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与形容词不同的重叠形式

合集下载

双音节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形式研究

双音节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形式研究
The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investigated the two-syllable verbs and the adjectives in“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and “Modern Chinese 800 words”.Try to find the he reason and the disciplinarian ,at the same time proposed to the problems of Korean student studying Chinese . The article has fiv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ed the predecessors results and statemated the source of corpus;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s investigated the overlap form as AABB、 ABAB 、 AABB and ABAB of two-syllable verbs and the adjectives ,also contacted the “de” investigated overlap form grammatical function;the forth chapter designed a questionnaire for Korean and finded the problems ;the last chapter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angle of techers、 books and teaching methods.

浅析现代汉语重叠形式

浅析现代汉语重叠形式
她推开门 , 天上的星。 看 “ 看 ” “ ” 有 了短 暂 性 的 意 味 。 看 比 看 具 ( ) 尝 试 二 表
( ) 词 重 叠 的 构词 分 析 一 名 1一 个 不 能独 立 运 用 造 句 表 意 成 分 , 叠 后 可 以独 立 用 、 重
于造句 了, 这一重叠后的新结构是词 。如 : 伯伯 、 孙孙 。 一些 有 词在现代汉语 中还存 在着单用 和重叠 两种形式 。特别是 表亲
重叠 形 式 。

3做定语 , 如 : 、 例
只这一声 , 里里# f 的人全 都愣住 了。 bb 4 做状语 , 、 例如 : 比如 , 有人担心 收入 不够 , 他天天 在讲 , 万一我钱 不够 怎
么办呢? ・
二 、 词 的重 叠 形 式 动
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 ,具有丰富的表义 作用 , 充分地表现 了汉语的多样性 和灵活性 。 对动词重叠这一 语法现象的研究 ,对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
21 年 1 月 0 0 0
Oc .0 t 1 2 0
文 海 艺 苑
Ll R A RY G A LLER Y TE
浅析现代 汉语重叠形 式
黄 艳
( 山东师 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 0 1 ) 5 04
摘 要: 重叠形式是现代 汉语 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 构词 时的重叠 , - v表 示一定的语 法意义 , 可 g ]J  ̄. , - 也
延续 , 因此 觉 得 比较 充 实 。
( ) 化 能 动性 四 强
名词 中除 了“ 意思 ” 的重叠形式 “ 意思意思 ” 是动词 , 在句 子中作谓语外 ,其他大部分 的名词重 叠形式无论 内部构造如
何, 其语法功能与重叠前的语法功能一致 , 以在句子 中充 当 可

浅谈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浅谈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浅谈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班级:08级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XX内容摘要:动词重叠是汉语中极富特色的语法形式,无论动词重叠的范围还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向都是语法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动词重叠的形式和语义条件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分析了动词重叠式的各种语法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动词、动词重叠语法意义语法形式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谈谈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动词重叠的形式关于动词重叠的形式,包括AA式,如:尝尝,玩玩,问问,想想,走走,看看,听听,坐坐,谈谈。

A-A式,如:写一写,歇一歇,看一看,听一听,坐一坐,想一想,玩一玩,搁一搁,评一评,劝一劝,找一找,转一转。

A了A式,如:看了看,坐了坐,歇了歇,揉了揉,想了想,算了算,找了找,转了转,提了提,谈了谈,笑了笑,指了指。

A了-A式,如:摆了一摆,摸了一摸,侃了一侃,说了一说,挑了一挑,哼了两哼,拜了两拜,摆了两摆。

还包括A着A着、AAB、AABB式。

这主要是对动词重叠性质的认识不同、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和汉语本身的原因所致。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形式中,有的属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有的有双音节单纯动词的重叠形式,如嘀嘀咕咕、吆吆喝喝、唠唠叨叨等;有合成词的重叠式,如摇摇晃晃、指指点点、研究研究、拉拢拉拢、粉饰粉饰、洗洗澡、散散步等;还有单音节动词重叠后的加合形式,如来来往往、走走停停、进进出出等。

二、谈谈重叠与重复说到动词的重叠,首先要区分重叠和重复。

重叠是一种词汇的形态变化,通过形态变化来使这个词的语义稍作改变;而重复则属于一种语言运用的技巧,是一种辞格,用这种形式来增加整个句子的语气,增强表达感染力。

如“看看”“听听”“想想”等是单音节动词重叠,但是如“哭,哭,哭!除了哭你还能干什么?”“玩儿,玩儿,玩儿!就知道玩儿!”这些句子中的“哭,哭,哭”和“玩儿,玩儿,玩儿”就属于重复。

动词的非典型重叠形式_AABB式重叠_王云

动词的非典型重叠形式_AABB式重叠_王云

大 众 文 艺大语言研究摘要:动词的重叠形式除ABAB外,还表现为AABB式,本文从动词重叠的AABB式形成的条件、所表现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对其进行论述,以便与动词的ABAB重叠式加以区分。

