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币和信用[28页]

合集下载

《货币与信用》PPT课件

《货币与信用》PPT课件
外汇、黄金
4
二、货币的层次
➢ M0=流通中的现金(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 ➢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现实的购买力)
➢ M2=M1+准货币
(广义货币、现实和潜在的购买力)
➢ 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 M4=M3+L(各种流动性高的非金融部门发行的负债)
5
(二)流动性
➢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 银行体系流动性: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
25
2、银行信用: (Banker’s Credit)
• 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与企业、 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 银行信用的特点:
• 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是间接信用。 • 是以货币形体提供的信用,既独立于商品买卖活动,
又有广泛的授信对象。 • 其提供的存贷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期限可长可短,
46
补充:利率市场化
一、含义:主要指利率决定方式上的市场化,即金 融市场利率或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管制利率或限 制利率转化为市场决定利率,利率决定方式的市 场化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终极目标。
• 从货币控制的角度,利率市场化是货币当局对利率的调 控从直接管制方式转为间接调控方式的过程。
✓ 判断标准: M2的增长速度 与(经济增长的速度+通胀率) 对比
7
三、货币的价值
(一)货币的购买力 ➢与物价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二)货币的对内外价值
➢ 对外价值:汇率水平 ➢ 对内价值:一国的物价水平。(CPI)
8
四、货币本位制度
1、定义 ➢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
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为币制。 ➢ 币制的核心是:货币的标准和计量单位,即所谓

金 融 学第一章货币与信用(2006春)

金   融    学第一章货币与信用(2006春)

2016/5/3
32
关于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1
我国的货币制度是信用货币制度。 其内容主要包括人民币的单位、发 行、流通、黄金外汇储备、汇率以 及保护国家货币的规定等。

2016/5/3
33
关于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2




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 的能力。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分。 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 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我国具有“一国多币”的特征,但是国家规定, 在我国大陆境内流通的货币,只能是人民币。 严禁伪造、变造人民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 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2016/5/3
20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在货币制度演进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银本位
金银复本位
金本位

金铸币本位 金块本位 金汇兑本位

信用货币
21
2016/5/3
银本位制:

也称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作本位币的一 种货币制度。银币自由铸造,自由流通, 自由输出入。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金属的生产决定了货币 金属—银。 中世纪的欧洲,许多国家实行银本位制,这是 符合当时欧洲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和欧洲贵金属 生产情况的。


2016/5/3
26


现金物价流动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黄金流出—国内货币量收缩— 物价的下跌—CA改善—国际收支改善 自动的平衡机制的代价: 承受着国内经济过分衰退或膨胀的压力。但事 实上,一国往往不愿牺牲国内利益来维持国际 收支的平衡,而用各种手段来限制黄金的输出 入。若是各国都采取这种对策,就会使黄金在 各国之间分布不均。一些国家无法实行金本位 制,必然导致金本位制在世界范围的消失。

《金融学》陈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1章 货币与信用

《金融学》陈健-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1章 货币与信用

二、货币的职能
•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在被用于计算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 值时所发挥的一种职能,即货币用于表现商品价值和衡量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的货 币量。 • (二)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时所发挥的职能,是 为了克服物
• (二)金银复本位制
• 金银复本位制作为货币本位制的一种,曾 在18~19世纪被英、美、法等国长期采用 。在这种制度之下,黄金与白银同时作为 本位币的制作材料,金币与银币都具有无 限法偿的能力,都可以自由铸造、流通、 输出与输入,金币和银币可以自由兑换。 这一制度的出现弥补了黄金产量不能满足 市场需求的问题。
一、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 (一)货币材料的确定 • 币材的确定是一个国家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具体选 择什么金属做货币材料受到客观经济发展条件以及资源禀 赋的制约。 • (二)货币单位的确定 • 货币单位也是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之一。规定了货币单位 及其等分,就有了统一的价格标准,从而使货币更准确地 发挥计价流通的作用。
一、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 (三)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要是指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就 是本位币。 •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本位币表示一个国家流通中标准的基 本的通货,是一国货币制度的核心,其最小规格是一个货 币单位。 • 辅币即辅助的货币,由各种贱金属如:铜镍铝,铸造的, 以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的货币。
第三节 货币层次划分
• 一、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和依据 • 二、各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 三、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和依据
• 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分析,可以观察分析国民经济的 变动;考察各种具有不同货币性资产对经济的影响,并选 定一组与经济的变化关系最密切的货币性资产,作为中央 银行控制的重点,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并及时 观察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第一章 货币与信用

