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英语翻译网:翻译漫谈之怎样对待风格

合集下载

浅议翻译的风格

浅议翻译的风格

浅议翻译的风格在翻译过程中,原作风格和译者风格构成矛盾的统一体,既对立又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翻译中,原著的思想内容不取决于译者,而是取决于原作者。

译文应取的基本体式也受到原文很大的限制。

译者不可能不顾原著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随心所欲地抒情,叙事,论理,不可能做到”文必己出”。

但是,翻译终究是一种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风格论在翻译学中理应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否则,所谓提高翻译质量和翻译水平,真正做到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就会成为空泛之谈。

标签:风格;创造性;风格再现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长期以来是翻译界沿用的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后来一些翻译家把翻译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似乎更明白晓畅,更易于操作。

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其次是指保持原作的风格。

所谓通顺是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

这就要求译者对原作的风格(包括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风格等) 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不能以译者个人的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

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不允许译者的个人风格参与其中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原作风格和译者风格必然在译文中构成矛盾的统一体,既对立又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翻译中的风格论与文学或一般写作中的风格论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研究课题.一般的风格论主要是研究作家或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语言文采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文采(情采)的表现规律和艺术感染力诸要素.而在翻译中,原著的思想内容不取决于译者,而是取决于原作者.译文应取的基本体式也受到原文很大的限制.译者不可能不顾原著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随心所欲地抒情,叙事,论理,不可能做到”文必己出”.这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客观上的局限性.这一局限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翻译的风格的研究。

但是,翻译终究是一种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风格论在翻译学中理应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否则,所谓提高翻译质量和翻译水平,真正做到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就会成为空泛之谈.翻译上的风格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在语言转换中如何保证译文对原文的适应性(Adaptation).由于翻译受原作的局限,译文的基本体式和风貌不能由译者随意加以改变或渲染,从这个意义上说,译者的创造性和文思的活动领域是相当狭小的. 因此,译者的创造要以不违背、不损害原作的意蕴、风貌为本。

对于风格的思考英文作文

对于风格的思考英文作文

对于风格的思考英文作文英文:When it comes to thinking about style, there are a few different aspects to consider. First of all, there is personal style the way that each individual expresses themselves through their clothing, accessories, and overall appearance. This can be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including cultural background, personal preferences, and current fashion trends.Another aspect of style is the way that it is used to convey a message or image. For example, a company might use a certain style in its advertising to appeal to a specific demographic or to promote a certain image. Similarly, a musician might use a particular style of clothing or stage presence to convey a certain persona or message to their audience.In addition to these more overt uses of style, thereare also more subtle ways that it can impact our perception of people and situations. For example, if you walk into a room full of people dressed in formal business attire, you might assume that it is a professional setting and that the people there are serious and focused. On the other hand, if you walk into a room full of people wearing casual clothing and laughing loudly, you might assume that it is a more relaxed and informal setting.Overall, style is a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concept that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our lives and the way that we interact with others.中文:谈到风格,有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对于风格的思考英文作文

对于风格的思考英文作文

对于风格的思考英文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Style is really interesting. It can be so unique to each person. You can see it in the way they dress, the way they talk, and even the way they walk.Some people have a really bold style. They aren'tafraid to stand out and be noticed. They wear bright colors and crazy patterns.Then there are those with a more classic style. They like simple and elegant things. Their choices are timeless.And don't forget about the ones with a laid-back style. They're all about comfort and ease. Jeans and a T-shirt are their go-to.Everyone's style says something about them. It's a form of self-expression. It shows who they are and what they like.。

14翻译与风格

14翻译与风格

7
6
风格的转移
• 1.影响风格转移的因素有哪些?1 • 2.一部译著是不是一定会带有译者的风格?1
7
7

7
2
风格可译不可译
• 1.你如何看待施咸荣的观点?4 • 2.风格可译的依据是什么?1 • 3.矛盾对文学翻译有何论述?2 • 4.矛盾认为什么是风格翻译?其标准是什么?1 • 5.关于风格,歌德和奈达说过什么?1 • 6.如何做好风格的翻译?对比几个作家的观点,你最认同哪个?4
7
3
风格不可译 • 1.布封是谁?他怎么说?1 • 2.许钧怎么说?1 • 3.你如何看待萧伯纳的观点?4 • 4.老舍怎么说?1 • 5.你如何看待傅雷的译书标准?现实中是否可以实践和衡量?4
梦 境
翻译与风格
7
1
什么是风格
• 1.风格与文体有什么关系?1 • 2.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什么意思?文指什么?1 • 3.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关于风格有何论述?意思是什么?1 • 4.刘勰把文章风格分为哪八种?1 • 5.西方人对风格有哪些论述?1 • 6.中西方对风格的论述有哪些异同?4 • 7.你如何评价《辞海》对风格的定义?4 • 8.你如何评价《牛津》对风格的论述?4
7
4
风格的表现手段
• 1.一部作品的风格是如何体现的?1 • 2.风格翻译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1 • 3.语音中的风格手段有哪些?3 • 4.词汇中的风格手段是如何体现的?4 • 5.句法中的风格手段,自己体会。
7
5
修辞中的风格手段
• 1.什么是连珠?2 • 2.什么是降用?2 • 3.什么是借代?2 • 4.什么是双关?2 • 5.如何理解对修辞手段的成功运用是作品创作的生命力所在?4

