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的认识和运算
数与数字的认识及运算

数与数字的认识及运算一、数字的认识1.数字0的认识:0是一个没有正负之分的数字,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自然数的一部分。
2.数字1的认识:1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分界线。
3.数字2的认识:2是质数,也是偶数,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数字。
4.数字3的认识:3是质数,也是奇数,是三角形内角和的基本数。
5.数字4的认识:4是偶数,是2的平方,也是四边形的边数。
6.数字5的认识:5是质数,也是奇数,是五角星的基本数。
7.数字6的认识:6是偶数,是2和3的乘积,也是六边形的边数。
8.数字7的认识:7是质数,也是奇数,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数字。
9.数字8的认识:8是偶数,是2的立方,也是八边形的边数。
10.数字9的认识:9是奇数,是3的平方,也是九边形的边数。
11.数字10的认识:10是偶数,是2和5的乘积,也是十边形的边数。
二、数的运算1.加法运算:加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2.减法运算:减法是指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它们的差。
3.乘法运算:乘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4.除法运算: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的大小是另一个数。
5.乘方运算:乘方是指将一个数自乘若干次,得到的结果称为该数的乘方。
6.开方运算:开方是指将一个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等运算,得到的结果称为该数的开方。
7.分数运算:分数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
8.小数运算:小数是指将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割,得到的部分称为小数。
9.整数运算:整数是指没有小数部分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10.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基本的算术运算。
三、数的性质1.交换律:加法、乘法、减法和除法都具有交换律,即a+b=b+a,ab=ba,a-b=b-a,a/b=b/a。
2.结合律:加法、乘法、减法和除法都具有结合律,即(a+b)+c=a+(b+c),(ab)c=a(bc),(a-b)-c=a-(b-c),(a/b)/c=a/(b*c)。
二年级数学教案:数字的认知与计算

二年级数学教案:数字的认知与计算作为二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的认知与计算,是对学生进行数学启蒙的重要课程。
数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数字的认知和计算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的必备要素。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以数字为主线,帮助学生认识数字、掌握数字计数、加减法口算等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1. 认识数字2. 掌握数字计数的方法和技巧3.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口算方法4. 强化数字视觉识别能力二、教学重点1. 认识数字字,领会数字所代表的实际含义,建立数字概念。
2. 数字计数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数字计数的方法和技巧,如数数游戏、计数竞赛等,增强数字计数的兴趣,提高计数效率。
3. 加法和减法口算针对具体的口算题,采用分组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加减法口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口算水平。
4. 数字视觉识别通过数字识别游戏、数字配对游戏等多种教具手段,提高学生数字的视觉识别能力,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巩固数字概念。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认识数字字,理解数字所代表的实际含义。
并通过小游戏、趣味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数字概念。
2. 数字计数形式多样的数字计数游戏、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竞争中自由安全地学习数字计数。
并通过分组训练形式,让学生逐步提高计数效率。
3. 加法和减法口算本课程将以加法和减法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口算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将通过分组训练、实际应用、趣味计算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初步强化、适度深化、加强运用等多阶段的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口算水平。
4. 数字视觉识别通过数字识别游戏、数字配对游戏等教具手段,帮助学生提高数字的视觉识别能力,加深对数字的印象,巩固数字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还将适时开展字母和数字的配对活动,提高学生对字母和数字的区分能力。
四、教学方法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直观性:采用数字卡片、数字磁贴、数字图形等教具手段,直观呈现数字,帮助学生建立数字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与数学运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数字与数学运算孩子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数字和学习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
一、认识数字数字是我们用来计数和表示数量的符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的身影。
比如说我们的年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等。
数字分为0、1、2、3、4、5、6、7、8、9这10个基本数字。
通过不同的组合,我们可以得到无穷多的数字。
当我们学习认识数字时,可以用一些简单有趣的游戏来帮助我们记忆。
比如说,我们可以找一些数字卡片,每个卡片上都写着不同的数字,我们可以按照顺序排列这些数字,或者通过游戏的方式,让我们对数字的认识更加深入。
二、数学运算在数学中,有四种基本的运算,它们分别是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1. 加法加法就是将两个或者多个数合并在一起,得到一个总数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有3颗苹果,再加上2颗苹果,那么总共就是5颗苹果了。
2. 减法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有5颗苹果,吃掉了2颗苹果,那么剩下的苹果就只有3颗了。
3. 乘法乘法是将两个或者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过程。
比如说,如果我们有3排书架,每排书架上有5本书,那么总共的书就有15本。
4. 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的大小相同,得到每份的数量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有15本书,要平均分成3堆,那么每堆的书就有5本。
在进行数学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规则。
比如说,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即数的顺序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减法和除法不满足交换律,数的顺序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三、练习题现在,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我们对数字和数学运算的认识。
