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路径表单(胃息肉)-患者版告知单

合集下载

翼状胬肉手术2016年临床路径(附表单)

翼状胬肉手术2016年临床路径(附表单)

翼状胬肉手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翼状胬肉手术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 H11.001)行翼状胬肉切除术(ICD-10 11.311)(二)诊断依据。

1.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2. 症状:异物感、散光、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

3. 体征:睑裂区球结膜增生、肥厚,其下纤维血管侵入角膜,结膜充血。

4. 病变直观,影响美观。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翼状胬肉(ICD-10 H11.001)疾病编码。

2.有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2-3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

(2)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冲洗泪道。

(3)心电图。

(4)视力、眼压、验光、眼前节照相、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 试验)、角膜曲率。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角膜地形图、眼前节OCT。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

(2)对于手术风险大者(高龄合并全身内科疾病等)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对症保守治疗。

(3)对于有明显手术禁忌症者,对症保守治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术前推荐不含激素类的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非甾体眼药水,常用量:局部广谱抗生素术前使用12次或以上,局部非甾体滴眼液每天4次。

(2)术后推荐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常用量:滴眼液每日3-4次,眼膏每晚一次。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表单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表单
□准备出院带药及出院证明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来自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重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酌情禁食不禁水或半流质
□PPI治疗
□黏膜保护剂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
□粪便常规
□抗菌药物(必要时)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少渣饮食
□PPI治疗
□黏膜保护剂
□抗菌药物(必要时)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病程记录
□继续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情况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查房记录
□继续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
如果患者可以出院
□通知出院处
□通知患者及家属今日出院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不适及时就诊
□饮食宣教,预约复诊时间,随诊胃息肉病理报告
□将出院记录的副本交给患者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少渣饮食
□PPI治疗
□黏膜保护剂
临时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检查治疗后常规护理
□饮食生活宣教、并发症观察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检查治疗后常规护理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
□出院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一级护理
□禁食不禁水(检查治疗后)
□酌情予静脉输液治疗
□PPI治疗
□黏膜保护剂
临时医嘱
□利多卡因胶浆

临床路径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版)

临床路径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版)

临床路径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版)
临床路径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服务,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对其满意度,我们特制定了这份调查表。

请填写以下问题:
1、入院后,医生或护士是否向您介绍了病房的基本情况?
2、医生或护士是否向您介绍了您被纳入临床路径管理?
3、您是否了解临床路径管理的过程?
4、医务人员在日常检查、用药、查房等方面是否表现出
良好的服务态度?
5、您对医务人员解答您提出的问题时的态度是否满意?
6、您对主治医生的治疗措施是否满意?
7、通过医务人员的讲解和指导,您或家属是否对自己的
疾病有了更深的了解?
8、通过医务人员的讲解,是否有效地帮助您或家属掌握自身疾病护理方面的知识,如住院期间的饮食等?
9、您觉得本次住院的医疗费用是否合理?
10、您对身体恢复情况是否满意?
请认真填写以上问题,谢谢!。

胃息肉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胃息肉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胃息肉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一、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息肉。

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8月,第14版)、《消化内镜切除术》(周平红,姚礼庆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胃镜发现胃息肉。

2.钡餐造影检查发现充盈缺损,提示胃息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8月,第14版)、《消化内镜切除术》(周平红,姚礼庆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息肉疾病编码。

2.符合胃息肉内镜下切除适应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2)尿常规;(3)大便常规+隐血试验;(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5)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6)凝血功能;(7)心电图、肝胆胰脾彩超、胸部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消化道肿瘤指标筛查(CA199、CA242、CEA等);(2)超声内镜;(3)结肠镜检查。

(七)内镜下治疗为住院后第3天。

1.术前完成胃镜检查和治疗同意书。

2.可使用镇静或麻醉药: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后返回病房。

3.按顺序进行常规胃镜检查。

4.根据术中所见息肉形态、大小、数目等决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并按胃息肉内镜治疗规范实施治疗,围手术期采用适当措施避免可能的治疗并发症。

5.抗血小板药物停用至少1周。

6.尽可能回收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临床路径表单 胃息肉 患者版告知单

临床路径表单 胃息肉 患者版告知单

胃息肉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ICD-9-CM-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临床路径告知单(胃息肉)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患者或亲属签字:经治医师签字:年月日XXXXXXXXXXXXX医院胃息肉临床路径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

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胃镜发现胃息肉。

2.钡餐造影检查发现充盈缺损,提示胃息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胃息肉疾病编码。

2.符合胃息肉内镜下切除适应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2)尿常规;(3)大便常规+潜血;(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5)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6)凝血功能;(7)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消化道肿瘤指标筛查(CA199、CA242、CEA等);(2)超声内镜;(3)结肠镜检查。