翻译批评个人风格

翻译批评个人风格

翻译批评个人风格【原创版】目录1.翻译批评的定义和重要性2.翻译批评的个人风格3.如何培养翻译批评的个人风格4.翻译批评个人风格的意义和影响正文翻译批评是指对翻译作品的质量、准确性和风格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的一种学术活动。

在翻译界,翻译批评被认为是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翻译批评的个人风格却常常被忽视。

那么,什么是翻译批评的个人风格?如何培养这种风格呢?翻译批评的个人风格是指在翻译批评过程中,批评者所表现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这种风格体现在批评者的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和观点阐述等方面。

一个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翻译批评者,不仅能够提高批评的深度和广度,还能为翻译界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要培养翻译批评的个人风格,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翻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批评者需要深入了解翻译的发展历程、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实际翻译案例进行分析。

此外,批评者还应关注国际翻译界的最新动态,借鉴国外翻译批评的优秀经验和方法,为自己的批评风格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批评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尝试,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需要大量的阅读、写作和思考,通过不断总结和反思,找到适合自己的批评方法和角度。

同时,批评者还应保持开放的心态,乐于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以完善自己的批评风格。

翻译批评的个人风格对于翻译批评本身和翻译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个人风格可以提高批评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使批评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其次,个人风格有助于批评者在翻译界树立自己的声誉和地位,提升批评的权威性。

最后,个人风格可以激发翻译界的学术争鸣,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总之,翻译批评的个人风格是翻译批评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论文学翻译的翻译风格

论文学翻译的翻译风格

论文学翻译的翻译风格作者:林牵牵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20期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文献、应用文献层出不穷,但是文学家、翻译学家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和追求仍然没有停下脚步。

与其他文本不同,除了忠实地传递出原文所表达的信息外,文学翻译还要求译者传达其思想、风格和感情色彩。

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译者可能在翻译原作风格时受到限制,但是一篇成功的文学翻译一定是对原作风格的最大再现。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风格;翻译方法一、风格的含义考虑到不同的交际环境,交际方法、目的和主体、客体的因素,译者可以选择具有不同功能的语言来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风格”。

David Crystal在《英语风格调查》一书中将凤格(style)分为四种情况:1.不同人的语言习惯,如海明威和莎士比亚。

这两位作家写作风格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擅用言简意赅的词语去除文章中不必出现的冗杂部分。

2.同一时期一群人的语言风格。

如我国的豪放派和婉约派,由于地理、历史、环境的影响,他们形成了自己派别特有的风格。

3.言语流畅、优美,文字通俗,不使用华丽辞藻。

4.在恰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文字,又称“精美”风格。

马克·吐温曾说贴切的字词和正确的字词之间的区别就像萤火虫和闪电的区别一般。

二、风格可译在进行文学翻译和其他文本翻译时,总有译者或学者提出:翻译风格究竟是否可译?而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没有确切的定论。

笔者认为尽管翻译出原作的准确风格很难,但,可译。

翻译的首要目的是要创作出一种文本,这种文本与原文具有同等功能,两种文本的读者会产生相同的反应,而实现这一功能的要点一是在于意义;二就在于风格。

(尤金·奈达)只要摸透所翻译作家的世界观、生活经历以及文学修养,就能够看懂作品中体现的思想、结构、主题和表现手段。

一部作品风格的诞生,最重要的亮点就是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个人运用语言的习惯、手法。

这些都是通过规律发现的,是能够在反复练习,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做到的。

风格的翻译:必要、困难、可能与必然

风格的翻译:必要、困难、可能与必然

风格的翻译必要、困难、可能与必然风格的翻译是否必要, 是否可能, 已有不少论说。

本文拟就凤格本身试作考察,看看它无论从一般或从具体而论, 能否认识, 能否复现。

一、根据风格及其构成风格的定义和构成, 按辞典和理论书籍所说, 似均有宽窄之分。

窄派认为风格仅见于文艺著作, 且限于优秀的作家和作品风格所指, 无非写作方式。

宽派认为文章之有风格, 是普遍性的,不限于文艺, 也不限于优秀之作。

四人帮的“帮八股刀, 风格也很突出。

至于风格的构成,宽派认为诚然主要在于语言表现的特点, 但又与作品的题材、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息息相关。

有的还列举了主题、思想、形象、情节、结构语言和表现手法等等构成因素。

本文取宽派的说法。

这是因为今天的翻译, 不能仅限于介绍优秀健康之作, 恰如文艺而外, 也还要译其他著作文章一样。

而尤其重要的是, 宽派的提法, 是风格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理论基础。

而异的表达方式之具体运用, 不完全字字句句出于自觉, 长期的思维和表达习惯相当起作用。

多人合译的著作, 虽然通常有一二人负责统一文风, 却仍然往往前后笔调不一。

经过有意识的努力尚且如此,少了这一层自觉, 势必会听任自己的文字特色取代原著的特色, 造成一些若曾留意便原可避免的损失。

风格翻译的必要性还有一项根据风格学早已成为一个专门学科, 而它所考察的显然不能止于母语著作。

以外译汉而论, 许多世界名著和名家的风格早已通过各种译本而相当地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成为学术界研究讨论、学者和作家参考借鉴的对象。