第一章 货币与信用

第二节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
货币概述
(二)货币形式的演进
3.纸币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纸币包括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纸制货币符号、商人发行的兑换券、银行发行的纸制 信用货币。中国历史上流通过的纸币往往是和金属铸币一起流通,虽然有些纸币发行初期禁止铸币流通,但由于纸币发行过 多,贬值速度快,最终还是恢复铸币的流通。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是现金、商业票据、存款货
金融学
主 编 王妙英 孙中刚
高等学校金融学主干课程教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货币与信用
货币的时间价值 金融机构 银行类金融机构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运行 货币供求和货币均衡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
目录
第九章 第十章
CONTENTS
物货币中时间较长、影响最大的有两类:一类是贝币,另一类是谷帛。
2.金属货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从殷商时代开始金属货币就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金属货币 主要是以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易于储存等优势, 更适于充当货币。 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用过两种形式:一是称量货币,二是铸币。
(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首篇中提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种观点认为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 其次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马克思在科学地考察了货币历史后指出,“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 物”,第一次阐明了货币产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在商品交换中要实行等价交换原则。 为此,就必须衡量商品的价值量。实践中,常用一种商品价值来表示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这就是价值表现形式。价

第1章 货币、信用与金融 (《金融学》PPT课件)

第1章  货币、信用与金融  (《金融学》PPT课件)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六节 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六节 货币制度
货币材料的确定
货币单位的确 定
流通中货币种类 的确定
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 和发行的管理
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 规定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六节 货币制度
币材的确定
国家规定哪种或哪几种商品(可能是金属, 也可能是非金属)为币材,实际上都是对已 经形成的客观现实从法律上加以肯定。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支付手段
交易过程中总会出现有利于买卖双方的 赊买赊卖行为。
赊买赊卖,要以货币的支付结束一个完 整的交易过程;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就是 起着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职能的 货币。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
➢积累和保存货币价值的手段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
古代货币起源说 1.亚里士多德在描述了物物交换之 后阐述了:钱币是“中介货物”, 是“某种本身既属有用而又便于携 带的货物”。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
2.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大体有两种
一是先王为了进行统治而选定某些难得 的、贵重的物品为货币。 二是货币产生于交换的发展之中。
以公司、企业等经营 单位为中心的货币收

以财政及机关、团体 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
为中心的货币收支
中心的货币收支
对外的货币收支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几千年前才出现在人类生活中的
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交换先后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物 物直接交换,二是通过媒介的交换。这 种出现在交换之中的媒介就是货币。

课程《货币银行学》课件第1章货币与信用课件

课程《货币银行学》课件第1章货币与信用课件
总结词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 等。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市场,企业则 通过融资和投资活动参与市场。金融机构是市场的中 介,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个人则通过储蓄和投资参与 市场。
详细描述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各方的行为都会对市场产生 影响。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市场的利率 和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决策。企 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融资,并使用这些资金 进行投资活动。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等作为市 场的中介,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贷款、证券交易等 。个人则通过储蓄和投资参与市场,实现财富的保值 和增值。
币和电子货币等。
货币的职能
03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衡 量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能够使商 品和服务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 间流通。
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的支付工具,能 够用于清偿债务、缴纳税款等 经济活动。
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 ppt课件第1章货币与信用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货币的起源、定义与职能 • 货币的形态与制度 • 信用与金融市场 • 利息与利率的决定 • 货币供给与需求
01 货币的起源、定义与职能
货币的起源
货币起源于物物交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通过物物 交换来满足各自需求。随着交换 的频繁,某些物品逐渐成为交换 媒介,货币由此产生。
贮藏手段
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能够被 人们贮藏以备未来使用或传承
给下一代。
02 货币的形态与制度
货币的形态
01
实物货币

货币与信用-精品课件

货币与信用-精品课件
贝币
11
有些单词可以看出货币的最初币材: 譬如“fee”(费) ←高地古德语中的“faihu”(牛); “pecuniary”(金钱的) ←拉丁文中的“pecu”(一个人的 牛群及羊群) ; “buck”(一块钱) ←鹿皮; “rupee”(卢比) ←古文中的牲畜 “rupya” 。
12
2、金属货币
BT.;Tc.
K. S.Re. 复数:S.Rs.
M.R.R; MAL.Rs.
KHR PHP MYR SGD THP BUK LKR MVR
Rps.
IDR
Pak.Re.;P.Re. 数:P.Rs.
复 PRK
Re.复数:Rs.
INR
N.Re.复数:N.Rs. NPR
Af.
AFA
辅币进位制
1HKD=100cents(分) 1MOP=100avos(分) 1CNY=10 jao ( 角 ) 1 jao=10 fen(分) 1KPW=100分 1VND=10角=100分 1JPY=100 sen(钱) 1LAK 1LAK=100 ats(阿 特) 1KHR=100 sen(仙) 1PHP=100 centavos(分) 1MYR=100 cents(分) 1SGD=100 cents(分) 1THP=100 satang(萨当) 1BUK=100 pyas(分) 1LKR=100 cents(分) 1MVR=100 larees ( 拉 雷 )
外郭代表天,孔代表地,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观。 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为
历代沿袭,直至清末。
18
我国货币的形态演变--代用货币
北宋以前,历代流通的贷币都是“硬币”,从贝 壳、铁钱、铜钱到白银。到了商品经济繁荣的北宋中 期,为了携带方便,在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由商人发 行的纸币,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又可以兑换钱银,使用十分方 便。

第一章_货币与信用

第一章_货币与信用

第一章货币与信用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的产生与-------直接相关。

A.人类的进化B.社会的进化C.商品的交换D.财富的积累2.货币起源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货币在发挥-------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4.纸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5.“劣币驱良币”现象发生于———制度。