关键词:动词重叠;AABB式;语法意义;语法功能一般我们认为,动词的典型重叠形式为ABAB,如:分析分析、教育教育、指导指导等,而AABB为形容词的典型重叠形式,如:平平安安、大大方方、冷冷清清等。

但经过近些年学者的研究及大量实例的出现,我们发现动词的重叠也出现了AABB的形式,如:1.我尽量磨磨蹭蹭地洗完手出来,坐回到我原来的位置上,装做什么也没看到,打开了我的作业本。

2.他生活俭朴,自己随身带有针线包,衣服穿破了缝缝补补再穿,总是舍不得丢掉。

3.在这些内部纠纷之中,有的人轻则打打闹闹、跳槽辞职,重则毁厂伤人,使国家集体蒙受损失。

例1—3中的“磨磨蹭蹭”、“缝缝补补”“打打闹闹”就分别是动词“磨蹭”“缝补”“打闹”的重叠方式。

相较于动词的典型重叠形式ABAB,我们把这一类动词的AABB重叠形式称为动词的非典型重叠形式。

形成动词的非典型重叠AABB形式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它表现出怎样的语法意义呢?它又具有哪些特殊的语法功能?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这些问题。

一、动词AABB重叠形式形成的条件从《现代汉语大词典》及北大语料库里的材料显示,构成动词AABB式重叠的动词多数为动作性动词,如:摇摇晃晃、指指点点、走走停停、出出进进等。

这其中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具有原式的动词,即AB本身是一个词,通过重叠原式AB改变形态而得到的,如:洗洗刷刷、哭哭啼啼等;另一种是没有原式的两个动词A和B分别重叠叠加在一起形成的,如:偷偷摸摸、写写画画等。

不管是具有原式动词的重叠形式,还是两个动词重叠的叠加形式,能构成动词AABB式重叠形式的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双音节联合型合成词。

构成重叠式AABB的动词一般都是并列的,这其中又包括两种情况:近义的并列、反义的并列。

动词重叠形式的研究

动词重叠形式的研究

动词重叠形式的研究作者:李晓佳来源:《牡丹》2016年第11期重叠作为一种构词方式,在汉语中是很常见的语言现象。

汉语叠词使用非常频繁,尤其在口语中,叠词表达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叠词中,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最为常见。

本文选择动词重叠为研究视角,旨在分析说明动词重叠的多种形式,并对造成这些不同形式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在汉语中,动词的重叠是一种特殊又很常见的现象。

动词重叠和形容词重叠有十分相似的特征,所以长期以来,动词重叠后常被当作形容词来用,然而重叠动词在特征和语法功能上与形容词重叠有明显的差异。

很多学者从语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研究动词的重叠现象,但由于动词重叠现象复杂,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所以对于动词重叠,需要更具体的研究,例如动词是怎样重叠的,重叠后有多少种形式,以及它们的语法功能等。

本文旨在总结现有研究并且进一步探究动词的重叠形式。

一、动词重叠众说纷纭的原因长期以来动词重叠研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有很多原因,本文就三点主要原因进行阐释。

第一个原因是学者对动词重叠的作用意见不统一。

有人认为,动词重叠仅仅是动词语力的加强而不是另一种语法形式,例如“试试”“试了试”“试一试”“试了一试”。

有人则认为动词重叠是一种新的语法形式,并不是对原来的重复,例如“看着看着”“尝尝”“扫了一扫”“研究研究”。

其他人则认为重叠是一种独立的构词法,一旦动词重叠,词素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动词和补充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原因是重叠的标准不一致,而不同的标准下会组成不同的重叠形式。

有些人认为,严格来说,真正的重叠形式只有一种,即AA型,但在重叠现象中只占很小一部分,有类似的观点认为,其他的重叠都不是真正的重叠,只有AA和ABAB型是。

但多数人认为根据说话人的语态和动词的语力不同,动词重叠可以包括很多类型,例如AA、A一A、A了A、A了一A、A着A着和ABAB。

第三个原因是由于汉语本身的特点。

汉语缺乏屈折变化,词与短语之间的界限本来就不清晰,所以,关于是否将动词重叠单独归为一类动词或将其归为短语类,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重叠形式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

重叠形式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

重叠形式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现代汉语重叠式形容词有多种不同的构成方式,不同类型的重叠式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可能不同。

有的指向动词中心语,有的指向施事主语,有的指向受事宾语,有的指向施事主语和受事宾语。

每一种形容词的重叠式的语义指向主语还是宾语,取决于形容词状语所描写的情状是哪一个成分所具有的。

是主语所具有的,则形容词语义指向主语;是宾语所具有的,则形容词语义指向宾语;主语、宾语同时具有的,则形容词语义指向主语和宾语。

标签:重叠式语义特征语义关系语义指向一、引言汉语形容词有单双音节之分,单双音节的形容词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重叠,重叠前后的形容词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主要是AA式、ABB式。