这说明风格的可译性早已由实践证明, 所需的不过是从理论上作出解释同时也说明风格的介绍是文化交流的一项内容, 因而是翻译的一种任务。

三、困难二、必要性既然文章之有风格是普遍性的, 则对原著风格的追求便是对忠实原则的信守, 概无例外。

而所谓普遍性还有一层意思作者有风格, 译者也有原著有, 译文也有。

按忠实原则, 译者便须撇下自己的风格, 使译文处处紧跟原著, 而尤其要注意行文。

翻译批评个人风格

翻译批评个人风格

翻译批评个人风格翻译批评个人风格可以表达对某人的风格或表现的不满或建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批评个人风格的短语和例句:1. Your style lacks originality and creativity.你的风格缺乏原创性和创造力。

2. I find your style to be too repetitive and monotonous.我觉得你的风格太过重复和单调。

3. Your writing style is too verbose and convoluted.你的写作风格太啰嗦和复杂。

4. Your presentation style is ineffective and lacks structure.你的演讲风格不够有效,缺乏结构。

5. I would suggest improving your communication style to be more concise and direct.我建议你改善你的沟通风格,更加简明直接。

6. Your fashion style is outdated and doesn't reflect your personality.你的时尚风格过时,不符合你的个性。

7. Your artistic style lacks depth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你的艺术风格缺乏深度和情感表达。

8. Your leadership style is too authoritarian and doesn't encourage collaboration.你的领导风格太过专制,不鼓励合作。

9. Your cooking style needs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seasoning and presentation.你的烹饪风格在调味和呈现方面需要改进。

10. I would suggest diversifying your musical style to appeal to a wider audience.我建议你多样化你的音乐风格,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英语翻译网:翻译漫谈之怎样对待风格
2013英语翻译网:翻译漫谈之怎样对待风格
说起风格,也许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的感觉。

“风格”究竟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是不是只有文艺作品才有风格呢?许多人写文章讨论翻译中的风格问题,倒也的确大都涉及文学作品的翻译。

风格能不能译,大体上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风格是能译的。

早在1922年茅盾就曾写道:“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就深处说,还求‘能保留原文的情调与风格’。


1954年茅盾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说道:“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这样的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了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适合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
地再现出来。


1980年茅盾在“《茅盾译文选集》序”中写道:“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将他的风格翻译出来。

譬如果戈理的作品与高尔基的作品风格就不同,肖伯纳的作品与同样是英国大作家的高尔斯华绥的作品的风格也不同。

需将一个作家的风格翻译出来,这当然是相当困难的,需要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

除信、达外,还要又文采。

这样的翻译既需要译者的创造性,而又要完全忠实于原作的面貌。

这是对文学翻译的要求。


这个意见是有人支持的。

1961年刘隆惠在“谈谈文艺作品风格的翻译问题”一文中写道:“对于文学翻译,不仅要求通顺流畅,而且要求表达原作的风格。

”他还说:“我认为风格并不是不能译,而是难译。

其所以难是在于译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是要有认识风格的水平;其二是要有表现风格的能力。


另一种意见认为风格是不能译的。

1959年周熙良在“翻译与理论”一文中写道:“有人自诩翻译哪一个作家就能还出这个作家的面目或风格,我看这只是英雄欺人语;据我所知,就有翻译家对本文还不大能弄懂得,就大吹自己的翻译是旨在表现原作诗一般美丽的风格。

依我看,对一个作家或者风格的认识也还是根据对作品本文的理解而来的,否则便是空话。

教外国文学的人最喜欢谈风格,但是,对于一个搞
实际翻译的人来说,风格却是一个最难谈得清楚的东西。

我觉得,在通常情形下,它好像只是在无形中使译者受到感染,而且译者也是无形中把这种风格通过他的译文去感染读者的,所以既然是这样情形,我看就让风格自己去照顾自己好了,翻译工作者大可不必为它多伤脑筋。

……我觉得翻译工作者如果要花许多功夫去钻研作品的风格,还不如花点功夫去培养自己的外语感受能力好些,因为翻译工作究竟是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而语言却不止是数字符号那样抽象而无情的东西。


二十多年以后,周熙良依然坚持自己的这一看法。

1982年他在“翻译三论”一文中写道:“严复只提雅,而不提原文风格,我们现在提文学翻译要有风格,也不宜要求译出原文风格:原文风格是无法转译的。

……我仍旧认为风格是无法翻译的,风格离不开语言,不同的语言无法表达同样的风格。


这一种意见也是有人支持的。

1961年张中楹在“关于翻译中的风格问题”一文中写道:“在同一语言的领域里,尚且不宜摹访一个作者的风格;在翻译方面,把原作译成另一种语言而要保持同一风格,这是更不易做到的工作。

……我是极为赞同周熙良同志的‘不必多伤脑筋’的说法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