功能性肠病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

功能性肠病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

7.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八)选择用药 1.使用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PPI)或 H2 受体拮抗 剂(H2RA)]。 2.使用黏膜保护剂。 3.必要时使用抗菌药物。 (九)出院标准 1.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2.患者一般情况允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年龄<18 岁或>65 岁的患者,进入特殊人群临床路 径。 2.具有胃镜操作禁忌证的患者进入特殊人群临床路径: 如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有精神疾患不 能配合者,上消化道穿孔的急性期或消化道手术的围术期, 严重咽喉部疾患内镜不能插入,腐蚀性食管损伤的急性期等。 3.应用影响血小板及凝血功能药物者,进入特殊人群临 床路径。 4.息肉不符合内镜治疗指征,或患者存在内镜治疗禁忌 证,出院或转外科,进入胃肿瘤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5.合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进入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进行内镜下止血,必要转外科手术。
□无 □有,原因: 1. 2.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住院第 4 天
□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 体征,观察大便性状,注意有无 消化道出血、感染及穿孔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查房记录
住院第 5-7 天 (出院日)
□ 继续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观察 有无并发症 如果患者可以出院
□ 术前禁食、禁水 8 小时
□ 完成病历书写
□ 评估内镜下治疗的指征与 □ 上级医师查房
□ 开实验室检查单,完善术前 风险
□ 完成查房记录
检查
□ 确定胃镜检查时间、落实 □ 行胃镜检查治疗,酌情行
主 □ 确认停止服用阿司匹林、 术前检查
超声內镜检查,根据检查

波 利 维 等 抗 血 小 板 药 物 □ 确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向 所见采用相应内镜下治疗

临床路径告知单临床路径表单

临床路径告知单临床路径表单

临床路径告知单临床路径表单临床路径告知单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住院第1-2天住院第2–3天住院天数住院第1天1、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1、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1、施行手术2、开具术前检查单情变化,行术前病情评估,2、完成手术记录和术后病3、完成病历书写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手术方程记录4、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合并案 3、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医生的工作症 2、签署各项知情同意书及术后注意事项5、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3、完成术前讨论、术前小结等检查项目4、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6、伴随疾病会诊术期注意事项 1、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护士的工作 2、入院护理评估3、术前心理护理4、入院宣教患者及家属配合完成术前准备的工作住院天数住院第3–6天 1、上级医师查房 2、观察病情变化 3、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医生的工作 4、指导患者饮食、休息活动注意事项1、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3、治疗宣教4、术前手术物品准备配合完成术前准备住院第5–7天1、取出鼻腔填塞物2、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出院时间3、通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完成出院小结交给患者4、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1、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2、出院指导配合医生、护士工作,办理出院手续1、术后生活和心理护理2、观察术后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3、指导患者手术后活动配合术前准备及完成手术1、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护士的工作 2、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配合术后管理患者或亲属签字:经治医师签字:年月日医院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9-CM-3:)或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9-CM-3:)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 1症状:鼻塞/鼻出血/头痛 2体征:鼻中隔偏曲3辅助检查:内镜或CT检查有明显症状和鼻中隔偏曲体征者可予确诊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有明显症状并有典型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矫正术标准住院日≤7天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10:鼻中隔偏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术前准备≤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胸片、心电图;鼻腔鼻窦CT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鼻功能测试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日为入院3天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鼻中隔矫正术或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必要时送病理检查术后住院恢复≤4天1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2检查和清理术腔出院标准 1切口愈合较好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变异及原因分析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9-CM-3:)或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9-CM-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时间主要诊疗工作住院第1天□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伴随疾病会诊住院第1-2天□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根据检查结果等,进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 二级/三级护理□ 普食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片、心电图□ 鼻窦CT□ 酌情行鼻功能测试□ 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明日全身麻醉或局麻下行鼻中隔矫正手术/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术前禁食水□ 术前抗菌药物□ 术前准备□ 其他特殊医嘱主要□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护理□ 入院护理评估工作。

卫生部临床路径(附表单)

卫生部临床路径(附表单)

