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ppt
第十章行政监督

2、国家审判机关监督(人民法院监 督)
是适用法律的判断机关,主要是通过行政审 判实现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 审理行政案件。 审理与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有关的刑事 案件。 审理与国家公务员有关的民事案件。 通过司法建议通知书、司法建议书等形式, 向有关机关及其主管部门提出改进工作的 意见和建议。
6、新闻媒体监督(舆论监督)
新闻媒体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电影、 音像和网络等。
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反映 人民呼声; 通过采访、调查、发表评论、跟踪报道、群众 信访受理等途径,采用批评、建议、谴责、曝 光等方法,督促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改进工作 作风和方法,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正确、顺利地 开展。
3.行政“经济人”假设理论
对人性的假设,特别是由对人的缺陷性 的考虑而设立的政治监督或行政监督制 度,古今中外都不乏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行政监督体系
一、 内部监督体系
上下级监督: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下级对 上级的监督; 职能监督:业务监督; 监察监督:检查督促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 遵纪守法、履行职责并对违法实施惩处; 审计监督:财政收支审计监督、以严肃国 家财经纪律、减少公共财政领域的弊端。
第三节 行政监督制度的完善
一、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历史沿革
1.御史纠察制度:以督百官 2. 言官谏诤制度:以正君主 3. 地方监察制度:以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 统一。
新中国行政监督制度发展历程
1 、 1949 - 1954 年。政务院就设立了人民监察委 员会,负责监督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履行 职责。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内设立人民监 察委员会。 2 、 1954 - 1959 年,国务院改设监察部,对国务 院各部门、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国营企业等实行 监督。各省市设立了监督厅、局、处。 3、1959-1982年。1959年4月18日,第二届人大 第一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议案决定撤销监察部。 4、1982年至今,行政监督逐渐恢复阶段。
行政监督概述(PPT 56页)

• 2、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 检察院和法院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 • 特点:解决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问题
,直接产生法律效果。
2020/7/17
• 3、政党的监督 • 执政党的监督,其监督形式: • (1)通过制定方针来导政谋政,督促政府及工作人员
履行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 • (2)对党员进行教育、约束,以促进依法行政、谋取
2020/7/17
• (2)内容和形式 • 检查执行法律、法规及重大方针情况; • 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审查政府的发展规划、预算、决算,及执行情况报告; • 审批或备案颁布的行政法规、规章,改变或撤销政府违法
或不当的法律文件、决策和命令; • 对政府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的质询和询问; • 监督、检查政府处理人大代表的提案和意见; • 视察、检查政府工作,组织对待定问题的调查; • 选举、决定、罢免政府机关的主要领导人等。
第十三章
行政监督
2020/7/17
职 务 犯 罪
2020/7/17
2020/7/17
2020/7/17
行政监督的意义
• 1、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国家法 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 2、支持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法定权力,保 障宪法、法律、法规实施。
• 3、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 4、惩治腐败,克服官僚主义,推进廉政建设。
因而引起的。 • (2)必须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和
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发生。 • (3)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形式为赔偿,如
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或赔偿金钱等 。
2020/7/17
四、反腐倡廉制度
• 一、系列法规 • 公司法 • 反不正当竞争法 • 行政许可法 • 招投标法 • 政府采购法 • 建筑法 • 商业银行法 • 税收征收管理法 • 药品管理法等
司法考试资料《行政法》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第⼗章⾏政法制监督主体
第⼀节⾏政法制监督概述
⼀、⾏政法制监督的概念
⾏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机关、司法机关、专门⾏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组织依法对⾏政主体及国家公务员⾏使⾏政职权⾏为和遵纪守法⾏为的监督。
⼆、⾏政法制监督与⾏政监督的区别与联系
(⼀)⾏政法制监督与⾏政监督的区别
1、监督对象不同。
2、监督主体不同。
3、监督内容不同。
4、监督⽅式不同。
(⼆)⾏政法制监督与⾏政监督的联系
1、两种监督的总⽬标相同。
2、两种监督主体有部分交叉。
3、两种监督有时相互结合进⾏。
第⼆节⾏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种类及监督内容
⼀、国家权⼒机关的监督
(⼀)全国⼈⼤常委会对⾏政⽴法的监督
(⼆)省、⾃治区、直辖市⼈⼤常委会对地⽅政府规章的监督
(三)其他地⽅国家权⼒机关对相应地⽅⼈民政府规范性⽂件的监督
(四)国家权⼒机关对各级⼈民政府组成⼈员的监督
⼆、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民法院的监督
(⼆)⼈民检察院的监督
三、专门⾏政监督机关的监督
(⼀)⾏政监察机关的监督
(⼆)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
四、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组织的监督
本章思考题:
1、简述⾏政法制监督与⾏政监督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我国国家权⼒机关对⾏政机关的监督。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ppt