1. 请计算:2 +3 =7 - 4 =3 × 5 =20 ÷ 4 =2. 请你找出下面数列中的规律,并写出下一个数是多少:1, 3, 5, 7, 9, ...3. 小明有8颗苹果,小红有5颗苹果,请问他们两个一共有多少颗苹果?4. 阿姨有15张糖果,她要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张糖果?大家可以动动脑筋,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备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2.教学总结
在教学“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读写数字0至10,理解数的比较和加减法运算的逻辑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他们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也表明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观察: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互动情况,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测试:可以适时进行小测验或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数的读写、比较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详细介绍数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数的概念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数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数的概念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数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数解决实际问题。
3.确定教学媒体使用:在教学中将使用一些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如PPT、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示例,教学卡片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实物模型则用于直观展示数的比较和加减法运算。通过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1~5的数字认识、数数、写数、加减法运算等基本知识。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童趣,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但对于1~5的数字认识、写数、加减法运算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算能力较弱,需要教师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5的数字认识、数数、写数、加减法运算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5的数字认识、数数、写数、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写数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认识数字和加减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实物等直观物品,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字和加减法运算。
4.分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实物、图片、PPT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小棒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1~5的数字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数字间的规律,自然引入1~5的数字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1~5的数字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初级数学教案:认识数字及简单的加减法

初级数学教案:认识数字及简单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认识数字1~10。
2.学习数字1~10的书写方法,掌握书写规范。
3.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符号。
4.学会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口诀,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数字1~10的认识及书写方法,简单加减法口诀的学习与掌握。
难点:减法的概念及减法口诀的学习与掌握。
三、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1.引入引入课程的主题,通过生活中简单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今天我们在幼儿园门口数过了很多椅子,请问有多少把椅子呢?2.认识数字1~10通过实物美术设计展示每个数字的形态、颜色和声音,指导学生在记忆数字的同时,加强数字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并多次让学生玩数字拼图、排序、排列等游戏,增强记数和数序概念。
3.数字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从数字的组成部分出发,通过指法训练和手工活动,辅助学生学习数字的笔画和基本构成,指导学生如何在纸面上书写数字,逐渐形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4.简单加减法概念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符号和意义,提醒学生注意加减法的本质。
口诀的学习:根据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事例,向学生讲解简单加减法口诀,如:1+1=2,2+1=3,3+1=4,玩具变成了4个(加法口诀示例);3-1=2,2-1=1,1-1=0,剩下0个(减法口诀示例)。
口算操练:教师指挥学生快速在黑板上口算简单加减法,鼓励学生用口诀、用数字拼图、用手指等各种方式操练,达到不走神和不出错的目的。
5.练习通过学生互动或小组活动,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思维反应。
针对不同学生口算速度和级别设置适当的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锻炼。
6.总结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提问学生今天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并请学生口述数字1~10的书写方法和口算口诀,鼓励学生归纳总结。
同时,鼓励学生上课后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复习提纲一、知识要点1.自然数是指数物体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既可表示事物的多少(基数),也可表示事物的次序(序数),如“6个同学”中“6”基数,“第6个同学”中的“6”是序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自然数“0”表示。
2.零的作用:①表示数的某位没有一个单位,起占位作用。
②表示数位。
在读、写数时,某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
③还可以作为界限。
如“某时气温是摄氏零度”,这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
3.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负数的初步认识:①像+3 +15 +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3”读作“正3”,“+”是正号。