A.银本位B.金本位C.金银复本位D.纸币本位6.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计量商品价值量时,发挥————的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7.一种商品的价值要求由许多不同商品来表现的现象属于————。

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8.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态是————。

A.纸币B.银行券C.金属条块或金属铸币D.银行票据9.企业之间的货币支付基本用————方式进行。

A.现金B.挂账C.信用卡D.转账10.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A.银本位制B.金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11.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A.金银复本位制B.金币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12.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

A.金本位制B.黄金准备制C.外汇准备制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3.货币在发挥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

A.观念的货币B.现实的货币C.足值的货币D.货币符号14.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是————。

A.金属货币B.货币符号C.本位币D.辅币15.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16.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A.分期付款购房B.饭馆就餐付账C.交纳房租水电费D.企业发放职工工资17. 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五铢
返回
北宋交子
存折 民国银行券
金融学
信用卡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与发展 (一)规定货币材料、货币单位和货币种类 ➢ 货币材料 ➢ 货币单位 ➢ 货币的种类
金融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二)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法定偿付能力以 及其发行、流通程序
➢ 本位币和辅币的法定偿付能力 ➢ 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三)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 准备金制度类型 ➢ 黄金储备的作用
第1章 货币和信用
知识要点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货币制度 信用与信用形式
导读
为什么会出现货币? 今天的信用货币如何得到我们的认可? 政府为何要介入货币流通? 有形货币会消失吗? 全世界会形成一种货币吗? 如何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我们的信用活动具体通过哪些形式来实现的?
金融学
的信用货币。 ➢ 人民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存在,现金
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存款货币由银行体 系通过业务活动进入流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 实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总量和结构进行管理 和调控。 (二)一国两制条件下的地区性货币制度
金融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四、跨国货币制度和欧元 跨国货币制度的好处: ➢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 ➢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 ➢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金融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三)货币的职能 ➢交易媒介 ➢支付手段 ➢价值贮藏
金融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
金融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
西周贝币 返回
战国布币
金融学
刀币
秦半两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从金属货币到信用货币:
金融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牙买加体系 ➢ 1976年1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
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达成 “牙 买加协定”。 ➢ 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 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于1978年4月1 日正式生效,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牙 买加体系。 ➢ 牙买加体系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推动世界经 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牙买加体系仍 存在缺陷,国际货币制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改革 和完善。
金融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跨国货币制度的弊端: ➢各国无法采取独立的货币政策调整经济; ➢经济利益与发展环境的不同会带来一定程
度的政治或经济摩擦。
金融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五、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汇率制度的安排 ➢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金融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国际金本位制
金融学
小结
5.历史上的货币制度可以分为两类,即金属本位与纸币 本位。金属本位主要包括银本位、金银复本位和金本位。
6.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国际储备资产的确 定;汇率制度的安排;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国际货币 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 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金融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二、货币制度的演进 ➢ 金属本位制 ➢ 纸币本位制
金融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金属本位制: ➢ 银本位制 ➢ 金银复本位制 ➢ 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制:“双挂钩”
返回
金融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三、中国的货币制度 (一)中国的人民币制度 ➢ 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
金融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4) ➢ 1944年7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
开“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建 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 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 备货币,实行“双挂钩” ;实行固定汇率制; ➢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大量出 现,黄金储备大量外流,美元危机不断发; ➢ 1974年4月1日,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 系彻底瓦解。
金融学
小结
1.货币职能包括: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 2.货币形态经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信用货币的
有形形式以及无形形式的演变。 3.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规定货币材料、货币单位和
货币种类;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发行、流通程序以及发 行准备。货币制度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 币制度。 4.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包括 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两大类。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 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 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等。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一、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从哪里来: 经济发展带来的规模扩张、交易品种的多 元化和交易的便利性要求促生了货币:
物物交换
有媒介的交换
货币
金融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二)货币的本质(四种观点) ➢货币是贵金属 ➢货币是名目或符号 ➢货币是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 ➢货币是普遍被接收的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
按照融资活动中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 地位划分:
➢债权信用 (如银行的存款、贷款活动, 政府发行国债,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
➢股权信用 (发行股票)
金融学
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形式
按照信用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划分: ➢ 国内信用 ➢ 国际信用 此外,按照借贷历史与利率水平可以分为高利
贷信用和现代信用;按照借贷标准可以分为实 物借贷和货币借贷;按照借贷关系形成的方式 可以分为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金融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1880-1933) ➢ 黄金充当国际货币,汇率由各国货币的含金量
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在 “黄金输送点”的作用下,汇率相对平稳,国 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参战国纷纷禁止 黄金输出和纸币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 受到严重削弱。 ➢ 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国际金本 位制瓦解。
金融学Biblioteka 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形式一、信用与信用经济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二)信用的界定 (三)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金融学
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形式
二、信用活动的基本形式 (一)按照不同的信用活动参与主体划分 : ➢ 企业信用 ➢ 银行信用 ➢ 政府信用 ➢ 个人信用 ➢ 民间信用
金融学
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