挛性肌张力增高。
痉挛性的肌张力增高伴发于锥本束损害,脊髓反射受到易化。
锥体系病变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特点是其肌张力增高有选择性,上肢以内收肌、屈肌与旋前肌为主,下肢以伸肌肌张力增高占优势,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运动患者关节开始时阻力较大,终了时变小即所谓摺刀样肌张力增高。
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和“痉挛”无关,后者单指一种不自主的肌收缩。
痉挛性的肌张力增高诊断
肌张力测定:年龄小的患儿常做以下检查:
①硬度:肌张力增高时肌肉硬度增加,被动活动是有发紧发硬的感觉。
肌张力低下时触之肌肉松软,被动活动时无抵抗感觉。
②摆动度:固定肢体近位端,使远端关节及肢体摆动,观察摆动幅度,肌张力增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