通常“+”省略不写。
像-6 -10 -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6”读作负6,“-”是负号。
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③正数和负数可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4.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①整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数或写数时,先分级(从右向左每四位一级),再从高位到低位逐级读或写。
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写数时,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5.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时,先找到万位或亿位,再在万位或亿位上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在后面写上“万”或“亿”,要用“=”符号。
省略一个数某位后面的尾数取近似数后,要用“≈”符号。
6、小数的意义:把整数“l”平均分成l0份、l00份、l000份……这样的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7.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由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按照一定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就叫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的位数是无限的,简写时,一般只写出它的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各记一个实心小圆点。
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 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比较和排序- 数的分类和归纳2. 数的运算-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加法和减法的口算技巧- 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问题3. 数的应用- 数的表示和分解- 数的计数和测量- 数的时间和日期4. 图形认识- 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命名- 图形的属性和特征- 图形的组合和分类5. 图形的应用- 图形的绘制和构造- 图形的变换和对称- 图形的应用问题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 日常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 期中评价:通过小测验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 期末评价:通过考试和综合评价,全面评估学生对整个学期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能力。
教学资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数学教具:计数棒、计数球、几何模型等- 多媒体教学软件和课件参考文献- 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数学教学大纲指导意见(一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的认识和运算 (一)整数和小数的认识 一、填一填。
1.一个数是由六个亿,八个十,五个一,三个千组成的,这个数是( )。
2.一个七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位上是5,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精确到万位,约是( )。
3.用两个“6”,八个“0”组成十位数,在只读一个零的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4.
≈6亿≈7亿 5.观察下面数的规律,接着填。
(1) 2,3,5,8,13,( ),( ) (2)1,3,8,16,27,41,( )
6.某人只记得友人的电话号码是,还记得最大的数字是7,各个数字不重复,拨通友人电话,此人最多需试打( )次。
7.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如果这个数加上5,则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就相同,这个两位数是( ).
8.近似值15.68是由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取得的,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9.甲乙两数的和是147.4,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是乙数,甲数是( ),乙数是( )。
10.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9,其中第一个数是7.9,比第三个数少0.6,则第二个数是( )。
11.把0.932扩大100倍后,9在( )位上,它原来在( )位上,如果要使9在百分位上,这个数应该是( ),是原数的( )。
12.一个九位数,以亿为单位的近似数是10亿,那么这个数的亿位上的数字是( ),千万位上的数字最小是( )。
13.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05,这五个数是( )、
( )、( )、( )、( )。
14. 0.42的计数单位是( ),它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15.最小的三位小数是( ),它比十分之一少( )。
二、选一选。
1.用3个9和3个0写出只读两个零的六位数是( ) A. 909900 B. 900909 C. 990009
2.若规定向西为正,则小明走了-15米表示( )
A.向西走了15米
B.向东走了15米
C.向北走了15米 3.在“1—100”一百个自然数中,数字“9”共出现了( )次。
A.10 B. 11 C. 19
D.20
4.连续六个自然数,前三个数的和是90,那么后三个数的和是( )。
A.90
B.98
C.96
D.99
5.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000
1
是12.5,要得到原数,需要把小
数点( )。
A.向左移动两位
B.向右移动两位
C.向左移动三位
D.向右移动三位
6.6÷7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则小数点右边第20位上的数字是( )。
A. 8
B. 5
C.7
D. 3
7.两个数相乘,积是14.4,如果两个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 )
A. 1.44
B. 0.1444
C. 144
D.1440
8.小红在算账时,发现账面少了71.1元,经查原来是把某一笔钱的小数点点错了一位,则这笔钱为( )元。
A. 63元
B. 79元
C. 81元
D. 71.1元
数的认识和运算 (二)数的整除 分数和百分数 一、填一填
1.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一位数是( )。
2.既能被2整除,又是3的倍数,还有因数5的最大三位数是( )。
3.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0,这三个连续自然数是( )、( )、( )或( )、( )、( )。
4.两数相除时,商是12,余数是26,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总和是480,那么除数是( ),被除数是( )。
5.一个数百位上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写作(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6.7
3
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7.153里面有( )个20
1
,有24个)(1,有( )个1%
8.有一根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的长度是原来这根
绳子长度的( ),每段长( )。
9.分数单位是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的倒数是( ).
