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元件是组成电路、构成产品的最基本单位。

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我们必须要了解,能识别元件,才可能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才可能在作业中不出现贴错、插反或者损坏元器件的现象,保证产品的品质。

第一节电阻一、定义:电阻(Resistor)是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差数以达到设计控制要求的一种电子元器件。

二、代码:R三、电路符号或四、分类:常见的有金属膜电阻、碳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绕线电阻。

1)从外形上分:色环电阻、片状电阻、排阻.2)从功能上分:固定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可调电阻、电位器.3) 从额定功率分:1/16W、1/10W、1/8W、1/4W、1/2W、1W、2W……功率由形状大小可以区分,体积越大,功率越大.五、单位:基本单位为欧姆。

符号为Ω,有时也用R表示。

欧姆上有千欧(KΩ)、兆欧(MΩ)。

1KΩ=1000Ω 1MΩ=1000KΩ。

六、标示:1、直标法:1)普通电阻一般用3位数字表示:其中前两位是表示有效数字,后一位表示为10的多少次幂(方)。

如:473为47×103Ω=47000Ω=47KΩ电阻(也叫47K电阻)2)一般精密电阻用4位数字表示:其中前三位是表示有效数字,后一位表示为10的多少次幂(方)。

如:1003为100×103Ω=100KΩ精密电阻(也叫100K精密电阻)3)特别的:“000”、“R00”、“0”均表示为0Ω电阻;“2.2"表示2。

2Ω电阻;“6R8”表示6.8Ω电阻;“4K7”表示4.7KΩ电阻;“1000”表示100×100=100Ω精密电阻;“10R0”表示10×100=10Ω精密电阻;“43R0"表示43Ω粗密电阻;“51R1”表示51.1Ω精密电阻。

2、色标法:即用不同的色环来表示电阻的阻值及误差的标示方法。

1)四色环电阻:第一、二色环表示有效数字,第三色环表示10的多少次方,第四色环表示该电阻的误差。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

被动元件是在电路中不具有放大、放大和产生功率的功能,主要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等;主动元件是具有放大、放大和产生功率的功能,主要包括晶体管、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光电晶体管等。

电阻是最常见的被动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阻碍电流通过。

它的单位为欧姆(Ω),常用颜色编码标识电阻的阻值。

电阻根据材料的不同,分为金属电阻、碳膜电阻、电解电容器电阻等。

电容是储存电荷的被动元件,由两个导体板和之间的绝缘材料组成。

它的单位是法拉(F),常用的电容有陶瓷电容、铝电容、电解电容等。

电容的作用是在电路中储存电荷,对交流信号有阻挡直流信号通过的作用。

电感是能储存磁能的被动元件,它是由线圈的导线和铁芯组成。

它的单位是亨利(H)。

电感的作用是在电路中储存能量,对交流信号有阻隔直流信号通过的作用。

电感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电感和可调电感。

变压器是一种使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变换电压的被动元件。

它由两个线圈和一个铁芯组成。

变压器的作用是实现电压的升降,根据线圈的匝数比可以调整输入输出电压的比例。

变压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变换。

晶体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的主动元件,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晶体管的三个区域分别为发射区、基极区和集电区。

晶体管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NPN型和PNP型。

晶体管的主要功能是放大电压、放大电流和作为开关开闭电路。

集成电路是将许多晶体管和其他元件集成在一起形成某种功能的主动元件。

集成电路可以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

模拟集成电路可以放大、判断和处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而数字集成电路可以处理数字信号,如计算机中的处理器。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主动元件。

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照明、指示和显示领域。

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选择,常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等。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一、电阻器(R)简称电阻,是指具有一定技术性能的在电路中专起电阻作用的元件,可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或者作为电路中的负载。

1、电阻的参数:a、阻值:指电阻的数值大小。

0Ω—几百MΩb、耗散功率:指电阻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消耗)的最大功率。

2、电阻的材料:电阻常用的材料有碳膜、金属膜、金属氧化膜、线绕、水泥(陶瓷)线绕半导体等材料。

3、电阻的类型:①固定电阻:指电阻值固定不变的电阻②微调电阻:指电阻值可以微调的电阻③可调电阻:俗称电位器,指电阻值连续可调的电阻④热敏电阻:指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a、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指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电阻(PTC)b、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指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电阻⑤压敏电阻:指电阻值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电阻。