!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是两个概念,
行政法主体包含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
按产生方式分
固有职权
授予职权
行
行政羁束权
政
按选择度分
职
权
行政裁量权
按内容分
行政立法权、行政决策权、 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 行政执行权、行政制裁权、 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委 托权、行政司法权
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
国家行政机关是指国家根据其统治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 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 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以及相应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 管理、指挥和监督的国家机关,即狭义上的人民政府。
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
国家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 行机关,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报 告工作。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
具有高度政治性和权威性 具有执行性和法律从属性 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 具有统一性和层级性 具有社会性、专业性和服务性
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是指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 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处于被管理地位的组织和个人。
行政相对人的范围很广,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 外国组织、外国人。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 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 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 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调解权
10第十章 行政监督

(二)行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行政监督主体:中国现阶段的行政监督主体, 1.行政监督主体:中国现阶段的行政监督主体,包 括国家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的行政监督两个方面。 括国家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的行政监督两个方面。 行政监督客体: 2.行政监督客体:行政监督的指向和客体应当是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 行政监督内容: 3.行政监督内容: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 务员在执行公务和履行职责时的失范行为和失效行为进 行监督。 行监督。 行政监督标准: 4.行政监督标准:行政监督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 监督标准的多维性。其标准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监督标准的多维性。其标准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宪法标准。( 法律标准。( 纪律标准。( 。(2 。(3 。(4 (1)宪法标准。(2)法律标准。(3)纪律标准。(4) 公共政策标准。此外,还有职业道德标准、合理性标准 公共政策标准。此外,还有职业道德标准、 等等。 等等。
法院进行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有下列四种:(1 法院进行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有下列四种:(1) :( 违宪审查: 违宪审查:在这里指以司法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建 立的一种对立法行为和行政行为是否违宪进行审查和裁 决的司法审查制度。 (2)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公民、 决的司法审查制度。 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有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 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有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以行政机关 。(3 刑事诉讼: 为被告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3)刑事诉讼:指国家司 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 程序,解决被告人是否犯罪和应否受刑事惩罚的活动, 程序,解决被告人是否犯罪和应否受刑事惩罚的活动, 。(4 民事诉讼: 是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 。(4)民事诉讼:指国家司法 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案件独立审判的活动, 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案件独立审判的活动,和刑事 诉讼一样是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 。
行政监督(PPT55页).pptx

二、主管监督
主管监督是指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 部门对其下属相应的工作部门的监督。
22
三、职能监督
职能监督是指政府各职能部门就 其所主管的工作,在自己职权范围内 对其他部门实行的监督。
23
第三节 专门监督
监察监督 审计监督
24
一、监察监督
监察监督的含义 监察监督的特点 监察监督的作用 监察监督的权限 监察监督的原则
11
(三)行政监督的种类
根据行政监督的主体可以分为:党的监督、权力机 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 民群众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根据行政监督的系统关系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 部监督。
12
根据实施行政监督的时间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根据行政监督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一般监督和专业监督。 根据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 根据监督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有组织的监督和无组织的监督。
25
(一)监察监督的含义
监察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专司监察职能的监察部门对其他行政机关 及其工作人员实行的监督、纠举和惩戒活动。
(二)监察监督的特点
监察监督由政府所属专司监察职能的监察机关实施。 监察监督是范围广泛的综合性的行政监督。 监察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具体的行政监督。 监察监督机关享有国家赋予的权力,其监察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务 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权力不受制约,必然导致腐败。 监督是制约权力的基本途径
7
走进行政监督
媒体曝光是行政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和各地类似的节目, 披露了许多违法乱纪的人和事,扶正祛邪,很受群众 欢迎。那些违法乱纪的单位和人员,就怕公开曝光。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ppt