10.六(1)班有45人,其中92 体育没有达到合格标准,这个班的达标率是( ).
11.六年级二班有50名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8%,有( )人缺勤。
12.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
2
,女生人数比男生多( )%.
13.一个分数,分子扩大4倍、分母缩小3倍后是9
4
,这个分数
是( )。
14.
)(8
=15÷24=( )
:48=( )%=( )(小数)
15.找规律填数:61、31、21
、( )、6
5、( )。
二、选一选。
1.下面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
A. 3.14
B. π
C. 3.14
D. 7
22
2.下列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
A. 129
B. 127
C. 2019
D. 25
7
3.把甲班人数的5
1
调入乙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班比乙班
A.多51
B.多52
C.多3
2
4.一项工作计划10天完成,已经做了3天,做了这件工程的( )。
A. 101
B. 310
C. 10
3
5.含盐10%的盐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 ) A. 1:11 B. 1:10 C. 1:9
6.一个数的14
3是5,那么这个数的73
是( )。
A. 7
B. 8
C. 9
D.10
7.某地今年柑橘产量比去年增加一成半,今年产量是去年的( ) A. 95% B.115% C.105% D.150% 三、判断题。
1.甲乙两个分数,如果甲分数比乙分数大,那么甲分数的分数单位一定比乙分数的分数单位大。
( )
2.一个分数的分母缩小2倍分子扩大3倍,这个分数就扩大6倍。
数的认识和运算 (三)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定律 一、填一填。
1. 两数相减差是15,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00,减数是 ( ),被减数是( ).
2.两数相除(除数不为0),如果被除数、除数都扩大10倍,商( )。
3.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51,这两个数是( )和( )。
4.在○里填上“ > ”、“ < ”或“=”。
125
125
125÷43125 125125
643×6 43×43÷6 6×3
1
5.已知一个因数加上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和是13,其中一个因数是2.5,另一个因数是( )。
6.把25分成两个自然数的和(都大于0的自然数),分成( )和( )时,这两个自然数的积最大,积最大是( );分成( )和( )时,这两个自然数的积最小,积最小是( )。
7.用1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面积最大是( )。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85 +127 + 83 + 125
528+(272-96) (31 + 41 + 5
1
)×60 1.25×4×25×8 9+99+999+9999+99999 125 × 64 45 × 98 101 × 26 三、列式计算
1. 87除14的商减去5个6
1
,差是多少?
2.小明把一个数除以32错算成了乘3
2
,结果是24,正确的答案
是多少?
3.甲数的32
是18,它的25%比乙数少25,乙数是多少?
4.甲是乙的4
3
,甲增加6后,甲与乙的比是3:2,求甲乙原
来各是多少?
5.0.21除以0.6的商加上2.4乘 41
的积,和是多少?
6. 12
7
与它的倒数的积减去81 所得的差,除以0.375,商是
多少?
7.甲乙二数之和是142,甲数除以乙数商得6,余数是2,求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
冲刺奥数——变形约分
1. 120092008200920072008-⨯⨯+
2. 201012009200820082008+
÷
3. 11.1×4÷9×3÷7.4×2
4. (873×477-198)÷(476×87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