⑥湿敏电阻:指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⑦光敏电阻:指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电阻⑧电阻的功率表示法:一般大功率(3W以上)电阻均在电阻外壳上标明其功率值,如:3W、5W、7W、10W、20W、30W等,而小功率(3W以下)则部分标明功率,(如:3W、2W、1W、等),不标明功率的则多为功率1W以下的小功率电阻,对于实际使用中,可用功率大的电阻代替功率小的电阻,反之则不能代替,若没有知道电阻功率大小时,在实际应用中可用电阻体积相同或稍大的来代替。

5、电阻的阻值表示方法:①直接标明电阻的数值和单位,如:1.5Ω、160Ω、1Ω等。

②直接标明电阻的数值而把单位“Ω”省去,如:100即100Ω、1即1Ω、22M即22MΩ。

③用几X几表示几点几Ω,如:4Ω7、9Ω1即为9.1Ω、8M2即8.2MΩ等。

有些用几R几代表几点几Ω,如:1R5即1.5Ω、3R9即3.9Ω等。

④电阻值后面有其它英文字母(如:J、K、M等)或罗马数字(Ⅰ、Ⅱ、Ⅲ)或正负百分之几(如:±5%,±10%,±20%)的则表示该电阻的误差等级。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_电子元器件知识详解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_电子元器件知识详解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_电子元器件知识详解凡是能产生电感作用的原件统称为电感原件,常用的电感元件有固定电感器,阻流圈,电视机永行线性线圈,行,帧振荡线圈,偏转线圈,录音机上的磁头,延迟线等。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1 固定电感器:一般采用带引线的软磁工字磁芯,电感可做在10-22000uh之间,Q值控制在40左右。

2 阻流圈:他是具有一定电感得线圈,其用途是为了防止某些频率的高频电流通过,如整流电路的滤波阻流圈,电视上的行阻流圈等。

3 行线性线圈:用于和偏转线圈串联,调节行线性。

由工字磁芯线圈和恒磁块组成,一般彩电用直流电流1.5A电感116-194uh频率:2.52MHZ4 行振荡线圈:由骨架,线圈,调节杆,螺纹磁芯组成。

一般电感为5mh调节量大于+-10mh.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和固有电容(1)电感量及精度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线圈的直径、匝数及有无铁芯等。

电感线圈的用途不同,所需的电感量也不同。

例如,在高频电路中,线圈的电感量一般为0.1uH—100Ho电感量的精度,即实际电感量与要求电感量间的误差,对它的要求视用途而定。

对振荡线圈要求较高,为o.2-o.5%。

对耦合线圈和高频扼流圈要求较低,允许10—15%。

对于某些要求电感量精度很高的场合,一般只能在绕制后用仪器测试,通过调节靠近边沿的线匝间距离或线圈中的磁芯位置来实现o(2)线圈的品质因数品质因数Q用来表示线圈损耗的大小,高频线圈通常为50—300。

对调谐回路线圈的Q值要求较高,用高Q值的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有更好的谐振特性;用低Q值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其谐振特性不明显。

对耦合线圈,要求可低一些,对高频扼流圈和低频扼流圈,则无要求。

Q值的大小,影响回路的选择性、效率、滤波特性以及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均希望Q值大,但提高线圈的Q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应根据实际使用场合、对线圈Q值提出适当的要求。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
1、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基本元素,由电路板、电子集成电路、电容器、电阻器、变压器、晶体管和开关等组成。

它们可以用来控制电子设备的功能和性能。

2、电路板
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基础,它是一种由电子元件连接在一起的平面结构,用于连接电子元件,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

3、电子集成电路
电子集成电路是由一组电子元件集成在一个小型的半导体器件上,它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多种功能。

4、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可以存储电能,并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

它们常用于滤波器和电源线路中,以防止电路中的颠簸。

5、电阻器
电阻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可以限制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以稳定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它们常用于电源线路和控制电路中,以防止过载和短路。

6、变压器
变压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可以将一个电压转换为另一个电压,以满足电子设备的需求。

它们常用于电源线路中,以提供不同
的电压。

7、晶体管
晶体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

它们常用于控制电路中,以控制电子设备的功能和性能。

8、开关
开关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开启和关。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第一节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一、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5表示编号为15的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器组合使用)和阻抗匹配等。

1. 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2. 倍3. 率单位有:千欧(KΩ),4. 兆欧(MΩ)等。

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5. 注方法有3种,6. 即直标7. 法、色标8. 法和数标9. 法。