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 社区获得性肺炎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 支气管扩张1.4 支气管哮喘1.5 自发性气胸1.6 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2.1胆总管结石2.2胃十二指肠溃疡2.3反流性食管炎用2.4大肠息肉2.5轻症急性胰腺炎2.6肝硬化腹水2.7无胆管炎或胆囊炎的胆管结石2.8慢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9肝脓肿2.10胃恶性肿瘤2.11慢性胆囊炎2.12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1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14脾破裂2.15上消化道出血2.16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17胃溃疡合并出血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3.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脑出血3.3吉兰巴雷综合症3.4多发性硬化3.5癫痫3.6重症肌无力3.7脑挫裂伤3.8脑梗死3.9病毒性脑炎3.10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4.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4.3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4.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4.8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5.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1初治APL5.2.2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6.1终末期肾脏病6.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6.3急性肾损伤6.4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7.1 1型糖尿病7.2 2型糖尿病7.3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7.4库欣综合征7.5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8.1急性乳腺炎8.2直肠息肉8.3门静脉高压症8.4腹股沟疝8.5下肢静脉曲张8.6血栓性外痔8.7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8结节性甲状腺肿8.9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9.1颅前窝底脑膜瘤9.2颅后窝脑膜瘤9.3垂体腺瘤9.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5三叉神经痛9.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7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8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9.9颅骨良性肿瘤9.10前窝底脑膜瘤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10.1腰椎间盘突出症10.2颈椎病10.3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4股骨颈骨折10.5胫骨平台骨折10.6踝关节骨折10.7股骨干骨折10.8股骨头坏死10.9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10.10尺桡骨干骨折10.11胫腓骨干骨折10.12股骨下端骨肉瘤10.1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0.14强直性脊柱炎后畸形10.15胸椎管狭窄症10.16髋关节发育不良10.17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18锁骨骨折10.19肱骨干骨折10.20肱骨髁骨折10.21尺骨鹰嘴骨折10.22股骨髁骨折10.23髌骨骨折10.24髋关节骨关节炎10.25膝内翻10.26膝关节骨关节炎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1.1肾癌11.2膀胱肿瘤11.3良性前列腺增生11.4肾结石11.5输尿管结石11. 6睾丸鞘膜积液11.7精索静脉曲张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2.1贲门失缓和症12.3支气管肺癌12.4非侵袭性胸腺瘤12.5平滑肌瘤12.6管裂孔疝12.7肺良性肿瘤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3.1房间隔缺损13.2 室间隔缺损13.3动脉导管未闭1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3.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4.1子宫腺肌病14.2 卵巢良性肿瘤14.3宫颈癌14.4输卵管妊娠14.5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5.1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15.2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5.3方案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6.1轮状病毒肠炎16.2 支原体肺炎16.3麻疹合并肺炎16.4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7.1先天性巨结肠17.2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7.3尿道下裂17.4急性肠套叠17.5支气管肺炎17.6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8.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2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8.3共同性斜视18.4上睑下垂18.5老年性白内障18.6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18.7角膜裂伤临床路径18.8翼状胬肉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9.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9.2声带息肉19.3慢性鼻-鼻窦炎19.4喉癌19.5慢性扁桃体炎19.6突发性耳聋19.7鼻出血19.8鼻中隔偏曲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20.1舌癌20.2唇裂20.3腭裂20.4下颌骨骨折20.5下颌前突畸形20.6腮腺多形性腺瘤20.7乳牙中龋20.8乳牙慢性牙髓炎20.9个别乳磨牙早失20.10复发性口腔溃疡20.11口腔扁平苔癣20.12口腔念珠菌病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21.1带状疱疹21.2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1.3寻常型天疱疮21.4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二十二、肿瘤科疾病临床路径22.1甲状腺癌22.2结肠癌22.3胃癌22.4原发性肝癌22.5直肠癌22.6食管癌22.7甲状腺良性肿瘤二十三、肛肠科疾病临床路径23.1肛瘘23.2肛裂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21年版〕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临床路径表单(胃息肉)-患者版告知单胃息肉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K31.7/D13.1)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ICD-9-CM-3:43.41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主要诊疗工作□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开据化验单,完善术前检查□确认停止服用阿司匹林、波利维等抗血小板药物至少5天以上□上级医师查房□评估内镜下治疗的指征与风险□确定胃镜检查时间、落实术前检查□确定治疗方案,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注意事项□与患者及家属签署胃镜检查及治疗同意书□签署自费用品协议书□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根据需要,请相关科室会诊□术前禁食禁水8小时□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查房记录□行胃镜检查治疗,酌情行超声內镜检查,根据检查所见采用相应内镜下治疗措施切除息肉□将回收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有无胃镜治疗后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等)□病程记录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少渣饮食临时医嘱:□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指标筛查□凝血功能(急查)□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肿瘤指标筛查(必要时)□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少渣饮食临时医嘱:□次晨禁食禁水□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 24小时备血(必要时)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禁食不禁水(检查治疗后)□酌情予静脉输液治疗□ PPI治疗□粘膜保护剂临时医嘱:□利多卡因胶浆□术前半小时静点一次抗生素(必要时)□心电监护(必要时)□术后静点抗生素(必要时)主要护理工作□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进行入院宣教□准备次晨空腹静脉抽血□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进行关于胃镜检查宣教□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检查及治疗后常规护理□治疗后饮食生活宣教□并发症观察重点医嘱长期医嘱:□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半流食□ PPI治疗□粘膜保护剂临时医嘱:□复查血常规□大便常规□抗生素(必要时)长期医嘱:□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少渣饮食□ PPI治疗□粘膜保护剂□抗生素(必要时)长期医嘱:□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少渣饮食□ PPI治疗□粘膜保护剂临时医嘱:□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检查治疗后常规护理□饮食生活宣教、并发症观察□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检查治疗后常规护理□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出院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字医师签字临床路径告知单(胃息肉)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别: 床号: 住院号:住院天数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医生的工作1、病史询问,体格检查2、开具术前检查单3、完成病历书写4、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合并症5、确认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至少5天以上1、上级医师查房,评估内镜下治疗的指征与风险2、确定胃镜检查时间、落实术前检查3、确定治疗方案,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注意事项4、签署各项知情同意书 1、上级医师查房 2、胃镜检查治疗,根据检查所见采用相应内镜下治疗措施切除息肉3、完成操作记录4、标本送病理检查5、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护士的工作1、介绍病房环境、设施设备2、入院护理评估3、术前心理护理4、入院宣教1、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2、治疗宣教3、术前相关准备1、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2、观察术后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3、检查及治疗后常规护理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配合完成术前准备配合完成术前准备配合术前准备及完成手术治疗住院天数住院第4天住院第5天住院第6-7天(出院日)医生的工作1、上级医师查房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观察大便性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感染及穿孔3、必要时预防应用抗菌药物4、指导患者饮食、休息活动注意事项1、上级医师查房2、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观察大便性状,注意有无并发症3、必要时预防应用抗菌药物4、指导患者饮食、休息活动注意事项1、观察患者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有无并发症2、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出院时间3、通知患者及家属出院4、完成出院小结交给患者5、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护士的工作1、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2、饮食生活宣教、并发症观察1、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2、检查及治疗后常规护理1、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2、出院指导3、检查及治疗后常规护理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配合治疗术后管理配合治疗术后管理配合医生、护士工作,办理出院手续患者或亲属签字:经治医师签字:年月日XXXXXXXXXXXXX医院胃息肉临床路径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息肉(ICD-10:K31.7/D13.1)。