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主要是AABB式、A里AB式等。

邢福义(1993)指出,现代汉语中,重叠式形容词AABB有两大类:“(一)一个双音节形容词的AABB重叠;(二)两个单音节形容词的AABB叠结。

”例如:“漂亮”是一个双音节的形容词,“漂漂亮亮”是双音节形容词的AABB重叠式;“高”和“低”是两个单音节形容词,“高高低低”是两个单音节的叠结,是形容词AABB叠结式。

本文所指重叠形式形容词包含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和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的所有类型。

现代汉语中,单音节形容词和一般的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太自由,但按某种方式重叠后却能比较自由地充当状语。

如:*“她静地看着远方。

”在汉语中是不成立的,但“她静静地看着远方”却是完全合格的句子。

重叠式形容词作状语,虽然在形式上都可放在动词之前,但各种类型的重叠式形容词状语的语义指向并不一致。

有的指向动词中心语,有的指向施事主语,有的指向受事宾语,有的则同时指向施事主语和受事宾语。

二、语义指向动词中心语语义指向动词中心语的状位重叠式形容词只有一种类型:I类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AA。

例如:(1)半夜,老邱回来了,死死抓着他那个大皮包。

(P67)①(2)那个姑娘正在悄悄打电话。

泰国学生形容词重叠形式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形容词重叠形式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形容词重叠形式偏误分析作者:Wirunpat Sriphruethiwong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2年第01期摘要:形容词重叠式是汉语的一个重要语法点,也是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

本文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类型、重叠条件和形容词重叠的语法功能对汉语形容词重叠式进行了归纳和探讨。

同时,为了研究泰国大学生对汉语重叠形式的掌握情况,笔者向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文专业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对问卷中出现的形容词重叠式偏误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对形容词重叠式的使用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错误:重叠形式错误、搭配错误、句法错误和“的”的缺失。

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填补国内外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形容重叠式研究的空白,促进对泰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形容词重叠式偏误分析泰国学习者一、引言汉语的形容词重叠形式是一个很复杂的语法点,也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笔者发现大部分汉语学习者对形容词重叠式掌握与运用情况并不理想,一部分学习者对其采取逃避态度,尽量避免运用形容词的重叠式,另一部分学习者在运用形容词重叠式的过程中则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错误用法。

因此,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形容词重叠式时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

二、形容词重叠形式综述(一)形容词重叠形式的类型和条件汉语形容词重叠式按照重叠的形式可以分为:AA式,如“白白”;AABB式,如“高高兴兴”;ABAB式,如“雪白雪白”;ABAC式,如“笨手笨脚”;AAB式,如“黑漆漆”;A里AB 式,如“小里小气”;等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重叠。

曹金芳(2006)总结了形容词如果要进行重叠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该形容词意义中要有量的变化,如“长”“短”;其次,形容词的意义要有一定的形象性,如“高兴”“雪白”;第三,形容词带有褒义色彩,如“漂亮”。

(二)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法功能上的扩展和限制相对于基式,形容词重叠式在句法功能上更加灵活,所受限制也更小。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研究-杨琼芳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研究-杨琼芳

云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动词重叠现象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姓名:杨琼芳二零一一年二月十七日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动词重叠现象杨琼芳摘要: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最早被关注的现象之一,不论是在口语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之中,动词重叠都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现象。

动词重叠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就几个基础性的问题加以分析探讨。

关键词: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现象重叠是汉语构词和构形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重叠式,可以在原词的基础上产生某种意义。

词语的重叠用法,特别是动词的叠用,在现代汉语中非常广泛,是语用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语言学界曾经做过许多论述和分析。

据统计,已经发表的有关学术性文章在百篇以上,涉及重叠的各个方面,我国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这一课题,60年代取得了较大的进步,70年代开始了对动词的专门研究,80年代的研究更加深入,90年代末重点对动词重叠的一种特殊形式“AABB”式进行讨论,近年来结合方言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动词重叠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这个问题上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一系列的有关论著展现在我们面前,但学术界一直以来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

本文就几个基础性的问题加以分析探讨。

一、词语重叠的性质(一)词语重叠重叠是使某语言形式重复出现的语言手段,是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等亚太地区语言中常见的现象。

1、重叠之前的形式称为“基式”,重叠之后的形式称为“重叠式”。

由基式到重叠式的生成过程、重叠式的语言表现和重叠的作用等异常纷繁复杂,但从语言的不同层面看,大约可分为非词重叠、词语重叠、语句重复三类。

(1)非词重叠:非词重叠的基式为一个音节(如“看、说”)或一个语素(如“玩、走”),重叠后构成一个词(“看看”、“说说”、“玩玩”)或一个构词成分(“走走”)。

显然非词重叠是构词法层面的重叠。

(2)词语重叠:词语重叠的基式为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重叠后构成一个超词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