1. 数标2. 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3. 如:472 表示47102Ω(即4.7K);104则表示100K4. 色环标5. 注法使用最多,6. 现举例如下: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10. 电阻的色标11. 位置和倍12. 率关系如下表所示:13. 颜色有效数字倍14. 率允许偏差(%)15. 银色/ 10-2 1016. 金色/ 10-1 517. 黑色0 100 /18. 棕色1 101 119. 红色2 102 220. 橙色3 103 /21. 黄色4 104 /22. 绿色5 105 0.523. 蓝色6 106 0.224. 紫色7 107 0.125. 灰色8 108 /26. 白色9 109 +5至-2027. 无色/ / 20二、电容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25表示编号为25的电容)。

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

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电话机中常用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贴片电容、独石电容、钽电容和涤纶电容等。

2、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

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大全
数字电位器
电容器
➢ 主要教学内容
电容器的种类 常用固定电容器的种类 电容器的标注 电容器的检测 电容器的选用
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元件,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 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 调谐,电能储能等电路。
电路符号:如下图所示 主要参数:标称容量、允许 基本单位:F、μF、nF、pF 偏差、 额定工作电压等
电阻器
➢ 电阻器的检测
1) 正确选择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
① 阻值选用:所用电阻器的标称阻值与所需电阻器阻值 差值越小越好。
② 误差选用:一般电路使用的电阻器允许误差为±5% ~10%,精密仪器及特殊电路中使用的电阻器,应选 用精密电阻器。
2) 注意电阻器的极限参数 所选电阻器的额定功率:P额≥(1~2)×P实际
将结晶碳沉积在陶瓷棒骨架 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将合金材料蒸
上制成。
镀于陶瓷棒骨架表面。
特点:稳定性好,高频特性好, 特点:金属膜电阻器性能优于碳
阻值范围宽、价廉等, 是目前 膜电路器,在仪器仪表及通讯设
应用最广泛的电阻器,但精 备中大量采用。此类电阻我公司
度较低。
目前选用较多。
电阻器
➢ 常用固定电阻器的种类
被测量 方式
频率
电容容量 并联
电解电容 100Hz
其他电容器 10kHz
按RLC 按钮使 “C”亮
显示电容 显示单位 容量测量值
电容器
1) 电容器种类的选择
➢ 电容器的选用
电源滤波、退耦电路
选用电解电容器
高频电路、高压电路 谐振电路 隔直电路
定时、延时等电路
选用瓷介和独石电容; 选用CBB、陶瓷和有机薄膜等电容器
➢ 主要教学内容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外型尺寸(L、W),厚度 (H)及腳距(Pitch)
以实际测量为准
外观(Shape)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11. 小型外张脚IC封裝 SOP、SOIC(U、 张脚IC封裝: 11. 小型外张脚IC封裝:SOP、SOIC(U、IC) 规格(Size) 外观(Shape)
外型尺寸(L、W),厚度 (H)及腳距(Pitch)
外型尺寸(L、W),厚度 (H)及腳距(Pitch)
以实际测量为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四面扁平接脚封装 脚封装: 14. 四面扁平接脚封装:QFP 规格(Size) 外观(Shape)
外型尺寸(L、W),厚度 (H)及腳距(Pitch)
以实际测量为准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15.小型J IC: (U、 15.小型J型腳 IC:SOJ (U、IC) 小型 规格(Size) 外观(Shape)
容值计算:
101=10X101=100PF 104=10X104=100NF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3.电感 电感:L 电感 单位换算
外观(Shape)
1亨(H)=103微亨(UH) =106纳亨(NH)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4.排阻 排阻(Resistor Network):RN 排阻 规格(Size) 外观(Shape)
G
± 2
J
± 5
K
± 10
M
± 20
H
± 25
N
± 30
P
S
Z
误差 ± % 0.5 字符 A
耐压 值
+ 100, +50, +80, -20 -20 -20
B
C
D
E
F
G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橙 橙 黑 金电子元件基础知识杭州技师学院内部培训资料1 汪振中 编一.电阻 (正确的叫法为电阻器)1.电阻的实物外形如下图示:2.电阻在底板上用字母R (Resistor)表示图形如下表示:从结构分有: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3.电阻的分类: 从材料分有: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线绕电阻器、热敏电阻等从功率分有:1/16W 、1/8W 、1/4W (常用)、1/2W 、1W 、2W 、3W 等4.电阻的单位及换算: 1 M Ω(兆欧姆)=1000 K Ω(千欧姆)=1000'000 Ω (欧姆)一种为直接用数字表示出来5.电阻阻值大小的标示: 四道色环电阻 其中均有一一种是用颜色作代码间接表示出来 五道色环电阻 道色环为误六道色环电阻 差值色环如右图: 常用五道色环电阻的误差值色环 颜色是金色或银色,即误差值色环 为第四道色环,其反向的第一道色 环为第一道色环。