行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ICD-9-CM-3:43.4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胃镜发现胃息肉。

2.钡餐造影检查发现充盈缺损,提示胃息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消化内镜学》(李益农、陆星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等国内、外临床、内镜诊断及治疗指南。

1.内科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2.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31.7/D13.1胃息肉疾病编码。

2.符合胃息肉内镜下切除适应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及Rh因子;(2)尿常规;(3)大便常规+潜血;(4)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5)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6)凝血功能;(7)心电图、腹部超声、胸片。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消化道肿瘤指标筛查(CA199、CA242、CEA等);(2)超声内镜;(3)结肠镜检查。

(七)内镜下治疗为住院后第3天。

1.术前完成胃镜检查和治疗同意书。

2.可使用镇静或麻醉药: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后返回病房。

3.按顺序进行常规胃镜检查。

4.根据术中所见息肉形态、大小、数目等决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并按胃息肉内镜治疗规范实施治疗,围手术期采用适当措施避免可能的治疗并发症。

5.抗血小板药物停用5天或以上。

6.尽可能回收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7.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八)选择用药。

1.使用抑酸剂(如PPI/H2RA)。

2.用粘膜保护剂。

3.必要时抗生素。

(九)出院标准。

1.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2.患者一般情况允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患者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5岁者,进入特殊人群临床路径。

2.具有胃镜操作禁忌证的患者进入特殊人群临床路径:如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有精神疾患不能配合者,上消化道穿孔的急性期或消化道手术的围手术期,严重咽喉部疾患内镜不能插入,腐蚀性食管损伤的急性期等。

3.应用影响血小板及凝血功能药物者,进入特殊人群临床路径。

4.息肉不符合内镜治疗指征,或患者存在内镜治疗禁忌证,出院或转外科。

5.合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进入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进行内镜下止血,必要转外科手术。

6.合并感染,需要继续抗感染治疗,进入消化道感染临床路径。

7.合并消化道穿孔,转外科手术,进入相应临床路径。

8.病理提示恶性,转外科手术,进入其他路径。

9.多发息肉、大息肉或复杂情况:多发大于3枚,或息肉直径≥2cm或广基息肉或粗蒂息肉(蒂直径≥1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