行政法制监督的含义、构成 国家政行为概念和特征、分类 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第十章 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概念与特征 行政立法的分类 行政立法的原则 行政立法的程序
第十一章 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的涵义、性质和特征 行政许可的分类 行政许可的程序
第十二章 行政强制
行政强制含义,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 特征、性质、主体,行政强制执行的类 型,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
第十三章 行政合同
行政合同 ——概念 ——特征 ——种类 ——履行原则
再 见 !(第二讲完)
视频资料来自省电大! PowerPoint制作:郑朋树 视频/PowerPoint整合编辑:扈辉
行政法制监督

一、行政法制监督概述“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1]孟德斯鸠的这些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任何权力脱离了监督就必然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行政权是一种作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权力,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监督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
而时下,由于行政立法和行政裁判职能的出现,使得行政权向立法权和司法权领域扩张,因此如何更好地对行政权进行监督,使其正当有序的运作,实现依法行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行政法制监督概念行政法制监督是指一切有监督权力的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行为的监督,扩展来说,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专门监督机关及其广大公民和社会组织对行政主体及其行政行为所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监督。
包括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层级监督、相互之间完全没有组织隶属关系和内部管理关系的行政主体间的监督、执政党的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监督,以及公民个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西周时已经形成了监察制度的雏形,到汉朝时已经设置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形成了完备的监察制度。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高效能的监督,才会有民主的政治。
我国的监督体系建立较早,建国初期,就从制度与实践两个层面创设了监督体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督体系;但在50年代后期,随着效仿苏联模式,我国的政治体制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主义达到顶峰,我国已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遭到严重践踏,行政法制监督已经没有了生存之地;行政法制监督的这种弛废状态一直持续到十一界三中全会。
十一界三中全会后,经济的发展,民主与法制制度的不断加强,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制监督体制逐步形成。
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指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是行政主体实施的一种行政行为,又可分为专门监督和非专门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 一、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 • 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
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 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国 家公务员、其它行政执法组织和执法人员,行 使行政职权行为和遵纪守法行为的监督。
• 二、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种类及监督内容
• 【案例】某县税务局局长刘某自1994年担任局 长以来利用职权以权谋私,中饱私囊。1994年 6月,刘某乘其所辖一企业开张,需办理税务 执照而有求于税务局之机,先后接受该企业港 币2000多元及金笔一支。1995年,刘某向县电 器厂、县开关厂等企业索取财物,并要求这些 企业请吃请喝。1996年经群众举报,该县监察 局对刘某的行为及其相关事实进行了周密调查, 经多方取证,认为刘某已经违反了有关行政管 理法规,因而予以正式立案。同年,县监察局 向县人大汇报情况,县人大经过调查核实,于 1997年免去刘某税务局长的职务。
• 问:本案中,具体说明涉及哪些行政法制监督 类型?
• 参考答案
• 1、群众举报,属于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 组织的监督。
• 2、监察局对刘某的行为及其相关事实进行了 周密调查,属于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监督。
• 3、人大经过调查核实,免去刘某税务局长的 职务,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 思考题
• 1、什么是行政法制监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当堂练习
• 1、在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下列属于国家权力机关 监督行为的有( )
• A、省人大常委会对省政府行政立法行为的监督 • B、省人大常委会受理公民刘某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 • C、省人大通过决议,罢免该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 D、省人大通过决议,罢免该省某副省长 • 2、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有( ) • A、 行政主体 B、 行政相对人 • C、 国家公务员 D、人民法院 • 3、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有( ) • A、 国家权力机关 B、 国家司法机关 • C、 行政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 D、行政相对人
•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 1、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对地方政 府规章的监督
• 3、其他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相应地方人民政 府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 4、国家权力机关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 监督
• (二)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 1、人民法院的监督 • 3、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 (三)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 (四)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监督 • 1、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 • 2、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 • (五)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