四道色环电阻阻值的计算方法:阻值 = 第一、二道色环颜色代表的数值 × 10第三道色环颜色所代表的数值即上图电阻的阻值为: 3 3 × 100 = 33Ω(欧姆)四道色环电阻阻值的快速读取方法:第一、二道色环颜色所代表的数值不变,第三道色环颜色决定此电阻的单位,其关系如下:银色 零点几几 Ω 欧姆金色 几点几 Ω 欧姆黑色 几十几 Ω 欧姆棕色 几百几十 Ω 欧姆红色 几点几 K Ω 千欧姆 橙色 几十几 K Ω 千欧姆黄色 几百几十 K Ω 千欧姆绿色 几点几 M Ω 兆欧姆蓝色 几十几 M Ω 兆欧姆五道色环电阻的色环顺序识别如右图:五道色环电阻阻值的计算方法:阻值 = 第一、二、三道色环颜色所代表的数值 × 10第四道色环颜色所代表的数值即上图电阻阻值为: 4 4 0 × 10 –2 = 4.4Ω (欧姆)五道色环电阻阻值的快速读取方法:第一、二、三道色环颜色所代表的数值不变,第四道色环即决定此电阻的单位,其关系如下:银色 几点几几 Ω 欧姆金色 几十几点几 Ω 欧姆 黑色 几百几十几 Ω 欧姆棕色 几點几几 K Ω 千欧姆 红色 几十几点几 K Ω 千欧姆 橙色 几百几十几 K Ω 千欧姆黄色 几点几几 M Ω 兆欧姆 绿色 几十几点几 M Ω 兆欧姆7.电阻的方向性:在底板上即插机时不用分方向。

其中 第一个几表示色环电阻当中的第一个色环代表的数值 第二个几表示色环电阻当中的第二个色环代表的数值 常用五道色环电阻的误差值色环颜色是棕色或红色,即第五道色环就是误差色环,第五道色环的颜色环与其它颜色环相隔较疏,如右图所示,第五道色环的反向第一道色即为第一道色环。

其中 第一个几表示色环电阻当中的第一色环所代表的数值第二个几表示色环电阻当中的第二色环所代表的数值 第三个几表示色环电阻当中的第三色环所代表的数值补:电阻值标注方法1.直标法:直标法是将电阻器的标称值用数字和文字符号直接标在电阻体上,其允许偏差则用百分数表示,末标偏差值的即为±20%的允许偏差。

2. 文字符号法:文字符号法是将电阻器的标称值和允许偏差值用数字和文字符号法按一定的规律组合标志在电阻体上。

电阻器的标称值的单位标志符号见表1,允许偏差见表2。

表1电阻值文字符号单位及进位关系名称R Ω(100)欧姆K KΩ(103)千欧M MΩ(106)兆欧G GΩ(109)吉欧T TΩ(1012)太欧表2允许偏差(%)文字符号允许偏差(%)文字符号±0.001 Y ±0.5 D±0.002 X ±1 F±0.005 E ±2 G±0.01 L ±5 J±0.02 P ±10 K±0.05 W ±20 M±0.1 B ±30 N±0.25 C注:大多数电阻器的允许偏差值J、K、M三类。

例如:6R2J表示该电阻标称值为6.2Ω,允许偏差为±5%;3K6K表示电阻值为3.6KΩ,允许偏差为±10%;1M5M 则表示电阻值为1.5MΩ,允许偏差为±20%。

3. 色标法:普通的电阻器用四色环表示,精密电阻用五色环表示。

紧靠电阻体一端头的色环为第一环,露着电阻体本色教多的另一端头为末环。

4. 数码标志法:在产品和电路图上用三为数字来表示元件的标称值的方法称之为数码标志法。

常见于贴片电阻或进口器件上。

在三位数码中,从左至右第一、二位数表示电阻标称值的第一、二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数为倍率10n 的“n”(即前面两位数后加“0”的个数),单位为Ω。

例如标识为222的电阻器,其阻值为2200Ω既2.2KΩ;表识为105的电阻器为1MΩ;标志为47的电阻器阻值为4.7Ω。

需要注意的是要将这种标志法与传统的方法区别开来:如标志为220的电阻器其电阻为22Ω,只有标志为221的电阻器其阻值才为220Ω。

标志为0或000的电阻器,实际是跳线,阻值为0Ω。

在一些微调电阻器阻值的标志法除了用三位数字外还有用两位数字的。

如标志为53表示5,14和54分别表示10和50。

一些精密贴片电阻器也有用四位数字表示法,如1005表示10等。

二、电容(正确的叫法为电容器)1.电容的实物外形如下图所示:2.电容在底板上用字母C表示,图形如下表示:3.电容的分类4.电容的标称有容量和耐压之分电容容量的单位及换算: 1 F(法拉)=106 uF (微法)= 1012 pF (皮法)一种用数字直接标示出来5.电容容量的标示一种用色环作代码接表示出来(其原理和色环电阻识别一样)用数字直接标示方法如下图:100 uF / 25V 47 uF / 25V 0.01uF 0.01uF / 1KV 0.022uF / 250V上图扁仔的标示是用103 来表示的其算法如下:10 ×103=0.01 uF = 10000 pF 另电容的耐压表示此电容只能在其标称的电压范围内使用,如超过使用电压范围否则会损坏炸裂或失效。

6.电容的方向性:在底板上即插机时有极性电容要分方向,无极性电容不用分方向。

详见附图。

三、晶体管(一)、晶体二极管1.晶体二极管的实物外形如下图:3.二极管在底板上用字母D、ZD、LED表示,图形如下表示:按构造分有: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4.二极管的分类按种类分有:整流二极管(IN4001)、开关二极管(IN4148)、稳压二极管(4.7V)、发光二极管、双向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等5.二极管的标称方法:用字母和数字直接表示出来,每一个型号代表不同的用途。

6.二极管的识别:一般整流二极管的封装是黑色的,稳压二极管玻璃封装的,发光二极管是塑料封装的。

(如附图所示)7.二极管的方向性:在底板上即插机时要分方向;其分法如下图所示:(三)、晶体三极管1.晶体三极管的实物外形如下图:2.晶体三极管在底板上用字母BG表示图形如下图表示:NPN PNP从结构上分有:硅三极管和锗三极管,当中又分PNP型和NPN型3.三极管的分类从频率上分有:低频管、高频管、超高频管从功率上分有:小功率管、中功率管、大功率管4.三极管的标称方法:直接用字母和数字表示出来,不同型号代表不同的用途。

5.三极管的方向性:在底板上即插机时要分方向;三极管的极性有a 基极、b 集电极c 发射极,此三个极一般不能从外观鉴别,只能用仪表测量出来。

补充:三极管、场效应管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

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正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 两种,如图从三个区引出相应的电极,分别为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发射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发射结,集电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集电结。

基区很薄,而发射区较厚,杂质浓度大,PNP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空穴,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故发射极箭头向里;NPN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自由电子,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发射极箭头向外。

发射极箭头向外。

发射极箭头指向也是PN结在正向电压下的导通方向。

硅晶体三极管和锗晶体三极管都有PNP型和NPN型两种类型。

三极管的封装形式和管脚识别常用三极管的封装形式有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两大类,引脚的排列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图对于小功率金属封装三极管,按图示底视图位置放置,使三个引脚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上,从左向右依次为e b c;对于中小功率塑料三极管按图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则从左到右依次为e b c。

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晶体三极管有许多种,管脚的排列不尽相同,在使用中不确定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必须进行测量确定各管脚正确的位置,或查找晶体管使用手册,明确三极管的特性及相应的技术参数和资料。

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晶体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实质是三极管能以基极电流微小的变化量来控制集电极电流较大的变化量。

这是三极管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特性。

我们将ΔIc/ΔIb的比值称为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用符号“β”表示。

电流放大倍数对于某一只三极管来说是一个定值,但随着三极管工作时基极电流的变化也会有一定的改变。

晶体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截止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小于PN结的导通电压,基极电流为零,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都为零,三极管这时失去了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我们称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放大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处于某一恰当的值时,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这时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起着控制作用,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电流放大倍数β=ΔIc/ΔIb,这时三极管处放大状态。

饱和导通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电极电流不再随着基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而是处于某一定值附近不怎么变化,这时三极管失去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很小,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导通状态。

三极管的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饱和导通状态。

根据三极管工作时各个电极的电位高低,就能判别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因此,电子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经常要拿多用电表测量三极管各脚的电压,从而判别三极管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状态。

使用多用电表检测三极管三极管基极的判别:根据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我们知道三极管的基极是三极管中两个PN结的公共极,因此,在判别三极管的基极时,只要找出两个PN结的公共极,即为三极管的基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